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南市高中語文高一期末點睛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山東省膠南市高中語文高一期末點睛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山東省膠南市高中語文高一期末點睛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山東省膠南市高中語文高一期末點睛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山東省膠南市高中語文高一期末點睛提升預測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高一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憲宗欲從陜西鳳翔的法門寺迎取佛骨舍利供奉宮中,韓愈不以為然,上《論佛骨表》,一題作《諫迎佛骨表》,結果險些丟了性命,最后在刑部侍郎任上被貶潮州。佛教在東漢從印度傳入中國,魏晉之際玄學興起,儒、道、釋三教漸有融合之勢,經(jīng)南北朝至唐,三教的融合依舊,一些人在儒家、道家思想之外受佛教的影響,這是一種常態(tài)。而韓愈是固執(zhí)的儒者,他視道、佛為異端,以儒者自居,堅定地捍衛(wèi)儒學道統(tǒng)。他在《原道》中說:“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后面的九個字說得斬釘截鐵,意思是要把佛、道之徒還俗,把他們的經(jīng)書都燒掉,把佛寺、道觀都改造成民房。難怪唐憲宗要把佛骨迎到宮中供奉的時候,韓愈挺身而出,激烈反對,《論佛骨表》就是這樣問世的。韓愈說佛是“夷狄之法”,他在《原道》里也表達過不能將“佛”這一“夷狄之法”凌駕于先王之教上,或說是儒教之上。但他言及佛教在東漢流入中國后,忽地把筆宕開,敘說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直到周穆王在位年數(shù)和享年多少。韓愈要借此說明一個道理,這些帝王居位長久,生命長久,“非因事佛而致此也”。因為那時候佛教沒有進入中國,也就無帝王事佛之事。這些敘說看似平淡,實際上隱含了韓愈說理的尖銳鋒芒——因為唐憲宗事佛想的就是長命百歲。韓愈說,不事佛實際上是可以長壽的,不信你看看歷史。韓愈隨之和緩語氣,說唐高祖李淵稱帝之后,本想取締佛教,只是由于那時的大臣目光短淺,不能洞曉先王之道、古今所宜,用先王圣明革佛教之弊,以致這事就放下來了。唐憲宗一生多次迎取佛骨到宮中供奉,元和十四年(819)的供奉,憲宗讓中使(宦官)杜英奇率三十多位宮人,拿著香花,前往鳳翔的法門寺迎請佛骨舍利到京城長安的皇宮,自然有群僧相隨,又帶動諸寺、眾生供奉,成一時盛況,韓愈憂心不已。他對憲宗皇帝說:“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這話說得有些微妙。本來唐憲宗是惑于佛的,是希望崇奉佛骨以祈求福瑞祥和的,但他正話反說,說唐憲宗并無此意,不過是在年成很好、百姓高興的時候,順從民心,把迎佛骨到宮中供奉當作是“詭異之觀、戲玩之具”,率大眾游樂一場而已。這和韓愈稱佛教為“夷狄之法”一樣,亦可見他對佛教的輕蔑態(tài)度。韓愈是主張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的,憲宗此舉,在他看來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與他治理國家的思想完全背離,當他說出事佛會傷風敗俗的時候,內(nèi)心是相當沉重的。唐憲宗最惱怒的是韓愈在這封奏章中,說東漢后期至唐以前各朝年代短促,帝王壽命不長。居帝王高位者,誰不想延年益壽,統(tǒng)治久長?《舊唐書·韓愈傳》記載:“疏奏,憲宗怒甚……上曰:‘愈言我奉佛太過,我猶為容之。至謂東漢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也?愈為人臣,敢爾狂妄,固不可赦?!碧茟椬诓辉笇捤∷?,是因為韓愈實際上詛咒了他事佛也將短命,沒想到韓愈一語成讖,第二年憲宗就命喪黃泉了。當時,唐憲宗在憤怒之下,恨不得馬上把韓愈的腦袋砍了,所幸宰相裴度等人為韓愈求情,說韓愈言有冒犯,但本心忠誠,陛下只有寬容他,以后才有人敢說話,不然就堵了言路。憲宗這才退讓一步,把韓愈貶為潮州刺史,以解他一時的心頭之恨。(節(jié)選自《險讓韓愈喪了性命的上書》,有刪改)1.韓愈上書反對唐憲宗迎取佛骨,下列各項中,歸納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韓愈視道、佛為異端,以儒者自居,堅定地捍衛(wèi)儒學道統(tǒng),甚至提出把佛、道之徒還俗,把佛寺、道觀都改造成民房。B.韓愈認為佛是“夷狄之法”,不能凌駕于先王之教上,不事佛實際上是可以長壽的。C.