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_第1頁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_第2頁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_第3頁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_第4頁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

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案例——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名師資料合集(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心理安全分析材料---面對自卑怯懦的學生宋翠平案例介紹王鵬是我班一位年級的女同學,她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頭發(fā)黃黃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績上游,中等智商,非常靦腆,性格內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fā)言,老師提問時總是低頭回答,聲音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除了上廁所外總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fā)呆,老師叫她去和同學玩,她會沖你勉強笑一下,仍坐著不動。平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里,不和同學玩。遇到節(jié)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連外婆家也不去。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學在小學五年里順利地走過來了,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yōu)勢,面對激烈的競爭,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競爭勇氣,缺乏自信心,走進六年級的學習,特別是參加畢業(yè)會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總覺得自己確實不行,在激烈的競爭中,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1.個人因素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她長期受自卑、羞怯、焦慮和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yōu)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這樣就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發(fā)展。2.家庭因素現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長對孩子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導致許多的小學生肩負重擔,過重的壓力在學生未能達到父母期望時,便使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懷疑自己,不安、煩惱、孤獨、離群等情感障礙隨之而來。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力不從心,父親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爾才過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達的方式十分粗暴。3.教師因素在學校里,如果教師對一些同學了解不夠,關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對這些同學的評價偏低,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幾個學期以后,這些同學便逐漸產生失落感,在老師那兒他們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贊嘆,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就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卻慢慢占了上風。另外,老師對少數心目中的優(yōu)等生日益產生的偏愛,對多數屬于中間狀態(tài)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普遍滋長嚴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師片面地認識學生,對優(yōu)等生日趨偏愛,更進一步加深小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的自卑心理日趨嚴重。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毛某同學出現這種情況,極可能是因為她的心理有一定問題。如何幫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這個陰影呢?輔導策略這半學期以來,我在班級里進行了“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動管理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驚喜地發(fā)現毛某同學的情況明顯好轉,她在班級各項活動的影響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樹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態(tài)?,F在她不但喜歡與同學一道做游戲了,而且積極參加班級管理、年級管理??吹剿砩系淖兓?,這可謂是感受良多:1.激勵教育,喚起信心?!皫煇凼墙逃幕A”,為了去除毛某的畏懼心理,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的找毛某閑談,中午她在校午睡時,幫她蓋好被子,讓她幫我拿作業(yè)、發(fā)作業(yè)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fā)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毛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們的毛某同學回答問題真響亮”“我們的……”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全班同學看成一個整體,毛某是我們整體中的一員。漸漸的,毛某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還天真的問我:“老師,你是老師嗎?”“我不像老師嗎?”我反問?!安惶?,你上課老愛笑,老師上課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著她的手說:“好孩子,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其實上課愛笑的老師多得很!”2.樹立信心,激起動力。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小組間的演講比賽,作為膽小的毛某被所在小組選上了,我知道這是小組成員給她的機會,我就發(fā)動她的好朋友動員,并讓他們一起上。開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她上了。而且表現得還不錯。我和其他老師都在自己所任課上以她為典型進行了表揚。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開心的笑容。從此她變了好多。對好多課似乎也有了一定興趣。后經過不斷鼓勵,鞏固,她進步了。有一天她問我:"我能行嗎?"我說:"你這么棒,當然行。演講都說得那么好,還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動地不住點頭。從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績有了飛躍。3.重視家庭,提高能力。毛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與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請來,詳細地分析了毛某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我們要為自卑的同學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在家里:有客人來到家里,家長可以讓她為客人遞茶、剝糖果等,也可以讓她與客人玩一會兒,給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同時,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鍛煉與家人交往的能力。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表揚。4.進行評價,促進自信。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用激勵的方式使其揚長避短,我們讓她自主設立了自己的成長檔案,每月評一次,讓她通過自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記錄下來,在評價中毛某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評中,學會反省,逐步完善自己。為了調動她的自我教育意識,每個月都給她以正確的評價,把毛某突出的個人事跡在班集體中、家長會上集體表揚。這樣充分調動了她的積極性,使他在評價中自我激勵,迸發(fā)個人力量,不斷自律、自信、自強。5.參與管理,自信自強。通過自主管理課題的深入,我們將更多自主的空間給了學生,在班級中,我們提倡"班干輪換制"、"組長負責制",在年級中我們推出了各項管理崗位,讓學生充分自主,不斷自律、自信、自強。在經過一番激勵之后,毛某也積極投入到各項自主管理中來,從班級的小組長開始,她對自己、對同學、對事情的看法有了明顯的變化,她不再沉淪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自信、自強。在管理中,毛某發(fā)現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通過與老師交流、與同學協作,她所在的小組不但各項評價合格,而且在班級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毛某臉上露出了笑容,從此她行為更自律,態(tài)度更積極,學習更自信。6.輔導效果通過輔導,通過我們慢慢地去關心她幫助她,她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毛某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學校模擬考試總分班級第六名,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游戲,上課能舉手發(fā)言且聲音較大聲。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結論自卑,往往是因為缺少了自信,或對于自己的某個地方不滿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處,都不應該對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對自己一直充滿信心,就不會怕自卑。對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們要多關心她們,讓她們感到家的溫暖!面對毛某的成功,讓我更加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毛某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不正確思想,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自信自強。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老師,同伴上來,最終消除與所有人的隔閡,樂于接受教育者的教。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yè)和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筆者認為,青年學生首先應學習一些心理知識,促使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對將來的學習生活都有好處。其次,青年學生應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滿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個性和統一的人格,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最后,筆者認為,心理輔導也是促進學生正確的認知結構和情感與態(tài)度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徑。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按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盡可能充分發(fā)展并提高學生的心理潛能,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現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素質教育也不再是呼聲日緊,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對教育的關注,從家庭到社會,處處可以體現。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素質教育,特別是心理素質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擇業(yè)和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

一、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知識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后,能按心理學規(guī)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guī)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guī)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guī)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還可以調節(jié)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松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中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煉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會調節(jié)情緒、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fā)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因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了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yè)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二、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問一位中學生“你健康嗎”他也許會說:“我當然健康,瞧,我壯得象頭小牛犢,從沒生過病?!笨墒墙】挡粦恢阁w格健壯與否,還應包括心理在內的健康。嚴格地說,只有體格健康還算不上是健康,因為健康不只是體格健壯與否,還包括心理健康與否,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釋: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tài)。也就是說,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F在不少中學生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如膽小、憂郁、孤僻、依賴、神經質、人際關系不良等。那么,怎樣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生理健康的指標較明確,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較為困難,因為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xù)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動態(tài)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tài),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并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xù)存在的狀態(tài),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fā)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發(fā)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來源于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tài)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wěn)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tài)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滿意的心境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于正確的認識,由于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于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tài)。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準,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于健康狀態(tài)中。

