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72018年全國高考化學考試大綱根據(jù)教育部考試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版)》(以下簡稱《大綱》),結合基礎教育的實際情況,制定《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理科綜合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以下簡稱《說明》)的化學科部分。制定《說明》既要有利于化學新課程的改革,又要發(fā)揮化學作為基礎學科的作用;既要重視考查考生對中學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進入高等學校繼續(xù)學習的潛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試中心《大綱》的要求,符合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的實際情況,又要利用高考命題的導向功能,推動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I考核目標及要求化學科考試,為了有利于選拔具有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將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化學科命題注重測量自主學習的能力,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及化學有關的科學技術、社會經(jīng)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促進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一、對化學學習能力的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1)對中學化學基礎知識能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并能融會貫通?!纠?】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m、p、r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單質,通常為黃綠色氣體,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L-1r溶液的為2,s通常是難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一?m q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A.原子半徑的大小w<x<y LLFn中尸二匕b.元素的非金屬性z〉x〉y nn_ rrY的氫化物常溫常壓下為液態(tài)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強酸【答案】C(2016年全國I?T13)【說明】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的理解??忌枰炀氄莆斩讨芷谥髯逶?,并將原子結構、元素單質性質、化合物性質及相關化學反應等內(nèi)容進行綜合運用,正確得出相關元素的名稱及其化合物,并進而對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氫化物的熔點和沸點、氫化物的水化物的酸堿性強弱等做出判斷。(2)通過對自然界、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的觀察,以及實驗現(xiàn)象、實物、模型的觀察,對圖形、圖表的閱讀,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
【例2】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圖所示,圖中“棍”代表單鍵或雙鍵或叁鍵,不同顏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該模型圖可代表-種A.鹵代羧酸 A.鹵代羧酸 B.酯C氨基酸 D.醇【說明】本題給出了一個有機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不同顏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要求考生觀察模型中不同原子的鏈接成鍵情況,從而得知原子的成狀態(tài),并對分子的組成進行分析?!纠?】濃度均為0.10-Lt、體積均為V0的和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隨。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13A.的堿性強于的堿性B.的電離程度:b點大于a點釋至體積V,隨。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13A.的堿性強于的堿性B.的電離程度:b點大于a點C.若兩溶液無限稀釋,則它們的c()相\MOH*X12111091 2 3 4 %D.當0=2時,若兩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則c()()增大D.【答案】D(2015年全國I-T13)【說明】本題創(chuàng)建了0關系圖的新情景,考查考生從中準確提取關鍵信息,應用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巧妙地利用圖像提供多種信息,分別用于選項中的相應問題的解答,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4個選項呈現(xiàn)多角度的設
問,綜合程度高。(3)從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nèi)容,并及已有知識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纠?】以乙烯為初始反應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兩個醛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應的中間產(chǎn)物(IID可看成是由(I)中的碳氧雙鍵打開,分別跟(11)中的2一位碳原子和2—位氫原子相連而得.(III)是一種3—羥基醛,此醛不穩(wěn)定,受熱即脫水而生成不飽和醛(烯醛):請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上述給出的信息寫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不必寫出反應條件)?!菊f明】(94年35題)本題要求考生從醛的“自身加成”反應中,獲取該反應的關鍵信息,并能及已學過的烯烴及水加成反應、醇氧化為醛以及不飽和鍵的加成等反應結合,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有機反應轉化知識塊,最后寫出由乙烯制備正丁醇的化學方程式。2.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1)將實際問題分解,通過運用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解決簡單化學問題?!纠?】銀質器皿日久表面會逐漸變黑,這是生成了S的緣故.根據(jù)電化學原理可進行如下處理:在鋁質容器中加入食鹽溶液,再將變黑的銀器漫入該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黑色會褪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處理過程中銀器一直保持恒重B.銀器為正極,2S被還原生成單質銀C該過程中總反應為2+32s=6+A1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2s轉化為白色【答案】B(2013年全國I?T10)【說明】本題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電化學原理為基礎,考查考生對原電池的構成要素、工作原理、電極反應等知識的了解程度。原電池工作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因此,本題融合了“三大守恒原理”(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得失電子守恒)以及常見金屬元素及非金屬元素的性質、鹽類水解原理等知識,考查考生運用這些原理和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化學問題的能力。(2)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成果,能正確地運用化學術語及文字、圖表、模型、圖形等進行表達,并做出合理解釋。【例6】聯(lián)氨(又稱聯(lián)肼,NH,無色液體)是一種應用廣泛的24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問題:(3)①202(g)2(g)204(l) △4N2(g)+2H2(g)2H4(1) △%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 △H41048.9上述反應熱效應之間的關系式為△4,聯(lián)氨和N2O4可作為火箭推進劑的主要原因為。(5)聯(lián)氨是一種常用的還原劑。向裝有少量的試管中加入聯(lián)氨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聯(lián)氨可用于處理高壓鍋爐水中的氧,防止鍋爐被腐蝕。理論上1的聯(lián)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kg;及使2用23處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聯(lián)氨的優(yōu)點是?!菊f明】(2016年甲卷26題)本題給出了有關聯(lián)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信息,要求考生從動力和熱量兩個角度分析并闡釋其作為火箭推進劑的原因;同時根據(jù)聯(lián)氨及氧氣反應的產(chǎn)物,利用化學術語及文字說明其作為高壓鍋爐除氧試劑的優(yōu)點。