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復習題_第1頁
流行病學復習題_第2頁
流行病學復習題_第3頁
流行病學復習題_第4頁
流行病學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流行病學是一門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原因,并研究和制定防制疾病及增進健康的方略和措施的科學。2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是以病人或正常人作為研究對象的醫(yī)學研究,通過一定的干預,觀測對人體的作用、不良反應等以確定治療措施或藥物的效果與價值。3現場試驗與小區(qū)干預試驗的區(qū)別:兩者都是在小區(qū)(一定區(qū)域內的人群)貨現場環(huán)境下進行的干預性研究,均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為研究對象,但現場試驗接受干預措施的基本單位是個人,小區(qū)干預試驗接受干預措施的基本單位是整個小區(qū)。現場試驗與小區(qū)干預試驗常用于對某種防止措施的效果進行評價。4流行病學的重要觀點:群體觀點、社會醫(yī)學和生態(tài)學的觀點、比較的觀點、多病因論的觀點、概率論的觀點。5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ofdisease):就是以疾?。òń】祷蚱渌l(wèi)生事件)的頻率為指標,描述疾病在不一樣的人群(人間)、時間和地區(qū)(空間)上的分布特性,簡稱三間分布,是多種流行病學研究措施的基礎。6發(fā)病率(incidencerate)一定期期內(一般為一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發(fā)病例出現的概率。7罹患率(attackrate)某一局部范圍、短時間內的發(fā)病率,觀測時間以日周月或者一種流行季節(jié)為單位8患病率(prevalencerate)又稱現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期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所占比例9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的區(qū)別和聯絡(1)兩者分母也許同樣,不過度子不一樣發(fā)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間內的新發(fā)病例數,而患病率的分子是指調查當時患病人數(包括觀測期內的新舊病例)(2)患病率是橫斷面調查得出的頻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狀況的靜態(tài)指標。常用于病程長的慢性病的調查,而發(fā)病率是由發(fā)病匯報或隊列研究獲得的疾病頻率,是衡量疾病發(fā)生狀況的冬天呢指標。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調查。(3)患病率受存活原因等其他原因的影響,反應的不是真正的病因,不適于做病因學研究。而發(fā)病率不受存活原因、影響疾病嚴重程度等原因的影響,適于病因學研究。(4)患病率受發(fā)病率和病程的影響。當某病的發(fā)病率和該病的病程在相稱的時間內保持穩(wěn)定期:患病率=發(fā)病率X病程,即P=IXD。10死亡率(mortalityrate)又稱總死亡率或粗死亡率,是指一定期期內一定人群中死于所有原因的頻率。一般以年為單位。11病死率(fatalityrate)一定期期內(一般為一年),患某病的所有病人中因該病死亡的比例,一般以百分率表達。12生存率(survivalrate)生存率又稱存活率,指病人(或接受某種治療的病人)經若干年隨訪后,尚存活的病人數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表達。13散發(fā)(sporadic)病例呈散在發(fā)生或零星出現,病例和病例之間在發(fā)病時間和發(fā)病地點上無明顯聯絡,發(fā)病率維持在歷年的一般水平。14爆發(fā)(outbreak)在一種局部地區(qū)或集體單位段時間內忽然出現許多癥狀相似的病人。15流行(epidemic)某地區(qū)某病發(fā)病率明顯超過歷年的散發(fā)發(fā)病率水平。16大流行(pandemic)某病迅速蔓延波及面廣發(fā)病率遠遠超過流行的水平。17短期被動(rapidfluctuation)又稱時點流行,短時間內忽然發(fā)生許多臨床癥狀相似的病人,常用于較大數量的人群和較大范圍內。18季節(jié)性(seasonalvariation)疾病的發(fā)病率在一定季節(jié)內升高的現象,傳染病的季節(jié)性尤為明顯。19周期性(cyclicchange或periodicity)疾病每隔一定的年限發(fā)生一次流行,并具有規(guī)律性。