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_第1頁
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_第2頁
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_第3頁
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_第4頁
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緊急避險及災害應急措施一、緊急避險1、三采區(qū)距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開拓工作面900米處設置臨時避難硐室一個,臨時避難硐室額定避難人數(shù)≤40人,且≥10人;硐室及巷道前后20米范圍內采用錨噴、砌碹等不燃性材料進行永久支護;硐室總長度20米,其中生存室長13.7米,兩端防火防爆區(qū)分別為2米,密閉墻厚0.8米,隔離墻厚1.5米,硐室斷面為矩形,凈寬3.5米、凈高:2.8米;硐室面積按44人計算,人均有效面積大于0.9m2;符合規(guī)定《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tǒng)掘進管理暫行規(guī)定》。2、3700臨時避難硐室施工、安裝均符合設計要求,硐室的整體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合格、系統(tǒng)配置齊全;包含防爆密閉系統(tǒng)、生活保證系統(tǒng)、壓風自救系統(tǒng)、排水排氣系統(tǒng)、通訊系統(tǒng)、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電力照明系統(tǒng)等,通過現(xiàn)場鑒定,各系統(tǒng)功能參數(shù)符合《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tǒng)掘進管理暫行規(guī)定》,能滿足避難人員的基本生存要求。3、進入硐室的避災線路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開拓工作面→3700臨時避難硐室4、通向地面、進入硐室的應急預案(1)當井下發(fā)生火災、水災和瓦斯爆炸事故時,工作面作業(yè)人員在無法升井的條件下,要按照所在地點的避災線路,進入臨時避難硐室;避災路線指示應當設置在不易受到碰撞的顯著位置,在礦燈照明下清晰可見,并標注所在位置;巷道交叉口必須設置避災路線標識,巷道內設置標識的間隔距離:采區(qū)巷道不大于200m,礦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2)當人數(shù)較多時,各隊組跟班干部要加強組織協(xié)調,進入避難硐室時要有序,防止擁擠事件,提高進入效率;(3)進入避難硐室后,各隊組干部必須及時清點人數(shù),同時認真檢查和掌握本隊組人員的健康情況;(4)各隊組跟班干部要利用一切通訊手段,盡快與地面救援指揮中心取得聯(lián)系,及時準確匯報事故情況及人員情況;(5)必須按井下避難硐室的各項規(guī)定來操作各系統(tǒng)、設備;(6)由當班跟班礦長或科長擔任避難硐室現(xiàn)場的第一責任人,如果上述人員不在現(xiàn)場,由安全經驗豐富、熟練掌握煤礦井下各種事故應急救援知識、對周邊巷道環(huán)境熟悉的跟班隊長或安全生產骨干擔任避難硐室第一責任人;(7)現(xiàn)場第一責任人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整個避難硐室人員的健康情況,盡快與地面救援指揮中心取得聯(lián)系,及時準確匯報事故及人員情況,并接受地面救援中心的指揮;(8)現(xiàn)場第一負責人必須進一步明確責任、分解工作,成立臨時救援指揮體系,實現(xiàn)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行動。要安排專人具體的對避難硐室內部各系統(tǒng)、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控制,對避難硐室環(huán)境進行檢測;(9)進入避難硐室的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必須保持冷靜,有序,盡量節(jié)省體力消耗;(10)現(xiàn)場第一負責人要組織對受傷人員及時進行的急救;(11)現(xiàn)場第一負責人必須加強避難硐室各資源的管理,做到統(tǒng)一管理、傷員優(yōu)先、合理使用;(12)在接到地面救援指揮中心的指令或者避難硐室無法保證人員生存的特殊情況下,現(xiàn)場指揮人員必須結合現(xiàn)場情況,認真組織,確保有序、快速撤離;(13)撤離前場指揮人員必須認真清點人數(shù),并規(guī)定聯(lián)系方式,確保撤離過程總始終保持聯(lián)系;(14)撤離必須提前安排好傷員救治轉移。二、災害預防(一)防止瓦斯的措施1、嚴格執(zhí)行瓦斯檢查制度;瓦斯檢查員每班至少3次到工作面檢查瓦斯,并及時了解工作面有害氣體狀況,并做好記錄;用光干渉甲烷測定儀檢查瓦斯?jié)舛?,堅決做到瓦斯超限不作業(yè)。2、工作面風流中瓦斯?jié)舛冗_到0.8%時,必須停止割煤;工作面內,體積大于0.5m3積聚瓦斯?jié)舛冗_到2%時,附近20米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3、對發(fā)生高冒地點,要及時進行充填,防止有害氣體積聚,并將處理結果記入專用記錄本中備查。4、工作面供電要與采煤工作面分開,并使用風電閉鎖裝置。5、井下用風地點和風流中,瓦斯?jié)舛?、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嚴格控制在《?guī)程》規(guī)定范圍內,否則不準生產,在排除處理瓦斯事故時,必須由有經驗的通風瓦斯員在現(xiàn)場操作,通風瓦斯科長、跟班礦長現(xiàn)場指揮。(二)防止運輸事故的措施1、加強絞車司機的業(yè)務學習,堅持持證上崗。2、小絞車運輸巷道內均安裝雙向聲光信號,不許用晃燈、喊話、敲管子等方式代替信號。3、傾斜巷道必須設置“一坡三擋”裝置(復位式阻車器)。4、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鋼絲繩有專人定期檢查,司機每班開車前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5、加強軌道維修和管理。6、嚴禁用帶式輸送機運送物料。(三)防治水的措施1、巷道臨時水倉整齊合格,將工作面的水排出。2、工作面出現(xiàn)掛紅、掛汗、空氣變冷、水叫、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xiàn)滲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透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yè),采取措施,立即報告調度指揮中心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點的人員。3、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四)防冒頂事故措施當工作面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油口增多,有掉渣、離層、巖石破碎、松軟、有冒頂危險時,安全員必須當機立斷,先撤出工作面的所有作業(yè)人員至安全地點,并及時與礦調度指揮中心聯(lián)系,跟班礦長親臨現(xiàn)場指揮,安全員進行處理。三、避災路線(一)特殊情況下的防范措施1、進入新工作面之前,必須熟悉該工作面的通風系統(tǒng)及避災路線。2、下井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并會正確使用。3、發(fā)生自然災害時,要及時撤離,并向調度匯報。(二)避災路線工作面發(fā)生水、火、瓦斯、瓦斯自然災害時的撤離路線:火災、瓦斯事故可從此路線撤離: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開拓工作面→3700階段二級運輸巷→3700階段一級運輸巷→三級軌道(皮帶)巷→二級軌道(皮帶)巷→一級軌道(皮帶)巷→主(副)井→地面工作面發(fā)生水災事故時可從此路線撤離: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開拓工作面→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回風繞道→3700階段二級回風巷→3700階段一級回風巷→三級回風巷→二級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執(zhí)行往高處撤離的原則)工作面發(fā)生局部冒頂事故時的撤離路線:工作面冒頂?shù)攸c→3700階段三級回風巷開拓工作面→3700階段二級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