3.化學實驗及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實踐化學實驗的一般過程?!纠?】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及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選項目的分離方法原理A.分離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B.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3固體中混雜的重結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餾丁噌學及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答案】D(2013年全國I?T13)【說明】本題是物質分離和提純方面的實驗題,考查考生對中學化學相關實驗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形式上,本題將實驗目的、分離方法及原理等內(nèi)容以表格形式融于一體;內(nèi)容上,本題涉及的物質既有無機物,也有有機物。涉及的物質基本性質有溶解度、密度及沸點等。即考查了考生對化學實驗常用分離和提純方法具體應用范圍的掌握,也考查了考生對這些分離和提純方法所涉及原理的理解程度及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在靈活運用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理解萃取、分液、蒸餾及重結晶等分離提純方法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2)在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化學原理和科學方法,能設計合理方案,初步實踐科學探究?!纠?】某種催化劑為鐵的氧化物?;瘜W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對該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進行探究:將適量稀硝酸加入少許樣品中,加熱溶解;取少許溶液,滴加溶液后出現(xiàn)紅色。一位同學由此得出該催化劑中鐵元素價態(tài)為+3的結論。(1)請指出該結論是否合理并說明由。(2)請完成對鐵元素價態(tài)的探究:限選實驗儀器及試劑:燒杯、試管、玻璃棒、藥匙、滴管、酒精..燈、試管夾:3H24、3%H2O2、63、0.014、稀溶液、0.1、20%、蒸餾水。①提出合理假設假設1:;假設2:;假設3:。②設計實驗方案證明你的假③實驗過程:根據(jù)②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請按下表格式寫出實驗操作步驟、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步驟1:步驟2:步驟3:…【參考答案】(2008年廣東高考題?T21)該結論不正確。稀3有強氧化性,若該鐵的價態(tài)為+2價,則被氧化為+3價同樣可使溶液變血紅色。①提出合理假設假設1: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為+3價。假設2: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為+2價。假設3: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既有+3價也有+2價。
②設計實驗方法證明你的假設(見下表)③實驗過程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及結論步驟1:將適量稀14加入少許樣品于試管中,加熱溶解;溶液呈黃綠色,說明溶液中含2+或3+。步驟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4溶液。若4溶液的紫紅色褪去為無色溶液,則說明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含+2價;若不褪色,則說明催化劑中鐵兀素的價態(tài)不含+2價。步驟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若溶液變?yōu)檠t色,則說明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含+3價;若溶液無明顯變化,則說明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不含+3價?!菊f明】本題以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對該催化劑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進行探究為背景,考查3+和2+的轉化、3+的檢驗等相關知識;以探究實驗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為載體,考查考生對實驗方案設計和評價能力。二、對知識內(nèi)容的要求層次高考化學命題對知識內(nèi)容的要求分為了解、理解(掌握)、綜合應用三個層次,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其含義分別為:了解:對所學化學知識有初步認識,能夠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領會所學化學知識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能夠正確判斷、解釋和說明有關化學現(xiàn)象和問題。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綜合應用:在理解所學各部分化學知識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及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解釋、論證一些具體的化學問題。II考試范圍及要求考試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分。必考為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的內(nèi)容;選考為選修模塊“物質結構及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的內(nèi)容,考生從三個選考模塊中任意選考一個模塊的內(nèi)容。必考內(nèi)容必考內(nèi)容涵蓋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的內(nèi)容。根據(jù)化學的學科體系和學科特點,必考部分的內(nèi)容包括:化學學科特點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和化學實驗基礎五個方面。.化學學科特點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化學的主要特點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認識物質。了解化學可以識別、改變和創(chuàng)造分子。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探究方法。認識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3)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關系。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基本原理以及能量變化等規(guī)律。(4)了解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學發(fā)展為一門科學的重要標志。(5)了解化學及生活、材料、能源、環(huán)境、生命、信息技術等的關系。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①了解分子、原子、離子和原子團等概念的含義。理解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2)化學用語及常用物理量①熟記并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②熟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或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元素的化合價。③掌握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式、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等表示方法。④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⑤理解質量守恒定律。⑥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⑦了解物質的量(n)及其單位摩爾()、摩爾質量(M)、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含義。⑧能根據(jù)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物質的量、數(shù)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3)溶液①了解溶液的含義。②了解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③了解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和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并能進行有關計算。④掌握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液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⑤了解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膠體的區(qū)別。