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春》教學設計_第1頁
第1課《春》教學設計_第2頁
第1課《春》教學設計_第3頁
第1課《春》教學設計_第4頁
第1課《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1課《春》教學設計《春》

朱自清

教學目標

1.朗讀訓練。能夠運用輕重音、停練、緩急等手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己進行朗讀設計的能力,并能夠說明原因。

2.理清文章結構、思路,并能從整體到局部概括文章內容。

3.分析文章語言風格及效果。主要有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多感官描寫;短句;引用古詩詞等,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4.體會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思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春天是一個生機勃發(fā)的季節(jié),充滿了詩情畫意。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無數描繪春天、贊美春天,以及感傷春天離去的詩篇。我們在小學時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這些詩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預設】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沒有正面描寫春景,詩人通過聽覺和想象,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個生機爛漫的春天,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與憐惜,引起人的無限遐想。

【預設】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詩既有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春景,又有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童真童趣,把早春生機勃勃的迷人風光渲染得淋漓盡致。

【預設】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這首詩借柳樹來贊美春天,比喻新奇準確,形象地表現出春的“神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月的新柳在春風吹拂下,柔嫩的細葉蔥翠裊娜,充分表現出早春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預設】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p>

【預設】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這是杜甫筆下濃艷秀麗的春天,使人賞心悅目。

【預設】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預設】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边@是清幽靜謐的暮春景致。

【預設】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p>

【預設】王維《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泵枥L春夜空山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于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這些詩句中的春天真是如詩如畫,令人神往。同樣是描寫春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春》又為我們展現了怎樣的春日景象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朱自清的散文《春》,去細細地感受、品味。

2.檢查預習,解決生字詞。

PPT出示:

嗡朗潤醞釀窠巢宛轉黃暈嘹亮賣弄喉嚨應和

烘托抖擻健壯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3.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課文,張開想象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文中描繪的春景。

讀完課文,大家覺得這篇文章給大家最大的閱讀感受是什么?

【預設】寫得很美。

美在哪里呢?請大家聯系課文中的句子,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春天的___是美的,它美在_______,請看_______”

示范:

春天的草是美的,它美在鮮嫩、翠綠和綿軟,請看第三段,“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嫩得可以掐出水來,不多久就長出了一大片,人們在草地上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盡情享受美好的春日閑暇時光。

【總結】

春天的花是美的,美在爭奇斗艷、五彩繽紛、多姿多彩,請看第四段:“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p>

春天的花是美的,美在芬芳馥郁,熱鬧非凡,請看“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春天的花是美的,美在繁盛絢爛,請看“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p>

春天的風是美的,美在溫暖、和煦、輕柔,請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p>

春天的風是美的,美在清新芬芳,請看:“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春天的風是美的,美在婉轉動聽,輕逸瀟灑,請看“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春天的雨是美的,美在細密、輕柔,如煙如霧,縹緲朦朧,請看“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春天的雨是美的,美在靜謐悠遠,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請看“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p>

春天的人是美的,美在奮發(fā)向上,充滿生命活力,請看“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關鍵詞歸納法】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查找、提煉文段中的關鍵詞,歸納出本段或本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4.同學們生動而精彩的描繪,讓我們看到,在的筆下,春天就像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F在,我們一起來概括一下朱自清筆下的春日圖景。板書:春草圖(第3段)、春花圖(第4段)、春風圖(第5段)、迎春圖(第7段)

再生動形象,富有詩意一點:草報春、花爭春、風唱春、雨潤春、人迎春

5.如果為這篇文章劃分一下層次,可以怎么劃分?板書:盼春、繪春、迎春、贊春

總結:《春》的結構謹嚴、脈絡清晰。以“盼春”總起,簡潔利落地引出下文對春之景象的描繪,文章主體部分描繪春天的景色,每個段落亦有其中心景物。最后以“贊春”的議論作結,結構緊湊而完整??梢钥闯墒恰翱偡挚偂钡慕Y構。以后寫作,我們要學習朱自清縝密清晰的文章結構和章法(文章不是想到哪就寫到哪,而需要有主心骨和精巧的謀篇布局)

第二課時

一、朗讀指導,美讀課文

1.上節(jié)課,同學們找到了一幅幅藏在文章中的美麗的春景圖,但老師覺得,同學們似乎還沒有把春天的這份美讀出來。我們要怎么讀才能讀出這篇文章的美感和韻味呢?

請一位同學朗讀。ppt出示: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p>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p>

再請一位同學朗讀或者老師示范朗讀,問同學們誰讀得更好。問:朗讀的時候除了聲音響亮、準確、流暢還要注意什么?