20移民流行病學(migrantepidemiology)通過對移民人群研究疾病的分布并尋找病因的一種措施,通過比較移民人群、移居地當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發(fā)病率或死亡率差異,分析該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原因或環(huán)境原因的關系2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又稱描述性流行病學(descriptive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學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類措施,是根據已經有的資料或對專門調查的資料,按不一樣地區(qū)不一樣步間及不一樣人群特性(三間分布)進行系統性條理性歸納整頓后,對疾病或健康狀態(tài)的分布進行客觀描述,并在此基礎上發(fā)現某些線索,而形成自己觀點或深入提出研究假設,為分析性研究提供線索的一種措施。22描述性研究的分類重要包括歷史常規(guī)資料的分析、個案調查(個例調查或病例匯報)、現況研究(橫斷面研究)、生態(tài)學研究(有關性研究)及篩檢等。23病例匯報(casereport)對新發(fā)現得或不常見的疾病或有關疾病不常見的體現的報道,以便引起醫(yī)學界同行的注意,為探討病因提供線索。24個案調查(caseinvestigation)屬于描述性研究,是指對個別發(fā)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圍環(huán)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25現況調查(prevalencesurvey)指根據研究需要,運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等措施去搜集特定期間內特定人群中那些和疾病或健康狀態(tài)有關的變量,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有關原因。26現況調查的目的(選擇判斷題)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三間分布、提出病因假設、篩選疾病或健康增進措施效果、用于疾病監(jiān)測、其他。27現況調查的特點:常用的流行病學研究措施、時序上屬于橫斷面研究、不能得出有關因果關系的結論、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較短的疾病、有關原因選擇與解釋有一定的限制。28普查(census)為理解某種疾病的患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狀況,在特定期間、特定范圍內對人群中每一位組員進行調查或檢查的措施。29普查的優(yōu)缺陷:長處a能獲得調查范圍內所有病例或所有調查對象的有關狀況,精確性高b普查所強調的是對每一位組員進行調查,沒有從樣本推論整體,因此獲得的數據不存在抽樣誤差c由于是調查某一人群的所有組員,在確定調查對象的選擇上比較簡樸。缺陷a工作量大,花費大,組織指揮工作復雜,調查的精確度下降,調查質量不易控制b調查項目不適宜過多,內容不能做得很細c易出現反復和遺漏現象。30抽樣調查(samplingsurvey)在特定期間特定范圍內某人群總體中按照一定的措施抽取一部分對象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并用其成果來推論該人群狀況的一種調查措施。31抽樣調查的優(yōu)缺陷長處a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b按隨機化原則抽取,具有代表性c由于工作量相對較小,可使調查的精確度提高。缺陷a只是對整個總體狀況的估計或者推斷b存在抽樣誤差c抽樣調查的設計實行與資料分析比較復雜d不合用于患病率過低的疾病。32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通過比較分析病例組和對照組既往暴露特性分布的差異推斷出某個或某些暴露原因是疾病的危險原因,從而到達探索和檢查疾病病因假說的目的33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對象(病例或對照)具有某種可疑與患病有關的特性,或曾受到過某種可疑與患病有關的因子影響。34病例對照研究的基本特點:(1):觀測性(2):回憶性(3):設置對照組(4):無法確定因果關系35:病例對照研究的應用范圍:(1):病因學研究(2):臨床治療效果的研究(3):疾病預后的研究36:研究類型感染率(infectionrate)是指在調查時受檢查的人群中某病既有感染的人數所占的比率,一般用百分率表達。續(xù)發(fā)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也稱家庭二代發(fā)病率。指在一定觀測期內某種傳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觸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家庭中第一例病例稱為“原發(fā)病例”,不計算在續(xù)發(fā)率內,自原發(fā)病例出現后,在該病最短潛伏期至最長潛伏期之間發(fā)生的病例稱為續(xù)發(fā)病例。死亡率(mortality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間內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數在該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測量人群死亡危險最常用的指標。