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學情檢測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座位號等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shù)客觀外界的現(xiàn)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zhì)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zhì)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就是正確的,失敗了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再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jīng)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應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chǎn)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xiàn)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對于物質(zhì)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zhì)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xiàn)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guī)椭澜绫粔浩缺粍兿鞯膹V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摘編自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材料二:在這里講講我這個主張:要有智慧,就必須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說明什么叫智慧。我們常常說這個孩子聰明,那個青年機靈。但聰明和機靈是說對客觀世界的事物反應比較快,比較敏捷,那是指對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學生學習中的課堂提問等。這種智能是有方法培養(yǎng)鍛煉的,但這類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腦更高層次的活動。聰明、機靈以及所謂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層次,比智慧低一個或幾個層次。所以這些開發(fā)智力、智能的工作是有益的,但還遠不能用以敲開智慧的大門。為什么這樣講?中國有句老話——“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還有點遲鈍。這是因為他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對一般問題反而不感興趣,不愿去花心思。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智慧并不僅僅是有知識,不是有了知識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這里還有一個運用知識的問題,中國從前就笑話那些“老學究”,因為他們有知識不會用,也不能達到智慧的高度。目前,關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議論還有很多,但說來說去,都沒有能夠真正從智慧的本質(zhì)上去探討培養(yǎng)智慧的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應該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場上。智慧是天生的嗎?如果是天生的話,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這在歷史上還沒有記載。智慧是神授的嗎?我們也不信這種鬼話。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搞唯心主義,只能搞唯物主義,而且是辯證唯物主義。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認識客觀世界,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人又可以主觀能動地影響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立場。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觀點。我在這里建議用系統(tǒng)科學這個現(xiàn)代化的觀點。智慧作為現(xiàn)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與其它事物有關聯(lián)的。智慧要靠知識,特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智慧與知識的體系即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問題推向什么是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我的答案就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體系。(摘編自錢學森《智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必須包括兩個階段,第一是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第二是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B.思想是基于人的社會存在而產(chǎn)生的理性認識,它有賴于人們頭腦中反映的客觀外界現(xiàn)象的大量積累。C.對我們的同志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對完成我們擔負的國際主義偉大義務具有重大意義。D.中國從前的“老學究”被人笑話,是因為他們的認識沒有經(jīng)過實踐檢驗,從而實現(xiàn)認識第二階段的飛躍。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群眾掌握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就可以取得為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而進行的社會斗爭的勝利。B.在生活上表現(xiàn)遲鈍,對一般問題不感興趣的人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善于考慮深邃的問題。C.社會上許多宣傳“三月速成”“包教包會”的培訓,也許能夠提升人的智能,但無法培養(yǎng)智慧。