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體系的當代視域
傳統(tǒng)的中國對外關系是指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朝貢體系指導下,中國與國外之間的關系。朝貢思想雖然起源于先秦時期,但朝貢體制作為中國封建王朝開展與外國官方關系的基本模式,卻是在漢代才開始形成的。晚清時期,西方國家以及日本的侵略擴張,不僅破壞和瓦解了中國與周鄰國家間的傳統(tǒng)封貢關系,而且迫使清朝放棄三跪九叩首的朝貢禮儀,朝貢體制完全被近代的條約體制所取代。因此,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研究范圍,基本上涵蓋了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的內(nèi)容。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灾袊鴤鹘y(tǒng)對外關系來代替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又應研究什么?本文在對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的研究特征進行粗淺述評的基礎上,擬從思想觀念、制度與政策、封貢關系等三個方面對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研究要素予以初步探討。一、“中西交通史”的學科體系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在中外交通史基礎上構(gòu)建的。早在1915年,丁謙先生就對二十四史中的“四夷傳”或“外國傳”中相關地理進行了一系列考證1,初步奠定了中外交通史的雛型。1947年,向達先生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專著即以《中外交通小史》來命名。及至今天,中華書局仍以中外交通史叢刊的名稱來出版中國古代記載對外關系的史籍?!敖煌ㄊ贰钡挠梅?早先見之于日本學術界,如辻善之初于1917年所出版的《海外交通史話》(內(nèi)外書店)?!敖煌ā币辉~,在古代漢語中含有交往、往來通問的意義。中外交通史是依據(jù)古代文獻中有關域外的零星記載,通過對音和確定地望的方法,來推定古人對外交往的地域及其所行路線,從而確定中外關系的具體事跡。在現(xiàn)代漢語中,交通一詞已專指各種運輸系統(tǒng)。由于在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之間對于交通一詞所出現(xiàn)的歧義,繼續(xù)使用中外交通史來表述古代中外關系史顯然不易被現(xiàn)代社會所理解。而且,以考訂中外交往史地為目的的學術研究,雖然是十分必要并且是極其重要的,但它決不應該就是我們研究古代中外關系史的唯一目標。在古代中外關系史研究領域,中西交通史又自成一科,并且有諸多專著流布。自20世紀30年代初向達先生的《中西交通史》和張星烺先生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出版問世以后2,中西交通史的學科即得以確立。此后,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方豪先生又先后出版了以中西交通史名稱來命名的相關著作3,從前賢的諸種中西交通史著作的內(nèi)容看,它包括古代中國與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歐洲以及美洲交往路線的史地考證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的關系,反映了中國古代與漢字文化圈以外的異域文明國家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歷史。不過,自1985年沈福偉先生使用《中西文化交流史》4的名稱來出版相關著作后,學術界似乎已經(jīng)開始放棄“中西交通史”的名稱。最近,張國剛先生和吳莉葦女士合作撰寫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則以《中西文化關系史》來命名5。從中西交通史學科中的“西”的地域概念來看,它既包括古代的西域,也包括古代的南海和西洋,內(nèi)容十分寬泛也十分模糊。只是張國剛、吳莉葦先生最近才清晰解釋,“西”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它包括有以印度為中心的印度教佛教文化圈、西亞北非的伊斯蘭文化圈、歐洲的基督宗教文化圈6。而現(xiàn)代學人之所以這么特別看重中西之間的關系,無疑緣自于近代以來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重要性,從而把中國與歐洲交往和文化交流過程中所經(jīng)過的其它國家和地區(qū)都置于這一考察和研究的范圍之內(nèi)。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格局與以往學術界所存在的歐洲中心論和中國文化西來說也有或多或少的關聯(lián)。今天,歐洲中心論和中國文化西來說已經(jīng)遭到學術界的嚴正批判,人們已經(jīng)不再把歐洲與世界同等看待,我們也就無須再繼續(xù)停留在以往的中西交通史的學科框架中。實際上,早在中國與歐洲之間發(fā)生關系以前,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已經(jīng)有著悠久而廣泛的聯(lián)系。