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解釋課件_第1頁
三字經(jīng)解釋課件_第2頁
三字經(jīng)解釋課件_第3頁
三字經(jīng)解釋課件_第4頁
三字經(jīng)解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敘古人曰:“熟讀三字經(jīng),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三字經(jīng)》自南宋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第一頁第二頁,共128頁。第二頁第三頁,共128頁。

第三頁第四頁,共128頁。第四頁第五頁,共128頁。[故事]晉朝時,有個名叫周處的人。他是一個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沒了爹娘,在無人教導的情形下,周處的性情變的很殘暴,行為也十分野蠻。周處喜歡欺負弱小,常常因為自己不高興,就把別人打的頭破血流的,所以,村里的人見了他,總是躲的遠遠的。這幾天,村子里出現(xiàn)了一只兇惡的老虎,在山腳下的大湖里也出現(xiàn)了一只可怕的蛟龍,常常侵害村里的農(nóng)作物,甚至還把農(nóng)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覺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龍及周處合稱“三害”,還說“三害”不除,村民將永無安寧之日。周處聽說了村里來了這“三害”好打架的個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給打死了,接著又到湖里抓蛟龍,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滅了蛟龍。岸上的村民見周處一直沒有浮出水面,還以為他和蛟龍同歸于盡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慶祝除去了“三害”。周處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從此下決心改過自新,不在做個讓人家討厭的人。第五頁第六頁,共128頁。第六頁第七頁,共128頁。[故事]我們都知道,孟子是我國歷史上的“亞圣”,他的學問很好,還收了許多學生,他能有這些成就,全都要歸功于孟母。在孟子小的時候,住家附近剛好是個墳場,每天都會有出殯或掃墓的人,哭哭啼啼的從這里經(jīng)過,孟子見了覺得好玩,也學著玩起出殯的游戲,孟母知道后,決定換個環(huán)境。這一次,他們搬到鎮(zhèn)上,每想到附近住著一位屠夫,孟子又學著屠夫拿著刀子,玩起剁豬肉的游戲,于是孟母又決定搬家了,因為她知道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她決定帶孟子搬到學校附近。果然,從此孟子便跟其他學生一樣捧著書本,搖頭晃腦的背誦著。有一天,孟子逃學回來,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氣之下,剪破了正片織好的布,然后對孟子說:“你讀書就想我織布一樣,要腳踏實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隨意逃學,就象我剪斷這塊布一樣,前功盡棄了?!睆拇?,孟子便發(fā)奮讀書,果然成為中國的大學問家。第七頁第八頁,共128頁。第八頁第九頁,共128頁。第九頁第十頁,共128頁。[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做的強盜,在他做盡壞事后,終于被衙門的捕快捉了起來。由于他犯了許多不可原諒的罪,所以縣太爺判了他死罪。臨刑前,縣太爺問他有什么要求,強盜說:“我想見我母親最后一面?!笨h太爺命人把他母親請來,當他們母子一見面,母親很悲痛的抱者兒子大哭。誰知道,那個強盜竟然狠狠的將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并且傷心地說:“我好恨娘在我犯錯時,從來不教訓我,現(xiàn)在我后悔也來不及了?!边@強盜的母親,要對強盜的下場負一半的責任??!清朝時,大將左宗棠的部下張曜,立了許多功勞,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許多不服氣的人,便以張曜沒有念過書為理由,不給他官做。張曜知道因為自己的不識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難過,于是發(fā)奮苦讀,終于憑著他的學識,把官給爭了回來。第十頁第十一頁,共128頁。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128頁。[故事]從前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塊還沒有琢磨過的玉石,于是他便把這玉石呈現(xiàn)給當時的楚厲王。沒想到,宮里的玉匠竟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一生氣,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厲王死后,武王繼位,卞和又將這玉石獻給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運。卞和失望的抱著石頭,在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這件事,便將卞和請進宮來,命令玉匠把這塊石頭好好打造一下,發(fā)現(xiàn)果然是一塊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將它命名為“和氏璧?!