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缺血-再灌注損傷_第1頁
病理生理學:缺血-再灌注損傷_第2頁
病理生理學:缺血-再灌注損傷_第3頁
病理生理學:缺血-再灌注損傷_第4頁
病理生理學:缺血-再灌注損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心臟介入手術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成形術(PTCA)放置支架PTCA結合支架治療冠心病患者,成功率及長期生存率較高

1967年,Bulkley

和Hutchins發(fā)現(xiàn)冠脈血管再通后的病人發(fā)生心肌細胞反常性壞死。冠脈支架置入前后

實驗與臨床資料證明:冠脈重新恢復血流后,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心肌損傷15304560min損傷程度加重單純?nèi)毖毖俟嘧⑷毖?再灌注→損傷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是指缺血后再灌注,不僅未能使組織器官功能恢復,反而使缺血所致功能代謝障礙和結構破壞進一步加重的現(xiàn)象。第一節(jié)IRI的原因及條件(causesandinfluencefactorsof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原因:缺血組織的血流重新恢復第一節(jié)IRI的原因及條件

全身循環(huán)障礙后恢復血液供應組織器官缺血后血流恢復某一血管再通后:PTCA等

影響IRI及其嚴重程度的因素第一節(jié)IRI的原因及影響因素

1、缺血時間

(durationofischemia)缺血時間過短或過長均不易發(fā)生IRI不同器官、動物發(fā)生IRI所需的缺血時間不同

第一節(jié)IRI的原因及影響因素2、側支循環(huán):形成的難易3、需氧程度:心、腦容易發(fā)生IRI4、再灌注條件:低壓、低溫、低pH、低鈉、低鈣、高鉀、高鎂灌流液第二節(jié)IRI的發(fā)生機制(Mechanismsof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缺血期:ATP生成↓、嘌呤堿↑

酸性代謝產(chǎn)物↑

再灌期:自由基的作用細胞內(nèi)鈣(Ca2+)超載白細胞的激活

自由基(freeradical):是指在外層電子軌道上含有單個不配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和分子的總稱。一、自由基的損傷作用(injuryoffreeradicals)

一、自由基的損傷作用自由基的化學性質(zhì)極為活潑,特別是其氧化作用強。(一)自由基的分類(categoriesoffreeradicals)氧自由基:由氧誘發(fā)的自由基稱為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OFR)

如:O2·、OH·

,為非脂性自由基

是指一類由氧形成的、化學性質(zhì)較基態(tài)氧活潑的含氧代謝物質(zhì),包括氧自由基和非自由基含氧物質(zhì)(1O2、H2O2)?;钚匝?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脂性自由基:L·

、LO·

、LOO·

其他:Cl

·

、CH3·、NO·

NO·+O2·→ONOO-→NO2·+OH·H+e-+H+H2Oe-_?O2e-+2H+H2O2e-+H+H2OOH?O2(二)自由基的代謝細胞線粒體內(nèi)活性氧生成的反應式單電子還原雙電子還原三電子還原

O2線粒體98~99%ATP1~2%黃嘌呤氧化酶NADPH氧化酶P450細胞色素單加氧酶超氧陰離子O2-羥自由基OH·單線態(tài)氧1O2SODH2O2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CAT)髓過氧化物酶(MPO)清除自由基的代謝O2·可在Fe2+或Cu2+的催化下與H2O2反應生成OH·,這種由金屬離子催化的反應稱為Fenton反應?;钚匝跎伞驒C體抗氧化能力↓,→氧化應激(oxidativestress)反應(三)IRI導致OFR生成增多的機制(MechanismofoxygenfreeradicalsgenerationinIRI)ADP黃嘌呤脫氫酶(XD)xanthine

dehydrogenase次黃嘌呤核苷Hypoxanthinenucleoside黃嘌呤氧化酶(XO)xanthine

oxidaseAMP次黃嘌呤Hypoxanthine1、黃嘌呤氧化酶途徑(xanthine

oxidase,XOpathway)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缺血期IschemiaphaseATP腺嘌呤核苷AdeninenucleosideCa2+依賴性蛋白酶Reperfusionphase尿酸uricacid+次黃嘌呤黃嘌呤

