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等數(shù)論數(shù)論簡介以下內(nèi)容部分來自于“百度百科”整數(shù)分為正整數(shù)(自然數(shù))、負整數(shù)和零確切地說,數(shù)論就是一門研究整數(shù)性質(zhì)的學(xué)科。整數(shù)的特性,比如,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中,加、減、乘可以在整數(shù)范圍內(nèi)毫無阻礙地進行,但是除法卻不行。在古希臘時代,數(shù)學(xué)家對數(shù)論的整除性問題就有過系統(tǒng)的研究,在我國古代,許多著名的數(shù)學(xué)著作中都記載有數(shù)論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如,孫子定理、勾股數(shù)組、百錢買百雞、韓信點兵問題等。數(shù)論簡介在整數(shù)性質(zhì)的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素數(shù)是構(gòu)成正整數(shù)的基本“材料”,而算術(shù)基本定理正是深刻揭示正整數(shù)與素數(shù)的重要關(guān)系。因此,深入研究整數(shù)的性質(zhì)就劃歸為對素數(shù)性質(zhì)的研究。18世紀末,歷代數(shù)學(xué)家積累的關(guān)于整數(shù)性質(zhì)的零散結(jié)論已經(jīng)十分豐富。德國數(shù)學(xué)家高斯集前人之大成,撰寫《算術(shù)探討》一書,于1800年寄給法國科學(xué)院,但是遭到拒絕出版,高斯于1801年自己出版,標志現(xiàn)代數(shù)論新紀元的開始。數(shù)論簡介按照研究方法,分為初等數(shù)論、解析數(shù)論、代數(shù)數(shù)論和幾何數(shù)論。初等數(shù)論是數(shù)論中不求助于其他數(shù)學(xué)學(xué)科的幫助,只依靠初等方法來研究整數(shù)性質(zhì)的分支,比如著名的“孫子定理”的證明就是典型的初等方法。早期的時候,人們并不清楚它的實際意義,目前,由于近代計算機學(xué)科和應(yīng)用數(shù)學(xué)學(xué)科的發(fā)展,數(shù)論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比如,在計算方法、代數(shù)編碼、組合論、密碼學(xué)中都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數(shù)論簡介數(shù)論在數(shù)學(xué)中具有獨特地位,高斯:“數(shù)學(xué)是科學(xué)的皇后,數(shù)論是數(shù)學(xué)中的皇冠”。在我國近代,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我國在解析數(shù)論方面都有過重要貢獻,如華羅庚在三角和估值、堆砌素數(sh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享有盛名。1949年以后,陳景潤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一個大偶數(shù)可以表示為一個素數(shù)和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shù)的乘積之和”,至今仍是最好的結(jié)果。數(shù)論簡介數(shù)論中的數(shù)學(xué)方法對數(shù)學(xué)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許多數(shù)論難題的解決是對數(shù)學(xué)思維方法的極大挑戰(zhàn),由此產(chǎn)生了大量代數(shù)的、解析的、初等的、高等的、簡單的和高深復(fù)雜的數(shù)學(xué)方法。內(nèi)容素數(shù)與互素同余與模運算歐拉(Euler)定理幾個重要算法中國剩余定理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離散對數(shù)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定義:如果整數(shù)a、b、c之間存在關(guān)系a=b·c且b≠0,則稱b整除a或者a能被b整除,且b是a的因子或除數(shù),a是b的倍數(shù)。記為b|a。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整除的性質(zhì):a|a如果a|1,則有a=±1對于任何a≠0,則有a|0如果a|b且b|a,則有a=±b如果a|b且b|c,則有a|c如果a|b且a|c,那么對所有的x,y∈Z有a|(bx+cy),Z表示整數(shù)集。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整除的特殊例子末1位能被2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2整除末2位能被4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4整除末3位能被8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8整除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整除的特殊例子末1位能被5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5整除末2位能被25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25整除末3位能被125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125整除若各位數(shù)字之和能被3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3整除若各位數(shù)字之和能被9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9整除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7的倍數(shù)若一個整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截去,再從余下的數(shù)中,減去個位數(shù)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數(shù),則原數(shù)能被7整除。例:133是否7的倍數(shù)?過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數(shù);又例如判斷6139是否7的倍數(shù)的過程如下:613-9×2=595,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數(shù),余類推。如果差太大,可繼續(xù)上述「截尾、倍大、相減、驗差」的過程,直到能清楚判斷為止。