④良好的個性,統一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zhí),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zhí)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人與動物區(qū)別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zhàn)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三、注重心理輔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年齡階段。要從未成熟兒童期向逐漸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轉換過程中,會產生種種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輔導老師,幫助他們順利安全渡過青春發(fā)育期,并把這一時期轉化為學習的“最佳期”,人生的“黃金時代”。

要了解心理輔導是什么首先要明確,心理輔導是什么?心理輔導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輔導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教導,但倘若只有教導或只在說教,絕對不是心理輔導了。心理輔導也不僅僅是進行邏輯分析,給予忠告與建議,更不是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心理輔導也不是普通的會見,不是社交式的談話,更不是指責、批評、游說、嘲諷或恐嚇;至于用同情的態(tài)度、行為去安慰與開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輔導。多年來,學者專家紛紛為心理輔導作出定義。從狹義看,心理輔導最簡單的定義是“幫助一個人自助”。若從廣義看,心理輔導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具體來說心理輔導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心理輔導老師的職責在于通過心理輔導,給學生以一定的幫助、指導,促進他們認識結構和情感與態(tài)度模式有所變化,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和選擇,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不斷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統合與豐富的發(fā)展,邁向自我實現。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二)一、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曾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與內涵,從不同角度進行過多方面的闡述與探索。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wèi)生大會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的狀態(tài)。"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角度來定義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順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說得通俗點,心理健康的標志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人際關系良好,能適應環(huán)境,有幸福感,在學習、工作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二、我國新時期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依賴心理

當前,獨生子女學生越來越多,日益成為在校生的主體。他們有的在“糖水”里長大,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缺少獨立意識,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2.自負心理

主要是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和嬌寵,獨生子女成為整個家庭的軸心,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總想事事占先搶頭,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認識不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他們一旦遭遇挫折失敗,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絕路。

3.自私狹隘心理:表現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經常感到委屈,吃虧而郁郁不樂,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對自己的品質、智力、能力等感到懷疑并做出過低評價所產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發(fā)展,就會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產生日益顯著的消極影響,特別是中學生尚處于心理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年齡階段,自我否定意識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緒的巨大波動和思想觀念的急劇變化,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

5.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學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癥,是中學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處于抑郁情緒狀態(tài)下的中學生,經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心孤獨卻不愿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傾訴。

6、孤僻心理:主要表現是喜歡獨處,實屬單飛的雁,不愿與他人接觸,沉默寡言,內心產生壓抑、苦悶。這種心理往往嚴重影響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往往使學生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

7.焦慮異常心理:焦慮心理是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當人們預期某種危險和痛苦境遇將發(fā)生時,通常都會產生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是帶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適應性反應。然而,焦慮的程度過于嚴重時,就變成了懼怕,人的主觀感覺就變得緊張不安,易產生不愉快預感。

8、恐懼心理:是指對某種特定對象或境遇產生了強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實際上這類引起害怕的對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導致危險或威脅。對某一特定事物或現象的特殊害怕,是中學生最為普遍的恐懼心理。

9.易怒心理:所謂易怒就是指容易沖動、急躁,愛發(fā)脾氣,喜怒無常,報復性強,常有干危險、愚蠢事的沖動,事后冷靜下來又后悔?,F實生活中,有些中小學生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別人看來不以為然,而他卻犯顏動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一些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常產生與常態(tài)相背的心理反應,與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對抗態(tài)度,對老師、家長的教育感到厭煩甚至頂撞。

11.嫉妒心理:這是一種恐懼或擔心他人優(yōu)于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態(tài)重點中學的學生尤為明顯。12.猜疑強迫心理:表現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這類同學不能與同學正常交往、和睦相處,久而久之,造成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厭學心理:目前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升學難,就業(yè)難,出路窄的現象,深感前途渺茫,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害怕考試等等。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能正確的自我觀念,能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yōu)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對自己的不足或某些無法補救的缺陷,能正確對待,安然受。

2、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fā)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fā),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為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3、善于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群性,有人際關系交往的欲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于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4、情緒穩(wěn)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tài)。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于輕松、活潑、快樂的狀態(tài)。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于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于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沖動而違反道德行為規(guī)范,能在社會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處于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為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樂于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蕩,辦事機智果斷,表里如一,行為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御機制,隨時可排泄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tài)。

7、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投入有樂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和對國家有意義、有價值。能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事有意義的事業(yè),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勇于承擔社會義務,善于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服務。

8、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特征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其認知活動、情緒反應、性格特征等心理特點以及行為表現應與其年齡階段相符合,與其充當的社會角色相適應,保持一定年齡階段的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9、能與現實的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節(jié)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適應狀態(tài)。能夠根據客觀的需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言行,在暫時無法改變客觀環(huán)境的情況下,能主動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tài)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而常態(tài)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變故和學習環(huán)境、學習任務的改變而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負擔。能坦然處事,保持安寧的心理狀態(tài)。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達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沖動,不表現與成人的反抗對立的情緒。能有效的控制和改變消極的逆反心理與行為,使之健康地成長。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的八“自”方針

1、自知:找到自己的盲區(qū),了解自己,不自大、不自卑,準確的定位自己!

2、自醒:時時自己提醒自己,做到自己蘇醒,有一個時刻提醒自己的朋友!

3、自學:自學:集體=8:2,要用80%的時間去總結學習,用20%時間去交流!

4、自動:時刻記住永遠是給自己干,自己經營自己,一個不為自己負責的人談何去為別人負責!

5、自律:法律-紀律-規(guī)律-戒律,記住要在律中求取屬于自己空間的自由!

6、自強:要自強不息,要經得起屈辱、傷害、委屈、失敗、誘惑,處于高位是尤其要經得起誘惑!

7、自勵:做到不指責,不抱怨,不壓抑,要對自己的情感人生負全部責任!

