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_第1頁
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_第2頁
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_第3頁
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_第4頁
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羅馬命運的再思考

羅馬是西方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興衰歷史一直是學術界的中心。近代以來,羅馬帝國的最終命運,尤其西部的衰亡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其魅力至今不減。有學者甚至說:“只要歷史研究還存在,羅馬帝國的衰落問題就有可能繼續(xù)爭論下去”(1)。羅馬的衰亡是一個大問題,所涉內容也非常多。一般說來,以下幾個問題是比較關鍵的:西羅馬帝國是否滅亡了?如果滅亡了,其原因何在?蠻族的到來意味著什么?近代以來,學術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非常多,觀點也不盡相同。了解這些成果和觀點,既有助于深入學習和研究古代晚期和中世紀早期的歷史,也可以從中窺見史學研究的一般特點。本文就嘗試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掛一漏萬之處,誠請方家批正。一、中斷說與中世紀學術雖然在羅馬帝國出現之前關于羅馬命運的討論就已經開始了,但羅馬帝國的命運真正成為一個史學論題,是在文藝復興前后。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史學研究及撰寫方式的轉變,羅馬帝國的衰亡問題逐漸引起人文主義者的關注,彼得拉克、馬基雅維利、布魯尼等都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關于羅馬帝國命運的理論主要有中斷說、連續(xù)說、轉型說、晚期古代說。本世紀初,中斷說又呈現出復興之勢。啟蒙運動時期,西方學術界對羅馬帝國衰亡的一般觀點正式形成,其中的奠基者和代表是英國著名的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從1776年起,吉本先后出版了6卷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詳細梳理了從180年到1590年的羅馬帝國的衰亡史。吉本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自然過程,羅馬公民的道德退化,共和制及其精神的泯滅,公民美德的喪失,禁衛(wèi)軍制度等都是危機的要素?!傲_馬禁衛(wèi)軍的失控的瘋狂行為是羅馬帝國衰敗的最初朕兆和動力?!?1)軍隊的蠻族化及蠻族入侵,基督教在帝國內的不斷發(fā)展,最終使西部帝國遭受滅頂之災(2)。羅馬人的政權不復存在,古代輝煌的歷史中斷,歷史進入所謂的黑暗時代。作為啟蒙運動時期史學領域的重要代表,吉本對西羅馬帝國衰亡的認識在當時的知識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他的西部帝國中斷的觀點也廣為傳播,成為一般的范式,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知識界。但吉本并非沒有反對者。19世紀后期,他的中斷論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判。在這種情況下,連續(xù)說逐漸興起并成為學術研究的新主流,其中的代表有德國的道普什和比利時的亨利·皮雷納(一譯皮朗)。道普什認為,從考古學等資料來看,羅馬帝國并沒有出現所謂的中斷,萊茵河和多瑙河沿岸的據點呈現出連續(xù)性。羅馬人與日耳曼人的差距也不很明顯,日耳曼人的文明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們從內部和平滲透到羅馬社會,保持了原來的傳統,經濟沒有蛻化,貨幣交換始終存在。加洛林時期在貿易、工業(yè)方面均有所發(fā)展,并不存在衰退。日耳曼人全面“保存和發(fā)展了羅馬文化”;“‘西部羅馬帝國沒有任何騷動地睡著了’”(3)。“加洛林的發(fā)展是活生生的不間斷連續(xù)鏈條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鏈條從古代晚期一直延伸到日耳曼的中世紀,沒有文化上的中斷?!?4)皮雷納認為,羅馬帝國后期雖然面臨著一系列內外困難,但仍然充滿了活力,保持了完整性。“日耳曼入侵既沒有毀壞古代世界的地中海的一體性(unity),也沒有毀壞那些被視為羅馬文化的真正本質特征的東西。”