庇蛇@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一塊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顯現(xiàn)出它的價值,所以人類也許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128頁。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128頁。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128頁。[故事]東漢時,有個九歲的小孩——黃香。他非常的孝順父親,為了不讓父親太勞累,所有的家務事都是由自己動手做的。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席子給扇涼了,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前,把被窩躺暖之后,才讓父親入睡。黃香這種孝行,沒有多久便傳遍了整個縣城,大家都夸黃香是個孝順的孩子。這種孝順的行為,的確很令人欽佩。和黃香同一個時代,有個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親的朋友送來一簍子的梨子,父親要孔融拿一個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很訝異地對他說:“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個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爹,我的年紀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笨兹谶@種友愛兄長的行為,的確很值得我們效法。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128頁。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128頁。一個人無論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學問,都應該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績,千萬不要學明朝的吳同喔!后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原因了。吳同是明朝人,從小便跟著泥匠師傅學功夫,但是吳同是個很懶惰的人,每次師傅交代他的事,總是一拖再拖,然后草率的完成。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藝能象師傅一樣好,可是又不肯從最基本的手藝慢慢練習,所以學了幾年,還是蓋不了一間房子。這天,師傅決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內蓋好一間房子。吳同心想,這實在太容易了,只要把從師傅那里偷偷學來的技術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吳同果真蓋好了一間房子。第四天時,突然來了一場暴風雨,使得吳同蓋的房間頓時倒塌成一灘爛泥。還沒有讓師傅看過,自己蓋的房子就這么,沒有了,吳同心里既懊惱,又羞愧,從此,他下定決心要循序漸進的把蓋房子的工夫學好,不再好高騖遠了。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128頁。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128頁。[故事]如果要改善社會的風俗使天下永遠和平,人類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婦間的相處關系,一旦建立了和諧的關系,許多紛爭就不會發(fā)生了。有一次,楚莊王招待臣子們喝酒,喝到一半,燭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時,調戲楚莊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這個人的帽帶,準備等燭火從新點燃時清楚莊王將他治罪。楚莊王知道這件事后,很自責地說:“都是我請喝酒,才會發(fā)生這種事,現(xiàn)在大家都把帽帶解下來,再繼續(xù)喝酒吧!”等到燭火從新亮起,在座的每個大臣,沒有一個人系著帽帶。如此一來,妃子要楚莊王抓的大臣,也無從查起了。幾年后,楚國與敵人作戰(zhàn)戰(zhàn)爭中有位奮勇殺敵,立了不少功勞的將軍,正是當年被妃子扯下帽帶的人。他為了報答楚莊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報他的恩德。他們這種君臣之義,確實讓人由衷欽佩。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128頁。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128頁。[故事]遠古時代的皇帝,是個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萬物的神。當時,有個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揮,皇帝決定率領軍隊攻打他。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戰(zhàn),他有八十一個兄弟,分別掌管八十一個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們便團結起來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來對付皇帝,所以當兩方交戰(zhàn)時,皇帝的軍隊顯得有些招架不住。