8、自新:觀念-心態(tài)-能力-行動-團隊五大思想要不斷提升,人生要進步要創(chuàng)新!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三)

中小學生心理問題與心理咨詢所謂心理咨詢,一般指咨詢人員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fā)和指導,并通過解除心理問題來維護或增進其身心健康,促進個性發(fā)展和潛能開發(fā)。學校的心理咨詢指咨詢老師通過書信、、交談等形式為求詢的學生提供解釋、答疑、建議和幫助,以期改善其不良心境,使之更好適應學校的教育活動。有些學校還同時進行心理測量和心理訓練,這就需要專業(yè)技能層次較高的教師任職,以保證心理測量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及心理訓練的有效性。中小學時期是從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掌握學生心理變化規(guī)律,了解常見的心理問題是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的基礎。一、有心理問題學生的行為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都是相似的,問題學生卻各有各的問題。產生問題的根源主要來自心理偏差,例如: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育的不均衡,心理發(fā)展過程的不協調,個性心理結構不合理,自我發(fā)展與外部要求不一致,這些問題絕大多數是發(fā)展中的問題,有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然化解,也有些需要成年人的幫助才能有效解決。(一)、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通常是身心成長和發(fā)育過程中的問題.表現為困惑、煩惱、心理失衡、不適應學習生活的現象,有些問題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暫時性、不確定性和普遍性,學生可以憑著自己的知識經驗和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調節(jié)。因此,一般性心理問題的產生與解決是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和動力。在學習方面1.入學不適應對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在一年級學生中較多見。兒童從一個受愛護照顧的家庭或幼兒園來到一個紀律嚴明、需要獨立自覺學習的學校中,前后環(huán)境有了顯著變化。通常,大部分兒童在一、二周內就能適應。但是有少部分兒童卻總感到陌生、恐懼、懷疑、拘謹等,從而抑制了他們參與學?;顒拥姆e極性。主要表現:對上學的態(tài)度消極。出現或多或少的學習困難。不能很好地與同學相處。缺乏責任感,經常擾亂集體的秩序。2.厭學近年來,由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中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中的厭學情緒普遍滋長。厭學主要表現:(1)課堂學習、課外作業(yè)等學習活動完全處于消極被動狀態(tài)。(2)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無意注意多,微小的外部動因也能使他們呈現明顯的分心狀態(tài)。(3)常常聽課不專心、作業(yè)不用心、預復習無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習慣。(4)對學習不感興趣,討厭學習,他們往往一提到學習就心煩,對家長和教師有抵觸情緒,學習成績差。3、學習疲勞學習疲勞是指長時間緊張學習后學習效率下降的現象。學生年齡越小,越容易產生疲勞。在情緒情感方面1.羞怯羞怯就是我們常說的膽小、害羞。這在低年級兒童或是女生中經常見到。主要表現:(1)見到生人臉紅,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也慢聲細語。(2)上課時不敢舉手,不敢大聲回答問題。(3)參加活動時主動性不強,不敢?guī)ь^或自愿去做某件事。2.焦慮分離性焦慮。多見于學前班和一年級學生。主要表現:不愿上學,不愿離開家長,擔心家長出意外,擔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考試焦慮:主要表現:(1)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2)害怕考試,考試時過分緊張。3.易怒主要表現:(1)自我約束能力差,情緒不穩(wěn)定。(2)說話、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處理問題。遇事易沖動、任性。(3)在困難面前,不能持樂觀的態(tài)度。對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順心的事則怨氣沖天。如有些學生希望教師作業(yè)留少一點,若稍多、難一點,便滿腹牢騷。4.嫉妒心嫉妒心存在于許多孩子身上,特別是高年級的兒童尤為明顯。主要表現:(1)盲目驕傲,不愿意看到別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常對別人挑剔和貶低。(2)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師對自己關心、重視,看到老師關心、重視別人,就生氣,甚至怨恨別人。(3)與同伴相處,喜歡顯示自己,譏笑別人。(4)發(fā)現比自己強的人或事,輕則有意視而不見,重則想法破壞。在行為方面1.說謊行為說謊,在中年級以上的兒童中較多見。主要表現:為了逃避懲罰或責任,故意說謊。為獲得某些東西或榮譽而不惜說謊。2.攻擊行為主要表現為:打人、罵人,欺侮弱小同學。占有欲、支配欲強,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際感情。蠻橫無理,粗暴的擾亂別人,甚至在課堂上做出各種小動作打擾同學。好主動出擊、喜歡公開批評他人、好開別人玩笑、拒絕與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歡報復、易為小事發(fā)怒等。3.退縮行為退縮行為是由挫折所引起的逃避、依賴、好哭、不愛社交、自暴自棄等行為。在自我意識、意志品質方面1、自我評價能力較低不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評價,主要表現:(1)缺乏自信。(2)常常對自己不滿。(3)不敢單獨接受任務。(4)與同伴不敢進行正當的競爭。這些兒童常伴有自卑的情緒體驗。2、以自我為中心很多學生,在嬌生慣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長大,形成以自我中心、任性、固執(zhí)己見,不懂得為別人著想,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以自己的好惡來論人、論事,并且自以為是,甚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稍有不滿,便大鬧,大發(fā)脾氣。干事情有始無終,粗心大意,缺乏責任感。3、自制能力較弱主要表現:(1)感情用事,情緒波動大。(2)做事情虎頭蛇尾,甚至半途而廢。(3)上課隨便說話,做小動作。(4)經常不完成作業(yè)等。4、抗挫折能力較低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經不得一點委屈和失敗。被玩伴拒絕、被老師批評、沒當上班干部、考試成績不理想……就鬧情緒、哭鬧、不上學,有時做出極端的舉動。(二)、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發(fā)育的一個轉折階段,他們正在告別童年,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成長和變化時期。身體在急劇的發(fā)育,心靈在不斷豐富,情緒在激烈波動是初中生的特點。他們正在竭力擺脫童年時期的幼稚狀態(tài),向成年人過渡。他們希望老師和家長把他的當大人看待,其實,他們還不具備成年人的心智水平,因此心理上處于一種非常不穩(wěn)定、不平衡的狀態(tài)之中。常常出現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斷乳期”、“風暴期”、“動蕩期”實質就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1、嫉妒心理嫉妒是對他人的優(yōu)越地位而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伴有焦慮、悲哀、猜疑、故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情緒。