D.用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來培養(yǎng)智慧,有助于我們在學習中保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人的認識的兩次飛躍”觀點的一項是()A.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B.自古圣賢之言學也,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下。D.思考和知識應該是經(jīng)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識就是個死物。4.材料一與材料二論點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明代大儒王守仁在《傳習錄》中說到“如言學孝,則必服勞奉養(yǎng),躬行孝道,而后謂之學”。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一言論的認識?!敬鸢浮?.D2.C3.A4.①材料一是在否定常見錯誤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正確的觀點;
②材料二是在文章開篇部分就直接提出要論證的中心觀點。5.①人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服勞奉養(yǎng),躬行孝道”的過程就是“學孝”的過程;
②認識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正確的認識,踐行“孝道”也是檢驗自己理解的“孝道”是否正確的過程;
③人在實踐中能積攢豐富的經(jīng)驗,又會產(chǎn)生新的認識,故而踐行“孝道”又是對“孝道”的發(fā)展?!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是因為他們的認識沒有經(jīng)過實踐檢驗,從而實現(xiàn)認識第二階段的飛躍”說法有誤,原文為“這里還有一個運用知識的問題,中國從前就笑話那些‘老學究’,因為他們有知識不會用,也不能達到智慧的高度”,可知是因為他們有知識不會用,也不能達到智慧的高度。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就可以取得為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而進行的社會斗爭的勝利”說法過于絕對,原文為“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說的是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zhì)力量,并不是說就可以取得為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而進行的社會斗爭的勝利。B.“在生活上表現(xiàn)遲鈍,對一般問題不感興趣的人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說法錯誤,原文為“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還有點遲鈍。這是因為他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對一般問題反而不感興趣,不愿去花心思”,說的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還有點遲鈍,但反過來并不能成立,不能說“在生活上表現(xiàn)遲鈍,對一般問題不感興趣的人便是真正有智慧的人”。D.“用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來培養(yǎng)智慧,有助于我們在學習中保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邏輯關系錯誤,原文為“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搞唯心主義,只能搞唯物主義,而且是辯證唯物主義。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認識客觀世界,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人又可以主觀能動地影響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立場”“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智慧與知識的體系即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問題推向什么是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我的答案就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體系”,可知文本強調(diào)我們要站在辯證唯物主義對的立場,要用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來培養(yǎng)智慧,但并沒有說二者之間的關系,選項的說法于文無據(jù)。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原文“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人們的認識經(jīng)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可知“人的認識的兩次飛躍”指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到實踐檢驗,形成新的理性認識。A.“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意思是知道和理解得越清楚,行動和實踐越扎實,進而認識和理解也就會更加清楚。符合“人的認識的兩次飛躍”的觀點。B.“咸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強調(diào)的是躬行實踐比識見言論更重要。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下”強調(diào)的是實踐的作用。D.“思考和知識應該是經(jīng)常同步而行,不然,知識就是個死物”強調(diào)的是思考的重要性。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由材料一開頭“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可知材料一是在否定常見錯誤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正確的觀點;由材料二第一段“在這里講講我這個主張:要有智慧,就必須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可知材料二是在文章開篇部分就直接提出要論證的中心觀點。