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兒科學診法概要_第1頁
中醫(yī)兒科學診法概要_第2頁
中醫(yī)兒科學診法概要_第3頁
中醫(yī)兒科學診法概要_第4頁
中醫(yī)兒科學診法概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科診法概要兒科教研室1--第1頁【目要求】1.理解兒科診法應用特點。熟悉兒科四診內容及診查辦法,兒科常用辨證辦法。2.掌握以望診為主四診合參兒科診法要領,診法與辨證緊密結合思維辦法。10/10/20232--第2頁【教學內容】1.兒科四診與成人相比較在應用中特點。當代四診擴充。2.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操作技能,在兒科臨床應用辦法。3.常見四診診查成果臨床意義。八綱辨證、衛(wèi)氣營血辨證、臟腑辨證兒科臨床應用。10/10/20233--第3頁重點:四診中之望診難點:對望診中面部望診、五色主病、舌診、指紋望診及對五臟辨證理解。10/10/20234--第4頁第一節(jié)診法概要四診10/10/20235--第5頁望聞問切10/10/20236--第6頁1.兒科四診不求全備小兒口不能言,言不足信?!皢】啤毙涸\病時往往啼哭叫擾,聲色俱變,脈息難憑。2.望指紋為兒科特有診法。主要用于3歲下列小兒。一、診法特點:10/10/20237--第7頁3.以望診為主“有諸內,必形諸外”。小兒肌膚嫩薄,體內陰陽氣血偏盛偏衰變化容易體現(xiàn)出來。4.年紀不一樣,四診內容有差異5.合理地利用當代診法10/10/20238--第8頁二、四診概要

(一)望診總體望診分部望診望神色看指紋察二便辨斑疹審苗竅望形態(tài)10/10/20239--第9頁1、望神色:

(1)、神廣義:人體生命活動總外在體現(xiàn),即人生機和動態(tài);

狹義:人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素問·移精變氣論》:“得神者昌,失神者亡”。10/10/202310--第10頁望神應主要從下列方面進行判斷:①目光變化;②意識是否清楚;③反應是否敏捷;④軀體動作是否靈活協(xié)調;10/10/202311--第11頁有神面色潤澤10/10/202312--第12頁解顱患兒10/10/202313--第13頁形體瘦弱動態(tài)失常小兒形態(tài)自如小兒10/10/202314--第14頁(2)、色亦稱氣色,是指皮膚顏色和光澤。

Ⅰ、正常面色:我國屬黃色人種,正常面色應是微黃紅潤而有光澤。

《醫(yī)門法律·望色論》云:“察色之妙,全在察神”,有神即是有氣一種體現(xiàn)。

10/10/202315--第15頁Ⅱ、五色主?。?/p>

①、白色:氣血不榮,絡脈空虛所致。多為寒證、虛證、吐瀉外感初起,面白無汗—風寒外束面白少華,唇色淡白—血虛面白浮腫—陽虛水泛面色慘白,四肢厥冷—滑瀉吐利10/10/202316--第16頁②、紅色多為熱癥面紅耳赤,咽痛,脈浮—風熱外感面赤氣粗,高熱煩躁—里熱盛午后顴紅,潮熱唇赤—陰虛內熱兩顴艷紅,冷汗淋漓—虛陽上越10/10/202317--第17頁面紅實熱顴紅虛熱10/10/202318--第18頁目膚黃疸嬰兒唇風10/10/202319--第19頁③、黃色脾虛失運,水濕不化所致。多為虛證或濕證,可見于疳證、積滯、蟲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疳證面目色黃而鮮—濕熱內蘊之陽黃面目黃而晦暗—寒濕阻滯之陰黃面黃浮腫—脾虛濕滯10/10/202320--第20頁④、青色氣血不暢,經脈阻滯所致。多見于寒癥、疼痛、瘀證、驚癇。面色青白并見,愁苦皺眉—里寒腹痛面青晦暗,神昏抽搐—驚風和癲癇發(fā)作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氣閉塞,氣血瘀阻小兒面色青,病情均較重。10/10/202321--第21頁⑤、黑色陽氣虛衰,水濕不化,氣血凝滯所致多為寒證、疼痛、驚癇,或內有水濕停飲。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陰寒里證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嘔吐—可為藥品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慘暗—腎氣衰竭10/10/202322--第22頁(3)面部五部配五臟五部與五臟關系,最早見于《小兒藥證直訣·面上證》:“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10/10/202323--第23頁望形態(tài)____望形體形—形體;態(tài)—動態(tài)望形體:按次序觀測患兒頭囟、軀體、四肢、肌膚、毛發(fā)、指(趾)甲等。頭方發(fā)少,囟門遲閉—佝僂病頭大,前囟寬大,頭縫開解,眼珠下垂—解顱皮膚干燥,前囟目眶凹陷—脫水肌膚松弛,皮色萎黃,形體羸瘦—疳證