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11的倍數(shù)若偶數(shù)位數(shù)字之和與奇數(shù)位數(shù)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則該數(shù)能被11整除。例如:1364是否是11的倍數(shù)?·偶數(shù)位數(shù)字之和與奇數(shù)位數(shù)字之和的差為0·截尾法:136-4×1=132,13-2×1=11素數(shù)與互素1整除·11的倍數(shù)使用“截尾、倍大(1倍)、相減、驗差”的過程。·13的倍數(shù)使用“截尾、倍大(4倍)、相加、驗和”的過程?!?7的倍數(shù)使用“截尾、倍大(5倍)、相減、驗差”的過程?!?9的倍數(shù)使用“截尾、倍大(2倍)、相加、驗和”的過程。例:驗證23446是否是19的倍數(shù)?1整除若一個整數(shù)的末三位與3倍的前面的隔出數(shù)的差能被17整除,則這個數(shù)能被17整除。(例如,17017:17-17×3=-34,能被17整除)若一個整數(shù)的末三位與7倍的前面的隔出數(shù)的差能被19整除,則這個數(shù)能被19整除。若一個整數(shù)的末四位與前面5倍的隔出數(shù)的差能被23(或29)整除,則這個數(shù)能被23(或29)整除其他規(guī)律…素數(shù)與互素素數(shù)與互素2素數(shù)定義:如果p≠±1且p的因子僅為±1和±p,則整數(shù)p被稱為素數(shù)或質(zhì)數(shù)。非素數(shù)的整數(shù)被稱為合數(shù),1既不是素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設(shè)a,b,c∈Z,如果c|a且c|b,則稱c是a與b的公因子或公約數(shù)。如果d滿足以下條件,則稱正整數(shù)d是a與b的最大公因子:(1)d是a與b的公因子(2)如果c也是a與b的公因子,則c必是d的因子最大公因子是公因子中的最大的那一個,記為d=gcd(a,b)=max{c|c|a且c|b}如果a和b全為0,則它們的公因子和最大公因子均無意義。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例,gcd(1080,945)=1351080=23×33×5945=33×5×7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互素:如果a與b的最大公因子為1,則稱整數(shù)a與b互素,即gcd(a,b)=1。同余與模運算3最大公因子帶余數(shù)除法定理:設(shè)a和b是兩個整數(shù),b≠0,則存在唯一的一對整數(shù)q和r,使得a=bq+r(0≤r<|b|)例:若a=17,b=5,則a=3b+2,q=[17/5]=3,r=17mod5=2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最大公因子有下列性質(zhì):(1)任何不全為0的兩個整數(shù)的最大公因子存在且唯一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2)設(shè)整數(shù)a與b不全為0,則存在整數(shù)x和y,使得ax+by=gcd(a,b)證明:設(shè)S={ax+by>0|x,y∈Z},由于整數(shù)a,b不全為0,可知S非空,設(shè)S中最小的正整數(shù)為e,令e=am+bn,m,n∈Z。由帶余除法定理,可設(shè)a=qe+r,0≤r<e,所以r=a-qe=a-q(ma+nb)=(1-qm)a-qnb。若r≠0,則r∈S,由于e是S中的最小正整數(shù),與r<e矛盾,故r=0,從而e|a,同理e|b,即e是a,b的一個公因子,所以e≤gcd(a,b)。另一方面,設(shè)gcd(a,b)=d,知d|a,d|b,則d|(am+bn),即d|e,因此d≤e,所以e=d。得證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2)推論:特別地,如果a與b互素,則存在整數(shù)x與y,使得ax+by=1(gcd(a,b)=1)(問題:逆否命題是否成立?即,設(shè)整數(shù)a與b不全為0,若存在整數(shù)x與y使得ax+by=1,則a與b是否互素?)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3)如果gcd(a,b)=d,那么證明:設(shè),則e|,e|,即ed|a,ed|b。也就是說ed是a,b的一個公因子,又gcd(a,b)=d,從而ed≤d,所以e=1。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4)如果c|(ab),且gcd(b,c)=1,那么c|a證明:由性質(zhì)(2),由于gcd(b,c)=1,則存在x,y,使得xb+cy=1,等式兩邊乘以a得,axb+acy=a又c|(ab),所以c|(axb+acy),即c|a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5)整數(shù)a,b不全為0,如果d是a,b的一個正公因子,且存在整數(shù)m,n,使得d=am+bn,則gcd(a,b)=d。證明:設(shè)gcd(a,b)=e,則e|a,e|b,由于d=am+bn,得e|d,又d>0,所以e≤d,另一方面,由于d是a,b的一個正公因子,知d≤e,故d=e。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6)gcd(a,b)=1的充要條件是存在整數(shù)u,v使得au+bv=1。證明:由性質(zhì)(2)和(5)既得。素數(shù)與互素3最大公因子(7)如果gcd(a,x)=gcd(b,x)=1,那么gcd(ab,x)=1證明:根據(jù)性質(zhì)(2)即推論,存在整數(shù)t,y,z,w,使得at+xy=1,bz+xw=1,上兩式相乘并整理得,abtz+x(w+y+xwy)=1由性質(zhì)(6)得,gcd(ab,x)=1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定理1:
設(shè)a是大于1的整數(shù),則a的除1外最小正因子q是一素數(shù),且當a是合數(shù)時,證明:假設(shè)q不是素數(shù),由定義,q除1及本身外還有一個正因子q1,因而1<q1<q,但q|a,所以q1|a,這與q是a的除1外最小正因子相矛盾,故q是素數(shù)。當a是合數(shù)時,則a=a1q,且a1>1,由于q是a的除1外最小正因子,所以q≤a1,q2≤qa1=a,故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說明:判斷n是否為素數(shù)的最笨拙的方法是依次用2,3,…,n-1去除n,如果這n-2個數(shù)都不整除n,則n為素數(shù),否則n不是素數(shù)。這種方法要作n-2次除法運算,所花費的時間至少要與n成正比。根據(jù)定理1,我們只需用以內(nèi)的整數(shù)去除n即可判別n是否為素數(shù)。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定理2:若p是一個素數(shù),a是任一整數(shù),則a能被p整除或p與a互素。證明:因p是素數(shù),由素數(shù)的定義有g(shù)cd(p,a)=1,或者gcd(p,a)=p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推論1:設(shè)a1,a2,…,an是n個整數(shù),p是素數(shù),若p|a1a2…an,則p一定能夠整除某一個ai。證明:
假設(shè)a1,a2,…,an都不能被p整除,則由定理2,gcd(p,ai)=1,i=1,2,…,n。因此gcd(p,a1a2…an)=1,這與p|a1a2…an矛盾,結(jié)論成立。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定理3:任何大于1的正整數(shù)a可以寫成素數(shù)之積,即a=p1p2…pn,其中pi(1≤i≤n)是素數(shù)。證明:當a是素數(shù)時,定理成立。當a是合數(shù)時,由定理1知必存在素數(shù)p1,且,所以a=p1a1,且1<a1<a。若a1是素數(shù),則定理成立。若a1是合數(shù),同理,則必有素數(shù)p2以及適合1<a2<a1的正整數(shù)a2,使a=p1p2a2成立。由于a是有限的,所以有限次重復(fù)上述過程可得a=p1p2…pn,其中pi(1≤i≤n)是素數(shù)。素數(shù)與互素4算術(shù)基本定理算術(shù)基本定理:設(shè)2≤a∈Z,則a可以分解成素數(shù)冪的乘積其中,pi(i=1,2,…,k)是互不相同的素數(shù),αi(i=1,2,…,k)是正整數(shù)。若不計因子順序,上式唯一。證明:由定理3可知,任何大于1的整數(shù)可以表示成只需證明唯一性。假設(shè)pi(i=1,2,…,n)與qi(i=1,2,…,k)都是素數(shù),p1<p2<…<pn,q1<q2<…<qk,且a=p1p2…pn=q1q2…qk,因為p1|a=q1q2…qk,則有某個qj,使得p1|qj,從而p1=qj。同理,有某個pi,q1=pi。又p1<p2<…<pn,q1<q2<…<qk,可知p1=q1。重復(fù)上述過程,得到n=k,pi=qi,結(jié)論成立。素數(shù)與互素例:寫出51480的標準分解式:51480=23·32·5·11·13其中2,3,5,11,13都是素數(shù)。分解整數(shù):524287?素數(shù)與互素關(guān)于素數(shù)的一些基本結(jié)論(1)素數(shù)有無窮多個,但目前尚無有效辦法確定所有素數(shù)。例如,將形如Mn=2n?1的數(shù)稱為梅森數(shù)(Mersenne,17世紀法國數(shù)學(xué)家)。以下是最近發(fā)現(xiàn)的一些梅森素數(shù)。序號pMp=2p-1Mp的位數(shù)發(fā)現(xiàn)時間發(fā)現(xiàn)者1231古代古人2371古代古人………………4225,964,951122164630…5770772477,816,2302005年2月18日GIMPS/MartinNowak43*30,402,457315416475…6529438719,152,0522005年12月15日GIMPS/CurtisCooper及StevenBoone44*32,582,657124575026…0539678719,808,3582006年9月4日GIMPS/CurtisCooper及StevenBoone45*37,156,667202254406…30822092711,185,2722008年9月6日GIMPS/Hans-MichaelElvenich46*42,643,801169873516…56231475112,837,0642009年4月12日GIMPS/OddM.Strindmo47*43,112,609316470269…69715251112,978,1892008年8月23日GIMPS/EdsonSmith48*57,885,161581887266…72428595117,425,1702013年1月25日GIMPS/CurtisCooper截止2013年2月6日,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48個梅森素數(shù),并且確定M25964951位于梅森素數(shù)序列中的第42位。列表如下:(現(xiàn)在還不知道在第42個梅森素數(shù)(M25,964,951)和第48個(M57,885,161)之間是否還存在未知梅森素數(shù),所以在其序號之前用*標出)素數(shù)與互素(2)素數(shù)定理描述素數(shù)的大致分布情況。素數(shù)的出現(xiàn)規(guī)律一直困惑著數(shù)學(xué)家。單個來看,素數(shù)在正整數(shù)中的出現(xiàn)沒有規(guī)律,但從總體上看,素數(shù)的個數(shù)有規(guī)律可循:設(shè)x∈Z,則不超過x的素數(shù)個數(shù)可以近似的用x/lnx表示。同余與模運算1.帶余除法對于任意的兩個正整數(shù)a和b,存在唯一確定的兩個整數(shù)k和r,滿足a=kb+r且0≤r<b,分別稱為k和r為a除以b(或者b除a)的商和余數(shù),并稱滿足這種規(guī)則的運算為帶余除法。K=[a/b],記a除以b的余數(shù)為amodb,帶余除法表示成:a=[a/b]b+amodb例:若a=17,b=5,則a=3b+2,K=[17/5]=3,r=17mod5=2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設(shè)a,b,c∈Z且n>0,如果a和b除以n的余數(shù)相等,即amodn=bmodn,則稱a與b模n同余,記為a≡bmodn,n稱為模數(shù)。例:17≡2mod5,73≡27mod23顯然,如果a與b模n同余,則必然有n|(a-b),也可以寫成a-b=kn或a=kn+b,其中k∈Z。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剩余類由帶余除法的定義可知,任何整數(shù)a除以正整數(shù)n的余數(shù)一定在集合{0,1,2,…,n-1}中,所有整數(shù)根據(jù)模n同余關(guān)系可以分成n個集合,每一個集合中的整數(shù)模n同余,將這樣的集合稱為模n同余類或剩余類,依次記為[0]n,[1]n,[2]n,…,[n-1]n,即[x]n={y|y≡xmodn,y∈Z},x∈{0,1,2,…,n-1}。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完全剩余系如果從每一個模n同余類中取一個數(shù)為代表,形成一個集合,此集合稱為模n的完全剩余系,以Zn表示。顯然,Zn最簡單表示就是集合Zn={0,1,2,…,n-1},這也是最常用的表示。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綜上,amodn將任一個整數(shù)a映射到Zn={0,1,2,…,n-1}中一個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a模n的余數(shù),amodn稱為模運算。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1)如果n|(a-b),則a≡bmodn證明:設(shè)y=amodn,w=bmodn,又a=xn+y,b=zn+w,x,y,z,w∈Z,則a-b=(x-z)n+(y-w)因n|(a-b),所以y-w=0,即a≡bmodn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2)模n同余關(guān)系是整數(shù)間的一種等價關(guān)系,具有等價關(guān)系的三個基本性質(zhì),即自反性:對任意整數(shù)a,有a≡amodn對稱性:如果a≡bmodn,則b≡amodn傳遞性:如果a≡bmodn且b≡cmodn,則a≡cmodn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3)如果a≡bmodn且c≡dmodn,則a±c≡b±dmodn,ac≡bdmodn。