韓愈認為憲宗迎取佛骨傷風敗俗,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與儒家治理國家的思想完全背離。D.韓愈說只有徹底舍棄佛骨舍利,才能斷絕人們的念想,讓人們不被佛所迷惑。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言及上古君王及周穆王時無帝王事佛之事,并說唐高宗李淵本也想取締佛教,但由于不知如何革除佛教之弊而擱置了。B.韓愈在奏疏中說,如果非佛、斥佛會帶來災禍,就請將所有的災禍一人承擔,并且無怨無悔,可見他排斥佛教的決心。C.韓愈上書中言辭過于放肆,犯了憲宗大忌,所以憲宗不愿寬恕他。D.韓愈上書激怒憲宗差點喪命,只是由于宰相裴度等人求情才使憲宗退讓了一步,把他貶為潮州刺史。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東漢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魏晉之際,玄學興起;經(jīng)南北朝至唐,儒、釋、道三教漸漸融合,一些人在儒、道思想之外受到佛教影響是一種常態(tài)。B.韓愈說憲宗并非真心崇奉佛法,只是年豐人樂時,率大眾游樂一場而已,其實是別有深意。C.韓愈排佛、斥佛的果決都得罪了憲宗,特別是他對唐憲宗事佛短命的詛咒,一語成讖,徹底激怒了憲宗。D.韓愈諫迎佛骨的基本動機,是對唐憲宗的忠誠,正如他的詩句“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沒想到卻是被貶潮州的下場。二、非連續(xù)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從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等國際場合深刻闡釋新時代中國的文明觀到親自倡議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習近平主席一次次向世界闡述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倡導弘揚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不斷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馬耳他圣瑪格麗特中學的“中國角”,同學們在沏茶和品鑒中體驗中國茶道。這一小小“中國角”,已成為當?shù)貙W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創(chuàng)辦者阿佐帕迪老師,去年代表師生們給習近平主席寫信,他引用《禮記》中“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表達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天下大同、協(xié)和萬邦”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的文化淵源。穿越千年的云岡石窟,多元藝術元素交融,見證了中華文明自古以來的開放與包容。從促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到組建絲綢之路國際劇院、博物館、美術館聯(lián)盟;從搭建教育、衛(wèi)生、體育、旅游等合作網(wǎng)絡到推動青年、智庫、政黨、媒體對話交流,中國不斷拉緊民心相親的紐帶,與世界共同描繪出一幅幅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圖景,不斷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今年2月,由中國與希臘共同籌建的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正式成立,兩大文明交相輝映,樹立文明互鑒的典范。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面對“文明沖突論”“種族優(yōu)越論”等論調(diào),中國明確倡導尊重彼此歷史、國情和發(fā)展道路,強調(diào)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摘自央視新聞《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材料二:從歷史和現(xiàn)實中可以看到,要想處理好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首要的條件應該是各自能夠保持一種平和、謙遜的心態(tài),就是中國古人所謂的“君子之風”。前幾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設想,這是我的心愿。