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專題復習課件(哲學基礎知識)_第1頁
■高考一輪專題復習課件(哲學基礎知識)_第2頁
■高考一輪專題復習課件(哲學基礎知識)_第3頁
■高考一輪專題復習課件(哲學基礎知識)_第4頁
■高考一輪專題復習課件(哲學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家好1《生活與哲學》

2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新教材:第一單元:哲學基礎知識(1-3課)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追求真理(4-6課)第三單元:思想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7-10課)第四單元:認識社會價值選擇、(11-12課)生活與哲學(四個層次):3教材體系:三部分1、哲學概論(第一單元、一至三課)2、辯證唯物主義(第二、三單元、三個組成部分)(1)辯證的唯物論(唯物論)(第四、五兩課)(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識論)(第六課)(3)唯物的辯證法(辯證法)(第三單元)3、歷史唯物主義(第四單元、三大觀點)(1)歷史觀(第十一課)(2)價值觀(第十二課)(3)人生觀(第十二課)哲學11觀:物質觀、意識觀、實踐觀、真理觀、聯(lián)系觀、發(fā)展觀、矛盾觀、否定觀、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4《哲學生活》基本內容概覽辯證唯物論——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第4-5課)唯物辯證法—世界存在的狀態(tài)(怎么樣?)(第7-10課)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如何認識世界(第6課)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社會的發(fā)展、人的存在及價值(第11-12課)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5678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9第一單元結構1、什么是哲學(第一課);2、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二課第一框);3、哲學的基本派別(第二課第二框);4、哲學與時代精神(第三課、重點講馬克思主義哲學)。10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單元線索】本單元沿著“從一般到個別”的思路,先闡述哲學的一般理論,再由此引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掌握以下基本問題:一、哲學的一般知識

1、哲學的起源、哲學的本義、哲學的功能、哲學的任務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3、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總結和反思4、哲學的基本問題、基本派別5、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11一、哲學是什么?

把握四個關系:一、哲學與生活實踐的關系二、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四、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提示】哲學的“關系”,包括“區(qū)別”與“聯(lián)系”兩方面。

12(一)哲學的起源、本義、作用、任務。(1)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一、哲學與生活實踐的關系

【提示】哲學智慧產生于實踐,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fā)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所以哲學具有反思性2、哲學的作用(1)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2)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3)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學)13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區(qū)別)1、含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2、形成:每個人都能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自發(fā)形成);哲學家對世界觀進行概括和總結形成哲學(自覺形成)。3、特點: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4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聯(lián)系)1、研究對象上:都是整個世界(不同于具體知識);2、性質上:都有正誤之別;3、關系上:世界觀是哲學的內容;哲學是世界觀的最高表現。15區(qū)別聯(lián)系世界觀人人都有,哲學并非人人都知;世界觀通常是自發(fā)形成的,哲學則是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二者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16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區(qū)別)1、含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指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2、應用: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世界“怎么辦”的問題。17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聯(lián)系)1、總體上,二者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不可分割,兩者統(tǒng)一于哲學。2、具體表現上,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更為根本);方法論體現世界觀。18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區(qū)別)1、含義: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不是總和);其他學科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guī)律和奧秘。2、研究對象: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事物。3、任務:哲學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其他學科揭示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guī)律。4、作用:哲學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其他學科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

19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聯(lián)系)1、性質上,都有正誤之別(其他學科≠具體科學);2、關系上,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提供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202、哲學與具體科學區(qū)別聯(lián)系對象不同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哲學研究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的關系任務不同具體科學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guī)律;哲學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作用不同具體科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哲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方法論指導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21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

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不是整體和部分、多數和少數的關系。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提示】“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是科學之母”等說法都是錯誤的,但可以說“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是正確的22哲學的內涵1、從產生看,哲學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是人們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2、從本質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3、從作用看,哲學是一們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能夠為人們提供系統(tǒng)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23專題一:哲學基礎知識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1-3課24一、生活處處有哲學(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1、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它不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而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2、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25