其分子為死亡人數,分母為該人群年平均人口數。常以年為單位。潛在減壽年數(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齡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壽命與實際死亡年齡之差的總和.即死亡導致的壽命損失。散發(fā)(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區(qū)人群中呈歷年的一般發(fā)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發(fā)生或零星出現,病例之間無明顯聯絡。確定與否散發(fā)一般與同一種地區(qū)、同一種疾病前三年的發(fā)病率水平比較,如當年的發(fā)病率未明顯超過歷年的一般發(fā)病率水平時為散發(fā)。形成散發(fā)的原因:①某病在當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種維持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②以隱性感染為主的傳染病;③傳播機制難以實現的傳染病;④潛伏勃長的傳染病。爆發(fā):指在一種局部地區(qū)或集體單位的人群中,短時間內忽然發(fā)生許多臨床癥狀相似的病人。短時間重要是指在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內,爆發(fā)往往通過共同的傳播途徑感染或由共同的傳染源所引起,如集體食堂的食物中毒、托幼機構的麻疹爆發(fā)流行等。流行:指某地區(qū)、某病在某時間的發(fā)病率明顯超過該病歷年的散發(fā)發(fā)病率水平。暴露一般用來代表一切也許或與疾病危險有關的研究者感愛好的原因篩檢(screening)是在大量表面上無病的人群中通過迅速簡便的試驗、檢查和其他措施,去發(fā)現那些未被識別的、可疑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其目的和意義在于初期發(fā)現、初期診斷和初期治療病人。真實性(validity)又稱有效性,是指篩檢試驗或診斷試驗所獲得的測量值與實際狀況的符合程度。評價診斷試驗真實性的指標包括敏捷度、特異度和假陽性率、假陰性率、似然比及對的診斷指數等。敏捷度(sensitivity,Se)也稱真陽性率,即實際有病且按該診斷試驗被對的地判為有病的概率。敏捷度只與病例組有關,理想的試驗敏捷度應為100%。敏捷度(Se)=a/(a+c)×100%特異度(specificity,Sp)也稱真陰性率,即實際無病按該診斷試驗被對的地判為無病的概率。特異度只與非病例組有關,理想的試驗特異度應為100%。特異度(Sp)=d/(b+d)×100%假陰性率(falsenegativerate,Fnr)也稱漏診率或第二類錯誤(),即實際有病但根據該診斷試驗被定為非病者的概率。敏捷度越高,漏診越少,理想的試驗假陰性率應為0。假陰性率(Fnr)=c/(a+c)×100%=1-敏捷度 假陽性率(falsepositiverate,Fpr)也稱誤診率或第一類錯誤(a),即實際無病但根據該診斷試驗被定為有病的概率。特異度越高,誤診越少,理想的試驗假陽性率應為0。假陽性率(Fpr)=b/(b+d)×100%=1-特異度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即病人中出現某種試驗成果的概率與非病人中出現對應成果的概率之比,闡明病人出現該成果的機會是非病人的多少倍。由于試驗成果一般分為陽性和陰性,因此,似然比也對應地分為陽性似然比(positivelikelihoodratio,+LR)和陰性似然比(negativelikelihoodratio,-LR)。陽性似然比是指真陽性率與假陽性率之比,闡明病人中某種試驗出現陽性成果的機會是非病人的多少倍;比值越大闡明患病的概率越大,試驗成果的診斷價值越高,其計算公式是:+LR=真陽性率/假陽性率=[a/(a+c)]/[b/(b+d)]陰性似然比是假陰性率與真陰性率之比,闡明病人中某種試驗出現陰性成果的機會是非病人的多少倍;比值越小,試驗診斷的價值越高,其計算公式是:-LR=假陰性率/真陰性率=[c/(a+c)]/[d/(b+d)]如同敏捷度和特異度同樣,似然比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綜合性評價指標,它不受患病率的影響,在選擇診斷試驗時應選擇陽性似然比較高的措施。可靠性(reliability)又稱信度,指相似條件下同一試驗對相似人群反復試驗獲得相似成果的穩(wěn)定程度??煽啃愿?,闡明試驗成果受隨機誤差的影響不大。變異系數(coefficientofvariance,CV)當某試驗是做定量測定期,可用變異系數來表達可靠性。即所測平均數的原則差與測定的均數之比;比值越小,可靠性越好。變異系數CV=測定值均數的原則差/測定值均數×100%符合率(agreementrate)又稱精確度(accuracy),當某試驗做定性測定期,同一批研究對象兩次診斷成果均為陽性與均為陰性的人數之和占所有進行診斷試驗人數的比率。符合率可用于比較兩個醫(yī)師診斷同一組病人,或同一醫(yī)師兩次診斷同一組病人的成果。同步符合率還可進行調整,即計算調整一致率(adjustedagreement)。