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的綺言與莊子的重言_第1頁
《莊子》中的綺言與莊子的重言_第2頁
《莊子》中的綺言與莊子的重言_第3頁
《莊子》中的綺言與莊子的重言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莊子》中的綺言與莊子的重言

莊子不僅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語言專家,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他總結(jié)了所有語言的一般特點,尤其是作家,從司馬遷到魯迅,都有過這樣的討論。事實上,最早探討莊子語言總體特征的,當推莊子后學?!肚f子·寓言》篇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P727)《天下》篇說:“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P884)莊子后學去古未遠,應(yīng)該說最能得莊子立言之妙,故其提出的“卮言”、“重言”、“寓言”之論,成為后世研討莊子語言特征的重要的文獻資料。對于“寓言”及相關(guān)的理論問題,近年來學術(shù)界言之已詳,而對于筆者認為同樣有認識價值與理論意義的“卮言”的探討,頗嫌不足。筆者茲擬對“卮言”的涵義及其語言形態(tài)予以考論,以就教于專家、同好。何謂“卮言”?《寓言》篇對“卮言”有一段申論,當作為我們理解“卮言”涵義的重要依據(jù):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言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惡乎可?可于可。惡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huán),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P728)對“卮言”的涵義的界定,舊注有影響者主要有二說。一是郭象、成玄英說。郭象注曰:“夫卮,滿則傾,空則仰,非持故也。況之于言,因物隨變,唯彼之從,故曰日出”。(卷第九)成玄英《南華真經(jīng)注疏》申此說曰:“卮,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夫卮滿則傾,卮空則仰,空滿任物,傾仰隨人,無心之言,即卮言也?!?卷第九)二是司馬彪說。司馬彪以“卮”與“支”通,謂“卮言”為“支離無首尾言也”(不分卷)。今按此二家說有兩點不妥:其一,過于拘泥于字面的本義,特別是郭、成之說,把“卮”與“言”作簡單、機械的比附,試問,《莊子》何嘗有“傾仰隨人”、隨儒墨之言而言之處?其二,沒有對上述引文作出完整的理解,因而也就未能在把握莊子總體思想的基礎(chǔ)上,作出符合實際的具體闡釋。要準確、完整的理解“卮言”的涵義,不能不先提一下“卮言”產(chǎn)生的背景。莊子生當戰(zhàn)國之世,百家蜂作,儒墨惠施公孫龍之徒,各執(zhí)一說,是丹非素,爭辯不已,《天下》篇謂之“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不該不徧,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于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nèi)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P855—856)面對以儒、墨為代表的各家在是非問題上的淆然繁亂,如何才能以不變應(yīng)萬變?《老子》第三十九章論道曾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P218)認為宇宙間一切差別、對立均可以在“一”中得到消解,莊子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這一思想,將它用之于言說之道,正如《莊子·寓言》提出的:“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P728)怎樣理解所謂的“天倪”及“和以天倪”的認識呢?根據(jù)《寓言》篇的解釋,“天倪”,就是“天均”,《齊物論》篇作“天鈞”?!扳x”是指什么呢?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莊子音義》《齊物論》篇引崔《莊子注》:“崔云:鈞,陶鈞也?!?P363)《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裴骃《集解》引《漢書音義》說:“陶家名模下圓轉(zhuǎn)者為鈞?!