++H2O_?O2OH?O2黃嘌呤氧化酶+H2O2_?O2O2黃嘌呤氧化酶再灌注期2、中性粒細胞途徑(neutrophilpathway)缺血期,中性粒細胞被LT等趨化、激活再灌注期,組織重新獲得O2供應的短時間內(nèi),激活的中性粒細胞耗氧量顯著增加,在NADPH氧化酶和NADH氧化酶的催化下,產(chǎn)生大量氧自由基,稱為呼吸爆發(fā)(respiratoryburst)或氧爆發(fā)(oxygenburst)。

呼吸爆發(fā)(respiratoryburst)22+H+缺血期:缺氧、鈣超載→細胞色素氧化酶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Mn-SOD減少再灌注期:進入細胞內(nèi)的氧經(jīng)單電子還原而形成的氧自由基增多3、線粒體途徑(mitochondrionpathway)4、兒茶酚胺自氧化增加→自由基產(chǎn)生↑(四)自由基引起IRI損傷的機制自由基性質(zhì)極為活潑,可經(jīng)連鎖反應不斷擴展生成新的自由基。自由基可與膜磷脂、蛋白質(zhì)、核酸等發(fā)生反應,損傷細胞。

膜損傷是自由基損傷細胞的早期表現(xiàn)自由基+磷脂膜內(nèi)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脂質(zhì)自由基和過氧化物→脂質(zhì)交聯(lián)1、膜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增強(enhancedlipidperoxidationofmembrane)1、膜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增強(enhancedlipidperoxidationofmembrane)破壞膜的正常結構:細胞膜及細胞器膜的液態(tài)性、流動性↓,通透性↑→鈣內(nèi)流↑間接抑制膜蛋白功能:跨膜物質(zhì)轉運及信號轉導功能障礙→細胞腫脹,鈣超載促進自由基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zhì)的生成:激活PLC和PLD→TXA2、LT↑減少ATP生成:線粒體膜脂質(zhì)過氧化2、抑制蛋白質(zhì)的功能3、破壞核酸及染色體

巰基氧化、氨基酸氧化、蛋白交聯(lián)

堿基羥化或DNA斷裂

OH·易與堿基及DNA反應二、鈣超載(CalciumOverload)

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nèi)鈣含量異常增多并導致細胞功能代謝障礙和結構損傷的現(xiàn)象,嚴重時可造成細胞死亡。(一)細胞內(nèi)鈣超載的機制(Mechanismofcalciumoverload)鈣超載主要發(fā)生在再灌注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鈣內(nèi)流增加機制:Na+/Ca2+交換異常,生物膜損傷Ca2+ATPNa+H+Ca2+生理條件下,Na+/Ca2+交換蛋白(3:1)(exchanger)正向轉運(forwardmode),將Ca2+運出細胞,與鈣泵共同維持心肌細胞靜息狀態(tài)時的低鈣濃度。缺血-再灌注損傷時,Na+/Ca2+交換蛋白反向轉運(reversemode)增強是導致Ca2+超載的最主要途徑。⑴細胞內(nèi)高Na+的直接激活作用⑵細胞內(nèi)高H+

的間接激活作用⑶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間接激活1、Na+/Ca2+交換異常3Na+Ca2+Na+K+H+Na+再灌注Na+↑Na+↑Ca2+↑缺血時ATP↓鈉泵活性↓3Na+Ca2+

蛋白激酶C

(PKC)

活化的間接激活PIP2PKCGqIP3DGPLCβNEα1受體

Ca2+Ca2+H+Na+3Na+Ca2+肌漿網(wǎng)肌肉收縮β-R+Ca2+內(nèi)流↑←L型鈣通道開放↑AC(+)2、生物膜損傷(injuryofmembrane)⑴細胞膜損傷:Ca2+通透性增加缺血缺氧自由基使膜脂質(zhì)過氧化磷脂酶激活,膜磷脂降解⑵線粒體和肌漿網(wǎng)膜損傷:鈣泵抑制(二)細胞內(nèi)鈣超載引起IRI的機制(Mechanismof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ducedbycalciumoverload)

鈣超載引起再灌注損傷的機制1.激活各種酶2.線粒體功能障礙:ATP生成↓3.肌原纖維過度收縮:出現(xiàn)收縮帶4.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延遲后除極