證:因a≡bmodn,可設(shè)a=kn+b;因c≡dmodn,可設(shè)c=tn+d.有a±c=(k±t)n+(b±d),所以a±c≡b±dmodn;還有ac=ktn2+(kd+bt)n+bd,所以ac≡bdmodn。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4)模運算具有普通運算的性質(zhì),可交換、結(jié)合、分配,(amodn±bmodn)modn=(a±b)modn(amodn×bmodn)modn=(a×b)modn((a×b)modn±(a×c)modn)modn=(a×(b±c))modn例:已知a=11,b=17,n=9,對性質(zhì)(4)進行驗證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5)加法消去律:如果(a+b)≡(a+c)modn,b≡cmodn(消去a)(6)乘法消去律:如果ab≡acmodn且gcd(a,n)=1,則b≡cmodn(消去a)證明:n|((a+b)-(a+c)),n|(b-c),所以b≡cmodn。n|(ab-ac),n|a(b-c),又gcd(a,n)=1,則n|(b-c),所以b≡cmodn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模運算的性質(zhì)(其中n>1)(7)如果ac≡bdmodn且c≡dmodn及gcd(c,n)=1,則a≡bmodn證明:c≡dmodn,則bc≡bdmodn,又ac≡bdmodn,則ac≡bcmodn,另gcd(c,n)=1,根據(jù)性質(zhì)(6)有a≡bmodn。(8)若a≡bmodn,d|n,d>0,則a≡bmodd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由性質(zhì)(4)可知,指數(shù)模運算可以變成模指數(shù)運算,從而使計算得以簡化。例如計算1311mod17可以按如下方式進行:132mod19=17134mod19=(132×132)mod19=(17×17)mod19=4138mod19=(134×134)mod19=(4×4)mod19=161311mod19=(13×132×138)mod19=(13×17×16)mod19=2例如:利用同余演算證明(560-1)是56的倍數(shù)。證明:由于53mod56=125mod56=1356mod56=(53)2mod56=132mod56=1于是560mod56=(56)10mod56=110mod56=1所以560≡1mod56即56|(560-1),(560-1)是56的倍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逆元定義:設(shè)a,n∈Z且n>1,如果存在b∈Z使得a+b≡0modn,則a,b稱為互為模n的加法逆元,記為b≡-amodn。設(shè)a,n∈Z且n>1,如果存在b∈Z使得ab≡1modn,則a,b稱為互為模n的乘法逆元,記為b≡a-1modn。顯然,對于任何整數(shù)a,其模n的加法逆元總是存在,n-a就是其中的一個,但不能保證任何整數(shù)都有模n的乘法逆元(需滿足一定條件)。同余與模運算2.整數(shù)同余與模運算定理4:設(shè)a,n∈Z,如果gcd(a,n)=1,則存在唯一的b∈Zn,滿足ab≡1modn。證明:任取i,j∈Zn且i≠j,故i?j
modn,又gcd(a,n)=1,根據(jù)性質(zhì)(6)有ai?aj
modn,因此,aZnmodn=Zn,即{amodn,2amodn,…,(n-1)amodn}={1,2,…,n-1}所以1∈aZnmodn,即存在b∈Zn使得abmodn≡1∈aZnmodn由Zn中數(shù)的互異性可知,滿足上面條件的b是唯一的。歐拉(Euler)定理1.歐拉函數(shù)設(shè)n∈Z且n>1,將小于n且與n互素的正整數(shù)的個數(shù)稱為n的歐拉函數(shù),記為ψ(n)。例如:ψ(5)=4(4,3,2,1),ψ(6)=2(5,1)ψ(20)=?歐拉(Euler)定理1.歐拉函數(shù)性質(zhì)(1)如果p為素數(shù),則ψ(p)=p-1證明:設(shè)p=x1α1x2α2…xkαk,p為素數(shù),則p=1·p,且所有小于p的正整數(shù)都與p互質(zhì),所以ψ(p)=p-1。例:ψ(5)=4,ψ(7)=6,ψ(11)=10歐拉(Euler)定理1.歐拉函數(shù)通過算術(shù)基本定理可將任意整數(shù)表示成素數(shù)冪的乘積,而素數(shù)的歐拉函數(shù)值易得。下面將探討如何通過素數(shù)來求任意整數(shù)的歐拉函數(shù)。歐拉(Euler)定理2.簡化剩余類簡化剩余類定義:設(shè)N是模n的一個剩余類,若有a∈N,使得gcd(a,n)=1,則稱N是模n的一個簡化剩余類。如,模4的簡化剩余類為={…,-7,-3,1,5,9,…}和={…,-5,-1,3,7,11,…}。證明題:設(shè)N是模n的一個剩余類,若有a∈N,使得gcd(a,n)=1,則對任意b∈N,gcd(b,n)=1。歐拉(Euler)定理2.簡化剩余類歐拉函數(shù)的等價定義:對于正整數(shù)n,若函數(shù)ψ(n)的值等于模n的所有簡化剩余類的個數(shù),稱ψ(n)為Euler函數(shù)。例如,ψ(2)=1,ψ(3)=2,ψ(4)=2,ψ(7)=6。若p為素數(shù),則ψ(p)=p-1。歐拉(Euler)定理2.簡化剩余類容易證明,模n的一個完全剩余系中與n互素的數(shù)的個數(shù)就是其所有簡化剩余類的個數(shù),即ψ(n)就等于模n的一個完全剩余系中與n互素的數(shù)的個數(shù)。特別地,ψ(n)就是模n的最小非負完全剩余系{0,1,2,…,n-1}中與n互素的數(shù)的個數(shù)。(與定義等同)定義:對于正整數(shù)n,從模n的每個簡化剩余類中各取一個數(shù)xi,構(gòu)成一個集合{x1,x2,…,xψ(n)},稱為模n的一個簡化剩余系。(即gcd(xi,n)=1)
