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_第1頁
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_第2頁
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_第3頁
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_第4頁
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靈泉寺唐代記兩稅征收考

唐德宗元年(1780年)頒布的兩稅法是中國古代稅制的一項重要變革,影響了古代稅制的1000多年。近代以來,兩稅法一直是唐史學界和經(jīng)濟史學界、財政史學界久盛不衰的研究課題,已經(jīng)發(fā)表的相關學術論著至少有幾百項1,可以說兩稅法的所有問題以及兩稅法與經(jīng)濟史、財政史甚至是政治史相關的各個層面各個問題幾乎都有涉及。盡管學術界對兩稅法文獻材料的發(fā)掘和研究選題差不多網(wǎng)羅殆盡,幾無遺漏,但并非沒有繼續(xù)拓展的空間,例如本文擬探討的安陽靈泉寺唐代題記,雖然有的學者注意到了它與兩稅法內容有關,但沒有進一步開掘,而且只注意到了題記的一部分內容而非全部內容,所得出的認識當然很有限;再如建中元年(780年)兩稅法在全國推行非常迅速,只有半年多時間,但與此同時割據(jù)藩鎮(zhèn)地區(qū)是否得到實施呢?實施程度如何呢?假如此時沒有實施,那么何時實施昵?如上問題雖有學者談及或提到,然而迄無專論。因此,本文擬以靈泉寺唐代題記的文本分析為基礎,對題記涉及的兩稅法內容進行鉤稽排比,從中發(fā)現(xiàn)以往所忽略的內涵和史籍所不載的材料,并進而就兩稅法在河朔割據(jù)藩鎮(zhèn)地區(qū)的實施時間及其限度,發(fā)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以期豐富和推進兩稅法的研究。所見未必允當,殷望大家不吝指正。一、《禹璜全題記》小序靈泉寺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區(qū)西南25公里的寶山之麓,安陽縣善應鎮(zhèn)南坪村南。該寺原名寶山寺,由東魏高僧道憑法師于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創(chuàng)建,后改名靈泉寺。這里山青泉碧,谷幽林深,隋唐時期香火極盛,號稱北方佛教圣地、“河朔第一古剎”。寺院現(xiàn)有唐代石塔兩座,其中西塔塔身東外壁鐫刻有唐人題記多處,清人陸心源光緒年間編纂的《唐文拾遺》卷32錄有唐人禹璜的《靈泉寺題記》,稱:圃人禹璜,以咸通八年五月自宗城拜安陽。是月十八日較夏租,面寶山之崔嵬,稅車半日,捫蘿環(huán)澗,力抵危峰,矚盟津於前,眄常山於后,左揖泰岳,右俯莘,流情肆目,獨暢其巔。雖乘查之問霄漢,入壺而觀太虛,未必多此。十九日紀,從者鐵兒、阿用、十四。明年夏五月廿八日,又攉麥租,再游于寺,頗息塵思。禹璜記。編者稱題記源自《安陽縣金石錄》(清人武億編纂,乾隆年間刊刻),查《續(xù)修四庫全書》本《安陽縣金石錄》卷4,以上題記被分為兩目,前一目作《禹璜題名記》,后一目作《禹璜再題記》,題記內容與上文所錄無異,但有編者對題記內容介紹的的按語,《禹璜題名記》按語稱:案題記正書,自左起,在靈泉寺佛殿前西塔。文云:圃人禹璜(中略)從者鐵兒、阿用、十四?!短茣な池浿尽返伦谙鄺钛鬃鲀啥惙?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此稱較夏租,猶秉兩稅定法也。自宗城拜安陽,不著其為某官,疑當為丞尉之屬,書法最精卓?!队龛兕}記》的按語稱:案題記行書,自左起,于前題各為一石,連砌塔上。