羅馬文明的終結出現在8世紀中期,其原因在于“伊斯蘭教迅速而意外的向前推進”(5)。在穆斯林的包圍下,新興的加洛林王朝在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領域發(fā)生全面的變化。古典文明結束,中世紀文明開始?!皼]有伊斯蘭教,法蘭克帝國有可能永遠不會存在,沒有穆罕默德,查理曼也將是無法想象的?!?6)皮雷納的這個理論被稱為“皮雷納命題”,是20世紀最著名的史學命題之一,在史學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論,至今未停止(7)。連續(xù)說與中斷說的不同是很明顯的。其一,他們不是從傳統的政治,而是從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層面進行分析。在他們看來,日耳曼人雖然奪取了羅馬人的政權,但這并不意味著羅馬文明的結束,因為日耳曼人繼承了羅馬的制度,后者在一定時期內仍然起著主導作用。深層的社會經濟制度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并不一定隨著政權的變化而中斷或消失。這種注重社會經濟分析的研究是與當時社會和學術研究的發(fā)展密切關聯的,是新興的經濟社會史分析方法對傳統的政治史敘事體例挑戰(zhàn)的體現。其二,二者的歷史定位點不同。中斷說主要關注西羅馬帝國是如何滅亡的,重點在古代文明的結束;連續(xù)說則主要考慮中世紀是如何產生的。前者強調的是歷史發(fā)展的斷裂,后者則重點在歷史的連續(xù)。在吉本看來,蠻族的入侵和基督教勝利全面毀滅了古典文化,使之陷于黑暗愚昧中。對道普什等而言,古典文化在很多方面與中世紀文化之間存在著連續(xù)性。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在斷裂與連續(xù)的模式之外又出現了第三種模式,即轉型理論。196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召開專題研討會,較早使用“轉型”一詞,強調這段歷史的連續(xù)性與發(fā)展變化并重的特點(1)。1981年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開始推出“古典遺產的轉型”叢書,探討羅馬帝國中后期到中世紀初期地中海世界及周圍地區(qū)的歷史,至今已出版了47卷。轉型說的代表是“羅馬世界的轉型”項目及其成果。1993—1997年,“歐洲科學基金會”發(fā)起了龐大的“羅馬世界的轉型”研究計劃,由歐洲各國各專業(yè)的150多位學者參與,探討4—8世紀前后羅馬世界的轉型問題,共出版了17種專題文集。該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皮雷納命題的重新思考,尤其關注蠻族的到來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進程(2)。轉型說顯然不完全贊同“中斷說”和“連續(xù)說”的看法,而是傾向于考察在選定的時間段內,羅馬文化與日耳曼文化是如何交互影響并發(fā)生變化的。他們認為,羅馬并沒有滅亡,只是發(fā)生了轉型?!案鞣N各樣的蠻族后繼政權遠遠不是開始了一個野蠻的時代,而是自視為羅馬連續(xù)統一體的一部分,并欣然采用晚期古代的制度與思想傳統,對之進行改造和徹底改造,使之適應他們自己正在變化的形勢與文化傳統?!?3)與連續(xù)說相同的是,轉型說的重點也在中世紀的產生,注重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及其所產生的影響。不過,轉型說的不足之處也是很明顯的。第一,這套叢書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物質文明,以此闡明古典文明與中世紀初期文明的承繼關系,有把羅馬文明物質化的傾向。第二,研究區(qū)域上的不足。為了與中斷說和連續(xù)說有所區(qū)別,該項目用“羅馬世界”而非“羅馬帝國”作為區(qū)域的概念,表現出在研究視閾上的擴展。但在實際的操作中,主要視角仍然在西部帝國,對與這個時期關系密切的東部帝國涉及甚少,拜占廷、非洲、穆斯林世界等都作為間接的參照對象出現。這不但割裂了歷史,而且大大削弱了其結論的說服力。20世紀中后期,晚期古代說異軍突起,對羅馬帝國的衰亡作了新的解釋。晚期古代說肇始于20世紀初,最早使用這個術語的是維也納著名的藝術史家、藝術史學科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A.里格爾。這種用法隨后被德國學術界接納(4)。1938年,法國古典史學家馬羅在《圣奧古斯丁與古典文化的終結》一書中明確提出了晚期古代的概念。他認為,晚期古代不僅僅是連續(xù)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階段,它是另一個古代,另一個文明,對于這個文明必須用它自己的而非前代的標準加以衡量和認識(5)。