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試題_第1頁
大學語文試題_第2頁
大學語文試題_第3頁
大學語文試題_第4頁
大學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考試題型:一、填空10*1’=10’.(寫作風格、詩詞的默寫)二、選擇題5*2’=10’(基礎知識、文章的中心命題等)三、翻譯5*2’=10’(基本上是古文,一定是古文好嗎?。?/p>

四、簡答4*5’=20’(分析課文的藝術特點等)五、論述2*10’=20’(側(cè)重于更大方向上的文章的分析,要求更詳細一些)六、公文寫作1*10’=10’(通知是重點,也有可能是改錯形式的)七、大作文20’(傳統(tǒng)是材料作文,500-600字,老師提醒要注意寫標題,標點符號要用中文格式)

(按照老師上課的順序整理)

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大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方面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德以育人、啟發(fā)誘導、誨人不倦、言行一致

二、學習方法方面,主張學思結(jié)合、學行結(jié)合、溫故知新、虛心好學、實事求是、以學為樂??鬃幼⒅貙W生的個體發(fā)展,體現(xiàn)了教育的人文主義精神。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思想的主流。

對孔子“仁”的理念的看法。

在孔子的整個道德體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他認為仁就是“愛人”,就是“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又鲝垺盀檎缘隆?,“節(jié)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這種思想包括了對百姓的關心和愛護,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

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對比。

(1)老子追求清靜無為,莊子追求隨心所欲。

(2)老子與莊子的哲學目的和社會觀方向相反。老子哲學本質(zhì)上是歷史哲學(政治哲學),莊子哲學稱之為生命哲學(個體哲學)更恰當。莊子追求個人的自由、個體的超越,在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卻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極端。

(3)在道物關系上,老子和莊子也有不同?!独献印ざ逭隆分杏小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鼻f子也認為道生萬物,但莊子強調(diào)道在物中,認為道無所不在,甚至“在螻蟻”“在屎溺”。

(4)老子認為生死齊一,無就是有,有就是無,實則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其意常超出生死有無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故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因而有與世同波、安時處順一說,老子認為天道無為,實則無為無不為并重。

《秋水》的中心思想。

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勸導人,為人處世應該虛懷若谷,應知天外有天。

《秋水》是如何將高深而抽象的哲理化為生動具體的形象?

1、以寓言的形式闡明觀點本文與一般說理性文章不同,一般說理性文章只是局部地穿插寓言故事,寓言只作為例證出現(xiàn),而本文整篇就是一個寓言故事。河伯代表莊子思想的對立面,北海若則是莊子的代言人。敘述故事的過程就是論證說理的過程。所要闡發(fā)的哲理完全融化在具體的寓言形象之中,沒有直接道明,讓讀者通過故事去領悟。

《秋水》(節(jié)選)是如何寫景的?景物描寫對文章的說理起到了什么作用?

以景物描寫來烘托和渲染描寫了河水浩蕩的景象和大海無涯的氣勢,二者構(gòu)成對比,形象地表明了人在廣闊無比的宇宙中所知有限的觀點,也有效地襯托了河神與海神不同的認識境界,形象的渲染了主旨。

舉例說明《秋水》一文是如何通過援譬設喻將抽象的哲理化為具體的形象的?

通過援譬設喻的手段來揭示“井蛙”三句說明人的認識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動的環(huán)境,“小石小木”等三個比喻說明事物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對的,人在自然界中十分渺小,微不足道。文中借助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譬,生動貼切,而且往往連類而及,層見疊出,使抽象的結(jié)論蘊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使所欲闡述的深微玄奧的哲理增強了美感和形象性。

秋水的藝術特色

1.運用哲理性的寓言故事闡述事理;2.結(jié)構(gòu)嚴謹,故事內(nèi)在聯(lián)系緊湊;3.形象的描繪,靈活多樣的句式結(jié)構(gòu);4.多運用譬喻句式來增強說理的形象性與說服力;5.排比句式和反問句增強說理力度;6.逐層推進與逐層遞退的論述方法。