發(fā)枯易落—氣血虛虧指甲菲薄,蒼白質脆—營血虛虧指甲色紫或呈杵狀—心陽不足,氣血瘀滯10/10/202324--第24頁2、望形態(tài):形,為形體;態(tài),為動態(tài)。望形態(tài)包括觀測病兒形體和姿勢動態(tài)等變化。望形體:主要包括頭囟、軀體、四肢、肌膚、毛發(fā)、指(趾)甲等。望動態(tài):包括身體各部分動靜姿態(tài)變化。10/10/202325--第25頁3、審苗竅苗竅即五官(眼、耳、口、鼻、舌)合前后二陰共九竅。苗竅為五臟外候:

舌為心之苗,肝開竅于目,肺開竅于鼻,脾開竅于口,腎開竅于耳及二陰。10/10/202326--第26頁望形態(tài)____

望動態(tài)望動態(tài):觀測小兒身體各部分動靜姿態(tài)變化。小兒臥姿仰面伸足,揭衣踏被—熱證踡臥縮足,喜復衣被—寒證喜伏臥—乳食內積;喜側臥—胸脅疼痛仰臥少動,二目無神—久病重病踡臥不安,捧腹哭叫—腹痛端坐喘促,痰鳴哮吼—哮喘

咳嗽鼻煽,呼吸急促,點頭呼吸—肺炎喘嗽10/10/202327--第27頁(1)、察舌舌為心之苗,心開竅于舌。《靈樞·脈度》說:“心氣通于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毙闹餮焐嗄軌蚶斫鉅I衛(wèi)氣血和脾胃消化功能病變;望舌要注意觀測舌體、舌質、舌苔三方面變化。10/10/202328--第28頁①、舌體舌體胖嫩,舌邊齒痕顯著:脾腎陽虛或水飲痰濕內停。舌體腫大,色澤青紫:氣血瘀滯舌體胖,有裂紋:氣血兩虛舌體強硬:熱盛傷津時時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發(fā)紅或有脫屑、作癢,稱舔舌:脾經伏熱10/10/202329--第29頁舌腫麻木,轉動不靈—木舌(心脾積熱)舌下紅腫突起—重舌(心脾火熾,上沖舌本)舌體不能伸出唇外,語言不清—連舌(舌系帶過短)舌出唇外拌動,掉轉不靈—弄舌(心氣不足,智低)舌吐唇外,緩緩收回—吐舌(心經有熱)10/10/202330--第30頁②、舌質:正常舌質淡紅。舌質淡白:氣血虛虧;舌質絳紅,舌有紅刺:溫熱病邪入營入血;舌質紅少苔,甚則無苔而干:陰虛火旺;舌質紫黯或紫紅:氣血瘀滯;舌起粗大紅刺,狀如草莓者:猩紅熱。10/10/202331--第31頁10/10/202332--第32頁