【預設】要讀出感情。

提問:整篇課文的情感基調是怎樣的?要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

【明確】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散文。通過對春天的描寫,勾勒出一幅絢麗多姿、生機勃勃的春之美景,表達了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喜悅心情。同時也發(fā)出了“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感慨,贊嘆春天給人們希望和力量,激發(fā)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這篇文章充滿了輕松、明快的氣息,整個文章的基調是積極、樂觀、向上的,所以朗讀時的節(jié)奏以輕快為主,多揚少抑,多輕少重,語流中頓挫少且短。應盡量用明朗的聲音去讀,語速可稍快。

2.介紹重音和停連的朗讀技巧

重音:朗讀時,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對語句中某些詞或短語以重讀的形式加以強調。

停連:朗讀語流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xù)。聲音的中斷即停頓,聲音的延續(xù)即連接。無論是停還是連,都要與文章思想感情發(fā)展變化的要求相適應,不是任意的。

重音、停連分別舉例子:

重音:

我知道你會唱歌。(別人不知道你會唱歌)

我知道你會唱歌。(你不用瞞著我了)

我知道你會唱歌。(別人會不會唱歌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會唱歌。(你怎么說不會呢?)

我知道你會唱歌。(會不會唱戲我不知道)

停連:

3.請學生自行設計課文前三段的朗讀,并說明這樣設計的原因。

【明確】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這一段是盼春。雖只是一句話,但“盼望著,盼望著”,兩個動詞的疊用,卻顯出期盼春天的急切心情。朗讀時要注意把握這兩個小短句的層次,中

間不停頓,前一個“盼望著”要注意氣提聲低,后一個“盼望著”要比前一個讀得更飽滿、更急切。兩個“盼望著”之間呈遞進關系,要用漸強的語氣、漸快的語速。要氣滿聲揚,有跳躍感。“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東風“來了”,用了擬人的手法,有一種親近感;“近了”說明春天就要到了。“春天的腳步”幾個字要快速提起,呈上揚趨勢,到“近了”兩個字時又要慢慢拉開,聲音順勢而落、停住,形成落停,以喜悅的心情宣告春天真的來到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p>

這一段是繪春的開始,描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面對春天的來臨,我們要朗讀出春天的生命活力,讀出面對萬物復蘇而感到的欣喜之情?!袄蕽櫋薄皾q”“紅”應拖長字音重讀,三個排比句,讀出連貫的氣勢。

這段話描寫春天到來萬物復蘇的景象,表現出春天生機盎然的歡快氣氛。句首“一切”后面有一個小小的停頓,從總體勾勒出春的輪廓?!吧嚼蕽櫰饋砹?,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三個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山”“水”“太陽的臉”幾個詞語應微微提起上揚,自然形成小的頓歇,以突出由于春的到來,山越發(fā)朗潤起來,水也漲起來,連太陽也讓人感到溫暖。朗讀時要突出“朗潤”“漲”“紅”這三個詞,把三個層次讀出來,把春天即將來臨,人們越來越欣喜的心情讀出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草兒是最先在春天吐出綠色的。“偷偷地”“鉆”將小草擬人化了?!巴低档亍弊屓烁械叫〔菰诓恢挥X中就長出來了,可以讀得輕些?!般@”形象地寫出了春天到來時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所以要讀得重些。“嫩嫩的,綠綠的”寫出了小草的清新,體現出人們對小草的呵護,要讀得輕些。

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這句話由近及遠,表現了春草的勃勃生機??吹教幪幎际乔嗖荩耙淮笃淮笃?,很是欣喜,就用了個“滿”字,讓人產生出一種“春風吹又生”的感覺,所以這個“滿”字在讀的時候要讀得更重些,更強調些。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這句話寫兒童在青青草地上嬉戲,玩耍。在這里,隨你怎么活動,都是舒服、愜意的。幾個動作可以每兩個分成一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泵恳唤M之間的停頓可稍長。讀到“捉迷藏”的時候,要把頑皮、有趣的感覺讀出來。讀的時候要注意節(jié)奏,可稍快,這樣會有動作感,更能體現人們在春景中盡情陶醉的情形。

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這句話表現了春草的可愛?!帮L”“草”后面都沒有標點,但讀時應在其后稍稍停頓,這樣更能清楚地表達出風怎么樣、草怎么樣。在讀“輕悄悄”“軟綿綿”時,應放慢速度,讀出陶醉在春景中的感覺。通常需要強調的地方要重讀,但這里為了表現溫馨、靜謐的氣氛,在讀“輕悄悄”“軟綿綿”時,不是加重語氣,而是放輕音量,要重音輕讀。兩小句之間聲停氣連,句尾呈落停之勢,讓人體味到春天帶給人們的那種回味無窮的感受。