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是指合格藥物在正常使用方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醫(yī)院感染HCAI:是指住院病人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在潛伏期的感染。、現況調查是指在某一人群中應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等措施搜集特定期間內有關變量、疾病或健康狀況的資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及某原因與疾病的關聯。從時間上說,現況調查是在特定期間內進行的,即在某一時點或在短時間內完畢,這個時間點如同一種斷面,故又稱之為橫斷面研究。它所搜集的資料既不是過去的記錄,也不是常規(guī)匯報資料或隨訪的調查資料,而是調查當時所得到的疾病、健康和其他有關資料。描述性研究又稱為描述流行病學,是全面的詳細的記錄客觀存在的疾病或健康狀況,進行系統性條理性整頓,得出自己的觀點,而形成一定的假設(因觀點不一定對的),稱為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學簡史第一階段以研究傳染病為標志,與此相聯絡的是貧窮、營養(yǎng)不良、惡劣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與個人衛(wèi)生。目前多數發(fā)展中國家仍處在這一階段。第二階段以研究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diseases)為標志,例如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和癌癥。開展此類研究的先決條件為住房條件和衛(wèi)生狀況得到了改善,安全飲水問題已基本處理,以及防止接種控制傳染病已不再是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問題了。第三階段以研究環(huán)境與人、社會與保健為標志例如環(huán)境污染暴露、酒精中毒、吸煙與健康、毒品成癮、心理衛(wèi)生與健康、健康保護原因等。目的為在迎接工業(yè)化后社會出現的新問題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挑戰(zhàn)的同步,為人類不停尋求新的保健措施。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1群體觀點2、比較的觀點3、概率論的觀點4、社會醫(yī)學和生態(tài)學觀點移民流行病學(migrantepidemiology)是通過比較移民人群、移居地當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發(fā)病率或死亡率差異,分析滾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原因和環(huán)境原因的關系。它是對疾病在不一樣地區(qū)、不一樣步間、不一樣人群進行的綜合描述。其目的是辨別在某病病因中,重要是遺傳原因的作用還是環(huán)境原因的作用。移民流行病學分析的原則是:①若某病在移民中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原居住地人群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不一樣,而靠近于移居地當地人群的率,則該病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重要是由環(huán)境原因導致的;②若某病在移民中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原居住地

隊列研究(cohonstudy)是將特定的人群按其與否暴露于某原因或按不一樣暴露珠平分為n個群組或隊列。追蹤觀測一定期間,比較兩組或各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以檢查該原因與某疾病有無因果聯絡及聯絡強度大小的一種觀測性研究措施。隊列研究由于被觀測對象在疾病出現此前先分組,然后隨訪觀測一段時間后再比較其結局,故有人稱之為隨訪研究(followupstudy),或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study)。隊列研究的長處1、在疾病發(fā)生前按與否暴露于某原因分組,所獲資料完整,無回憶偏倚;2、可計算暴露組和非暴露組的發(fā)病率,能測量兩組間的特異危險度和相對危險度;3、一次調查可觀測多種成果,如在調查吸煙與肺癌的關系時,可同步調查吸煙與支氣管炎、肺氣腫、冠心病等的關系,并能理解疾病的自然史;4、能直接估計暴露原因與發(fā)病的聯絡強度,且先因后果,時間關系明確,所得聯絡比較確實可靠;5、暴露原因的作用可分等級,便于計算劑量—反應關系;6、樣本量大,成果穩(wěn)定;7、在有完整資料記錄的條件下,可作回憶性隊列研究。隊列研究的缺陷1、觀測時間長、費人力、花費高,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成果;2、準備工作較繁重,設計的科學性規(guī)定高,實行難度大;3、暴露人年計算工作量較為繁重;4、研究罕見病時需要大量研究對象,因而不易搜集到完整可靠的資料,故不合用于罕見病的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的優(yōu)缺陷1、長處:病例對照研究所需樣本量小,病例易獲取,因此工作量相對小,所需人力、物力較少,易于進行,出成果快;可以同步對一種疾病的多種病因進行研究;適合于對病因復雜、發(fā)病率低、潛伏期長的疾病進行研究;在某些狀況下,還可以對治療措施的療效與副作用作出初步的評價。