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南省沈丘縣第三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入學檢測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沈丘縣第三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入學檢測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四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1.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各題。
熱播劇《功勛》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藝術(shù)化的拍攝手法與震憾人心的功勛故事相得益彰,共同詮釋了功勛人物崇高的人生境界,令無數(shù)觀眾熱淚盈眶。功勛人物不僅是國家棟梁、行業(yè)翹楚,也是可愛可敬的榜樣典型。在全國范圍內(nèi)營造尊崇功勛的氛圍,不斷培育國人的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必能讓中華大地群英薈粹,從而匯聚起實現(xiàn)民族復(fù)興的磅礴力量。
(1)依次給語段中加劃線的字注音。
翹楚()氛圍()
(2)語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應(yīng)改為()()應(yīng)改為()
(3)下面詞語中的“盈”與語段中“熱淚盈眶"的“盈”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彼竭我盈B.自負盈虧C.盈盈秋水D.盈盈顧盼
2.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就是要把孩子們的視線從電子屏、作業(yè)堆里解放出來。
②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把孩子們的身體從教室里解放出來。
③讓他們有時間暢快思考,有時間奇思妙想。
④就是要把孩子們的大腦從刷題、機械操練中解放出來。
⑤“雙減"的根本目的是構(gòu)建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⑥讓他們多到戶外運動場、大自然中去強健體魄和感受世界。
⑦讓他們有時間仰望星空,有時間去看一看花草芳姿。
A.②③①⑥④⑦⑤B.⑤②⑥①⑦④③
C.②⑥①③④⑦⑤D.⑤②⑦①③④⑥
3.古詩文默寫
古典詩詞中,運用色彩更能增強表現(xiàn)力。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紅白映襯、色彩鮮明的邊塞雪天美景;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用濃重的胭脂色和紫色渲染出凝重的氛圍,烘托出戰(zhàn)地的悲壯;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墨色點染風云,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情;白居易《賣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用“白”和“黑"兩種鮮明的色彩表現(xiàn)賣炭翁生活的艱辛。
名著閱讀(4分)
4.閱讀社舉辦“綻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系列閱讀活動,活動海報會根據(jù)每期名著人物的特點設(shè)置不同的底色。請從下面?zhèn)溥x人物中任選一位,仿照示例,結(jié)合名著內(nèi)容說說他(她)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哪種顏色。
備選人物:簡·愛(《簡·愛》)
魯迅(《朝花夕拾》)
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示例:祥子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灰色。十八歲的祥子來到北平成了一名人力車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卻在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下屢次受挫。在經(jīng)歷了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滅,最終墮落為麻木、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疑c祥子悲慘的命運更契合。
綜合材料題(7分)
5.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班級開展以“規(guī)律睡眠,健康未來"為主題的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
(1)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你從中得出的結(jié)論。
材料一2021年3月1日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有95.5%的小學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時,平均為8.7小時;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平均為7.6小時;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平均為7.2小時。
材料二2021年4月,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的問題,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學生在校內(nèi)基本完成書面作業(yè),中學生在校內(nèi)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yè);校外線下培訓結(jié)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jié)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此外要確保每日22:00至次日8:00,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wù)。
(2)在“什么動了孩子的睡眠”研討環(huán)節(jié),假如你是主持人,想用下面兩幅圖中的一幅引出這一話題,你認為用哪一幅效果更好?請結(jié)合選圖簡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語句通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共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在愛的面前柔軟
①公交車來了,人們紛紛趕去。我看到遠處路口有一對母子也正急匆匆趕來,兒子六七歲,跑在母親前面,母親三十多歲,行動有些遲緩。不一會兒,孩子上了車,他并沒有急匆匆地找尋座位,而是站在司機旁邊?!笆迨澹覌寢屵€在后邊,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
②司機看看孩子,點了點頭。車上一片安靜,人們都靜靜地等候發(fā)車。可是,一分鐘過去了,車子還未開動,人們便躁動起來。我旁邊的一位女乘客分明聽見了孩子說的話,她大聲斥責起來:“你媽沒上來就趕緊下車,別耽誤我們大家的時間?!?/p>
③車上抱怨的乘客越來越多,司機準備發(fā)動車。這時,孩子更急了,對司機說:“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媽媽馬上就趕到了。"然后,他走向車門,焦急地望向車外,招手,呼喊,然后又跑向司機,“叔叔,我媽媽就要來了。”
④母親終于趕來了。一上車,她就感覺到車上異樣的氣氛,臉上滿是尷尬和歉意。那位女乘客又開口了:“公交車又不是為你一人開的,憑什么讓我們一車的人都等你?"