彼抉R貞《索隱》引張晏云:“陶,冶;鈞,范也。作器,下所轉(zhuǎn)者名鈞?!?P2477)可見,所謂“鈞”,指的是陶鈞,是一個可以旋轉(zhuǎn)的圓盤。那么怎么理解“天鈞”呢?“天鈞”,即自然之陶鈞,宇宙間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等等)的存在模式,像一個不斷運轉(zhuǎn)的大圓盤,“始卒若環(huán),莫得其倫”。(P728)匠人的陶鈞有一個支撐旋轉(zhuǎn)的中心,莊子心目中“始卒若環(huán)”的“天鈞”也有一個被視為“環(huán)中”的樞機之點(參見圖1)。在莊子看來,能夠著眼于宇宙間“不斷運轉(zhuǎn)的大圓盤”的存在規(guī)律,而立足于“道樞”,即“得其環(huán)中”,就可以應(yīng)對爭鳴的百家,從根本上消解淆然繁亂的是是非非了?!洱R物論》說:……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P6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yīng)無窮。(P54)這兩條論述都是圍繞著消除是非對待這一中心目的而言的。第一條,據(jù)高亨先生考證,“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疑是“是以圣人和之以天鈞,而休乎是非”轉(zhuǎn)寫誤倒,(P58)言之有理。莊子的意思是說“圣人”不走儒墨等學派表面是非爭論的老路,言說“和之以天鈞”的目的,在于能夠從根本上消除是非對待,從而達到更為完全的認識。第二條,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對待中而存在的,而且彼與此、是與非的判定是相對的。把甲方視為“此”,則乙方為“彼”;把乙方視為“此”,則甲方為“彼”。是非問題亦是如此,站在“是”方的立場上,異于“是”者為非;站在“不是”方的立場上,則異于“不是”者為非。但是,如果立于“道樞”之上,則“彼是莫得其偶”,彼此、是非的對待關(guān)系便不存在了。換句話說,若能“得其環(huán)中”,便消除了一切對待關(guān)系,便可以以完整的認識“以應(yīng)無窮”了??梢?所謂“卮言”,就是立足于“道樞”從而超越了一切對待關(guān)系的言辯,它不離開“道”的根本點而立論。這里所謂的“道”的根本點,可以理解為《老子》第三十九章所說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P218)的“一”,亦即《齊物論》篇所說的“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P62)的“一”,或《消遙游》篇所說的“旁礴萬物以為一”(P21)的“一”,它是彼此是非渾然莫辨的本然狀態(tài)。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所謂“卮言”,即合道之言。明乎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作者為什么要用“卮言”來指稱合道之言,《說文》:“卮,圜器也,一名觛,所以節(jié)飲食?!?P430)原來“卮”是古之量杯,它具有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的特點,其作用在使酒物適中,達到“節(jié)飲食”的目的?!柏础庇谐种杏卸鹊奶攸c,故可以象征持中合道之物象(如《齊物論》之所謂“環(huán)中”、“道樞”者),作者也因而可以將合乎“環(huán)中”、“道樞”之言一—合道之言稱為“卮言”?!柏囱浴笔呛系乐?那么實際上所謂“寓言”“重言”均可統(tǒng)領(lǐng)于“卮言”,把此三項作并列關(guān)系理解是不對的。古人也曾見及此,如劉鳳苞《南華雪心編》說:“諸注多以‘寓言’、‘重言’、‘卮言’并列,不思‘寓言’者寄之他人,‘重言’者托于耆艾,緣有所指以證其言,‘卮言’獨無所指,不過謂言之隨時而出,如卮之泄水,即此寓言兩項出之無窮,但是和以天倪。安得以三項并列,致令脈絡(luò)不相貫穿哉?”(卷7)王夫之《莊子解》也說:“凡‘寓言’、‘重言’與九、七之外微言間出、辯言曲折,皆‘卮言’也。和以天倪者,言而未嘗言,無所凝滯;無言而不妨于有言,無所隱藏,要以合于未始出之宗也?!?卷27)可以說,“卮言”是為體,“寓言”、“重言”是為用,“寓言”“重言”都是為“卮言”服務(wù)的。細繹前引《寓言》篇對“卮言”的申論,結(jié)合《莊子》文本來看,“卮言”在語言形態(tài)上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如表1所示:“卮言”的第一個層面是“悟道之言”,這種語言形態(tài)在《莊子》文本中占很大的篇幅,其言說對象主要是一般人。