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由材料一“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可以知道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服勞奉養(yǎng),躬行孝道”的過程就是“學孝”的過程;由材料一“人們的認識經(jīng)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應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可知認識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正確的認識,踐行“孝道”也是檢驗自己理解的“孝道”是否正確的過程;由材料一“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jīng)過由物質(zhì)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zhì),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重復,才能夠完成”可知人在實踐中能積攢豐富的經(jīng)驗,又會產(chǎn)生新的認識,故而踐行“孝道”又是對“孝道”的發(fā)展。(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跳馬路內(nèi)小孩小名叫阿毛。副隊長到嘉定拉隊伍時,他正在路邊討飯,不知怎地跟定了副隊長,就一起到了鎮(zhèn)上,聽口音是上海本地人。大隊長說,這么小的孩子,就帶在隊伍上吧,只是不要給他耍刀玩槍,出去貼貼標語也好。小孩是讀過點書的,國民革命、新四軍、抗日救亡,全都會寫,只是缺乏管教,兩個隊長調(diào)教了好些天,現(xiàn)在可以帶出去了。這支隊伍上,大隊長是體育教員,三十一歲,副隊長是個讀書郎,只有十八歲。小孩有一天問福元,阿叔,我是不是跟錯了人,我想跟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王,天天與日本人干仗,怎么跟了兩個先生?不但不發(fā)槍給我,還要讀書寫字,要練游泳和跳馬。福元大笑。昨天夜里,兩個隊長商量關于孫慶榮公開投敵的事。說孫慶榮得了日本人的錢糧軍火,必來尋釁,決定連夜召集人馬,撤出上海。大隊長卻崴了腳,只得回家休養(yǎng)。副隊長孤身往西走了。天亮時,福元帶著小孩去看大隊長。大隊長說,你帶小孩去蘆葦蕩避避風頭吧。臨別,大隊長摸摸小孩的頭,問說,跳馬練得如何?小孩說,報告司令,矮一點的木箱能跳過去。大隊長說,你記得我說的話,練好體育,等你長大,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本人跳馬水平很高,不要輸給他們。小孩說,司令,都打仗了,還參加什么運動會。大隊長說,體育和讀書寫字一樣,讓你學會做人,亡國奴才是沒有資格上賽場的。這是八月的天氣,沒有一絲風。福元背著步槍,帶著小孩往西走。阿叔,你手上這桿槍是我搞來的。當天副司令帶了我去警察局借槍。警察一問副司令才十八歲,膽氣沖天,不肯借。后來司令來了,警察問他會不會打槍。司令借了一桿,嘩嘩地拉了槍栓,走到街上,又往對面巷子里走了五十步,一槍就把警察局的招牌給打下來了。警察服了,就說,二位的氣度,能帶十萬兵,備長槍十支,短槍兩支,子彈五箱,送至府上。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司令。福元看了看小孩,忍不住打趣說,王橋村的那個小姑娘,叫啥名字。小孩說,叫芳蕙,不大識字,跑得比我還快,司令說她可以做田徑運動員,司令天天想開運動會。福元說,大隊長就是這樣的,他是體育教員。福元決定進樹林。樹林背靠一座小山包,林間一片空地,是平日練兵的場所,槍靶和人形草垛早已收走,如今僅剩一個大木箱,是大隊長親手量出的尺寸規(guī)格,并辟了一條跑道,讓隊員們練習跳馬。福元在里面搭了個窩棚,日近中午,想著可以瞇一覺。小孩不必交代就自覺地放哨站崗。福元的鼾聲大了起來,小孩漸感無聊,他上了跑道,踢掉鞋子,挺腰抬腿,按大隊長教的做了幾個預備動作,隨后跑向木箱。這一次居然跳了過去,且穩(wěn)穩(wěn)地落在地上。小孩十分高興,這時聽到樹林里有布谷鳥叫。小孩喝道,是誰。只見芳蕙從一棵樹后面繞了出來。福元也醒了,嚇得不輕,摸到槍,從窩棚另一頭爬起來看。芳蕙說來時遇到一隊兵,二十多個人,往鎮(zhèn)上去了。福元說我得去通知大隊長,實在不行就把他背出來,總之不能讓他落在敵人手里。我們的人都在王橋村的祠堂,你們?nèi)フ腋标犻L,告訴他趕緊帶救兵來。說罷往鎮(zhèn)上飛步奔去。此地距王橋村尚有十里路。太陽高照,沒有一絲風。周圍盡是稻田,路越來越窄。就在這時,聽到一陣嗡嗡的聲音。小孩頓時緊張起來,不好,日本人的飛機來啦。芳蕙大駭,往樹林里跑,小孩一把拽住她,說,躲到橋底下。果然兩架飛機從南邊過來,飛得很低。小孩說,遇到飛機,你要記得,不可往樹林里躲。芳蕙覺得小孩在發(fā)抖,拍了拍他,等到飛機遠了,聽到小孩的牙齒發(fā)出咯咯噠噠的聲音。太陽已經(jīng)西落。小孩加快了步伐,看見了遠處王橋村的祠堂。小孩跑進祠堂,見到隊伍里的王大貴,問副隊長在哪里。王大貴說,副隊長剛走。小孩說,找到副司令,我有要緊的情報,天黑了你要是尋不到副司令,老子就把手榴彈丟到你家里去。王大貴一道煙地跑了。小孩覺得很累,坐在地上,背靠墻壁。芳蕙說,你好好講講為啥飛機來了不能躲到樹林里嗎?去年,日本人是從海上登陸的,離我家不遠,打了七天七夜,炮聲越來越近,我爺娘帶著我和我阿妹逃難。日本兵從后面追了上來,大家拼了命地逃,我被人群沖到了一個水溝里。日本人的飛機來了,很多人往樹林里躲,我爺娘帶著阿妹也躲了進去。樹林里全是人。飛機扔了一串炸彈,轟的一下,整個樹林全飛上了天。很多冒煙的人尖叫著爬出樹林,還有人在火里面跳,跳著跳著,就倒了下去。我懂了。芳蕙說。小孩講完這些,睡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被講話聲驚醒。那聲音一聽就知道是福元。福元說,我要背他出來,他不肯,給了我一份名單,全是我們的人,然后讓我快走,我來不及出鎮(zhèn),只得躲進茶館,孫慶榮的兵進了大隊長家,綁了他,在后院開了槍。大隊長是條漢子啊,福元邊哭邊說。小孩爬起來,向祠堂外跑去,被芳蕙的腿絆了一下,直刺刺撲倒在地,摔岔了氣,喊不出聲音來。芳蕙連忙爬過來看他,往他背上拍了好久,小孩放聲大哭。司令都不知道我能跳過木箱了。(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小孩年紀小,還不能耍刀玩槍,所以大隊長才讓他讀書寫字、游泳跳馬。B.福元在林中就不夠警覺,又未能及時救出大隊長,說明他斗爭經(jīng)驗不足。C.芳惠的報信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鍵,小孩送情報、福元趕去救人都與之有關。D.王大貴接到小孩的情報,卻未能找到副隊長,這導致了大隊長被捕犧牲。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隊長是體育教員,副隊長是讀書郎,小說強調(diào)了他們普通群眾的身份,小中見大,展現(xiàn)了全民抗戰(zhàn)的時代特征。B.小說借小孩之口講述福元步槍的來歷,更能突顯兩個隊長身上的傳奇色彩,也體現(xiàn)了小孩對他們的仰慕之情。C.小孩講述隨父母逃難的經(jīng)歷,既呼應了前文他在飛機轟炸中的表現(xiàn),也為他一心想要抗日殺敵提供了合理解釋。D.