歐拉(Euler)定理3.完全剩余系的判別定理5:整數(shù)集合N是模n的完全剩余系的充分必要條件是:①N中含有n個整數(shù)②N中任何兩個整數(shù)對模n互不同余。證明:若集合N是模n的完全剩余系,由完全剩余系定義可知結(jié)論①與②成立;反之,滿足結(jié)論①與②的一組數(shù)必分別來自模n的每個不同的剩余類,即N構(gòu)成模n的完全剩余系。歐拉(Euler)定理3.完全剩余系的判別定理6:設(shè)m≥1,a,b是整數(shù),gcd(a,m)=1,{x1,x2,…,xm}是模m的一個完全剩余系,則{ax1+b,ax2+b,…,axm+b}也是模m的一個完全剩余系。證明:只須證明:若axi+b≠axj+b,則axi+b?axj+b(modm)。亦即證明:若axi+b≡axj+b(modm),則axi+b=axj+b。事實上,若axi+b≡axj+b(modm),則axi≡axj(modm)。又gcd(a,m)=1,由此及同余的性質(zhì)得到xi≡xj(modm),由于{x1,x2,…,xm}是模m的一個完全剩余系,因此xi=xj,故有axi+b=axj+b。因此,定理得證。歐拉(Euler)定理3.完全剩余系的判別定理7:設(shè)m1,m2∈N,A∈Z,gcd(A,m1)=1,又設(shè)X={x1,x2,…,xm1},Y={y1,y2,…,ym2}分別是模m1和m2的完全剩余系,則R={Ax+m1y;x∈X,y∈Y}是模m1·m2的一個完全剩余系。證明:由定理5,只須證明:若x’,x’’∈X,y’,y’’∈Y,且Ax’+m1y’≡Ax’’+m1y’’(modm1m2),則Ax’+m1y’=Ax’’+m1y’’。由同余性質(zhì)(8)以及Ax’+m1y’≡Ax’’+m1y’’(modm1m2)有Ax’+m1y’≡Ax’’+m1y’’modm1,故Ax’≡Ax’’(modm1)→x’≡x’’(modm1)→x’=x’’因x’=x’’,有m1y’≡m1y’’(modm1m2)→y’≡y’’(modm2)→y’=y’’從而Ax’+m1y’=Ax’’+m1y’’。歐拉(Euler)定理3.完全剩余系的判別推論2:若m1,m2∈N,gcd(m1,m2)=1,則當x1,x2分別通過模m1與模m2的完全剩余系時,則m2x1+m1x2通過模m1m2的完全剩余系。證明:將定理7的證明中的條件(A,m2)=1換成(m1,m2)=1既得結(jié)論。歐拉(Euler)定理4.簡化剩余系的判別定理8:設(shè)m1,m2∈N,gcd(m1,m2)=1,又設(shè)X={x1,x2,…,xψ(m1)},Y={y1,y2,…,yψ(m2)}分別是模m1和m2的簡化剩余系,則H={m2x+m1y|x∈X,y∈Y}是模m1·m2的一個簡化剩余系。證明:由推論2,若以X’與Y’分別表示模m1與m2的完全剩余系,使得X?X’與Y?Y’,則H’={m2x+m1y|x∈X’,y∈Y’}是模m1·m2的完全剩余系。因此,令M={H’中所有與m1·m2互素的整數(shù)},只需證明集合M=H。顯然,H?H’。若m2x+m1y∈M,則gcd(m2x+m1y,m1m2)=1,所以gcd(m2x+m1y,m1)=1,于是gcd(m2x,m1)=1,故gcd(x,m1)=1,因而x∈X。同理,可得y∈Y,因此m2x+m1y∈H。這說明M?H。歐拉(Euler)定理4.簡化剩余系的判別定理8:設(shè)m1,m2∈N,gcd(m1,m2)=1,又設(shè)X={x1,x2,…,xψ(m1)},Y={y1,y2,…,yψ(m2)}分別是模m1和m2的簡化剩余系,則H={m2x+m1y|x∈X,y∈Y}是模m1·m2的一個簡化剩余系。證明:又若m2x+m1y∈H,則x∈X,y∈Y,即gcd(m1,x)=1,gcd(m2,y)=1。由此及gcd(m1,m2)=1,得到gcd(m2x+m1y,m1)=gcd(m2x,m1)=1以及gcd(m2x+m1y,m2)=gcd(m1y,m2)=1因為m1與m2互素,所以gcd(m2x+m1y,m1m2)=1,于是m2x+m1y∈M。因此H?M。得結(jié)論H=M。歐拉(Euler)定理4.簡化剩余系的判別定理9:設(shè)m1,m2∈N,gcd(m1,m2)=1,則ψ(m1m2)=ψ(m1)ψ(m2)。證明:由定理8知,若x1,x2分別通過m1,m2的簡化剩余系,則m2x1+m1x2通過m1m2的簡化剩余系,即m2x1+m1x2通過ψ(m1m2)個整數(shù)。又由于x1通過ψ(m1)個整數(shù),x2通過ψ(m2)個整數(shù),因此m2x1+m1x2通過ψ(m1)ψ(m2)個整數(shù),故ψ(m1m2)=ψ(m1)ψ(m2)。歐拉(Euler)定理5.ψ(n)的求法定理10:設(shè)n是正整數(shù),p1,p2,…,pk是n的全部素因數(shù),則證明:設(shè)n的標準分解式是,由定理9得對任意素數(shù)p,ψ(pα)等于數(shù)列1,2,…,pα中與pα(也就是與p)互素的整數(shù)的個數(shù),因此證畢。由上知,ψ(n)=1的充要條件是n=1或2。歐拉(Euler)定理6.歐拉定理歐拉定理:設(shè)m是正整數(shù),且gcd(a,m)=1,則aψ(m)≡1
modm證明:設(shè){x1,x2,…,xψ(m)}是模m的一個簡化剩余系,由于gcd(a,m)=1,故{ax1,ax2,…,axψ(m)}也是模m的簡化剩余系,因此ax1ax2…axψ(m)≡x1x2…xψ(m)modm(模運算的性質(zhì)可得)即aψ(m)x1x2…xψ(m)≡x1x2…xψ(m)modm由于gcd(x1x2…xψ(m),m)=1,所以(乘法消去律)aψ(m)≡1
modm。歐拉(Euler)定理6.歐拉定理歐拉定理的證明是運用整體化思想方法的典范。由于模m的任意兩個簡化剩余系{a1,a2,…,aψ(m)}與{b1,b2,…,bψ(m)}具有整體性質(zhì),歐拉巧妙運用這個性質(zhì)證得了定理。歐拉(Euler)定理6.歐拉定理推論(1)Fermat(費爾馬)小定理設(shè)m是素數(shù),a是與m互素的整數(shù),則am-1≡1modm,從而對任意整數(shù)a有am≡amodm證明:對任意整數(shù)a,若gcd(a,m)=1,則由歐拉定理得到aψ(m)=am-1≡1modm,于是對任意整數(shù)a有am≡amodm若gcd(a,m)>1,則m|a,當然也有am≡0≡amodm故:am≡amodm歐拉(Euler)定理6.歐拉定理推論(2)若gcd(a,m)=1,有aψ(m)≡1modm,因a,m互素,故有aψ(m)-1≡a-1modm,aψ(m)+1≡a
modm;對于m為素數(shù),ψ(m)=m-1,代入有am≡amodm,am-2≡a-1
modm。(3)若m=pq且p和q為素數(shù),a∈Z,如果gcd(a,m)=p或q,則同樣有aψ(m)+1≡amodm。加解密運算中的幾個常用算法定理:對任意兩個整數(shù)a和b,不妨設(shè)a>b>0,有g(shù)cd(a,b)=gcd(b,amodb)(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最大公因子和除數(shù)與余數(shù)的最大公因子相同)證明:對于任意整數(shù)a和b,存在整數(shù)k滿足a=kb+amodb設(shè)d是a與b的任一公因子,故d|a且d|b,所以d|(a-kb),即d|(amodb),因此,d是b與amodb的公因子。同理,若d是b與amodb的公因子,則d也是a與b的公因子。所以a與b的全部公因子同b與amodb的全部公因子完全相同,因此他們的最大公因子也相同,即gcd(a,b)=gcd(b,amodb)。1.基本歐幾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子)計算gcd(a,b),等價于計算gcd(b,r0),r0=amodb計算gcd(b,r0),等價于計算gcd(r0,r1),r1=bmodr0計算gcd(r0,r1),等價于計算gcd(r1,r2),r2=bmodr1…如此反復(fù),由于r0>r1>r2>…,則最終的余數(shù)rn+1=0當余數(shù)為0時,有g(shù)cd(rn,0)=rn因此:gcd(a,b)=gcd(rn,0)=rn1.基本歐幾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子)1.基本歐幾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子)例:求1970和1066的最大公因子。