文云(中略)據(jù)八年已稱“較夏租”,此題又言“攉麥租”,征求之役,官為之身督,言之實有心矣。據(jù)《安陽縣金石錄》卷4,在以上《禹璜題名記》和《禹璜再題記》之后,還有《鄭題名記》,此題記內容與我們將要討論的禹璜題記有關,因此也一并移錄如下:案題記自左起,行書,附禹璜再題之后,文云:“鄭后年復來,寂無人煙,登山焚香而返。”又一行大書,徑寸余,在題石前,題“縣令鄭”四字。另行書“端午日”三字?!昂竽辍碑斨赶掏ㄊ昙撼?869年)也。此題令者,舊志皆未訪及?!栋碴柨h金石錄》將唐人題記分作三目,分別是《禹璜題名記》、《禹璜再題記》和《鄭儅題名記》,但關于三處題記相互位置關系的記述不易理解,不過,這只要對照一下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編《寶山靈泉寺》第321頁有關題記的拓片就可一目了然2。從拓片看,《禹璜題名記》正文六行落款三行(其中正文第6行字跡模糊,無法辨識),位于拓片右側;《禹璜再題記》共三行,位于拓片左側;《鄭儅題名記》居于《禹璜題名記》和《禹璜再題記》之間,共三行,其中“鄭儅后年復來,寂無人煙,登山焚香而返”占兩行,字跡勉強可以辨識,“端午日”獨占一行,字跡比較清楚。至于“縣令鄭儅”一行四字,位于《禹璜再題記》之左側,即拓片的左緣,此行題記應與《鄭儅題名記》無關,屬于一處獨立的題記,僅僅是鄭儅官職姓名的題寫3。換言之,西塔塔身東外壁鐫刻的唐人題記實為四處,一是《禹璜題名記》,二是《禹璜再題記》,三是《鄭儅題名記》,四是“縣令鄭儅”。《禹璜題名記》的大意是說作者于咸通八年五月自宗城調任安陽,當月十八日即前往寶山之下的靈泉寺一帶收取夏租,半天即完成收稅任務,然后攀緣登山,直至顛峰,作者前瞻黃河盟津,后顧北岳常山(即恒山),左指東岳泰山,右瞰莘(當是山名),極目遠望,盡情暢想,不由感嘆“乘查之問霄漢,入壺而觀太虛”也不過如此?!队龛兕}記》的大意是說作者于明年(即咸通九年)五月廿八日又來收取麥租,再次游覽靈泉寺,心靈受到凈化?!多崈}題名記》的大意是說作者于后年(即《安陽縣金石錄》編者所說的咸通十年)端午日又一次來到靈泉寺,但寂無人煙,遂登山焚香而返。從《禹璜題名記》和《禹璜再題記》內容可知,禹璜到靈泉寺一帶的主要目的是“較夏租”和“攉麥租”,游覽靈泉寺應是順便行為?!多崈}題名記》內容較簡單,沒有涉及此行的主要目的,但從其題署的日期是五月的“端午日”推測,也應該與禹璜一樣,屬于“較夏租”和“攉麥租”之類,至于所云“寂無人煙”一語,當指靈泉寺內而言。禹璜其人,現(xiàn)存唐代史籍不見記載,既于咸通八年(867年)、九年任職于安陽縣,當是唐末宣宗至昭宗時期人。關于禹璜的身份,《唐文拾遺》編者稱其為“安陽縣令”,可能是依據(jù)題記“自宗城拜安陽”而推測;《安陽縣金石錄》編者稱“疑當為丞尉之屬”,推測是安陽縣丞、縣尉之類,可能是考慮到《鄭儅題名記》有“縣令鄭儅”的緣故4。以上兩種推測,筆者傾向于《唐文拾遺》編者的意見為是,理由有三:第一,禹璜在題記中自稱“自宗城拜安陽”,據(jù)《舊唐書》卷39《地理志二》,宗城長期為河北道貝州屬縣,天三年(906年)始改名廣宗,歸屬魏州5,禹璜自貝州宗城縣調至相州安陽縣任職,當月即下鄉(xiāng)征稅,且在靈泉寺刊石題壁,雖然并沒有點名官職,但從口氣看不似“丞尉之屬”,倒像是一縣之尊(如果是縣丞、縣尉,可能反而更需要道明官職),這與鄭■雖身為縣令卻不在《鄭儅題名記》中不涉及身份一樣。第二,《禹璜題名記》和《禹璜再題記》之后是《鄭儅題名記》,鄭儅自題為“縣令”,且時間恰在禹璜兩度題記之后的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因此可以逆推禹璜也是縣令,應是鄭儅的前任,而未必是鄭儅的僚屬,禹璜任職時間在咸通八年(867年)、九年。第三,禹璜在題記中自稱“圃人”,按圃本指種植果木蔬菜的園地,圃人即種菜之人,猶今言之菜農、園丁之類,筆者所能查檢的史籍,不見有別種含義的解釋。