(4)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義。②了解原子的構成。了解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了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了解元素周期表(長式)的結構(周期、族)及其應用。⑤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nèi)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及原子結構的關系。⑥以IA和皿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nèi)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及原子結構的關系。⑦了解金屬、非金屬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遞變規(guī)律。⑧了解化學鍵的定義。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形成。(5)化學反應及能量①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了解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掌握常見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和相關計算。②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及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③了解化學能及熱能的相互轉化。了解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熱等概念。④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能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⑤了解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了解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中的重要作用。⑥了解焓變(AH)及反應熱的含義。⑦理解蓋斯定律,并能運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焓變的計算。⑧理解原電池和電解池的構成、工作原理及應用,能書寫電極反應和總反應方程式。了解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⑨了解金屬發(fā)生電化學腐蝕的原因、金屬腐蝕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6)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①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確計算化學反應的轉化率(&)。②了解反應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劑的重要作用。③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及化學平衡的建立。④掌握化學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含義,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進行相關計算。⑤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能用相關理論解釋其一般規(guī)律。⑥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7)電解質溶液①了解電解質的概念,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②理解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③了解水的電離、離子積常數(shù)。④了解溶液的含義及其測定方法,能進行的簡單計算。⑤理解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平衡,能利用電離平衡常數(shù)進行相關計算。⑥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⑦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掌握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⑧了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溶度積()的含義,能進行相關的計算。(8)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1)常見金屬元素(如、、、、等)①了解常見金屬的活動順序。②了解常見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應用。(2)常見非金屬元素(如H、C、N、O、、S、等)①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②了解常見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3)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1)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2)了解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能正確書寫簡單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3)掌握常見有機反應類型。(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性質及應用。(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6)了解乙醇、乙酸的結構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7)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8)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應用。(9)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應用。.化學實驗(1)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2)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標志。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4)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反應原理、儀器和收集方法)。(5)掌握常見物質檢驗、分離和提純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6)根據(jù)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設計實驗方案;②正確選用實驗裝置;③掌握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④預測或描述實驗現(xiàn)象、分析或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論;⑤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7)以上各部分知識及技能的綜合應用。選考內(nèi)容選考內(nèi)容為選修模塊“物質結構及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考生從中任意選一個模塊考試。(一)物質結構及性質.原子結構及元素的性質(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能級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確書寫1~36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價電子的電子排布式和軌道表達式。(2)了解電離能的含義,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3)了解電子在原子軌道之間的躍遷及其簡單應用。(4)了解電負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化學鍵及分子結構(1)理解離子鍵的形成,能根據(jù)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解釋其物理性質。(2)了解共價鍵的形成、極性、類型(。鍵和兀鍵),了解配位鍵的含義。(3)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4)了解雜化軌道理論及簡單的雜化軌道類型(、2、3)。(5)能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或者雜化軌道理論推測簡單分子或離子的空間結構。.分子間作用力及物質的性質(1)了解范德華力的含義及對物質性質的影響。(2)了解氫鍵的含義,能列舉存在氫鍵的物質,并能解釋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晶體結構及性質(1)了解晶體的類型,了解不同類型晶體中結構微粒、微粒間作用力的區(qū)別。(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對離子晶體性質的影響。(3)了解分子晶體結構及性質的關系。