要想實現(xiàn)這幾句話,還要走很長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種文明教化的人,不僅欣賞本民族的文化,還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異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標準,去評判異民族文化的“優(yōu)劣”,斷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當今世界上許多發(fā)展中國家,歷史上大多遭受過西方殖民主義的欺凌,這些國家的民眾,由于受一種被扭曲的心理的影響,容易產(chǎn)生兩種截然相反的傾向:一種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種是閉關排外,甚至極端仇視西方。目前,這種仇視西方的狀況似乎已經(jīng)醞釀成一股社會潮流。從另一方面說,作為強勢文明的發(fā)達國家,容易妄自尊大,熱衷于搞“傳教”,一古腦地推銷自己的“文明”,其實這樣做會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勢的井底之蛙。中國的歷史上,也出現(xiàn)過“盲目崇拜”和“閉關排外”的現(xiàn)象。希望今天的中國學術界,能夠徹底拋棄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閉關排外的心理。中華文明經(jīng)歷了幾千年,積聚了無數(shù)先人的聰明智慧和寶貴經(jīng)驗,我想我們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氣學習、研究和總結。面對今天這種“信息爆炸”、形形色色“異文化”紛至沓來的時代,我們需認真思考怎么辦?全盤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辦法,我們應該用一種理智的、穩(wěn)健的,不是輕率的、情緒化的心態(tài)來“欣賞”它。要知道,不論哪種文明,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精華和糟粕,所以對涌進來的異文化我們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選擇”。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的例子。唐朝的時候,國家昌盛、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引起了鄰國日本的關注,派人來學習,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系。他們把唐朝好的東西帶回去,豐富了自己的文化。這段歷史表明,當時的日本人是很有“鑒賞力”的,善于“美人之美”,因此獲得了很多文化資源,達到了“雙贏”的結果。當今地球上的人類,應該比古代人具有更廣闊的胸懷、更遠大的目光,對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鑒賞力,擁有一個與不同文明和睦相處的良好心態(tài)。在這方面,我們的先輩留下了許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寶貴經(jīng)驗。比如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強調(diào)的是人們“不應該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們“應該做什么”;又如“修己而不責人”“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這樣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斂的意思。這些都是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漫長歲月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中國人特有的一套哲學思想。為了人類能夠生活在一個“和而不同”的世界上,從現(xiàn)在起就必須提倡在審美的、人文的層次上,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樹立起一個“美美與共”的文化心態(tài),這是人們思想觀念上的一場深刻大變革,它可能與當前世界上很多人習慣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相抵觸。在這場變革中,一定會因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議甚至抵制,特別是當觸動到某些集團的利益的時候,可能還會受到猛烈的攻擊。