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知識點梳理_第1頁
《秋水》知識點梳理_第2頁
《秋水》知識點梳理_第3頁
《秋水》知識點梳理_第4頁
《秋水》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秋水》知識點梳理(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

《秋水》知識點梳理(完整版)資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優(yōu)秀版資料,歡迎下載)《秋水》知識點梳理一、文學、文化常識1.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稱老莊2.《莊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中反映道家學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內(nèi)篇,外篇和雜篇組成。唐代以后又稱《南華經(jīng)》,《莊子》中有許多著名的寓言故事,如《螳臂當車》、《東施效顰》、《匠石運斤》、《庖丁解?!返鹊?。二、詞語解釋(1)實詞1兩涘(水邊)渚(水中的小塊陸地)崖(高岸)之間2不見水端(盡頭)3河伯始(才)旋(掉轉(zhuǎn))其面目4始(開始)吾弗(不)信5今(現(xiàn)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難窮也6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危險)矣7篤(限制)于時(季節(jié))也8束(束縛)于教也9觀于大海,乃(才)知爾丑(鄙陋)10爾將可與(參與)語大理矣11不知何時止(停息)而不盈12不知何時已(停止)而不虛(空,流盡)13水旱不知(覺,影響)14此其過(超過)江河之流15不可為量數(shù)(計算)16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認為......多,夸耀)者17猶(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8方(正)存(存念)乎見少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馬體乎?20不似爾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21望洋(……的樣子)向若而嘆曰22涇(直流的水)流之大(2)古今異義1百川灌河

特指黃河

)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專通某種學問)3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中原地區(qū))(3)通假字1不辯牛馬(“辯”同“辨”,辨識。)2拘于虛也(“虛”通"墟",所居之所)3人卒九州(”卒”同”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豪”同”毫”,動物身上的細毛。)(4)虛詞1于是焉(語氣詞,相當于“乎”,無義)2河伯欣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自喜3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動詞,認為)4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介詞,憑)5伯夷辭之以為名(連詞,來)6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助詞,的)7野語有之曰(代詞,這樣的話)8我之謂也(助詞,賓語前置標志)9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助詞,取獨)10順流而東行(連詞,表修飾)11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連詞,表并列)12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連詞,然而)13于是焉(介詞,在)14至于北海(介詞,到)15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介詞,表被動)16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介詞,介入對象,不譯)17莫大于海(介詞,比)18今爾出于崖涘(介詞,從)19方存乎見少(相當于“于”,介詞,在)20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語助詞,表反詰)三、詞類活用1秋水時至

(名詞做狀語,

按時節(jié))

2順流而東行

名詞做狀語,

向東)

3今我睹子之窮也(形容詞做動詞,走到盡頭)4東面而視

東,

名詞做狀語,

向東)

面,名詞作動詞,

面對)

5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

(少、輕,意動用法,認為……少,認為……輕;聞,動詞用作名詞,見聞)6不可為量數(shù)(名詞做狀語,用量器。)7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形容詞做動詞,以為多。)8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形作名,美景)9盡此矣(形作動,終結(jié))10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形容詞做動詞,滿溢)四、特殊句式與固定句式1、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①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如今你從河岸邊走出來,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②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天下的水,沒有哪個比還海更大的了。③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這是因為)我自認為從天地那里承受了形體并且從陰陽那里秉承到元氣。④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2、賓語前置①以為莫己若者認為天下沒有誰比得上自己②我之謂也。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③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正存念會被人看少,又憑什么自滿呢?3、定語后置①聞道百聽到了上百條(許多)的道理4、省略句①百川灌河(省略介詞“于”)眾多河流的水注入黃河②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省略主語“海水”)尾閭泄漏海水,永無停止的時候,但海水卻不會流盡。③人卒九州(省略介詞“于”)人們遍布在九州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省略介詞的賓語)伯夷辭讓天下以此來取得名聲,孔子談?wù)撎煜乱源双@得博學的美名(注:如果“以”解釋為連詞就不算省略句)5、被動句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我將永遠被有極高修養(yǎng)的人所譏笑②方存乎見少正存念會被人看少2、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他們談?wù)摵?,是因為他們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對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蟲不可以和他談?wù)摫┑氖?,是由于他被生存的時令所限制;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wù)摯蟮览?,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縛。固定句式