(4)了解原子晶體的特征,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及性質的關系。(5)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了解金屬晶體常見的堆積方式。(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據(jù)晶胞確定晶體的組成并進行相關的計算。(二)有機化學基礎.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及結構(1)能根據(jù)有機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常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了解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團,能正確地表示它們的結構。(3)了解確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質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4)能正確書寫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不包括手性異構體)。(5)能夠正確命名簡單的有機化合物。(6)了解有機分子中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及應用(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烴的結構及性質。(2)掌握鹵代烴、醇、酚、醛、羧酸、酯的結構及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3)了解烴類及衍生物的重要應用以及烴的衍生物合成方法。(4)根據(jù)信息能設計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1)了解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的組成、結構特點、主要化學性質及應用。(2)了解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合成高分子(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組成及結構特點。能依據(jù)簡單合成高分子的結構分析其鏈節(jié)和單體。(2)了解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含義。(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以及在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中的貢獻。三、題型示例例1化學及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對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選項現(xiàn)象或事實解釋A用熱的燒堿溶液洗去油污可直接及油污反應23B漂白粉在空氣中久置變質漂白粉中的2及空氣中的2反應生成3C施肥時,草木灰(有效成分為K23)不能及4混合使用屋及4反應生成氨氣會降低肥效D溶液可用于銅質印刷線路板3制作能從含有2+的溶液中置換3出銅【答案】D(2014年新課標I理綜題-T8)【說明】本題緊密聯(lián)系社會及生活,體現(xiàn)了化學在社會及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題目以油污洗除、漂白粉變質、農(nóng)業(yè)施肥及銅質印刷線路板的制作等相關現(xiàn)象或事實為基礎,并利用離子水解、氧化還原反應、沉淀反應、置換反應及平衡移動原理等化學反應原理進行解釋,內(nèi)容還涉及常見金屬元素及非金屬元素的性質及應用,考查考生對相關元素知識及反應原理的了解程度及運用能力。例2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2-甲基丁烷也稱為異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屬于加成反應C.CHC1有3種同分異構體49D.油脂和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2016年新課標I理綜題-T9)【說明】本題是關于有機化合物基本概念的問題,主要考查的是必考內(nèi)容中基本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應用。例3某白色粉末由兩種物質組成,為鑒別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固體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chǎn)生,震蕩后仍有固體存在。該白色粉末可能為A.3、()3 B.、3.23、3 .23、4【答案】C (2016年新課標H理綜題-T12)
【說明】本題是關于混合物的成分鑒別的實驗題。通過對混合物的性質探究,由實驗現(xiàn)象判斷、歸納并形成實驗結論。本題從知識層面考差了考生對碳酸鹽、亞硫酸鹽、硫酸鹽以及氯化銀、銅和鋁的化合物等相關性質的理解和掌握情況,涉及的內(nèi)容不僅覆蓋面廣,而且都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識。例4右圖表示溶液中C(H+)和c(-) p(OH-)/(mol-L-^的關系,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兩條曲線間任意點均有c(H)Xc(-)10-丁10r-6-5c(H-)/(molL1-)區(qū)域內(nèi)任意點均有c(H+)<c(-)C.圖中T<T線上任意點均有=7【答案】D(2013年全國大綱卷?T12)【說明】此題設計新穎,圖中給出了不同溫度下c(H+)和c(-)的關系,考查考生對水中離子積、c(H+)和c(-)的關系以及c(H+)及的關系的理解,同時考查考生獲取圖像信息和數(shù)據(jù),進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5右圖是一種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電池的一個點極由有機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納米2晶體表面制成,另一電極由導電玻璃鍍 1注不叫供尸waT敏化劑,鉑構成,電池中發(fā)生的反應為: 要財!髓出用?—一(激發(fā)態(tài)) 麟r
2+^2+e-+2e- >-3I-22+31-_,22+13-下列關于該電池敘述錯誤的是:..A.電池工作時,i一離子在鍍箱導電玻璃電極上放電B.電池工作時,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和I-的濃度不會減少3D.電池中鍍箱導電玻璃為正極【答案】A(2010年新課標I理綜題-T10)【說明】本題給出了太陽能電池中一系列電子轉移、物質轉換反應以及電池結構的信息,信息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考查考生利用原電池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釋光電轉化電池中電子轉移、離子遷移、化學反應和能量轉換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考查考生獲取新信息并及已有知識融合重組在陌生情景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6設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中的氫原子數(shù)為2nA1moiN及4molH反應生成的NH分子數(shù)為2N22 3 A1moiFe溶于過量硝酸,電子轉移數(shù)為2nAD.標準狀況下,2.24LCC1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為0.4N4A【答案】A(2016年新課標I理綜題-T8)【說明】本題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核心,考查內(nèi)容涉及混合物的組成計算、可逆反應中反應物的轉化率、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數(shù)目的計算以及物質結構中價鍵的數(shù)目等問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例7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W、X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X的原子半徑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及Y同族,Z及X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離子半徑:W<X<ZB.W及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堿性C.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W<YD.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答案】B(2016年新課標HI理綜題-T12)【說明】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的理解,需要熟練掌握短周期主族元素,并將原子結構、離子結構、元素單質性質、化合物性質及相關化學反應等內(nèi)容進行綜合運用,要求正確得出相關元素的名稱及其化合物,并進而對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簡單離子半徑大小、相關化合物水溶液的酸堿性、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等做出正確判斷。例8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將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預測的現(xiàn)象及實際相符的是
