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外科常見引流管的護理腦外科常見引流管的護理1腦部結構硬膜:由2層纖維膜組成,緊貼顱骨內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過枕骨大孔與硬腦膜相連蛛網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與深面軟膜之間有許多小梁呈網柱狀為蛛網膜下隙,內充滿腦脊液此腔貫通腦和脊髓軟膜:緊貼腦和脊髓表面的薄膜腦部結構硬膜:由2層纖維膜組成,緊貼顱骨內面,包在脊髓外面2腦脊液循環(huán)機制
流動于腦室、中央管、蛛網膜下隙內的無色、透明、無沉淀、的液體為腦脊液。該液的總量在正常成人為100~150ml(或70~160ml,約50%在顱內,50%在脊髓),腦脊液產生速率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要保持腦室系統(tǒng)和蛛網膜下腔150ml維持量的CSF持續(xù)循環(huán),靜脈系統(tǒng)吸收的CSF量與分泌量相,大約450ml/d。病理狀態(tài)可影響CSF的產生、分泌和循環(huán)。腦脊液循環(huán)機制
流動于腦室、中央管、蛛網膜下隙內的無色、透明3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3、顱內壓的調節(jié)主要通過腦脊液量的增減來實現左右側腦室--->室間孔--->第三腦室--->中腦水管--->第四腦室--->正中孔、左右外側孔---->蛛網膜下隙---->蛛網膜粒---->
上矢狀竇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3、顱內壓的調節(jié)主要通過腦脊液量的增減來實現4常見腦部引流管腦室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創(chuàng)腔引流管(瘤腔引流管)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蛛網膜下隙持續(xù)引流管)血腫腔引流管囊腔引流管常見腦部引流管腦室引流管5A、腦室引流管1、經顱骨鉆孔或椎孔穿刺側腦室,放置引流管將腦脊液引流至體外2、是顱腦術后常用的降低顱內壓、排出腦室積血、降低傷口腦脊液漏的治療措施之一,同時用于各種原因腦室出血A、腦室引流管1、經顱骨鉆孔或椎孔穿刺側腦室,放置引流管6腦疝當腦內一分腔占位病變時,該腔壓力高于鄰腔,腦組織由高壓區(qū)向低壓區(qū)移位,部分腦組織被劑入顱內生理空間或裂隙產生的癥狀和體征腦疝當腦內一分腔占位病變時,該腔壓力高于鄰腔,腦組7(一)顱內壓的生理(thephysiologyofICP)1、顱內壓(IntracranialpressureICP)定義顱腔(一)顱內壓的生理(thephysiologyof8腦內壓1、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產生的壓力。2、顱內容物由顱組織、腦脊液、血液組成腦內壓1、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產生的壓力。9血液腦組織腦脊液血液腦組織腦脊液1080%10%11%顱腔內容物(cranialcavitymatter)腦組織、腦脊液、血液腦組織占80%以上(1150~1350ml)腦脊液占10%(100~150ml)血液占2~11%顱腔容積1400~1500ml80%10%11%顱腔內容物(cranialcavity11腦內壓(重點)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兒童:0、49~0、98kpa(50~100mmh20)腦內壓(重點)12腦室引流管目的(意義)搶救因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所致顱內高壓危機狀態(tài)腦室檢查以明確診斷和方位腦室術后引流腦脊液,減少腦膜刺激及蛛網膜粘連術后早期控制腦內壓經腦室引流管沖藥控制顱內感染腦內腫瘤合并顱內高壓,術前可先行腦室引流術降低顱內壓,幸免開顱術中顱壓驟降引發(fā)腦疝腦室引流管目的(意義)搶救因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所致顱內高壓危機狀13腦外科常見引流管的護理-課件14腦室引流管護理要點腦室引流高度b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a觀察引流物性狀d拔管護理f保持引流管的通暢e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腦室引流管護理要點腦室引流高度b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a觀察15(一)引流袋高度(重點)
仰臥位時以耳屏為基線,側臥位以正中矢狀面為基線(側腦室水平)
引流瓶的內管(液體流出口)高度在基線上17~18cm(10~15cm),最高不應超過20cm。(《神經外科手術學》)1、基線定位;2、管道定位;3、床頭高度定位(不能調)(一)引流袋高度(重點)
仰臥位時以耳屏為基線,側臥位以正16(一)引流袋高度(重點)如伴有腦積水、腦室腫瘤、顱后凹占位病變者,術后早期可將引流袋掛高,待顱內壓力趨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度。(“先高后低”)e、g、注入尿激酶后早期開放引流管