2、缺陷:易出現回憶偏倚;外部變量的控制也許不完全,混雜原因不好控制;選擇對象時易出現選擇性偏倚;暴露與疾病的時間先后難以判斷;沒有措施確定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疾病的發(fā)病率;不適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原因,由于需要很大的樣本量。此外,不能計算暴露與無暴露人群的發(fā)病率,只能計算OR。普查:是指為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狀況,于特定期間內對特定范圍內人群中每一組員所做的調查或檢查。普查的原則:①要有嚴密的組織和高質量的普查人員隊伍;②要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③調查項目和指標必須集中統一;④盡量按一定的周期進行。合用條件:①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設備用于發(fā)現病例和及時治療;②只有調查目的十分明確、調查項目非常簡樸,方可采用普查方式;③需有一種高度統一、集中的領導團體,并且有統一布署、統一計劃、統一行動的客觀條件,方可實行普查;④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較高;⑤需有群眾支持,并且疾病的檢查措施和操作技術不很復雜,診斷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長處:①由于是調查某一人群的所有組員,因此在確定調查對象上比較簡樸;②所獲得的資料全面,可以懂得所有調查對象的有關狀況,精確性高;③普查所獲得的數據對疾病的流行原因研究能有一定的啟示。缺陷:①工作量大,花費大,組織工作復雜;②調查內容有限;③易產生反復和遺漏現象;④由于工作量大而也許導致調查的精確度下降,調查質量不易控制。抽樣調查:是指從全體被研究對象中,按照一定的措施抽取一部分對象作為代表進行調查分析,以此推論全體被研究對象狀況的一種調查。長處:①它按隨機化原則抽取調查單位,以足夠數量的調查單位構成的“樣本”來代表和闡明總體;②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時間;③以樣本推斷總體的誤差可以事先估計并加以控制;④調查的精確度高。由于其上述眾多的長處,因此在流行病學調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常用的措施。抽樣調查可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衡量衛(wèi)生水平、研究影響原因、考核防治效果等。缺陷:①它畢竟是一種非全面的調查措施,只能提供闡明整個總體狀況的記錄資料;②抽樣調查的設計、實行與資料分析比較復雜,存在抽樣誤差和偏倚,不合用于變異過大的資料;③不合用于患病率過低的疾病等。因果推斷的原則1、聯絡強度2、聯絡的時間次序3、聯絡的一致性4、聯絡的特異性5、分布的一致性6、劑量反應關系7、試驗證據8、生物學的合理性循證醫(yī)學:重要是指循證臨床實踐,強調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最佳的研究證據,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醫(yī)療條件及病人的狀況與選擇,制定合理的診治方案循證醫(yī)學實踐的環(huán)節(jié)1、提出問題2、研究證據的來源與檢索3、嚴格評價證據4、應用證據指導決策5、通過實踐深入提高1.流行病學發(fā)展史:現代流行病學的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19世紀中葉,流行病學??崎_始形成。第二階段,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社會實踐刺激了流行病學理論的發(fā)展。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醫(yī)學模式由生物醫(yī)學模式發(fā)展為生物-社會-心理醫(yī)學模式。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伴隨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分子流行病學異軍突起,在近年的流行病學研究中幾乎成為壓倒一切的主流。2.流行病學發(fā)展簡史(按任務、措施)1.學科形成前期(自有文明史以來至18世紀、描述、記載)(1)迷信階段:古人常將疾病歸因于鬼神、上帝及天意,平日靠求神拜佛或祈禱-----消災除病。(2)萌芽階段:注意到疾病與環(huán)境有關。如:西方:瘴氣學說中國:五金學說;瘴氣-----瘧疾2.學科形成期(18世紀末-20世紀初,約2;傳染病老式措施)(3)成長階段(單因學說)每一種疾病必然是由某一種特異病原體引起(特異病因學說-微生物)。如結核(4)壯大階段(多因學說):疾病的發(fā)生不僅依賴特異病原物,還與環(huán)境有關,即必須有病原物、機體(宿主)及環(huán)境三個要素協同作用。