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zhì)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zhì)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zhì)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zhì)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一課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zhì)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演變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樣出現(xiàn)和形成?它怎樣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后,它是怎樣演變?第1課第2課第3、4課

單元解讀1/64中國古代主要朝代:夏商西周東周秦漢春秋戰(zhàn)國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宋元明清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百家爭鳴儒學成為正統(tǒng)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對傳統(tǒng)儒學批判繼承儒家思想發(fā)展線索:先秦—產(chǎn)生和初步發(fā)展;秦朝—沉重打擊;漢朝—成為正統(tǒng)思想;宋明理學和明清之際新發(fā)展2/64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演變百家爭鳴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創(chuàng)建儒學戰(zhàn)國孟子、荀子大改造,儒學成為諸子百家中蔚然大宗↗秦時“焚書坑儒”使儒學遭受打擊漢初儒學逐步復蘇→→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魏晉隋唐時期儒學吸收佛、道精神,深入發(fā)展←宋代儒學發(fā)展為理學←明代中期王陽明把理學發(fā)展成為心學←明末清初儒學十分活躍,三大進步思想家批判和繼承傳統(tǒng)儒學,構建起含有時代特色新思想體系。3/64第1課4/64“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一樣學派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局面?!鞍偌摇笔欠褐?,意為數(shù)量多。《漢書·藝文志》上主要分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爭鳴”,是指當初代表各階級階層,各派政治力量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做出解釋。于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相互辯難,爭相發(fā)表自己看法。1.“百家爭鳴”含義:一、“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5/641.“百家爭鳴”含義:2.“百家爭鳴”出現(xiàn)社會原因:一、“百家爭鳴”局面形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思想領域異常自由和活躍時期,幾乎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此時“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有其深刻而復雜社會原因:(1)、經(jīng)濟上,井田制瓦解。鐵器使用和牛耕推廣,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為學術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zhì)條件。(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變革時代,各種力量在6/64爭衡、較量。對社會變革現(xiàn)實發(fā)表不一樣看法,提出改革時弊各種方案,就必定會出現(xiàn)觀點各異現(xiàn)象;加上新統(tǒng)治階級還未有絕正確權威,人們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條框束縛和制約,盡能夠暢所欲言。(3)、階級關系上,“士”階層活躍和受重用。各諸侯國都想富國強兵,吞并他國,取代周天子地位,因而尤其地禮賢下士;“士”們也希望實現(xiàn)用自己思想主張治國平天下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上,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私學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和閱歷豐富文士,同時也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在社會上,一批以傳輸文化,發(fā)展學術為宗旨社會力量被稱為“諸子百家”。7/64一、“百家爭鳴”局面形成1.“百家爭鳴”含義:2.“百家爭鳴”出現(xiàn)社會原因:(1)、經(jīng)濟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3)、階級關系:新興地主階級崛起,“士”階層活躍(4)、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傊?,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化繁榮局面,是在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階級關系猛烈改變,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歷史條件下出現(xiàn)。這也說明了:一定思想觀念是一定歷史時代產(chǎn)物,是在它物質(zhì)條件和對應社會關系基礎上創(chuàng)造和組成。8/64一、“百家爭鳴”局面形成3.“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和代表:主要流派:儒、道、法、墨、名、陰陽、縱橫、雜、農(nóng)、小說(除去小說家,則稱“九流”)9/64一、“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3.主要學派: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莊子3)墨家:墨子4)法家:韓非子10/64

4、

“百家爭鳴”歷史影響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

上主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

基礎。11/64二、孔子和早期儒學1、孔子生平: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被后人尊稱為“萬世師表”、“至圣”12/64孔子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歷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歷二月十八日,享年73歲。孔子或孔夫子是對他尊稱。13/64孔子從政經(jīng)歷孔子曾先后擔任過下級官吏和地方官,政績十分顯著,五十多歲時擔任司寇,成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當大成績,后在55歲左右仕途失意,官閑居家。之后孔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達十四年之久,其目標是推行自己政治主張,然而屢遭冷遇,遠大理想和理想最終未能實現(xiàn)。14/642、孔子貢獻(1)思想上:

①思想關鍵:“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思想:“為政以德”③倫理觀上:“性相近也”15/64創(chuàng)建儒家學派思想關鍵:

仁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關系恢復西周禮樂制度“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根本目標:

禮代表奴隸主利益維護西周奴隸制統(tǒng)治秩序孔子思想關鍵是“仁”思想,以至以后有些人把孔子思想概括為“仁學”。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xiàn)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居于十分主要地位??鬃诱J為“仁”就是“愛人”。而怎樣實施仁,孔子主張抑制自己,恢復“禮治”,即“克己復禮為仁”;主張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皭廴恕弊鳛椤叭省敝饕駜?nèi)涵含有廣泛適用性,由“愛人”所推導出一系列思想都深刻表達出孔子對普通社會民眾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實現(xiàn)人際之間共同友好發(fā)展關切,這種以博大寬厚胸懷來愛護民眾精神,是“仁”一個表現(xiàn)方式,即孔子民本思想。在幾千年后今天,孔子這一思想仍含有普遍現(xiàn)實性和永恒價值。16/64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孔子講“仁”“愛人”是有階級性,是為統(tǒng)治者服務。但在當初歷史條件下,強調(diào)人道標準,含有很大進步意義。17/64(2)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實踐: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了教育被奴隸主貴族壟斷局面另外:在教學方法、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許多對后世教育產(chǎn)生深遠影響主張。(3)編訂整理出“六經(jīng)”