這次,碰巧起了大霧,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軍隊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決定暫時收兵,等霧散之后,再繼續(xù)戰(zhàn)斗?;实凼褂眯掳l(fā)明的指南車參與作戰(zhàn),這種車子的正前方有個鐵娃娃,無論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著南方。于是,就靠著指南車,皇帝輕易的打敗了蚩尤的軍隊。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128頁。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128頁。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128頁。

古時候的人,看見天下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覺得太復雜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這五種觀念來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認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關。有個叫鄒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說。他認為作天子的一定要擁有五行中的一德,這樣地位才能穩(wěn)固。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說皇帝的了土德,因此當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顏色就是黃色。后來,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興起,就是夏朝的禹。“五行”的道理有點復雜,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夠了。“天干和地支”相傳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來計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從甲子開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時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128頁。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128頁。[故事]很久以前的人們,對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有許多的疑問,有人說,地球是平的,也有人說地球是由一只大烏龜背著,只要走到世界的頭,就會掉進大海里。一直到哥倫布饒了地球一周,仍回到原來的地方,才有了“地球是圓的”說法。那時侯,有許多人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主宰,周圍環(huán)繞著其他的星球。盡管也有人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說法,可是,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后,這種說法才被接受。事實上,地球不僅會轉動,而且是圍繞著太陽轉動的,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轉,對整個大宇宙而言,銀河只不過是個點而已,所以,人類在宇宙中,其實是十分渺小的。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128頁。第二十七頁第二十八頁,共128頁。第二十八頁第二十九頁,共128頁。第二十九頁第三十頁,共128頁。第三十頁第三十一頁,共128頁。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二頁,共128頁。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三頁,共128頁。第三十三頁第三十四頁,共128頁。第三十四頁第三十五頁,共128頁。第三十五頁第三十六頁,共128頁。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共128頁。第三十七頁第三十八頁,共128頁。第三十八頁第三十九頁,共128頁。[故事]在中國民間,有個關于嗅覺的故事。從前,有一個鄉(xiāng)下人,成天好吃懶做,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吃甜食,不管什么東西,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歡吃。他有一個很靈敏的鼻子,專門用來嗅甜味的,就算是掉了一小顆的糖,他也能用鼻子把它找到。他的妻子見他田也不耕,工也不做,生活就成問題了,便要他出去學些技能回來。這個愛吃甜食的人,聽了妻子的話,之后乖乖出門去了。在路上,他看見一只白鵝掉進泥巴坑里,不久有一群人急急忙忙跑來要找白鵝,他對那群人說:“我用鼻子幫你們找找看?!庇谑牵麞|嗅西嗅的,帶領他們來到泥巴坑,大家發(fā)現(xiàn)白鵝額果然就在里面,感激之余,便稱他為“好鼻師”。據(jù)說,當好鼻師死后,他的身體變成了無數(shù)的螞蟻,這些螞蟻慢慢演變到現(xiàn)在,變成了東嗅西嗅的昆蟲,正和好鼻師生前的習性一模一樣。