1970=1×1066+904,1066=1×904+162,904=5×162+94,162=1×94+68,94=1×68+26,68=2×26+16,26=1×16+10,16=1×10+6,10=1×6+4,6=1×4+2,4=2×2+0。顯然gcd(2,0)=2,因此gcd(1970,1066)=2。1.基本歐幾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子)這個過程又稱為輾轉(zhuǎn)相除法,表示如下:a=k0b+r0b=k1r0+r1r0=k2r1+r2…rn-2=knrn-1+rnrn-1=kn+1rn+0其中,r0=amodb,r1=bmodr0,ri=ri-2modri-1(i=2,3,…,n)。由于r0>r1>r2>…≥0且他們皆為整數(shù),因此在經(jīng)過有限步后余數(shù)必為0。當余數(shù)為0時,有g(shù)cd(rn,0)=rn。倒推回來,可得:rn=gcd(rn,0)=gcd(rn-1,rn)=gcd(rn-2,rn-1)=…=gcd(r0,r1)=gcd(b,r0)=gcd(a,b)1.基本歐幾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子)說明:基本歐幾里得算法的假設(shè)是a>b>0,如果a、b中有負整數(shù),則可通過其絕對值來求最大公因子,若其中一個為0,則最大公因子為非0的那一個,若兩個都為0,則最大公因子無意義。2.擴展歐幾里得算法(求乘法逆元)回顧乘法逆元的定義:設(shè)a,b,n為整數(shù)且n>1,如果ab≡1modn,則a,b稱為互為模n的乘法逆元,記為b≡a-1modn。如何求乘法逆元?一種方法:由歐拉定理,若整數(shù)a與n互素,那么aψ(n)-1≡a-1modn。如果n是素數(shù),則ψ(n)=n-1;但如果n不是素數(shù),則不容易求出ψ(n)。下面介紹另一種常用方法。2.擴展歐幾里得算法(求乘法逆元)由歐幾里得算法可知:gcd(a,b)=rn由整個過程的倒數(shù)第二行可得:rn=rn-2-rn-1kn再由倒數(shù)第三行可得:rn-1=rn-3-rn-2kn-1,代入上式得:gcd(a,b)=(1+knkn-1)rn-2-knrn-3再由倒數(shù)第四行可得:rn-2=rn-4-rn-3kn-2代入上式得:。。。如此下去,最終可將gcd(a,b)表示出a和b的關(guān)于k0到kn的整系數(shù)線性組合,即sa+tb=gcd(a,b)。如果a與b互素,即gcd(a,b)=1,則有1=sa+tb,所以sa≡1modb,因此可求得a的乘法逆元:s≡a-1modb。整理:若r2=0,gcd(a,b)=r1,則:r1=(1+k0k1)b-k1a,s=-k1若r3=0,gcd(a,b)=r2,則:r2=(1+k1k2)a-(k0(1+k1k2)+k2)b,s=(1+k1k2)若r4=0,gcd(a,b)=r3,則:r3=((1+k2k3)+k0(k3+k1(1+k2k3)))b-(k3+k1(1+k2k3))a,s=-(k3+k1(1+k2k3))若r5=0,gcd(a,b)=r4,則:r4=((1+k3k4)+k1(k4+k2(1+k3k4)))a-(k0((1+k3k4)+k1(k4+k2(1+k3k4)))+(k4+k2(1+k3k4)))bs=(1+k3k4)+k1(k4+k2(1+k3k4))。。。例,設(shè)a=127,n=57,求a-1modn127=2×57+1357=4×13+513=2×5+35=1×3+23=1×2+12=2×1+0gcd(127,57)=gcd(1,0)=1例中r5=0,gcd(a,b)=r4=1。k0=2,k1=4,k2=2,k3=1,k4=1s=(1+k3k4)+k1(k4+k2(1+k3k4))=(1+1×1)+4(1+2(1+1×1))=22。驗證:samodn=22×127mod57=2794mod57=12794=49×57+1例,設(shè)a=83,n=37,求a-1modn83=2×37+937=4×9+19=9×1+0gcd(83,37)=gcd(1,0)=1例中r2=0,gcd(a,b)=r1=1。k0=2,k1=4,k2=9s=-k1=-4驗證:samodn=-4×83mod37=-332mod37=1-332=-9×37+1例,設(shè)a=8191,n=1975,求a-1modn8191=4×1975+2911975=6×291+229291=1×229+62229=3×62+4362=1×43+1943=2×19+519=3×5+45=1×4+14=4×1+0gcd(8191,1975)=gcd(1,0)=13.快速指數(shù)算法在RSA等公鑰密碼算法中,經(jīng)常面臨著需要計算大量的底數(shù)和指數(shù)均為大整數(shù)的模冪運算。如果按照模冪運算的含義直接計算,一方面可能由于中間結(jié)果過大而超過計算機允許的整數(shù)取值范圍,一方面工作量過大。3.快速指數(shù)算法從兩個方面處理這個問題。一是利用模運算的性質(zhì):ammodn=(aumodn×avmodn)modn,m=u+v。二是考慮如何提高指數(shù)運算的有效性,例如通過計算出x,x2,x4,x8,x16,可方便組合出指數(shù)1到31之間的任何一個整數(shù)次冪,并且只需4次乘法運算即可得到答案。3.快速指數(shù)算法求am
modn的快速指數(shù)算法:將m表示成二進制的形式:m=(bkbk-1…b0)2,即因此,有所以:3.快速指數(shù)算法根據(jù)以上原理,可得計算am
modn的快速指數(shù)算法如下:c=0;d=1;fori=kdownto0do{c=2×c;d=(d×d)modn;ifbi=1then{c=c+1;d=(d×a)modn;}}Returnd;其中,變量c表示指數(shù)的變化情況,終值為m變量d表示相對于指數(shù)c的冪模n的變化情況,終值為am
modn3.快速指數(shù)算法例:用快速指數(shù)算法計算20072008mod20092008=(11111011000)2i109876543210bi11111011000c013715316212525150210042008d120072001188113857401152169013968613691773中國剩余定理1.n次同余方程首先給出1元n次同余方程的定義及其解的情況。定義:設(shè)f(x)=anxn+…+a1x+a0是未知數(shù)x的整系數(shù)多項式,稱f(x)≡0modm是關(guān)于未知數(shù)x的模m的一元同余方程,簡稱模m的同余方程。若an?0modm,則稱式f(x)≡0modm為n次同余方程。1.n次同余方程設(shè)a是整數(shù),當x=a時,方程f(x)=anxn+…+a1x+a0≡0modm成立,則稱a是方程f(x)≡0modm的解。問題:當x=a時,x=a+m,x=a+2m,…等是否是方程的解?分析:an(a+qm)nmodm=(anmodm×(a+qm)nmodm)modm=(anmodm×((a+qm)modm)nmodm)modm=(anmodm×((amodm+qmmodm)modm)nmodm)modm=(anmodm×((amodm+0)modm)nmodm)modm=(anmodm×anmodm)modm=ananmodm1.n次同余方程對于同余方程:f(x)=anxn+…+a1x+a0≡0modm由分析可知,當x=a是方程的解時,x=a+qm(a∈Z)也是方程的解。針對形如式x=a+qm的解,可表示成同余等式:x≡amodm。因此,同余方程的一個解就是模m的一個同余類??芍?,同余方程的解數(shù)指其關(guān)于模m互不同余的所有解的個數(shù)。