1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非……則”,表示假設(shè),譯為:“如果不是……就……”)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門前,就危險了。2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且夫……”,再說,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層意思)而且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見聞少,伯夷的節(jié)義輕(不值得看重)的話五、包含成語望洋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F(xiàn)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貽笑大方:指讓內(nèi)行人笑話,含貶義。稊米大倉:比喻非常渺小。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qū)W有專長的人。賞析《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yīng)怎樣去認識外物。全文可分成七個片斷,這里選用的是第一個片斷,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認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進而說明了人類對于自身的認識是受到嚴重局限的,人應(yīng)該清楚自身的渺小和認識的局限性。全文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為了講清楚相對論的觀點,作者首先用河神和北海若作了一個小大之比,一小一大對比十分鮮明,然而,北海若卻不敢“自多”,因為他“比形于天地”,“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闡明了事物的相對性的觀點。第二,在此基礎(chǔ)之上,說明了人與外物相比,無論是從數(shù)量上和其所占據(jù)的空間上,都是非常渺小,認識因而十分有限,因此,不可以“自多”。作者虛構(gòu)一個寓言故事,以此展開說理,深奧抽象的哲理得以準確生動的闡釋。另外,作者在寓言故事中又用連類設(shè)喻和多重對比的方式,使其說理既形象生動,容易明白,同時又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寓言中幾乎所有的事物均被邏輯說理緊密地聯(lián)系為一體,互相關(guān)聯(lián),從而構(gòu)成了一個寓言的整體,非常奇妙。語言方面,景物描寫的運用襯托了河神前后不同的認知境界;大量的排比句和反詰句配合使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氣勢,強化了說理的力量。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梳理歸納第一章機械運動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3、正確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使用時要注意①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shù)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與尺面垂直4、正確記錄測量值:測量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1)只寫數(shù)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2)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fā)生的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6、特殊方法測量(1)累積法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運動描述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2、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1)參照物并不都是相對地面靜止不動的物體,只是選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物體不動(2)參照物可任意選取,但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對靜止兩個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的物體,或它們之間的位置不變,則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4、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5、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在勻速直線動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3)速度公式:v=St(4)速度的單位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1m/s=3.6km/h6、平均速度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跟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叫物體在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須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7、測平均速度原理:v=s/t測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計時器)第二章聲現(xiàn)象一、聲音的產(chǎn)生: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fā)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fā)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fā)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fā)聲,鼓靠鼓面振動發(fā)聲,鐘考鐘振動發(fā)聲,等等);不是所有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2、振動停止,發(fā)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fā)出的聲音仍在繼續(xù)傳播);3、發(fā)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二、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交談;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nèi)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四、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diào)、響度、音色;1、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叫音調(diào),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diào)越低;)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diào)、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注意: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六、超聲波和次聲波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都要產(chǎn)生次聲波;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噪聲:(?。奈锢斫嵌壬现v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huán)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3、常見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4、噪聲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5、控制噪聲:(1)在聲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八、聲音的利用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jié)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tǒng))2、傳遞信息(醫(y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fā)生)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一、溫度: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注: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亦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2、攝氏溫度:(1)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2)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然后把0℃和100(3)攝氏溫度的讀法:如“5℃”讀作“5攝氏度”;“-20℃”讀作“零下20攝氏度”或“負20攝氏度”二、溫度計1、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造的;溫度計的構(gòu)成:玻璃泡、均勻的玻璃管、玻璃泡總裝適量的液體(如酒精、煤油或水銀)、刻度;溫度計的使用: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溫度),并估測液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緊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讀數(shù)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讀數(shù),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三、體溫計:用途: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的;測量范圍:35℃~42℃;分度值為0.1體溫計讀數(shù)時可以離開人體;體溫計的特殊構(gòu)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縮口);物態(tài)變化:物質(zhì)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的變化;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物質(zhì)以什么狀態(tài)存在跟物體的溫度有關(guān)。四、熔化和凝固:物質(zhì)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物質(zhì)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tài)變化過程;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zhì);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zhì);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qū)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xù)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xù)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2)繼續(xù)吸收熱量;晶體凝固的條件:(1)溫度達到凝固點;(2)繼續(xù)放熱;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1)AB段物體為固體,吸熱溫度升高;(2)B點為固態(tài),物體溫度達到熔點(50℃(3)BC物體股、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4)C點為液態(tài),溫度仍為50℃(5)CD為液態(tài),物體吸熱、溫度升高;(6)DE為液態(tài),物體放熱、溫度降低;(7)E點位液態(tài),物體溫度達到凝固點(50℃(8)EF段為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9)F點為固態(tài),凝固完畢,溫度為50℃(10)FG段位固態(tài),物體放熱溫度降低;注意:1、物質(zhì)熔化和凝固所用時間不一定相同,這與具體條件有關(guān);2、熱量只能從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物質(zhì)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fā);(1)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注:蒸發(fā)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guān):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表面積越大,蒸發(fā)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guān),空氣流動越快,蒸發(fā)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nèi)部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注:(