鑒于中西交通史研究在視域上的這種偏向性,人們?yōu)榱藢v史上中國與周鄰國家之間的關系納入到學科體系之中,又開始采用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的學科名稱。不過,在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的具體研究和敘述過程中,學術界通常所關注的是歷朝各代對外關系的重大事件,如張騫通西域、玄奘印度求法、鄭和下西洋等,而對重大事件之外的中國封建王朝對外政策走向以及各個封建王朝對外政策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等問題卻極為忽視。雖然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由于受中國封建王朝自身的政治因素和其它條件所限,其發(fā)展進程表現(xiàn)為斷斷續(xù)續(xù)的特征,但以個別事件為中心的討論模式所帶來的零散性卻妨礙了人們?nèi)フJ識中國與外國關系的演進軌跡。因此,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研究必須突破單純以重大事件為中心的討論模式,更應探討釀成這些事件所發(fā)生的背景,即中國封建王朝的對外政策行為和環(huán)境因素,進而考察這些封建王朝處理對外關系事務的基本傾向和一般行為模式。而朝貢體制作為中國封建王朝處理對外關系事務的一般行為模式,理應成為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研究的一個重心所在。二、關于中國近代中外關系專題史的研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的研究,也是從中西關系開始起步。1914年出版的劉彥《中國近時外交史》7,重點探討的就是中西關系。此后,曾友豪的《中國外交史》、王正廷的《中國近代外交概要》、胡秋原的《近百年來中外關系》、方豪的《中國近代外交史》、黃正銘的《中國外交史》、劉培華的《近代中外關系史》、顧明義的《中國近代外交史略》、王紹坊的《中國外交史(鴉片戰(zhàn)爭至辛亥革命時期)》、楊公素的《晚清外交史》、趙佳楹的《中國近代外交史》等著作8,也是以研究中西關系為主,尤其是中西之間的外交關系。毫無疑問,由于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列強的侵凌,使中國進入了“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9,新的國際環(huán)境必然左右著中外關系史研究者的價值取向。與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的通史性質(zhì)著作相一致,在近代中外關系的專題研究和國別關系研究方面,中西關系的研究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在國別關系研究方面,如蔡元培的《中美外交史》、唐慶增的《中美外交史》、束世瀓的《中法外交史》和《中英外交史》、陳博文的《中俄外交史》、蔣恭晟的《中德外交史》、邵循正的《中法越南關系始末》、周景濂的《中葡外交史》、張雁深的《中法外交關系史考》等10。而在近代中外關系專題史的研究方面,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即形成了研究帝國主義侵華史的熱點。僅在1927年,各家書局就出版了6部相關著作11。新中國建立后,帝國主義侵華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仍是研究近代中外關系的主題,并出版了一些史料詳實、內(nèi)容豐富的高水平著作,如丁名楠、余繩武、張振鹍等人所著的《帝國主義侵華史》(共兩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集體編寫的《沙俄侵華史》(共四卷)等12。這些著作不僅清晰地揭示了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侵略擴張的詳細過程,而且也為人們深入討論和認識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線索提供了詳實的歷史事實。新中國建立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交往史也成為人們研究中外關系史的一個熱點專題。除了相當多的論文外,一些專著如周一良的《中朝人民的友誼關系與文化交流》和《中國與亞洲各國和平友好的歷史》、張政烺的《五千年來的中朝友好關系》、陳修和的《中越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與文化交流》、南開大學歷史系的《中國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關系》等,也著力表達著中國與相關國家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主旨。盡管上述論著不屬于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研究范圍,但它卻是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相互補充和對應的一個熱點研究專題。