⑤孩子突然大哭起來。這一哭,反倒讓車上的乘客安靜了下來。母親心有所感,緊緊地摟住孩子,不住地安慰。刷了卡之后,她向里走去。面向那位女士,母親說了聲“抱歉”,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的腿。
⑥我在旁邊,看得分明,她的腿有殘疾。我立即起身讓母親和孩子坐下。那位女乘客在母親眼神的示意下,也注意到了她的腿疾,于是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不再作聲。女士安靜了下來,汽車發(fā)動,其他的乘客也安分了下來。倒是孩子的哭聲愈見增大,伴著車子的哐當聲,令人不安地響起。
⑦母親不斷地安撫著孩子?!皨?,我怕你被丟下了……"“孩子不哭……你看,媽不是好好兒地在這里嗎?……”聽著母子的對話,我心底突然有種被痛擊的感覺。車里的氣氛很沉悶,人們的神情也變得不安起來。車子開了一路,孩子也在母親的懷里哭了一路。幾站后,他倆要下車了,乘客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們身上。盡管母子倆都在極力掩飾,但是,大家都察覺到了母親的腿疾。
⑧許多乘客紛紛站起。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伸手欲扶母親??墒牵赣H卻微微一笑,擺擺手,兒子搶著說:“我媽媽能行!"淚痕未干的臉上寫滿堅定和驕傲。
⑨下了車,孩子已經(jīng)不哭,母子倆有說有笑,孩子挽著母親的手,歡快地走著;母親則一如既往地在人群中努力從容,努力前行,不讓人看出異樣。車子久久未開,人們竟然沒有一聲抱怨,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
⑩我終于知道,不論世間有多大的厭與恨,在另一種東西面前,我們都會被它軟化、暖化,最終變得像它一樣溫暖,像它一樣明媚,像它一樣堅強。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愛”吧。
(作者羅偉。有刪改)
6.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請分析本文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
7.朗讀要把握人物情感,注意語氣、重音等方面的處理。請對文中畫線句進行朗讀設(shè)計。
(1)叔叔,我媽媽還在后邊,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
(2)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媽媽馬上就趕到了。
8.文中提到女乘客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
9.有人認為第⑩段應(yīng)該刪去,你贊同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闡述理由。
(二)(共12分)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說風度
①提到風度,我曾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風度,就是吹向別人的風,帶有適宜的溫度。"詞典上說是指人好的舉止、姿態(tài)??墒?,生活中,很多人對風度的理解往往僅限于表面,在他們看來,外表好看、衣著光鮮、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為怪異之類就是風度。這哪里是什么風度?簡直是對風度的誤解和褻瀆。而真正的風度,是一個人由里及外自然滲透出來的內(nèi)容,它包括學識、趣味、追求、修養(yǎng)、品格等等。
②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風度,自己說了不算,還得看你的舉止和內(nèi)涵。
③活在世上,難免與人發(fā)生矛盾,每每這時,你是寬恕別人,還是睚眥必報,這就看你有沒有風度了。有風度的人總會選擇前者。當年,傅斯年在國民參政會上,因為中醫(yī)問題跟孔度爭執(zhí)起來,孔庚辯不過他,就開始罵他,傅斯年聽了之后很生氣,于是對孔庚說道:“你侮辱我,會散之后,我要和你決斗?!笨墒?,當他面對瘦弱、蒼老的孔庚時,卻說道:“你這樣老,這樣弱,我不和你斗了,讓你罵吧。"這樣的人,心寬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撐船呢。
④顯而易見,容人是風度,卑己,更是風度。有一次,托馬斯·杰斐遜在華盛頓的一個樸素公寓里醒來,穿好衣服,去參加他的美國總統(tǒng)就職典禮。典禮結(jié)束后,他來到餐廳就餐,發(fā)現(xiàn)餐廳里每個座位都有人坐,沒有一個人站起來把座位讓給這位剛剛就職的總統(tǒng),只有參議員約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讓出來,托馬斯·杰斐遜彬彬有禮地謝絕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來先就餐”的規(guī)定。可是,很多官員、富人之流,往往仗著自己的權(quán)力和財富,高高在上甚至為所欲為、不可一世。這是十足的俗,當然,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風度了。其實,人們?nèi)绻敉庠诘囊磺泄猸h(huán),都是一個個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們的內(nèi)涵。有風度的人,不會拿著這些東西去耀武揚威,相反,他們會把自己放低,跟一個普通人沒什么兩樣。
⑤卑己歸卑己,人照樣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臉上貼金,順其自然,本色生活,這也是一種風度。文史學家王利器就是這樣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問他:“您怎么還不是國家古籍小組成員和顧問呢?"他淡淡一笑,說道:“欲傳后世,原不待此。"后來,在他80歲壽辰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為他編輯出版紀念集,他卻婉言謝絕:“欲傳后世,原不待此?!薄兑了髟⒀浴防镉袆t“鼓和香草"的故事:鼓對花瓶里的香草說:“我能發(fā)出洪亮的聲音,很遠都能聽見。”面對鼓的揚揚得意,香草只默默發(fā)出陣陣清香。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來“炒作"自己。他自己就是一株自信的香草,那浮動的暗香就是他的風度。生活中像王老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用自信的力量告訴我們:真正的風度,不是你說出來的,而是你做出來的。
⑥容人、卑己、自信,這是風度者的標簽,同時也說明:他們的心里裝著別人和自己。這正如詩人席勒所言:“美的風度的第一條法則是:請尊重別人的自由;第二條法則是:請表現(xiàn)自己的自由?!倍萑?、卑己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不對外物心存依賴;自信則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風度。
(作者:韓青。有刪改)
【文本二】
①有這樣一個人,他的胃口很大,從來不給同桌的人留任何食物。有一次,當一條大魚被端到桌上后,哲學家芝諾拿走了它,并裝出一個人要把它吃掉的樣子。那個人死死地盯著他,芝諾對他說:“如果我的貪吃讓你難以忍受,那么,你不妨想想那些與你一同吃飯的人每天都在承受著什么。"由此可見,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常常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對方的感受或需求,這樣更能顯出我們的風度和境界。
②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比如,看到別人身陷困境,你卻幸災(zāi)樂禍。所以,要想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別人著想,就必須將這些見不得人的東西除掉。顧城說:“只有在你生命美麗的時候,世界才是美麗的?!本拖駸粢粯?,自己發(fā)光,才能照亮這個世界;自己漆黑一團,怎么給世界帶來光明?所以說,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正道,因為只有自己足夠強大,足夠善良了,才能對別人好,進而也能為別人著想。
③葉圣陶講過一件事,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沒想到,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里。父親就對他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zhuǎn)過來,如果沒有筆帽,還會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類物品更是這樣,決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可見,站在對方的角度,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角度,讓別人感覺舒服,才是真正的溫暖之舉。
④佛說:“有人聽聞我守道,修行大仁慈,因此反而罵我。我默然不語,等這人罵完后,問他:‘你以禮待人,但他人不納你所行之禮,禮是否歸還于你自己?'這人回答說:‘是歸于自己??!'我說:‘那么今天你罵我,我今天不接受;這是你自己持有的禍患,禍患就歸于你自己身上了!'這就像發(fā)出聲響必有回音一樣,最終是沒有免離禍患的?!眲e人怎樣是他自己的事,不僅不影響我們的正直、高尚等,相反,還能襯出我們的璀璨。
(節(jié)選《站在對方角度,你會更有風度》)
10.兩個文本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具體分析。
11.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③段都使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作用。
12.文本一采用了怎樣的論證結(jié)構(gòu)?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具體分析。
三、古詩文閱讀(15分)
(一)(共11分)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宋景濂四持文衡,得人為多,接引后學,雅恐弗及。色溫氣和,近之者如大寒之加重裘,盛暑之濯清風也。天下之能文者,多經(jīng)先生指授,朝廷英俊,咸以先生為法。四方士得一見先生,夸于人以為幸,承一言之賜者,人輒改觀視之,不敢與齒。
(節(jié)選自《玉堂叢語》)
【注】①文衡:指科舉制度下主考官,掌握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quán)力。②齒:并列。
1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趨百里外"中的“趨”,根據(jù)其偏旁“走",可推測其意與“走、跑”等動作相關(guān)。
B.“卒獲有所聞"中的“卒”,以成語“無名小卒"來印證,可知其指身份低微,在這里是作者的自謙之語。
C.“咸以先生為法”中的“咸",通過勾連“咸來問訊”中的“咸",可理解為“全,都”。
D.“夸于人以為幸"中的“夸”,運用組詞法,可解釋為“夸耀"。
14.把甲文段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15.老師圍繞上面兩個文段向同學們發(fā)出提問,請你幫忙補全對話。
老師:兩個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很有特色,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小語:(1)甲文段巧妙運用①___________的手法凸顯宋濂對學習的虛心執(zhí)著;乙文段善用②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相結(jié)合的方法凸顯宋濂的人格魅力。
老師:說得不錯。讀完文段,同學們有怎樣的感想呢?