具有嫉妒心理的學生,可能因學業(yè)成績、愛情、才貌、榮譽地位等產生嫉妒。如果你是被嫉妒者,你可能很煩惱,但你要看到被別人嫉妒那證明“你比別人強”,同時要戒驕戒躁;如果你是嫉妒者,千萬要注意到經常有這種心理能導致害人又害已的結果。有句名言說得好“如果你戰(zhàn)勝不了他,那就同他合作吧”。所以要正確對待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優(yōu)勢,心胸開闊一些,不要斤斤計較得失,學會各得其所地看問題,才能從嫉妒的情緒中走出來。2、自卑心理自卑心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高中生是自卑感多發(fā)期,這種心理使他們常常不敢交際、害怕失敗、多愁善感、瞻前顧后。其實,所有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只要拿出勇氣正確地面對,積極地嘗試,很多事實證明了,多一次失敗,就多一次轉機。消除自卑的方法是建立自信,設立適度的奮斗目標做自己能達到的事情,不斷給自己肯定,學會正確的對自己作出評價。3、孤獨心理由于高中生獨立意識的增長,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易使他們產生一種與世隔絕的心態(tài),覺得百無聊賴、孤單寂寞。如何打破這種心理閉鎖、消除孤獨感呢?①培養(yǎng)自己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②結交朋友無友則孤陋寡聞”③善于溝通、“交換思想優(yōu)于交換蘋果”(羅素語)④辮證地看待自己,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給自己的孤獨找一個適當的坐標。4、戀愛心理早戀。早戀是指過早出現戀情的現象。父母和老師發(fā)現這個問題時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要能正確認識到由性生理成熟引發(fā)的性意識覺醒提前的趨勢。幫助他們正確地對待,給他們指出方法,提供多種健康的活動。5、單戀。單戀指的是一方對另一方以一廂情愿的仰慕與熱愛為特點的情感。單戀心理出現,要視其反復性,而單單一兩次就不足為憑了;要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看對方是單對自己這樣還是對別人也一樣。6、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實際上高中生的自尊心理是很強的。教師要認識此期間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在探討自我、反省自我中,不斷地提升自我。同時,要能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和場合。注意正面引導,堅決反對以簡單、粗暴的形式對待高中生。由于高中生思維敏銳、理解能力強,如果說的有理有據,一定會使他們信服。另外在身教重于言教的基礎上,要擴大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與社會有良好的接觸,提高其心理上的適應能力。7、挫折心理挫折對某些人會構成威脅和打擊,如自尊心的挫傷,自信心的減弱或喪失,愧疚感、無助感的增加等。使之產生一種由焦慮、抑郁、恐懼、憎惡、憤怒等感受交織而成的復雜的情緒體驗。挫折的嚴重性是相對的概念,心理衛(wèi)生學普遍認為,真正引起適應困難的,與其說是挫折本身,還不如說是當事人對他們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態(tài)度。防止挫折造成不良影響,把握一些于已于社會都有利的防衛(wèi)方式。①理智。在挫折面前,要以正確的理性觀念駕馭個人的情感,一旦產生不良念頭,要冷靜地審時度勢,反省一下由此產生的攻擊反應是否值得,是否有其它方法可以解決。一個人只有接受現實中的自我,才能根據社會的需要創(chuàng)造理想的自我。②升華。有人說過“別人是打不倒你的,除非你自己倒下”。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將這種不為社會所認可的動機或欲望,導向更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創(chuàng)造性,利己利他性,這樣會形成一種高水平的自衛(wèi)方式,另外在逆境面前巧妙利用幽默、自慰、宣泄、轉移等尋求解脫,避免心靈崩潰,也是有效的方法。二、心理異常及其預防(一)小學生心理異常及其預防小學生心理異常,主要反映在某些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上,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說謊,迷戀游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種心理異常行為長時間得不到引導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節(jié),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1、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個體發(fā)展因素首先,從生理因素分析。有些心理異?,F象,如呆滯、遲緩、多動、冷漠等,就是由于遺傳的原因導致智力發(fā)育遲緩或精神分裂癥等。也可能由于腦部受損傷,引起“輕微腦功能失調”遺傳因素的影響會使某些學生容易產生心理異?,F象。其次,從年齡因素分析。比如:7-8歲的小學生通常較多恐怖黑暗和孤獨;而到了9-12歲,小學生則對學校的考試,身體的外部形象等感到恐怖;很多小學生,在入學前多有多動癥和注意缺陷,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度,這些行為現象常常被他們在發(fā)育中的正常運動所掩蓋,到了一年級以后,他們的活動頻率加劇,而與學校學習活動多不相協調,因此,有許多這類的孩子被其父母或老師確定為問題學生;到了小學四—六年級后,他們的“多動”現象及注意缺陷現象明顯減少。同時活動過度的現象也隨之減少,不過這種不良行為所帶來的學習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因此說,小學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中的存在的不良行為現象應引起重視,如果不及時發(fā)現糾正將會發(fā)展為變異嚴重的心理問題。再次,是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展不均衡的因素。個體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發(fā)育成長,同時,還意味著人的社會心理的日趨成熟。問題是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這種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往往并不是和諧一致的,尤其是在11、12歲以后,隨著身體發(fā)育的突飛猛進而常常在心理上出現滯后現象,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幼稚和沖動。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神經系統細胞的髓鞘化程度也接近成人,但是由于他們的閱歷淺,知識和經驗不足,所以理解力,思維力,情感體驗的能力都落后于成人,由于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協調,導致一些心理異常行為的發(fā)生,如由于認識,理解上的不深刻導致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情感過程發(fā)生的動蕩又會導致意志薄弱。(2)、社會文化的影響因素(家庭-學校-社會)一定的社會文化決定了人們相應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就從外部影響了人們的心理行為。它是透過個人身邊的社會,學校以及家庭而發(fā)生影響的,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家庭和學校的影響占據對小學生心理行為影響的絕大部分內容。