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魚我所欲也》三年中考真題(解析版)【2023·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遏~我所欲也》(乙)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①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②。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節(jié)選自《孟子》【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②饜:音yàn,飽,滿足。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_____)(2)蹴爾而與之(_____)(3)萬鐘于我何加焉(_____)(4)茍為后義而先利(_____)2.下列選項中“之”字用法和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定()例句:萬乘之國A.予獨愛蓮之由淤泥而不染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2)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4.給下列句子斷句,(限5處)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結(jié)合甲乙選文內(nèi)容,請簡要說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張?!敬鸢浮?.同“德”,感激。用腳踢。益處如果2.B3.(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2)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4.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甲文: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yīng)該“舍生而取義”的結(jié)論;乙文:“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得出人應(yīng)該將“仁義”排在第一位?!痉治觥?.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1)句意為: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得:同“德”,感激;(2)句意為:用腳踢給別人吃。蹴:用腳踢;(3)句意為: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加:好處,益處;(4)句意為:如果輕義而重利。茍:如果;2.例句中的“之”解釋為:助詞,的;A.“之”解釋為: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之”解釋為:助詞,的;C.“之”解釋為:到D.“之”解釋為:代詞;故選B。3.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重點字詞:非獨;不只,不僅;賢者;有才德,有賢能的人;是,此,這樣;心:思想。(2)重點字詞:未有,沒有;遺,遺棄;親,父母。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筛鶕?jù)句意及語法結(jié)構(gòu)等斷句。翻譯為: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故可斷句為: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本題考查對文本主旨的把握。甲文根據(jù)“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分析,觀點是:舍生取義;乙文根據(jù)“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分析,觀點是:重義而輕利(先義后利)?!緟⒖甲g文】:(甲):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愿)死也不愿接受(別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乙):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jié)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趽碛腥f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殺掉國君的,必定是國內(nèi)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千輛兵車;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里,這些大夫擁有百輛兵車,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輕義而重利,他們不奪?。▏牡匚缓屠妫┦墙^對不會滿足的。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自己父母的,沒有行義的人會不顧自己君主的。大王只要講仁義就行了,何必談利呢?”【2023年四川省遂寧市中考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辭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蠖⑤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注釋】①醨: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蠖(huò):塵滓重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①故不為茍得也______
②被發(fā)行吟澤畔______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
④遂自投淚羅以死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3)請簡要說說【甲】段是如何提出論點的。
(4)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樣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則,請你另舉出一個事例,并說說你如何理解“舍生取義”?!敬鸢浮浚?/p>
(1)①茍且取得,指茍且偷生之意;②同“披”,披散;③介紹比較的對象,可譯為“比”;④于是,就。
(2)①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②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shè)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意對即可)
(4)示例:生命誠然高貴,但是對于人來講,仁義之所貴更重于生命,君子賢人是能夠做到為了持守仁義而獻出生命的??乖麑⑽奶煜椴唤邮芨吖俸竦摰恼T惑,寧死也拒不降元,這是對生命價值的一種超越,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提升和升華,也是中華民族所弘揚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另外如:譚嗣同“我以我血薦軒轅”、蘇武漠北氣節(jié)等事例)【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虛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和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學習時一要熟讀強記,二要用心關(guān)注古文中詞語在用法上的變化,比如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注意本題中“被”是通假字,這里同“披”;“于”是一詞多義,這里解釋為“比”。
(2)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翻譯時要做到符合原意,語言要簡潔、優(yōu)美流暢。翻譯時既要注意顧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還注意落實一些重點詞語。特別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等,必須準確翻譯出來。本題中注意①句是雙重否定句,“是”“勿”“耳”的正確翻譯;②句是被動句,注意“是以”的翻譯。