小文:(2)網(wǎng)上流行一句話——“因為淋過雨,所以總想給別人撐傘”。這句話用來描述宋濂再合適不過。因為_________________。
(二)(共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詩人筆下的大海和詩人的志趣之間有哪些相通之處?
17.有人認為“秋風蕭瑟"一句,使詩歌增添了一種凄涼之感。你對此有何看法?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
四、作文(50分)
18.請從下面兩個寫作任務(wù)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
我們的教材中處處是夢想:愚公“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是夢想;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夢想;鄧稼先在茫茫大漠隱姓埋名是夢想……
任務(wù)一:請你以“夢想因__________而美麗”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和大家分享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波折、收獲和感悟。
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
②700字左右。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guān)的人名、校名、地名。
任務(wù)二:在你學過的課文、讀過的書、看過的新聞中,哪個人的追夢之路深深打動過你?
請結(jié)合你積累的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談?wù)勀銓崿F(xiàn)夢想的思考。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②7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guān)的人名、校名、地名。
沈丘縣第三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入學檢測
語文試題答案解析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四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1.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各題。
熱播劇《功勛》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真實故事。藝術(shù)化的拍攝手法與震憾人心的功勛故事相得益彰,共同詮釋了功勛人物崇高的人生境界,令無數(shù)觀眾熱淚盈眶。功勛人物不僅是國家棟梁、行業(yè)翹楚,也是可愛可敬的榜樣典型。在全國范圍內(nèi)營造尊崇功勛的氛圍,不斷培育國人的愛國之情和強國之志,必能讓中華大地群英薈粹,從而匯聚起實現(xiàn)民族復(fù)興的磅礴力量。
(1)依次給語段中加劃線的字注音。
翹楚()氛圍()
(2)語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應(yīng)改為()()應(yīng)改為()
(3)下面詞語中的“盈”與語段中“熱淚盈眶"的“盈”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彼竭我盈B.自負盈虧C.盈盈秋水D.盈盈顧盼
【答案】(1)①.qiáo②.fēn
(2)①.憾②.撼③.粹④.萃(3)A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翹楚"的“翹”應(yīng)讀作“qiáo";“氛圍”的“氛"應(yīng)讀作“fēn”。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
“震憾人心"的“憾”應(yīng)寫作“撼";“群英薈粹”的“粹"應(yīng)寫作“萃”。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的含義的能力。
“熱淚盈眶"的“盈”意為“充滿",“熱淚盈眶”的意思是:因感情激動而使眼淚充滿了眼眶,形容感動至極或非常悲傷。
A.“盈",充盈。充滿。彼竭我盈: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
B.“盈”,盈利。自負盈虧:對自己所做事情的成敗由自己負責。
C.“盈",清澈。盈盈秋水: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D.“盈”,儀表美好。盈盈顧盼:形容舉止、儀態(tài)美好。
故選A。
2.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就是要把孩子們的視線從電子屏、作業(yè)堆里解放出來。
②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把孩子們的身體從教室里解放出來。
③讓他們有時間暢快思考,有時間奇思妙想。
④就是要把孩子們的大腦從刷題、機械操練中解放出來。
⑤“雙減"的根本目的是構(gòu)建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⑥讓他們多到戶外運動場、大自然中去強健體魄和感受世界。
⑦讓他們有時間仰望星空,有時間去看一看花草的芳姿。
A.②③①⑥④⑦⑤B.⑤②⑥①⑦④③
C.②⑥①③④⑦⑤D.⑤②⑦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的銜接與排序的能力。
仔細閱讀所有句子可知,這是一個議論性語段,論述了“雙減”的根本目的。
⑤句直接提出“‘雙減’的根本目的"這一中心話題,應(yīng)為首句,排除AC;
②句承接⑤句,引出對“雙減”目的的通俗的解釋。
②中的“身體"“教室”對照⑥中的“戶外運動場、大自然"“強健體魄”,①中的“視線"對照⑦中的“仰望”“看一看",④中的“大腦”對照③中的“暢快思考"“奇思妙想”。由此可知,②⑥、①⑦、④③兩兩一組,緊密銜接,排除D。
故選B。
3.古詩文默寫。
古典詩詞中,運用色彩更能增強表現(xiàn)力。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紅白映襯、色彩鮮明的邊塞雪天美景;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用濃重的胭脂色和紫色渲染出凝重的氛圍,烘托出戰(zhàn)地的悲壯;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墨色點染風云,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的心情;白居易《賣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用“白"和“黑”兩種鮮明的色彩表現(xiàn)賣炭翁生活的艱辛。
【答案】①.紛紛暮雪下轅門②.風掣紅旗凍不翻③.角聲滿天秋色里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俄頃風定云墨色⑥.秋天漠漠向昏黑⑦.滿面塵灰煙火色⑧.兩鬢蒼蒼十指黑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寫錯的字:暮、轅、掣、凝、頃、鬢、蒼。
名著閱讀(4分)
4.閱讀社舉辦“綻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系列閱讀活動,活動海報會根據(jù)每期名著人物的特點設(shè)置不同的底色。請從下面?zhèn)溥x人物中任選一位,仿照示例,結(jié)合名著內(nèi)容說說他(她)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哪種顏色。
備選人物:簡·愛(《簡·愛》)
魯迅(《朝花夕拾》)
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示例:祥子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灰色。十八歲的祥子來到北平成了一名人力車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卻在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下屢次受挫。在經(jīng)歷了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滅,最終墮落為麻木、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疑c祥子悲慘的命運更契合。
【答案】示例一:簡·愛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綠色。簡·愛被舅媽送往寄宿學校,那里的校長冷酷無情,受凍挨餓疾病時常威脅著學生們的生命安全。簡·愛不但沒有向苦難屈服,反而在那里認真學習知識和各種技能。她憑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生機勃勃的綠色最能體現(xiàn)簡·愛積極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
示例二:魯迅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紅色。魯迅少年時離開紹興前往南京求學,在烏煙瘴氣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路學堂艱難求知,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等著作。后來他前往日本仙臺學醫(yī),經(jīng)過“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認識到拯救國民精神的重要性,于是棄醫(yī)從文。紅色最能體現(xiàn)魯迅的求知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愛國心。