美籍愛爾蘭裔學者彼得·布朗進一步系統化了這種觀點,從而使“晚期古代”理論臻于完備。布朗認為,對于3世紀到8世紀的歷史,傳統的認識存在問題,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尤其是帝國的衰落。但實際上,這個時期還是一個變化和連續(xù)并存的時代。一方面,有些東西確實消失了,如西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另一方面,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與這個時代相聯的令人驚異的新開端:我們深入其中,發(fā)現歐洲為何變成基督教,近東為何變成穆斯林;我們對這個時代的新的抽象藝術的‘當代’特質已經極度敏感;普羅提諾和奧古斯丁之輩的著作令我們驚奇;隨著我們看到這么多——就像在聆聽不熟悉的樂曲的序曲一樣,一個敏感的歐洲已經在自己的文化上被視為最‘現代’的、有價值的”?!胺叛弁砥诠糯澜?我陷于對古代遺跡的惋惜沉思和對新增長的幸福歡呼之中。”(1)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時期,是一個與古典文明不一樣的歷史時代?!巴砥诠糯菤W洲文明的一個非常獨特的時代。”(2)在《晚期古代:后古典世界研究指南》中,布朗等進一步提出,250年—800年是一個獨立的時代,不是輝煌文化衰落的余暉,也不是未來輝煌的簡短前奏,這個階段持續(xù)了500多年,其影響至今仍然存在(3)。布朗對傳統的論題不感興趣,盡管他不否認其重要性。他說:“一部都是皇帝和蠻族、士兵、地主和稅吏的晚期古代世界史,與一部只記敘那個時代的尋求庇護的靈魂、僧侶、神秘主義者和令人敬仰的神學家的歷史一樣,呈現給人的都將是該時代特質的毫無色彩的不真實畫面”(4)。他的興趣點在于文化和社會,希望藉此展示歷史的變化和轉型,揭示晚期古代與古典文明不同的原因,雙方不同在何處,這個時期的變化又是如何反過來決定西歐、東歐和近東的歷史的。在帝國的衰亡問題上,傳統的視野集中在西部帝國,對于東部及其周圍地區(qū)的關注較少。皮雷納雖然注意到了穆斯林的興起對歐洲歷史產生的影響,但把它視為邊緣的消極力量。布朗則有很大不同。一方面,他認為這個時期歷史的中心舞臺并不在西部,而是在地中海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晚期古代在地域上以地中海為中心,涉及西部帝國、東部帝國和近東。作為一個整體,西部帝國的衰亡并非關鍵的部分,東部帝國和近東的變化才是新革命的陣地。另一方面,穆斯林的角色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它由原來的邊緣變?yōu)橹行?并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晚期古代理論雖然影響很大,但也有不足之處。其一,研究地域上重東偏西。雖然他們在理論上以地中海地區(qū)為研究對象,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基本集中在地中海東岸,于西部涉及甚少,甚至忽略了西部,有用東部的繁盛掩蓋西部的衰落之嫌。其二,晚期古代強調宗教文化及社會方面的變化,致力于精神和思想研究,對于各種沖突、戰(zhàn)爭、世俗生活等基本不涉及,傾向于羅馬與非羅馬人的和平融合理論(5)。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中斷說在過去的幾年內又重新復興,伯金斯和希斯是其中的代表。在伯金斯等看來,過去幾十年里面出現的關于羅馬帝國轉型理論、晚期古代理論、日耳曼人和平融入羅馬文化中的說法雖然對于開闊研究視野等不無裨益(6),但從根本上來說,存在方向性的錯誤。伯金斯說:“我認為當代流行的不加區(qū)分地對待所有的文化——以及把所有巨大變革(如羅馬世界的結束)視為僅僅從一種制度“轉型”到另一種同樣有效制度的做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危險的”。希斯認為:“在探討諸如基督教和讀寫等這個時期的各種不同歷史話題時,時下非常普遍的做法是認為羅馬的陷落是偶然的或無關緊要的。在我看來,那簡直是錯誤的”(7)。伯金斯依據考古發(fā)現的新材料,重新闡釋了羅馬的滅亡問題。他認為,日耳曼人并非是羅馬邀請來的。他們在羅馬境內定居的過程中有融合,但更多的是戰(zhàn)爭和沖突,而且羅馬人始終處在下風,并沒有平等可言,不是和平“轉型”(8)。西部帝國的滅亡是偶然原因,日耳曼人入侵帶來的不僅僅是衰落。羅馬西部的消失見證了恐怖和解體,一個復雜的文明被終結?!皬牧_馬向后羅馬時代的轉變是從精深走向更加簡單?!?9)因此,羅馬的命運不是連續(xù)和平地從一個輝煌轉變到另一個輝煌,而是無可置疑的文明的毀滅。希斯從傳統的政治和軍事角度,尤其是與蠻族關系的角度,分析了“羅馬帝國的奇怪死亡”。