如果把帝國主義侵華史和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交往史兩種專題史研究置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是在當時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救亡語境下發(fā)生的;而50年代至60年代的“反西方”和“親亞非”的冷戰(zhàn)語境,不僅使帝國主義侵華史的專題研究得到加強,而且也使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交往史的專題研究得以凸顯。不過,帝國主義侵華史和中國與亞非國家友好交往史的兩種研究路徑,雖然使這兩個專題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卻使中外關系史的研究陷入兩種極端化的傾向。誠然,帝國主義侵華史對于近代中國的深刻影響,我們在研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過程中決不可忽視。然而,僅僅依賴帝國主義侵華這種外來因素本身卻不能完全闡釋中國近代對外關系的巨變。我們在研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發(fā)展過程中,還應當考察在面對帝國主義大規(guī)模入侵這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客觀環(huán)境下,晚清政府在主觀上是如何加以應對的?他們有沒有尋求內(nèi)在制度的變化以應付變局?他們是完全放棄傳統(tǒng)來接受西方的外交規(guī)則,還是將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與外國文化有機結(jié)合來謀略涉外之道?這一系列的問題顯然不能單從帝國主義侵華史的解釋中得到全部答案。而作為中國近代對外關系的研究主旨,關鍵還是要探討從中國傳統(tǒng)的朝貢體制向中國現(xiàn)代的邦交體制的演變。所以,我們理應將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兩者結(jié)合起來并構(gòu)筑一個新的整體框架。而“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正好體現(xiàn)了這一整體框架。順便指出,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人們在研究中外關系史(尤其是研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時的選題傾向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研究中國人接觸西方、認識西方、學習西方的過程,并探討了西方因素對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深刻影響。然而,人們在中外關系史的選題和研究過程中,幾乎形成了一種歷史上某個時期只要對外交往與對外開放,就會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固定話語模式。可是,對于歷史上中外交往過程中所伴生的負面問題,尤其是自身的“內(nèi)在因素”而非“西方因素”所造成的一些負面問題,人們在研究過程中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從歷史借鑒角度看,反思歷史上中外關系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或許對于今人面向世界更具歷史警示作用。三、“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說”從上面的討論可知,無論是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著述,還是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著述,由于絕大部分的內(nèi)容是以重要事件為中心來展開敘述的,使全書敘事顯得十分零散和破碎,缺乏一個體系性的架構(gòu)。另外,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名稱的成立,實際上也是中國歷史分期在專門史領域的體現(xiàn)。上述兩個名稱雖然照應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但在相當程度上卻忽視了中國對外關系歷史發(fā)展進程的自身因素,尤其是中國對外政治關系的結(jié)構(gòu)因素。毫無疑問,與中外文化關系和中外經(jīng)濟關系等因素相比,中外政治關系因素則處于支配地位。幾乎是在中國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全部時間內(nèi),中國對外政治關系的展開主要是在朝貢體制之下進行的。只是到晚清時期,清朝的朝貢體制才逐漸為條約體制所取代。而1901年清朝被迫放棄了傳統(tǒng)朝貢禮儀而接納西方的外交禮儀,則標志著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的對外政治關系的終結(jié)。如果以中外政治往來的體制模式作為中國對外關系史發(fā)展階段的劃分依據(jù),我們認為更符合中國對外關系歷史發(fā)展進程本身的演進特征。因此,我們可以把1840年以前的中國對外關系和1840年至1900年期間的中國對外關系合并起來,并將它稱之為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以便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實際上,自20世紀以來所形成的中外關系史學科,經(jīng)過一個世紀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一個所涉領域十分龐大的學科。