但禹璜以官員之身臨治安陽,自稱“圃人”絕非其詞本意,應類似于古人稱地方官的“牧人”、“牧民官”之類?!澳寥恕北緫Q“牧民”,即“牧民官”之意,但因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故改稱“牧人”,如《文苑英華》卷281馬戴《送田使君出蔡州》詩“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輕”即是,這個推測假如成立,也能說明禹璜應為縣令而非縣丞、縣尉。總之,禹璜的身份為安陽縣令的可能性比較大。靈泉寺西塔一壁之上匯集唐人四處題記,且三處圍繞同一主題而年代依次,這不僅在太行山以東地區(qū)獨有,即使在整個華北地區(qū)也極其罕見,因此,它所提供信息的內涵豐富和穩(wěn)定可靠都不言而喻。靈泉寺唐人題記的學術意義,誠如清金石學家武億所指出的那樣,“《唐書·食貨志》德宗相楊炎作兩稅法,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此稱較夏租,猶秉兩稅定法也?!蔽鋬|將題記中的“較夏租”與唐兩稅法聯(lián)系起來,確為卓見。按《禹璜題名記》稱“是月十八日較夏租”,“較”古通“?!?有比較、考校、記數(shù)、計較等意,“較夏租”亦即計量收取夏租,“夏輸無過六月”,亦稱“夏稅無過六月”,武億指出“較夏租”就是兩稅法的“夏輸”,亦即“夏稅”,完全正確。不過,靈泉寺唐人題記對于研究唐代兩稅法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它至少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在夏稅起征的時間上,提供了具體的實證材料,反映了五月提前征稅的普遍,印證了相關史籍記載的正確。我們知道,唐代兩稅法有關征收時間的規(guī)定是“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6,但這只是規(guī)定了納稅時間的下限,并沒有涉及納稅開始的時間。夏稅何時開始征收,從目前所知建中元年(980年)開始實施兩稅法的所有文獻看,都沒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多數(shù)研究者常對此忽視,不過,張澤咸先生《唐五代賦役史草》第四章“兩稅法”曾對此有專門研究,他在第131頁指出,《冊府元龜》卷488《賦稅》所載唐穆宗即位后戶部侍郎判度支崔俊上奏中提到“準旨條夏稅六月一日起征”,《能改齋漫錄》卷2《二稅起催用周制》有“本朝夏秋二稅起催以六月、十月一日,至今州縣遵用。按王溥《五代會要》周顯德三年十月,宣三司指揮諸道州府,今后夏稅以六月一日起征,秋稅至十月一日起征,永為定制。乃知本朝循用周制”7,認為唐、五代和兩宋的夏稅都是六月一日起征。張先生的這一見解精當而細微,筆者贊同。崔俊上奏中提到“準旨條夏稅六月一日起征”的時間雖然是在唐穆宗即位之初,但筆者以為這一規(guī)定在兩稅法開始實施時就應如此。“六月一日”是朝廷規(guī)定的夏稅起征時間,但實際執(zhí)行情況遠非如此,張澤咸先生曾引用大量材料說明當時官府提前征稅的普遍,如唐德宗時期大臣陸摯曾力詆兩稅法的弊病,其中就說“定稅之初,期約未甚詳衷,旋屬征役多故,復令先限量征”,“征收迫促,亦不矜量,蠶事方興,已輸縑稅,農功未艾,遽斂谷租”8,《宋史》卷174《食貨志》“自唐建中初變租庸調法作年支兩稅,夏輸毋過六月,秋輸毋過十一月,遣使分道按率。其弊也,先期而苛斂,增額而繁征,至于五代極矣”,聶夷中詠田家詩“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等,都說明了提前征稅“先期而苛斂”的現(xiàn)象嚴重存在。靈泉寺唐人題記恰好印證了這一點。