首先是家庭環(huán)境的因素,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多數已轉向了一種以孩子為核心的形態(tài),它使得獨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權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所以他們沒有尊重他人和忍受壓力的經驗,由于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結構使孩子獲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認同,他們一方面表現出有雄心和抱負,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顯得懶惰,不愿意為之付諸努力,正如阿德靳所說:“嬌寵的孩子永遠不能自立,他缺乏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機會”。因此,他們在性格上是脆弱的,他們依戀父母,又缺乏獨立能力;強調自我中心,希望受到過分的重視,同時又輕視同伴關系,由于父母溺愛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其次是學校的因素,學校通過各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教育活動,而且遵循教育規(guī)律,方法得當,小學生就會健康成長。反之,學校片面追求分數就會造成學習氣氛過分緊張,小學生過重的心理負擔?;蛴捎趹陡鞣N上級檢查,進行擾亂正常教學規(guī)律的現象,則會使學生產生逆教育之道的行為,虛浮,不真實,壓抑等不良情緒。再次是社會因素的影響,由于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多樣化,復雜化,社會文化中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游戲機、影視作品、一些書籍中都帶有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內容,影響著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競爭加劇,人際交往中的復雜,自制力的缺乏,都容易給小學生造成過大的心理沖擊,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問題。小學生出現了心理異?,F象,應給予積極的心理矯正。但更重要的是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矯治為輔,很多已經出現的心理異常現象,都是可以通過早期預防而避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起到預防作用,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小學生心理異常的預防:從早期的預防保健到對疾病的治療干預,有三個層次,對于心理異常現象采取預防性,即心理健康的初級和次級保健,對于已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的現象采取治療干預,即第三級保健。初級預防實際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預防保健,從小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來看,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最早也最為重要。到了中高年級階段,學校環(huán)境就逐漸成為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隨著小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社會環(huán)境又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由此看來,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應作為我們預防的主要針對點。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將這三方面的環(huán)境有機結合,互相協調,以更有效地預防小學生各種異常行為的發(fā)生。首先,學校應具有專業(yè)培訓的心理健康教師,開展以課堂為教育宣傳的陣地,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實際鍛煉的渠道,以家庭、學校相結合的輔導形式來引導,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導向。其次,做好學生的心理保健檔案,這是一項專業(yè)且繁瑣的工作,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都處于不斷發(fā)展的時期,各方面均未發(fā)育成熟,所以在建檔時應著眼于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和完善教育的工作上,主要選擇五個方面作為小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1)基本狀況(包括家庭狀況,早期身體狀況。(2)智力狀況。(3)個性特征(包括興趣、愛好;人際交往;合作意識等方面)。(4)心理健康狀況。(5)學習心理狀況分析。在建立心理檔案時,必須要結合現實表現提出教育培養(yǎng)建議。做好這項工作,可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最后,進行必要的心理咨詢,這主要針對一些有輕微問題的小學生,包括個體咨詢,團體咨詢,咨詢和書信咨詢。這種咨詢應以輔導為主,在教師明確弄清學生心理問題的同時,及早提醒,防止心理問題的加深和可能出現的心理障礙,重視咨詢過程中心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從而加強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保健工作,達到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二)初中生心理異常及其預防初中階段心理異常情況比較集中于“學校適應不良”和“人格發(fā)展異?!?。這一期間的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心理異常比較容易發(fā)生,也比較容易矯正,關鍵在于對學生的心理異常能夠及時發(fā)現、正確識別和有效糾正,避免引起嚴重的心理疾病。1、初中生心理異常的表現:(1)學校適應不良癥是一種適應性障礙,一般是由于中小學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差異而引發(fā)的。有些學校在中小學教育銜接上有一定問題,也有些學生自身適應能力較差。學校適應不良癥主要表現在行為異常和情緒異常兩種。行為異常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行為退縮,例如,與同學交往減少,不愿意參加文體活動,課堂不愛發(fā)言,游離于班集體之外。二是行為倒退,有些學生留戀兒童時期的游戲,喜歡童稚性活動,與同齡人產生距離,玩不到一塊兒,談不到一起,學習無目的,行動無計劃,甚至害怕長大。三是行為紊亂,初中階段是行為紊亂的高發(fā)期,一些學生違反與年齡相符的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準則,如打架斗毆、逃學說謊,離家出走等。還有些學生活動過度,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如沉迷于電子游戲或某種業(yè)余愛好,這些都屬于行為異常的表現。情緒異常也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焦慮癥,初中學生在心理上還比較脆弱,假如在學習上產生一些困難、在人際交往中出現一些波折或者在自我認識上出現一些偏差,都會引起焦慮癥。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性緊張,心煩意亂,記憶與思維受阻,嚴重的還伴有頭暈目弦、失眠、心驚肉跳之狀。引起焦慮癥的主要原因是心理負擔過重,個體人格方面如:敏感、多疑、膽怯、依賴性強也差易引起焦慮癥。二是抑郁癥。表現為一種持久和嚴重的情緒低落、沮喪、壓抑、苦悶,引發(fā)的原因是缺乏自信,性格內向、閉鎖、怯懦,或認知方面存在片面、錯誤、不合理的觀念與方式。三是恐懼癥。指對某種特定事物產生持續(xù)緊張和毫無道理的恐懼。如:對黑暗、雷雨、某些小動物,蛇、老鼠等或對老師、對某些強悍的同學抱有恐懼感。產生恐懼癥的原因可能與個體以往經歷的挫折和創(chuàng)傷性體驗有關,也可能是某些條件反射的泛化。(2)初中階段另一種心理異常就是人格發(fā)展異常。指個體人格發(fā)展的內在不協調而導致人格特征偏離正常。常見的有以下四種類型:一是沖動型。表現為忍耐性極差,好沖動、缺乏自制能力,做事不考慮后果。