但是,當我們看到人類前進的步伐已經(jīng)邁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經(jīng)到了一個必須盡快解決全球化和人類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榮的緊要關頭,這些抵制和攻擊又算得了什么?(摘自費孝通《“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強調(diào)習主席關于文明交流互鑒、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為本次新聞報道提供了重要背景。B.材料一中阿佐帕迪老師在中學創(chuàng)辦“中國角”,讓中國茶道成為學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子,為文明交流做出貢獻。C.材料二提出處理不同文明的關系的首要條件,即擁有“君子之風”,保持平和、謙遜的心態(tài),懂得克己、忍耐、收斂。D.材料一中提出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的觀點與材料二中“各美其美”的意思相近。5.根據(jù)材料二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提到的“妄自菲薄”“閉關排外”和魯迅先生的“送去主義”“閉關主義”一致。B.作者批評了發(fā)達國家的“妄自尊大”,對于只輸出文明而不了解世界形勢的行為進行諷刺。C.作者認為中華文明和異文化都值得用心學習研究總結,應該以理智、穩(wěn)健的態(tài)度欣賞。D.作者提出今人如果比古人胸懷更廣闊、目光更長遠,就能真正做到“美人之美”了。6.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寫法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把思想理念和新聞事實穿插交織,既體現(xiàn)了高遠的格局,也讓聽眾感受到鮮活的氣息。B.材料二中以唐朝時中日友好交流的史實為例,論證了對涌進來的異文化“理解”“選擇”的重要性。C.材料一中阿佐帕迪引用《禮記》中的名言,是因為他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的文化淵源。D.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儒家名言以及格言警句,目的在于強調(diào)要有與不同文明和睦相處的良好心態(tài)。7.請簡要概括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8.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和奧運元素巧妙結合,“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和“冰雪五環(huán)”完美融合。請結合材料中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內(nèi)涵,談談你對此現(xiàn)象的理解。三、雙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文本一:人生(節(jié)選)路遙高加林沒騎自行車,因為聽說南馬河的大部分路都被沖壞了。他穿了一件公用雨衣,褲子挽在半腿把上,冒雨向南馬河公社趕去。他一路上熱血沸騰。他性格中有一種冒險精神——也可以說是英雄主義品格。這種精神在無聊的斗毆中顯示是可悲的,但遇到這樣的情況,卻顯得很可貴了。他在這種時候,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動作靈敏,思路清晰,一剎那間需要犧牲什么,他就會獻出什么!他是黃昏前出發(fā)的,出城沒走幾里路,天就黑了。雨在頭上澆蓋著,天黑得伸出手看不見巴掌。他盡管路不熟,但仍然幾乎是小跑著向南馬河走。嗓門眼渴得像要燒著火,他就隨便伏在路的水邊坑里喝上幾口。腳不知什么時候碰破了,連骨頭都感到生疼。但所有這一切反而增加了他的愉快心情——這絕不是夸大的說法!真的,高加林此刻感到他真正像個新聞記者了。他盡管一天記者也沒當,但深刻理解這個行業(yè)的光榮就在于它所要求的無畏的獻身精神。他看過一些資料,知道在激烈的戰(zhàn)場上,許多記者都是和突擊隊員一起沖鋒——就在剛攻克的陣地上發(fā)出電訊稿。多美!高加林是縣上第一個到達南馬河公社的干部??h委副書記率領的救災隊伍比他遲到了整整五個鐘頭——已經(jīng)臨近天明了。加林到南馬河時,公社干部誰也不認識他。他自己給他們介紹說,他是縣上新任通訊干事,趕來采訪報道救災情況的。大家一看這個二十剛出頭的青年人渾身糊成個泥圪塔,腳上還流著血,立刻深受感動,趕忙給他做飯吃。公社干部們也是剛從災情最重的一個大隊回來,吃完飯,準備又起身到另一些大隊去。他們一個個也都是渾身透濕,臉被泥糊得只露兩只眼睛。公社書記劉玉海渾身負了七處傷,都用紗布纏著,簡直就像剛從打仗的火線上下來一般。