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guān),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xù)吸熱;沸騰和蒸發(fā)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A)它們都是汽化現(xiàn)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nèi)、外同時發(fā)生;蒸發(fā)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fā)劇烈;(4)蒸發(fā)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fā)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5)不同物體蒸發(fā)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fā)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增大壓強,提高沸點)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六、升華和凝華1、物質(zhì)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物質(zhì)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2、升華現(xiàn)象:樟腦球變??;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tài)變化;3、凝華現(xiàn)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nèi)表面)七、云、霜、露、霧、雨、雪、雹、“白氣”的形成1、溫度高于0℃2、溫度低于0℃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層中還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華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與0℃4、“白氣”是水蒸汽與冷液化而成的第四章光現(xiàn)象一、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jié)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二、光的傳播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15m;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四、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guān)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zhuǎn)θ,反射光旋轉(zhuǎn)2θ)(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4、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畫一般的光路圖(要求會作):(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2)、根據(jù)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3)、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xiàn)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fā)生鏡面反射,地面發(fā)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fā)生了鏡面反射)五、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yīng)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但亦要隨著遠離、靠近鏡面相同的距離,對人是2倍距離)。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guān))。3、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二是發(fā)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像、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六、凸面鏡和凹面鏡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的內(nèi)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2、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七、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2、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傳播,當介質(zhì)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fā)生變化。3、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zhì)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其它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要求會畫折射光線、入射光線的光路圖)3、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當光射到兩介質(zhì)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fā)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九、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guān)的例子: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2、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第五章透鏡及其應(yīng)用一、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2、光心:同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3、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用“F”表示。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于透鏡較厚,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圖: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三、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1、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下圖: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經(jīng)過焦點;經(jīng)凹透鏡后向外發(fā)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如下圖:3、經(jīng)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cè)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如下圖:四、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五、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1、用手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2、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的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3、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六、照相機:1、鏡頭是凸透鏡;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yīng)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八、放大鏡:1、放大鏡是凸透鏡;2、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注:要讓物體更大,應(yīng)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注意事項:“三心共線”: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又叫“三心等高”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要求熟記、并理解):成像條件物距(u)成像的性質(zhì)像距(v)應(yīng)用U﹥2f倒立、縮小的實像F﹤v﹤2f照相機U=2f倒立、等大的實像v=2fF﹤u﹤2f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投影儀U=f不成像0﹤u﹤f正立、放大的虛像V﹥f放大鏡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cè)正,實像異側(cè)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注意:1、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xiàn),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2、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十一、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膠卷);十二、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晶狀體曲度過大,需戴凹透鏡調(diào)節(jié);十三、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面,晶狀體曲度過小,需戴凸透鏡調(diào)節(jié);顯微鏡和望遠鏡十四、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十五、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像;十、光的色散: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xiàn)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3、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4太陽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色光按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太陽光譜;(從左往右其波長逐漸減??;散射逐漸增強;人眼辨別率依次降低)應(yīng)用傍晚太陽是紅的,晴天天是藍的,汽車的霧燈是黃光。5、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青、黃,三原色混合是黑色;6、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透過什么顏色的光);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fā)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xiàn)在暗室里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第六章質(zhì)量與密度1.質(zhì)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2.質(zhì)量國際單位是:千克(kg)。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3.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和溫度而改變。4.質(zhì)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zhì)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5.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中從大至小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總質(zhì)量加上游碼所對的刻度值。6.密度: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計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7.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zhì)在確定的狀態(tài)和溫度下都有確定的密度,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密度一般不同,根據(jù)密度公式和熱脹冷縮現(xiàn)象,一般物質(zhì)的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8.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9.密度知識的應(yīng)用:(1)鑒別物質(zhì):用天平測出質(zhì)量m和用量筒測出體積V,就可依據(jù)公式:求出物質(zhì)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質(zhì)量:m=ρV。(3)求體積:。三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一