選項①中物質②中物質預測②中的現(xiàn)象A.稀鹽酸碳酸鈉及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立即產(chǎn)生氣泡B.濃硝酸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C.氯化鋁溶液濃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溶液逐漸褪色【答案】D(2015年新課標H理綜題-T13)【說明】本題將物質性質實驗探究設計的試劑選擇和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信息容量大、綜合性強、問題結構表述簡潔清晰。從內(nèi)容方面看,涉及的都是高中最常見的一些微粒之間的反應,但問題的設計在于打破考生的思維定式,所以選擇了或者是混合加入試劑時離子的反應順序,或者是相同的物質反應,改變了加入試劑的順序等問題,不僅考查了考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預測和分析能力。例9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
底51、O32IF:'222 >
222 22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應有:乙醇在濃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脫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下圖所示:
有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狀態(tài)無色液體無色液體無色液體密度/g?30.792.20.71沸點/℃78.513234.6熔點/℃一1309—116回答下列問題:(1)在此制各實驗中,要盡可能迅速地把反應溫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引發(fā)反應b.加快反應速度 c.防止乙醇揮發(fā)d.減少副產(chǎn)物乙醚生成(2)在裝置C中應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應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氣體:(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水b.濃硫酸c.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3)判斷該制備反應已經(jīng)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 ;(4)將1,2-二溴乙烷粗產(chǎn)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chǎn)物應在層(填“上”、“下”);(5)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2,最好用洗滌除去;(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a.水 b.氫氧化鈉溶液c碘化鈉溶液 d.乙醇(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副產(chǎn)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7)反應過程中應用冷水冷卻裝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過度冷卻(如用冰水),其原因是。【答案】(2012年海南高考化學卷-T17)(1)d (2)c (2)溴的顏色完全褪去(4)下 (5)b(6)蒸餾(7)乙烯及溴反應時放熱,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fā);1,2—二溴乙烷的凝固點較低(9℃),過度冷卻會使其凝固而使氣路堵塞?!菊f明】本題是一道有機化學實驗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有機實驗知識的了解程度和對所提供的實驗信息及物理常數(shù)的解讀能力,要求考生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基礎化學實驗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結合獲取的數(shù)據(jù)信息,回答合成有副產(chǎn)物生成的有機反應及實驗操作的相關問題。例10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5.4X10-2,1K=5.4X10-5。草酸的鈉鹽和鉀鹽易溶于水,而其鈣鹽難溶于水。草2酸晶體(H2c2OJ2H2O)無色,熔點為101℃,易溶于水,受熱脫水、升
華,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問題:(1)甲組同學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草酸晶體的分解產(chǎn)物。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體分解的產(chǎn)物中有。裝置B的主要作用是。(2)乙組同學認為草酸晶體分解的產(chǎn)物中含有,為進行驗證,選用甲組實驗中的裝置A、B和下圖所示的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無水氧化鈣濃氫氧化訥溶蓑進行實驗。清清方灰水D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無水氧化鈣濃氫氧化訥溶蓑進行實驗。清清方灰水D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裝置排水集氣裝置H反應管中盛有的物質是。②能證明草酸晶體分解產(chǎn)物中有的現(xiàn)象是。(3)設計實驗證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②草酸為二元酸?!敬鸢浮浚?015年全國理綜I卷-T26)⑴有氣泡逸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冷凝(水蒸氣、草酸等),避免草酸進入裝置C反應生成沉淀,干擾2的檢驗。⑵①F、D、G、H、D、I;(氧化銅);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變?yōu)榧t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變渾濁;⑶①向盛有少量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②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是草酸的兩倍【分析】本題研究和驗證草酸(乙二酸)的物理性化學性質。要求考生根據(jù)提供的信息預測和描述草酸分解的實驗現(xiàn)象,并要求選用合適的實驗裝置證明草酸分解產(chǎn)生及其實驗現(xiàn)象。該題其新穎之處是要求考生對于給出具體要求的推論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等,設計出具有明顯反應現(xiàn)象或者定量數(shù)據(jù)的實驗方案能夠證明推論。例11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殺菌劑、藥物等方面具有廣泛用途?;卮鹣铝袉栴}:(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濃縮,再向濃縮液中加2和H24,即可得到I2,該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2)上述濃縮液中含有、等離子,取一定量的濃縮液,向其中滴加溶液,當開始沉淀時,溶液中為:,已知()=1.8X10-10,()3=8.5X10-17。(3)已知反應2(g)2(g)+1(g)的A+11?i,12(g)、12(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分別需要吸收436、151的能量,則1(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吸收的能量為。(4)研究了下列反應:2(g)-H2(g)2(g),在716K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及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下表:020406080120x()10.910.850.8150.7950.784x()00.600.730.7730.7800.784①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計算式為:。②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丫正二k正?X2(),逆反應速率為v逆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則k逆為(以K和卜正表示)。若k正二0.00271,在40時,v正i③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v正()和v逆(H2)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當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填字母)?!緟⒖即鸢浮?2015年全國新課標I-T28)⑴/(2)4.7X107;(3)299⑷①0.lO/O.7842;②k正;1.95X103 ③A點、E點【說明】本題以碘及其化合物的制備和反應為情景,考查了中學化學中一些基本物質的制備反應、運用蓋斯定律進行相關熱化學方程式的運算,同時要求考生能夠正確理解相關沉淀溶解平衡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影響,比較全面地認識化學反應原理和有關規(guī)律,了解相應的實驗方法,并且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關系圖表、運用化學基本原理來正確分析、定量描述溫度等因素對反應速率及平衡變化的影響。