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_第1頁
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_第2頁
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_第3頁
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_第4頁
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篇)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科書第72——73頁

教學目標預設

●學問與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弄清每句口訣的來源。

2、初步駕馭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初步學會運用類推學習新學問的方法。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溝通的學習方式,培育學生參加合作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摯友們,今日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聯(lián)从眩胂嘧R嗎?趕快用掌聲把她請出來吧?。ㄕn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摯友是誰?(七個小矮人)今日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們想邀請小摯友一起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情愿嗎?(課件:小矮人們聯(lián)歡的場景,并配上“生日歡樂”音樂)細心的小矮人們還為白雪公主打算了小禮物呢?。ㄕn件:7個小矮人,每個小矮人手捧7朵鮮花)愛思索的白雪公主看到這么多美麗的鮮花,問了小矮人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這些美麗的鮮花中藏著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可是小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發(fā)覺。信任聰慧的你們通過細致地視察,肯定會發(fā)覺的!有信念嗎?(生:有。)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當當小矮人們的“小老師”,給他們講講吧?。S即貼出情境課題:我給小矮人當老師)

二、合作溝通,探究體驗

活動一:探究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1、“小老師”們,細致視察,然后把你發(fā)覺的數(shù)學學問先寫在練習本上,寫完后可跟同桌溝通溝通。

2、組織匯報溝通,師板書。(通過學生的相互溝通與補充,歸納出“7的乘法口訣”)

3、把你們發(fā)覺的數(shù)學學問給小矮人們讀一遍吧,讀完后說說你發(fā)覺了什么?引出本節(jié)數(shù)學課題:7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活動二:溝通7的乘法口訣的記憶方法

1、7的乘法口訣有幾句?你覺得哪句記?是怎么記的?有沒有覺得不好記的?誰來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他?

2、生溝通方法。

3、用剛才介紹的好方法再記一遍。

4、請“小老師”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如畫圖、擺學具、動作等表示一個乘法口訣,有困難可找小伙伴一起探討,也可請老師參與。

5、“猜一猜”嬉戲。(一個學生說表示的方式與內容,另一個學生猜猜是哪句口訣)

6、師:“7的乘法口訣”都記住了嗎?一起再背給小矮人們聽聽吧!

7、師:小老師們真厲害!信任這么棒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相當?shù)牟诲e哦!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閉眼靜聽小矮人們匯報學習成果吧?。ㄍㄟ^想象與靜思,加深對口訣的記憶與鞏固,同時增加學生的自信念,感受勝利的喜悅?。?/p>

8、師:小矮人學會“7的乘法口訣”了嗎?他們都是怎樣跟你匯報的,你能把他們向你匯報的學習成果說給大家聽聽嗎?(學生匯報,強化記憶,同時激勵學生表揚小矮人。)

9、小矮人們學會了的乘法口訣,這些口訣也特別興奮,不信,你們看它都笑了。(隨機在課題的數(shù)字“7”上畫一個笑臉)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嬉戲:變魔術。(看口訣說算式,看算式說口訣)

2、看圖列算式,說口訣。

(1)課件出示圖:一串糖葫蘆有7顆山楂,5串糖葫蘆共有幾顆山楂呢?假如一串糖葫蘆7角錢,那買6串糖葫蘆一共要花多少錢呢?(讓學生說出算式和相應的口訣)

(2)課件出示古詩《詠柳》,這首詩一共有多少個字呢?

(3)估計一下你一天要喝幾杯水?一個星期大約要喝多少杯水呢?

3、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的呢?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快樂嗎?最快樂的是什么?還想說些什么?

五、板書設計:(略)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學問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相識到生活中到處都存在數(shù)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學問來為生活服務,特殊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打算: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推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依據(jù)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相識東、南、西、北

1、視察地圖,相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qū),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相識東南西北。

3、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其次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敏捷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才智生活我能行!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驗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讓學生通過編口訣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性,并能運用口訣進行精確計算。

2、培育學生初步的學問遷移實力;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視察,進行初步的歸納總結。

3、將多種記憶口訣的方法歸納總結,滲透數(shù)學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熟記9的乘法口訣并應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教學難點:初步探究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從聽《一個師傅三個徒弟》歌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愛好

師:同學們,你們喜愛聽歌嗎?今日我們一起聽一首歌,請你仔細看、仔細聽。找一找歌詞中有哪些數(shù)字?

師:你找到歌詞中有哪些數(shù)字嗎?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師:你們可真細心,老師告知同學們一個隱私:八十一、七十二與今日所學的9的乘法口訣有關系。今日我們就來一起學習9的乘法口訣!

