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研究生類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yè)課歷史學基礎中國古代史2010-2022歷年真題選編帶答案難題含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1卷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共75題)1.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最大的特點是______A.民間商貿交往B.使臣互往通好C.以佛教為紐帶D.技術交流2.試通過分析北京人的體質特征,說明“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是科學真理。3.試說明家庭、私有制、國家是怎樣產生的?4.西晉推行的新田制是

。A.屯田制B.占田制C.均田制D.限田制5.簡述北宋積貧積弱的原因。6.關于明清代部分歷史,下列說法全部正確的是(

)。

①1636年,皇太極稱皇帝,改族名為滿洲

②阮元、戴震、惠棟、李光地都是著名的考據學家

③“火耗歸公”發(fā)生在乾隆時期

④《測量法義》、《泰西水法》、《幾何原本》、《天工開物》等著作都與明代西方傳教士有關

⑤清初,理藩院是管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事務的機關,也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務,曾經負責對俄交涉等外交事務A.①③⑤B.②④C.①⑤D.④⑤7.關于清代事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清初“三藩”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

②吳三桂在云南可以自選官吏,被稱為西選

③與康熙年間收復臺灣有關的人有:鄭克爽、姚啟圣、趙良棟、施瑯、揆一

④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在清軍入關以前就已經歸屬清朝版圖

⑤康熙年間,在西北叛亂的蒙古領袖噶爾丹是準噶爾部的首領

⑥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冊封五世達賴都發(fā)生在順治年間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8.東漢初年,功臣眾多,封侯者百余人,漢明帝時將其中功績較大的

畫像于云臺。A.28人B.18人C.8人D.38人9.談談對二里頭文化的認識。10.弭兵之會11.《四民月令》12.隋朝建立后實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中屬于行政機構的是

。A.內史省B.門下省C.中書省D.尚書省13.下列科技文化成就,產生于3世紀的是(

)。

①劉徽提出計算圓周率的方法②賈思勰著《齊民要術》③鐘繇把隸書轉化為楷書

④馬鈞發(fā)明翻車⑤中國地區(qū)馬鈴薯的種植⑥造紙術的發(fā)明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D.①②④14.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

率卒幾十萬修治黃河、汴渠,使黃泛地區(qū)廣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種。A.王景與杜詩B.杜詩與王吳C.文翁與杜詩D.王景與王吳15.在公羊學沉淪千年之后,第一個重新發(fā)現并初步闡釋其要旨的清代學者是______A.魏源B.莊存與C.劉逢祿D.龔自珍16.西周與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處是(

)。A.實行王位世襲制B.實行分封制C.強化奴隸制國家機器D.對奴隸和平民實行專政17.從康熙至乾、嘉、道期間,在江寧、蘇州等地出現了許多由大商人開設的“賬房”,其握有大量的資金、原料和織機?!案髻~房除自行設機督織外,大都以經緯交與織工,各就織工居處雇匠織造”,此處的“賬房”就是

。A.機戶B.機C.包買商D.工人18.簡述王安石變法的背景、主要內容及其實質意義。19.漢靈帝中平元年(184),

在7州28郡同時俱起,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組織、準備比較嚴密的農民起義。A.鐵官徒起義B.綠林起義C.赤眉起義D.黃巾起義20.喀爾喀是明代蒙古中興之汗達延車臣汗后裔,不屬于喀爾喀蒙古的是______A.扎薩克圖汗B.土謝圖汗C.車臣汗D.準噶爾部21.“貞觀之初,率土荒儉,一匹絹才得一斗粟?!晕?、六年以來,頻歲豐稔,一匹絹得十余石粟?!睂@段話的確切理解是______A.農產品數量增長,糧食價格逐漸下降B.唐政府壓制手工業(yè)發(fā)展,絲織業(yè)品產量下降C.農產品和手工業(yè)品大量投入市場,成為商品D.唐政府獎勵開墾荒地,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22.兵家是專門研究軍事理論和實踐的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戰(zhàn)國中期齊國的

,他所著的兵書是一部杰出的古代兵書。A.吳起B(yǎng).孫臏C.孫武D.龐涓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

),它從法律上肯定了格爾必齊河以東,外興安嶺直至鄂霍次克海以南的烏蘇里江和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A.《北京條約》B.《恰克圖條約》C.《布連斯奇條約》D.《尼布楚條約》24.為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監(jiān)督,西漢與北宋設置的官職分別是______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知州

④通判

⑤參知政事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⑤25.上考課26.我國歷史上的原始人群時期,從距今一百七八十萬年前開始,到距今四五萬年前結束,相當于考古學上的

。A.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和中期B.舊石器時代的晚期C.新石器時代的早期D.新石器時代的晚期27.《呂氏春秋》28.三星堆文化29.《牡丹亭》30.下列賦稅改革中,屬于齊國的是

。A.相地而衰征B.作爰田C.初稅畝D.初租禾31.唐朝中期,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建議實行榷鹽法的是

。A.第五琦B.劉晏C.楊炎D.范仲淹32.試述春秋時期大國爭霸的實質與意義。33.土司制度34.魏晉南北朝時期,促進江南經濟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是