語文園地背誦及重點內(nèi)容1名人名言:1、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列寧)2、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4、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jié)果。(宋慶齡)5、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2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锻扉T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讹嫼铣跚绾笥辍繁彼翁K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3寫景的古詩名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處處梅。(王安石)4孔子的名言:*

溫故而知新: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lǐng)悟;*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簬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過的知識,再常常地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指做學問態(tài)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誠實。5有關(guān)祖國風光的諺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6對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秋月白,晚霞紅,水繞對云橫。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7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8蔬菜水果的兒歌正月菠菜才吐綠,二月栽下羊角蔥;三月韭菜長得旺,四月竹筍雨后生;五月黃瓜大街賣,六月葫蘆彎似弓;七月茄子頭朝下,八月辣椒個個紅;九月柿子紅似火,十月籮卜上秤稱;冬月白菜家家有,臘月蒜苗正泛青。9我會填匆匆地離開

悄悄地說話

輕輕地撫摸

甜甜地笑了快活地歌唱

拼命地工作

好奇地盯著

認真地寫字10八字成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言既出,駟馬難追11含有反義詞的成語遠近聞名

黑白相間

輕重倒置

舍近求遠

頭重腳輕

積少成多異口同聲

左鄰右舍

里應(yīng)外合12課文中的四字詞語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滿載而歸

如愿以償

沒精打采沉默不語目不轉(zhuǎn)睛

恍然大悟

五湖四海

舉世聞名

高樓大廈應(yīng)有盡有嚴嚴實實

來來往往

舒舒服服

確確實實又松又軟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說又笑不慌不忙

不緊不慢

不知不覺

不聞不問13反義詞傲慢---謙虛

懦弱—勇敢

丑陋—美麗

愚蠢—聰明14ABB詞語外貌:圓溜溜

胖乎乎

紅撲撲

水汪汪神態(tài):笑呵呵

樂陶陶

喜滋滋

笑嘻嘻景物:靜悄悄

霧沉沉

雨蒙蒙

白茫茫顏色:綠油油

黑糊糊

白花花

金燦燦15花兒開放的不同說法牽?;ù灯鹆俗仙男±?。薔薇綻開了笑臉。萬壽菊欣然怒放。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睡蓮從夢中醒來。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曇花含笑一現(xiàn)。16多音字(假裝

假日

(問好

好奇)

(發(fā)現(xiàn)

白發(fā))

晃眼

搖晃)