③、舌苔:苔白為寒,苔黃為熱;苔白膩:寒濕內滯,或有寒痰食積。苔黃膩:濕熱內蘊,或乳食內停;熱性病見剝苔:陰傷津虧;舌苔花剝,狀如地圖,時隱時現(xiàn),經久不愈:胃之氣陰不足。舌苔厚膩垢濁不化,狀如霉醬伴便秘腹脹者:宿食內積,中焦氣機阻滯。10/10/202333--第33頁垢膩苔花剝苔10/10/202334--第34頁染苔:?吃橄欖、烏梅、鐵劑等可使苔色染黑;服青黛可使苔色染青;吃牛奶可使、豆?jié){苔色染白;吃橘子、蛋黃可使苔色染黃;吃有色糖果可染成糖果色,均不可誤以為是病苔。10/10/202335--第35頁(2)察目目為肝之竅?!鹅`樞·脈度》:“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薄鹅`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10/10/202336--第36頁10/10/202337--第37頁黑睛等圓,目珠靈活,目光有神,開闊自如:肝腎氣血充沛;眼瞼浮腫:水腫之象;寐時眼瞼張開而不閉:脾虛氣弱之露睛;上眼瞼下垂不能提起:氣血兩虛之瞼廢;白睛黃染:多為黃疸;目赤腫痛:風熱上攻;10/10/202338--第38頁(3)察鼻肺開竅于鼻而司呼吸。《靈樞·脈度》:“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主要觀測鼻內分泌物和鼻形變化。10/10/202339--第39頁鼻塞流清涕:風寒感冒;鼻流黃濁涕:風熱客肺;長期鼻流濁涕,氣味腥臭:肺經郁熱;鼻孔干燥:肺經燥熱傷陰;鼻鮮紅:肺熱迫血妄行;鼻翼煽動,伴氣急喘促:肺氣郁閉;10/10/202340--第40頁(4)察口《靈樞·脈度》:“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味矣”??跒槠⒅[,因此察口與口味,可理解脾胃等臟腑病變。察口主要觀測口唇、口腔、齒齦、咽喉顏色、潤燥及外形變化。10/10/202341--第41頁唇色淡白:氣血不足;唇色淡青:風寒束表;唇色紅赤:熱;唇色紅紫:瘀熱互結。唇色櫻紅:暴瀉傷陰;唇白而腫:唇風;面頰潮紅,唯口唇周圍蒼白:猩紅熱。10/10/202342--第42頁口腔粘膜色淡白為虛為寒,色紅為實為熱??谇黄茲⒚訝€:心脾積熱之口瘡;口內白屑成片:鵝口瘡。兩頰級膜有針尖大小白色小點,周圍紅暈:麻疹粘膜斑。上下臼齒間腮腺管口紅腫如粟粒,按摩腫脹腮部無膿水流出者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有膿水流出者為發(fā)頤(化膿性腮腺炎)。10/10/202343--第43頁牙齒萌出延遲:腎氣不足;齒衄齦痛:胃火上炎;牙齦紅腫:胃熱熏蒸。新生兒牙齦上有白色斑塊斑點:馬牙。齒為骨之余,齦為胃之絡。10/10/202344--第44頁咽喉為肺胃之門戶,是呼吸與飲食通道。咽紅、惡寒發(fā)熱:外感之象;咽紅乳蛾腫痛:外感風熱或肺胃之火上炎;乳蛾紅腫溢膿:熱壅肉腐;咽痛微紅,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白喉10/10/202345--第45頁10/10/202346--第46頁(5)察耳《靈樞·脈度》:“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耳為腎竅,上通于腦,部位屬少陽,為宗脈之所聚。外形:體質強弱耳內疼痛:肝膽熱盛耳背絡脈隱現(xiàn),高熱眼淚汪汪:麻疹先兆耳垂下漫腫硬結疼痛:痄腮10/10/202347--第47頁(6)察二陰腎開竅于二陰,前陰為清竅,后陰為濁竅。陰囊松馳—體虛/發(fā)熱陰囊時腫時復—疝氣陰囊腫大,透光試驗陽性—水疝(鞘膜積液)陰囊陰莖均腫—水腫前陰紅赤—下焦?jié)駸岢睗耩W—蟯蟲病肛周潮紅—尿布性皮炎肛裂,脫肛10/10/202348--第48頁4、辨斑疹斑疹均見于肌膚。“斑為陽明熱毒,疹為太陰風熱?!卑?,點大成片,不高出皮膚,摸之不礙手,壓之不退色;疹,點小量多,高出皮膚,摸之礙手,壓之退色。10/10/202349--第49頁細疹:麻疹