①大批北方農民南遷

②江南地區(qū)戰(zhàn)亂較少,相對安定

③南方自然條件相對優(yōu)越

④南方統(tǒng)治者采取了發(fā)展經濟的措施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5.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

,甘英達到條支國(今波斯灣北頭),臨海欲渡,為安息人所阻而還。這是中國使節(jié)遠至波斯灣的最早記載。A.烏孫B.大月支C.大秦D.天竺36.泛勝之所著的《汜勝之書》概括了他從農業(yè)生產實踐中所獲得的豐富經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他最大的貢獻是總結出了著名的

。A.區(qū)種法B.代田法C.間種法D.套種法37.二王八司馬38.針對“海內新定,同姓寡少”的特點,西漢統(tǒng)治者采取了下列哪一項措施?______A.實行郡縣與封國并行的制度B.實行編戶齊民制度C.頒布“附益之法”D.下達“推恩令”39.清代征收“地丁銀”是指(

)。A.只征土地稅,廢除人丁稅B.土地稅、人丁稅一律只收白銀C.按土地與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銀D.將丁稅平均攤人田賦統(tǒng)一征收40.下列關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確的是

。A.胡漢授田數不同B.桑田為口分田,有授有還C.只有平民才可授田,奴婢則不予授田D.對隋唐田制產生了深遠影響41.康熙五十九年(1720)指定

組織“公行”(“十三行”)專營對外貿易。凡外商稅項的征收、貨物的交易,以及外商生活的管理等,均歸“行商”負責。A.廣東商人B.廣西商人C.福建商人D.泉州商人42.后羿驅逐太康后,只顧玩樂,把政事交給親信

,后被其殺死。A.寒浞B.伯益C.有崇氏D.高辛氏43.傳奇44.金朝______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措施,達到了金朝統(tǒng)治的鼎盛時期A.金太宗B.金世宗C.海陵王D.金熙宗45.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環(huán)境的變化描述正確的是______A.環(huán)境狀況急劇惡化B.環(huán)境狀況良好C.對環(huán)境的破壞加劇D.對環(huán)境的破壞得到緩解46.下列史實或成語中,與楚漢相爭有關且說法準確的是(

)。A.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約法三章,背水一戰(zhàn),四面楚歌都與韓信有關B.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斬蛇起義,但劉邦率先進入了咸陽C.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鴻門宴發(fā)生的事D.蕭何、韓信、陳平都是從項羽陣營投奔劉邦的47.睡虎地秦簡48.“籍田”49.《左傳》50.“臺閣體”派51.馬端臨:“……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士卒,平居訓厲搜擇無復出戍,外有事而后遣焉”,描述的是王安石變法中的(

)措施。最容易引起“隱匿田畝、逃避賦稅”之人激烈反對的是(

)。A.保甲法,募役法B.保馬法,市易法C.置將法,方田均稅法D.更戍法,青苗法52.隋朝的大運河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其中心是

。A.洛陽B.揚州C.長安D.蘇州53.《蠻書》54.抽解、博買55.下列選項中,控制了西域政權的是______A.前秦B.后趙C.前涼D.代56.母系氏族公社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怎樣?57.血緣婚、族外婚、對偶婚58.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的目的是

。A.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B.確立貴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的租稅收入D.確立國家土地私有制59.原始人群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形式,這種社會組織組成的紐帶是(

)。A.政治利益B.血緣關系C.地緣關系D.經濟利益60.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持修建“芍陂”的是(

),推行“胡服騎射”的是(

)。A.王景,齊桓公B.馬融,楚悼王C.孫叔敖,趙武靈王D.子駟,宋襄公61.簡要概括老子的思想。62.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局面開始向北強南弱轉化的轉折點是(

),南強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B.侯景之亂,八王之亂C.元嘉之戰(zhàn),侯景之亂D.淝水之戰(zhàn),永嘉之亂63.下列作品不屬于明清時期地理學科代表作的是______A.《太平寰宇記》B.《徐霞客游記》C.《讀史方輿紀要》D.《天下郡國利病書》64.西漢初年,西域共有36國,其中以

人口最多。A.焉耆B.疏勒C.龜茲D.樓蘭65.原始人群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形式,這種社會組織組成的紐帶是

。A.血緣關系B.地緣關系C.政治利益D.經濟利益66.明初采取了哪些強化君主集權的措施?如何評價這些措施?67.明朝時期,心學逐漸興起,不屬于其代表人物的是______A.王守仁B.陳獻章C.王畿D.王廷相68.山頂洞人69.國人暴動后,周公、召公臨時主持政事,號稱“共和行政”,又稱“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

,是我國有確切文字紀年的開始。A.公元前408年B.公元前475年C.公元前576年D.公元前841年70.五刑71.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修筑長城,開挖運河的王朝,請舉例說明其原因和對后世的影響。72.在

遺址的一所房子的地面上畫有兩個成人和一個小孩,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組表現某種宗教儀式的畫面。A.泰安大汶口B.龍山城子崖C.甘肅大地灣D.河南仰韶73.占田制74.司隸校尉75.下列文學作品中,不屬于南北朝時期的是______A.《孔雀東南飛》B.《文心雕龍》C.《詩品》D.《敕勒歌》第1卷參考答案一.歷年考點試題黑鉆版1.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唐與天竺的交往。唐代赴印度求法高僧中以走陸路的玄奘和走海路的義凈最為有名,而其他的特點就沒有那么明顯。2.參考答案:

恩格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的科學論斷,由北京猿人化石的體質特征,完全可以得到證明。

(1)北京人頭頂部低平,前額后傾,眉骨隆突,骨壁較厚,平均腦容量比類人猿的要大得多。這是猿人在勞動中不斷用腦的結果。當時,生產工具簡陋,生活環(huán)境惡劣,人類在勞動中時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他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頑強地生存下來,在勞動中大腦的運用促進了腦的發(fā)展,所以,北京人的腦容量超過了類人猿。但由于猿人剛剛進入人類階段,所以,腦的發(fā)展程度還不如現代人。這說明,勞動決定了腦的發(fā)展。

(2)北京人的四肢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上肢已經變成了靈活的雙手,下肢還有些屈膝,這是由于四肢在勞動中所處的地位不同而決定的。在勞動中,上肢用得較多,因而發(fā)展快,下肢在勞動中主要是用來支持身軀和行走,所以發(fā)展較慢,又由于剛剛學會行走,所以有些屈膝。

(3)北京人的雙手比腦更接近于現代人,這是由于手是勞動器官,直接接觸勞動對象,受到鍛煉較多,發(fā)展快;而腦則用來思考,是間接勞動,所以,腦的發(fā)展較手慢,仍保持著猿的較多特征,而四肢的進化則比較快。

(4)北京人已經有了語言。由于生產力水平較低,為了抵御野獸的侵襲和取得生活資料,北京人需要成群結隊地過集體生活,一起勞動。在共同勞動中,為了步調一致,統(tǒng)一號令,人們常常發(fā)出聲音,這就是最早的語言。正如恩格斯所說:“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猿人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的影響下,猿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痹橙说纳顦O為艱苦,他們在勞動中改造著自然,也在完善著自身。

總之,是勞動促使古猿體質變化而成為猿人,所以,“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是真理。3.參考答案:試說明家庭、私仃制、國家是怎樣產生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農業(yè)和畜牧業(yè)成為人類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這一時期男子的勞動由狩獵和捕魚轉向農業(yè)和家畜飼養(yǎng)業(yè),占據了原來女子從事的經濟領域,成為氏族主要經濟活動的承擔者,處于主導地位。

父權制逐漸取代了母權制,婚姻形態(tài)也由對偶婚向一夫一妻制過渡,氏族公社開始解體,以男子為中心分裂為若干個大家族,繼而分裂為若干個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標志著父權制的確立。父權制確立以后,子女隨父居住,世系從父系計算,財產也按父系繼承,進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人們的勞動產品除用于消費之外有了部分剩余,氏族內部產生了貧富分化,私有制開始產生。由于人們占有私有財產的多寡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原始平等性逐漸消失,階級對立關系逐漸形成。在各個發(fā)生了階級分化的氏族部落間的沖突與聯(lián)盟中,國家逐漸形成了。

我國古代國家的形成約在堯舜時期,我國的歷史從此進入了階級社會。4.參考答案:B5.參考答案:宋太宗以后,宋防弊之政的隱患逐漸暴露出來,其最集中的體現則是時人概括的“積貧積弱”。積貧即財政危機,積弱即軍力衰弱不堪。積貧又有“三冗”之說,即“冗官”“冗兵”“冗費”,其中冗官、冗兵為因,冗費為果。

(1)冗官——真宗以下,官僚隊伍日漸增長,嚴重超編。冗官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官僚機構設置疊床架屋,職能交叉,因人因事添設職務。就入官途徑而言,科舉、恩蔭、進納、吏員出職諸途并開;官員待遇優(yōu)厚,可以蔭子;官愈冗而費愈冗,相關的還有冗員。

(2)冗兵——軍隊數量更是惡性膨脹。冗兵的產生源于宋朝的養(yǎng)兵政策。宋初繼承中唐以來募兵制并加以發(fā)展,使兵、民互相絕緣,將其作為消除動亂的良法。每年災荒,即大行招兵,入伍者可攜帶家屬,倚食于朝廷。又實行更戍法,頻頻調動。如此皆導致軍費直線上升,成為財政支出的大宗。

(3)冗費——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加上其他費用,財政出現問題。宋朝財政管理不善、機構重疊、彼此牽制、互不相知、互不調用。財物積庫不能正常流通,為貪官污吏中飽私囊。皆此種種,宋財政危機日益嚴重。

(4)宋雖巨資養(yǎng)兵,卻未得其用,對外被動挨打,屢戰(zhàn)不勝。積弱現象的出現,主要源于軍政敗壞。由于實行養(yǎng)兵政策,招兵過濫,導致軍隊素質下降;軍士驕惰,訓練廢弛,戰(zhàn)斗力低下。除此之外,另有,其一,軍事指揮混亂,將從中御,以文制武,兵權分散,互相牽制。其二,兵不識將,將不專兵,上下無凝聚力。其三,消極防御,戰(zhàn)略呆板,兵分勢孤,被動挨打。其四,長期重文輕武,忽視將才培養(yǎng),將領有勇無謀,臨敵每多失當。[解析]宋代的積貧積弱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需要考生對于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個較為深刻的了解才能較好地把握這個問題。應該看到,積貧、積弱以及三冗之間的因果關系。6.參考答案:C7.參考答案:C8.參考答案:A9.參考答案:談談對二里頭文化的認識。