只要涉及到歷史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關系,包括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關系,都是中外關系史所要研究的內(nèi)容。從一定程度上說,中外關系史由于把它所研究的內(nèi)容規(guī)定得過于龐大,也是造成它缺乏一個規(guī)范體系構(gòu)架的重要原因。正因為它所涉及的內(nèi)容如此龐大,人們才根據(jù)中國歷史的研究分期,將它具體劃分為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和中國現(xiàn)代對外關系史。同時,人們又根據(jù)相關外國的情況,將中外關系史劃分為國別關系史進行具體研究,如中日關系史、中韓關系史、中越關系史、中英關系史、中俄關系史、中法關系史、中美關系史等。因此,我們在此提出將中外關系史調(diào)整為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使它的研究內(nèi)容有所限定,也是建造一個明確有度的學科體系構(gòu)架之必要。同時,中外關系史作為一門研究中國與外國之間關系的專門歷史學科,它的行為主體包含著中國與外國兩個方面。其中,外國本身就是一個“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的概念體,這就使得中外關系史的行為主體呈現(xiàn)出寬泛性和巨大差異性。如果在研究過程中是以外國這個概念體而不是以某個域外國家作為行為主體,則不可避免地引起研究目標因為“外”的寬泛性而造成的模糊化。而今人之所以提出中外關系史的研究目標,還是站在中國的本位上來考察和分析歷史上的對外關系。因此,從學科名稱的概念準確性考慮,“中國對外關系史”無疑比“中外關系史”概念更為明確。從中國對外關系史的發(fā)展進程看,1901年清朝完全采用近代西方外交禮儀的事件可以作為對它進行劃分階段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此前屬于朝貢體制主導之下的中國對外關系史,此后屬于邦交體制主導下的中國對外關系史13。而對于在朝貢體制主導之下的中國對外關系史,我們之所以將它稱之為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其用意既便于顯示這一時段中國對外關系史的民族傳統(tǒng)性,也有借助于“傳統(tǒng)”這樣一個與“現(xiàn)代”相對應的概念,使對它的研究與當代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能有某種程度對話的可能。從一定程度上說,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和在國際事務中進一步發(fā)揮積極作用,中國也越來越需要具有自己文明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而開展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研究,必將為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建設搭建一個可供參考借鑒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平臺,使“傳統(tǒng)”能夠成為“現(xiàn)代”的有用資源。要使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研究能夠成為中國國際關系理論建設的有用資源,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現(xiàn)代參與”與“對話現(xiàn)代”的意識。因此,我們在研究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過程中,應當明確考察范圍和研究主旨:不僅要關注中國對外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應探求中國封建王朝是如何根據(jù)自身利益和外部環(huán)境,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在周邊鄰國以及整個域外事務中發(fā)揮“天朝上國”作用的?即使在1840年以后的惡劣環(huán)境中,晚清政府又是如何尋找一條適應自己的方式在國際社會中尋求自身安全的?從而將歷史上對外關系事件置入到對外政策之結(jié)果的因果關系鏈條之中和涉外體制的基本平臺之上;還要探求中國封建王朝君臣們處理涉外事務時秉持一種什么樣的價值理念?這些理念對于涉外體制與對外政策又有什么樣的影響?這些理念對于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又有何種積極作用或消極作用?從而使涉外制度和對外政策顯現(xiàn)出文明的底蘊。因此,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研究體系,不僅需要一個明確的朝貢體制架構(gòu),而且有賴于涉外思想觀念、對外政策和封貢關系行為研究的三維支撐。四、傳統(tǒng)思想中蘊含著“一”與“和”的思想思想觀念對于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作用,一般來說主要作用于涉外制度、對外政策和中外關系形態(tài),即觀念所體現(xiàn)出的世界觀、原則化信念和因果性信念為中國封建王朝提供了價值依據(jù),使其對目標或目的——手段關系更加清晰。