如前所述,《禹璜題名記》、《禹璜再題記》和《鄭儅題名記》是禹璜和鄭儅參與三年夏稅征收的題記,禹璜參與的咸通八年(867年)夏稅征收的時間是五月十八日,咸通九年夏稅征收的時間是五月廿八日,鄭儅參與的咸通九年夏稅征收時間是五月端午日,題記表明安陽縣從咸通八年(867年)到咸通十年連續(xù)三年的夏稅征收時間都是在當年的五月,早則上旬的端午日,晚則下旬的廿八日,都早于官方“六月一日”的制度規(guī)定。由此足見兩稅法的夏稅“先限量征”、“先期而苛斂”確非虛語,靈泉寺題記以第一手實證材料的形式印證了夏稅提前征收的普遍。如果說陸摯奏議所反映的是兩稅法實施初期的情況,那么安陽縣連續(xù)三年夏稅征收時間都在五月則表明兩稅法在實施將近百年之后,“先限量征”的問題不僅未能解決,反而積弊成習,已經(jīng)是痼疾難除了。第二,在征稅過程和征稅方式上,反映了縣令參與征稅的現(xiàn)象,提供了史籍所不見記載的一些細節(jié)和新材料。從《禹璜題名記》、《禹璜再題記》和《鄭儅題名記》可見,在三個年度的征稅中,禹璜和鄭節(jié)都參與其中,這說明他們作為一縣之尊的縣令負有直接征稅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已經(jīng)知道,靈泉寺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區(qū)西南25公里的寶山之麓,唐代的安陽縣即今安陽市區(qū)所在,禹璜和鄭節(jié)親至靈泉寺,還說明他們是攜帶“稅車”直接到遠離縣城的窮鄉(xiāng)僻壤征稅,而非他們在縣城坐等納稅。官吏下鄉(xiāng)征稅這一認識也可以在史籍得到印證,例如柳宗元著名的《捕蛇者說》曾有這樣一段話來形容下鄉(xiāng)官吏的橫暴:“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捕蛇者說》描寫的場景未必是征收夏稅,但肯定包括夏稅的征收。無論如何,靈泉寺題記對縣令直接下鄉(xiāng)參與夏稅征收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大家知道,在唐代前期,或者準確地說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時代,縣令的職掌有明確的制度規(guī)定,《唐六典》卷30稱:京畿及天下諸縣令之職,皆掌導揚風化,撫字黎氓,敦四人之業(yè),崇五土之祠,養(yǎng)鰥寡恤孤窮,審察屈,躬親獄訟,務知百姓之疾苦;所管之戶,量其資產,類其強弱,定為九等;其戶皆三年一定,以入籍帳。若五九、三疾及中丁多少,貧富強弱,蟲霜旱澇,年收耗實,過貌形狀,及差科簿,皆親自注定,務均齊焉。若應收受之田,皆起十月,里正勘造簿歷,十一月縣令親自給授,十二月內畢。至于課役之先后,訴訟之曲直,必盡其情理。每歲季冬之月,行鄉(xiāng)飲酒之禮,六十已上坐堂上,五十已下立侍于堂下,使人知尊卑長幼之節(jié)。若籍帳、傳驛、倉庫、盜賊、河堤、道路,雖有專當官,皆縣令兼綜焉,縣丞為之貳。從上引材料可見,縣令的職掌有躬親和兼綜兩類,如五九三疾、中丁多少、貧富強弱、蟲霜旱澇、過貌形狀及差科簿等“親自注定”9,即屬于必須躬親的事務,而籍帳、傳驛、倉庫、盜賊、河堤、道路等事務則由專當官負責,縣令不必親自處理,只是“兼綜”而已??h令躬親的事務之所以包括五九三疾、中丁多少、過貌形狀及差科簿等,因為在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時代,賦稅的依據(jù)是“丁身為本”,它們與稅收的多少直接相關,所以這些關鍵性的簿籍須由縣令親自處理。但兩稅法時代賦稅的主要依據(jù)變?yōu)椤百Y產為宗”之后,縣令在夏秋兩稅征收中的作用和具體職掌如何,現(xiàn)存的唐德宗時期頒布的兩稅法法令文本不見記載,因此這些問題成為兩稅法研究中的死角和盲點。靈泉寺題記表明縣令直接下鄉(xiāng)參與夏稅征收,它至少為我們研究縣令在唐代兩稅法征納過程中的參與方式和作用方式提供了新的資料,彌補了史籍記載的不足。