朝向

朝霞)17一字多詞金黃

杏黃

橙黃

鵝黃火紅

粉紅

橘紅

桃紅嫩黃

翠綠

碧綠

墨綠寶藍

碧藍

蔚藍

湛藍18形近字組詞玩耍

雜技

推開

講究

山峰

郊外

誠實

紀律重要

一朵

準確

窮苦

蜜蜂

膠水

城市

記者草坪

評價

蘋果

干燥

急躁

做操分辨

辮子

花瓣

俄國

嫦娥

饑餓二、

習作審題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說,審好題,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審題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審寫作內(nèi)容。審寫作內(nèi)容,即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就是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寫人,還是寫事;或是寫景。第二,審內(nèi)容的限制審題還有一個關(guān)鍵的內(nèi)容,就是弄清文題對習作限制。1、弄清時間限制有的作文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限制,審題時要把握住這時間上的限制。比如記暑假中的一件趣事,這道題選材時間限定為暑假,所寫的事要能夠和“暑假”里發(fā)生的事。2、弄清地點限制有的作文規(guī)定了地點范圍,審題時要明確其中地點的限制。如記校園里的趣事,就限制了所寫的人、事、物、景必須是在“校園”里的所見所聞,只有把握準了這個地方,所寫的內(nèi)容才有依托和基礎(chǔ)。3、弄清數(shù)量限制有些作文出現(xiàn)數(shù)量詞,審題時要明確數(shù)量上的限制。如寫一件你想寫的事。兩個題目寫作的要求記敘一件完整的事,這樣的話就不能寫兩、三件事了。4、弄清人稱的限制有些作文在人稱上規(guī)定,審題時要明確它在人稱上的限制。例如寫一件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這個題目就限制了作文要用第一人稱,要從“我”的角度寫自己的事?!段木叩臓幊场愤@個題目,主角就要換成文具了。習作題目:1

課余生活發(fā)生的事情

2

熟悉的人一件事(特點品質(zhì)

事)3

美麗的秋天

4

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日記格式

寫事)5

傳統(tǒng)文化

6

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

景7

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道理

8

自由選材三、

閱讀1、

要三讀短文,第一遍弄清字、詞的讀音、大意;第二遍讀懂大致內(nèi)容;第三遍帶著問題后進行重點讀。2、

完成練習要注意:有的題目可以從文字中原詞原句抄下來,有的需要進行歸納、分析、總結(jié)。3、

答問題要完整。四、

課內(nèi)閱讀.

第一單元:多彩的生活《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jié)。《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xiāng)下兩個小朋友(兄弟倆)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兩個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蓯鄣牟莸睾陀腥さ钠压⒔o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探索發(fā)現(xiàn)的喜悅?!杜捞於挤濉氛n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從“終于”一詞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克服了種種困難爬上天都峰的?!痘编l(xiāng)的孩子》課文寫了生活在槐鄉(xiāng)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jīng)過。贊美了槐鄉(xiāng)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第二單元:名人故事《灰雀》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缎z影師》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lián)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當?shù)弥幻傧汝爢T要為自己照相時,高爾基欣然答應(yīng)了孩子的請求。在拍照的準備過程中,高爾基盡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時候,孩子發(fā)現(xiàn)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盡管高爾基要為孩子提供膠卷,他還是哭著離開了。最后,高爾基交代秘書,他不接待雜志社的記者,但如果是那個少先隊員,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guān)懷愛護?!白屑毚蛄恐郀柣?,咧開嘴笑了”,這個細節(jié)反映了孩子對高爾基的崇敬和見到高爾基后的激動和驚喜。小男孩“吩咐”高爾基坐到沙發(fā)上看報紙,然后擺弄了很久。說明那個孩子熟練的照相技術(shù)和做事認真、有主見。高爾基: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镀婀值拇笫^》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小時候?qū)亦l(xiāng)的一塊巨石產(chǎn)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shù)十年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zhì)。李四光:中國地質(zhì)學家。對我國東部油田的發(fā)現(xiàn),做出了重大貢獻?!段也荒苁拧氛n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宋慶齡:我國杰出的女政治活動家,世界和平運動活動家。第三單元:心中的秋天第九課的兩首古詩抒發(fā)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是一首抒寫鄉(xiāng)情的千古絕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他當時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謀取功名,恰逢重陽佳節(jié),作者孤身漂泊于繁華的京城,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xiāng)的人。知有兒童挑促強,夜深籬落一燈明。(挑:捉)解釋: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獨:單獨倍:加倍)解釋:“我”一個人客居異鄉(xiāng),每次遇到重陽節(jié)就加倍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讹L箏》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堵犅?,秋的聲音》本課是一首現(xiàn)代詩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jié)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lǐng)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后兩節(jié)中寫的秋天的聲音。第四單元:細心觀察《花鐘》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睹鄯洹纷髡呤欠▏飳W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xiàn)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作風?!锻娉隽嗣谩愤@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片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diào)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shù)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找駱駝》故事改編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人物有兩個: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著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的準確分析和判斷,使商人終于找到了駱駝。第五單元:燦爛的中華文化《孔子拜師》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孔子認為“學無止境。”《盤古開天地》傳說很久以前,天和地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后來,有個叫盤古的巨人,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這就是盤古開天地的傳說。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囤w州橋》是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斑@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隱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內(nèi)容講了“堅固”,下面的內(nèi)容即將要講“美觀”。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飲湖上初晴后雨》描繪的是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xiàn)的不同風姿。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譯文:長江浩浩蕩蕩地沖過天門山,江水在這里打著回旋,急轉(zhuǎn)而去。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譯文:一片小船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譯文: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譯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陡火埖奈魃橙簫u》圍繞“這里風景優(yōu)美,特產(chǎn)豐富”這句話來寫,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運用“總分”式介紹了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美麗的小興安嶺》講述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物產(chǎn),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断愀郏驳拿髦椤窂亩鄠€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結(jié)尾用一句話概括主題,贊頌了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與課文的開頭相呼應(yīng)。第七單元:科學的思想方法《矛和盾的集合》發(fā)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發(fā)明了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半y以招架”的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肮倘弧庇斜緛?、原本的意思。