因此,就中國傳統(tǒng)思想觀念對于中外關系的作用和影響進行深入研究,不僅關系到對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研究的深度,而且可以直接為當代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建設提供必要資源。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天下觀,據(jù)美國學者史華慈等人的看法,就是中國的世界秩序觀14。天下觀作為一種政治思想,形成于先秦時期15。在《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儒家經(jīng)典中,“天下”既是指人文與自然交會的空間,也是指中國與四方的總合。在這樣一個總合的世界,中國居于中心位置,“四方”則為“四夷”,從而構(gòu)成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同時,中國的文明至高無上,中國的天子則承受天命來執(zhí)政“天下”16。中國傳統(tǒng)對外思想的原則化信念是什么?這是一個尚未討論的問題。古代儒家的天下觀,雖然認為華夷有別,但卻主張“天下一家”、“王者無外”、“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17。由此可見,“一”與“和”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們的一種原則化信念,所謂“王者無外”、“一統(tǒng)華夷”、“夫和實生物”18、“和為貴”19、“萬物各得其和以生”2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1,都表達了這種“一”與“和”的原則化信念?!暗隆弊鳛橹袊糯囊环N政治思想,是中國先人處理華夷關系的一個基本性的因果信念。所謂“德”,自先秦以來就是一個涵蓋十分寬泛的綜合概念,包括有信仰、道德、政策等方面的內(nèi)容,甚至“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包括在德之中”22,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注重并強調(diào)心性道德修養(yǎng),認為“王者”的道德修為,對于天下秩序的和諧將產(chǎn)生重大影響。一個中國天子,應該以王道治天下而摒棄霸道,即應該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力服人。因此,《禮記·中庸》提出:“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顯然,“四方歸之”的前提是“懷柔遠人”。如何懷柔遠人?通常的思路是用安撫的手段來協(xié)調(diào)與“夷狄”的關系。而在物質(zhì)利益方面,則是借助于“厚往薄來”的措施;在“協(xié)和萬邦”的原則上,則是“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向“夷狄”展示自身的優(yōu)良德性,達到“四夷歸附”。在構(gòu)建天下秩序過程中,“禮”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要素。管仲曾提出,“招攜以禮,懷遠以德”23,“禮”也就成為“德”的外在表現(xiàn)。通過“禮”的方式,把“四夷”引導到“和”的境界,“禮之用,和為貴?!?4“禮”規(guī)定著華夷關系的結(jié)構(gòu)和秩序。通過冊封和朝貢等禮儀,建立起“天子”與“四夷君王”之間的君臣關系,從而形成“天下太平”的局面。然而,上述思想只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中的一般思想。站在今天民族主義國家立場,或以一種全球化的立場,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在古代是否發(fā)生過變化25?目前尚未得到大家的足夠注意和充分討論。日本學者田崎仁義曾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天下觀,具有國民無限和領土無限的思想26。但最近葛兆光卻指出,中國的天下觀常常是一種觀念或者想像,并不一定就是實際處理對外關系的準則27。針對以前人認為中國傳統(tǒng)天下觀缺乏“領土”及其邊界的意識,他還專門分析了宋代的“中國”意識,認為在宋代由于遼、西夏、金的興起,打破了唐以前漢族中國人關于“天下”、“中國”和“四夷”的傳統(tǒng)觀念和想像,宋朝士大夫有了實際的敵國意識和邊界意識28。還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tǒng)華夷觀中的尊王攘夷思想具有排外性和仇外性。如元人吳萊、近人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就認為,宋人胡安國的《春秋傳》在于倡導排夷、仇夷思想29。但從胡安國所強調(diào)的“于夷狄,攘斥之不使亂中夏則止矣”的思想看,他明確界定了“攘夷”的限度。他還說,“內(nèi)中國而外四夷,使之各安其所也?!?0在這里,他完全肯定了“夷狄”的生存權(quán)31。那么,歷代研究《春秋》的注釋家,其華夷之辨的思想有沒有排外性?《春秋》作為儒學典籍中的一部經(jīng)書,它對中國歷代君臣的外事決策有何影響?儒家經(jīng)典中關于對外關系思想是否具有矛盾性?