(1)受學術研究和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中斷說在過去的幾年里非?;钴S,除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不斷以各種文字出版外,還出現了一批專著。不過,中斷說除了在考古材料方面有所增加外,其他的方面都沒有實質性變化。在具體衰亡原因的解釋上,也沒有超出以往的范圍。除了基本觀點一致外,中斷說的持有者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陣營。二、對于羅馬衰亡原因的再認識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何在?這是學術界關注的又一個重要話題。當然,對否認衰亡的學者而言,這個問題似乎并不存在,但對于持中斷說的學者來說卻尤為重要。關于馬帝國衰亡原因的說法非常多,1984年,德國學者A.德曼特出版了《羅馬的陷落:后世對羅馬帝國的判斷》一書,列舉了210種西方關于羅馬帝國衰亡的觀點(2)。在過去的近30年里,又有多少說法出來,恐怕很難有確切的統計。中國學術界對此也有所研究,但基本沒有超出西方學者的視野(3)。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者們關于西羅馬帝國衰亡原因的分析是多樣化的。其中既有從內因外因角度的探討,也有從學科分類角度的分析;既有必然性角度的分析,又有偶然性角度的梳理。即便同一視角的討論,最終的結論也常常會有很大的差異。西部帝國滅亡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如瓊斯所言,這是“一個復雜的現象,許多因素相互作用,無法挑出任何一個作為首要原因”(4)。大致說來,學術界對于西羅馬帝國衰亡原因的討論可以分為綜合性理論和單主因性理論兩類。綜合理論比較強調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而單主因說一般認為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主因)引起的,形成連鎖反應。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歸類只是為了方便敘述,并不一定準確。綜合性理論主要有自然說、偶然說、綜合說、地理位置說、自殺說等。吉本是自然衰敗說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論述羅馬衰亡的原因時說:“羅馬的衰敗可是過分雄偉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結果?!鼩〉倪^程再簡單不過了;我們應該感到奇怪的,不是羅馬帝國怎么會毀滅了,倒是應該,它怎么竟會存在得如此長久”(5)。在吉本看來,羅馬帝國的衰亡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遵循的是盛極必衰的規(guī)律。不過,在這一系列的原因中,他特別強調蠻族的入侵和基督教的勝利是西羅馬滅亡的重要原因。蠻族的入侵毀壞了古代的文明,基督教則改變了人的精神面貌(6)。吉本對羅馬帝國衰亡的觀點既是對前代認識的總結,又奠定了后來的基礎,尤其是關于蠻族入侵和基督教對羅馬的滅亡負重要責任的說法。伯瑞是偶然因素說的代表。伯瑞認為,羅馬的滅亡是偶然因素引起的?!傲_馬權力在帝國這個部分的緩慢崩潰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結果,沒有任何一般的原因可以說明它是不可避免的?!?7)這些偶然因素包括:匈奴人涌入歐洲及引發(fā)的哥特人遷徙,皇帝個人決策失誤導致失敗、讓哥特人以同盟者的身份定居在境內,西部皇帝霍諾留的昏庸等,這都與帝國的實力沒有關系?!傲_馬在戰(zhàn)爭中離不開蠻族的幫助這個中心實事可以作為其災難的原因,但這只是一個遠不足以致命的弱點,沒有上述一系列偶然的話,它還會繼續(xù)下去?!?1)羅斯托夫采夫是綜合說的代表。他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包括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政治、經濟、社會的衰落,另一方面是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衰落。西部政治上的蠻族化必然引起西部帝國的解體。社會經濟上則逐漸退化到原始的“家庭經濟”和原始狀態(tài)。思想精神領域則表現為古代希臘羅馬世界的城市文明的衰落?!八ヂ溥^程中最突出的現象就是大眾逐漸吸收了受教育的階級,以及由此引起的所有政治、社會、經濟和思想生活功能的簡單化,即我們所說的古代世界的蠻族化”(2)。西部帝國在內部的階級斗爭中走向滅亡。巴恩斯提出了地理位置差異導致西部滅亡的理論。他認為,在巨大的危機中東部生存下來,而西部滅亡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東西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東西的不同在于在多瑙河諸行省遭到連續(xù)不斷的侵擾的時候,小亞沒有遭到入侵,后者仍是東部的人力和資源的儲備庫,而西部缺少的正是這個?!