1.n次同余方程同余方程的解的個數(shù):模m的剩余類只有m個,因此,模m的同余方程的解數(shù)不會超過m。在模m的任意取定的一組完全剩余系中,適合同余方程的解的個數(shù)就是同余方程的解數(shù)。特別的,可以通過將整數(shù)x=0,1,…,m-1逐個代入同余方程驗證其是否成立的方法找出其全部解。2.一次同余方程定義:設(shè)a,b是整數(shù),x是未知數(shù),則ax≡bmodm,a?0modm稱為模m的一次同余方程。下面分析一次同余方程的解的情況。2.一次同余方程定理:設(shè)a,b是整數(shù),d=gcd(a,m),a?0modm,則方程ax≡bmod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d|b。若方程有解,則恰有d=gcd(a,m)個解。證明:必要性若同余方程有解x≡tmodm,則必定存在整數(shù)y,使得b-ax=my,即ax+my=b。因為d|a,d|m,所以d|b。充分性由于d=gcd(a,m),根據(jù)最大公因數(shù)的性質(zhì)(2),存在整數(shù)u,v,使得au+mv=d。由于d|b,則有整數(shù)c使得b=cd。于是a(cu)+m(cv)=cd=b,因而方程有解x≡cumodm。(下面探討解的個數(shù))2.一次同余方程定理:設(shè)a,b是整數(shù),d=gcd(a,m),a?0modm,則方程ax≡bmod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d|b。若方程有解,則恰有d=gcd(a,m)個解。證明:若同余方程ax≡bmodm有解x0,則存在y0,使得x0與y0是不定方程ax+my=b的特解,且其全部整數(shù)解是顯然,此式所確定的x都滿足方程ax≡bmodm。2.一次同余方程定理:設(shè)a,b是整數(shù),d=gcd(a,m),a?0modm,則方程ax≡bmodm有解的充分必要條件是d|b。若方程有解,則恰有d=gcd(a,m)個解。證明:由于d=gcd(a,m),令t=dq+r(q∈Z,r=0,1,2,…,d-1),代入全部整數(shù)解式中,得容易驗證,當r=0,1,2,…,d-1時,相應(yīng)的解對于模m是兩兩互不同余的,所以同余方程ax≡bmodm恰有d個解。2.一次同余方程由定理可知,當d=gcd(a,m)且d|b時同余方程有解,此時求解同余方程ax≡bmodm化歸為求解同余方程由此可知,一次同余方程的求解問題轉(zhuǎn)換成求解形如同余方程ax≡bmodm,gcd(a,m)=1,a?0modm的問題。說明:方程ax≡bmodm和的解數(shù)與模不同,所以兩個方程不是同解方程。對于此同余方程,有四種常用的求解方法。例,求解方程:(1)16x≡18mod22計算d=gcd(a,m)=gcd(16,22)=2,所以d|b,則方程有解。因d=2,所以方程有兩個解。窮舉法:將x=0,1,2,…,21分別代入方程,計算確認,發(fā)現(xiàn)x=8和x=19是方程的解,所以方程的解為:x≡8mod22和x≡19mod22(2)8x≡9mod11((16/d)x≡(18/d)mod(22/d))計算gcd(8,11)=1,則方程有一個解。窮舉法:將x=0,1,2,…,10分別代入方程,只有當x=8時是方程的解,所以方程的解為x≡8mod112.一次同余方程(1)窮舉法令未知數(shù)x依次取x=0,1,2,…,m-1并代入方程進行驗證,若有整數(shù)解x=r時方程成立,則x≡rmodm即為方程的解。當模m的數(shù)值很大時,計算了較大。(2)輾轉(zhuǎn)相除法由于gcd(a,m)=1,輾轉(zhuǎn)相除求出適合au+mv=1的整數(shù)u和v,此時,x≡bumodm即為方程的整數(shù)解。(3)公式法由于gcd(a,m)=1,根據(jù)Euler定理可知有aψ(m)≡1modm,其中ψ(m)是歐拉函數(shù)。由原方程可得ax≡b≡aψ(m)bmodm,因gcd(a,m)=1,故x≡aψ(m)-1bmodm,即為方程的解2.一次同余方程(4)分數(shù)法首先,將同余方程寫成的形式,然后在
的分子和分母位置上加上m的適當倍數(shù)(或者分子分母同時乘以一個與m互素的非零整數(shù)),使得通過約分后(或者分子分母同時模m后)所得新分數(shù)的分母的絕對值逐漸變小。如果變形后的新分母為1或-1,分子為r,則此時可得方程的解為x≡rmodm或x≡-rmodm此法在一次同余方程的求解中往往比較有效。2.一次同余方程例,解同余方程8x≡9mod11.解:此時gcd(8,11)=1,同余方程只有一個解。(1)窮舉法將x=0,1,2,…,10分別代入方程,只有當x=8時是方程的解。故x≡8mod11(2)輾轉(zhuǎn)相除法由于11=1×8+3,8=2×3+2,3=1×2+1,經(jīng)逆推計算可得(-4)×8+3×11=1,即8×(-4)×9+11×3×9=9,因此x≡(-4)×9≡8mod11是同余方程的解。2.一次同余方程例解同余方程8x≡9mod11.解此時gcd(8,11)=1,同余方程只有一個解。(3)公式法因為11是素數(shù),ψ(11)=10,故x≡9×89≡8mod11是同余方程的解。(4)分數(shù)法3.中國剩余定理我國古代的孫子算經(jīng)中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數(shù),三三數(shù)之剩二,x≡2mod3五五數(shù)之剩三,x≡3mod5七七數(shù)之剩二,x≡2mod7問物幾何?求x?3.中國剩余定理定義:設(shè)n1,n2,…,nk是大于1的正整數(shù),a1,a2,…,ak是整數(shù),由k(k≥2)個一元一次同余方程聯(lián)立而成的同余式稱為一元一次同余方程組。設(shè)x=a是同余方程組的解,設(shè)M=[n1,n2,…,nk](n1到nk的最小公倍數(shù)),則x=a+qM(q∈Z)都是方程組的公共解,記為x≡amodM,因此方程組的解是模M的一個剩余類。3.中國剩余定理中國剩余定理:設(shè)n1,n2,…,nk是兩兩互素的正整數(shù),那么對任意的整數(shù)a1,a2,…,ak,一次同余方程組x≡aimodni,i=1,2,…,k在同余意義下必有唯一解,且這個解是其中,證明:先證同余方程不會有多個解。設(shè)有兩個解c1和c2,那么對所有ni,都有c1≡c2≡aimodni,故c1-c2≡0modni,ni|(c1-c2)。又因為所有的ni兩兩互素,所以N|(c1-c2),即c1≡c2modN,也就是c1、c2在modN下同余,即在模N同余意義下是同一個解,因此,同余方程組在不可能有多個解。3.中國剩余定理中國剩余定理:設(shè)n1,n2,…,nk是兩兩互素的正整數(shù),那么對任意的整數(shù)a1,a2,…,ak,一次同余方程組x≡aimodni,i=1,2,…,k在同余意義下必有唯一解,且這個解是其中,證明:下證為方程的解。3.中國剩余定理證明:ni與Ni互素,因此Ni關(guān)于模ni的逆Ni-1存在。另一方面且若j≠i,則nj|Ni。因此所以(性質(zhì):若a≡bmodn,d|n,d>0,則a≡bmodd)是此同余方程組的解。得證3.中國剩余定理例,解同余方程組3.中國剩余定理解:方程組中,n1=3,n2=5,n3=7,n4=11,兩兩互素,滿足中國剩余定理的條件。a1=1,a2=4,a3=2,a4=9。N1=5×7×11,N2=3×7×11,N3=3×5×11,N4=3×5×7下面計算N1,N2,N3,N4的逆。