例12乙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氣相直接水合法或間接水合法生產(chǎn)?;卮鹣铝袉栴}:(1)間接水合法是指先將乙烯及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氫乙酯(c2H5H),再水解生成乙醇。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2)已知:甲醇脫水反應23(4=/的+4。(的 △H=-23.9?-1甲醇制烯烽反應2jg)=CH(g)+2HO(g) △與二一29.1?-i乙醇異構化反應C2H5(g)=33(g)) △H=+50.7?t則乙烯氣相直接水合反應C2H4(g)+H2O(g)=C2H5(g)的△H=--i。及間接水合法相比,氣相直接水合法的優(yōu)點是。(3)下圖為氣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轉化率及溫度、壓強的關系(其中〃 :〃=1:1)。H2O C2H4*/榭近野建命*/榭近野建命?Q①列式計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應在圖中A點的平衡常數(shù)=(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shù))。②圖中壓強P1、P2、P3、P4的大小順序為,理由是。③氣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藝條件為:磷酸/硅藻土為催化劑,反應溫度290℃,壓強6.9,n :n=0.6:1。乙烯的轉化率為5%,H2O C2H4若要進一步提高乙烯的轉化率,除了可以適當改變反應溫度和壓強外,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緟⒖即鸢浮浚?014年全國新課標I-T28)(1)C2H424=C2H53H、C2H53H+H22H5H24(2)-45.5污染小、腐蝕性小等(3)
①K=PJH5①K=PJH5OH)Pp(CH)?p(HO)2420%np2n-20%n,80%np、( -)22n-20%n一20乂180一=0.07(MPa)-i802x7.85MPa②P1<P2<P3<P4反應分子數(shù)減少,相同溫度下,壓強升高,乙烯轉化率提高③將產(chǎn)物乙醇液化移去增加③將產(chǎn)物乙醇液化移去增加n:n比H2O C2H4【說明】本題以實際工業(yè)生產(chǎn)的乙烯水合制乙醇反應為情景,涉及化學反應方程式、熱效應計算、平衡常數(shù)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等考點,涵蓋高中化學原理部分幾乎所有的主干知識,具有較高的綜合性。本題的亮點一是將有機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的加成反應和水解反應遷移到無機物及有機物的反應,考查考生的信息歸納和遷移能力;二是以各物質平衡分壓代替各物質的平衡濃度來表達和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對于考生的臨場吸收、消化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具有較好的考查功能。例13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稱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反應如下:TOC\o"1-5"\h\z①(g)+2H2(g)=3(g) △H1②2(g)+3H2(g)^^3(g)2O(g) ^H2③2(g)2(g)=(g)2O(g) ^H3回答下列問題:化學鍵C主(1)(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由此計算AH= 1,已知△H58i,TOC\o"1-5"\h\z1 2則△"=1(2)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圖1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為(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 。(3)合成氣的組成n(H)()=2.60時體系中的平衡轉化率⑦)及22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2所示。a()值隨溫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圖2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其判斷理由是?!敬鸢浮?1)—99;+41 (2)k—c(CHO);a;反應①為c(CO)?C2(H)2放熱反應,平衡常數(shù)應隨溫度升高變?。?3)減??;升高溫度時,反應①為放熱反應,平衡向向左移動,使得體系中的量增大;反應③為吸熱反應,平衡向右移動,又產(chǎn)生的量增大;總結果,隨溫度升高,使的轉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溫度下,由于反應①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加壓有利于提升的轉化率;而反應③為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產(chǎn)生的量不受壓強影響,故增大壓強時,有利于的轉化率升高【說明】本題作為化學反應原理的考核題目,盡管以多重反應為載體,較為復雜。但考核知識仍為中學化學的基礎知識,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進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14酸性鋅錳干電池是一種一次電池,外殼為金屬鋅,中間是碳棒,其周圍是有碳粉,二氧化錳,氯化鋅和氯化銨等組成的填充物,該電池在放電過程產(chǎn)生,回收處理該廢電池可以得到多種化工原料,有關數(shù)據(jù)下圖所示:溶解度/(100g水)■■溫度/℃化合物020406080100429.337.245.855.365.677.32343395452488541614化合物()2()2()3近似值10-1710-1710-39回答下列問題:(1)該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維持電流強度為0.5A,電池工作五分鐘,理論消耗g。(已經(jīng)96500C)(3)廢電池糊狀填充物加水處理后,過濾,濾液中主要有氯化鋅和氯化銨,兩者可以通過分離回收,濾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錳、和,欲從中得到較純的二氧化錳,最簡便的方法是,其原理是。(4)用廢電池的鋅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鋅,需去除少量雜質鐵,其方法是:加入新硫酸和雙氧水,溶解,鐵變?yōu)?,加堿調節(jié)為,鐵剛好完全沉淀(離子濃度小于1X10-5時,即可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繼續(xù)加堿調節(jié)為,鋅開始沉淀(假定2+濃度為0.1)。若上述過程不加雙氧水的后果是,原因是?!敬鸢浮?2015年新課標H-T26)(1)2+e—+H+=;+22+2H+=2++2 (2)0.05g(3)加熱濃縮、冷卻結晶;碳粉、;在空氣中加熱;碳粉轉變?yōu)?,氧化為2(4)3+;2.7;6;2+和2+分離不開;()2和()2的相近【說明】本題通是一道聯(lián)系生活實際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質的試題,融合了資源的回收利用等環(huán)保意識。該題主要考查酸性鋅錳干電池回收處理中的化學問題,涉及電化學、重結晶、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等化學原理,考查考生靈活應用表中的信息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擴展考查考生的學習判斷能力和對新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例15次磷酸(H)是一種精細磷化工產(chǎn)品,具有較強還原性。32回答下列問題:(1)H32是一元弱酸,寫出其電離方程式。H32及22均可將溶液中的還原為銀,從而可用于化學鍍銀。①(H32)中,P元素的化合價為。②利用(H32)進行化學鍍銀反應中,氧化劑及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則氧化產(chǎn)物為:(填化學式)。③22為(填“正鹽”或“酸式鹽”),其溶液顯(填“弱酸性”、“中性”或“弱堿性”)。(H32)的工業(yè)制法是:將白磷(匕)及()2溶液反應生成3氣體和(H22)2,后者再及H24反應。寫出白磷及()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32也可用電滲析法制備,“四室電滲析法”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陽膜和陰膜分別只允許陽離子、陰離子通過):陽極室產(chǎn)品室原料富陰極嵬①寫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②分析產(chǎn)品室可得到H32的原因。③早期采用“三室電滲析法”制備H32,將“四室電滲析法”中陽極室的稀硫酸用H3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陽極室及產(chǎn)品室之間的陽膜,從而合并了陽極室及產(chǎn)品室。其缺點是產(chǎn)品中混有雜質,該雜質產(chǎn)生的原因是【答案】(2014年全國新課標I-T27)(1)HPOHHPO-+H+32 22(2)①+1 ②H34 ③正鹽弱堿性(3)2P4+3()2+6H23(H22)2+23t(4)①2H242t+4②陽極室的穿過陽膜擴散至產(chǎn)品室,原料室的HPO一穿過陰22膜擴散至產(chǎn)品室,二者反應生成H32②PO3- HPO一或HPO被氧化4 22 32【說明】本題以考生不太熟悉的次磷酸為載體,涵蓋電離平衡、化合價推斷、氧化還原反應、物質分類判斷以及電化學等知識,要求考生能夠從中獲取信息、應用信息并進行綜合處理才能解答問題。其中第(4)小題的電化學內(nèi)容,結合給出圖示的工業(yè)生產(chǎn)背景,具有很好的綜合性和開放性。