常常出現違反校規(guī)、攻擊別人、破壞公物等不良行為。二是表演型。有些學生平時表現過份情緒化,表情夸張如同演戲,但是情感體驗膚淺,自我中心,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渴求表揚和同情,說話辦事顯得幼稚可笑。三是偏執(zhí)型。表現為毫無根據的懷疑別人、過份自我保護、病態(tài)的嫉妒別人,固執(zhí)己見、缺少熱情、缺乏幽默感,不重視別人的感受。四是強迫型。表現為過度的嚴肅、謹慎,注意細節(jié)忽視全局,遇事猶豫不決常有不安全感,往往身不由己的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2、初中生心理異常的預防:(1)學校適應不良癥的預防:首先使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消除影響學生適應不良的因素,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成熟水平。盡量減少剌激源,調整人際關系、改善學習條件,一些程度較輕的適應不良的學生通過環(huán)境的改變,癥狀可以消失。其次是提供心理支持,對學生各種不良情緒和生理癥狀及時采取支持性心理咨詢,對焦慮癥、抑郁癥、恐懼癥等可以在心理醫(yī)生的指導下輔之以藥物治療。隨著癥狀的緩解和消除,要施之以心理輔導使其增強自信心和提高自我認識水平。第三是認知的重建和訓練適應能力。學校適應不良癥從個體心理角度看都是對認知的扭曲,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充分渲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重新建立合理的認知方式,并指導他們進行心理訓練:諸如放松訓練、情緒調控訓練、處理人際關系的訓練,通過訓練使之形成正確的外人處事態(tài)度。(2)人格發(fā)展異常的預防:人格發(fā)展異常是在遺傳和環(huán)境長期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家庭教育方式、社會生治條件、學校環(huán)境都會起到重要作用。多數人格發(fā)展異常的學生在童年時就會有所表現。預防的方式應以心理訓練和教育輔導為主,促使學生認識自己人格的弱點,為之樹立良好的人品榜樣,讓他們下決心克服自己的毛病,增強自律能力,從而使人格得到健全發(fā)展。(三)、高中生心理異常及預防1、性心理異常。高中生心理咨詢遇到的性心理問題,主要是在對性認知及行為方面的異常表現。較為常見的性心理異常包括過度手yin、識別障礙等。手yin。據國外報道,80-90%的男性和50-60%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有過手yin行為。偶爾的手yin對人體并無大礙,但是長期的、過度的手yin會造成心理的自我挫折,感到懊悔、惶恐、羞恥和罪惡感、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針對這種情況,對青少年手yin狀況應采取客觀理智的態(tài)度,正確地進行指導,使他們能積極地進行自我心理調適。首先要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性心理反應,其正確的態(tài)度是:聽其自然,既不為追求快樂而有意為之,也不要因恐懼焦慮而強行壓抑,努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其次,勤洗換衣褲,保持個人衛(wèi)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盡快睡熟和一醒即起)保持心情舒暢。第三,轉移注意力,將精力投入到工作的內容和方法的研究和嘗試中去,以消滅自慰的興趣。性識別障礙性識別障礙是指性意識或自身性心理角色的顛倒,最初發(fā)生在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發(fā)展成為性別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在此階段如能及早防治則將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減少由性別交錯帶來的不便和不快,避免發(fā)展成為嚴重的同性戀或易性癖患者。對于輕度患者可采用疏導及支持性心理治療,幫助他們分析性角色認同不當的成因,鼓勵他們發(fā)展正常的性別意識和行為。不僅在性別意識上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在行為及思維方式上也要培養(yǎng)其性別特性,男孩要有男性氣質,女孩應有女性性格,切忌反其道而行之。對于在先天素質上具有異性特征的兒童及青少年、家長和教師都有責任培養(yǎng)他們的同性性格,使其按照本身具有的自然屬性健康發(fā)展。2、青春期焦慮進入青春期,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高中生對自己在體態(tài)、生理和心理方面等方面的變化,會產生一種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由于好奇和不理解會出現恐懼、緊張、羞澀、孤獨、自卑的煩惱,還可能伴有失眠、頭暈、口干厭食,神經過敏、體重下降、情緒不穩(wěn)和焦慮不安等癥狀,產生的原因多種,主要是沒有學會很好地處理常見的心理問題。這類病癥無任何器質性病變,但會伴有明顯的植物性神經功能的紊亂。除心理冶療配合藥物治療外,可進行自我療法。(1)暗示療法:自信是治療青春期焦慮癥的必要前提。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給自己的精神以動力。暗示自已能行,從小處做起,逐漸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2)刺激療法:當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痛苦不堪時,可采取轉移的注意力,如聽聽令心情舒暢的樂曲,讀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或進行一項休閑的體育運動。(3)深度松弛療法:據研究,自我深度松弛對焦慮癥有顯著療效,即患者在深度松弛的情況下去想象緊張情況,首先出現最弱的情境,重復進行,患者慢慢便會在想象出的任何緊張情況或整個事件過程中,都不再體驗到焦慮。3、社交恐怖癥這種心理障礙是一種因心理緊張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是可以治愈的。典型表現是在人面前面紅耳赤,目光緊張,心跳加快,講話吞吞吐吐,難以自我控制等,他們對自己的言行舉止特別敏感,生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丑、失態(tài),而往往因此而更加緊張和恐懼,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時,會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治療此癥可借鑒以下幾種方法:(1)正確認識交往的概念,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誰也不比誰差,不必過分地關注自我,也不必過分地考慮別人評價的思維方式,交往的意義在于彼此都能得到溝通,得到提高,掌握相關的交往技巧和藝術,以及相關的社會學、心理學和傳授學知識是十分必要的。以便在交際的過程中,逐漸去掉羞怯感,培養(yǎng)豁達的人生觀。(2)系統脫敏:其一自己做法是:先用輕微的較弱的刺激,然后逐漸增強刺激的強度,使行為失常的患者沒有焦慮不安反應,逐漸適應,最后達到矯正的目的。如引導他們先與家人接觸,再與親朋好友接觸,然后再與一般熟人接觸,最后與陌生人接觸,一旦有所成效便應強化鞏固。4、人格異常這種人格異常主要表現為情感和意志行為障礙,感知和智力并無異常。高中生群體常見的病態(tài)人格類型如下:(1)偏執(zhí)型人格:過于敏感,多疑、嫉妒、思想行為固執(zhí)呆板,自我評價過高,愛責備和加罪于人,人際關系緊張。(2)分離型人格:①情感冷談,沉默寡言,不愛交際。②乖戾古怪、多幻想,以自我為中心,想入非非,做白日夢;③思維欠邏輯性。(3)情感型人格:情緒變化大,有時持續(xù)性的情緒高漲、熱情、不知疲倦、好交往、有時情緒低落、抑郁、煩惱、精神不振,做事往往虎頭蛇尾,缺乏深思熟慮。大多青少年中的病人格異常都屬輕度的,他們的神經功能可能有些障礙,但一般無病理變化,認識能力完整,沒有意識障礙,一般能正確處理自己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其預防的方法,可從以下方面入手①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②正視現實,情緒反應適度③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第五講