二、第二,關于兩稅法在河北實施的時間靈泉寺所在的安陽唐代屬相州,相州在唐后期長期隸屬于魏博鎮(zhèn),魏博鎮(zhèn)是唐代割據(jù)藩鎮(zhèn)的主要代表之一,因此,靈泉寺唐代題記對研究兩稅法在唐代割據(jù)藩鎮(zhèn)實施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兩稅法在唐代割據(jù)藩鎮(zhèn)是否實施之所以成為問題,主要是因為割據(jù)藩鎮(zhèn)以“不稟朝旨,自補官吏,不輸王賦”10、“戶版不籍于天府,稅賦不入于朝廷”11、“貢賦不入于朝廷”12而著稱,既然他們“職貢不入,法令不加”,人們自然會對割據(jù)藩鎮(zhèn)地區(qū)是否實施兩稅法提出疑問,何況兩稅法推行的時間是唐德宗的建中元年(780年),這時河朔藩鎮(zhèn)早已形成并運轉多年,不少學者認為唐王朝推行兩稅法的目的之一是削弱地方藩鎮(zhèn)的經(jīng)濟實力,既然如此,兩稅法在河北地區(qū)的實施是否會遭到河朔藩鎮(zhèn)的抵制呢?而且,兩稅法頒布之后的次年,河朔三鎮(zhèn)就相繼叛亂,直至稱王建號,與唐朝廷的對立達到頂峰,那么,在這種背景之下,兩稅法在河朔地區(qū)還有否可能得到推行呢?或者說叛亂之前推行的兩稅法是否還在繼續(xù)維持呢?這是兩稅法和藩鎮(zhèn)研究中應該回答而且是必須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學者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本身并沒有多大分歧,就筆者所知而言,均認為或傾向于認為河北地區(qū)實施了兩稅法,靈泉寺唐代題記可以作為學者們的鐵證,但學者們的分歧是在何時實施,如翦伯贊認為:“穆宗即位以后,調換了河北諸鎮(zhèn)的節(jié)度使,在河北實行了榷鹽法和兩稅法”13;張澤咸在列舉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正月南郊改元赦、七月再次下詔后也說“經(jīng)過長期與藩鎮(zhèn)較量,朝廷的力量增大,在淮西及河北地區(qū)也推行了兩稅法”14;賈燕紅《唐后期河北道區(qū)域性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文也據(jù)長慶元年(821年)詔和靈泉寺唐代禹璜題記,主張?zhí)颇伦谝院箝_始實施兩稅法15。但張國剛認為:“河朔型藩鎮(zhèn)不輸王賦,但兩稅法亦仍實行”,主張實施的時間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16。方積六也認為“河朔三鎮(zhèn)大體上推行唐朝廷規(guī)定的兩稅法”,雖然沒有明確談及推行的時間,不過所引材料有德宗貞元八年(792年)的內容,實際上也是主張自德宗初年即已開始推行17。簡而言之,以上兩種意見,前者認為實施的時間是在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后者認為是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翦伯贊、張澤咸、賈燕紅諸先生之所以認為兩稅法在河北地區(qū)的實施在唐穆宗長慶以后,可能主要是因為此前的唐憲宗削藩戰(zhàn)爭取得勝利,河北藩鎮(zhèn)受到震懾,魏博、成德、盧龍、滄景等紛紛歸順朝廷,出現(xiàn)了所謂“俾歲大穰,河朔底寧,邊封靖謐”的“元和中興”局面,具備了實施兩稅法的政治條件和背景。