《春江花月夜》,(熟讀課文內(nèi)容,不要求背誦,分析第一部分的情感基調(diào)與藝術特色。)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fā)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開始四句暗示我們所吟詠的月夜位于長江下游,因為從詩中可以看出這里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涌,光耀千萬里。這里明為寫景,其實是寓情于景的。因為潮水漲落有定時,所以在中國傳統(tǒng)古典詩歌中海潮往往與信誓相連。這首詩中所寫的“明月共潮生”,應該在望日前后。潮生,使離人想起離別時的信約誓言;月圓,更使離人渴望親人團聚?!昂翁幋航瓱o月明”以設問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親人今夜飄零何處的相思之情,同時也使我們聯(lián)想到客人面對潮信明月,倍受思親之苦襲擾的情景?!敖魍疝D(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這四句的著眼點由江海交匯處轉(zhuǎn)到岸汀之上,寫江水繞著長滿芳草野花的江邊小洲流過,月亮的清輝灑滿散發(fā)著幽香的花林,仿佛給花林撒上了一層雪珠兒。月色潔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飛不易被人覺察,因而也使江邊的沙灘象鋪上了一層銀霜,以致只看得見月色而“看不見”白沙了。這里既描繪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潔靜,寧謐的景致,同時也襯托出人物心靈的純潔無瑕,細膩的筆觸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達到了主、客觀之美的和諧統(tǒng)一。

《春江花月夜》中寫了哪些情、景、理?這首詩的情感基調(diào)是是什么?

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并由此生發(fā)出對宇宙與人生關系的思索和對游子、思婦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這首詩的情感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詩中盡管不無青春苦短、歲月無情的傷感,但嘆息輕微,其中交織著對生命的留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的欣慰。盡管也有夫婦離別的哀愁,然而寫來柔婉似水,筆致纏綿,悠悠相思中飽和著脈脈深情,含蘊著對重逢的美好企盼。

簡析“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兩句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個體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但人類可以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得以延續(xù)、傳承,因此,人類就可以與“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一同得以永恒。作者對天人關系的新思索,超越了前人僅僅哀嘆生命短暫的窠臼,表現(xiàn)出個體生命與天地宇宙同一的渴望以及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因而在禮贊天地自然永恒的同時禮贊生命本身。

簡析白居易《長恨歌》的主要藝術特色。

一、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詩中接連描述了李、楊縱情恣樂的宮幃生活、安史之亂、玄宗出奔西行、馬嵬驛禁軍兵變、貴妃喪生等一系列情節(jié),場景轉(zhuǎn)換急速頻繁,令人不暇應接。

二、刻劃人物生動細膩本詩塑造了唐玄宗、楊貴妃兩個人物形象。作者不僅生動地描繪出了他們的行為舉止,而且還將筆觸深入到人物內(nèi)心,細膩刻劃了他們的心理。三、敘事、抒情、描寫熔于一爐敘事、寫景、抒情這三種表現(xiàn)手法既各盡其職,又互相配合協(xié)調(diào)。特別是在景物描寫中滲透著濃郁沉厚的情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長恨歌》作者是如何塑造楊玉環(huán)與唐皇的形象的?

對楊玉環(huán),著重描繪了她的美麗風姿和身登仙界后依然對玄宗忠貞不渝。作者將筆觸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如“聞道漢家天子使”以下諸句,寫楊妃身登仙界后依然懷念玄宗,傳導出她內(nèi)心悲哀、凄傷、酸楚、委屈、感激等百般感觸,把她不顧天人阻隔而苦苦相思的深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人盡力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又充分發(fā)揮藝術想象,勾畫出楊玉環(huán)的美麗的形象。

對唐玄宗,主要突出了他早先的耽樂誤國和晚來對楊的苦苦相思;作者將筆觸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生動地寫出了他的心理活動。如“夕殿螢飛思悄然”以下幾句,寫玄宗從傍晚到入夜、到夜深、到黎明、到清晨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動;寫出了他身上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劇氣氛。塑造了一位對愛忠貞不悔的君王形象。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jù)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zhuǎn)動人的故事。

《長恨歌》的主題相關問題

(或是譏諷荒淫,或是歌頌愛情,或是雙重主題。)