(3)本題考查對議論文論點提出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掌握論點提出的一般方法,有時題目直接是論點,有時在開頭首句提出,有時先敘述事例,然后在在第一段的末尾句提出,有時在文中的結(jié)尾提出,還有時需要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概括出論點?!炯住课拈_頭先寫“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進而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所以【甲】文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
(4)本題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對論據(jù)的補充能力。補寫論據(jù),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jù)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本題要求補寫一個事例,補寫的事例一定要圍繞“舍生取義”的論點來補充,歷史是不乏這樣的人物事例,如文天祥抗元寧死不屈、譚嗣同“我以我血薦軒轅”、蘇武漠北牧羊氣節(jié)等事例都是能佐證論點的事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補寫的事例論據(jù)一定要有典型性。有了事例論據(jù),結(jié)合事例,再來談自己對論點“舍生取義”的理解即可。
【參考譯文】【甲】: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乙】:屈原到了江濱,披散頭發(fā),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悴,形體面貌像枯死的樹木一樣毫無生氣。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睗O父說:“聰明賢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么不吃點酒糟,喝點薄酒?為什么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zhì),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zhì),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因此抱著石頭,就自投汨羅江而死?!?023·湖北隨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甲)史稱顏真卿①立朝正色,剛而有禮,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觀其赴火罵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書,宋祁稱其“筆力遒婉”,今披閱遺跡,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錐畫沙,直透紙背,覺忠義之氣,猶勃勃楮墨間。朕重其人,益愛其書,不啻②逾于球③璧矣。(節(jié)選自《跋顏真卿墨跡后》)(乙)真卿仕歷元、肅、代、德四朝,雖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報國之心。故嘗以正色公言,見惡于④元載、楊炎、盧杞諸奸,誣劾貶斥,至于七、八。義不顧身,所志必達,而終為杞陷。李希烈反,詔遺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誘,以宰相責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積薪欲焚,多端迫協(xié)而毫無怵于心。凡二十閱月,卒縊殺之于蔡州。嗚呼!自平原倡義,至此乃有以畢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謂從容就義,難也。(節(jié)選自《史林測義》)(注釋)①顏真卿:唐朝名臣、書法家。唐玄宗時登進士甲科,歷任侍御史等職。安史之亂爆發(fā),其以平原郡太守獨撐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書,封魯郡開國公。謚“文忠”。②啻:止,僅僅。③球:美玉,特指玉磬。④見……于……:表被動。1.下列對(甲)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B.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C.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D.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宋祁稱其“筆力遒婉”/其真無馬邪(《馬說》)B.今披閱遺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C.見惡于元載、楊炎、盧杞諸奸/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魚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詔遺宜慰/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朕重其人,益愛其書,不啻逾于球璧矣。(2)義不顧身,所志必達,而終為杞陷。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A.(甲)文中,作者認為顏真卿的書法不僅技藝高超,而且充滿忠義之氣。B.(乙)文寫顏真卿面對反賊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義凜然,氣節(jié)不屈。C.顏真卿為人守正有禮,但由于奸臣當?shù)溃荒馨颜钡难哉摬卦谛睦?。D.顏真卿擅長楷書、草書,其楷書風格渾厚挺拔,用筆力透紙背?!敬鸢浮?.B2.C3.(1)我看重他的為人,更喜愛他的書法,勝過對珍稀美玉(的喜愛)。(2)(顏真卿)為了正義不顧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卻最終被盧杞陷害。4.C【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中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此題較容易,根據(jù)句意:天下不用姓名稱而獨稱他為“魯公”。后為奸臣盧杞所忌。顏真卿被派前去曉諭大義,因凜然拒降,終為敵所害。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B天下不以姓名/稱咸曰“魯公”而獨/為權(quán)奸盧杞/所忌遣諭/李希烈竟被賊害。2.A代詞,代顏真卿/表詰問語氣。B遺跡/送,贈給。C都是“厭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貴州省貴陽市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機械原理 CH10學習資料
- 2025年數(shù)小腳標準教案反思
- 老舊小區(qū)基礎(chǔ)配套設(shè)施改造項目概述
- 商務(wù)英語課程思政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微型耕作機械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山西省張?zhí)m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校人教新目標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7Howmucharethesesocks教案
- 2025年復烤煙葉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領(lǐng)域工程師用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遺產(chǎn)繼承遺產(chǎn)分配執(zhí)行協(xié)議
-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啟迪全優(yōu)卷第八、九單元測試卷(有答案)
- 地下車位租售方案實施辦法
- 11ZJ401樓梯欄桿安裝圖集
- 天然藥物化學第一章總論
- 廣東縣級農(nóng)商銀行聯(lián)社高管候選人公開競聘筆試有關(guān)事項上岸提分題庫3套【500題帶答案含詳解】
- 2023年版《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線路部分)
- GA 254-2022警服內(nèi)穿襯衣
- 第四章觀賞樹木的園林特性4
- 水產(chǎn)動物遺傳與育種學緒論
- GB/T 19536-2004集裝箱底板用膠合板
- 監(jiān)理表格.監(jiān)理.3.復工令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