它主要通過指事類情、類似于詩歌比興手法的“寓言”來表達的,其目的是使言辯對象由“言”而生“象”,由“象”而悟入道,它較之一般地直言敘說要容易接受得多?!对⒀浴菲f“寓言十九,藉外論之”,(P727)其中的“外”字,前人多解為“他人”,如郭象注為“寄之他人”,(卷9)陸德明注為“以人之不信,故托之他人”,(P397)這是不準確的。筆者認為,結(jié)合《莊子》運用“寓言”的實際來看,“外”并非單指“他人”,宜指一切“外物”,實即“言”一“象”一“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象”。吳世尚《莊子解》說:“寓言猶《易》之卦爻辭,大抵皆象也。”(卷12)所言甚是。此種寓言帶有很強的比喻性與聯(lián)想性,作者力求作到言近旨遠、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含義不受成心支配而被拘限,故能“應(yīng)于化而解于物”、“其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P884),使人總可以從中產(chǎn)生廣泛的、無窮無盡的聯(lián)想,體悟出常新的道理來,所以說:“以寓言為廣”。(P884)“卮言”的第二個層面是“體道之言”。它的語言表現(xiàn)方式主要是“重言”,即這種言說是借助于古代重要的、有影響的人物進行的。林希逸《南華真經(jīng)口義》云“重言者,借古人之名以自重,如黃帝、神農(nóng)、孔子是也?!?卷28)它言說的對象主要是有初步體道經(jīng)驗的人,可以由言而及道。較之第一個層面的寓言運用,它少了“象”這個環(huán)節(jié),直言玄道。因為它是一種活潑潑的原生經(jīng)驗的表述,故“重言”強調(diào)的是一個真字,“以重言為真”,(P884)把體道的經(jīng)驗、認識直接真實地傳達出來。如《人間世》篇這一段:“回曰:‘敢問心齋?!倌嵩?‘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于聽,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空明之境)者,心齋也?!伝卦?‘回之未始得使(得教誨),實有回也;得使之也,未使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不為名位所動),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竇),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則幾矣?!?P117)作者借顏回與夫子之口來說明“心齋”,確乎非有初步體道經(jīng)驗者不能體會也。成玄英《南華真經(jīng)注疏》《天下》篇疏指出:“莊子應(yīng)世挺立,冥契玄道,故能致虛遠深弘之說”,(卷10)謂莊子本是體道之人,故方能作此體道之語也?!柏囱浴钡牡谌齻€層面是“言無言”,此一層面的“卮言”又包含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終身言,未嘗言”的可“得意忘言”的言,“言”在這里僅僅是一個媒介,它作為語言這一物的形態(tài)是非目的性的,因而應(yīng)該隱退的,體道、顯道才是它顯在的目的,它是作為可以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手段而存在的。姚鼐《莊子章義》謂《寓言》篇與上篇《外物》篇末節(jié)相續(xù),“分篇者殊為不審”,(卷4)言之有理?!锻馕铩菲┕?jié)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P725)莊子要強調(diào)的是,不能把“卮言”僅當言看待,要以悟道為目的、不拘于言的形態(tài)來理解“卮言”,只要對方能會了意、悟了道,即使把“言”忘得一干二凈,也是可以的。后世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倡“妙悟”之說,蓋亦源于莊子?!柏囱浴钡谌齻€層面的另一形式是“終身不言,未嘗不言”,也就是說,它并不一定必須用語言這一物質(zhì)形態(tài)來表達,它可以是無言之言。莊子看到了言之為物與道的疏離性,《齊物論》說:“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能有知,此之謂天府”。(P74)無可言之道高于可言之道,懂得了不言之辯和無可言之道就達到了“天府”的認識境界。成玄英《南華真經(jīng)注疏》說:“大道虛廓,妙絕形名,既非色聲,故不可稱,謂體道之人,消聲亦爾也”;“妙悟真宗,無可稱說,故辯凋萬物,而言無所言?!?卷1)大道本在虛無,主體業(yè)已消融于宇宙本體、大化流行之中,進入無我之境,“言”更是多余的了?!柏囱浴?/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