示例三:保爾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紅色。保爾從一名具有反抗精神的倔強懵懂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他的青春充滿著生活的壓迫、工作的磨煉,傷病的折磨。但他始終滿腔熱血,堅定地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紅色最能體現(xiàn)保爾堅韌的精神、火熱的理想。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名著內(nèi)容、人物的能力。
作答時,要在對名著內(nèi)容有所了解了解的基礎(chǔ)上,提煉出一個符合名著的主題或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顏色,然后結(jié)合名著情節(jié)和人物其經(jīng)歷、精神等作答,表達出自己的感悟。
比如:《簡·愛》的海報底色可采用綠色。然后簡述簡愛遭受的苦難——被舅媽送往寄宿學校,那里的校長冷酷無情,受凍挨餓疾病時常威脅著學生們的生命安全;接著指出簡愛不向苦難屈服,反而努力學習知識和各種技能,憑借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改變命運的堅強精神;最后重申生機勃勃的綠色最能體現(xiàn)簡愛積極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
《簡愛》的海報底色也可采用紫色。首先指出紫色象征著高貴,因為簡愛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她是高貴的;然后簡要概括簡愛悲慘的童年——自幼父母雙亡,寄住在舅媽家,童年曾和驕橫的表哥、舅媽及冷酷的學校司庫對抗;重點指出長大后的簡愛,堅強勇敢、人格獨立、心理強大,令人敬重。
魯迅《朝花夕拾》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紅色。然后抓住魯迅的求學經(jīng)歷以及留學期間讓他棄醫(yī)從文的事件,——“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這兩件事讓魯迅認識到拯救國民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紅色最能體現(xiàn)魯迅的求知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愛國心。
先說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海報底色應(yīng)采用紅色。然后簡要概括保爾從具有反抗精神的倔強懵懂的少年成長為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過程。最后指出紅色最能體現(xiàn)保爾堅韌的精神、火熱的理想。
綜合材料題(7分)
5.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班級開展以“規(guī)律睡眠,健康未來”為主題的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guān)任務(wù)。
(1)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你從中得出的結(jié)論。
材料一2021年3月1日發(fā)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有95.5%的小學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時,平均為8.7小時;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平均為7.6小時;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平均為7.2小時。
材料二2021年4月,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的問題,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學生在校內(nèi)基本完成書面作業(yè),中學生在校內(nèi)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yè);校外線下培訓結(jié)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jié)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此外要確保每日22:00至次日8:00,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wù)。
(2)在“什么動了孩子的睡眠"研討環(huán)節(jié),假如你是主持人,想用下面兩幅圖中的一幅引出這一話題,你認為用哪一幅效果更好?請結(jié)合選圖簡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語句通順。
【答案】(1)①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整體不足。
②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
③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占比最高,高中生每天睡眠平均時長最短。
④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的問題,教育部從作業(yè)完成時間、校外培訓結(jié)束時間、游戲服務(wù)等方面作出相關(guān)規(guī)定。
(2)示例一:圖一效果更好。它以漫畫形式反映了中小學生睡眠時間被繁重的作業(yè)、過長的在校時間和課外輔導班時間所擠占的現(xiàn)象,與研討話題密切相關(guān);畫面生動形象,用它引出話題,能更好地激發(fā)同學們的研討興趣。
示例二:圖二效果更好。它用柱狀數(shù)據(jù)圖顯示影響青少年睡眠的各項主觀因素占比,科學直觀,有說服力;其中每天作業(yè)時間過長這一因素占比最大,用它引出話題,貼近學生實際,更能引發(fā)同學們對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原因的關(guān)注。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概括要點的能力。
根據(jù)材料一“我國有95.5%的小學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時,平均為8.7小時;有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平均為7.6小時;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平均為7.2小時”可得知: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整體不足。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占比最高,高中生每天睡眠平均時長最短。
根據(jù)材料二“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的問題,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小學生在校內(nèi)基本完成書面作業(yè),中學生在校內(nèi)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yè);校外線下培訓結(jié)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直播類培訓結(jié)束時問不得晚于21:00;此外要確保每日22:00至次日8:00,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wù)”可得出:針對外在因素影響學生睡眠的問題,教育部從作業(yè)完成時間、校外培訓結(jié)束時間、游戲服務(wù)等方面做出相關(guān)規(guī)定。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探討問題、分析原因的能力。
圖一效果更好。圖一的漫畫可以一下子就吸引讀者的眼球,更能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同時中小學生睡眠時間被作業(yè)、在校時間和課外輔導班時間所擠占的現(xiàn)象都體現(xiàn)在漫畫里,及有內(nèi)涵有有趣,畫面生動形象,并結(jié)合了“睡眠不足"“作業(yè)多”這些文字,用它引出話題,能更好地激發(fā)同學們的研討興趣。
圖二效果更好。圖二的“66.8%"“15.6%”等柱狀圖的數(shù)據(jù)以及影響青少年睡眠的各項主觀因素一目了然,而且各項數(shù)據(jù)對比明顯,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另外,柱狀圖給人嚴謹?shù)母杏X,讓人覺得關(guān)注青少年睡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更能引發(fā)同學們對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原因的關(guān)注。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共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在愛的面前柔軟
①公交車來了,人們紛紛趕去。我看到遠處路口有一對母子也正急匆匆趕來,兒子六七歲,跑在母親前面,母親三十多歲,行動有些遲緩。不一會兒,孩子上了車,他并沒有急匆匆地找尋座位,而是站在司機旁邊?!笆迨?,我媽媽還在后邊,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
②司機看看孩子,點了點頭。車上一片安靜,人們都靜靜地等候發(fā)車??墒牵环昼娺^去了,車子還未開動,人們便躁動起來。我旁邊的一位女乘客分明聽見了孩子說的話,她大聲斥責起來:“你媽沒上來就趕緊下車,別耽誤我們大家的時間?!?/p>
③車上抱怨的乘客越來越多,司機準備發(fā)動車。這時,孩子更急了,對司機說:“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媽媽馬上就趕到了。"然后,他走向車門,焦急地望向車外,招手,呼喊,然后又跑向司機,“叔叔,我媽媽就要來了。”
④母親終于趕來了。一上車,她就感覺到車上異樣的氣氛,臉上滿是尷尬和歉意。那位女乘客又開口了:“公交車又不是為你一人開的,憑什么讓我們一車的人都等你?"