他們硬讓加林換身衣服,把腳包扎一下,然后由公社文書在家向他匯報情況,其余的人又都出發(fā)去做救災工作了。加林堅決不依,硬要跟大家一塊去。他只從提包里拿出塑料袋包的筆記本和鋼筆,就強行跟著他們出發(fā)了。公社文書開玩笑說,他要先給縣上的通訊干事寫一篇報道,表揚他的這種工作精神。半路上,這支滿身泥巴的隊伍分成了幾組,分別到幾個大隊去查看情況,組織救災。高加林和文書小馬跟隨書記劉玉海到寺佛大隊去。一路上,他們誰也看不見誰,摸索著跟著前進。河道里山洪的咆哮聲震耳欲聾,雨仍然瓢潑似的傾瀉著。公社文書一邊跌跌爬爬,一邊給他談全公社已知的受災情況和公社的救災措施。高加林在心里記錄著。書記劉玉海一聲不吭,走在前邊。到寺佛大隊后,他們剛一落腳,村里就跑來許多人,一個個哭鼻流水,紛紛告訴劉玉海塌了多少窯,沖走了多少牲口,毀壞了多少莊稼……劉玉海胳膊腿都纏著紗布,臉黑蒼蒼的,大聲問隊干部:“人怎樣?”大家回答:“人都在哩!”劉玉海沒受傷的左胳膊一掄,吼雷一般喊道:“只要人在,什么也不怕!”高加林也被劉玉海這一聲喊叫強烈地震動了。他側過頭,看見圪蹴在莊稼人中間的劉玉海,形象就像《紅旗譜》里的朱老忠一樣粗獷和有氣魄。他看到劉玉海渾身都帶著傷,還這樣操心老百姓的事,心里非常感動。雖然第一次見面,但他就被劉玉海這個人強烈地吸引住了。他想起剛才老劉那聲喊叫,靈感立刻來了。他把筆記本和鋼筆從塑料袋里掏出來,寫下了他的第一篇報道的題目——只要有人在,大災也不怕。他就著公窯里微弱的燈火,專心寫起了這篇報道。外面嘩嘩的大雨和河道里的山洪聲喧囂成了一片巨大的聲響,但他都聽不見。他激動得筆桿抖顫,在本子上飛快地寫著。消息報道的門路架數(shù)他都懂得——他經(jīng)常讀報,各種文體早都熟悉于心了。寫完稿子后,他就跟劉玉海到救災現(xiàn)場,泥一把水一把地和眾人一起干了起來。第二天早晨,他把他的報道托公社的郵遞員送到了老景(縣里的通訊干事,高加林的同事)的手里。晚上,他和劉玉海、文書一同回到公社,參加了一次緊急會議。會上,各隊回來的干部分別匯報了情況。高加林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但他毫不拘束地向許多人提問,搜集具體的情況和一些英雄模范事跡。會后,除過值班人員外,劉玉海給大家安排了三個鐘頭的睡覺時間,然后半夜里又準備出發(fā)。高加林沒有睡。他在煤油燈下又連續(xù)寫了三篇短通訊和一篇綜合報道。他寫完后,出來站在公社門前,舒展了一下胳膊腿。(有刪改)文本二:平凡的世界(節(jié)選)路遙凌辰四點鐘,一串急促的電話鈴聲把省委書記喬伯年驚醒,省防汛總指揮、副省長萬國幫報告了南部那個城市被水淹沒的消息。喬伯年讓省軍區(qū)司令員準備一架直升機緊急飛往南部那個處于危難的城市。田曉霞奔進候機大廳,直接對省上幾個主要領導說:“我是省報記者。請允許我和你們一同前往災區(qū)……”“飛機上沒座位了!”省委副秘書長張生民不客氣地說?!皥蟮肋@次特大洪水是我們的職責。如果誤了事,你怕負不了這責任!”田曉霞語氣強硬地對副秘書長說。在場的領導沒有人知道地是省城市委書記田福軍的女兒,但她的記者風度使所有的領導都注意到了這個姑娘?!皵D出一個位置,讓她去!”喬伯年對張生民說。田曉霞在慌亂的人群中,在洪水的邊沿上奔跑而行,胸膛和嗓子眼似乎有火在燃燒。她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但她知道有許多事可干!半小時后這地方就變?yōu)橐黄粞螅^一個瘋子,這里所有的人都幸免遇難。公安局副局長對這位女記者佩服得五體投地,求地跟著一塊做疏散群眾的工作。田曉霞欣然答應,立刻成了副局長的“高級參謀”,指揮警察四處奔忙著救人。她利用空隙,在屋檐下寫成了她的第一條消息,交給副局長,讓他過一會打發(fā)人送到師專,設法讓指揮部發(fā)回報社。田曉霞剛把用塑料袋裝好的稿子交到副局長手里,突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洪水中有一個小女孩抱著一根被水淹了一半的電線桿,在風雨水嘯中發(fā)出微弱的哭聲,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沒了。她幾乎什么也沒想就跳進水中,身邊只傳來公安局副局長發(fā)出的一聲驚叫。曉霞在學校時游泳不錯,但那是在游泳池里。她在洪水中很快覺得她失去了控制自己的力量。不過,她在漂浮物中抓住一塊木板,勉強推到那個小女孩手邊。當她看見那女孩抓住木板的時候,一個浪峰便向她頭上蓋下來,她很快就在洪水中消失了。(有刪改)9.下列對兩則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加林的這次采訪讓他感到自己真正像個新聞記者,他勇往直前,趕去報道救災情況。B.高加林因在抗災現(xiàn)場被干部群眾的英雄事跡感動而精神上受到洗禮,才成功寫出報道。C.省委書記喬伯年同意田曉霞同機去災區(qū)報道洪水的要求,表明了其作為領導干部的開明。D.田曉霞不僅協(xié)助公安做疏散群眾的工作,她還利用空隙在屋檐下寫成了此次報道的第一條消息。10.