二、學生共同編出9的乘法口訣(課件演示)

1、教學“一九得九”。

呈現(xiàn)圖片(船,9人在劃),提問:視察這幅圖,1條船上有幾個人,表示1個幾?

學生視察說出:1條船上有9個人,就是表示1個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師:依據(jù)乘法算式,你能編出一句口訣嗎?

生:一九得九。

2、教學“二九十八”。

呈現(xiàn)圖片(兩條龍船),提問:2條船上有幾個人?表示幾個幾?

師:2個9相加應當怎樣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師:知道口訣是什么嗎?

生:二九十八。

3、教學“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問:3條船、4條船呢?怎樣列式?

生:3條船時有3個9,3×9=27或9×3=27。4條船時有4個9,4×9=36或9×4=36。

師:口訣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學5至8的相應口訣。

師:5條船時就有5個9連加,你知道得多少嗎?你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生1:5個9連加就是9+9+9+9+9,2個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師:有其他方法嗎?

生2:剛才學習了四九三十六,就是4個9連加是36,再添1個9,也就是36再加9等于45。

師:這兩種計算方法你認為誰的方法好,為什么?

生:其次個,簡潔便利。

小組合作視察有關6至8條船的三幅圖,運用剛才編口訣的方法自主探究學習6至8的相應口訣。

5、教學“九九八十一”。

師:通過對前八句口訣的學習,你知道“九九八十一”這句口訣是怎樣得來的?

生:8個9是72,再添一個9是9個9,72再加一個9就是81,所以九九八十一。

師:九九八十一,就是有9個9連加,真多啊!可見唐僧師徒經驗“九九八十一難”的確很艱辛?。?/p>

三、記口訣

師:現(xiàn)在給半分鐘時間,看看你能把所學的口訣都記住嗎?

問題1:你在記口訣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老師記錄學生有問題的口訣,用白粉筆勾出)

過渡語:看看通過下面的學習能不能幫助你解決。

問題2:沒有遇到問題的同學,我想你肯定有什么小竅門吧!先和你的同桌溝通。

(老師留意留心聽與重點規(guī)律有關的內容,選擇學生回答問題)

問題3:你發(fā)覺了哪些規(guī)律,講給大家聽聽。(老師依據(jù)學生隨機的發(fā)覺進行引導和歸納性的指導)

1、記憶方法一──找規(guī)律。

老師引導學生發(fā)覺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

師:找到規(guī)律你記憶起來就不費勁了。9的乘法口訣有哪些規(guī)律呢?(這些規(guī)律學生不必一一找到,不同班級的學生發(fā)覺不同的規(guī)律。老師要引導學生學習駕馭規(guī)律)

9的乘法口訣共有九句: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它們的規(guī)律是:每句的第一個數(shù)是按1~9的依次依次排列;每相鄰兩句的積相差9。

提問:我記住了“七九六十三”這句口訣,下一句忘了,怎么辦?

積的十位數(shù)比口訣的頭一個數(shù)小1,積的十位數(shù)與個位數(shù)的和是9。

師:3×9=28,我算得對嗎?用你的方法檢查。

后一句口訣的得數(shù)與前一句口訣相比,十位數(shù)大1,個位數(shù)小1。

看來9的口訣算得的積離不開1、8、2、7、3、6、4、5這些數(shù)字,這樣我們可以把口訣分成這樣的四類:二、九,三、八,四、七,五、六。

九的口訣,9乘幾的積,就把幾當做幾十,再減幾。

緣由:因為1個9是1個10減1,2個9就應當是這樣的2個10減2,是18,那么3個9就應當是30減3,是27,那4個9呢?(40減4是36)5個9呢?(50減5)接著,所以9乘幾的積就是幾十減幾。(課件演示)

9×1=10—19×6=□—□

9×2=20—29×7=□—□

9×3=30—□9×8=□—□

9×4=□—□9×9=□—□

9×5=□—□

老師小結:從不同的角度視察,可以找到很多有關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一一說了,假如還有想說的下課時可以講給我聽。

師:除了運用規(guī)律記口訣,我們還可以通過什么來記憶口訣呢?

2、記憶方法二──你身上的計算器。

伸出兩手,從左到右,按1到10的依次排列,算一位數(shù)乘9,只要彎曲起相應的手指,這個手指左邊的手指數(shù)目就是積十位上的數(shù),右面的手指數(shù)是積個位上的數(shù)。例如:計算3×9,就彎起左手左起第3個手指,左面的2個手指表示20,右面的7個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積是27。不信,你試試。

3、記憶方法三──聯(lián)想法。

今日我們看動畫片《西游記》時知道唐僧師徒經驗“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讓我們記住了“九九八十一”這句口訣,這就是一種聯(lián)想的記憶方法。平常我們也用過類似的方法記過一些口訣,例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活中的許多東西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口訣,所以你要做個有心人。

檢查記憶口訣:

1、師:有了這么多記口訣的方法,剛才那些遇到困難的同學這回再試試,看看你的問題解決了嗎?