由于N1mod3≡2×1×2≡1,故可取N1-1=1mod3=1;由于N2mod5≡3×2×1≡1,故可取N2-1=1mod5=1;由于N3mod7≡3×5×4≡4,故可取N3-1=2mod7=2;由于N4mod11≡3×5×7≡6,故可取N4-1=2mod3=2;x≡N1N1-1a1+N2N2-1a2+N3N3-1a3+N4N4-1a4≡(5×7×11)×1×1+(3×7×11)×1×(-1)+(3×5×11)×2×2+(3×5×7)×2×(-2)(mod3×5×7×11)≡385-231+660-420≡394mod11553.中國剩余定理練習題:(1)解同余方程:256x≡123mod337(2)有一隊士兵,若三人一組,則余1人;若五人一組,則缺2人;若十一人一組,則余3人。已知士兵人數(shù)不超過170人,問這隊士兵的人數(shù)是多少?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二次同余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modm,a?0modm設(shè)m的分解式是m=p1α1p2α2…pkαk,可證二次同余方程有解的充要條件是同余方程ax2+bx+c≡0modpiαi,i=1,2,…,k有解。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利用同余式的性質(zhì),同余方程ax2+bx+c≡0modpiαi可化歸為求解ax2+bx+c≡0modp,p為素數(shù)的同余方程。(1)如果p=2,根據(jù)剩余類的定義,直接驗證x≡0或1modp。(2)如果gcd(a,p)=p,則p|a,同余方程成為一次方程。綜上,只須考察p>2且gcd(a,p)=1的情形。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針對方程ax2+bx+c≡0modp,p>2,p為素數(shù),a,p互素。因gcd(a,p)=1,所以gcd(4a,p)=1,方程等價于4a2x2+4abx+4ac≡0modp,即(2ax+b)2≡b2-4acmodp通過變量替換y≡2ax+bmodp和k=b2-4ac,將方程歸結(jié)為同余方程y2≡kmodp。當k≡0modp時,同余方程只有解y≡0modp,只需考慮p與k互素(p為素數(shù))的情形。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定義:對于奇素數(shù)p(大于2的素數(shù),如3,5,7,11等)和整數(shù)a,gcd(a,p)=1,若同余方程x2≡amodp有解,則稱a是模p的二次剩余,記為a∈QR(P),否則,稱a是模p的二次非剩余,記為a∈QNR(P)。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例如:設(shè)二次同余方程x2≡amodp,其中p=7當a=1,x2≡1mod7,求得x≡1mod7,x≡6mod7;當a=2,x2≡2mod7,求得x≡3mod7,x≡4mod7;當a=3,x2≡3mod7,無解;
當a=4,x2≡4mod7,求得x≡2mod7,x≡5mod7;當a=5,x2≡5mod7,無解;當a=6,x2≡6mod7,無解。根據(jù)定義:(1)a=1,2,4是模7的二次剩余,(2)a=3,5,6是模7的二次非剩余。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進一步討論:當a=8,x2≡8mod7≡(1+7)mod7≡1mod7,解同a=1的情況;當a=9,x2≡9mod7≡(2+7)mod7≡2mod7,解同a=2的情況;。。。顯然,對于同余方程x2≡amodp,若a1是模p的二次剩余(或二次非剩余),則a1+qp(q∈Z)是模p的二次剩余(或二次非剩余)。即所有與a1模p同余的數(shù)都是模p的二次剩余(二次非剩余)。由此可知,模p的一個二次剩余(或二次非剩余)實質(zhì)上就是模p的一個簡化剩余類。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例如:設(shè)二次同余方程x2≡amodp,其中p=7x2≡1mod7,有解x≡1mod7和x≡6mod7;x2≡2mod7,有解x≡3mod7和x≡4mod7;x2≡3mod7,無解;
x2≡4mod7,有解x≡2mod7和x≡5mod7;x2≡5mod7,無解;x2≡6mod7,無解。模7的二次剩余為1,2,4,則1+7q,2+7q,4+7q(q∈Z)都是模7的二次剩余,也就是簡化剩余類[1]7,[2]7,[4]7都是模7的二次剩余。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一個結(jié)論:模p的二次剩余的全體和二次非剩余的全體數(shù)量相同,都是(p-1)/2=3個。模為素數(shù)的二次剩余說明:對于二次同余方程x2≡amodp如果有解x≡bmodp,則另一個解x≡-bmodp是不同的解。假設(shè)是同一個解,即b≡-bmodp,即2b≡0modp則上式只有在b=0或p|b時成立,推得p|a,這與定義中的前提假設(shè)矛盾,故b?-bmodp。因此x≡±bmodp是方程的兩個不同的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媒體運營活動策劃方案
- 內(nèi)部控制成果培訓(xùn)
- 腹部外科術(shù)后早期活動
- 食藥局餐飲監(jiān)管培訓(xùn)
- 數(shù)控車削加工技術(shù) 課件 項目八 內(nèi)孔切削工藝及編程
- 山東省青島第十九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10月月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2024-2025學(xué)年一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數(shù)學(xué)試題
- 2024-2025學(xué)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松南學(xué)校九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含答案)
- 高中語文第2單元良知與悲憫群文閱讀二良知與悲憫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冊
- 高中語文第1單元論語蚜第7課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課件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
- 我的家鄉(xiāng)甘肅慶陽
- 資產(chǎn)負債表完整版本
- 《西游記》第三回讀后感
- 個人技術(shù)服務(wù)合同范文
- 抽油煙機控制系統(tǒng)的設(shè)計
- 企業(yè)綠色發(fā)展工作計劃
- 新版匯編語言程序設(shè)計【課后習題答案】-錢曉捷-主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大壩安全檢測》課件
- 2.2 圓的對稱性(第2課時) 蘇科版數(shù)學(xué)九年級上冊課件
- 《市場營銷基礎(chǔ)》課件
- 構(gòu)建市場營銷體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