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用之文的幾點思考_第1頁
關于應用之文的幾點思考_第2頁
關于應用之文的幾點思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應用之文的幾點思考

要研究應用的起源和發(fā)展,首先要明確什么是應用。我國學者徐望之在《公牘通論》中指出:“用于周應人事者,若書札、公牘、雜記、序跋、箴銘、頌贊、哀祭等類,我名之曰‘應用之文’。”到目前為止,對于應用文的定義現(xiàn)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應用文是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個人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處理公、私事務時,使用的具有實用價值和固定格式的文體。這個概念的含義主要有兩點:一是從文章的功用看,應用文從生產(chǎn)到發(fā)展都是以應用為目的,用于處理公務或私務。它鮮明地區(qū)別于以審美為主要功能的文學作品。二是從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看,應用文比之其他文體有著更為嚴格的寫作格式,語言文字亦簡明通俗。了解了應用文的概念,我們再來研究應用文的起源和沿革。一、結繩是上古時期古文學的發(fā)力點應用文的起源,我國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最早產(chǎn)生于殷商時期。認為殷商時期的甲骨刻辭主要是用來占卜的,可以說是殷代王室的檔案,屬于公務文書,是最早的應用文。筆者則有不同看法?!吨芤住は缔o》(下)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边@里的“書契”即為公務文書,其作用一是官治,即百官用書契來治理國家;二是民察,即萬民用書契來鑒戒自己。既然這里的書契即指應用文,那么這些“書契”是后世圣人從古代的結繩“易之”而來,那么,最早的“書契”就應該是上古時期人們的結繩。由此而見,我國最早的應用文其實不是產(chǎn)生在殷商時期,而是更早的上古時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字后來才從結繩進化到象形,才有了我們現(xiàn)代的文字。即:人類文字記載一產(chǎn)生,就以應用文而存在。應用文是人類文化的始祖。以審美為目的文學作品是從應用文演變派生出來的?,F(xiàn)在我們的大學應用文寫作教科書上,常常有這樣一種提法,即:應用文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前面講過,應用文是人類文化的始祖。既然是始祖,怎樣又成了新興學科呢?豈不是自相矛盾。應該說應用文是早已存在的古老的學科,只是人們發(fā)現(xiàn)研究的很遲。就像一個早已出生但沒有起名字的孩子,當人們早已熟知他的兒子——文學作品之名的時候,才驀然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長者——那就是應用文。而且是這個長者派生出了文學作品。因此,研究應用文我們必須明確兩點:第一,應用文是人們新發(fā)現(xiàn)的一門古老的學科;第二,應用文派生出了文學作品。還有人認為結繩不是文字,所以上古時期的結繩不能算作應用文的起源,因為應用文的前提必須是用文字記載的。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結繩算不算文字?我們來研究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字。一般人認為: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不管是漢字,或者是英文,或者是阿拉伯文,它們都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世界上古代文字的產(chǎn)生有多種多樣,有圖畫,有字母,有偏旁等,這些都是符號,是代表著某一種意義的符號。那么結繩呢?結繩是不是符號?是不是也是代表著某一種意義的符號呢?顯然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它們都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不同的是:一種是記錄現(xiàn)代復雜語言的符號,一種是記錄上古時期簡單語言的符號。那么,怎能說記錄現(xiàn)代復雜語言的符號是文字,記錄古代簡單語言的符號就不是文字呢?所以我們說,結繩也是一種文字。像社會向前發(fā)展一樣,只不過是在上古的某一時期,某些人發(fā)現(xiàn)了用象形圖畫表達語言的含義比結繩更為方便準確,于是人們便用一種新文字(圖畫)代替了另一種舊文字(結繩)。這是一種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先進淘汰落后。我們不能因為某一種文字被淘汰,就說該文字不是文字。所以說,結繩也是一種文字,是一種上古時代使用的被后世淘汰的一種古老的文字。由此,我們得出結論,應用文起源于上古時期。二、公務文書為專業(yè),文學材料多,應用效果好。在文由于將應用文的起源延伸到了上古時期,那么,應用文的沿革與以往教課書上的提法便有所不同。即應用文最早應起源于上古時期,而不是殷商時期。殷商時期是第一次有了象形文字的記載,也就是用來占卜的甲骨文化,記載著當時天時、年成、祭祀、經(jīng)濟、軍事等內(nèi)容,第一次有了象形文字公務文書。到青銅器時代,青銅器上記載的銘文進一步擴大,其中有統(tǒng)治者發(fā)布的誥詞,有關戰(zhàn)爭、經(jīng)濟、民事等方面的記載,還有關于生產(chǎn)勞動和日常生活方面的記載等?!傲?jīng)”之一的尚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以應用文為主的文章總集,它收錄了虞、夏、商、周、四個朝代的28篇文獻。并把這些文體劃分為典(刑法)、謨(策略、計劃)、誥(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誓(紀要)、命(指派、指示)等六種。這些文種都相當于現(xiàn)代的應用文。尚書的篇章結構已相當完整,有條理,有層次,有一定章法,是我國古代應用文大集,對后世影響很大。秦統(tǒng)一全國后,實現(xiàn)了“書同文”,為公務應用文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由李斯等人制定了公文格式,對公文寫作制定了一系列規(guī)定,產(chǎn)生了“避諱”制度、“抬頭”制度、“用印”制度等,標志著公務應用文的成熟。漢朝以后,公務文書又產(chǎn)生了書(申請)、議(意見、主張)、策(考試文件)、論(分析道理、判斷)、疏(注釋)等公文體式,并明確了下行文種有“詔”(皇帝的命令)、“令”(指示、指令)、“誥”(古代一種告誡性文章)、“制”(郡縣制度)、“策”(考試文件)、“敕”(詔書)等;上行文種有“章”(奏本)、“表”(報告)、“議”(建議)“奏”(上書皇上)、“疏”(注釋)等,統(tǒng)稱“奏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應用文在寫作實踐等方面均得以穩(wěn)定發(fā)展。曹丕的《點論·論文》,劉勰的《文心雕龍》等對應用文寫作都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精辟的論述。唐宋時期經(jīng)濟繁榮,政治開明,應用文的內(nèi)容、形式、文字技巧等都較前有所發(fā)展。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在《答劉巨濟書》中曾說:“向在科場時,不得已作應用文,不幸為人傳寫,深為羞愧。”第一次提出了“應用文”一詞。但在宋代,還沒有把應用文作為專用的文體概念。清代學者劉熙載在其《藝概·文概》中第一次將“應用文”作為術語使用。他說“辭命體,推之可為一切應用之文。應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辭乃所以重其實也。”劉熙載雖然沒有闡述應用文的概念,但他指出了應用文重實用,講實效的特點。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頒布公文形式條例,廢除了幾十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體式,第一次要求公文寫作用白話,使用新式標點符號。1931年陳子展的應用文作法講話是應用文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他從社會上經(jīng)常使用的文體中,選出公牘文、電報文、書啟文、慶吊文、聯(lián)語文、契據(jù)文、廣告文、規(guī)章文、題暑文九種。這本著作對后來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和研究有較大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后,應用文這一概念被廣泛使用,對其含義也逐漸有了比較接近一致的看法。我黨自1921年建立后,從組建自己的工作機關起,就有了自己的公文。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產(chǎn)生的決議、綱領和宣言。1931年,瞿秋白代表中央起草了《文件處理辦法》。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對公文寫作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召開了全國秘書長會議,通過頒布了《公文處理暫行辦法》,為新中國公文體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此后又陸續(xù)發(fā)布了一系列文件,使我國公文逐步走上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198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1987年,國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