然而筆者更傾向于張國剛、方積六先生的意見,張國剛在《唐代藩鎮(zhèn)研究》第87頁提出建中元年(780年)河北地區(qū)實施兩稅法的證據(jù)有:黜陟使洪經(jīng)綸在河北推行兩稅法期間,曾在州樹立碑銘(依據(jù)的是《寶刻叢編》卷6《州》引《金石錄》),在幽州表彰風化(據(jù)《舊唐書》卷162《高霞宇傳》),在魏博裁減官卒(據(jù)《舊唐書》卷127《洪經(jīng)綸傳》);貞元八年(792)朝廷派秘書少監(jiān)常咸往恒冀德棣深趙等州,中書舍人奚陟往申光蔡等州宣慰賑給諸州遭水災百姓,敕令其賑給與賜物“并以所在官中兩稅物、地稅米充給”(據(jù)《文苑英華》卷435《遣使賦給天下遭水災百姓敕》等);貞元十八年(802)七月敕又云“蔡申光三州言,春大水,夏大旱。詔其當?shù)纼啥?除當軍將士春冬衣賜及支用外,各供上都錢物已征及在百姓腹內,量放三年”(據(jù)《冊府元龜》卷491《蠲復一》)。張國剛所舉三個方面的材料,筆者以為都可以成立。筆者在《關于唐憲宗元和時期割據(jù)藩鎮(zhèn)的戶口申報》一文曾就《元和郡縣圖志》多載割據(jù)藩鎮(zhèn)戶口一事進行探討18,其中考證建中元年(780年)河北黜陟使洪經(jīng)綸河北之行負有推行兩稅法和按比戶口等責,得出了“洪經(jīng)綸在河北道按比戶口的措施得到了執(zhí)行或至少是一定程度的執(zhí)行”的結論。這也同樣適用于說明洪經(jīng)綸在河北道推行兩稅法的情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再舉出兩條河北藩鎮(zhèn)實施兩稅法的具體例證: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廷與河朔割據(jù)藩鎮(zhèn)戰(zhàn)爭正酣之際,唐德宗為爭取民心專門頒敕兩河百姓,“俾我一戎,永清四海,則頒賦名目悉停,兩稅定數(shù),亦各減放,以便萬姓,咸與昭蘇”19,許諾戰(zhàn)爭結束后各種“頒賦名目”全部停止,“兩稅定數(shù)”予以減免,可見戰(zhàn)爭之前亦即建中元年(780年)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已有“兩稅定數(shù)”;再如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為征討成德鎮(zhèn)王承宗下詔:“其接近賊界(指成德鎮(zhèn))州縣,自軍興以來,供饋繁,嗟我疲瘵,良增憫然,應元和十年兩稅斛斗錢物,在百姓腹內者,并十一年夏稅,并宜放免。”20當時反叛的藩鎮(zhèn)只有成德鎮(zhèn),而成德六州位于唐代河北道的中部,北臨幽州鎮(zhèn)和易定鎮(zhèn),南接昭義鎮(zhèn)和魏博鎮(zhèn),東連滄景鎮(zhèn),接近“賊界”的州縣只能是此數(shù)鎮(zhèn)之州縣,因此而知憲宗所放免的“兩稅斛斗錢物”、“夏稅”等必然包括除成德鎮(zhèn)之外的河北其他藩鎮(zhèn),這也同樣可以證明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在唐穆宗長慶年間之前已推行了兩稅法??梢赃@樣說,建中元年(780年)河朔割據(jù)藩鎮(zhèn)與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地區(qū)一樣同步推行了兩稅法,兩稅法在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的實施確信無疑。當然也應該看到,兩稅法在河朔割據(jù)藩鎮(zhèn)的實施又是不完整的,也是有限度的。