奶麻風痧丹痧皰疹:水痘膿皰瘡斑疹:熱毒熾盛/氣不攝血風團:白痱:10/10/202350--第50頁THANKYOUSUCCESS10/10/202351--第51頁蕁麻疹10/10/202352--第52頁10/10/202353--第53頁10/10/202354--第54頁10/10/202355--第55頁疹有丘疹、皰疹之別,以疹內是否有液體而辨別。低熱出疹,分布稀疏,色澤淡紅,出沒較快,常為風疹;發(fā)熱三四天后熱退疹出,疹細稠密,如玫瑰紅色,常為幼兒急疹;10/10/202356--第56頁發(fā)熱3-4天出疹,初為圓形玫瑰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逐漸疹數(shù)增多,融合而呈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口腔粘膜出現(xiàn)“麻疹粘膜斑”麻疹10/10/202357--第57頁10/10/202358--第58頁惡寒壯熱,膚紅如錦,稠布疹點,舌絳如草莓,常為猩紅熱;10/10/202359--第59頁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沒,瘙癢難忍,常見于蕁麻疹;丘疹、瘡疹、結痂并見,皰疹內有水液色清,見于水痘。瘡疹相對較大,皰液混濁,皰壁薄而易破,流出膿水,常見于膿皰瘡。10/10/202360--第60頁5、察二便大便正常小兒大便應色黃而干濕適中,日行1-2次。初生嬰兒胎糞,呈暗綠色或赤褐色,粘稠無臭;母乳飼養(yǎng)兒,大便呈卵黃色,稠而不成形,常發(fā)酸臭氣;牛奶、羊奶飼養(yǎng)兒,大便呈淡黃白色,質地較硬,有臭氣。10/10/202361--第61頁大便燥結:內有實熱或陰虛內熱;大便稀薄,夾有白色凝塊:內傷乳食;大便稀薄,色黃穢臭:腸腑濕熱;下利清谷,洞泄不止:脾腎陽虛;大便赤白粘凍:濕熱積滯,常見于痢疾;嬰幼兒大便呈果醬色,伴陣發(fā)性哭鬧,常為腸套疊;大便色澤灰白不黃,多系膽道阻滯。10/10/202362--第62頁

小便正常小兒小便為淡黃色。小便黃赤短少,或有刺痛,多為濕熱下注之熱淋;小便黃褐如濃茶,伴身黃、目黃,多為濕熱黃疸;小便色紅如洗肉水或鏡檢紅細胞增多者為尿血。若小便渾濁如米泔水,為脾胃虛弱,下焦?jié)駸崴?,常見于積滯與疳證。10/10/202363--第63頁10/10/202364--第64頁6、看指紋主要掌握指紋部位、望指紋辦法及如何利用指紋辨證。指紋部位:從虎口沿食指內側(橈側)所顯現(xiàn)脈絡(淺表靜脈);10/10/202365--第65頁以食指三指節(jié)分風、氣、命三關,食指根(連掌)第一指節(jié)為風關,第二指節(jié)為氣關,第三指節(jié)為命關。10/10/202366--第66頁適用于3歲以內小兒診察辦法:從小兒食指命關推向風關正常指紋:淡紫隱隱而不顯于風關之上10/10/202367--第67頁診察指紋辦法:家長抱患兒于光線充足處;以拇、食二指握住患兒食指尖,將患兒中指、無名指、小指貼近醫(yī)生掌心;用另一只手拇指橈側,從命關到風關,用力適中地反復推按。10/10/202368--第68頁臨床根據(jù)指紋浮沉、色澤、推之是否流暢及指紋達到部位來辨證。辨證大綱:

浮沉分表里

紅紫辨寒熱

淡滯定虛實

三關測輕重10/10/202369--第69頁(二)、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聽聲音是聽小兒啼哭、語言、咳嗽、呼吸等可聞之聲。嗅氣味是聞患兒口氣、二便氣味及全身包括分泌物和排泄物所發(fā)出一切氣味。曖腐酸臭多為乳食積滯;口氣臭穢多為脾胃積熱;膿涕腥臭多為鼻淵。10/10/202370--第70頁聞診____語言聲語言聲:清楚響亮為佳語聲低弱—氣虛;呻吟—身有不適高聲尖呼—劇痛;譫語—邪熱入營聲嘶—咽喉、聲帶疾患10/10/202371--第71頁聞診____啼哭聲健康小兒哭聲:宏亮,有淚健康嬰兒啼哭:尿,餓陣發(fā)性哭鬧—腹痛哭聲嘶啞,呼吸不利—咽喉水腫哭無淚—脫水哭聲薄弱—體虛10/10/202372--第72頁聞診____咳嗽聲咳聲清揚,流清涕—風寒咳聲重濁,痰稠色黃—風熱干咳無痰—肺燥咳嗽陣作,雞鳴樣回聲—百日咳犬吠樣咳嗽—喉炎、喉白喉10/10/202373--第73頁聞診____呼吸聲呼吸氣粗有力—外感熱證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痰邪壅肺氣促鼻煽—肺炎喘嗽呼吸窘迫,面青不咳—氣道阻塞呼吸低微—肺氣將絕10/10/202374--第74頁嗅氣味是聞患兒口氣、二便氣味及全身包括分泌物和排泄物所發(fā)出一切氣味。10/10/202375--第75頁嗅口氣、大小便氣味口氣臭穢—肺胃之熱上蒸,濁氣上升口氣臭腐,牙齦腫爛—牙疳口氣酸臭—傷食;口氣腥臭—血證大便穢臭—濕熱積滯;酸臭而稀—傷食下利清谷,不臭—脾腎兩虛小便短赤臊臭—濕熱下注清長少臭—脾腎兩虛10/10/202376--第76頁(三)、問診兒科問診有下列特點:(1)問診對象多是患病者親屬,提供資料往往不全面、不可靠。(2)問診內容除與診斷學相同以外還須①詳細問詢確切年紀、月齡或日齡。②生產、飼養(yǎng)、發(fā)育史。③預防接種史。(3)注意問診藝術和態(tài)度。10/10/202377--第77頁十問歌10/10/202378--第78頁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添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數(shù)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10/10/202379--第79頁(四)、切診包括切脈和按診兩部分。1、脈診小兒脈診與成人脈診不一樣,其特點有:①脈診辦法:3歲下列小兒一般不切脈,而以指紋診法替代。3歲以上小兒“一指定三關”。②小兒年紀越小,脈搏越快。10/10/202380--第80頁③小兒病脈一般不細分28脈,而以浮、沉、遲、數(shù)、無力、有力六種基本脈象為綱,以辨疾病表里、寒熱、虛實。④對脈診臨床意義要根據(jù)不一樣年紀不一樣情況區(qū)分看待,當“脈證不符”時,可“舍脈從證”。10/10/202381--第81頁年紀呼吸(次/分)脈搏(次/分)呼吸:脈搏新生兒40~45120~1401:3<1歲30~40110~1301:3~42~3歲25~30100~1201:3~44~7歲20~2580~1001:48~14歲18~2070~901:4不一樣年紀小兒脈搏與呼吸次數(shù)對照表10/10/202382--第82頁2、按診亦稱觸診,是用手按壓或觸摸顱囟、頸腋、四肢、皮膚、胸腹等,以察其冷、熱、軟、硬、突、陷、有沒有癥瘕痞塊等情況。次序:自上而下。10/10/202383--第83頁①、按頭囟小兒囟門逾期不閉或顱骨按之不堅而有彈性感者,為腎氣不足,發(fā)育欠佳,常見于佝僂病等;囟門下陷成坑者為囟陷:嚴重吐瀉,亡津液;囟門隆凸,按之擔心,為囟填:風火痰熱上攻,肝火上亢,熱盛生風。顱骨開解,囟門寬大者為解顱: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髓熱膨脹。10/10/202384--第84頁②、按頸腋正常小兒在頸項、腋下部位可觸及少許綠豆大小之淋巴結,活動,不硬,不痛,不屬病態(tài)。淋巴結增大,質堅成串,推之不移,按之疼痛,或腫大灼熱,為痰熱毒結;僅見增大,按之不痛,質堅成串,則為瘰疬。耳下腮部腫脹疼痛,咀嚼障礙者是痄腮。10/10/202385--第85頁③、按胸腹胸骨高突,按之不痛者為“雞胸”;脊背高突,彎曲隆起,按之不痛為“龜背”。左上腹脅助下觸及有痞塊,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