2、師:誰情愿給大家表演表演?

3、同桌之間相互聽聽。

四、練習

1、填口訣

四九()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九()八十一

()九七十二三()二十七

()九十八六()五十四

2、看口訣說出兩個乘法算式

一九得九

七九六十三

三九二十七

九九八十一

3、看算式說口訣

5×9=45

2×9=18

4×9=36

7×9=63

4、填空

9×7=()×9=729×()=27

7×()=635×()=459×8=

9×5=9×6=9×9=

五、小結

今日學習了9的乘法口訣,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駕馭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培育學生遷移、思維和口頭表達的實力。

培育學生正確計算的實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究中駕馭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地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打算: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填空

()九二十七八()七十二

四()三十六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六()五十四

搶答,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4÷821÷740÷528÷4

引導學生說出求商的思路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節(jié)日里,小摯友們除了做了旗子之外,還不止了許多心形的氣球,同學們,細致視察,你能發(fā)覺哪些數(shù)學信息?

預設:有27個氣球,每行9個,共3行。

(1)假如知道有27個氣球,每行擺9個,怎么求一共可以擺幾行呢?

(列式27÷9)

怎么計算呢?用哪句口訣呢?

(三九二十七)

(2)假如知道有27個氣球,擺了3行,怎么求每行擺幾個呢?

(列式27÷3,依據(jù)口訣三九二十七可以計算出結果是9)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1——3題。

(1)讓學生人人參加,將得數(shù)干脆寫在課本上。

(2)在同一時間內看誰對的多。

(3)盡可能的采納各個小組競賽的形式來完成,利用嬉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加的主動性,同時加強學生對學問的駕馭。

2、完成“練習八”第6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獨立思索后,指名回答,然后集體訂正。

完成“練習八”第7題。

(1)引導學生審題,從圖中獲得有用的信息,無論是獲勝隊還是負隊,隊員都是8個人。

(2)獨立思索后求出獲勝隊員平均每人可得幾本書。

(3)發(fā)散思維,利用圖中收集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答案不。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有哪些疑問?談談你的想法。

板書設計:

第2課時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27÷9=3

27÷3=9

獲勝隊員平均每人可得幾本書?

48÷8=6(本)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5

:課本P98頁。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潔的組合數(shù)。

2、培育學生初步的視察、分析及推理實力。

3、初步培育學生有依次地、全面的思索問題的意識。

:數(shù)字卡片、人民幣。

一、復習

有3張數(shù)字卡片,5、7、9,用它們組成不同的兩位數(shù),能組成多少個兩位數(shù)?

二、學習新知綠色圃中小學教化網

1、出示例題

假如用著3張數(shù)字卡片,隨意取出其中的兩張求它們的和,得數(shù)有多少種可能呢?

2、解決問題

請學生嘗試解決后全班溝通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連線的方法

3)隨意寫

3、思索

只有3種結果,為什么擺兩位數(shù)卻有6種結果呢?

擺兩位數(shù)跟卡片的位置有關,加法算式的結果和卡片的位置無關

4、視察

上面的幾種方法,你喜愛哪一種,為什么?

隨意寫,簡單漏掉或重復。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上得真開心,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結合詳細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分辨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實力目標: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分辨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yè)依據(jù)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y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視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學問,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y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老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老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老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老師讓學生視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相識的方向有什么特殊之處。老師讓學生探討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老師引導學生發(fā)覺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探討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老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終老師總結。在教學中應當訂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老師巡察指導。老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運用方向板時,老師應讓學生留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xiàn)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溝通,匯報。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技能

1、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驗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體驗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潔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新學問。

(三)情感看法和價值觀

在數(shù)學學習中感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了2—8的乘法口訣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完全能通過學問的遷移、比較和推理,總結并牢記9的乘法口訣。同時在教學中,借助數(shù)軸,初步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編制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四、教具打算

課件、作業(yè)紙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趣揭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情境圖: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分單打和雙打兩種,其中雙打須要兩個隊員合作,請看情境圖。

(2)計算人數(shù):你知道圖中共有多少名運動員嗎?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說說想法:我們知道一幅圖有4人,這里有幾個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4)回顧口訣:我們都學了哪些乘法口訣呢?(2—8的乘法口訣)