線粒體肌漿網(wǎng)損傷刺激肌漿Ca2+↑ATP酶ATP↓酸中毒↑磷脂酶膜磷脂分解細胞膜損傷蛋白酶自由基↑蛋白分解核酶染色體損傷鈣超載引起再灌注損傷的機制三、白細胞的作用(effectsofneutrophils)缺血組織恢復血流后,部分缺血區(qū)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流,稱為無復流現(xiàn)象(no-reflowphenomenon)。中性粒細胞激活及致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微血管床及血液流變學改變→無復流現(xiàn)象(一)再灌注時白細胞激活的機制1.細胞膜磷脂降解,釋放大量趨化因子2.激活的中性粒細胞亦可釋放趨化介質(zhì)3.中性粒細胞和VEC表達黏附分子增加

黏附分子的概念是指由細胞合成、可促進細胞與細胞之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zhì)之間黏附的一類大分子的總稱(如整合素、選擇素、細胞間黏附分子等),其在維持細胞結構完整和細胞信號傳導中具有重要作用。(二)中性粒細胞介導的再灌注損傷(reperfusioninjuryinducedbyneutrophils)微血管損傷(injuryofmicrovessel)

2.細胞損傷(injuryofcells)

1、微血管損傷(1)微血管口徑的改變:管腔狹窄縮血管物質(zhì)↑:內(nèi)皮素、TXA2等擴血管物質(zhì)↓:PGI2、NO血管內(nèi)皮細胞腫脹(2)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自由基、炎癥介質(zhì)

1、微血管損傷(3)微血管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液濃縮白細胞黏附、嵌塞微循環(huán)血小板黏附、微血栓形成微血管內(nèi)血液流變學改變周圍組織細胞炎癥反應釋放致炎物質(zhì):OFR、細胞因子、蛋白酶2、細胞損傷(cellsinjury)激活的中性粒細胞與VEC第三節(jié)IRI時器官的功能及代謝變化(Functionalandmetabolicchangesduring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IRI

時器官的功能及代謝變化(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ofmyocardium)(一)心功能變化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1、心肌舒縮功能降低2、再灌注性心律失常1、心肌舒縮功能降低心輸出量

心室內(nèi)壓最大變化速率

心室舒張末期壓力(VEDP)

心肌并未因缺血發(fā)生不可逆損傷,但在再灌注血流已恢復或基本恢復正常后一定時間內(nèi),心肌出現(xiàn)的可逆性舒縮功能降低的現(xiàn)象。心肌頓抑的概念及其機制(myocardialstunning)細胞內(nèi)高Na+細胞內(nèi)高H+PKC激活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損傷自由基爆發(fā)性生成脂質(zhì)過氧化蛋白質(zhì)及酶失活肌漿網(wǎng)鈣轉運蛋白↓質(zhì)膜通透性↑離子泵活性↓線粒體損傷收縮蛋白損傷鈣超載ATP生成↓Ca2+敏感性↓Na+/Ca2+交換↑心肌收縮功能↓氧自由基↑2、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eperfusionarrhythmia)

是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特別是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纖顫最為常見,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與心肌缺血時間的長短、缺血心肌的數(shù)量、缺血程度、再灌注血流的速度及電解質(zhì)紊亂等因素有關。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機制(KATP激活)與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機制不同。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①再灌注心肌間動作電位時程的不均一性→折返↑②Na+/Ca2+交換蛋白反向轉運↑→延遲后除極③自由基↑→ATP↓→ATP敏感性鉀離子通道激活④再灌注時沖出的兒茶酚胺刺激α受體→自律性↑⑤再灌注時細胞外K+、乳酸被沖走⑥纖顫閾降低←NO↓(二)心肌代謝變化缺血期AMP、腺苷等降解產(chǎn)物↑再灌注時ATP、CP含量不升反降:

線粒體損傷+底物不足

(三)心肌超微結構的變化二、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ofbrain)

病理性慢波lipidperoxidationinjury腦水腫、腦細胞壞死

1968年由Ames率先報道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ATP↓、葡萄糖↓

乳酸↑cGMP↓

自由基、鈣超載的作用興奮性氨基酸毒作用腦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谷氨酸+AMPA-R→鈉、水內(nèi)流谷氨酸+NMDA-R→鈣內(nèi)流↑

粘膜損傷為主要特征:上皮細胞損傷、炎性細胞浸潤、出血和潰瘍黃嘌呤酶氧化酶活性高再灌時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1981年Greenberg介紹了腸缺血-再灌注損傷三、小腸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粘膜屏障通透性

菌血癥或內(nèi)毒素血癥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