(形成三角模式)3.學科發(fā)展期(20世紀中葉-目前、一切疾病研究措施不停形成)(5)現代發(fā)展階段(流行病學學說)輪狀模式:強調環(huán)境與人(機體)兩者的親密關系,環(huán)境多樣性及機體有遺傳因子,有不少疾病并無病原物而言。2.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1)、群體觀點流行病學是從宏觀的角度認識疾病和健康狀態(tài),研究疾病的發(fā)生及動態(tài)分布。從群體角度宏觀觀測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是流行病學區(qū)別于其他醫(yī)學學科最明顯的特點之一。群體和分布是流行病學中兩個最基本的概念。(2)、社會醫(yī)學和生態(tài)學的觀點流行病學認為,人類的健康和疾病與環(huán)境原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近來有人在“生物—社會—心理模式”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生物—社會—心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模式”,提醒我們在進行流行病學研究時要樹立社會醫(yī)學和生態(tài)學的觀點。(3)、比較的觀點流行病學分析的關鍵是比較,必須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推論過程來完畢。有比較才有鑒別,雖然是一般的描述成果,也必須和對應的人群、時間和地點的成果相比較才能闡明問題,才故意義。(4)、多病因論的觀點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成果,是遺傳原因與環(huán)境原因及其互相作用的成果,只不過對于不一樣的疾病,遺傳原因與多種環(huán)境原因各自作用的大小有所不一樣而已。(5)、概率論的觀點流行病學尤其重視定量描述和數字分析,常常關注多種率的計算和計算時“分母”的含義。流行病學中得到的危險度及多種率,實際上是對對應問題的概率參數的估計值,而不是決定值。3.現況調查的特點1、現況調查既可以彌補常規(guī)匯報資料的局限性,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調查成果,花費不大,是常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措施。2、現況調查在時序上屬于橫斷面研究,是指在一種時點上搜集研究資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對象在這一時點上的狀況,或者探討這一時點上不一樣變量之間的關系。3、由于所調查的疾病或健康狀況與某些特性或原因是同步存在的,即在調查時因與果并存,無法判斷誰先誰后,故在現況調查中常進行有關性分析,只能為病因研究提供線索,而不能得出有關病因因果關系的結論。4、現況調查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較短的疾病。5、現況調查中的有關原因選擇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所波及的暴露原因最佳是持續(xù)不變(或很長時間內不變)的,例如血型、性別、職業(yè)等等,這些變量目前的信息與以往的信息同樣有效。此外,現況調查還合用于暴露原因后期累積作用的觀測。4.隊列研究的特點1、在時序上是由前向后的2、屬于觀測性對比研究3、研究對象按暴露與否進行分組4、是從“因”到“果”的研究隊列研究的類型1、前瞻性隊列研究(prospectivecohortstudy):研究對象確實定與分組根據研究開始時與否暴露來確定,研究的結局需隨訪觀測一段時間才能得到,這種設計叫前瞻性隊列研究。長處:可信度高,偏倚少;缺陷:費時,費人力、物力、財力。2、歷史性隊列研究(historicalcohortstudy):研究工作是目前開始的,而研究對象是過去某個時間進入隊列的。其特點是追溯到過去某時期決定人群對某原因的暴露史,然后追蹤至目前的發(fā)病或死亡狀況。這種設計又叫回憶性隊列研究(retrospectivecohortstudy)。長處:省時,省人力、物力;缺陷:歷史檔案不一定符合設計規(guī)定,故合用范圍較窄。3、雙向性隊列研究(ambispectivecohortstudy):該措施是歷史性隊列研究和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結合。根據歷史檔案確定暴露與否,隨訪至未來的某個時間確定結局,故這種設計又叫混合性隊列研究。該措施不僅具有歷史性隊列研究的長處,還彌補了其局限性。5病例對照研究的特點1、在疾病發(fā)生后進行,研究開始時已經有一批可供選擇的病例;2、研究對象按發(fā)病與否提成病例組與對照組;3、被研究原因的暴露狀況是通過回憶獲得;4、若按因果關系進行分析,成果已發(fā)生,由果推因。6病因的定義為:“那些能使人們發(fā)病概率增長的原因,就可以認為是疾病的病因;當它們之中一種或多種不存在時,疾病頻率就下降?!睆脑囼炑芯康慕嵌葘⒉∫蚨x為:“是指在試驗的、純粹的條件下,可引起疾病病理過程的特定原因,有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精神心理的以及遺傳等數類”。這些引起疾病發(fā)生的諸原因的綜合就是病因。