(1)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fā)現:

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師縣發(fā)現了二里頭遺址,引起了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的重視,20世紀60年代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此后在豫西和晉西南地區(qū)發(fā)現了數十處遺址,經過重點發(fā)掘的有偃師二里頭、登封告城望城崗、夏縣東下馮、臨汝煤山、洛陽矬李等遺址。在這些相同類型的文化遺址中,偃師二里頭遺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這些文化遺存稱之為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存可以分為四期,根據碳—14測定,都在夏代紀年的范圍之內或者偏晚。目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2)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內涵:

二里頭文化時期是否出現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有青銅器出現,包括爵、戈、鏃、戚、刀、錐、鑿、魚鉤等,并發(fā)現了鑄銅的坩堝、陶范、銅渣,經測定所出土的銅爵屬于錫青銅,由此確定二里頭文化屬于中國早期的青銅文化。從大量農具和飼養(yǎng)的家畜、家禽遺骨判定,二里頭文化居民的經濟生活以農業(yè)為主。二里頭遺址還發(fā)現了占地1萬平方米的大型宮殿基址。雖然尚未發(fā)現與宮殿基址規(guī)模相稱的大陵墓,但是不同形制、葬式和隨葬品的墓葬的存在,說明二里頭文化時期貴族與平民的對立已經十分明顯。

(3)對于二里頭文化的探討:

研究者一致認為二里頭文化是探討夏文化的主要對象,因為從地域來看,二里頭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qū)豫西、晉南,是古史傳說中夏人活動的中心地區(qū)。從時間來看,二里頭文化與夏朝的年代基本相合。從文化發(fā)展序列看,二里頭文化上承河南龍山文化,下啟早商文化,應屬于夏文化。從文化面貌來看,二里頭文化中包含的關于階級壓迫、國家建立以及青銅器出現等內容,都與文獻中記載的夏代史實相符。因此,就目前已掌握的材料來看,我們可以把它看做夏文化。

但具體看法又有許多分歧。幾種主要的看法是:一、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二、二里頭文化的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三、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而二里頭文化三、四期屬于商文化;四、二里頭文化一、二、三期為夏文化,偃師二里頭遺址即是夏都陽城。

這些分歧的解決有待于考古發(fā)掘提供更多的物證,同時,有待于多學科結合研究取得確切數據,對目前推算出來的夏商紀年進行驗證或修正,將夏朝的絕對年代確定下來,從而為夏文化探討提供可靠前提。“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束后,二里頭文化的主體為夏人遺存的觀點逐漸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學術界也都傾向于認為二里頭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10.參考答案:春秋中期,晉、楚爭霸,給中原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晉、楚兩國本身也疲于征戰(zhàn),于是在兩大霸國之間出現了“弭兵”的活動。“弭兵”之會總共有兩次,公元前579年,宋國執(zhí)政華元約合晉楚,訂立了停止武力、互幫互助的盟約。但是盟約訂立后三年,晉楚之間再次爆發(fā)戰(zhàn)爭。面對內憂外患的形勢,雙方都想停止戰(zhàn)爭,而一些小國也疲于奔命,希望和平,一時間“弭兵”成為大勢所趨。由宋大夫向戌倡議,公元前546年,晉、楚、齊、秦、魯、宋、鄭、衛(wèi)、曹、許、陳、蔡、滕、邾等14國諸侯會于宋。會議規(guī)定,除齊、秦兩大國和滕、邾等屬國外,原來從屬于晉、楚的國家要互朝晉、楚,對兩國盡同樣的義務。“弭兵之會”以犧牲中小國利益的辦法確立了晉、楚兩國的霸權地位,但也贏得了比較安定的和平環(huán)境,客觀上為生產的發(fā)展和新興勢力的奪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11.參考答案:四民是指士、農、工、商,此概念早于春秋時已出現;月令是一種文章體裁,《四民月令》,是后漢大尚書崔寔模仿古時月令所著的農業(yè)著作,成書于2世紀中期,敘述田莊從正月直到十二月中的農業(yè)活動,對古時谷類、瓜菜的種植時令和栽種方法有所詳述,亦有篇章介紹當時的紡績、織染和釀造、制藥等手工業(yè)。自西漢《汜勝之書》到后魏《齊民要術》的出現,中間相隔500多年,期間只有《四民月令》一部農業(yè)生產書籍,能反映當時的農業(yè)發(fā)展。[解析]《四民月令》是研究漢代農業(yè)的重要史料,而且涉及范圍相當之廣,包括很多手工業(yè)中的行業(yè),考生對此應有大致的了解。12.參考答案:D13.參考答案:C14.參考答案:D15.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是對清代學術變化的考查。莊存與在博通群經的同時,開始注意久湮不傳的春秋公羊學,撰成《春秋正辭》,這是清代今文經學復興的開山之作。其他選項皆為其后輩。16.參考答案:B17.參考答案:A18.參考答案:王安石變法的背景:

(1)財政危機。冗官、冗兵、“歲幣”及奢侈浪費使國庫空虛,入不敷出。造成前所未有的“三冗”現象。

(2)農民起義。為了維持各項開支的需要,宋政府不斷增加賦稅,大大加重了農民負擔,從而導致了農民起義。

(3)遼夏侵邊。雖然北宋政府對遼、夏采取了屈辱妥協(xié)政策,但仍不能滿足其貪欲。遼、夏經常出兵南下,嚴重地威脅著北宋的安全。

(4)范仲淹等人變法流產。慶歷三年九月,范仲淹希望通過整頓吏治、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生產、加強武備來扭轉當時的社會危機,史稱“慶歷新政”。但變法主張觸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引起保守派的激烈反對,不到一年時間就被迫流產了。

內容:

熙寧元年(1068),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很多,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問題,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1)財政經濟方面,以“富國”為目的,頒布六條法令:

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兩次放款,聽民戶自愿請貸。

②農田水利法:各地興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當地居民照戶等高下分派。凡單靠民力不能興修者,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貸款,息一分,一州一縣不能勝任者,可聯(lián)合若干州縣共同負責。

③募役法:差役由州縣政府出錢募人以充。募役的費用,由管轄區(qū)內的主戶按照戶等高下分擔。原來有差役負擔的人家交“免役錢”;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官戶,寺院戶以及女戶、單丁戶、未成丁戶按戶等出“助役錢”,其數半于免役錢。

④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然后將田地畝數、主人姓名、土質肥瘠等級登記上冊,并按土質好壞分為五等,均定稅額高低。

⑤市易法:由政府撥出資金一百萬貫,在開封設“市易務”。平價收購商販不易脫售的貨物,等到市場缺貨時再賣出去。商販向市易務交納抵押品,即可成批賒購政府倉庫里的某種貨物到各處銷售,半年出息一分。

⑥均輸法:由東南發(fā)運使根據中央的需要,靈活調配東南六路漕運京師的各種物資,以減少重復、浪費。

(2)軍政方面,以“強兵”為宗旨,實行四項新政:

①置將法:把禁軍固定在一定轄區(qū),由固定的將官就地加以訓練,“使兵知將,將練其兵”。

②保甲法:把農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凡家有兩丁以上者,出一人作保丁。農閑練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邏。

③保馬法:把官府的馬交給農民飼養(yǎng),以節(jié)約養(yǎng)馬開支,提高養(yǎng)馬質量。同時鼓勵農民養(yǎng)馬,凡養(yǎng)馬戶免其賦役。

④置軍器監(jiān):設軍器監(jiān)于洛陽,又在各地設督作院,招集能工巧匠制作兵器,以提高兵器的質量。

(3)教育方面,以“育才”為目的,改革科舉,興辦學校。編纂并頒發(fā)《三經新義》,作為太學、州縣學校教材和科舉應試的標準。

王安石變法的作用及失敗的原因:

(1)各項改革措施的推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①青苗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之家對農民耕農的高利貸剝削。

②農田水利法使水利勃興,良田大增。

③募役法使眾多的農村居民免除差役,增加了農業(yè)勞動人手。

④市易法多少限制了大商人利益,調節(jié)了市場,穩(wěn)定了物價;方田均稅法使部分農民減輕了一些負擔。

⑤置將法、保甲法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

總之,王安石變法在發(fā)展生產,富國強兵,緩和階級矛盾,鞏固封建統(tǒng)治方面收到了顯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勢。

(2)失敗的原因:

①新法沒有對官僚豪紳采取強硬措施,因而當新法觸及他們利益的時候,便遭到激烈反對和攻擊。

②變法派沒有形成一個鞏固的政治集團,在反對派打擊下,內部日益分裂。

③新法在推行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事。隨著變法運動色彩的改變,逐漸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解析]王安石變法是一個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核心內容,考生一定要牢固、全面的掌握。記住變法的內容是基礎,對變法進行有深度的分析、理解是重點,適當關注新的研究動態(tài)。19.參考答案:D20.參考答案:D[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清時期蒙古的概況。準噶爾部是衛(wèi)拉特蒙古的一部,包括和碩特、輝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等部。21.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于貞觀之治的理解。首先要了解這段話的背景,“貞觀之初”“頻歲豐稔”顯然是在描述貞觀之治的情況。生產豐收,物價下跌正是當時情形的寫照,故選項A正確。22.參考答案:B23.參考答案:D24.參考答案:B[解析]武帝元封初,廢諸郡監(jiān)察御史。繼之,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稱刺史。刺史巡行郡縣,以“六條”問事。宋初,武將解除兵權之后,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在州郡設通判,作為副職,與權知軍、州事共同處理政事,并負責監(jiān)督官員。25.參考答案:地方官員每年年終到中央匯報工作稱為“上考課”,又稱為“朝集”。隋朝的地方大小之官,都由吏部任命。而且縣佐須用別郡人,使地方豪強不得把持本地政務。地方官每年年終都要到中央“上考課”。中央也經常派遣使者巡察地方政績。這些措施有利于整頓吏治和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26.參考答案:A27.參考答案:《呂氏春秋》又名《呂覽》,為戰(zhàn)國末年秦相呂不韋集合眾多門客共同編寫,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呂不韋組織其賓客各自著述所見所思,“集論”以為《呂氏春秋》,以為天地萬物古今之事,都充備其中。該書是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以封建大一統(tǒng)政治需要為宗旨,熔諸子百家之說于一爐的理論巨著。[解析]《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期史學的代表著作,但是它的意義并不僅限于史學,主要還是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家各派學說的一個總結,代表了文化大一統(tǒng)的方向,考生需對其中的內容和本書的意義有所了解。28.參考答案: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內迄今發(fā)現的范圍最大,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zhèn)。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約2800年,延續(xù)時間達2000年之久。遺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發(fā)現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發(fā)掘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絕倫的珍貴文物,引起了世界轟動,是我國“七五”期間十大考古新發(fā)現之一,三星堆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三星堆文化共分四個大的文化期,說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曾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29.參考答案:明代著名雜劇,是明朝中期之后戲曲中最負盛名的作品,是明代雜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對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神奇愛情故事鞭撻了吃人的封建禮教。在當時,統(tǒng)治者極力提倡封建道德,大肆表彰婦女貞操時,《牡丹亭》反封建禮教的主題思想,無疑具有進步的社會意義。30.參考答案:A31.參考答案:A32.參考答案: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勢力急劇膨脹,西周時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已不復存在,變成了“禮樂征伐白諸侯出”,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著名的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一說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春秋時期大國爭霸,是舊制度接近衰亡的反映。諸侯霸主們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無一不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統(tǒng)治范圍,掠奪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財富。因此,有“春秋無義戰(zhàn)”之說。