“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犊评麃喌哪鞠弧分v的是科利亞5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shù)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shù)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短展藓丸F罐》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表現(xiàn)鐵罐的傲慢、蠻橫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克制的品格。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丢{子和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犊讨矍髣Α愤@個成語故事諷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第八單元:獻出我們的愛《掌聲》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微笑著面對生活”就是對生活中的困難有了直面的勇氣和克服的信心。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guān)愛?!兑淮纬晒Φ膶嶒灐氛f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zhì)。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后己?!督o予樹》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yīng)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zhì)。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qū)⑿谋刃?,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好漢查理》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diào)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五、

句子句子就是由詞或詞組構(gòu)成的,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其組成形式是“誰(什么、哪里)”“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樣)”。比喻句:1、

女孩頭上的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2、

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3、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4、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鑰匙)5、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把葉子比作扇子)6、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把楓葉比作郵票)7、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作海洋)8、

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把秋天比作音樂廳)9、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10、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把珊瑚比作了花朵和鹿角)11、

有的魚周身像插滿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把魚鰭比作了扇子)12、

有的魚眼睛圓溜溜的,向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把鼓了氣的魚比作了皮球)13、

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shù)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把小興安嶺比作了綠色的海洋)14、

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把太陽光比作了利劍)15、

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把草地比作了大花壇)16、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把小興安嶺比作了大花園和巨大的寶庫)17、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把香港的夜景比作了燈的海洋)18、

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煙火。(把燈光比作了煙火)19、

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把一串串的車燈比作了閃光的長河)20、

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把香港比作明珠)21、

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呸美麗的珊瑚。(把鹿角比作珊瑚)22、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鏡子。(把池子比作了鏡子)擬人句:1、

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2、

它們在枝頭婉轉(zhuǎn)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3、

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4、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5、

牽?;ù灯鹱仙男±?;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在夢中醒來;萬壽菊欣然怒放;煙草花在幕色中蘇醒;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xiàn)。6、

到了晚上左右,曇花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7、

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8、

大龍嚇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9、

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10、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11、

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梆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的藥材。排比句:1、

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起來了許多小學生。2、

同學們向在校園晨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關(guān)聯(lián)句:1、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并列關(guān)系)2、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并列關(guān)系)3、

這種設(shè)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并列關(guān)系)4、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地飛回來了。(轉(zhuǎn)折關(guān)系)5、

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轉(zhuǎn)折關(guān)系)6、

無論飛到哪里,蜜蜂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條件關(guān)系)7、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條件關(guān)系)8、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遞進關(guān)系)9、