將此詩看成純粹的諷喻詩或是愛情歌頌都不恰當,它應是暴露與歌頌的統(tǒng)一,諷喻與同情的交織,既為李、楊愛情悲劇的同情之淚,又為他們的誤國,一嘆遺恨之聲,二者交相融匯。一方面由于世界觀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唐明皇這個歷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亂的制造者,又是一個所謂“五十年太平天子”,因此詩的主題思想也具有雙重性,既有諷刺,又有同情。

詩篇1/3敘述了歷史,而白居易用剩余2/3的篇幅,最多的筆墨,最深的情感來表現(xiàn)他們的愛情。詩人為何要在后半部分極力歌頌二人的愛情呢?所以單純的諷刺說是站不住腳的。那么它是否就是所謂的愛情說呢?聯(lián)系一下作者當時的心境。詩人年輕時與出生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兩個有情人最終沒能在一起。《長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詩人為失去與湘靈相會的可能而痛苦?!霸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許就是他借李楊二人的愛情來闡發(fā)自己的愛情觀,歌頌人們對團圓的美好的愛情生活的向往。但對于愛情主題說,認為這不僅僅是寫愛情的,第一部分寫李楊愛情的狂熱與執(zhí)著,但并沒有因為他們是難得的鐘情者而寬恕他們,最后還是揭示了他們愛情性質(zhì)與惡果。

既然長恨歌不是單純的愛情歌頌,也不是簡單的諷刺說,那么只好說:它是借李楊二人的愛情悲劇來勸諷當權者并告誡后人,同時歌頌人們對團圓的美好的愛情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在“新樂府”運動中地位?作用是什么?

新樂府的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白居易把新樂府的創(chuàng)作從個別人的分散行動,推進到一批人的共同行動的新階段。白居易在總結(jié)前人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現(xiàn)實主義的詩歌理論。代表作是《與元九書》,主要內(nèi)容有:1、認為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密切反映現(xiàn)實生活,尤其要反映民生疾苦,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和“惟歌生民病”等口號;2、在詩歌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上,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要求形式服務于內(nèi)容。

《段太尉逸事狀》的寫作特點

一是精心選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現(xiàn)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個方面;二是用個性化的語言行動塑造人物形象,描寫生動形象,而不作議論;三是使用倒敘手法,有利于主題突出,文章結(jié)構(gòu)巧妙。全文不著一句議論,寓情于事,以形傳神,繁簡得當。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讓事實和形象說話。

《段太尉逸事狀》選材有什么突出的特點?

選材精心,取材于真人真事,每一件事都側(cè)重凸顯段太尉思想性格的一個方面。第一件事“勇服郭晞”,體現(xiàn)了段太尉柔中寓剛,勇毅見于平易的鮮明個性。第二件事“仁愧焦令諶”。段秀實除了以剛勇取勝對方外,還具有仁信愛民之心,由他怒斥焦令諶的不敬、不恥、不愧,從側(cè)面烘托了段秀實仁厚慈惠的愛民之心。第三件事“節(jié)顯治事堂”,體現(xiàn)了段太尉不畏強暴,疾惡如仇、愛民如子的高貴品質(zhì),而且還有清正廉潔的節(jié)操。

文章所提到的三件逸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雖名異,彼此間也無聯(lián)系,但其精神是相通的。從作者客觀的敘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贊頌之情。

《段太尉逸事狀》為什么要打亂時間順序?

按順序,“仁愧焦令諶”之事應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將它移后,把“勇服郭晞”提前來寫,其好處是能充分體現(xiàn)寫作主旨?!坝路鶗劇弊钅苷f明和體現(xiàn)段太尉的不畏強暴,關心人民的正直官吏形象。同時,作者先寫劍拔弩張的氣氛和激烈的場面,能給讀者一種強烈的印象。然后寫段秀實性格中仁信愛民的一面,對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勢跌宕起伏,布局富有變化。這樣安排,能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第一段細節(jié)描寫、

蘇軾作品的藝術特色

一、“辭達”、“通脫”,有圓活流轉(zhuǎn)、錯綜變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維。如《前赤壁賦》