另外,中國歷代對外關系思想又是如何演變的?尤其是歷代對外關系事件背后的思想背景是什么?這些都是我們研究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時所應關注并需要加強研究的問題。最近,日本學者??萍咀铀鶎懙摹稘h儒的外交構(gòu)想——以“夷狄不臣”論為中心》32,已提出了漢朝對外關系思想研究的新課題。五、“觀念性事項”的“量表”和“相應的程序規(guī)范”之間的聯(lián)系涉外制度是指一個王朝或者政府處理對外事務的一切規(guī)章制度,學術界通常把中國傳統(tǒng)的涉外制度統(tǒng)稱為“朝貢制度”或“朝貢國制度”33,也有人稱為“封朝體制”34、“冊封體制”35,還有人稱之為“天朝禮治體系”36。然而,這種概稱是否可以準確表述中國傳統(tǒng)的涉外制度尤其是涉外體制?日本巖井茂樹最近開始質(zhì)疑“朝貢體制”的概稱,認為所謂“朝貢體制”只是近代以來與“條約體制”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但它不足以包括諸如互市制度在內(nèi)的中國傳統(tǒng)涉外制度37。從大家使用術語的情況看,有的學者使用“朝貢制度”,有的學者則使用了“朝貢體制”。由于“制度”只是指具體的規(guī)則,“體制”則是指制度的組織體系,顯然含義有狹廣之別。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人在對西方國家的交往過程中,曾把自己的涉外制度稱為“天朝體制”38。因此,如果用一個術語概稱中國傳統(tǒng)的涉外制度,或許使用“天朝體制”比使用“朝貢體制”更為妥當,因為在“天朝體制”的概念中可以包含諸如“廣州通商體制”等內(nèi)容,但“朝貢體制”既然已約定俗成亦未便遽改。根據(jù)唐朝人把制度分為律、令、格、式四種類型,我們可以圍繞它來考察中國傳統(tǒng)的涉外制度。所謂“律令格式”,據(jù)《新唐書》的表述,“令者,尊卑貴賤之等數(shù),國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國之政,必從事于此三者。其有所違及人之為惡而入于罪戾者,一斷以律?!?9用現(xiàn)代術語解釋,令是關于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guī),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jù)以辦事的行政法規(guī),式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律是刑事法規(guī)。當然,我們的考察和研究只限于涉外事務方面。作為規(guī)定“尊卑貴賤”等級的涉外制度,無疑是歷代的“朝貢制度”。由于朝貢制度規(guī)定了華夷秩序的基本結(jié)構(gòu),應該在涉外制度領域居于核心位置。學術界對于朝貢制度的研究,自從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費正清與華裔學者鄧嗣禹合作研究清朝朝貢制度以來40,一直得到日本、韓國和中國學者的關注和重視41。從已有的研究情況看,一些學者以狹義的制度為關注點,具體探討圍繞著朝貢所涉及的禮儀、文書、貢物、回賜、冊封、主管機關以及思想和制度淵源。另一些學者則以廣義的體制為關注點,來考察中國封建王朝對外國朝貢事務的具體運作管理。由于費正清的朝貢體制或朝貢體系的研究深受社會學結(jié)構(gòu)功能理論的影響,他們對朝貢制度的文化因素的分析更甚于對體制構(gòu)成本身的考察。因此,作為一種以朝貢制度為核心的涉外體制,它究竟是由哪些具體制度結(jié)構(gòu)而成的?至今尚未清晰。譬如,同樣表現(xiàn)尊卑等級的漢朝與唐朝時期外國王子進入長安的質(zhì)子制度和宿衛(wèi)制度,是否是朝貢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我們需要把朝貢制度作為一個文化叢來對待,來考察它的關聯(lián)制度。同時,人們對于朝貢體制的研究又往往是把它作為一個中國傳統(tǒng)涉外制度的整體來對待,這在相當程度上又忽略了不同王朝在朝貢體制上的差別,從漢朝至清朝,各個時期的朝貢體制是否相同?是否先后發(fā)生過變化?如以冊封制度為例,兩晉南北朝時期對百濟、新羅、日本等國國王冊封的封號中多帶有“將軍”的封號42,但在后來“將軍”的封號則基本消失。所以,對不同歷史時期朝貢體制的考察和比較,將是我們應該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于朝貢制度或朝貢體制以外的涉外制度,諸如互市制度,雖然它不象朝貢制度那樣直接規(guī)定中外政治關系的結(jié)構(gòu),但卻直接作用于中外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中外之間政治關系的進程,同樣需要予以重視。應該說,學術界在這一領域已經(jīng)有了許多重要的成果,諸如市舶司制度的研究、海關制度的研究、廣州十三行的研究以及廣州通商體制的研究等等。在對中國傳統(tǒng)朝貢制度向近代外交制度轉(zhuǎn)變的研究方面,雖然取得了諸如梁伯華《近代中國外交的巨變——外交制度與中外關系的分析》、王立誠《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等比較重要的成果43,但仍缺乏以中國與某個具體鄰國之間從傳統(tǒng)朝貢體制向近代外交體制轉(zhuǎn)型的深入個案研究。涉外體制的變化對于中外關系發(fā)展進程的影響,更是一個需要加強研究的領域。譬如,日本學者定生認為,唐朝對周邊諸國所實行的冊封體制,形成了東亞地區(qū)國際秩序的基礎。