拔鞑康蹏谋瘎∏∏≡谟谒鼪]有金錢同時維持一支陸軍和海軍雇傭軍?!闭沁@種貧困使得它無法維持內政和軍事體系的運作,后者則是古代文明延續(xù)生存的前提(3)。巴恩斯的觀點得到一些學者的贊成(4)。湯因比是自殺理論的重要代表。他認為,文明的衰落在本質上是自殺(5)。文明一旦喪失自決,就將死亡。精神道德的敗壞導致創(chuàng)造性消失,進而危及文明。這就是希臘文明的特點。羅馬文明屬于希臘文明,在其帝國還沒有出現之前已經注定了死亡。作為普世帝國的羅馬帝國,實際是在文明崩潰后興起的,并非繁榮,而是掩蓋了秋天的小陽春,預示著冬天的開端。但有些學者認為,如果真是這樣,與其說是自殺,不如說是“不可抗力”(6)。對大多數研究而言,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不過,在實際的研究中,許多人還是側重于尋找導致衰亡的主因。圍繞著這個問題,在政治、經濟社會、思想文化乃至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代表性的觀點。學術界從政治和軍事角度對帝國衰亡進行探討的很多,涉及政治體制、政權組織及運作模式、王位繼承、內部政治斗爭、內亂、禁衛(wèi)軍專權、人民起義、公民權、軍隊、戰(zhàn)爭、內外關系等各方面。比較有影響的看法有:第一,內在制度缺陷說。黑特蘭認為內在政治制度的缺陷是主因,由于“民眾意志”沒有“得到清楚自由的連續(xù)表達”(7)。民眾主權無法實現,致使各種惡行無法得到遏制,從而不可避免的導致滅亡?!叭魏畏歉锩愿母锎胧┑闹旅笔菑牧_馬的衰亡中推出的一個合理原因?!?8)第二,蠻族入侵說。蠻族入侵說在吉本正式提出后,不斷以各種形式被提出來,如法國史學家A.皮加尼奧爾的謀殺論。他認為“羅馬文明并非自然死亡。它是被謀殺的”(9)。瓊斯認為,雖然帝國內部有一些問題,但本身不足以導致衰亡,衰亡的原因主要在于蠻族不停的侵襲。有學者認為,蠻族入侵是西部帝國終結的結果而非原因(10)。第三,軍事方面的原因。一是軍隊蠻族化導致士兵忠于將領而非政府,致使西部滅亡(1);一是軍事內亂說。羅馬軍隊內部為了爭奪帝國權力而發(fā)生連續(xù)不斷的內戰(zhàn),后者削弱了軍隊和社會的力量,使得它很難抵御日益增長的羅馬的敵人(2)。從經濟社會角度探討羅馬衰亡原因的論著非常多,從經濟制度、結構、貿易、人口、技術、資源、財政稅收、貨幣、市場、城市、鄉(xiāng)村,到社會階級、階級關系、財富分配等,幾乎涉及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幾種:第一,奴隸制衰亡說。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社會經濟形態(tài)發(fā)展理論,認為西羅馬的滅亡是由于奴隸制的危機造成的。蘇聯史學界根據斯大林的相關論斷,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說法,重點突出階級斗爭,強調內部的奴隸革命在推翻羅馬帝國政權中的作用,也注重蠻族入侵產生的合力(3)。中國學術界基本延續(xù)了這種內外結合的說法。第二,隸農制導致古典文化衰落說。韋斯特曼認為,“古典文化衰落的經濟背景不在于奴隸制,而是羅馬的隸農制?!弊杂擅衿飘a改變了古代社會的基礎,“經濟自由的消失,……最終削弱了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基礎”(4)。第三,技術低下說。沃爾班克認為,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帝國技術絕對水平的低下,這種現狀導致了奴隸制,后者又反過來阻礙了技術的進步,從而制約了生產力的發(fā)展,無法實現工業(yè)化(5)。第四,資源短缺說。一是土地肥力耗盡說(6)。二是人力資源短缺說。博克認為,“隨著人力的衰落和貧困的不斷加劇,羅馬帝國西部無法抵御內部的解體和外部的入侵,慢慢地走向不可避免的解體?!?7)三是礦產資源不足說。這種觀點認為,銀礦產量減少導致貨幣減少,影響到經濟,進而波及到其他領域。第五,復雜社會能源不足說。坦特認為,帝國解體的最終原因是對社會復合體投資收益的不斷降低(8)。第六,經濟政策原因說。巴特勒認為,帝國中后期經濟政策的變化導致貨幣經濟崩潰(9)。物質因素角度的分析也較多,涉及災害、環(huán)境、污染、種族等方面。第一,氣候變化說。亨廷頓認為羅馬的衰落在于氣候的變化,是地中海世界4—6世紀降雨量的減少導致衰落(10)。第二,災害論。麥克尼爾認為,羅馬從165年左右開始就遭受了嚴重持久的瘟疫,在約20年時間里,天花和麻疹相繼發(fā)難,使人口銳減一半。3世紀也經歷了類似的瘟疫,導致政府和軍事人力資源短缺,進而造成經濟和社會的局部衰退,最終扼殺了西部帝國(11)。第三,環(huán)境惡化說。