第三十九頁第四十頁,共128頁。第四十頁第四十一頁,共128頁。第四十一頁第四十二頁,共128頁。[故事]漢朝時,有個名叫偉伯余的讀書人,每當他犯了錯誤,母親總是拿著棍子教訓他。孝順的偉伯余,自知做錯了事,便虛心聽從母親的教誨,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興。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竟然哭了起來,母親便很著急的問他是否打的太重了。偉伯余回答說:“以前母親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親身體還很健康,今天,母親打輕了,可見母親的身體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難過呢?這正是偉伯余發(fā)自內心的孝心和真情?。≈艹瘯r,有個治禮作樂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兒子伯禽有事要見他,竟連續(xù)三次被周公打了出來。伯禽覺得很疑惑,便找賢人商子求教。商子帶伯禽到南山上,說:“這里有棵喬樹,高大又筆直,那里有棵梓樹,低矮又卑下,你仔細想想這兩棵樹,就知道原因了?!辈葸@才明白自己當時忽略了尊卑的道理。第四十二頁第四十三頁,共128頁。第四十三頁第四十四頁,共128頁。第四十四頁第四十五頁,共128頁。第四十五頁第四十六頁,共128頁。第四十六頁第四十七頁,共128頁。第四十七頁第四十八頁,共128頁。第四十八頁第四十九頁,共128頁。第四十九頁第五十頁,共128頁。第五十頁第五十一頁,共128頁。第五十一頁第五十二頁,共128頁。第五十二頁第五十三頁,共128頁。第五十三頁第五十四頁,共128頁。第五十四頁第五十五頁,共128頁。第五十五頁第五十六頁,共128頁。第五十六頁第五十七頁,共128頁。第五十七頁第五十八頁,共128頁。第五十八頁第五十九頁,共128頁。第五十九頁第六十頁,共128頁。第六十頁第六十一頁,共128頁。第六十一頁第六十二頁,共128頁。第六十二頁第六十三頁,共128頁。[故事]《公羊》、《左氏》、《榖梁》這三傳是用來解釋《春秋》的,而《春秋》記載著當時國際間的大事??墒牵驗椤洞呵铩匪涗浀氖路浅:啙?,如“夏五月,鄭伯克斷于鄢?!边@句話的意思,就是:夏天,鄭莊公于鄢這個地方打敗了弟弟共叔段。如果只看這段文字,我們仍然不能了解這場戰(zhàn)事的始未,這時就需要借助上述三傳的說明了。原來,鄭武公有兩個兒子,莊公和共叔段。由于夫人武姜生莊時難產(chǎn),因此,武姜偏愛共叔段,對莊公則心生厭惡。莊公繼承王位后,武姜要求封地給公叔段,莊公就把京城一地封給了公叔段。有人勸莊公不要把京城分給弟弟,怕他一旦有了貳心,就難應付了,但莊公并沒有因此改變他的決定。果然,公叔段逐步出兵,占領了京城一帶的土地,而且朝著莊公所在的國都進攻,莊公才率領軍隊將公叔段趕到鄢地去。有了左傳對這見事的詳細記載,我們才能知道春秋時代許多精彩的故事呢。第六十三頁第六十四頁,共128頁。第六十四頁第六十五頁,共128頁。

第六十五頁第六十六頁,共128頁。第六十六頁第六十七頁,共128頁。第六十七頁第六十八頁,共128頁。第六十八頁第六十九頁,共128頁。第六十九頁第七十頁,共128頁。第七十頁第七十一頁,共128頁。第七十一頁第七十二頁,共128頁。第七十二頁第七十三頁,共128頁。第七十三頁第七十四頁,共128頁。第七十四頁第七十五頁,共128頁。第七十五頁第七十六頁,共128頁。我們知道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夏桀,他暴虐無道,最后被周朝消滅了,而周朝的末任皇帝幽王,因為寵信皇后褒姒,也落得亡國的下場。有個關于褒姒的神話故事,已經(jīng)流傳很久了。據(jù)說,遠在夏桀時,褒城有天飛來了由神人所化身的兩條龍,他們對夏桀說:“我們是褒城的兩位先君。”夏桀見了兩條龍心里很害怕,便向太史官要如何處理這件事,太史官經(jīng)過一番占卜后,對他說:“這是吉祥的,不妨將他們涎沫收藏起來,也許可以用來求福。”夏桀于是照著太史官的話做,將他好好收藏著。過了九百年,也就是周厲王時,有天裝著涎沫的盒子不小心被打破了,從里面爬出一只蜥蜴,恰巧被一個婢女看見。后來那婢女竟然身懷六甲,經(jīng)過四十年才生下一個女嬰,這女嬰也就是褒姒。據(jù)說,這是上天特地派來懲罰周幽王的,這個傳說是不是很有趣呢?第七十六頁第七十七頁,共128頁。第七十七頁第七十八頁,共128頁。第七十八頁第七十九頁,共128頁。第七十九頁第八十頁,共128頁。第八十頁第八十一頁,共128頁。第八十一頁第八十二頁,共128頁。第八十二頁第八十三頁,共128頁。第八十三頁第八十四頁,共128頁。第八十四頁第八十五頁,共128頁。第八十五頁第八十六頁,共128頁。第八十六頁第八十七頁,共128頁。第八十七頁第八十八頁,共128頁。第八十八頁第八十九頁,共128頁。第八十九頁第九十頁,共128頁。第九十頁第九十一頁,共128頁。第九十一頁第九十二頁,共128頁。第九十二頁第九十三頁,共128頁。第九十三頁第九十四頁,共128頁。第九十四頁第九十五頁,共128頁。第九十五頁第九十六頁,共128頁。第九十六頁第九十七頁,共128頁。第九十七頁第九十八頁,共128頁。第九十八頁第九十九頁,共128頁。第九十九頁第一百頁,共128頁。第一百頁第一百零一頁,共128頁。第一百零一頁第一百零二頁,共128頁。第一百零二頁第一百零三頁,共128頁。第一百零三頁第一百零四頁,共128頁。第一百零四頁第一百零五頁,共128頁。第一百零五頁第一百零六頁,共128頁。[故事]春秋時代,有一次,孔子與學生坐著馬車出門,在途中看到許多孩童在路邊嬉戲。其中有個叫相橐的小孩在道路上獨自玩著筑城的游戲。孔子的弟子便走到小孩的身邊,告訴他車子要經(jīng)過,請他道路旁玩,只見相橐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我只聽過馬車饒著城走,沒聽過拆城讓馬車過的道理?!笨鬃勇犃诵『⒌脑挘銓λf:“你小小年紀,卻懂得很多嗎!”