⑤孩子突然大哭起來。這一哭,反倒讓車上的乘客安靜了下來。母親心有所感,緊緊地摟住孩子,不住地安慰。刷了卡之后,她向里走去。面向那位女士,母親說了聲“抱歉”,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的腿。
⑥我在旁邊,看得分明,她的腿有殘疾。我立即起身讓母親和孩子坐下。那位女乘客在母親眼神的示意下,也注意到了她的腿疾,于是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不再作聲。女士安靜了下來,汽車發(fā)動,其他的乘客也安分了下來。倒是孩子的哭聲愈見增大,伴著車子的哐當聲,令人不安地響起。
⑦母親不斷地安撫著孩子?!皨?,我怕你被丟下了……"“孩子不哭……你看,媽不是好好兒地在這里嗎?……”聽著母子的對話,我心底突然有種被痛擊的感覺。車里的氣氛很沉悶,人們的神情也變得不安起來。車子開了一路,孩子也在母親的懷里哭了一路。幾站后,他倆要下車了,乘客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們身上。盡管母子倆都在極力掩飾,但是,大家都察覺到了母親的腿疾。
⑧許多乘客紛紛站起。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伸手欲扶母親??墒?,母親卻微微一笑,擺擺手,兒子搶著說:“我媽媽能行!"淚痕未干的臉上寫滿堅定和驕傲。
⑨下了車,孩子已經(jīng)不哭,母子倆有說有笑,孩子挽著母親的手,歡快地走著;母親則一如既往地在人群中努力從容,努力前行,不讓人看出異樣。車子久久未開,人們竟然沒有一聲抱怨,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
⑩我終于知道,不論世間有多大的厭與恨,在另一種東西面前,我們都會被它軟化、暖化,最終變得像它一樣溫暖,像它一樣明媚,像它一樣堅強。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愛”吧。
(作者羅偉。有刪改)
6.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請分析本文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
7.朗讀要把握人物情感,注意語氣、重音等方面的處理。請對文中畫線句進行朗讀設(shè)計。
(1)叔叔,我媽媽還在后邊,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
(2)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媽媽馬上就趕到了。
8.文中提到的女乘客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
9.有人認為第⑩段應(yīng)該刪去,你贊同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闡述理由。
【答案】6.①母親上車后在母親身邊哭了一路的男孩,在母親未上車時勇敢地央求司機等媽媽。
②為了成為兒子的驕傲,母親努力讓自己走得從容、堅強。
③被男孩對母親的體貼感動,司機延遲了發(fā)車。
④諒解于母親的腿有殘疾,乘客不再抱怨,并提供幫助。
⑤被這對母子的堅強、從容感染,一車人目送他們下車離開。
7.(1)這一句前半句主要是陳述事實,應(yīng)用敘述的語氣讀;后半句“等一會兒"應(yīng)重讀,讀出商量和請求的語氣。
(2)這一句,語速要稍快;“求求您”“再等等"“馬上”要重讀,讀出焦急和乞求的語氣。
8.①女乘客責備小男孩,要求小男孩下車,代表了其他乘客的心聲,掀起“波瀾",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②女乘客責備小男孩的媽媽后,看到小男孩的媽媽腿有殘疾,“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不再作聲”暗示了她內(nèi)心的歉意,為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做鋪墊。
③母子倆下車時,女乘客主動幫助他們,突顯了“在愛的面前柔軟"的主題。
9.示例一:贊同刪去。第⑨段描述乘客看著母子二人相攜離去的情景,“車子久久未開,人們竟然沒有一聲抱怨”表明大家對母子二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心生敬意;“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文章如果到此戛然而止,能給讀者留下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示例二:不贊同刪去。第⑩段用抒情、議論收束全文,表達了對母子二人的敬意;回扣標題,畫龍點睛,明確了主旨。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由“叔叔,我媽媽還在后邊,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叔叔,求求您,再等等,我媽媽馬上就趕到了"“孩子突然大哭起來”“媽,我怕你被丟下了……"可見,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為:母親上車后在母親身邊哭了一路的男孩,在母親未上車時勇敢地央求司機等媽媽。
由“母親則一如既往地在人群中努力從容,努力前行,不讓人看出異樣"可見,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之二為:為了成為兒子的驕傲,母親努力讓自己走得從容、堅強。
由“司機看看孩子,點了點頭"可見,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三為:被男孩對母親的體貼感動,司機延遲了發(fā)車。
由“許多乘客紛紛站起。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伸手欲扶母親"可見,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之四為:諒解于母親的腿有殘疾,乘客不再抱怨,并提供幫助。
由“車子久久未開,人們竟然沒有一聲抱怨,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可見,標題“在愛的面前柔軟”的內(nèi)涵在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之五為:被這對母子的堅強、從容感染,一車人目送他們下車離開。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
(1)這一句前半句“叔叔,我媽媽還在后邊"主要是陳述事實,應(yīng)用敘述的語氣讀;后半句“您能等一會兒再開車嗎”中的“等一會兒"應(yīng)重讀,讀出商量和請求的語氣,由此體現(xiàn)在母親未上車時孩子勇敢地央求司機等媽媽的心情。
(2)這一句,語速要稍快,因為此時“車上抱怨的乘客越來越多,司機準備發(fā)動車”;“求求您"“再等等”“馬上"要重讀,讀出母親仍然未到時孩子焦急和乞求的語氣。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由“你媽沒上來就趕緊下車,別耽誤我們大家的時間”可見,此時女乘客責備小男孩,要求小男孩下車",而“車上抱怨的乘客越來越多,司機準備發(fā)動車”則體現(xiàn)出女乘客說出了其他乘客的心聲,因為其他人也都趕時間。因此,女乘客的話掀起“波瀾",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由“我在旁邊,看得分明,她的腿有殘疾。我立即起身讓母親和孩子坐下。那位女乘客在母親眼神的示意下,也注意到了她的腿疾,于是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不再作聲”可見,女乘客責備小男孩的媽媽后,看到小男孩的媽媽有腿疾,“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再不作聲"暗示了她內(nèi)心的歉意。從文章結(jié)構(gòu)上看,為后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作鋪墊。