這種觀點認為,逐漸惡化的環(huán)境導致人口和經濟衰退,從而引發(fā)帝國的衰亡(12)。第四,鉛中毒說。該說認為,長期的鉛中毒是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13)。但有些學者對此持有異議(14)。第五,種族混合理論。弗蘭克提出羅馬的滅亡是由于種族的混合,也就是羅馬人的純正血統被東部的奴隸和希臘人所破壞(1)。尼爾森也認為,各族的混合逐漸破壞了羅馬的優(yōu)良品質(2)。此外,基督教、公民道德墮落、同性戀、拜物、奢侈腐化(3)等也在學者的關注范圍之內。三、第二,德國社會組織羅馬與蠻族的關系是帝國后期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議題,也是討論西羅馬的衰亡時無法繞開的問題。日耳曼人進入并定居羅馬帝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卻存在較大分歧。如:日耳曼人是以何種方式進入羅馬并建立起自己的政權的?其結果如何?日耳曼人是以何種方式進入羅馬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入侵說。這是最早出現的影響力最大的一種觀點。按照這種觀點,日耳曼人是野蠻落后的民族,他們在羅馬帝國后期迅速出現,消滅了西羅馬帝國,開始了一個新的文明。入侵說的觀點最早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們將古典文化滅亡的主要原因歸因于日耳曼人的入侵和破壞,日耳曼人則是文明的敵人和毀滅者。這種觀點被后來的學者所繼承,在啟蒙運動前后,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被法國的許多學者進一步闡發(fā),廣為流傳,如布蘭維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都在著作中持入侵毀滅的觀點。吉本則把這種觀念進一步傳播開來。第二種觀點是征服說。這種觀點認為,日耳曼人不是入侵者,而是征服者,他們的進入給垂死的西羅馬帝國最后一擊。日耳曼人征服了羅馬,建立了新的制度,為帝國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日耳曼人并非落后民族,他們具有自由的精神,共和的制度,有自己的社會組織。這種觀點最早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是對意大利人文主義者認識的一種反動,近代以來,逐漸成為德國知識界的共識(4)。第三種觀點是遷徙說。入侵說和征服說是隨著近代法德民族國家意識的發(fā)展逐漸出現的兩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兩國爭鋒的體現。一般說來,以法國為首,拉丁文化系統的學者多持災難性的入侵說;以德國為首,日耳曼文化系統的學者多持征服說。從18世紀末期開始,歐洲學術界的一些學者試圖在這兩種觀點之外,尋找新的表述模式,并提出了民族遷徙說。遷徙說在術語的使用上比較中性,逐漸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成為德語區(qū)和英語區(qū)學術界最常用的一個術語。第四種觀點是和平進入或收留說。該說的歷史也比較悠久,其中法國學者A.杜寶和德國學者E.T.高普是早期的倡導者,美籍比利時裔學者格法特是最著名的代表。杜寶認為,日耳曼人并非征服者,他們是羅馬的友軍,和平進入羅馬,不存在入侵之說。高普提出,日耳曼進入羅馬并非以武力的形式,而是以和平的方式。他們作為帝國的士兵,被帝國收留下來。格法特認為,日耳曼人是以“和平順暢”的方式進入羅馬帝國的。羅馬與日耳曼的權力轉移并非暴力式的中斷,并沒有引起羅馬人的反抗。對羅馬人而言,這是一個帝國政府利用各種政治和軍事手段安撫或收留的過程。日爾曼人在這些地區(qū)的定居似乎是在與羅馬政府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隨著日耳曼人逐漸在帝國境內定居下來,原來享有的對公地的稅收及資產收益權也逐漸變成實際的控制權,隨著政府機構的解體,征稅者逐漸演變?yōu)榻y治者(5)。格法特的和平收留說得到了很多學者尤其是持轉型說的學者的贊同。不過,轉型說學者還進一步提出了融合說(1),他們基本同意和平的進入,但又認為并非單純的收留,而是雙方融合的過程。由于學術界在日耳曼人進入羅馬的方式上并沒有統一的意見,因此,在進入產生的后果方面也見仁見智。綜合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毀壞或中斷說。這種觀點認為,日耳曼進入羅馬毀滅了原來的羅馬文明,后西羅馬帝國時代的文明是日耳曼文明。日耳曼人成為統治階級,原來的羅馬人淪為被統治階級。持這種觀點的大多為入侵說和征服說(遷徙說)的學者。不過,雙方在具體的表述上并不一樣。入侵說一般認為羅馬文明是先進的,日耳曼文明是落后的,是野蠻落后戰(zhàn)勝了先進;而征服說則多認為羅馬文明是腐朽衰敗的,日耳曼人摧枯拉朽,建立的是帶有自由精神的充滿活力的新文明。