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發(fā)生和朝廷權(quán)力的削弱,以唐朝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開始受到破壞44。然而,自9世紀以后,東亞海域的貿(mào)易活動卻在增強,這種貿(mào)易活動與東亞三國(唐朝、新羅、日本)的涉外體制是否有關聯(lián)呢?從東亞三國歷史看,9世紀以后,在唐朝形成淄青鎮(zhèn)節(jié)度使兼領押新羅使、在新羅形成清海鎮(zhèn)統(tǒng)管涉外事務、在日本形成大宰府的涉外權(quán)力,三國地方政府涉外權(quán)力的增長共同促進了東亞貿(mào)易圈的形成45。日本學者濱下武志在《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mào)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jīng)濟圈》一書中,曾提出中國的朝貢體制不僅形成了東亞國際秩序的核心,而且促成東亞經(jīng)濟圈的形成46。如果從中國傳統(tǒng)涉外體制變化的因素進行考察,東亞貿(mào)易圈的形成未必是朝貢體制的結(jié)果。而且,西方國家在中國所開展的早期貿(mào)易活動,所依賴的體制平臺是明后期的月港商舶體制、廣州的番舶體制和清前期的廣州通商體制,也決非朝貢體制。對于“格”、“式”方面的涉外制度研究,也曾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如前面所述的市舶司制度的研究。近年出版的黎虎所著《漢唐外交制度史》47,則比較詳細地考察了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及唐朝的涉外事務的管理機構(gòu)及其運行機制,是一部研究中國傳統(tǒng)外交制度及對外決策過程的巨著。李光濤對于朝鮮和暹羅兩國與明清王朝交往文書——表文的研究48,也可以視為對于“式”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不過,從整體研究情況看,學術界對于涉外“格”、“式”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若能結(jié)合周鄰國家的史料,如朝鮮的《同文匯考》和琉球的《歷代寶案》,此項研究必能取得豐實之成果。此外,在“律”的研究方面,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楊鴻烈《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至今仍是這個領域的重要成果。而在中國傳統(tǒng)涉外法律的研究方面,更是一個薄弱領域。早先日本學者桑藏在《蒲壽庚的事跡》一著中,曾以大食商人來華僑居為線索,關注過唐朝和宋朝對于外國僑民的法律,并提出過外國人在宋朝具有治外法權(quán)的問題49,可惜中國學術界對此并沒有關注和討論。因此,以外國人來華為中心,開展對中國傳統(tǒng)涉外法律的研究也十分必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不能不研究中國封建王朝的對外政策。然而,目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卻十分有限50。其中原因,或是受于史料限制,或是緣于研究中國對外關系史的學者多兼而為之。就目前的研究傾向而論,愈是對上中古時期中國封建王朝對外政策的研究就愈加籠統(tǒng)。因此,若要加強對中國封建王朝對外政策的研究,還必須將對外關系與內(nèi)政結(jié)合起來做深入探討,即中國封建王朝的內(nèi)政狀況為對外政策的提出和實施創(chuàng)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條件,包括這個封建王朝的內(nèi)政安全形勢、相關君主的個人認知與愿望、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相關涉外事務的信息傳遞、利益集團對于對外政策的影響等等。美國學者衛(wèi)思韓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過明朝海上對外政策與東南沿海地處邊緣的關系51,戴逸也曾經(jīng)提出過清朝乾隆中期做出的廣州一口通商政策與廣東地方官員、粵海關監(jiān)督、洋行商人所組成的外貿(mào)利益集團的關聯(lián)52,這都是我們在研究對外政策時所應重視的研究路徑。六、相關研究的內(nèi)容在朝貢體制之下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所形成的政治關系,常被人們稱為“朝貢關系”。然而,所謂關系,當指兩個以上東西的互相關聯(lián)。不過,“朝貢”一詞卻是表示單向性活動,顯然不足以形成關聯(lián)。而且,這一名詞也使人把朝貢活動誤解成周邊鄰國對于中國的單向行為,甚至會誤認為朝貢方國家主導了這一關系。因此,“朝貢關系”一詞決非準確。需要說明的是,朝貢體制或朝貢制度與朝貢關系不同,它所表達的是一種體制或一種制度,則是完全可以成立。由于受近代西方話語的影響,人們常常把在朝貢體制之下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所結(jié)成的政治關系稱為“宗藩關系”,其實也決非妥當。所謂“宗”即是“宗主國”的簡稱,而“藩”則是“藩屬國”的簡稱。雖然歷史文獻中一直把向中國封建王朝進行朝貢的國家稱為“藩邦”、“藩屬”或“屬國”,但中國封建王朝在藩屬國面前一般卻是自稱“天朝”,而藩屬國則稱中國封建王朝為“上國”,卻沒有稱呼為“宗主國”。