我們知道,兩稅法的內涵非常豐富,中外許多學者都有概括,如日野開三郎概括的單稅原則、一年分兩次征收原則、量出制入原則、與資產對應原則、“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原則、錢數(shù)納錢原則等21,李錦繡概括的戶無主客原則的確立、地稅成為夏秋稅斛斗、以錢為額租傭調納入錢額科率中、以支定收、租稅三分等22,李志賢概括的制稅的預算原則、征稅之對象、課稅之標準、征收之物品、稽征之稅額、納稅之期限、制稅權的控制、賦稅之放免、對舊征稅項和呈報丁額的要求、稅收的分配與使用等十個方面23,但筆者以為,兩稅法的所有內容其實可以概括為兩大部分或曰兩個基本面,即有關征稅對象、種類、期限、標準、稅額等的規(guī)定和稅收分割的規(guī)定,前者屬于征管階段的制稅原則(或曰征稅原則),后者屬于征納之后的稅收分割原則。這兩個原則實為兩稅法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原則。兩稅法的兩個基本原則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二月頒布的“起請條”中體現(xiàn)得最為集中,“起請條”稱:令黜陟觀察使及州縣長官,據(jù)舊征稅數(shù),及人戶土客定等第錢數(shù)多少,為夏秋兩稅,其鰥寡獨不支濟者,準制放免,其丁租庸調,并入兩稅,州縣常存丁額,準式申報。其應科斛斗,請據(jù)大歷十四年見佃青苗地額均稅。夏稅六月內納畢,秋稅十一月內納畢。其黜陟使每道定稅訖,具當州府應稅都數(shù),及征納期限,并支留合送等錢物斛斗,分析聞奏,并報度支、金部、倉部、比部。24引文中的“其黜陟使每道定稅訖,具當州府應稅都數(shù),及征納期限,并支留、合送等錢物斛斗,分析聞奏,并報度支、金部、倉部、比部”,談的是兩稅收入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進行分配的問題,即稅收分割的過程、種類和程序等問題,屬于兩稅法的稅收分割原則,其余內容屬于制稅原則?!爸Я簟⒑纤偷儒X物斛斗”一語表明,兩稅收入至少可以劃分為“支留”、“合送”兩大部分?!爸Я簟本褪莾啥愂杖敕指钪械牡胤剿妙~;“合送”則是兩稅分割中的上繳中央的份額?!爸Я簟⒑纤汀敝皇菍啥惙指畹囊环N籠統(tǒng)概括,事實上,“所謂支留、合送,是由留州、送使、上供三個份額構成的”25,盡管“起請條”的措辭中不見有留州、送使、上供等詞,但有理由相信,在中央政府正式以法令形式頒行兩稅法的同時,就已經(jīng)存在對兩稅進行三分的事實,只是暫未有留州、送使、上供之名而已。元稹云:“自國家置兩稅已來,天下之財,限為三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就反映了這一點。26上供是輸送京師,上繳中央的份額,相當于“起請條”中“合送”的內容,“留使”、“留州”則是對“支留”的更為具體的劃分。兩稅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間以留州、送使、上供的方式進行分割,這就是所謂的兩稅三分制原則,也是兩稅法稅收分割原則的具體化。我們說兩稅法在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確實得到了實施,是指兩稅法的制稅原則而言,我們又說這種實施是不完整的和有限度的,則是指兩稅法的稅收分割原則在河朔割據(jù)藩鎮(zhèn)沒有得到真正貫徹和落實。這里所說的稅收分割原則“沒有得到真正貫徹和落實”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兩稅三分制中的“上供”部分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史籍中大量見到的“不輸王賦”、“稅賦不入于朝廷”、“貢賦不入于朝廷”、“藩鎮(zhèn)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等即屬于此類,無須贅舉。第二層含義是說兩稅法在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實施之初,在理念上或曰財政收支帳目上應該是有“上供”名目的,盡管實際并未上解。