→先提高(顱內壓估計較前升高),再逐漸降低(放液后顱內壓下降)→“平穩(wěn)”(一)引流袋高度(重點)如伴有腦積水、腦室腫瘤、顱后凹占位病17(一)引流袋高度(重點)*若血腫破入腦室,在行血腫清除治療后,有大量腦脊液經血腫腔內穿刺針引流出時,為防止顱內壓力過低,需將引流管的最高點放在穿刺點上方15cm處,經此最高點使含陳舊血液的腦脊液流出顱外,以控制顱內壓力恒定?!讹B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技術臨床應用范例》
如何樣判斷血腫腔是否與腦室相通?1、量:↑,〉原始量;2、性:相對清;3、CT(一)引流袋高度(重點)*若血腫破入腦室,在行血腫清除治療后18(二)引流速度及量(重點)術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引流速度不宜過快,顱內壓不宜在短時間內降得過低,引流量應<20ml/h,引流液量<500ml/d(400ml?200ml?)若引流過快過多,易出現低顱壓性頭痛、惡心、嘔吐,因患者顱內壓驟然下降,有估計發(fā)生腦出血或腦疝的危險,此時抬高或暫夾閉引流管。在顱內有繼發(fā)感染、出血及腦脊液吸收功能下降或循環(huán)受阻時,其分泌量將增加(因此,必須每24h測量1次,并準確、詳細記錄于病歷中并進行對比,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本篇)》第二版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危重癥監(jiān)護》介紹一種引流管記錄方法改進(二)引流速度及量(重點)術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引流速度不19(三)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折疊、成角;妥善固定管道病人頭部:活動范圍適當限制治療護理:動作輕柔、幸免牽拉引流管;引流液:隨病人呼吸、脈搏等上下波動示通暢。(引流管內液面在引流完全通暢時可隨呼吸上下波動,波動幅度為10mm左右)
反之不暢,應及時查明原因。搬運病人時:暫夾閉引流管(注意)體位:病人病情穩(wěn)定即可將床頭抬高15~30度腦室引流管盡量減少擠壓,以免增加顱內壓(柏祥靜、幾種常見外科術后引流管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1,24(5):3067、)(三)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折疊、成角;妥善20腦室引流管引流不暢原因
1、腦內壓低于0、98-1、47kpa(7、5mmHg~11、1mmHg)2、引流管放置過深過長、折曲:(對比CT將引流管緩慢向外抽出至有腦脊液流出)3、管口吸附于腦室壁:(將引流管輕輕旋轉,使管口離開腦室壁)4、腦組織、血凝塊堵塞:(注射器輕輕外抽,但過度的負壓抽吸無助于通暢→稍作推注)5、經上述處理后仍無腦脊液流出必要時更換引流管腦室引流管引流不暢原因
1、腦內壓低于0、98-1、47kp21(四)腦脊液的顏色、量、性狀顏色:術后1~2日可略呈血性漸變橙黃色量:<500ml/d性狀:正常:無色、透明、無沉淀、的液體異常:1)、渾濁、呈毛玻璃狀或有絮狀物提示顱內感染,同時臨床出現高熱、嘔吐、抽搐等癥狀時,應馬上將腦脊液送檢應及時報告醫(yī)生2)、如術后腦脊液中有大量鮮血,或術后血性腦脊液的顏色逐漸加深,并出現血壓波動,則提示有腦室出血,出血量過多時應急診手術止血置管時間:5-7天(四)腦脊液的顏色、量、性狀顏色:術后1~2日可略呈血性漸變22(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每日定時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液量(仍有爭議)方法:先夾管用碘伏離心式消毒引流管外壁,長度>3㎝,更換新的無菌引流袋,注意保持整個裝置無菌必要時作腦脊液檢查或細菌培養(yǎng)更換引流袋及傾倒引流液時應夾閉引流管以免管內腦脊液逆流回腦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每日定時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液量23(六)拔管術后3-4日(7日):顱水腫期將過,顱內壓逐漸降低應及早拔管(我們認為:拔管與否著重于放置引流管的動機→達到目的了→就拔)試夾管24h:了解腦脊液循環(huán)是否通暢,有否顱內壓再次增高的表現("三主征"或ICP<20cmH2O(→×推遲拔管時間(最長2W),重新開放引流(額角→枕角→顳角→分流術))(六)拔管術后3-4日(7日):顱水腫期將過,顱內壓逐漸降低24B、硬膜下引流管慢性硬膜下血腫(>3w,硬與蛛之間,具有包膜)是最常見的顱內血腫,占顱內血腫的10%,占硬腦膜下血腫的25%。特點:外傷輕微、出血緩慢、緩解期時間長CT一旦確診伴顱內高壓癥狀馬上行:顱骨鉆孔引流或血腫清除引流術B、硬膜下引流管慢性硬膜下血腫(>3w,硬與蛛之間,具有包膜25硬膜下引流管護理嚴格無菌操作妥善固定管道、標記醒目體位:術后(頭低足高位患側臥位或平臥)引流袋高度:低于創(chuàng)腔10~15cm(30㎝)(腦萎縮嚴重→“先高后低”)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引流量、性狀、色(棕褐色轉紅→出血)拔管:常于3~4天后CT檢查血腫消退即可申香梅、顱內引流管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1,8(3):122-123硬膜下引流管護理嚴格無菌操作申香梅、顱內引流管的護理[J]26C、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血腫:血液聚積在顱骨與硬腦膜之間當腦外傷后,一般成人幕上血腫>20ml幕下血腫>10ml即可引起顱內高壓癥狀,一旦確診立即行血腫清除術C、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血腫:血液聚積在顱骨與硬腦膜之間27硬膜外引流管目的為預防開顱術后產生硬膜外血腫,常規(guī)置入直徑2㎜引流管于硬膜外,與顱骨內板相貼,外接引流袋、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組織液、血液及血性分秘物的同時也可引流出部分腦脊液,此時引流液性質應為血性腦脊液。