盡管春秋時代爭霸戰(zhàn)爭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災難和痛苦,但也產生了有利于歷史前進的客觀效果。

第一,爭霸戰(zhàn)爭加快了統(tǒng)一中國的步伐。大國在爭霸和兼并戰(zhàn)爭中開拓了疆土。爭霸戰(zhàn)爭使春秋初年百十個國家縮減成幾個大國,實現了區(qū)域性的局部統(tǒng)一。這種集權趨勢的加強,為全國的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爭霸戰(zhàn)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春秋時代是一個新舊制度交替變革的過渡階段,社會上存在著開始產生的封建制與日趨沒落的奴隸制之間的斗爭。大國爭霸戰(zhàn)爭,程度不同地打擊和削弱了奴隸主貴族集團,為封建地主階級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有助于新勢力的發(fā)展。

第三,爭霸戰(zhàn)爭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春秋時代,居住在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號召,與之進行斗爭。于是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遷徙、大交流,華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彼此犬牙交錯,雜居共處,打破了各族間固有的地域界限,為各族的交往、融合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從而密切了華夏族與其他各族經濟文化的聯(lián)系,有力地促進了各族的經濟發(fā)展和民族融合。

總之,爭霸戰(zhàn)爭打破了列國的分野,逐漸泯滅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南方以楚國,東方以齊國,北方以晉國、燕國,西方以秦國幾個融合的中心。隨著民族交往聯(lián)系的頻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社會經濟獲得了較快的發(fā)展,各族先后走上了封建制的軌道。33.參考答案:土司制度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qū)通過分封地方首領世襲管職來統(tǒng)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以少數民族的酋長擔任當地的土官,稱為“土司”。因為土司是世襲制,名義上是朝廷命官,實際上往往自行其是,形成獨立王國,與中央政府相對抗;在土司制度下,少數民族群眾不僅深受土官作威作福之害,還要忍受封建國家和土司的雙重剝削,因而于國于民都大有弊害。34.參考答案:D35.參考答案:C36.參考答案:A37.參考答案:唐順宗聯(lián)合朝中大臣同宦官作的斗爭。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繼位后啟用東宮舊臣王叔文、王伾為翰林學士,和宰相韋執(zhí)誼及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凌準、程異等八人共謀打擊宦官勢力,罷宮市和五房小兒,罷免貪官京兆尹陳實,啟用范希朝奪宦官兵權的計劃失敗?;鹿倬阄恼浒l(fā)動政變,順宗被迫讓位于太子。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后病死,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馬后賜死,韋執(zhí)誼等八人先后被貶為邊遠州司馬。此即“二王八司馬事件”。因順宗曾預定當年改元永貞,所以又稱“永貞革新”。[解析]南衙北司之爭中一次大規(guī)模的沖突,以外朝臣僚的失敗而告終。38.參考答案:A[解析]翦滅異姓諸侯王,分封同姓諸侯王是漢初維護中央統(tǒng)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郡縣制的地方行政系統(tǒng)外,諸侯國與其是一套并行的機構,其目的是拱衛(wèi)中央政權。39.參考答案:D40.參考答案:D41.參考答案:A42.參考答案:A43.參考答案:元代,在南方,以南曲腔調唱的溫州雜劇等地方戲發(fā)展而成為南戲,亦稱傳奇。著名的四大傳奇《荊釵汜》、《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都是無名作家的作品。44.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金朝的政治進程中的重大事件。金世宗即位之后,是金朝統(tǒng)治的鼎盛時期,史稱“大定之治”。45.參考答案:D[解析]這個時期由于大量的農民南遷,北方從事農業(yè)的人口下降,墾荒的步伐放緩,所以對環(huán)境的破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46.參考答案:C47.參考答案:睡虎地秦簡,又稱睡虎地秦墓竹簡,是指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墓中發(fā)現的大量竹簡,這些竹簡記錄了很多秦朝時的法律制度,對研究秦朝法制具有極大價值。此外,睡虎地秦簡對研究秦代管理少數民族官吏的職責規(guī)定、秦代兵制和秦代訴訟制度都具有很大的價值。[解析]秦簡的出土對研究秦代歷史具有很大價值,尤其是對秦代法律制度多有記載的睡虎地秦簡,考生同樣需要對其有大致的了解。48.參考答案:也作“藉田”,指古代天子、諸侯用征用民力耕種的田。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天子、諸侯以及文武百官執(zhí)耒耜在籍田上舉行親耕典禮,稱為“籍田禮”,以奉祀宗廟及勸農務田。籍田上采取集體耕作的形式,設有司徒、田畯等農官進行管理?!秶Z•周語》中有關于籍田的記載。49.參考答案:又稱《春秋左傳》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編年體春秋史。相傳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左丘明所撰。