2、揭示課題

今日,我們就一起接著學習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乒乓球雙打情境,既能復習乘法口訣的應用,又能為賽龍舟的情境做好鋪墊。讓學生利用已有的學問和方法輕松地來探究9的乘法口訣。同時使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愛國主義教化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供應情境:在我國有一項傳統(tǒng)的運動項目──賽龍舟(課件一條接一條地演示賽龍舟情境圖)

(2)收集信息:視察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有9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問:分組自主提出問題,并嘗試列式。如:2條龍舟上有多少人?3條龍舟上有多少人……

(4)溝通匯報:學生的式子可能有兩種:連加或乘法。假如有連加的算式,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板書每個乘法算式)

2、自編口訣

(1)探討乘法算式的積。

①出示數(shù)軸,讓學生填一填。

②依據(jù)乘法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如:2×9可以表示幾個9相加。

(2)自編9的乘法口訣。

(3)依據(jù)9的乘法口訣寫出對應的另一個乘法算式。

3、多種形式,熟記口訣

(1)找規(guī)律:

①視察相鄰兩個乘法口訣的差是幾?

②看圖找規(guī)律:10個方格中有9個五角星,1個空格。

學生小結:9乘幾就等于幾十減幾。

③手指記憶法。

a、課件出示教材第81頁最下面的手指操。

b、老師邊介紹邊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c、學生練習手指記憶法。

(留意: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探究9的乘法口訣中的規(guī)律,并激勵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記憶口訣。)

(2)對口令:同桌之間玩對口令嬉戲。

(3)背口訣:同桌互背口訣。

設計意圖:在探究9的乘法口訣的環(huán)節(jié),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溝通、探討,在解決問題之余自編口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9的乘法口訣較多,因此,在熟記環(huán)節(jié),老師充分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找尋規(guī)律,通過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更快更好地識記。

(三)學以致用,鞏固口訣

1、基礎應用

(1)完成教材第80頁“做一做”。鞏固學生對的口訣的應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36

2、提升練習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紅色圈出來,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綠色圈出來。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設計意圖:本課練習設計了兩個層次,基礎應用旨在進一步鞏固9的乘法口訣;提升練習旨在讓學生通過乘法意義的理解敏捷運用9的乘法口訣。

(四)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8

《鏡像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化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視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溝通、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打算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摯友們,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究,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細致視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學問,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嬉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方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視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改變。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摯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摯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摯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摯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老師參加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隨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推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找摯友。

3.思索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學問,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能分辨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精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直角和鈍角。

實力目標:讓學生經驗視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培育學生的視察實力、分析實力、抽象實力、口頭表達實力和創(chuàng)建實力,進一步建立幾何圖形的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通過用角來創(chuàng)建漂亮的圖案,進一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

教具、學具打算:

教具:大三角板、磁鐵、一條大紅領巾、實物鐘、小黑板(五角星、3個孿生角)、剪刀、課件、一張簡筆畫。

學具:一幅三角板、剪刀、水彩筆、四張卡紙(畫角、簡筆畫)、一組(7個)角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今日謝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摯友,瞧:

(課件出示:一個角。)

師:那你們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生答。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角的影子。瞧:國旗上有4個角,而且都是直角。你們還能找出其它地方角的影子嗎?

學生邊找邊介紹。(大部分找出的都是直角。)

師:剛才同學們找出了很多直角的影子,你想把它畫下來嗎?

學生動手畫,引導學生說出畫角的工具。畫完后,同桌驗證。

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畫直角的過程,并且邊畫邊介紹。

二、創(chuàng)設情景,比較相識銳角和鈍角

1、從實物中,比較抽象出兩類角。

師:剛才同學們從我們的教室里找到了很多角的影子?,F(xiàn)在我們再一起來找找紅領巾上角的影子吧!

出示紅領巾。

師:誰到上面找一找紅領巾的什么地方有角的影子?

學生上臺邊比劃邊介紹。(留意引導學生簡潔、精確地描述角。)

師:這3個角有什么特點呢?

生1:下面的這個角好象是直角。

生2:下面的角比直角大。

師:那么該怎么推斷它是直角還是比直角大呢?

引導學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推斷,得出結論:比直角大。

師:真棒,同學們在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懂得借助工具來推斷。那你們能夠再借助這個工具來畫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角,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大的角。

師:那左右的兩個角的大小有什么特點?

生1:這兩個角一樣大。

生2: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

師:是的。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那你們會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動手試一試。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小的角。

2、銳角、鈍角的概念。

師:像這類比直角小的角,我們的數(shù)學家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銳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銳”字怎么記?

而像這類比直角大的角,我們的數(shù)學家也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鈍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鈍”字怎么記?

現(xiàn)在請同學們?yōu)槟銈儎偛女嫷慕菍懮厦帧?/p>

3、從實物中來辨別,找銳角、鈍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角可愛跟我們捉迷藏,瞧這個鐘面上的角藏在哪兒?