小說有多處景物描寫,穿插在故事進程中,交待了人物活動的自然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時間的變化,也舒緩了敘事節(jié)奏。8.小說反復寫到“跳馬”,有什么好處?請簡析。9.小孩與大隊長誰才是小說的主人公?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敬鸢浮?.C7.D8.①跳馬能體現(xiàn)出大隊長體育教員的身份,大隊長也是普通群眾,參戰(zhàn)了也時時不忘自己體育教員的身份,小中見大,展現(xiàn)了全民抗戰(zhàn)的時代特征。②大隊長臨別與小孩關于跳馬的對話體現(xiàn)了他具有長遠眼光,具有必勝的信念,不僅要在戰(zhàn)場上打贏日本,還要在體育上勝過他們。③小孩跳馬成功的情節(jié)是下文的突轉(zhuǎn),使行文更有波瀾。④結尾小孩深深遺憾大隊長不知道自己跳馬成功,也讓人們?yōu)榇箨犻L的犧牲而惋惜。9.示例一:主人公是小孩。①文章由小孩開始由小孩結束,小孩是貫穿全文的線索。②小孩是文章著墨最多的人物,是文章主要著力表現(xiàn)的人物。③以小孩的視角來寫的,更能體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戰(zhàn)爭對人們的戕害。示例二:主人公是大隊長。①全文都是圍繞大隊長展開情節(jié)的,主要敘述大隊長英勇犧牲的故事,所以主人公應該是大隊長。②可見人物形象上,小孩是為了襯托大隊長的。③主題上,大隊長的英勇犧牲,讓人扼腕嘆息,故事喚起了人們對戰(zhàn)爭的仇恨,對和平的向往之情,也會更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以大隊長為主人公使主題更鮮明更深刻?!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A.“所以大隊長才讓他讀書寫字、游泳跳馬”因果關系錯誤,原文為“大隊長說,體育和讀書寫字一樣,讓你學會做人,亡國奴才是沒有資格上賽場的”,可知大隊長讓他讀書寫字、游泳跳馬,是讓他學會做人,以后有資格上賽場。B.“不夠警覺,又未能及時救出大隊長,說明他斗爭經(jīng)驗不足”說法有誤,原文為“福元也醒了,嚇得不輕,摸到槍,從窩棚另一頭爬起來看”,說明福元也警覺,“福元說,我要背他出來,他不肯,給了我一份名單,全是我們的人,然后讓我快走,我來不及出鎮(zhèn),只得躲進茶館,孫慶榮的兵進了大隊長家,綁了他,在后院開了槍”,未能及時救出大隊長是形勢所迫,沒辦法,不能表明福元斗爭經(jīng)驗不足。D.“王大貴接到小孩的情報,卻未能找到副隊長,這導致了……”分析錯誤,王大貴有沒有找到副隊長,文中并沒有交待,“昨天夜里,兩個隊長商量關于孫慶榮公開投敵的事。說孫慶榮得了日本人的錢糧軍火,必來尋釁,決定連夜召集人馬,撤出上海。大隊長卻崴了腳,只得回家休養(yǎng)。副隊長孤身往西走了”“福元說,我要背他出來,他不肯,給了我一份名單,全是我們的人,然后讓我快走,我來不及出鎮(zhèn),只得躲進茶館,孫慶榮的兵進了大隊長家,綁了他,在后院開了槍”,大隊長被捕犧牲主要是因為孫慶榮公開投敵叛變,待人去大隊長家抓人,二大隊長因為腳崴了,撤走不及時,又不想連累福元,讓福元背他走,所以被捕犧牲。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D.“也舒緩了敘事節(jié)奏”分析不當,原文為“此地距王橋村尚有十里路。太陽高照,沒有一絲風。周圍盡是稻田,路越來越窄。就在這時,聽到一陣嗡嗡的聲音。小孩頓時緊張起來,不好,日本人的飛機來啦”,可見不是舒緩了敘事節(jié)奏,而是暗示緊張的氣氛。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由“阿叔,我是不是跟錯了人,我想跟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王,天天與日本人干仗,怎么跟了兩個先生?不但不發(fā)槍給我,還要讀書寫字,要練游泳和跳馬”“小孩說,叫芳蕙,不大識字,跑得比我還快,司令說她可以做田徑運動員,司令天天想開運動會。福元說,大隊長就是這樣的,他是體育教員”“如今僅剩一個大木箱,是大隊長親手量出的尺寸規(guī)格,并辟了一條跑道,讓隊員們練習跳馬。福元在里面搭了個窩棚,日近中午,想著可以瞇一覺”可知跳馬能體現(xiàn)出大隊長體育教員的身份,大隊長也是普通群眾,參戰(zhàn)了也時時不忘自己體育教員的身份,小中見大,展現(xiàn)了全民抗戰(zhàn)的時代特征。由“臨別,大隊長摸摸小孩的頭,問說,跳馬練得如何?小孩說,報告司令,矮一點的木箱能跳過去。大隊長說,你記得我說的話,練好體育,等你長大,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本人跳馬水平很高,不要輸給他們。小孩說,司令,都打仗了,還參加什么運動會。大隊長說,體育和讀書寫字一樣,讓你學會做人,亡國奴才是沒有資格上賽場的”可知大隊長具有長遠眼光,他具有必勝的信念,不僅要在戰(zhàn)場上打贏日本,還要在體育上勝過他們。由“小孩漸感無聊,他上了跑道,踢掉鞋子,挺腰抬腿,按大隊長教的做了幾個預備動作,隨后跑向木箱。這一次居然跳了過去,且穩(wěn)穩(wěn)地落在地上。小孩十分高興?!嫁フf來時遇到一隊兵,二十多個人,往鎮(zhèn)上去了。福元說我得去通知大隊長,實在不行就把他背出來……”,小孩為跳馬成功而高興,可是緊接著收到的卻是有人要去抓大隊長的消息,可知小孩跳馬的情節(jié)是下文的突轉(zhuǎn),使行文更有波瀾。由“司令都不知道我能跳過木箱了”可知結尾流露深深的遺憾,也讓人們?yōu)榇箨犻L的犧牲而惋惜?!?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梢哉J為是小孩。由“小孩小名叫阿毛。副隊長到嘉定拉隊伍時,他正在路邊討飯,不知怎地跟定了副隊長,就一起到了鎮(zhèn)上,聽口音是上海本地人”“小孩漸感無聊,他上了跑道,踢掉鞋子,挺腰抬腿,按大隊長教的做了幾個預備動作,隨后跑向木箱。這一次居然跳了過去,且穩(wěn)穩(wěn)地落在地上”“小孩爬起來,向祠堂外跑去,被芳蕙的腿絆了一下,直刺刺撲倒在地,摔岔了氣,喊不出聲音來。芳蕙連忙爬過來看他,往他背上拍了好久,小孩放聲大哭。司令都不知道我能跳過木箱了”,文章由小孩開始由小孩結束,可知小孩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我想跟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王,天天與日本人干仗”,表現(xiàn)了小孩對日本人的仇恨;“小孩不必交代就自覺地放哨站崗”“這時聽到樹林里有布谷鳥叫。小孩喝道,是誰。只見芳蕙從一棵樹后面繞了出來”,表現(xiàn)了他的負責任與警覺;“小孩說,遇到飛機,你要記得,不可往樹林里躲。芳蕙覺得小孩在發(fā)抖,拍了拍他,等到飛機遠了,聽到小孩的牙齒發(fā)出咯咯噠噠的聲音”,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小孩說,找到副司令,我有要緊的情報,天黑了你要是尋不到副司令,老子就把手榴彈丟到你家里去”,軍情緊急,表現(xiàn)了孩子的著急,小孩是文章著墨最多的人物,是文章主要著力表現(xiàn)的人物。由“去年,日本人是從海上登陸的,離我家不遠,打了七天七夜,炮聲越來越近,我爺娘帶著我和我阿妹逃難。日本兵從后面追了上來,大家拼了命地逃,我被人群沖到了一個水溝里。日本人的飛機來了,很多人往樹林里躲,我爺娘帶著阿妹也躲了進去。樹林里全是人。飛機扔了一串炸彈,轟的一下,整個樹林全飛上了天。