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解讀)(教學課件) 高二歷史 (統(tǒng)編版選必1)_第1頁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解讀)(教學課件) 高二歷史 (統(tǒng)編版選必1)_第2頁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解讀)(教學課件) 高二歷史 (統(tǒng)編版選必1)_第3頁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解讀)(教學課件) 高二歷史 (統(tǒng)編版選必1)_第4頁
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單元解讀)(教學課件) 高二歷史 (統(tǒng)編版選必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單元解讀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五單元

貨幣與賦稅制度

國家財政不可或缺的支柱貨幣發(fā)行稅收征繳中國:貨幣發(fā)展的歷程西方: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古代中國:賦役制度的發(fā)展近現(xiàn)代中國:關稅、個人所得稅課標解讀課標解讀①了解中外歷史上貨幣發(fā)行和使用情況,以及現(xiàn)代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②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③了解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chǎn)生及其在中國的實行。【內容要求】單元預覽【時空坐標】單元預覽【整體感知】貨幣與賦稅制度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chǎn)物。中國貨幣經(jīng)歷了由海貝、金屬向紙幣的演進過程,明朝中期以后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近代中國銀元與鈔票等先后流通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人民幣在解放區(qū)開始發(fā)行,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

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拓展,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在19世紀初建立起來,實行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單元預覽【整體感知】貨幣與賦稅制度

古代中國賦稅制度的征稅標準從以人丁為主向以土地、財產(chǎn)為主轉變,征收內容由以實物、勞役為主向征收貨幣演變;1937年,中國結束國內關稅與國境關稅長期并存的局面,但海關大權控制在西方列強手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收回關稅自主權,征稅內容與國際接軌,開征個人所得稅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2課時)任務1:了解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任務2:認識中國作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歷程,認識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fā)展是各個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任務:建構思維導圖;單元測試及講評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1課時)單元整合和測試、評講(2課時)唯物史觀史料實證課時安排任務1:結合文獻材料分析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趨勢和特點,理解中國古代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賦役制度不斷變革,時空觀念任務2:結合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的史實,認識關稅自主權的喪失對中國經(jīng)濟的巨大危害,家國情懷1.單元導語解讀:本單元的題目是“貨幣與賦稅制度”,主要從國家財政視角講述貨幣發(fā)行和賦稅征收是國家的社會職能。本單元導語分為兩個部分。第-部分是對本單元教科書主要內容的簡要概述。①歸納了從貨幣產(chǎn)生、演進到世界貨幣體系形成、完善的歷史線索。其次,總結了賦稅制度產(chǎn)生的背景,及其在中國從古到今的基本發(fā)展脈絡。

②是學習本單元的學業(yè)內容要求,具體內容基本與課標相關專題內容對應。單元設計2.單元重點及整體說明:(1)本單元內容涵蓋課標設定的三個學習要點:①中外歷史上的貨幣問題;②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

③關稅和個人所得稅。其中,前兩個要點內容相對復雜,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2)本單元具體包括兩課,分別是第15課《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其中,第15課對應課標設定的第一個學習要點,第16課對應第二個和第三個學習要點。單元設計3.

單元教學建議:

本單元教學內容具賄比較明顯的跨學科特征。教師單憑歷史學知識可能難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掌握一定的經(jīng)濟學、財政學基礎理論知識。

無論是貨幣制度還是賦稅制度,從古到今都有相當大的變化。其變化的深層動力,主要來自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