出示鐘面,生上臺介紹。(留意引導學生用簡潔語言來完整,精確地描述,如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組成的角度是一個銳角。)邊比劃邊描述。

老師再撥出3-4個鐘面(有銳角、直角、鈍角)讓學生來辨別。

師: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把銳角、直角、鈍角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從五角星的身上來找出角的影子。

小黑板出示五角星,學生上臺邊找邊比劃,并用簡潔的語言精確地來描述角。(懂得五角星的身上有10個角,5個銳角、5個鈍角。)

師:你們真厲害,銳角和鈍角藏在一起的時候,也能這么快地給它們找也來。

4、建立銳角、直角、鈍角三者之間的表象。

師:看來,同學們對角的3兄弟的樣子已經有了較深的印象。讓我們閉眼來想它們的樣子,并用手畫出來。

師說名稱,學生書空。(銳角、直角、鈍角)

學生張開眼睛,說一說剛剛書空的感覺:角的開口越來越大。

三、鞏固練習,豐富感知

1、推斷。

師:同學們,相識了銳角、鈍角之后,我們一起來玩“找摯友”的嬉戲。首先請同學們從組長拿一張自已喜愛的角,嬉戲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先看謝老師創(chuàng)建的角,然后請跟我是同一類角的同學,帶著卡片上臺來并一起說出角的名稱,同時臺下與臺上的同學要相互檢查看有沒有找錯摯友的。

師生互動,玩嬉戲。

師:同學們可真好,為這些角都找到了摯友??墒侵x老師這里有3個孿生兄弟,它們找不到摯友,你們能幫它們辨別出來嗎?

小黑板出示了三個很相像的角。

讓學生會借助三角板的直角來推斷。

2、創(chuàng)建角。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有方法,這么快就把3個孿生兄弟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聰慧的腦袋來想方法創(chuàng)建一個自己喜愛的角,可以借助身邊的物品來創(chuàng)建。

學生邊展示,邊介紹自己創(chuàng)建角的方法及角的名稱。(如:我用兩根鉛筆創(chuàng)建了一個銳角。)

師:剛才看了同學們創(chuàng)建的角。謝老師也用剪刀創(chuàng)建了一個角,誰來幫我介紹一下。

生:謝老師用剪刀擺出了一個直角。

師:(直角變銳角)請同學們視察一下,這時兩條邊張開的角度變怎么了?

生:變小了。

師:這時成一個什么角?

生:銳角。

再回到直角,演示由直角變鈍角。學生說出改變和角的名稱。

學生拿出剪刀,根據(jù)老師說的名稱來變。

小結:原來3種角是可以轉換的。

3、小組合作,從生活中找角并推斷。

師: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再找找3種角的影子,練習第一題。

請4人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選一幅自己最熟識的圖來找,并用水彩筆描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

四、活動激趣,敏捷應用

師:同學們,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有用,而且它還能創(chuàng)建出漂亮的圖案。瞧,出示一張簡筆畫,你們想用角也來創(chuàng)建漂亮的圖案嗎?

小組合作創(chuàng)建,展示并介紹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結:角很美。

五、總結并揭示課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相識了哪兩位新?lián)从?,(揭示課題)它們有什么特點?當它們長得很像時你可以怎樣來辨別?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相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學問,能推斷平年、閏年。

過程與方法:通過視察、溝通、探討、計算培育學生探究新知的愛好,讓學生感悟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化。

教學重點:

相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shù)。

教學難點:

發(fā)覺并駕馭推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引思

2、觀看孫悟空贈送的禮物-年歷片,激疑引思。這上面有很多關于年、月、日的隱私,你們快把答案找出來吧!

3、燈片出示思索題,同時師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相識大、小月

同桌同學溝通視察結果,老師請學生回答發(fā)覺

(1)1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都有31天。

(3)4、6、9、11月都有30天。

(4)2月有時28天,有時是29天。

總結:習慣上將31天的月份叫大月,一年中有幾個大月?

哪兩個連續(xù)的大月?

把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幾個小月?

2月是一個特別的月份,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叫它平月。

2、如何記憶大、小月呢?

先組織同桌溝通,再全班溝通。

3、計算全年天數(shù)

問: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shù),能算出一年有多少天嗎?

學生回答,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哪種算法最簡便,再用計算器算出得數(shù),匯報結果。

問:為什么一年會有兩種天數(shù)?主要緣由在哪?

歸納:二月有28天的一年有365天,我們叫它平年。

二月有29天的一年有366天,我們叫它閏年。

問:為什么會有平年、閏年之分呢?

問:閏年比平年多幾天?多的這一天放在哪個月?