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人的發(fā)展,是從“生物人”向“社會人”的轉變。社會因素對人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說來,影響人的社會因素包括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反映社會性質的幾個基本方面,如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以及思想關系;二是直接的、具體的對人發(fā)生影響的社會因素,如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等。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受前者制約的具體環(huán)境。對于個體來說,前者往往是通過后者間接地影響著個體。一、校園環(huán)境與學生心理素質人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活,客觀環(huán)境激發(fā)并制約著人的思想和行為,對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它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對青少年的成長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幽雅、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學會發(fā)現美、鑒賞美,學會關心人、尊重人,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以及愛校、愛家、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的品德。《中小學校園環(huán)境管理的暫行規(guī)定》從物質、精神環(huán)境兩方面提出了校園體環(huán)境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創(chuàng)設愉快教育的校園環(huán)境,首先要貫徹規(guī)定的要求,其次要建成具有特色的校園環(huán)境,反映愉快教育的特色,反映本校的特色。創(chuàng)造幽雅、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收到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環(huán)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功效。(一)學校風氣與學生心理素質校風是校園的精神文化環(huán)境,是一所學校師生共同具有的思想行為作風。校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良好的校風對少年兒童的成長起著陶冶、養(yǎng)育的作用。在良好的校風建設中,教師的表率作用至關重要,教師的行為常常是學生行為的先導。烏申斯基認為,教師的榜樣對兒童心靈是一束非常有益的陽光,而這種陽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的。優(yōu)良校風具有積極的作用,對生活在其中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理,陶冶學生的心靈。在校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自然地克制和改變自己那些不符合規(guī)范的行為和習慣。1、良好的校風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可靠保證當然,一種劣質的校風也時刻發(fā)揮著它的負面教育作用。校風的教育力量有隱蔽性、情感性和群眾性的特點。它不是固定的課程,而是一種氛圍、一種風尚。它產生暗示,時刻予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激發(fā)情感,具有熏陶感染作用。校風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是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進行的。優(yōu)良的校風又具有巨大的管理力量,這種管理力量表現為它對學校全體成員的凝聚力、約束力、激勵力和同化力。一個新的成員進入一所校風優(yōu)良的學校,他的行為習慣和精神風尚很快會被新學校的優(yōu)良風氣所同化。校風的管理力量主要通過輿論、案件壓力來進行,是以集體的榮譽感、自豪感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的,帶有強烈的情感因素。2、良好的校風為個體全面發(fā)展提供最佳心理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包括物理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學校應當努力建設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環(huán)境,同時應當抓好校風建設,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最佳心理環(huán)境條件。與物理環(huán)境相比,心理環(huán)境更重要。(1)校風對學生產生定向作用。良好的校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按照黨和國家的需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當學生的個人目標與黨和國家的要求相一致,并且與學校里多數人的實際行動同步時,個人的需要就能轉變?yōu)閺娏业膭訖C,從而推動其努力行動并不斷獲得進步和成功。(2)校風影響學生對社會、集體、他人的態(tài)度。優(yōu)良的校風是生動的集體主義教育力量,對于多數人價值觀、道德觀和抱負水平的形成正確的意見、觀點的產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多數人對社會、集體和他人一致的積極態(tài)度,對個體必然產生巨大的影響,迫使其改變態(tài)度或順從,努力同化于群體態(tài)度。人際關系狀況是最具影響力的典型心理環(huán)境。優(yōu)良的校風和人際關系,對于形成學生愉快的心情、積極的情緒、健康的心理,乃至個性的改變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發(fā)展取決于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fā)展?!绷己玫娜穗H關系,使學校成員之間能夠在知識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在思想、情緒、意向、態(tài)度等方面相互影響和促進,彼此進行有效的、積極的心理交換,從而為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水平的提高,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3)整潔、在序、嚴明的校園秩序,文明、禮貌、穩(wěn)定的行為傾向,是校風的顯性指標,構成學校成員的生活方式。存在決定意識,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良好的校風和生活方式,鑄造人的美好心靈,形成穩(wěn)定、安祥、和美的心態(tài),為學生的工作和學習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基本的心理條件。4.校風著眼于學校集體的建設,形成學校成員統一的思想、意志和行為,表現為共同的作風作為學校環(huán)境,主要是反映學校心理環(huán)境的校風,既是個體的又是集體的、社會的。優(yōu)良的學校心理環(huán)境,對學校成員個性的發(fā)展起著主導作用,為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最佳條件。(二)教師心理素質與學生心理素質1、教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1)教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影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態(tài)度。因為態(tài)度是學習和其它一切活動在認知上和情緒上的先行因素。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對學習抱有消極態(tài)度的學生,不可能嚴肅認真,積極主動地學習,當然也就不會取得好的成績。教師重視學生態(tài)度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都知道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態(tài)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學校要教會學生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這并不是唯一的任務。在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更重要的目標是要形成學生對待各種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學生態(tài)度的形成和轉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處處堪為楷模的成年人,由于教師在學校生活中掌握獎懲的權力,所以對學生的影響也就更為有力。學生通過模仿、認同、服從等心理機制,直接向教師學習對待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直接學習到的是對某一學科的態(tài)度。教師對待自己所任學科的態(tài)度(即對這一學科價值、重要意義的理解,在傳授學科知識時表現出來的熱情,對學科進展新成果的關心等),決定了學生對這一學科的態(tài)度。國外一位心理學家曾對28所學校中的1672名學生和43名教師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生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評價是緊密相關的。也就是說,任課教師態(tài)度越積極,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越有興趣。另外一位心理學家,測量了45名初中一年級代數教師和他們所教的1063名學生對代數的態(tài)度,結果發(fā)現,教師和他們所教的學生,不僅對代數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對代數的實用價值的評價也是完全一致的。教師對學生態(tài)度的影響,可以壓倒來自其它方面的社會影響。如在重理輕文的社會風氣下,有的班級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做到象重視理科那樣重視文科學習,他們甚至對歷史、地理、生物這樣的所謂副科也十分重視,這些學生的態(tài)度,主要是受到任課教師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發(fā)生影響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通過自己行為所創(chuàng)造的課堂氣氛。教師負有建立課堂氣氛的基本責任。積極的心理氣氛有助于形成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積極的心理氣氛表現為:課堂活動適合于學生的能力水平,富于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使學生感到愉快,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教師在課堂上對全班學生普遍地進行獎勵,主要進行內部意義的獎勵。學生獲得了這種內部獎勵,就會感動自己有能力,從而滿足他們勝任、成就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內部獎勵對學生態(tài)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在生動、活潑、民主的教學氣氛中,學生充分了解教師的學科知識,態(tài)度和熱情,從而受到感染。許多大學生在回憶中學時代的生活時,發(fā)現,他們現在所修專業(yè),正是自己在中學時代最喜歡的學科。