由“許多乘客紛紛站起。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伸手欲扶母親”可見,母子下車時,女乘客主動幫助他們,凸顯了“在愛的面前柔軟"的主題。
女乘客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說主題更豐富,由責備到理解再到幫助,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華。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贊同刪去。
文章第⑨段描述乘客目送母子二人相攜離去的情景,“車子久久未開,人們竟然沒有一聲抱怨,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表明大家對母子二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心生敬意;“所有人都在目送那對母子,直至他們消失在視野里",至此,文章已經(jīng)完整,也凸顯了“在愛的面前柔軟”的主題。再寫第⑩段,顯得“畫蛇添足",文章如果到此戛然而止,能給讀者留下回味和想象的余地。
不贊同刪去。
第⑩段用抒情、議論收束全文,如文中寫道“我終于知道,不論世間有多大的厭與恨,在另一種東西面前,我們都會被它軟化、暖化……這就是所謂的‘愛’吧”,由此表達了大家對母子二人的敬意,表現(xiàn)了陌生人對愛的理解,以及作者對愛的贊美,呼喚社會感受愛、尊重愛、發(fā)現(xiàn)愛。這樣結(jié)尾回扣標題,畫龍點睛,明確了文章的主旨。
(二)(共12分)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說風度
①提到風度,我曾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風度,就是吹向別人的風,帶有適宜的溫度。"詞典上說是指人好的舉止、姿態(tài)??墒?,生活中,很多人對風度的理解往往僅限于表面,在他們看來,外表好看、衣著光鮮、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為怪異之類就是風度。這哪里是什么風度?簡直是對風度的誤解和褻瀆。而真正的風度,是一個人由里及外自然滲透出來的內(nèi)容,它包括學識、趣味、追求、修養(yǎng)、品格等等。
②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風度,自己說了不算,還得看你的舉止和內(nèi)涵。
③活在世上,難免與人發(fā)生矛盾,每每這時,你是寬恕別人,還是睚眥必報,這就看你有沒有風度了。有風度的人總會選擇前者。當年,傅斯年在國民參政會上,因為中醫(yī)問題跟孔度爭執(zhí)起來,孔庚辯不過他,就開始罵他,傅斯年聽了之后很生氣,于是對孔庚說道:“你侮辱我,會散之后,我要和你決斗。”可是,當他面對瘦弱、蒼老的孔庚時,卻說道:“你這樣老,這樣弱,我不和你斗了,讓你罵吧。"這樣的人,心寬肚大,里面有海、有洋,能撐船呢。
④顯而易見,容人是風度,卑己,更是風度。有一次,托馬斯·杰斐遜在華盛頓的一個樸素公寓里醒來,穿好衣服,去參加他的美國總統(tǒng)就職典禮。典禮結(jié)束后,他來到餐廳就餐,發(fā)現(xiàn)餐廳里每個座位都有人坐,沒有一個人站起來把座位讓給這位剛剛就職的總統(tǒng),只有參議員約翰·布朗夫人提出把她的座位讓出來,托馬斯·杰斐遜彬彬有禮地謝絕了她的好意,默默遵守“先來先就餐”的規(guī)定。可是,很多官員、富人之流,往往仗著自己的權(quán)力和財富,高高在上甚至為所欲為、不可一世。這是十足的俗,當然,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風度了。其實,人們?nèi)绻敉庠诘囊磺泄猸h(huán),都是一個個平凡、平等的人,不同的是他們的內(nèi)涵。有風度的人,不會拿著這些東西去耀武揚威,相反,他們會把自己放低,跟一個普通人沒什么兩樣。
⑤卑己歸卑己,人照樣要自信,不需要仰仗什么,也不往自己臉上貼金,順其自然,本色生活,這也是一種風度。文史學家王利器就是這樣的人。他著作等身,有人曾問他:“您怎么還不是國家古籍小組成員和顧問呢?"他淡淡一笑,說道:“欲傳后世,原不待此。"后來,在他80歲壽辰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為他編輯出版紀念集,他卻婉言謝絕:“欲傳后世,原不待此?!薄兑了髟⒀浴防镉袆t“鼓和香草"的故事:鼓對花瓶里的香草說:“我能發(fā)出洪亮的聲音,很遠都能聽見?!泵鎸牡膿P揚得意,香草只默默發(fā)出陣陣清香。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來“炒作"自己。他自己就是一株自信的香草,那浮動的暗香就是他的風度。生活中像王老這樣的人很多,他們用自信的力量告訴我們:真正的風度,不是你說出來的,而是你做出來的。
⑥容人、卑己、自信,這是風度者的標簽,同時也說明:他們的心里裝著別人和自己。這正如詩人席勒所言:“美的風度的第一條法則是:請尊重別人的自由;第二條法則是:請表現(xiàn)自己的自由?!倍萑?、卑己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不對外物心存依賴;自信則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風度。
(作者:韓青。有刪改)
【文本二】
①有這樣一個人,他的胃口很大,從來不給同桌的人留任何食物。有一次,當一條大魚被端到桌上后,哲學家芝諾拿走了它,并裝出一個人要把它吃掉的樣子。那個人死死地盯著他,芝諾對他說:“如果我的貪吃讓你難以忍受,那么,你不妨想想那些與你一同吃飯的人每天都在承受著什么。"由此可見,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常常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對方的感受或需求,這樣更能顯出我們的風度和境界。
②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比如,看到別人身陷困境,你卻幸災(zāi)樂禍。所以,要想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別人著想,就必須將這些見不得人的東西除掉。顧城說:“只有在你生命美麗的時候,世界才是美麗的?!本拖駸粢粯?,自己發(fā)光,才能照亮這個世界;自己漆黑一團,怎么給世界帶來光明?所以說,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正道,因為只有自己足夠強大,足夠善良了,才能對別人好,進而也能為別人著想。
③葉圣陶講過一件事,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沒想到,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里。父親就對他說:“遞一樣東西給人家,要想著人家接到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筆頭遞過去,人家還要把它倒轉(zhuǎn)過來,如果沒有筆帽,還會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類物品更是這樣,決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對著人家。"可見,站在對方的角度,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角度,讓別人感覺舒服,才是真正的溫暖之舉。