區(qū)分平年、閏年主要看什么?

4、推斷平、閏年

持有1900年年歷的同學有爭議,老師剛好發(fā)覺,并說明:遇到整百年份時,必需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年、月、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練習:說一說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0年、1700年、1840年、1949年、1997年

5、課外學問拓展

關于年、月、日的學問,除了剛才所學的,你還知道哪些?說給大家聽聽。

三、理解運用

1、小明滿12歲時,只過了三個生日,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動手操作

放申奧實況的錄像,激發(fā)學生學習愛好及愛國思想。

璧合將不完整的20xx年年歷片制作完整。

要求:先兩人溝通探討,再用最快的方法制作,做完后可美化年歷卡。

四、課后延長

同學們,你想知道有關年、月、日的更多隱私嗎?那就課后查資料探討吧!

學習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27—28頁練習五

學習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育學生的探究意識、語言表達以及收集信息的實力。

過程與方法

經驗借助乘法算式求商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以及集合、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培育學生合作學習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感受勝利的歡樂。

教具打算:

課件、卡片。

預習作業(yè):

預習課本第26頁第4題

你是怎么列式

每個式子什么意思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

式子:意思:

3×5=153個5總共是15人

15÷3=515人,平均3桌,每桌5人

15÷5=315人,每桌5人,平均分成3桌

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愛好

導語:同學們,今日老師帶你們到數(shù)學王國去玩,你們想去嗎數(shù)學王國的國王聽說咱們要去,特別興奮,他托老師給大家?guī)砗枚嘈《Y物,他說:只要誰主動動腦思索、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就把禮物送給誰。你們想要嗎(隨之出示美麗的小卡片,卡片的背面是好玩的思維訓練題)不過,去拜見國王的路上有許多困難,你們怕不怕”

三、復習<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整理,鞏固新知:

(一)活動一:向數(shù)學王國進發(fā)

1、師:為了順當?shù)匾姷絿?,讓我們先做做操,把身體熬煉好吧!拍手操背誦1——9的乘法口訣。

2、師:聽,列車開過來了,讓我們乘坐列車動身吧!(課件出示小火車,每節(jié)車廂是由一道道填空題組成,并伴隨著火車的聲音。

()四十二三()十五四()二十四

二()一十()六三十六三()十八

(二)活動二:進入數(shù)學王國

1、師:進入數(shù)學王國,先要進行測試,只要我們都做對了,就能順當進入下一站,你們有信念嗎好,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細心,能順當進入大門?,F(xiàn)在做課本26頁的第6題。

2、課件演示校對答案,同桌互改。

(三)活動三:走“迷宮”

師:歡迎小摯友進入下一站??催@是一座“迷宮”,走“迷宮”的規(guī)則是:自己在“迷宮”的外圍找到入口和出口,按著肯定的依次走。說說你是按什么走的(課件可依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切換。)

(四)活動四:算對了,“kitty貓”就和你做摯友。課件出示課本第26頁第5題。

(五)活動五:看誰先到家。(練習五第11題。)

四人小組競賽,派代表匯報。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迎接你們啦(課件出示“kitty貓”),“kitty貓”夸大家今日表現(xiàn)得很好,都是愛動腦筋,聰慧的孩子,希望你們接著努力,在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上獲得更大的收獲,有信念嗎

五、完成《隨堂練習》

課題:

相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相識刻度尺。

2、學生相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相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駕馭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育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實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實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駕馭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采納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視察、思索、溝通的基礎上相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shù)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支配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晰地相識、理解1立尼原委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你望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打算一把尺子,視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很多不便利,也不精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索解決問題

一、相識直尺

1、小組溝通:你望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打算一把尺子,視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相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字到哪個數(shù)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視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溝通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探討、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tǒng)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xiàn)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打算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p>

1、假如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駕馭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嫻熟地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實力和檢查實力,培育學生的分析推斷實力。

重點難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嫻熟度和精確度。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36+28+17=

65-25-21=

說一說你的計算的方法。

2、猴媽媽摘了52個桃子,小猴把它們運回家,運了兩次后,還剩多少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2、說一說圖中告知我們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來25人,車上有多少人。

B、再算現(xiàn)在有多少人。

C、列綜合算式。

還有其他算法嗎?

3、總結算法:

說一說,在做加減混合計算時應當怎樣做?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相加滿十要進位,不夠減時要退位;有時可以用簡便寫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扇业男‰u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老師巡察。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老師巡察。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螅阆氲搅四男?shù)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溝通。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愛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四、總結

通過今日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a組學生能在經驗操作活動和視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shù)線段的條數(shù),會畫線段。

2、b組學生在a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進一層地相識到線段的由來,知道每兩點就能畫出一條線段,尤其是四個點能畫六條線段。

3、c組學生在b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線段有長有短,并能通過折知道線段的長短。

4、培育學生的視察實力、操作實力、空間想象實力。

教學重點:

相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的兩個端點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比較紅、黃短線的長

師:①小摯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根線,一根是彎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線比較長?