所謂宗主國,則是西方國家對殖民地國家和藩屬國家的名稱。同時,這些宗主國還宣布自己對殖民地國家和藩屬國家享有支配和統(tǒng)治的權(quán)力,即宗主權(quán)。因此,從名稱和關系性質(zhì)的雙重角度考慮,以宗藩關系來表示在朝貢體制之下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所形成的政治關系,也不符合歷史實際。中國封建王朝對于外國的朝貢活動所采取的相應行為,一般是冊封和回賜。由于冊封和朝貢兩種活動的關聯(lián),才結(jié)成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把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的傳統(tǒng)政治關系稱為冊封朝貢關系,簡稱為封貢關系。學術界對于中國與周邊鄰國之間傳統(tǒng)封貢關系的研究,比較集中的成果當為美國學者費正清主編的《中國的世界秩序:中國傳統(tǒng)的對外關系》。在首篇的序言中,費正清就明確地把在中國中心主義觀念影響下的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稱之為“中國的世界秩序”。在費正清看來,“中國的外交關系也像中國社會一樣,是等級制的和不平等的。久而久之,便在東亞形成了一個大致相當于歐洲國際秩序的中外關系網(wǎng)。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甚或‘邦際’這些名詞對于這種關系似乎都不恰當。我們寧可稱它為中國的世界秩序?!敝袊氖澜缰刃?可以劃分為三大圈:“第一是漢字圈,由幾個最鄰近而文化相同的屬國組成,即朝鮮、越南,它們的一部分古時曾受中華帝國的統(tǒng)治;還有琉球群島,日本在某些短暫時期內(nèi)也屬于此圈。第二是亞洲內(nèi)陸圈,由亞洲內(nèi)陸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等屬國和從屬部落所構(gòu)成,它們不僅在種族上和文化上異于中國,而且處于中國文化區(qū)以外或邊緣,他們有時甚至進逼長城。第三是外圈,一般由關山阻絕、遠隔重洋的‘外夷’組成,包括最后在貿(mào)易時應該進貢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日本、東南亞和南亞其他國家,以及歐洲?!?3在《中國的世界秩序:中國傳統(tǒng)的對外關系》一書中,王賡武詳細地研究了明朝初期以封貢關系模式處理與東南亞關系的過程;曼考爾則以清朝的朝貢制度為中心,提出了與亞洲內(nèi)陸民族的“西北新月”型和與東南亞的“東南新月”型兩種封貢關系;全海宗則詳細分析了清朝與朝鮮之間的封貢關系,認為其政治動機大于經(jīng)濟動機和文化動機;陳大端則集中考察了琉球國王請求清朝冊封和清朝正式冊封琉球國王的情況,揭示了封貢關系與文化認同意識問題;張寶林則考察了越南黎朝在被西山農(nóng)民軍擊敗后,清朝基于恢復黎朝統(tǒng)治的目的曾出兵干預越南的過程,而在清兵遭受西山軍重創(chuàng)之后,清朝即從天命觀的思想而接納了西山政權(quán)的朝貢;弗萊徹則詳細地考察了明清王朝與中亞地區(qū)綠洲國家之間的關系,雖然漢文資料中所記錄的雙方之間關系為封貢關系,但在中國以外資料中所顯示的卻是借助朝貢名義的商業(yè)關系。由此可見,這些單篇論文對于封貢關系的研究非常深入。近幾十年來,學術界對于中國封建王朝與周鄰國家之間封貢關系的研究著作也有不少,并不乏成功之作。如韓國金翰奎的《古代中國的世界秩序研究》54,具體探討了漢朝與周邊諸部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跨國廣告代理協(xié)議
- 2025年度產(chǎn)學研合作項目技術研發(fā)與市場應用協(xié)議4篇
- 2024年04月浙江臺州銀行寧波分行社會招考(422)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分手后子女撫養(yǎng)協(xié)議書范本下載3篇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場地服務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國際商務大廈廠房租賃合同英文版3篇
- 2024版智能穿戴設備技術轉(zhuǎn)讓合同
- 2025年度廠房設備融資租賃與市場拓展合同4篇
- 2024年03月重慶重慶銀行貿(mào)易金融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產(chǎn)學研合作人才培養(yǎng)及項目支持協(xié)議4篇
- 《線控底盤技術》2024年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設計)
- 學校對口幫扶計劃
- 倉庫倉儲安全管理培訓課件模板
- 風力發(fā)電場運行維護手冊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專題培訓
- 河道旅游開發(fā)合同
- 情人合同范例
- 建筑公司勞務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含答案)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公司盈利能力研究的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2700字
- 儒家思想講解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