4.明確之后再請學生讀,男女生分別讀,最后齊讀。

5.初步學習了朗讀技巧,讀出情感之后,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一幅喜歡的春景圖,再次進行朗讀練習。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是文章的第三個部分——頌春,節(jié)奏為輕快型,程度依次為輕、中、重。用娃娃、小姑娘、青年,形象地比喻了春天的發(fā)展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春天顯出無限生機,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憧憬,朗讀時情緒也要隨之高昂,語氣色彩要逐漸加重?!吧锨叭ァ钡摹叭ァ庇姓雇?、有奔頭的意思,讀的時候要有力,要表達出受到春的鼓舞,緊跟春的腳步,努力向前的心情。前兩句的結尾需上揚,最后一句再落到實處。語速不宜過快,作為全文的結束點,一定要收住。

6.播放示范朗讀視頻,讓學生聽讀課文,體會感情基調的變化,領悟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美感。

第三課時

·朗讀入境,涵詠字詞,賞析語言

1.是如何描繪出這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生機盎然的春日美景的?他在描寫這些景物時采用了怎樣的手法?請大家先自主朗讀第3和第4自然段,然后小組合作討論,試著比較一下朱自清寫春草和春花的段落的筆法有何異同之處。

【明確】

表現手法上,春草圖既正面描寫了小草的顏色和質感,又寫了人們在草地上嬉戲玩鬧的場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既寫出了小草的嫩綠可愛,又寫出了人們對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春花圖,先寫樹上的花,再寫花下的蜜蜂和蝴蝶,最后寫散落在草叢中的野花,由高到低,由近及遠,動靜結合,富有層次感和動感。既寫了花,還寫了桃兒、杏兒、梨兒,花、蜜蜂和蝴蝶是實際看到的,桃兒、杏兒、梨兒則是想象的,采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多種手法的綜合運用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這一片花的海洋之中,既能張開眼睛盡情地欣賞,也能閉上眼睛肆意地想象。

修辭手法上,春草圖主要采用了擬人的修辭?!巴低档亍边\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初春時節(jié)小草突然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態(tài),寫出了春草的嬌嫩可愛,同時側面表現出春天在人們不經意間到來,表現對春草的憐惜,對春天到來的驚喜。“偷偷地”是一個關鍵詞,表現的不僅僅是草一下子冒出來,而且是一種突然的喜悅,是一種不經意間的驚喜。(配合朗讀,偷偷地應該怎么讀?輕讀,讀出天真的童趣和驚喜之感)春花圖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春天的花朵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特點,渲染了春天明麗濃艷、生機勃勃的氛圍。說到火、霞、雪,可以想到什么?紅色的、熱烈的,同時也是熊熊燃燒的;霞是濃艷的、明麗的,同樣是流動的;雪既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飄飛在空中的?!澳悴蛔屛遥也蛔屇恪边\用擬人的修辭,為本來靜態(tài)的花朵賦予了人的生命力和活力?!跋裱劬?,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比喻和擬人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寫出嬌美的花朵在微風的吹拂下微微顫動的情態(tài),“眨呀眨的”,調皮,活潑,富有童趣,就像是花和賞花的人在做游戲一樣。

語言風格上,春草圖多用疊詞,春花圖多用兒化音,都以孩童的視角,用孩子般的口吻欣賞春天,顯得天真、活潑、親切、歡快。句式都是長短句交錯。寫春草的第一句,如果把它換成“嫩綠的小草從土里鉆出來”,好不好,為什么?嫩嫩的,綠綠的,放在最后,打破了常規(guī)語序,而且用了疊詞,強調了新生的小草鮮嫩得可以掐出水來的質感,給人親眼目睹般的深刻印象。長短句交錯,則形成了一種錯落有致、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更富有節(jié)奏感。

2.寫春風,與前文寫春草和春花又有什么不同之處?春草、春花是可見的,而風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么,朱自清又是怎樣寫春風的?朱自清通過想象和聯想,充分調動觸覺、嗅覺和聽覺等感官,使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春風變得可觸可聽可感(多種感覺的交響)。朱自清說春風像母親的手,你們覺得春風還像什么呢?【預設】“二月春風似剪刀”;像一支彩筆;像顏料盤;像指揮家;像交響樂;像戀人的目光;像溫柔的少女……

3.與寫春草、春花、春風的歡快明朗筆觸相比,春雨圖又有什么獨特之處?籠上了一層靜謐祥和的氛圍。如果說前三幅畫是水彩畫,那么春雨圖則更像是一幅富有濃厚文人審美情趣的水墨畫,別有一番情調。這幅靜默的春雨圖應該怎么讀呢?要用舒緩沉靜的語調來讀,同時又要流露出淡淡的欣喜。與前文天真、歡快、熱鬧的童真童趣相比,春雨圖則像是進入了成熟的中年,更富詩情畫意。

最后幾個段落寫家家戶戶、老老小小出來踏青,享受春光的情景,抒情和議論相結合,呈現出一種理趣之美。這種理趣之美,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課文《匆匆》中就已經感受到過。猶記得小時候讀《匆匆》,在朱自清對時間悄然流逝的無窮的追問下,真有一種“頭涔涔而淚潸潸”的震撼之感。相比《匆匆》,《春》少了對時間的直接追問和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