②小摯友看法這么多,誰說的才是對的呢?有什么方法來比較出這兩根線的長短呢?

生:把彎的拉直就好了。

師:他的看法好不好?那老師就拈住這根線的兩頭,拉直了貼在黑板上,把黃線也貼在黑板上。

現(xiàn)在兩根線都是直直的了,誰來說說哪根線更長呢?

生:不能比較

師:那有什么方法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哪根線長?

這個方法好不好?好,我們就把這兩根線的一頭對齊,現(xiàn)在你能比較出來嗎?

對啊,紅色的線從這里起先(點一點),到這里結束,黃色的線從這里起先到這里結束了?到這里結束(點一點),所以黃色的線比紅色的線長。

2、揭示線段概念

象這樣直直的,有長有短的線,我們把它叫做線段。(板書:線段)齊讀線段

(指著線)現(xiàn)在誰來說說哪條線段比較長,哪條線段比較短。

3、直觀推斷

師:(出示較長的線段)

小摯友,老師這里還有一條綠色的線呢,你們看這是不是線段呢?為什么?怎樣可以讓它成為一條線段?

師:這是不是線段?不管這些線段位置怎么變,但它們都是線段

4、舉例得出線段表示法

師:其實在我們的四周很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作是線段,看我們數(shù)學書封面的這條邊從這點起先直直的到這點結束也是一條線段,你能跟老師一樣也來找找看嗎?同桌一起找。

學生舉例:留意讓學生用手摸摸找到線段,并比較一下長短,剛才我們找到的很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那這些線段都是一樣長嗎?

師:看來線段不僅是直直的,而且有長有短。那象剛才同學們找到的許多物體的邊,比如課桌面的邊,窗戶的邊我們能把它拿下來象毛線一樣貼在黑板上嗎?

所以我們畫線段來把它邊式出來:因為線段是直直的,所以要先畫一條直直的線,又因為線段有長有短,所以我們要在線段起先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從這里起先。再在線段結束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到這里結束。這兩點就叫做線段的兩個端點。

5、畫線段

師:老師剛才畫了一條線段,你能象老師一樣也畫一條嗎?畫線段除了要用到鉛筆,還要用到什么?為什么要用直尺?假如我們身邊沒有沒有帶直尺,那你還能利用其它工具來畫嗎?

生練習畫線段

展示:

1、請你說說你利用什么工具來畫的?

2、說說他畫得怎么樣?

強調:

肯定要畫直,并且別遺忘點上兩個端點。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1

一、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

1、駕馭8個方向,告知一個方向,能精確辨別其他7個方向

2、運用所學的長度單位對不同物體進行描述和測量。

實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育學生的空間推斷實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問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

二、重、難點

1、長度單位的換算。

2、8個方位辨別

三、教學過程

(一)長度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千米=()米

(二)方向與位置

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94頁第1題

是分辨方向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獨立思索的基礎上先小組說說,再全班溝通。

(三)長度單位練習

填空。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按從小到大的依次排列是()

2、尺子上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用()表示,每1大格的長度是1()。

3、10厘米就是()分米,分米用()表示。

4、1000米就是1(),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表示。

5、數(shù)學書94頁第2題(獨立完成,匯報點評)

三、比一比?

80千米()8000米9分米()3米

5厘米()50毫米28毫米()6厘米

500毫米()50厘米6米()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80厘米()700毫米

90分米○9米300分米()300厘米

四、合適的單位

1、數(shù)學書95頁第4題(獨立完成,溝通匯報)

推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5、一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00米。()

排列大小。(根據(jù)從小到大的依次排列。)

1、70米800分米800厘米()

2、80米790分米78米()

五、量一量,數(shù)學書95頁第3題(獨立完成,溝通匯報)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學問點:

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晰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學問,更堅固的理解和駕馭這些學問。

實力點:

1、培育學生簡潔的整理、歸納的實力。

2、培育學生依據(jù)供應的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和實力。

德育點:

體驗與同伴相互溝通學習的樂趣,培育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育學生的計算實力和估算實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整理學問:

小組溝通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學問?

筆算加法、筆算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用數(shù)學。

把自己找到的學問點進行分類整理。

二、自主探究,發(fā)散思維:

1、學生自己編題,復習筆算的方法。小組自編計算題,自己筆算。

筆算加法應留意什么?減法呢?

他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筆算時應留意什么?