很多冒煙的人尖叫著爬出樹林,還有人在火里面跳,跳著跳著,就倒了下去”可知本文是以小孩的視角來寫的,更能體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戰(zhàn)爭對人們的戕害??梢哉J為是大隊長?!按箨犻L說,這么小的孩子,就帶在隊伍上吧,只是不要給他耍刀玩槍,出去貼貼標語也好”“不但不發(fā)槍給我,還要讀書寫字,要練游泳和跳馬”“臨別,大隊長摸摸小孩的頭,問說,跳馬練得如何?小孩說,報告司令,矮一點的木箱能跳過去。大隊長說,你記得我說的話,練好體育,等你長大,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本人跳馬水平很高,不要輸給他們。小孩說,司令,都打仗了,還參加什么運動會。大隊長說,體育和讀書寫字一樣,讓你學會做人,亡國奴才是沒有資格上賽場的”“福元說我得去通知大隊長,實在不行就把他背出來,總之不能讓他落在敵人手里。我們的人都在王橋村的祠堂,你們?nèi)フ腋标犻L,告訴他趕緊帶教兵來。說罷往鎮(zhèn)上飛步奔去”“福元說,我要背他出來,他不肯,給了我一份名單,全是我們的人,然后讓我快走,我來不及出鎮(zhèn),只得躲進茶館,孫慶榮的兵進了大隊長家,綁了他,在后院開了槍。大隊長是條漢子啊,福元邊哭邊說”,文章由大隊長收留孩子,教孩子讀書寫字,練游泳和跳馬開始,接著寫有人叛變,大隊長因腳崴不能撤離,臨別告知孩子練好體育,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然后寫小孩和福元得到有人要抓大隊長的消息,分別行動去營救大隊長,最后大隊長被捕犧牲,故事結束。全文都是圍繞大隊長展開情節(jié)的,主要敘述大隊長的故事,所以主人公應該是大隊長?!芭R別,大隊長摸摸小孩的頭,問說,跳馬練得如何?小孩說,報告司令,矮一點的木箱能跳過去。大隊長說,你記得我說的話,練好體育,等你長大,去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本人跳馬水平很高,不要輸給他們。小孩說,司令,都打仗了,還參加什么運動會。大隊長說,體育和讀書寫字一樣,讓你學會做人,亡國奴才是沒有資格上賽場的”,小孩對跳馬的不解襯托出大隊長的見識高遠,他具有必勝的信念,不僅要在戰(zhàn)場上打贏日本人,還要在體育上勝過他們。可見人物形象上,小孩是為了襯托大隊長的。主題上,“福元說,我要背他出來,他不肯,給了我一份名單,全是我們的人,然后讓我快走,我來不及出鎮(zhèn),只得躲進茶館,孫慶榮的兵進了大隊長家,綁了他,在后院開了槍。大隊長是條漢子啊,福元邊哭邊說”“司令都不知道我能跳過木箱了”,主人公大隊長的英勇犧牲,讓人扼腕嘆息,故事喚起了人們對戰(zhàn)爭的仇恨,對和平的向往之情,也會更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使主題更鮮明更深刻。二、古代詩文知識積累與閱讀(35分)1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差錯,過失)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致力,專力從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替代)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祭祀用的牲畜)B.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偏義復詞)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大口喘息)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大盾牌)固世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同“措”,舉措)C.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訴,告知)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承受)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沿襲)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遭受指責)D.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擔負)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考察,推究)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拂逆,違背)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十三四歲少女)【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A.“替”:貶黜,廢棄。句意:已經(jīng)因為我佩戴香草的腰帶而貶黜我,又因為我采集白芷而加罪名。B.“脅息”:屏住呼吸。句意:屏住呼吸仰頭就可觸摸參星和井星,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長吁短嘆。D.“逆”:預料,想到將來。句意:恐怕不會聽任我的意愿,想到將來,我心里像受著煎熬一般。故選C。(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八年,孝公下令國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后世開業(yè),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nèi)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zhèn)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庇谑切l(wèi)公孫鞅聞是令下,乃西入秦。衛(wèi)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公大悅,與議國事。衛(wèi)鞅欲變法,秦人不悅。衛(wèi)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公曰:“善?!币孕l(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zhàn)攻之世,天下趨于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ㄟx自《通鑒紀事本末·秦并六國》,有刪節(jié))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B.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C.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D.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伯,爵位。周代天子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賜貴戚、功臣,所封之地稱為國,在封國內(nèi)行使統(tǒng)治權。