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分析中得到證實。建中三年(782年)初,唐德宗平叛戰(zhàn)爭一度取得進展,成德鎮(zhèn)叛帥李惟岳為部將所殺,叛將定州刺史楊政義投降唐軍,“時河北略定,惟魏州未下。河南諸軍攻李納于濮州,納勢日蹙。朝廷謂天下不日可平”27,因此德宗下詔擬安排戰(zhàn)后事宜,《冊府元龜》卷491《邦計部·蠲復三》載其事稱:唐德宗建中三年,既誅李惟忠(岳),下詔易定深趙常冀節(jié)度觀察管內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給復三年。28此事亦見于《新唐書》卷7《德宗本紀》建中三年(782年)二月條,稱:“給復易、定、深、趙、恒、冀六州三年?!币?、定、深、趙、恒、冀六州即成德鎮(zhèn)所轄諸州。詔書將成德鎮(zhèn)的稅收分為“本道所用”和“本道所用外”兩部分,擬定的優(yōu)免計劃只限于本道所用之外的部分。很顯然,“本道所用”指的是“支留、合送”中的支留部分,亦即兩稅三分制中的留使留州部分,“給復”的“本道所用外”只能是“上供”部分,這里沒有“上供”之名而有其實。又,前引《冊府元龜》卷491《蠲復一》有貞元十八年(802)七月敕,稱:蔡申光三州言,春大水,夏大旱。詔其當?shù)纼啥?除當軍將士春冬衣賜及支用外,各供上都錢物已征及在百姓腹內,量放三年。蔡、申、光三州為淮西鎮(zhèn)轄州,引文說明淮西鎮(zhèn)的兩稅收入除本鎮(zhèn)“當軍將士春冬衣賜及支用”外,還有“供上都錢物”,也是按兩稅三分制劃分,包括有“上供”的名目。雖然上引材料不屬于河朔藩鎮(zhèn)的范圍,但淮西鎮(zhèn)與河朔藩鎮(zhèn)一樣,均屬于割據(jù)藩鎮(zhèn)的性質,淮西鎮(zhèn)的材料同樣可以旁證河朔藩鎮(zhèn)??傊?河朔藩鎮(zhèn)在推行兩稅法之初,至少在觀念上或財政帳目上應該是有“上供”名目的。以上我們認定兩稅法建中元年(780年)就已在河朔藩鎮(zhèn)地區(qū)實施,并認為在稅收的分割上應有“上供”名目,那么,這又該如何理解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詔書要求河北“團定兩稅”呢?有關長慶元年(821年)要求河北“團定兩稅”的詔媸共有兩條,一是《文苑英華》卷426《長慶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二是《冊府元龜》卷488《邦計部·賦稅二》長慶元年七月制,分錄如下:河北諸道管內,自艱難以來,久無刑法,各隨所在,征斂不時,色目至多,都無藝極,宜委本道觀察使勘實,據(jù)桑產及先各征配,量輕重團定兩稅,務令均濟;其刺史已下俸料,仍州縣戶口、徵科多少,并職田祿粟作等第?!?9今淮蔡并山東率三十余州,約數(shù)千里,頒賜可于巨萬,給復有至于連年,應河南、河北等州給復限滿處置,宜委所在長吏審詳墾田并桑見定數(shù),均輸稅賦,兼濟公私,每定稅訖,具所增加賦申奏。其諸道定戶,宜委觀察使、刺史,必加審實,務使均平,京兆府亦宜準此。這兩條材料的確容易使人產生誤解:以為河朔藩鎮(zhèn)在長慶元年(821年)以后才推行兩稅法,但只要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以上引文至少有兩點值得重視:第一,它主要是解決“征斂不時,色目至多”的問題,企圖通過“團定兩稅”,達到“務令均濟”、“均輸稅賦”、“務使均平”的均稅目的,這從《長慶元年正月三日南郊改元赦文》還提到“天下兩稅外不得雜(別)有差率,刺史若(如)違越,委觀察使舉奏”,強調取消“兩稅外”的苛捐雜稅,也能印證。此外,《資治通鑒》卷241穆宗長慶元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