第二種觀點是沒有毀壞說。這種觀點認為,日耳曼人的數量并不多,他們的到來并沒有對原來的羅馬文化產生多大的影響,羅馬的文化在這之后仍然存在。法國著名的史學家古朗士認為,日耳曼人沒有毀滅羅馬的文明,他們通過和平的方式滲透到帝國內部,沒有奴役羅馬人。皮雷納是沒有毀壞的主要代表。他認為,蠻族的入侵雖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羅馬的文化在整體上并沒有發(fā)生質的變化,其活力仍然存在。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以連續(xù)說者居多,對他們而言,羅馬并沒有滅亡,所以也不存在蠻族帶來的災難問題。第三種觀點是融合說或轉型說。這種觀點認為,后西羅馬帝國時代西歐文明的發(fā)展并非簡單的非此即彼,而是相互融合,在新的基礎上轉型為中世紀文明。融合說在具體的解釋上,也不完全一致。有些學者認為日耳曼文化占主體;有些人認為羅馬文化占主體;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雙方相互的融合,日耳曼文明與羅馬文明在沖撞中形成新的中世紀文明。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發(fā)生了變化。從目前的研究情況而言,融合說或轉型說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贊同,其中以轉型說和晚期古代說的學者居多。不過,這些學者比較傾向羅馬文化的主體作用。他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外來的日耳曼平穩(wěn)地融入羅馬文化。羅馬文化則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轉型,由古典的形態(tài)轉變?yōu)橹惺兰o文化。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歐洲形勢的變化和學術研究的深入,歐美史學界的一些學者嘗試從新的角度重新對傳統的觀點進行分析,從而使這個問題的研究呈現出一些新特點。第一,對“民族”的概念重新界定。近代以來,在民族的界定上,占主要地位的是原生理論(Primordialism)范式。這種范式認為,種族是自古以來的組織單位,單位成員具有相同的血緣。民族則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具有明確身份特征(Identity)和獨特精神的共同體,不會因歷史的變遷而變化,其中語言是最主要的標志和體現。根據這種生物學意義上的民族觀,日耳曼人就是自古存在的具有純正血緣的民族,他們與羅馬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這種狹隘的種族觀逐漸被拋棄,新的民族理論出現。這種理論認為,種族的紐帶并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共同血緣,而是共同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它是變化的。1960年代,奧地利學者R.溫斯庫斯利用蘇聯學者J.布魯姆雷的種族生成概念,提出了種族生成理論(Ethnogenesis),明確否定原生理論。他認為,生物體意義上的種族并不存在,種族是一個社會建構,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動因在于一個小的軍事集團。從日耳曼民族的角度來說,這個小的軍事或貴族集團利用所謂的“傳統的硬核”,也就是聲稱擁有一個古老神圣的王族血統。他們以此為標準,建立組織并不斷征召新人加入。只要是有作戰(zhàn)能力的士兵都可以加入,并不需要相同的血緣。這樣,這個多種族的軍事群體就逐漸形成了一個民族,甚至形成起源于一個共同祖先的信仰。這種共同起源的神話雖然并不真實,但卻在種族生成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溫斯庫斯開創(chuàng)的研究民族遷徙時期的日耳曼民族的理論被稱為“奧地利學派”,他的理論經沃爾弗拉姆、波爾、蓋瑞等進一步發(fā)展,在歐美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其中沃爾弗拉姆在1979年出版的《哥特人的歷史》一書,對這個問題作了最詳盡的闡述。他所提出的歷史種族學(HistoricalEthnography,亦譯歷史種族志)的研究法成為該派最典型的范例(2)。他認為,即便是在中世紀早期,生物學意義上的種族也是變化不定的。以血緣為核心的種族并不存在,而是一個以共同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為基礎的共同體,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不斷變化的。