《左傳》以《春秋》為綱,博采各國史事,編次成書。其記事上迄魯隱公元年,下迄魯悼公四年。此書對東周王室和各主要諸侯國的盛衰興亡,對春秋時代的重要政治和軍事活動,都有比較具體的記載。此外,還保存了一些夏商西周的事跡和傳說。該書敘事明晰、繁簡得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學名著,是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文獻資料。50.參考答案:“臺閣體”派是永樂至正統(tǒng)年間,文壇上出現的以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為首的詩派,他們的作品都是唱和應酬,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呆板平庸,文風冗沓。在反對臺閣體文風方面,先后出現了前七子和后七子。前七子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包括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后七子以嘉靖、萬歷年間李攀龍、王世貞為首,包括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他們以復古相號召,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摹擬古代優(yōu)秀文學,取代充滿官僚習氣的臺閣體。但是,他們把摹古當作創(chuàng)新,結果造成了食古不化。51.參考答案:C52.參考答案:A53.參考答案:又名《云南志》,為唐懿宗時樊綽所著。全書共10卷,系統(tǒng)記錄了當時云南地區(qū)蠻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歷史情況、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等,是研究唐代民族史的寶貴資料。54.參考答案:宋代的海外貿易發(fā)達,有專門的市舶機構管理對外事務。外國商船到達我國港口后,必須立即向市舶機構報告,由它派員上船檢查。一般征收其貨物的十分之一作為人口稅,叫做抽解。并規(guī)定某些貨物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機構收購;其他貨物也收購一部分,總稱為博買。抽解和博買來的貨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抽解和博買增加了宋代政府的收入。55.參考答案:A[解析]公元370年,苻堅滅前燕,374年,奪得東晉的益州,376年,滅前涼和代,382年,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統(tǒng)一了北方。考生應對前秦對北方的統(tǒng)一過程有大致的了解。56.參考答案:農業(yè):

母系氏族公社的經濟生活以農業(yè)為主,農具主要以石、骨、蚌、木制成,也有少量陶制農具,耕作、收割、加工三大類農具都已具備。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成為各具特征的兩大農業(yè)地區(qū),黃河流域以粟為主,江南地區(qū)則普遍種植水稻。飼養(yǎng)業(yè)是在狩獵經濟的基礎上出現的,家畜飼養(yǎng)主要有豬、狗等。漁獵經濟在當時仍占相當重要的地位。

(2)手工業(yè);

母系氏族公社原始手工業(yè)也有突出成就,包括編織、雕刻和制陶等。從出土陶器上的編織物印痕可以知道,當時的編織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當時的編織物有斜紋纏結、棋盤格式、間格紋等多種編制方法,這些編織方法直到近代仍是農村手工編織的基本方法。陶器的發(fā)明是當時手工業(yè)中最大的成就,仰韶時代前期的陶器已有飲食器、儲藏器、水器和炊器等多種類型,小件陶器捏塑成形,大件陶器采用泥條盤筑方法,當時以制作精美的彩陶著稱,彩陶的造型和裝飾都達到了新的高峰。57.參考答案:古人時期的婚姻關系,已擺脫了原始的雜交狀態(tài),進入群婚的早期階段,婚姻只能在同輩之間進行,父母和子女間不得婚配,這叫做“血緣婚”。由這樣的婚姻關系結合成的社會組織稱為“血緣家庭”。這是人類婚姻形態(tài)的一大進步。

隨著定居的出現,人們逐漸認識到近親結婚產生的不良后果,逐漸對婚姻從習慣上進行了限制,禁止同胞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間的通婚,而實行某一氏族的男子結婚組同另一氏族的女子結婚組互相通婚,這種婚姻關系稱為族外婚。族外婚有助于人類的發(fā)育繁衍,加強了通婚氏族之間的聯(lián)系。

對偶婚是一男一女之間的不穩(wěn)定的結合,即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比較固定的“主妻”,一個女子在許多丈夫中有一個比較固定的“主夫”,不是獨占的同居,在對偶婚家庭里,男子從婦而居,所生子女屬于女方所在的氏族,它是氏族公社時期的主要婚姻形式。對偶婚是比較松散的暫時性的結合,是向一夫一妻制過渡的婚姻形態(tài)。58.參考答案:A59.參考答案:B60.參考答案:C61.參考答案:老子即老聃,春秋末期楚國人。老子曾做過東周管理圖書檔案的官吏,晚年棄官隱居。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資料是《道德經》,又稱《老子》,是道家后學根據老子的思想言論編纂而成的。