《詩》《禮》《書》《易》《樂》《春秋》18/64

因材施教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芍疄橹?,不知為不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有區(qū)分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經(jīng)常溫習(學習方法)要謙虛,多向他人學習要有老老實實學習態(tài)度學習要和思索相結合(學習方法)私人講學,有教無類19/64杏壇說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楊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他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他人事事行得通。錢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幫助人能立;自己想達,便也幫助人能達?!凹核挥鹗┯谌恕?/p>

(《論語·衛(wèi)靈公》)為政以禮子貢問曰:“有一言能夠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64知識聯(lián)絡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事情,也不要強加在他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角度上,“換位”思索,多替他人想一想!尊重他人,求同存異適度謙讓,體諒他人與同學坦誠相待,主動與他人溝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對處理同學關系有什么啟示?21/64連連看教育方法教育對象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22/6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對孔子這段言論,你有什么感想?講析:孔子這段言論概括自己一生經(jīng)歷和他做人、處事、做學問經(jīng)驗:十五歲時下決心學習;三十歲時建立起自我;四十歲時成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歲時知道認同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一樣意見;七十歲時能夠隨心所欲,卻不違反禮制規(guī)矩。志向?qū)R?,?zhí)著探索,不停完善自己一生。23/64孔子影響:開創(chuàng)儒家學說,儒家思想以后成為我國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也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

24/64孔子對許多西方人來講是個謎,從久遠年代開始,歐洲就認可了這位中國著名思想家和哲學家??鬃邮侵袊軐W最具影響力代表,他閃爍著智慧

人生哲理不僅貫通中國文化,一樣也傳輸?shù)轿鞣絿?,并對西方哲學和文化產(chǎn)生主要

影響。法國文化部長阿亞貢25/64有朋自遠方來,君子坦蕩蕩,己所不欲,三人行,三軍可奪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亦樂乎。小人常戚戚。勿施于人。必有我?guī)熝?。匹夫不可奪志也。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說孔子名言26/64

溫故而知新,。;思而不學則殆。

父母在,,游必有方。非禮勿視,,,非禮勿動。能夠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不遠游非禮勿聽非禮勿言27/6428/64孔廟規(guī)模僅次于故宮古建筑群。孔廟是祭奠孔子地方。全廟南北長1公里多,占地327畝,共有廳堂殿廡400多間,包含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五十四門坊,前后共9進庭院,布局嚴謹,氣勢雄偉。29/64孔林

孔子及家族專用墓地。

相傳孔子死后,他學生從四方帶奇木異樹來此種植多年來不停增植,已達3萬余株,為我國最大人工園林,園林內(nèi)棲息著各種禽鳥,為旅游觀賞勝境。

30/64孔府位于孔廟東側,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長久居住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經(jīng)典建筑。31/64有些人提議將9月28日定為中國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耶穌孔子世界看孔子:32/64孔子在漢城孔子在柏林世界看孔子:33/64年9月28日早晨,來自全球24個國家和地域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著綿綿秋雨在全球聯(lián)合祭孔主會場——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萬仞宮墻前,盛大舉行年全球聯(lián)合祭孔曲阜孔廟祭孔大典,揭開了全球首次聯(lián)合祭孔活動序幕。34/6435/64孔子三千弟子手執(zhí)竹簡漫漫歌頌四海之內(nèi)皆弟兄也36/6437/642.孟子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鄒國人,他曾受業(yè)于孔子孫子子思,自認為是儒家學派正宗。一生以教書為主,也曾游說于各諸侯國。晚年著書立說,他言論被整理成《孟子》一書。馮友蘭認為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代表。38/64孟子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仁”,并將其發(fā)展為系統(tǒng)“仁政”思想。孟子認為,假如統(tǒng)治者實施仁政,就能夠得到人民衷心擁護;反之,假如推行暴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仁政貫通著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是勸統(tǒng)治者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思想中精華,也是對孔子民本思想發(fā)展。孟子總結戰(zhàn)國時期各國治亂興亡規(guī)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孟子用仁政來解釋君民關系。孟子把道德規(guī)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guī)范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 思想(1)、施政主張:“仁政”(2)、君民關系:“民貴君輕”

(3)、倫理觀:“性本善”孟子學說是對孔子學說繼承和發(fā)展?!睹献印吩谔坪蟪蔀槿鍖W經(jīng)典,位列“四書之一?!泵陷V被后世尊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丘。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

《易》《春秋》

39/64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泵献诱嗡枷肜^承孔子“仁”思想而有所發(fā)展,提出施行“仁政”主張。他主張“政在得民”,強烈地反對暴政,反對諸侯混戰(zhàn),反對殘酷剝削和壓迫,對當初各國政治和戰(zhàn)爭多有抨擊。材料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彼J為,得民心做國君。失民心國君是人人得而誅之獨夫,而國君危害了國家時候能夠更換。