該題的亮點是在回答電離方程式、物質分類的判斷時需要直接和間接使用題中一元強酸的信息,而對于強還原性的信息也需要直接和間接地多次使用才能完成鍍銀產(chǎn)物的判斷以及對“三室電滲析法”缺點的分析。例16下表是稀硫酸及某金屬反應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序號金屬質量金屬狀態(tài)c(H24)?1v(H24)溶液溫度/℃金屬消失的時間反應、乙刖反應后10.10絲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絲0.750203625040.10絲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絲1.050203512570.10絲1.05035505080.10絲1.150203410090.10絲1.150204440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4和5表明,對反應速率有影響,反應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規(guī)律的實驗還有(填實驗序號);(2)僅表明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的實驗有(填實驗序號);(3)本實驗中影響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還有,其實驗序號是。(4)實驗中的所有反應,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變化值(約15℃)相近,推測其原因:。【參考答案】(2007年海南高考題?T17)⑴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表面積越大1和2
(2)1、3、4、6、8 2、5⑶反應溫度6和7、8和9⑷因為所有反應中,金屬質量和硫酸溶液體積均相等,且硫酸過量,產(chǎn)生熱量相等,所以溶液溫度變化值相近【說明】本題考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相關知識以及考生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查閱、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認識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探究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例17.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很廣,其正極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有鈷酸鋰(2)。導電劑乙炔黑和鋁箔等。充電時,該鋰離子電池負極發(fā)生的反應為6c6,現(xiàn)欲利用以下工藝流程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放電處理—?拆解 ?溶液) 料中的某艇屬資源(部分條件未給出升|一?水相(24溶液)正極堿浸r濾液收廢舊鋰離—子電池放電處理—?拆解 ?溶液) 料中的某艇屬資源(部分條件未給出升|一?水相(24溶液)正極堿浸r濾液―A()3固體:-??酸浸?+調 +1過濾I,:H24、H2O2濾渣濾液一有有機相一?再生回有機相T,反萃取一一水水相(4溶液)?過濾一濾液 ^3固體43溶液回答下列問題:(1)(2中,元素的化合價為 。(1)(22 )寫出“正極堿浸”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3)“酸浸”一般在80℃下進行,寫出該步驟中發(fā)生的所有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用鹽酸代替H24和H2O2的混合溶液,但缺點是(4)寫出“沉鈷”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充放電過程中,發(fā)生2及12之間的轉化,寫出放電時電池反應方程式(6)上述工藝中,“放電處理”有利于鋰在正極的回收,其原因是 。在整個回收工藝中,可回收到的金屬化合物有(填化學式)。(1)根據(jù)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算出2中,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2)根據(jù)工藝流程中有()3固體和題干中的鋁箔,易推知是鋁及溶液反應,所以離子方程式為:22-+2H222-+3HJ(3)根據(jù)工藝流程中有24溶液、4(2價)溶液,所以加H24、H2O2酸浸的過程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有22+3H242O2=24+242t+4H2O,因為反應是溫度80℃,還會發(fā)生雙氧水制氧氣的反應:2HO22402t+2H2O;用鹽酸酸浸,由于鹽酸容易被氧化成2,污染環(huán)境,或污染更大。(4)9433,+(屋t(5)充電時,該鋰離子電池負極發(fā)生的反應為6c6,可知放電時是12轉化為2。所以方程式為12+6=2+6C(6)放電時,6在負極失電子變,經(jīng)電解質移向正極,并進入正極材料2中。流程工藝中回收的金屬化合物有()3、24、3?!緟⒖即鸢浮?2013年全國新課標I-T27)(1)+3價(2)22—+2H222—+3H2t(3)22+3H242O2=24+242t+4H2O,2H0302t+2H20;鹽酸容易被氧化成2,污染環(huán)境(4)24+2433”Q2422t(5)12+6=2+6c(6)放電時移向正極;()3、24、3【說明】本題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再生利用工藝為背景,考查內(nèi)容涉及常見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反應方程式及電極反應的書寫,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及配平,常見化學電源的種類及其工作原理,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及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化合價,反應條件對產(chǎn)物的控制及影響,離子反應概念、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例18NaClO是一種重要的殺菌消毒劑,也常用來漂白織物等,其2一種生產(chǎn)工藝如下:NKiq 食鹽水r t硫酸>反應 —?CIO2—>電解一> 結晶,卜燃 一ANaCQ產(chǎn)品j ijr y回收 尾氣吸收 A成品液NaHSO. NaOH*H,0,回答下列問題:(1)NaClO中Cl的化合價為。2(2)寫出“反應”步驟中生成C1O的化學方程式2(3)“電解”所用食鹽水由粗鹽水精制而成,精制時,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試劑分別為、。“電解”中陰極反應的主要產(chǎn)物是I(4)“尾氣吸收”是吸收“電解”過程排出的少量C1O,此吸收2反應中,氧化劑及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該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是(5)“有效氯含量”可用來衡量含氯消毒劑的消毒能力,其定義是:每克含氯消毒劑的氧化能力相當于多少克ci的氧化能力。NaClO22的有效氯含量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緟⒖即鸢浮浚?016年全國新課標I-T28)(1)+3 (2)2NaClO+SO+HSO===2ClO+2NaHSO3 2 24 2 4(3)NaOH;NaCO;NaClO(4)2:1,O(5)1.5723 2 2【說明】本題緊密聯(lián)系化工生產(chǎn)實際,以“氯酸鈉、2、等為原料合成2”為情境,流程圖中展示了若干考生熟悉和不熟悉的信息,考查內(nèi)容涉及常見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應用,較復雜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反應原理及其應用,離子反應的概念,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基本概念及方程式的配平,電解原理及其電極產(chǎn)物判斷,利用離子反應生成除去雜質離子的原理和方法,簡單的化學計算等。該題給出的信息非常豐富,要求考生既要具有接受、吸收及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又要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19碳及其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問題:(1)處于一定空間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xiàn)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在基態(tài)原子中,核外存在對自旋相反的電子。(2)碳在形成化合物時,其鍵型以共價鍵為主,原因是。(3)2分子中,共價鍵的類型有,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寫出兩個及2具有相同空間構型和鍵合形式的分子或離子。(4)能及金屬形成()5,該化合物熔點為253K,沸點為376K,其固體屬于晶體。(5)碳有多種同素異形體,其中石墨烯及金剛石的晶體結構如圖所示:石重烯晶體 金剛石晶體①在石墨烯晶體中,每個C原子連接個六元環(huán),每個六元環(huán)占有個C原子。②在金剛石晶體中,C原子所連接的最小環(huán)也為六元環(huán),每個C原子連接個六元環(huán),六元環(huán)中最多有個C原子在同一平面?!敬鸢浮浚?015年全國新課標I?T37)(1)電子云2(2)C有4個價電子且半徑較小,難以通過得或失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3)。鍵和n鍵 2、 (4)分子(5)①3 2 ②12 4【說明】本題考查的內(nèi)容涉及碳及其化合物的結構、化學性質、化學反應和應用。