“小魚生下來幾天就可以在水中自在地游來游去,而兔子生下三天,就能跑好遠,我的年紀不他們都大,當然應該懂很多事了?!笨鬃勇牭巾楅也环獾幕卮穑銢Q定考考他。“你知道什么山?jīng)]有石頭?什么樹沒有樹枝?什么火沒有煙嗎?”“土山?jīng)]石頭,枯樹沒樹枝,螢火蟲沒煙?!表楅疫@個小朋友是不是很聰明呢?第一百零六頁第一百零七頁,共128頁。第一百零七頁第一百零八頁,共128頁。第一百零八頁第一百零九頁,共128頁。[故事]生為現(xiàn)代的人凡是都有最進步的技術和工具來解決,連寫字都有品質優(yōu)良的紙張可利用,所看的書,頁頁都是印刷精美的文字,方便及了??墒窃诠糯?,讀書人求學是必須克服重重困難,以下就是幾則好學的故事。(一)西漢有位名叫路溫舒的人,由于家里很窮,只好替別人放牛,有一次,他看著滿地的蒲草,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利用蒲草編成本子,把向別人借來的書抄在上面,這樣不就有書可讀了嗎?”于是,路溫舒便利用這種方式,苦學成功了。(二)戰(zhàn)國時代的知名縱橫家——蘇秦,在還沒有成名之前,是個不被重用的人,他曾向秦王游說,并且毛遂自薦要求擔任官職,因為自己學問不夠,而被拒絕了。于是,蘇秦決心發(fā)奮讀書,每當讀書讀累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提起精神后,再繼續(xù)苦讀。后來蘇秦成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昂峡v政策”(聯(lián)合六國抵抗秦國)就是他所提出的。第一百零九頁第一百一十頁,共128頁。第一百一十頁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28頁。第一百一十一頁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28頁。[故事]古人的求學環(huán)境是很惡劣的,但是,許多有成就的人,借著刻苦自勵的方式,還是能成為大人物,實在令人欽佩。漢朝時,有個懂得利用時間讀書的人,名叫朱買臣。每天,朱買臣得上山砍柴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當他砍柴時,總不忘把書本放在樹下讀;背柴回家時,也是邊走邊捧著書本看。他的妻子崔氏看在眼里,常常對他大吼:“家里這么窮,你整天捧著書本看,我不想跟你在一起了?!敝熨I臣哀求崔氏不要離開,但是,崔氏仍然執(zhí)意要走。于是朱買臣只好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不過,好學的他仍然手不釋卷的讀書。幾年下來,朱買臣當上了會稽的太守,回鄉(xiāng)時,坐著大轎,風光及了,這時崔氏感到后悔,便向朱買臣表示愿意回到他的身邊。不過,朱買臣卻拒絕了崔氏的請求,寧愿一個人逍遙自在的過日子。第一百一十二頁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28頁。第一百一十三頁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28頁。[故事]據(jù)說,蘇東坡的父親蘇洵,二十七歲時仍認識不了幾個字,直到哥哥中了科舉考試,做了大官后,才開始覺悟到自己的不學無術。從此,蘇洵便專心地研讀,進一步改掉以往有手好閑的習性,正日與書為伍,一心想?yún)⒓涌荚?,沒想到竟然名落孫山,他很喪氣地回到家里,把從前寫過的文章統(tǒng)統(tǒng)找出來燒了,從此必門苦讀。蘇洵痛下決心,苦讀了五、六年。有一天,他覺得自己可以寫文章了,便提筆寫了一篇,一時文思泉涌,許多道理很自然地從他的筆下寫出來,蘇洵覺得仿佛這幾年所讀的書,使他的腦子裝滿了學問。于是,蘇洵的學識及文章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大文學家歐陽修,從此,他的文章便成了人人爭讀的作品。第一百一十四頁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28頁。第一百一十五頁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28頁。[故事]宋朝時,有個名叫梁灝的人,從年輕時,就開始參加考試,想一舉成名,可是年年考,卻年年落榜,雖然已經(jīng)考了無數(shù)次,但他卻一點也不灰心。梁灝的兒子也是好學不卷的人,而且也已經(jīng)高中狀元了,梁灝見兒子中了狀元,除了高興之外,自己的期許也更深,他立定志愿,一定要考上狀元。從此,他更用功,每一個朋友見到他如此用功,就勸他不要這么辛苦,兒子已是狀元了,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何必還要自己去爭功名呢!但是,梁灝并沒有受這些話的影響,仍然日夜苦讀。黃天不負苦心人,在他八十二歲那一年,他終于考中狀元了。當皇帝召見他時,他的表現(xiàn)絲毫不遜于年輕的狀元,所以深得別人的贊賞。梁灝對于自己以滿頭白發(fā)的高齡才中狀元,一點也不以為意,因為他終于達到了目標,完成了心愿。第一百一十六頁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28頁。第一百一十七頁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28頁。[故事]祖瑩是北齊時的人,很小的時候,就能背誦《詩經(jīng)》及《尚書》一類的書。由于祖瑩整天手不釋卷的用功讀書,常常連覺也不想睡,他的父母在心疼之下,之好把家里的燈火給藏起來,不讓他讀的太晚。好學又聰明的祖瑩,便在父母都睡著后,拿出自己預藏好的火種來照明,為了不讓父母看見,他還拿了衣服把門窗遮住,為的是要安心讀書。祖瑩有一次讀的太晚了,竟睡過頭了,醒來事以誤了上學的時間,便匆忙的趕到學校去,正好論到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