40/64材料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認為,性善能夠經(jīng)過每一個人都含有普遍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所以性善就是有依據(jù),是出于人本性、天性,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41/643.荀子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荀子,名況,戰(zhàn)國晚期趙國人。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有兩位有名學生:一位是出色學者韓非子,一位是秦始皇丞相李斯。當代哲學家馮友蘭認為荀子是儒家現(xiàn)實主義代表。42/64荀子思想荀子大致遵照了孔孟路線。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他所提出“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認為民也?!薄皬牡啦粡木!钡扔^點,都可見諸與孔孟思想學說。在君民關系上,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边@就是著名“君舟民水”觀點,對后世政治思想影響很大,為以后歷代有見識封建帝王所采納,對封建時代“治世”局面出現(xiàn)起了一定促進作用。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荀子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保ㄖ鲝堃远Y治國,已隱含著法作用,表現(xiàn)出趨向法治觀點,并以此影響了他學生韓非子、李斯等人)荀子還吸收了一些其它學派優(yōu)異思想,如荀子說“天行有?!保@同老子“道法自然”是相通。(1)、施政主張:“仁義”、“王道”(2)、君民關系:“君舟民水”(3)、倫理觀:“性惡論”—經(jīng)過禮樂來規(guī)范人行為(4)、自然界:“天行有?!?3/64材料一“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認為民也?!薄皬牡啦粡木??!辈牧隙熬撸垡?;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避髯右粋€政治思想,他把統(tǒng)治者與人民關系比作舟與水關系。這一理論觀點對后代政治思想有很大影響,成為有作為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座右銘。

材料三“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44/64孟子、荀子對孔子思想發(fā)展孔子孟子荀子時期仁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論愛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義民貴君輕君舟民水性善論性惡論春秋戰(zhàn)國中期戰(zhàn)國末期奠定基礎體系完整45/64子曰:“性相近也?!薄墩撜Z·陽貨》孟子曰:“人無有不善?!薄睹献印じ孀由稀奋髯釉唬骸叭酥詯海渖普邆我??!薄盾髯印ば詯骸犯孀釉唬骸叭诵灾疅o分于善不善也。---《孟子·告子上》

想一想,上面關于”人性”幾個看法,你認為對不對?為何?你怎么看這個問題?《學思之窗》——討論以上看法都有不足。性相近、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無不善觀點都沒能真正揭示人性本質(zhì)和內(nèi)涵。從客觀上說,人性伴隨人生存環(huán)境而改變;從主觀上說,人性伴隨人生實踐發(fā)展而發(fā)展。46/64三、道家和法家1.老子思想:

老子:名聃,生平不詳,傳說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國人。他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史官。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老子退隱后,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47/64塞翁失馬;福禍相依

老子思想(1)世界萬物本原是“道”(2)強調(diào)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3)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4)哲學思想: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總在運動,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停轉(zhuǎn)化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保ǖ溃喊澜缛f物道理)

48/64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zhàn)國蒙(一說是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另一說是今安徽蒙城縣)人,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yōu)異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精華,發(fā)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哲學流派。三、道家和法家1.老子思想2.莊子思想:49/64

莊子思想認為宇宙萬物根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萬物。世間萬物都是相正確;放棄一切差異觀念,就能取得精神上自由。莊子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學與哲學完美結合,如《逍遙游》等。50/64三、道家和法家1.老子思想2.莊子思想3、韓非子思想: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禹州市),韓王室諸公子之一,《史記》記載,韓非精于“刑名法術之學”,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學生。韓非因為口吃而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連李斯也自嘆不如。他著作很多,主要搜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哲學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寫出了《孤憤》《五蠹》《內(nèi)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51/64四、墨家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名翟,戰(zhàn)國早期魯國人。他主張“兼愛”,消除親疏、貴賤分別,同等地去愛全部人;宣揚“非攻”,訓斥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災難;提倡節(jié)儉,反對奢侈浪費。他治國主張是“尚賢”,反對任人唯親。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愿望,在當初影響很大。52/64三、道家、法家和墨家學派代表主要思想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墨家墨子53/64材料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最終結果)?材料二: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材料三:小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jīng)》54/64三、道家、法家和墨家學派代表主要思想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墨家墨子“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儉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起源和演變、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樸素辯證法思想

歷史向前發(fā)展、政治改革、主張法治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55/64(3)(6)(5)(4)性本善,君主應行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小國寡民當然好,但我更喜逍遙,與天地萬物一,旁觀現(xiàn)實,觀賞自然治道因時而異。人性本惡,惟法為治,輕罪重刑。君主須集中權勢,利用權術,以靜制動。我尊孔子,但主張性本惡。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治國本應愛民,統(tǒng)治者不要干預民生、民利,這叫“無為而治”。荀子韓非子莊子孟子仁者,愛人。為政以德。尊卑有序,齊之以禮。(1)(2)孔子老子5、看看以上思想各是誰主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