2、18+2370-4158+2989-346+4868-65

46+2391-8343+1917+7992-5690-54

90-60+2443-8-3050+27-917+26+18

3、數(shù)學醫(yī)院。

82399527

-17+48-16+73

79777990

說說錯在哪里?

4、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并解答。

母雞有45只,公雞比母雞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5、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學生列式計算。把題改為:10年后,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讓學生多探討,說一說解題思路。

三、拓展運用:

開放題:小明有50元錢,它可能買了下列哪兩種物品?應當付多少錢?(至少寫出兩種可能)并列出算式。

傘14元鐘表26元足球35元茶杯10元

教學后記: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

教學目標:

學問點:

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相識,進一步發(fā)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tǒng)計的初步學問,利用統(tǒng)計表發(fā)展學生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從統(tǒng)計表中獲得信息的實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實力點:

1、為學生供應動手操作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實踐實力、合作實力。

2、培育學生的動手實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熬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學問、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實力。

德育點:

通過競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愛好,同時在測量中培育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相識。

教學難點:

培育學生運用學問的實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打算:

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今日就要在這個教室里實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留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溝通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賜予確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潔又便利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fā)育比照表進行比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假如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

教學后記: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3

一、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駕馭多位數(shù)的筆算,能夠嫻熟運用口算、豎式筆算進行計算,會估計物體數(shù)目。

實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育學生的數(shù)感、估計實力和分析推斷實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問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

二、復習重點

豎式筆算、應用所學學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復習難點

應用所學學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shù)加減法

1、口算加減法

把整百整十數(shù)看成整整百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和,然后相加減。

1、計算的方法

(1)豎式計算

加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減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十。

(2)加法:減法驗算,或調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

減法: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2、計算時,須要留意哪些?

(三)基礎練習

填空題?

1、筆算加減法時,要留意相同數(shù)位要()。

2、甲數(shù)是700,乙數(shù)是125,這兩個數(shù)的和是(),差是()。

3、的三位數(shù)與的兩位數(shù)的和是(),差是()。

數(shù)學書93頁第9題(6道計時計算)?

數(shù)學書第93頁第10題(獨立完成,匯報溝通)?

(四)拓展練習

1、罐頭:每盒5元餅干:每包4元面包:每袋6元

(1)買6包餅干和1盒魚罐頭,一共須要多少元?

(2)小明帶了20元錢,買了2袋面包,還剩多少錢?

2、水果店原來有123千克蘋果,又運來589千克,現(xiàn)在有多少千克蘋果?

3、火車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車320人,上車412人,火車上還有乘客多少人?

4、圖書館有故事書345本,科技書比故事書少112本,科技書有多少本?故事書和科技書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練習

1、紅紅的奶奶今年的歲數(shù)是最小的三位數(shù)減去最小的兩位數(shù),再減去一個的一位數(shù),你知道紅紅奶奶今年多少歲嗎?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題時,把個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錯看成9,結果和是75,那么正確的答案應是多少?

3、兒子今年6歲,媽媽今年30歲,再過5年,媽媽比兒子大多少歲?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學問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相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依據(jù)實際狀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依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實力點:培育學生視察比較、動手操作的實力。

德育點:培育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相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依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打算:

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提問學生自己的哪個手指的寬是1厘米。

2、讓學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實際長度。

3、用學生尺量數(shù)學教科書的長和寬,并回答量的結果。

4、一名用學生尺量黑板的長,一名學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長。發(fā)覺了什么?引出米尺。讓學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要量幾次,量完后,提問:“用哪種尺量黑板的長度更便利一些?”“量操場的長用哪種尺便利些?”

老師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假如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作單位就不便利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日我們就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p>

板書課題:相識米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老師拿出米尺告知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并讓學生拿出打算好的米尺或1米長的小棍,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2、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讓學生拿出打算好的繩子,兩人一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家看。

4、量出1米長的繩子,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這根繩子有多少厘米。老師提問:“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

老師板書:1米=100厘米。并讓學生齊讀兩遍。

三、拓展運用:

1、老師出示1盤卷尺,告知學生這是1盤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精確的長度。)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15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練習十四的第1~6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依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潔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懂得從數(shù)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育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培育學生主動參加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愛好,對數(shù)學有新奇心和求知欲。在溝通中養(yǎng)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敬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簡潔問題以及涉及乘除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乘法口訣求商,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

教學打算: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談話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學問,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摯友在干什么?

: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干脆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合作溝通,探求新知

教學第63頁主題圖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視察主題圖,同桌相互說一說題意

生:咱們把除法算式有規(guī)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

(1)發(fā)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依據(jù)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肯定的規(guī)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shù)相同的規(guī)律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