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shù)男δ?。(遞進關(guān)系)10、

如果當初我隨便挖個坑把箱子埋了,現(xiàn)在就不好找了。(假設(shè)關(guān)系)說話的三種形式一是引號里面的話可放在“說”的后面;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二是可放在“說”的前面;“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三是可以省去“說”字,放在陳述性成分的前后?!笆堑??!毙∧泻⒄酒饋?,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六、

詞語搭配*表示神態(tài)的成語:高興:興高采烈喜不自禁喜笑顏開眉飛色舞心花怒放歡呼雀躍喜氣洋洋喜出望外欣喜若狂歡天喜地眉開眼笑手舞足蹈驚慌:大驚失色驚惶失措難過:垂頭喪氣愁眉苦臉悲痛欲絕憂心忡忡愁眉不展一籌莫展心煩意亂悶悶不樂其他神態(tài):一本正經(jīng)自言自語呆若木雞左顧右盼*

含有反義詞的成語:遠近聞名黑白相間輕重倒置舍近求遠頭重腳輕積少成多異口同聲左鄰右舍里應(yīng)外合出生入死大驚小怪左顧右盼南腔北調(diào)走南闖北成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滿載而歸如愿以償沒精打采沉默不語目不轉(zhuǎn)睛恍然大悟五湖四海舉世聞名高樓大廈應(yīng)有盡有*表示顏色的詞語:黃金黃杏黃鵝黃淡黃橙黃紅火紅橘紅桃紅深紅大紅粉紅白米白魚肚白象牙白雪白潔白藍深藍蔚藍淇藍淺藍天藍寶藍綠嫩綠翠綠碧綠墨綠淺綠蘋果綠*

量詞:*

一顆牙齒

一只駱駝

一位老人

一粒米

一些蜜

一個腳印

一片葉子

一朵淚花

一滴汗水一顆谷粒一片烏云

一頭山羊

一口水井

一棵大樹一朵云彩一片樹葉

一條小魚

一座山峰一所學校

一輛汽車

一位少先隊員

一份報紙一家雜志社一架照相機

一張相片一

乘轎子

一串串車燈千萬縷金光一座大寶庫

一座大花園

一頭小毛驢

一位攝影師*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全新的世界

細微的變化陌生的景物超常的記憶艷麗的薔薇秋天的雨香甜的氣味五彩繽紛的顏料炎熱的夏天光

亮亮的衣裳歡樂的歌

美麗的菊花

金色的海洋金色的田野

巨大的寶庫美麗的宇宙奔騰的江河

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寧靜的山村

繁華的都市迷人的景色

巨大的變化

遼闊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滋潤萬物的雨露茂盛的花草樹木高聳的大樓偉大的創(chuàng)舉

雄偉的石橋

綠色的海洋嫩綠的葉子美麗的花壇

藍藍的天空

名貴的藥材著名的港口漫長的海岸線清澈的池水五顏六色的炮火五洲四海的客人明亮的燈光

金色的草地可愛的蒲公英有趣的樣子

淡淡的清香勤勞的孩子甜甜的微笑高大的槐樹熱火朝天的勞動古老的銅鐘筆陡的石級粗壯的樹干誠實的孩子寒冷的冬天著名的地質(zhì)學家奇怪的大石頭遙遠的秦嶺*

形容詞與動詞的搭配匆匆地來拼命地追飛快地跑好奇地看慢慢地說悄悄地走緊張地問輕輕地摸快活地玩甜甜地笑認真地寫留心地觀察盡情地玩耍仔細地觀察使勁地吹氣婉轉(zhuǎn)地回答自言自語地說專注地聽*

AABB:確確實實嚴嚴實實密密層層來來往往舒舒服服確確實實熱熱鬧鬧飄飄搖搖干干凈凈

日日夜夜*ABAC:又松又軟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說又笑

又酸又甜

又高又壯

又踢又跳不知不覺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眠不休

不見不散

不屈不撓

不聲不響*象聲詞搭配:隆隆的雷聲溪水淙淙地流著北風呼呼地刮過*

AB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