下列對兩則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社文書被高加林感動的情節(jié),從側面表現(xiàn)了高加林的工作熱情和職業(yè)擔當。B.“公安局副局長……求她跟著一塊做疏散群眾的工作”,襯托出田曉霞的形象。C.文本一和文本二分別詳寫了高加林和田曉霞兩位人物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感。D.文本一在敘事上娓娓道來;文本二敘述節(jié)奏相對較快,凸顯了緊張的救災氣氛。11.同樣是寫前往抗洪前線采訪,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塑造高加林和田曉霞的形象時所運用的手法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

12.有評論認為,路遙的小說存在著苦難情結,但路遙不只是為了寫人的苦難,更是為了寫苦難中的人。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評論的?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秦說齊閔王曰:“臣聞用兵而喜先天下者憂,約結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是以圣人從事,必藉于權,而務興于時。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故無權藉,倍①時勢,而能事成者寡矣?!敖耠m干將、莫邪,非得人力,則不能割劌②矣。堅箭利金,不得弦機之利,則不能遠殺矣。矢非不铦③,而劍非不利也,何則?權藉不在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趙氏襲衛(wèi),車不舍人不休,傅衛(wèi)國,城剛平,衛(wèi)八門土④而二門墮矣,此亡國之形也。衛(wèi)君跣行告溯于魏。魏王身被甲底⑤劍,挑趙索戰(zhàn),邯鄲之中鶩,河、山之間亂。衛(wèi)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殘剛平,墮中牟之郭。衛(wèi)非強于趙也,譬之衛(wèi)矢而魏弦機也,藉力魏而有河東之地。趙氏懼,楚人救趙而伐魏,戰(zhàn)于州西,出梁門,軍舍林中,馬飲于大河。趙得是藉也,亦襲魏之河北,燒棘蒲,隊⑥黃城。故剛平之殘也,中牟之墮也,黃城之墜也,棘蒲之燒也,此皆非趙、魏之欲也。然二國勸行之者,何也?衛(wèi)明于時權之藉也。今世之為國者不然矣。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行此六者而求伯,則遠矣。“臣聞善為國者,順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從于天下。故約不為人主怨,伐不為人挫強。如此則兵不費,權不輕,地可廣,欲可成也。昔者,齊之與韓、魏伐秦、楚也,戰(zhàn)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韓、魏也,然而天下獨歸咎于齊者,何也?以其為韓、魏主怨也。且天下遍用兵矣,齊、燕戰(zhàn)而趙氏兼中山;秦、楚戰(zhàn)韓、魏不休而宋,趙專用其兵;此十國者,皆以相敵為意,而獨舉心于齊者,何也?約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強也。”(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五》,有刪改)[注]①倍:通“背”,違背。②劌:割,刺傷。③铦(tián):鋒利。④土:通“杜”,堵塞。⑤底:通“砥”,磨礪。⑥隊:同“墮”,毀壞。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B.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C.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D.兵弱而好敵強國/罷而好眾怨事/敗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狹而好敵大/事敗而好長詐/1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后起者藉也”與“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諫逐客書》)兩句中的“藉”字含義相同。B.干將,春秋時著名的鑄劍師,與妻子莫邪鑄出兩把名劍。文中干將、莫邪都指劍名。C.“何以知其然也”與“沛公默然”(《鴻門宴》)兩句中的“然”字含義不同。D.“以其為韓、魏主怨也”與“且以汝之有身也”(《與妻書》)兩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秦認為,國君如果善于順應時勢、倚重天時,那么成就大事的機會就增多了。B.衛(wèi)國國君在衛(wèi)國遭到趙國的襲擊時,倉促間披頭散發(fā)逃到魏國求援軍。C.魏王親自披甲帶劍,為衛(wèi)國出頭,向趙國挑戰(zhàn)。衛(wèi)國乘機重整旗鼓,北向攻趙。D.齊國率先聯(lián)結韓、魏討伐秦、楚,挑起了大國間的爭斗、交鋒。從而被天下埋怨。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衛(wèi)非強于趙也,譬之衛(wèi)矢而魏弦機也,藉力魏而有河東之地。