7病因的模型疾病發(fā)生的三角模型:輪狀模型:病因網模型:8因果推斷的原則1、聯絡強度(strengthofassociation)2、聯絡的時間次序(timesequenceofassociation)3、聯絡的可反復性(consistencyofassociation)4、聯絡的特異性(specificityofassociation)5、分布的一致性(consistencyofdistribution)6、劑量反應關系(relationshipOfdosereaction)7、試驗證據(experimentalevidenceofassociation)8、生物學的合理性(biologicalplausibilityofassociation)9相似性9選擇偏倚(selectionbias)是研究中的一種系統誤差,來源于研究對象的選擇過程以及影響研究對象參與的原因。當暴露和疾病之間的聯絡在參與者和不參與者之間存在差異時,也許產生選擇偏倚。由于在不參與者中暴露和疾病之間的關聯常常是未知的,因此與否存在選擇偏倚一般必須通過推斷,而不是觀測來發(fā)現。10.常見的選擇偏倚1、入院率偏倚(admissionbias)亦有人稱為就診機會偏倚伯克森偏倚(Berkson'sbias)?,F患-新發(fā)病例偏倚(prevalence-incidencebias)又稱奈曼偏倚(Neymanbias)。3、無應答偏倚和志愿者偏倚(non-respondentbiasandvolunteerbias)11選擇偏倚的控制措施1、研究者應充足理解該項研究工作中多種也許的選擇偏倚來源,并在研究設計過程中盡量防止。2、為了防止存活原因的影響,在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時,假如病例組選擇新診斷的病人,則對照組不應由慢性病病人構成;假如對照所患的慢性病嚴重地影響暴露,則更不應作為對照。3、為了防止由于拒絕參與研究而引人選擇偏倚,應盡量地減少拒絕參與人員的比例。有人主張對拒絕參與者做出多種假設分開分析。4、在隊列研究中隨訪所有研究對象,或獲得盡量高的應答率,也許防止或減小偏倚。12混雜因子的特性從本質上講,這些條件提醒混雜因子必須具有兩種關聯:一是混雜因子必須同疾病有關聯(或是作為病因,或是代表病因,但不是疾病的成果);二是混雜因子必須同暴露有關聯;混雜因子的第三條特性是:混雜因子必須不是暴露的效應13.發(fā)病率=某人群某年內某病新病例數/該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數×K死亡率=某年某病死亡人數/同年平均人口數×K年期間患病率=某年出現患病例數/同年平均人口數×K病死率=某時期某病死亡人數/同步期患該病人數×100%病例組與對照組的暴露比較 病例組 對照組 合計 暴露 a b a+b 非暴露 c d c+d 合計 a+c b+d a+b+c+d X2檢查:X2>3.84,P<0.05暴露原因與疾病之間存在記錄學關聯。X2<3.84,P>0.05暴露原因與疾病之間不存在記錄學關聯。關聯強度:OR=OR>1,暴露與疾病間為正關聯(危險原因)OR=1,暴露與疾病間為無關聯OR<1,暴露與疾病間為負關聯(保護原因)篩檢措施的評價真實性;指測量與實際值符合的程度。評價指標:敏捷度(Se真陽性率)=×100%特異度(Sp真陽性率)=×100%約登指數(r對的診斷指數)=(Se+Sp)-1評價一種篩檢試驗真實性的資料歸納表 篩檢試驗成果 有病對象 無病對象 合計 陽性 A(真陽) B(假陽、誤診) A+B 陰性 C(假陰、漏診) D(真陽) C+D 總數 A+C B+D A+B+C+D 有(無)病對象:規(guī)范標精確診。為提高Se與Sp可采用聯合試驗串聯:提高Sp并聯:提高Se2)可靠性:指在相似條件下,反復試驗獲得相似成果的穩(wěn)定程度。Kappa值:Kappa≥0.4表達一致好。3)收益:陽性預測值(+PV)=×100%陰性預測值(-PV)=×100%類試驗:一種完整的現場研究應具有試驗性研究的四個基本特點,即設置對照、隨機分組、人為干預、前瞻追蹤。假如一項試驗研究缺乏其中一種或幾種特性,這個試驗就稱為類試驗。實際工作的類試驗多指不能滿足隨機分派的原則時進行的試驗研究。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觀點:群體觀點、比較觀點、概率論觀點、社會醫(yī)學和生態(tài)學觀點、多病引論觀點。隊列研究:是指將某一特定人群按與否暴露于某可疑原因或按不一樣暴露珠平分為亞組,追蹤觀測一定的時間,比較兩組或各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以檢查該原因與某疾病有無因果關聯及關聯強度大小的一種觀測性研究措施。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隊列研究是在某一特定人群中選擇研究對象,根據目前或過去某個時期與否暴露于某個待研究的危險原因,將研究對象分為暴露組和非暴露組,或按不一樣的暴露珠平將研究對象分為不一樣的亞組,如低暴露組、中暴露組和高暴露組,隨訪觀測一段時間,檢查各組人群待研究結局的發(fā)生狀況(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事件),比較各組結局的發(fā)生率,從而檢查和評價暴露原因與結局的關系。隊列研究的特點:①在時序上是由前向后的;②屬于觀測性對比研究;③研究對象按暴露與否進行分組;④是從“因”到“果”的研究隊列研究的分類:①前瞻性隊列研究;②歷史性隊列研究;③雙向性隊列研究偏倚(bias):是指研究設計、實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