蓋瑞則提出,族群身份是一個主觀而非客觀的范疇,是一個情境的建構,是在具體的政治、軍事、宗教和地理情境中形成的,其中政治因素的影響巨大。研究的重點應該在于族性(ethnicity)是在何種環(huán)境中形成的(3);其建構的方式有多種,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而非歷史事件(4)。種族生成理論雖然影響很大,但有也反對者(5)。格法特提出,古代日耳曼人的族群認同和種族生成理論都是不正確的。因為民族是一個新的事物,古代世界根本不存在一個日耳曼各族群都擁有的共同身份特性。日耳曼民族并非古代的產物,日耳曼是現代的產物(6)。第二,關于“日耳曼”民族建構的分析。長期以來,學術界在研究中對于文獻中的記載,尤其是關于日耳曼人的記載基本按照信史使用。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解構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學術界逐漸對古代文獻中的日耳曼的真實有效性提出質疑。這些研究大都認為,從文獻的角度來說,日耳曼民族的概念并非他們自己的產物,而是羅馬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日耳曼民族在這個過程中是羅馬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制造出來的“他者”,是想象的產物。蓋瑞認為,“日耳曼世界或許是羅馬政治和軍事天才最偉大最持久的創(chuàng)造”(7)。格法特則認為,“晚期古代根本沒有日耳曼民族”(8);中世紀以前不存在“日耳曼人”和“日耳曼”,自古以來就存在一個起源于北歐的日耳曼民族的觀念是近代以來的建構。第三,對民族遷徙的新界定。格法特對民族遷徙的傳統觀點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他提出,學術界想當然的蠻族因壓力有目的、有計劃地向羅馬帝國腹地進攻的說法并不成立,缺乏考古學上的確證。當時的各蠻族的規(guī)模有限,也不是一個整體,其遷徙并無明確指向性,也并非以羅馬為對象。遷徙及定居過程中重要的是人和王朝,而非種族特性。其次,他認為,學術界把民族遷徙的歷史視為日耳曼史、把蠻族等同于日耳曼人簡單化的做法是錯誤的。日耳曼人起源于北歐的神話則是6世紀拜占廷宮廷政治的產物。第四,對民族主義的批判與解構。從過去幾十年的相關研究來看,雖然學者們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上意見并不一致,但在立意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對狹隘的民族主義進行批判。近代以來,民族主義尤其是德國一些學者宣揚的日耳曼種族的優(yōu)越論,給德國和世界都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二戰(zhàn)以后,學術界就致力于從根源上對這些理論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從介于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中間地帶如比利時和奧地利等國家的學者開始,他們對德國的民族主義進行批判,反對民族的血統論,指出民族形成的復雜性及互相轉化的事實。他們提出曾經是蠻族,并非永遠是蠻族,曾經是羅馬人,也不一定永遠是羅馬人的觀點。這些觀點得到包括德國在內的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傲_馬世界的轉型”項目就是希望藉此消除歐洲內部各種以種族為借口的仇恨與殺戮。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格法特提出要把這個時期的歷史研究從“德意志民族主義”的籠罩中解放出來,使民族遷徙史遠離“德意志民族主義”,甚至連“日耳曼人”、“日耳曼”等術語都要予以消解(1)。四、古羅馬的衰亡與羅馬民族問題的新認識作為一個歷史問題,羅馬帝國的命運在不同的研究視野中呈現出不同的景象。通過這些不同的景象,一方面可以看到歷史的豐富內涵,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歷史學的一般特點。作為人的一種思維活動,歷史研究既受到學科發(fā)展的制約,也受到學科之外諸因素的影響。從學科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對羅馬帝國衰亡問題的研究是與近代以來史學發(fā)展的一般趨勢相輔相成的。經歷了從政治史、經濟社會史、思想文化史等轉變和從敘事到分析的轉變,由宏觀到微觀,由局部到整體,由上層到下層,在認識上經歷了正、反、和的不斷深入的過程。隨著后現代思潮的出現,近代以來羅馬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