④佛說:“有人聽聞我守道,修行大仁慈,因此反而罵我。我默然不語,等這人罵完后,問他:‘你以禮待人,但他人不納你所行之禮,禮是否歸還于你自己?'這人回答說:‘是歸于自己??!'我說:‘那么今天你罵我,我今天不接受;這是你自己持有的禍患,禍患就歸于你自己身上了!'這就像發(fā)出聲響必有回音一樣,最終是沒有免離禍患的。”別人怎樣是他自己的事,不僅不影響我們的正直、高尚等,相反,還能襯出我們的璀璨。
(節(jié)選《站在對方角度,你會更有風度》)
10.兩個文本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具體分析。
11.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③段都使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作用。
12.文本一采用了怎樣的論證結(jié)構(gòu)?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具體分析。
【答案】10.①文本一:先引用別人對風度的看法以及詞典上對風度的解釋,然后舉出生活中很多人對風度誤解的例子,進而提出中心論點:真正的風度,是一個人由里及外自然滲透出來的內(nèi)容,它包括學識、趣味、追求、修養(yǎng)、品格等等。
②文本二:由哲學家芝諾教育他人的故事引出本文論點:懂得換位思考,常常站在對方的角度,更能顯出我們的風度和境界。
11.文本一第⑤段列舉文史學家王利器的例子以及“鼓和香草"的故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自信也是一種風度”。文本二第③段列舉了一位父親教育兒子如何給別人遞東西的故事,具體有力地論述了“站在對方的角度,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角度"。
12.①總分總式。
②文本一開頭兩段作者先提出中心論點,明確自己對“風度”的看法。然后從“容人是風度"“卑己,更是風度”“自信也是風度"三個方面具體論述。最后一段進行總結(jié):容人、卑己、自信,這是風度者的標簽。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
文本一先從對風度的錯誤理解談起,引出論題,點出什么是真正的風度,然后從容人、卑己、自信三個方面,舉傅斯年、杰斐遜、王利器的事例進行論證,如文中寫道“當年,傅斯年在國民參政會上,因為中醫(yī)問題跟孔度爭執(zhí)起來,孔庚辯不過他……”“有一次,托馬斯·杰斐遜在華盛頓的一個樸素公寓里醒來,穿好衣服,去參加他的美國總統(tǒng)就職典禮……"“文史學家王利器就是這樣的人。他著作等身……”;最后總結(jié)中心論點:真正的風度是對生命最好的化妝。
文本二先列舉了哲學家芝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事例來教育一個人的事例引出了中心論點“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常常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對方的感受或需求,這樣更能顯出我們的風度和境界"。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文本一第5段“文史學家王利器就是這樣的人。他著作等身”“在他80歲壽辰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的一些朋友打算為他編輯出版紀念集,他卻婉言謝絕",列舉了文史學家王利器的事例;“《伊索寓言》里有則‘鼓和香草’的故事”“面對鼓的揚揚得意,香草只默默發(fā)出陣陣清香。有自信的人,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來‘炒作’自己。他自己就是一株自信的香草,那浮動的暗香就是他的風度",列舉了《伊索寓言》里“鼓和香草”的故事,這兩個事例有力地論證了“真正的風度,不是你說出來的,而是你做出來的"。
文本二第3段“葉圣陶講過一件事,一位父親讓兒子遞給他一支筆,兒子隨手遞過去,沒想到,把筆頭交在了父親手里”列舉了葉圣陶講的“父親教育兒子怎樣遞給對方筆"的故事,有力地論證了“站在對方的角度,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角度,讓別人感覺舒服,才是真正的溫暖之舉”,這些事例都能夠進一步證明中心論點。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
閱讀文本一可知,文本一“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對風度的理解往往僅限于表面,在他們看來,外表好看、衣著光鮮、里外都是名牌甚至行為怪異之類就是風度。這哪里是什么風度?簡直是對風度的誤解和褻瀆"先從對風度的錯誤理解談起,引出論題“而真正的風度,是一個人由里及外自然滲透出來的內(nèi)容,它包括學識、趣味、追求、修養(yǎng)、品格等等”,點出什么是真正的風度,明確自己對“風度"的看法。
然后2-5段從容人、卑己、自信三個方面,舉傅斯年、杰斐遜、王利器的事例進行論證;最后總結(jié)中心論點:容人、卑己、自信,這是風度者的標簽;容人、卑己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尊重,不對外物心存依賴;自信則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風度。即:真正的風度是對生命最好的化妝。
三、古詩文閱讀(15分)
(一)(共11分)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宋景濂四持文衡,得人為多,接引后學,雅恐弗及。色溫氣和,近之者如大寒之加重裘,盛暑之濯清風也。天下之能文者,多經(jīng)先生指授,朝廷英俊,咸以先生為法。四方士得一見先生,夸于人以為幸,承一言之賜者,人輒改觀視之,不敢與齒。
(節(jié)選自《玉堂叢語》)
【注】①文衡:指科舉制度下的主考官,掌握判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quán)力。②齒:并列。
1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趨百里外”中的“趨",根據(jù)其偏旁“走”,可推測其意與“走、跑"等動作相關(guān)。
B.“卒獲有所聞”中的“卒",以成語“無名小卒”來印證,可知其指身份低微,在這里是作者的自謙之語。
C.“咸以先生為法"中的“咸”,通過勾連“咸來問訊"中的“咸”,可理解為“全,都"。
D.“夸于人以為幸”中的“夸",運用組詞法,可解釋為“夸耀”。
14.把甲文段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15.老師圍繞上面兩個文段向同學們發(fā)出提問,請你幫忙補全對話。
老師:兩個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都很有特色,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小語:(1)甲文段巧妙運用①___________的手法凸顯宋濂對學習的虛心執(zhí)著;乙文段善用②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相結(jié)合的方法凸顯宋濂的人格魅力。
老師:說得不錯。讀完文段,同學們有怎樣感想呢?