B.治,“治所”的省稱,古代指地方政府所在的駐地。文中“徙治櫟陽”的意思是,將秦國的都城遷到櫟陽。C.什伍,古代戶籍和軍隊的編制。戶籍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軍隊以五人為伍,二伍為什。文中指戶籍的編制。D.太子,商周時期稱天子及諸侯的長子為“太子”或“世子”。自漢朝始,太子成為皇帝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專稱。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商鞅本是衛(wèi)人,在聽聞秦孝公的招賢令后來到秦國,他想變法卻遇到阻力,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才制定了變法法令。B.商鞅制定的法令中明確規(guī)定:檢舉揭發(fā)犯罪的與殺敵立功的獲同等賞賜,對犯罪隱匿不報的與叛國投敵的受同等處罰。C.因為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所以在他觸犯法令后,商鞅沒有處罰他,而是處罰了他的老師,這引起秦國百姓的不滿。D.司馬光列舉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在亂世守信的實例,其目的是勸誡當時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時要講究誠信。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衛(wèi)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2)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答案】11.B12.D13.C14.(1)衛(wèi)鞅到了秦國后,通過寵臣景監(jiān)來請求進見秦孝公,拿自己富國強兵的計劃游說孝公。(2)變法令頒行一年后,前往國都控訴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國百姓數(shù)以千計?!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普通百姓不能和他們商議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計劃,而只能和他們分享事業(yè)成功的快樂。講論至高道德的人與凡夫俗子沒有共同語言,想成就偉大事業(yè)的人也不會去與眾人商議。
“始”做“慮”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AC;
“不可與慮始”與“可與樂成”對應,所以“成”后斷句,排除選項D。
故選B。
【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D.“太子,商周時期稱天子及諸侯的長子為‘太子’或‘世子’”錯誤。商周時期稱天子及諸侯的嫡長子為“太子”或“世子”。自漢朝開始,只有法定繼承人即皇帝的嫡長子,才能稱“太子”或“皇太子”,而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繼承人只能稱“世子”。故選D。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C.“這引起秦國百姓的不滿”錯誤。由原文“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可知,太子是君位的繼承人,不能對他施加刑罰,于是就對他的老師公子虔施加了刑罰,在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第二天,秦國人都遵從了法令。由此可知,秦國人都遵從了法令,而不是“引起秦國百姓的不滿”。故選C。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賦分點:“既”,已經(jīng),到了后;“因”,通過;“嬖臣”,寵臣;“說以富國強兵之術”,介詞結構后置+省賓語,正常語序為“以富國強兵之術說(孝公)”。(2)賦分點:“期年”,一年;“之”,前往,到;“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秦民”。參考譯文: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向國中下令說:“當年我國國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之間,修明德政建立武功,向東平定了晉國之亂,(使秦、晉兩國)以黃河劃定國界,向西稱霸于戎翟等族,占地廣達千里,被周天子封賜為伯,各諸侯國都前來視賀,為后世開辟了基業(yè),是何等的盛大美好。后來恰逢厲公、躁公、簡公及出子在位時社會不安定,國家內(nèi)部有憂惠,才無暇顧及外部事務。魏、趙、韓三國攻占奪去了先王開辟的河西疆土,這是秦國莫大的恥辱。獻公即位后,平定安撫邊境,把都城遷到櫟陽(Yuèyáng),并且準備向東征討,收復穆公時的舊地,恢復穆公時的政令。我想到先君的未竟之志,常常痛心疾首。賓客群臣中有能獻上奇計讓秦國強盛起來的,我將封他為高宮,給他封地?!庇谑切l(wèi)國的公孫鞅在聽到秦孝公這道命令頒布之后,就西行來到秦國。衛(wèi)鞅到了秦國后,通過寵臣景監(jiān)來請求進見秦孝公,拿自己富國強兵的計劃(方略)游說孝公。秦孝公非常高興,與他商議國家大事。衛(wèi)鞅想實行變法改革,秦國人不贊同。衛(wèi)鞅對秦孝公說:“普通百姓不能和他們商議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計劃,而只能和他們分享事業(yè)成功的快樂。講論至高道德的人與凡夫俗子沒有共同語言,想成就偉大事業(yè)的人也不會去與眾人商議。所以圣賢之人只要能夠使國家強大,就不必效仿舊傳統(tǒng)?!鼻匦⒐f:“說得好。”便任命衛(wèi)鞅為左庶長,終于制定了變法的法令。新法規(guī)定將百姓編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jiān)督檢舉,犯法連坐。檢舉揭發(fā)犯罪的人與殺敵立功的人獲同等賞賜,隱匿不報犯罪的人與叛國投敵的人受同等處罰。建立軍功的人,各按軍功標準獲得上等爵位;為一己之私斗毆的人,分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處以大小不等的刑罰。讓有功勞的人顯達榮華,無功勞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顯耀。法令已詳細制定但尚未公布,衛(wèi)鞅擔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立起一根長三丈的木桿,下令說有能把它搬到北門的人就賞給他十金。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敢動手去搬。衛(wèi)鞅又說:“能搬過去的人賞五十金。”有個人把木桿搬到了北門,衛(wèi)鞅立刻給予他五十金的重賞。這時,衛(wèi)鞅才下令頒布變法法令。變法令頒行一年后,前往國都控訴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國百姓數(shù)以千計。這時太子觸犯了法律。