總之,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與個人發(fā)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和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兩個正確看待、三個正確對待)3、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26一、哲學是什么?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把握兩個關系:1.哲學與世界觀區(qū)別聯(lián)系世界觀人人都有,哲學并非人人都知;世界觀通常是自發(fā)形成的,哲學則是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二者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27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282、哲學與具體科學區(qū)別聯(lián)系對象不同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哲學研究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的關系任務不同具體科學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guī)律;哲學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作用不同具體科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哲學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方法論指導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29(2013·江蘇)轉基因食品今天已經非常普遍,支持者認為它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間組織對此持激烈的反對態(tài)度,他們認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則,人為地改變生物的基因將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從中可見()①哲學對具體科學具有指導作用②世界觀是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導③價值判斷與人認識事物的角度有關④認識運動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對于轉基因產品,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這主要是受到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影響,②③說法正確。題干沒有涉及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①不選。認識運動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④說法錯誤。C30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何者第一性存在決定思維有無同一性思維決定存在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思維不能正確反映存在可知論不可知論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休謨、康德一、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派別思考:哲學基本派別與哲學基本問題的關系?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意識和物質的關系)31◎易錯點撥1.“哲學的基本問題”與“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點撥:(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即二者誰先誰后、誰決定誰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32陣營基本觀點內部派別主要區(qū)別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如金、木、水、火、土、風等)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唯物辯證的基礎上把自然觀和歷史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2、哲學的基本派別:33

陣營基本觀點內部派別主要區(qū)別唯心主義意識決定物質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夸大為唯一實在,認為客觀世界依賴于人的精神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上帝、神仙、天命、佛、理、理念、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和主宰,認為現實世界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34知識聯(lián)系1、兩個“基本”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者的關系:哲學基本派別是對哲學基本問題中的第一個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2、兩個“分歧”的關系(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對______的回答不同。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對________的回答不同。二者的關系: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世界的狀態(tài)怎么樣

世界的本質是什么

353、哲學的時代性及作用:哲學與時代精神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的作用(1)從人類社會領域看,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①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③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2)從個人成長看,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364、37(2013·福建)今天,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思考。有學者這樣寫道: 如果你們走在時代觀念之前,這些觀念就會緊隨并支持你們 如果你們走在時代觀念之后,它們便會拉著你們向前 如果你們逆著時代觀念而行,它們就將推翻你們 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①正確反映時代精神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②反映時代客觀要求的觀念可以支配社會的發(fā)展③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決定時代觀念的變化發(fā)展④時代觀念的反作用體現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本題考查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材料中時代觀念會支持你們、拉著你們向前,說明了正確反映時代精神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時代觀念有時先于社會存在,有時落后于社會存在,體現了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①④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但不可以支配社會的發(fā)展,②觀點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③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符合題意。D38(2013·高考天津卷,7)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宣布發(fā)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魻栃蛔u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fā)現”??茖W家的這些發(fā)現再次證明()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茖W家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魻栃?,說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A項符合題意;B項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錯誤;C項干肢不符;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D項錯誤。A39(2013·高考福建卷,34)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A.③→④→② B.②→③→④C.③→②→④ D.②→①→③【解析】本題考查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考查考生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tài),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②是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觀點,③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④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C項選項排序正確。①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不合題意。C401、世界觀揭示了事物本質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提醒:哲學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2、哲學來源于人們形成的世界觀。(提醒:哲學來源于實踐。)3、哲學是包羅萬象、凌駕于一切科學之上的科學。(提醒: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哲學不是包羅萬象的和凌駕于一切科學之上的。)易錯知識點414、哲學是從某方面反映人們對客觀世界和人生價值認知的科學。(提醒: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并且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提醒: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6、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依據。(提醒:哲學基本問題還為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提供依據。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依據。)7、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而不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物質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428.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義。(提醒:應弄清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各自的根本觀點,不可把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庸俗化。)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