(2)臣聞善為國者,順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從于天下。

17.蘇秦是如何運用比喻論證來勸諫齊閔王要善于借助外力成就功業(yè)的呢?請簡要分析。

五、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念奴嬌黃庭堅八月十七日,同諸甥待月,有客孫彥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①。桂影②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③?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④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⑤微笑,坐來聲噴霜竹。【注】①山染修眉新綠:山色青翠似染,若新畫的眉毛。古人以山形容婦人之眉,稱遠山黛,此反以眉喻山。②桂影:月中桂樹之影。③醽醁:美酒名。④張園:張寬夫園。⑤孫郎:指孫彥立。1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不說“秋空凈”,而說“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云散、玉宇為之澄澈的動態(tài)感。B.“年少”三句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描述了灑脫不羈的作者與一群年輕人在林中游玩之樂。C.“老子”三句,月下臨風,表現(xiàn)出作者雖身處逆境卻不頹唐,只是內(nèi)心仍存悲涼的復雜情懷。D.“孫郎”兩句寫擅長吹笛的孫彥立,寫他感遇知音,從而奏出奇響,悠揚的笛聲回響不絕。19.上闋“桂影扶疏……駕此一輪玉”六句連用兩個問句,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整首詞簡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寫

20.任選三小題,補寫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游園》中,如花美眷杜十娘來到后園,在這里感嘆大好春光無人賞,心怡之事何處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正暗合謝靈運的四者難并。

(2)《登岳陽樓》中,詩人登樓遠眺,想到外敵入侵,戰(zhàn)爭不息,萬般心緒涌上心頭,寫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為暮春之時,蘭亭集,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足以暢敘幽情;舞雩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能詠而歸。

(4)王安石的《桂枝香》上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山、水兩意象描繪了金陵壯麗景色。

七、簡答題

2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958年對時任上?!段乃囋聢蟆肪庉嫷娜阒均N來說應該是____①____、充滿戲劇性的一年。丈夫王嘯平被劃成“右派”,這使身為黨員的茹志鵑處于一種____②____的惶恐之中。()。茹志鵑的女兒王安憶在有關文章中稱1958年的這段時間“是我母親心情灰暗的時期”。而那時《百合花》的發(fā)表顯然是____③____的,這篇小說在《延河》第3期發(fā)表,但它“感情陰暗”“缺乏陽剛之氣”“風格過于纖細”,因此被人們看成是不合常規(guī)。其后更是有人提出嚴厲的批評。____④____的茹志鵑眼看就要步《紅豆》與《在懸崖上》的后塵,遭受與宗璞、鄧友梅相似的命運。不幸中的萬幸,時任文化部部長和中國作協(xié)主席的茅盾很欣賞這篇小說。茅盾認為它“反映了解放軍的崇高品質(zhì)(通過那位可愛可敬的通訊員)和人民愛護解放軍的真誠(通過那位在包扎所服務的少婦)”,并提到“這是我最近讀過的幾千余短篇中間最使我滿意、也最使我感動的一篇”。正是因為茅盾將《百合花》中的人物關系設定為高尚的軍民關系,才使《百合花》幸免于難。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