衛(wèi)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施行,就在于上層人士帶頭違犯(法律)?!碧邮蔷坏睦^承人,不能對他施加刑罰,于是就對他的老師公子虔施加了刑罰,在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第二天,秦國人都遵從了法令。新法拖行十年,秦國出現(xiàn)路不拾遺、山元盜賊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為國作戰(zhàn),不敢再行私斗,鄉(xiāng)野城鎮(zhèn)都得到了治理。臣司馬光認為:信譽,是君主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人民來保衛(wèi),人民靠信譽來保護。不講信譽無法使人民服從,沒有人民便無法保衛(wèi)國家。當年齊桓公不違背曹沫以脅迫手段訂立的盟約,晉文公不貪圖攻打原地的利益,魏文侯不背棄與山野之人打獵的約定,秦孝公不廢除搬移木桿就重賞的承諾。這四位君主的治國之道雖稱不上完美,而商鞅可以說是過于刻薄,但他們都處于相互攻伐的戰(zhàn)國亂世,天下爾虞我詐、斗智斗勇之時,尚且不敢忘記樹立信譽以收服人民,更何況今日謀求天下安定的當政者呢?。ǘ┕糯姼栝喿x(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西亭子言懷①張謂數(shù)叢芳草在堂陰,幾處閑花映竹林。攀樹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鳥應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聞聲覺淺深。官屬②不令拘禮數(shù),時時緩步一相尋?!咀ⅰ竣俦驹~約為詩人大歷年間(766年11月-779年12月)潭州刺史任上所作。②官屬,主要官員的屬吏。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以“數(shù)叢芳草”“幾處閑花”寫西亭子景致之清麗、環(huán)境之幽雅,流露出詩人的恬適之情。B.頷聯(lián)第二句詩人通過推測溪水旁的白鳥應是農(nóng)人的家禽,突出表現(xiàn)了此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C.詩人看景知高下、聞聲識淺深,描寫中包含著自己經(jīng)過人生歷練對人間高下、世事淺深的體驗。D.這首言懷之作,語言樸素平淡,而平淡之中又有著深遠的情致,與陶淵明的詩歌語言極其相似。16.本詩尾聯(lián)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闡說。【答案】15.B16.句意:不讓自己的屬官過分拘泥于禮教的尊卑,不時地帶著他們從容閑適地到西亭子來尋景散心。形象:熱愛自然、平易近人、閑適自在的地方主官。【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B.“通過推測溪水旁的白鳥應是農(nóng)人的家禽”錯誤,“傍溪白鳥應家禽”指的是溪水邊的白鳥和農(nóng)人畜養(yǎng)的家禽相和啼鳴。故選B。【16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含義并賞析詩人形象的能力。“官屬不令拘禮數(shù)”的正常語序應為“不令官屬拘禮數(shù)”,也就是說不讓大小官員受禮數(shù)拘束;“時時緩步一相尋”的主語是自己和“官屬”,“緩步”是尋賞美景的行為舉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閑適。合起來是說自己要不時地帶著不分尊卑的屬吏從容、閑適地到西亭子來尋景散心。從“官屬不令拘禮數(shù)”可見,他是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官員;從“時時”可見,他經(jīng)常外出尋訪美景,十分熱愛自然風光;“緩步”二字足見詩人的閑適、自在情態(tài)。(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諸葛亮在其生前身后都是有志之士追慕的傳奇人物,杜甫曾在《蜀相》中為他的功業(yè)未竟卻英年早逝傾吐“____________”的感傷;陸游曾在《書憤》中用“___________”感慨諸葛之后再無諸葛,暗示當世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2)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更難。嬴政歷盡艱辛開創(chuàng)了秦朝基業(yè),但統(tǒng)治的暴政與貪欲導致“___________”(《過秦論》),煌煌帝國大廈頃刻間土崩瓦解;后唐莊宗牢記父訓,征燕伐梁,但功成之后寵幸優(yōu)伶,荒廢朝政,以致天下動亂,落得逃跑路上“__________”(《五代史伶官傳序》),徒留君臣面面相覷、“不知所歸”的狼狽下場。(3)“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平時棲隱在深淵之中,能騰云駕霧,興風化雨。古代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長使英雄淚滿襟②.千載誰堪伯仲間③.一夫作難而七廟隳④.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⑤.示例1:積水成淵⑥.蛟龍生焉((荀子《勸學》)(示例2: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李賀《李憑登篌引》)示例3: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示例4:神功未展?jié)擈栽冢€卷風雷付六?。志拔酢都某史津苑迳袝罚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襟”“堪”“隳”“賊”等,要通過理解字義去記憶。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朱唇、遠山眉、山峰發(fā)髻、青綠長裙……央視虎年春晚節(jié)目《只此青綠》,以傳統(tǒng)舞蹈展現(xiàn)中國山水繪畫的寫意美,再次將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帶入公眾視野。()。從看,畫卷由隋唐時期描繪宮闕樓臺或神仙境界,轉(zhuǎn)為表現(xiàn)雄偉壯麗的錦繡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連綿,群峰秀起,幽巖深谷,流溪飛泉……萬千自然景象隨著畫卷的鋪開緩緩呈現(xiàn),繁而不亂,大而有致。從章法看,《千里江山圖》交織運用“高遠”“深遠”“平遠”等視角,全景式地展現(xiàn)了大氣磅礴的北宋江山?!案哌h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令人。此外,《千里江山圖》以赭石紅、石綠、石青等礦物寶石為顏料,通過四次疊加著色,使得整幅畫卷具有色彩明快、肌理多變、不易變色等特點。又由于礦物顏料的吸光作用,當光線暗淡時,青綠色的顏料便會出寶石般的光芒,,讓人稱奇。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題材嘆為觀止散發(fā)攝人心魄B.體裁擊節(jié)稱賞進發(fā)攝人心魄C.