適用于多種疾病,如顱內血腫術后、腫瘤術后、顱骨修補術后等,預防出血及血腫的發(fā)生。硬膜外引流管目的為預防開顱術后產生硬膜外血腫,常規(guī)置入28硬膜外引流管護理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與血腫腔處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頭部或使用低負壓引流。使頭偏向患側以引流完全。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時停止,術后24~48小時之內拔除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護理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與血腫腔處于同一水平或低于29硬膜外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30D、創(chuàng)腔引流管目的:顱內腫瘤切除后,引流手術殘腔內的血性液體和氣體,使殘腔逐漸閉合,減少局部積液或形成假性囊腫的機會、D、創(chuàng)腔引流管目的:顱內腫瘤切除后,引流手術殘腔內的血性液體31創(chuàng)腔引流管護理(1)術后早期(術后24~48h)引流袋放與頭部創(chuàng)腔保持一致
(使液體在創(chuàng)腔內維持適當的壓力,幸免腦組織移位;創(chuàng)腔內積聚的液體可稀釋積血而引流,以免形成血腫)(2)術后48h可將引流袋逐漸放低,較快地引流創(chuàng)腔內的液體
(因腦水腫已至高峰期,引流不暢將影響腦組織膨脹,死腔不能消失,局部積液的占位性也可引起顱內高壓)(3)引流量:術后早期引流量多時適當抬高,引流袋維持正常腦內壓為原則(4)拔管:置管3-4日腦脊液轉清即可拔管(與腦室相通的創(chuàng)腔引流管)(5)換袋、記量、觀察性質創(chuàng)腔引流管護理(1)術后早期(術后24~48h)引流袋放與頭32E、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置管位置:在腰3-4或腰4-5椎體間引流物:腦脊液。目的:1、引流血性腦脊液2、顱內感染引流病灶3、降低顱內壓4、治療腦脊液漏并發(fā)癥:主要有腦膜炎及過量引流引起低顱壓。術前用藥:術前30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顱內壓,預防術中腦疝的發(fā)生。E、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置管位置:在腰3-4或腰4-5椎體間33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34腰大池持續(xù)引流管護理嚴格控制流速:1、≤10滴/min(一般2—5滴/min為宜)。2、引流袋應高于外耳道水平10~15cm為宜(低于創(chuàng)口15—20㎝)3、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腦脊髓平面4、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顱內低壓綜合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園本培訓
- 智慧園區(qū)大連礦山智慧化工園區(qū)建設
- 餐飲店食品經營操作流程4篇
- 培訓說課教學
- 股骨骨折中醫(yī)護理查房
- 院感消毒隔離知識培訓
- 合唱的音樂課件
- 幼兒園教師的成語培訓
- 美國通識教育體系解析
- 汽車議價技巧培訓
- 胰島素皮下注射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結構制品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河南中考:政治必背知識點
- 算力電力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年
- 社會文物鑒定質檢服務機構執(zhí)業(yè)能力認可管理體系(公開征求意見稿)
- 廣東省東莞市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二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寵物殯葬服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七校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小學生醫(yī)學課件
- 食管癌食管氣管瘺護理
- 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4.1公民基本義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