“道”是老子哲學的基本概念,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最高范疇和思想核心。道是“萬物之宗”,事物的生成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薄盁o”比“有”更根本,是天下萬物產生的根源,所以說“無”就是“道”?!暗馈辈⒉皇侵肝镔|實體,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超越一切的虛無本體。

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盁o為”就是順其自然,統(tǒng)治者對人民實行高壓政策是行不通的,要對百姓寬厚,這樣民風才會淳樸。

老子哲學中具有自發(fā)的辯證法因素。他認為事物中總包含著大小、有無、長短、強弱、生死等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彼此又是互有聯(lián)系的,還可相互轉化,弱可變強,小可變大。老子又認為“反者道之動”,即認識到矛盾的運動,是事物發(fā)展的推動力。

《老子》一書有著極其完整的哲學體系、豐富的思想內容和較高的思辨色彩。但是《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保守、唯心主義傾向,在闡述自己的辯證法時過分夸大了對立雙方的統(tǒng)一,看到了對立的轉化但無視轉化的條件,陷入了形而上學的泥潭。62.參考答案:C63.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古代地理學著作的掌握?!短藉居钣洝肥潜彼蔚乩韺W家樂史所著,非明清時期作品,故選。64.參考答案:C65.參考答案:A66.參考答案:中央政治改革:

①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承襲元朝。中央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不久,朱元璋發(fā)現中書省和丞相權力過大,決心改革。朱元璋以“謀不軌”罪名誅殺左丞相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分相權于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并規(guī)定以后嗣君不許議設丞相。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廢除了。

②內閣制度形成。明太祖時仿宋制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時殿閣大學士入值文淵閣,閣臣可參與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宣德初年,內閣有了票擬權;至正統(tǒng)初年,內閣票擬制度化,其地位已經全面超過了六部,不再是翰林院的“內署”,而是一個位高權重的行政中心了。內閣制度的形成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fā)展到新階段的標志。

③監(jiān)察制度的建立。明初監(jiān)察機關為御史臺,后改為都察院,長官左、右都御史,專職彈劾百官。都察院下設13道監(jiān)察御史,糾察內外官員。監(jiān)察御史官階低但威權重,代皇帝巡查各地。

給事中制度是獨立于督察員之外的另一套監(jiān)察體系。按六科建制分設六科,負責稽察各部。

④整頓吏治。明太祖在整頓官僚機構的同時,對各級官吏加強了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選用賢才,整頓吏治。首先,破格用人,不限門第。其次,獎勵循吏和清官。再者,嚴懲貪污。這些措施對于改良吏治,起了一定作用。

⑤為了更直接地監(jiān)視官吏和鎮(zhèn)壓人民,朱元璋還設立了錦衣衛(wèi),作為皇帝的親信,兼管偵察、逮捕和刑訓。后來,明統(tǒng)治者又設立了東廠、西廠,由宦官統(tǒng)領,專門搜捕謀反和對皇帝不忠誠的人。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立,是明代專制主義統(tǒng)治加強的一個重要表現。

(2)地方上:

①地方上廢除行省,在全國設置了13個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財政。另設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設都指揮使司,掌管地方軍政。三者合稱“三司”,互不統(tǒng)屬,分別歸轄于中央相關部門。布政使司之下又設府、縣二級地方政權。

②明太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將自己的24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分封在各地。建文帝即位后,諸王勢焰,建文帝采取齊泰、黃子澄的計策,開始實行削藩。明成祖朱棣稱帝后,繼續(xù)實行削藩的政策,將各地的軍政大權集中到自己手中。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從而大大地加強了對北方和東北地區(qū)的控制。

(3)經濟上:

①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賦役黃冊即戶口冊,是官府征派賦役的依據。魚鱗圖冊即田畝清冊,為了確切掌握土地占有狀況,。按“隨糧定區(qū)”的原則,以稅糧一萬石為一個編制單位,稱一區(qū)。每區(qū)土地經丈量后繪制成圖冊,冊上載明各戶田畝方圓、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田主姓名。政府按冊向田畝征收賦稅。黃冊以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相互印證,互為補充。編制兩冊是明初調整賦役和加強對地方統(tǒng)治有力的措施,對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發(fā)展社會經濟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②抑制豪強。明太祖稱帝后,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采取了抑制豪強的政策,經常大量地將豪強遷徙出本土,使這些豪強失去原有的社會基礎和政治實力。

(4)思想文化方面:

明代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強化主要表現在學校和科舉制度的改革上。明代的學校大體上有三類:國子學、府縣學和村鎮(zhèn)的民間社學。國家對各級學校教育都制定嚴苛的學規(guī)禁例,對學生的思想言行嚴加控制。

明代十分注重科舉,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明代科舉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的文句命題,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依據,絲毫不能發(fā)揮己意。明代的學校和科舉,把知識分子的思想束縛在程、朱理學的范圍之內,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這也是中國自然科學不夠發(fā)達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明太祖對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