題材擊節(jié)稱賞進發(fā)動人心弦D.體裁嘆為觀止散發(fā)動人心弦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在早期青綠山水卷軸畫中,迄今我們能見到的最長的是《千里江山圖》B.迄今我們能見到的最長的早期青綠山水卷軸畫是《千里江山圖》C.《千里江山圖》是迄今我們能見到的最長的早期青綠山水卷軸畫D.《千里江山圖》是迄今我們能見到的早期青綠山水卷軸畫中最長的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繁而不亂、大而有致的畫面隨著萬千自然景象的呈現(xiàn)緩緩鋪開?!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案】18.A19.C20.①強調(diào)的重心不同:改句重點落在動詞“鋪開”上,強調(diào)畫面的鋪開;原句重點落在修飾語“繁而不亂,大而有致”上,強調(diào)畫面布局巧妙,景象豐富,意境深遠,更符合原文邏輯。②語言節(jié)奏不同:改句形式偏長,原句由三個分句構成,長短交錯,節(jié)奏舒緩,韻律感強,更適合表現(xiàn)《千里江山圖》。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雅致,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
【解析】分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詞語的能力。第一空,題材:文藝作品內(nèi)容的主要材料,即一定社會生活的事件或生活現(xiàn)象。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由原文“畫卷由隋唐時期描繪宮闕樓臺或神仙境界,轉(zhuǎn)為表現(xiàn)雄偉壯麗的錦繡江山”可見是講畫作的內(nèi)容,故選“題材”。第二空,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擊節(jié)稱賞:節(jié),節(jié)拍;賞,贊賞。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贊賞。此處畫作好到極點,故選“嘆為觀止”。第三空,散發(fā):分散發(fā)出;釋放出某種東西;披散著頭發(fā),指解冠隱居。進發(fā):(車船或人的集體)出發(fā)前進。此處強調(diào)畫作顏料散出的光芒,故選“散發(fā)”。第四空,攝人心魄:把人的心靈召去;形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形容美好的事物,讓自己失去了自我,以至于像魂被取走了似的。動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撥動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動人心。此處強調(diào)畫作的吸引力,故選“攝人心魄”。故選A?!?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運用之連貫的能力。本語段主要介紹畫作《千里江山圖》的題材、章法、所用顏料,從而贊嘆其高超的藝術魅力。所以第二段句首的陳述對象是《千里江山圖》,而不是“我們”,故排除AB。由句子的主謂賓搭配看,《千里江山圖》是“卷軸畫”,而不是“最長的”,排除D。故選C。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原句是“萬千自然景象隨著畫卷的鋪開緩緩呈現(xiàn),繁而不亂,大而有致”,這樣符合人們欣賞畫作的邏輯順序,先是鋪開畫卷,再是“緩緩呈現(xiàn)”,然后是欣賞者的感受“繁而不亂,大而有致”;這樣顯得語言邏輯清晰,表達準確。而修改后的句子“繁而不亂、大而有致的畫面隨著萬千自然景象的呈現(xiàn)緩緩鋪開”,先說觀感再說鋪開,就沒有這樣清晰的邏輯思路。(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脊艑W是利用古人遺跡遺物重建古代歷史的學科,盡管先民的物質(zhì)遺存作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質(zhì)文化的歷史,但僅滿足于人類物質(zhì)文化歷史的建設,。理由很簡單,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僅包括物質(zhì)文化歷史,也應包括精神文化的歷史,我們不僅要關心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九年級科學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4 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綜合管理崗)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機維修保養(yǎng)及零配件供應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團騎手服務規(guī)范及考核評價合同3篇
- 2025年度特色餐廳廚房承包項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奶業(yè)市場調(diào)研與競爭分析合同4篇
- 拆除金屬廢物回收利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icp許可證申請與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品牌建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儲藏室租賃合同終止及資產(chǎn)返還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食品級儲藏室設計與建造合同3篇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全冊教學課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環(huán)境衛(wèi)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jiān)測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含答案)
- 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zhì)指標及分析方法
- 【S洲際酒店婚禮策劃方案設計6800字(論文)】
- 鐵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體會課件
- 醫(yī)院死亡報告年終分析報告
- 中國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11月英語二級筆譯真題及答案(筆譯實務)
- 上海民辦楊浦實驗學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語文考試模擬試卷(10套試卷帶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