少年時期培養(yǎng)起來的這種興趣,正是來自教師的學科態(tài)度,教師的熱情,以及成功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向教師學習學科態(tài)度,而且向教師學習對勞動、對他人、對集體以至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態(tài)度。從教師個人與其他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個人對教師集體的態(tài)度中,學生學會如何處理自己和他人有關系,如何對待班集體、校集體。在團結一致、關系和諧、心情舒暢的教師集體影響下的學生集體,必然是健康的、團結友愛的、充滿合作精神的。教師集體中的不團結,必然表現為教師行為上的互相排斥,不協調和不滿情緒。當教師把這種情緒和行業(yè)暴露在學生面前時,甚至因為教師之間的矛盾而遷怒于學生時,就會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發(fā)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用這種邏輯來看待同學之間的關系,并付諸行動,結果必然導致同學關系的緊張。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這種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一旦固定下來,就會成為學生個性的一部分,他們將帶著這種處世哲學走上社會。(2)教師的教育指導態(tài)度和方式對于學生的影響教師的教育指導態(tài)度和方式對于學生的社會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國外很多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研究的范圍涉及到教師的教育指導態(tài)度和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班級心理氣氛、學生的社會行為等多方面關系的影響。研究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關這方面的最早研究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勒溫等人進行的,他們就成人的領導方式對兒童的社會行為的影響作了專門的調查研究。他們將十歲的兒童分成幾組,讓他們參加俱樂部的活動。每組分派一名成人組長,分別采取專制,民主,放任三種類型的領導方式。專制型領導——組長決定一切方針和程序,每次向成員做出指示,成員只能做一步算一步,毀譽褒貶全憑組長的個人好惡,而且分別是對各成員做出的;民主型領導——方針和程序由全體成員討論決定,組長提供啟發(fā)和建議,客觀地根據事實對整個集體做出表揚或批評;放任型領導——組長提供材料,向詢問者提供信息,此外完全委之于集體,無論討論還是其它任務,組長均參與,偶爾對成員的活動做出說明,不作表彰。研究表明,在民主型領導下,每個成員對小組的事情表現出最大的興趣和個人參與的積極性,活動的組織程度高,即使領導不在,秩序仍然很好,工作效率也高。在專制型領導下則不同,成員工作動機低,情緒低,彼此不合,成員間不是冷淡無情,就是懷有敵意,工作忽冷忽熱,領導在場好些,不在場就亂了,對組長滿腹牢騷。至于在放任型的領導下,工作效率也很低,成員多數時間從事別的活動,工作無計劃,也無秩序,以集體為中心的行動和有組織的行動少,成員表現出打擊人、不道德的行為,對領導不尊重。2、教師的情感品質對學生的影響教師是在與學生交往中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師對所傳授的知識的情感,對傳授工作的情感,以及對學生集體、學生個人的情感,影響學生對傳授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師的情感能決定品德教育的成敗。年幼的學生,因感受到教師真摯的愛,對教師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親昵、依戀、信服。青年學生會因感到教師的真摯的愛而打開緊閉的情感之鎖,傾吐心底秘密,把教師當作最可信賴的導師和朋友。后進生則從教師真摯的情感中獲得做人的尊嚴,發(fā)現自己被掩蓋與被扭曲了的優(yōu)點與長處,重新估量自我價值,從而產生克服舊習,爭取上進的精神力量。教師情感的另一種作用是通過教師的期待產生的。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教師對學生集體或個人未來可能達到目標的一種設想,這種設想是建筑在對學生現實條件認識的基礎上。期待作用的奧妙正是這種設想通過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情感流露,影響某些有利于學生向期待發(fā)展的行為。學生在觀察、理解教師行為的同時受到感染,加強某方面發(fā)展的動機。教師正確積極的期待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3、教師的性格與學生性格的培養(yǎng)性格是人對現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慣常的行為方式的獨特結合,它是個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教師的性格特征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熱情和富有同情心的教師能滿足學生附屬內驅力動機。這一點對小學生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看待教師同父母一樣,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贊揚,從而獲得優(yōu)越的地位。當兒童的年級和年齡升高,以自我提高的贏得地位為主要特征時,教師的這種作用則下降。熱情的教師易于與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與學生共同合作的學習氣氛,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的性格是影響學生性格形成的無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對處在性格形成階段的學生來說影響極大。我們培養(yǎng)人不僅要使他們在德、智、體幾方面得到發(fā)展,而且還要培養(yǎng)他們優(yōu)良的性格,而性格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師的性格為轉移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傾向于把教師的行為方式、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理想化,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典范;高年級的學生相對地說,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理想化地位有所降低,但教師的影響作用仍不可忽視。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讓三種不同性格類型的教師各帶三組學生,結果學生的性格也出現明顯的差異。中小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由于生理上的重大變化,以及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不斷擴大,知識的不斷積累,他們的性格也處在一個極其重要的發(fā)展期。這一時期的中學生,其性格具有過渡性、可塑性、模仿性。所謂過渡性是說,中學生的性格正從兒童時代的幼稚期逐步過渡到青少年時代的半成熟期;所謂可塑性,是說中學生的性格尚未定型,個性傾向很不穩(wěn)定,在性格的發(fā)展中既包含了正確的內容,也往往容易產生消極的因素;所謂模仿性是說,中學生希望受到成人的重視,并力圖使自己的性格也趨向于成人化,因而常常有意識的模仿成人的性格特征。正因為如此,中學階段對于學生性格的塑造,無疑起著關鍵作用。中學生雖然也接觸家庭、接觸社會,但比較起來,更多的時間是接觸教師。因而在諸多因素中,教師的影響又是頭等重要的。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斷言:“人只能由人來建樹?!彼终f:“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正在形成中的個性最細膩的精神生活領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識。這些領域,也只能用同樣的東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和自我意識去施加影響。”塑造學生的性格,少不了用教師的性格去施加影響,這種影響,有有聲的(言傳),有無聲的(身教)。以性格去塑造性格,其影響常常是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可謂“潤物細無聲”。一個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師能深得學生的愛戴與敬慕,學生會隨時隨地用自己敏稅的目光注視這位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并在暗地里模仿他。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的性格便會在無形中受到這位老師良好性格的熏陶。反之,一個性格不佳的教師,常常會帶給學生以消極的影響。比如,某教師的性格是粗暴的,常常瞪眼睛吹胡子訓斥學生,那么被訓斥的學生也會變得粗暴無禮。這樣的教師難以得到學生的尊敬,只會使學生反感,他的教育也只能是無效的勞動。因此,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應該使自己的性格逐漸趨于完美,唯其如此方能塑造出學生好的性格。4、教師的個性心理品質與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以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為依據的。要想照亮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想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始終起著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理,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1)無私性。教師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具備全心全意為教育獻身的精神,不要計較名譽、地位,金錢和待遇,要在教育過程中去掉羈絆,充滿信心和力量。要熱愛學生,將學生視為摯友和知己,要相信所有正常的孩子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教師要在學生心坎上燃起生命的火炬并成為他們的指路明燈。在許多青少年心目中,教師往往是他們全面模仿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就不能僅僅把教師“無私”的個性心理特征看成是個人的事,而應把他作為一種教育的因素來認識,這樣學生才能逐步領會到“心底無私天地寬”的真正含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寬廣的胸懷。(2)豁達性。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盡人意的事,有時被學生誤解,有時受學生的傷害,對此教師應該以愉快而安祥的態(tài)度、沉穩(wěn)而不暴躁態(tài)度地對待學生,以豁達而誠懇的風度接近學生,用親切動人的語言解決教師與學生的矛盾。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教師尤其要注意使用好“語言”這一重要工具,防止嘩眾取寵、簡單生硬或粗魯下流,因為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只有處處使學生感到親切,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才能有助于教師的教育活動取得更高的成效。否則,即使教師的言行是正確的、發(fā)自內心的,也必然使學生敬而遠之。因此“豁達性”應作為教師基本素質,這種素質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在道德活動中的無私互助,誠摯、謙虛、大度、頑強等優(yōu)良品質的滲透與培養(yǎng)。(3)文明性。俄國作家契訶夫曾說過:“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心靈、面貌,衣裳、思想等。”這用于教師,可以說是最恰當不過的了。這就是說,言談舉止的文明既是個性心理特征,又應當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