小文:(2)網(wǎng)上流行一句話——“因為淋過雨,所以總想給別人撐傘"。這句話用來描述宋濂再合適不過。因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B14.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來請教。
15.①.對比②.正面描寫③.側(cè)面描寫④.求學時,宋濂飽受無書之難、無師之難、叩問之難;顯貴后,宋濂盡心盡力提攜后輩,為他們指授文章,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后輩。
【解析】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句意: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
B.“以成語‘無名小卒’來印證,可知其指身份低微,在這里是作者的自謙之語”理解錯誤,卒,最終,終于。“卒獲有所聞"句意: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無名小卒”句意:泛指沒有名望、不受重視的人。
C.正確。句意:都把先生當成榜樣。
D.正確。句意:都以見過先生為榮耀而向人炫耀。
故選B。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援",提出;“質(zhì)”,詢問;“傾耳",側(cè)著耳朵;“以”,目的連詞,來;“請",請教。
15題詳解】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根據(jù)原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可知,甲文寫出了宋濂在老師生氣時和高興時請教的態(tài)度,運用對比手法,凸顯了宋濂對學習的虛心執(zhí)著。
②③乙文“宋景濂四持文衡,得人為多,接引后學,雅恐弗及。色溫氣和,近之者如大寒之加重裘,盛暑之濯清風也"是從正面描寫宋濂的學識和讓人格魅力;“天下之能文者,多經(jīng)先生指授,朝廷英俊,咸以先生為法。四方士得一見先生,夸于人以為幸,承一言之賜者,人輒改觀視之,不敢與齒”是從側(cè)面描寫宋濂的學識和人格魅力。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根據(jù)甲文“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可知,宋濂因為家貧,求學時飽受無書之難、無師之難、叩問之難,可理解為他“淋過雨”;根據(jù)乙文“宋景濂四持文衡,得人為多,接引后學,雅恐弗及。色溫氣和,近之者如大寒之加重裘,盛暑之濯清風也"“天下之能文者,多經(jīng)先生指授”可知,顯貴后,宋濂盡心盡力提攜后輩,為他們指授文章,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后輩,可理解為他“總想給別人撐傘"。
參考譯文:
【甲】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讀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jīng)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來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復(fù)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乙】宋景濂四次擔任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發(fā)現(xiàn)很多人才,援引后生晚輩,恐怕很多人遠遠比不過他。他待人態(tài)度溫和,接觸他的人如寒冬得到裘皮大衣,如盛夏清風拂面。天下文章寫的好的人,大都經(jīng)過先生指點,朝中的賢士,都把先生當成榜樣。四方的賢士,都以見過先生為榮耀而向人炫耀,能得到先生墨寶的,大伙都爭相去看,無人敢于先生并列。
(二)(共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6.詩人筆下的大海和詩人的志趣之間有哪些相通之處?
17.有人認為“秋風蕭瑟”一句,使詩歌增添了一種凄涼之感。你對此有何看法?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16.①詩人筆下的大海水波浩渺,洶涌澎湃,吞吐日月,包蘊萬千。
②這壯闊的景象和詩人胸襟開闊,奮發(fā)進取,一統(tǒng)天下的偉大抱負是相通的。
17.不凄涼。①正是這蕭瑟的秋風,讓詩人看到了大海洶涌奔騰、波涌連天的氣勢。②表現(xiàn)了大海無窮的威力和磅礴的氣勢,使詩人生發(fā)壯闊、豪邁之感。
【解析】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觀滄?!愤@首詩選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點,如“滄海”“洪波"“日月”“星漢"等,都是遠觀浩大之景。
聯(lián)系詩人是在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寫作此詩,很自然就能聯(lián)想到此時詩人昂揚奮發(fā)、雄心勃勃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志趣。“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事業(yè)單位臨時聘用人員合同
- 內(nèi)外墻抹灰勞務(wù)合同書
- 購房合同定金協(xié)議書
- 三農(nóng)村電商三農(nóng)村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支持方案
- 2025年寧波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模擬考試
- 2025年陽泉貨運車從業(yè)考試題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口算題人教版
- 電瓶車抵押給個人合同(2篇)
- 電機員工合同(2篇)
- 市貫徹落實第輪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人教 一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第6單元 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一)《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整十數(shù)》課件
-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月統(tǒng)計分析表
- 2024年中國黃油行業(yè)供需態(tài)勢及進出口狀況分析
- 永磁直流(汽車)電機計算程序
- 中學學校2024-2025學年教師發(fā)展中心工作計劃
- 小班期末家長會-雙向奔赴 共育花開【課件】
- 國家電網(wǎng)招聘2025-企業(yè)文化復(fù)習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頸部瘢痕攣縮畸形治療
- 貴州省貴陽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