要求考生根據(jù)有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確書寫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掌握化學鍵及其類型等概念,并且熟練掌握化合物中有關成鍵原子軌道雜化的形式、分子構型、晶體結構及其性質等。例20硅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構成了現(xiàn)代電子工業(yè)的基礎?;卮鹣铝袉栴}:(1)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的最高能層符號,該能層具有的原子軌道數(shù)為、電子數(shù)為。(2)硅主要以硅酸鹽、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殼中。(3)單質硅存在及金剛石結構類似的晶體,其中原子及原子之間以相結合,其晶胞中共有8個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貢獻個原子。(4)單質硅可通過甲硅烷()分解反應來制備。工業(yè)上采用2和4在液氨介質中反應制得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碳和硅的有關化學鍵鍵能如下所示,簡要分析和解釋下列有關事實:①硅及碳同族,也有系列氫化物,但硅烷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都遠不如烷烴多,原因是 ②4的穩(wěn)定性小于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6)在硅酸鹽中,「四面體(如下圖(a))通過共用頂角氧離子可形成島狀、鏈狀、層狀、骨架網(wǎng)狀四大類結構型式。圖(b)為一種無限長單鏈結構的多硅酸根;其中原子的雜化形式為。及O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化學式為【參考答案】(1)M 9 4(2)二氧化硅(3)共價鍵 3(4)2+44=4+43+22(5)①C—C鍵和C—H鍵較強,所形成的烷烴穩(wěn)定。而硅烷中一鍵和一H鍵的鍵能較低,易斷裂,導致長鏈硅烷難以生成。②C—H鍵的鍵能大于C—O鍵,C—H鍵比C—O鍵穩(wěn)定。而一H鍵的鍵能卻遠小于一O鍵,所以一H鍵不穩(wěn)定而傾向于形成穩(wěn)定性更強的一O鍵。(6)3 1:3 [3]n2(或32-)【說明】本題主要考查了族的主要元素硅()、碳(C)等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化學性質、反應和應用。要求考生根據(jù)有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確書寫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了解核外電子能層、原子軌道等概念,并且熟練掌握化合物中有關成鍵原子的軌道雜化形式、分子構型、晶體結構及其性質,掌握化學鍵鍵能對于化合物穩(wěn)定的影響等等。
例21鍺(Ge)是典型的半導體元素,在電子、材料等領域應用廣泛。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tài)G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鼠",有個未成對電子。(2)Ge及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間可以形成雙鍵、叁鍵,但Ge原子之間難以形成雙鍵或叁鍵,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原因是(3)比較下列鍺鹵化物的熔點和沸點,分析其變化規(guī)律及原因GeCl4GeBr4Gel4熔點/℃—49.526146沸點/℃83.1186約400(4)光催化還原co制備⑶反應中,帶狀納米ZnGeO是該反應的良2 4 24好催化劑,Zn、Ge、O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5)Ge單晶具有金剛石型結構,其中Ge原子的雜化方式為,微粒之間存在的作用力是。(6)晶胞有兩個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標參數(shù),表示晶胞內(nèi)部各原子的相對位置,下圖為單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標參數(shù)A為(O,0,0);B為;C為。則D原子的坐標參數(shù)為。②晶胞參數(shù),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狀。已知Ge單晶的晶胞參數(shù)a=565.76pm,其密度為g…(列出計算式即可)。【答案】(2016年全國新課標I-T37)(1)3d104s24p2;2。(2)Ge原子半徑較大,難以形成穩(wěn)定的汽鍵,不易形成雙鍵或叁鍵。(3)GeCl、GeBr、GeI的熔沸點依次上升。因為其組成和結構4 44相似的物質,隨分子量增大,范德華力增大,熔沸點上升。(4)O>Ge>Zn。(5)sp3,共價鍵。(6)①(1,1,1):② 史3 。444 6.02x1023x(565.76x10-10)3【說明】碳族元素是典型的半導體元素,在電子、材料、催化、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是當前的研究熱點領域。本題主要考查碳族元素鍺()及其化合物的結構、重要化學性質、化學反應和應用,要求考生根據(jù)有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確書寫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了解其化學鍵的成鍵特征,并且熟練掌握化合物中有關成鍵原子的軌道雜化形式、分子構型、晶體結構及其性質等。例22(新增)我國科學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個五氮陰離子鹽(N5)6(H30)3(4)4(用R代表)?;卮鹣铝袉栴}:(1)氮原子價層電子對的軌道表達式(電子排布圖)為。(2)元素的基態(tài)氣態(tài)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氣態(tài)負一價離子時所放出的能量稱作第一電子親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變化趨勢如圖(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氮元素的E1呈現(xiàn)異常的原因是。(3)經(jīng)X射線衍射測得化合物R的晶體結構,其局部結構如圖(b)所示。①從結構角度分析,R中兩種陽離子的相同之處為,不同之處為。(填標號)人.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 B.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C立體結構 D.共價鍵類型②R中陰離子N-中的。鍵總數(shù)為個。分子中的大n鍵可用符號口〃55m表示,其中m代表參及形成的大n鍵原子數(shù),n代表參及形成的大n鍵電子數(shù)(如苯分子中的大n鍵可表示為□:),則N5-中的大n鍵應表示為。③圖(b)中虛線代表氫鍵,其表示式為(4+)--、、。R的晶體密度為dg?3,其立方晶胞參數(shù)為a,晶胞中含有y個[(N5)6(H30)3(4)4]單元,該單元的相對質量為M,則y的計算表達式為?!緟⒖即鸢浮浚?017年全國1135題)(1)
(2)同周期隨著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原子半徑逐漸變小,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N的2p能級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相對穩(wěn)定,不易結合一個電子(3)①;C②5兀56③(H3)O—H…N (4+))N—H…N(4)602a3(或)【說明】2017年初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發(fā)表了我國科學家的論文“(N5)6(H3O)3(4)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桶裝水電商銷售與物流配送合作協(xié)議3篇
- AAA 玻璃有限公司煙氣余熱發(fā)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酒店行業(yè)助理的工作概述
- 幼兒園工作總結愛心傳遞溫馨舒適
- 二零二五年度:我國行政合同中優(yōu)益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論文3篇
- 2025版物業(yè)糾紛調解與法律服務合作協(xié)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版權保護與維權服務合同2篇
- 2025版食材配送與餐飲加盟合作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協(xié)議范本2篇
- 聚氨酯發(fā)泡保溫施工方案
- 9.4+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活塞式抽水機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工作計劃
- 2014新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What-does-he-do復習課件
- 外科護理課程思政課程標準
- 9.2溶解度(第1課時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 2024年審計局公務員招錄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招錄139人完整版附答案【研優(yōu)卷】
- 礦山隱蔽致災普查治理報告
- 2017年江蘇南京中考滿分作文《無情歲月有味詩》5
- 副總經(jīng)理招聘面試題與參考回答(某大型國企)2024年
- PDCA循環(huán)提高護士培訓率
- 2024-2030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yè)應用需求分析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