三、有詩化傾向,以情感和才氣為文,富于想象。

蘇軾的藝術成就

1.蘇軾以前的詞為應歌之曲子詞,多寫男女相思,寫花間酒下的傷別。蘇軾詞抒發(fā)磊落縱橫豪放之襟懷,擺脫花間詞婉轉(zhuǎn)之態(tài),為激越、豪放充分表現(xiàn)作者的人格個性。如《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蘇軾把詞的題材取向從應歌回歸到表現(xiàn)自我,并從現(xiàn)實生活中擷取創(chuàng)作題材,故蘇詞多為感事之作,有的還采用詞題小序的形式確定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交代創(chuàng)作動機。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定風波》。用記實手法寫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詞的抒情貼近現(xiàn)實生活,詞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chuàng)作主題也由分離走向統(tǒng)一對應。使詞的創(chuàng)作走向正視現(xiàn)實、面向社會和真實人生的大道,極大地拓寬了詞的取材范圍。

3、蘇軾用詞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負、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擴大了詞境,把詞家“緣情”與詩人“言志”結(jié)合起來,詞品與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和融合。

《浣溪沙·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詞分別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組合關系?

第一首寫久旱降雨后萬物生機盎然,百姓歡悅,到城外石潭祭神謝雨。第二首寫知府蘇軾謝雨道上,農(nóng)村少女爭看熱鬧,百姓舉行慶豐收的賽神會。第三首寫農(nóng)家煮繭繅絲,炒青麥磨面粉,期盼豐收。第四首寫暮春季節(jié)農(nóng)民的繅絲勞作和收獲勞動的果實,以及蘇軾酒渴到農(nóng)家喝茶。第五首寫雨后田野的清新氣象,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合而觀之,這組詞以“謝雨道上”為線索,時間是從早晨寫到黃昏,空間是沿著行進的路線描寫見聞,結(jié)構(gòu)上是第一首起始總寫,第五首結(jié)穴點明題旨,首尾呼應,整體上構(gòu)成了一幅雨后欣喜、生趣盎然的農(nóng)村風俗畫長卷。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體現(xiàn)出的作者什么樣的價值取向?

詞中處處體現(xiàn)一種與百姓之間的和諧關系,表現(xiàn)了與民親近,與民同樂思想感情和期望,躬耕田畝,回歸自然的價值取向。這在封建社會尤為難能可貴。

這五首詞的藝術特色:

形式內(nèi)容一致,格調(diào)清新,表現(xiàn)了與民親近,與民同樂思想感情和期望。以詩入詞,文風樸實,格調(diào)清新,不取艷辭,不采僻典,以詩的句法入詞,是這組詞的主要藝術特色。它完全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為農(nóng)村詞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良好的文風這是其中的第五首,文風樸實,格調(diào)清新,不取艷辭,不采僻典,擴大詞的格局。

“沈園二首”的藝術特色

第一首:一開頭就從視、聽兩個角度,有聲有色地渲染了一種暮歌的獨特的感傷情調(diào)。接著是直寫,對舊日尋蹤之地的印象。表面上看是寫沈園的亭臺樓閣、春草池塘,再也不是舊時模樣了!進一步體會是:沈園猶在,人事已非,痛心傷情的豈止是物。此時,老人仿佛又看見懷想中的唐琬,象受驚的鴻雁翩然從橋上走過,清澈的綠波中倒映著她美麗的身影。這首七絕由寫景切入,景中含情,轉(zhuǎn)而寫人,幻想畫面和現(xiàn)實畫面的兩相映襯,老人由現(xiàn)實而回憶,由傷感而癡迷,其傷心和凄涼盡在無聲之中了。

第二首:“夢斷香消四十年”老人又從癡迷的夢境中回到現(xiàn)實的沈園,茫然四顧,滿目凄涼,當年在春風中婆娑起舞的柳枝,于今已經(jīng)枯朽,再也不能飄絮了。四十年啦,樹猶如此,何況是人,這句看似寫景,實也寫人。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在證明那夢和夢中之人,已經(jīng)成為無可挽回的過去。老人已知自己來憑吊的機會不多了,也將不久于人世,歲月未能削減他思念之情?!蔼q吊遺蹤一泫然”這是滿含淚水的悲號之聲,象空谷音響,回蕩不息。此情此景,令人窒息的愛情悲歌,是何等風韻、悠揚的情韻

陸游的藝術地位。

《嬰寧》在結(jié)構(gòu)(線索)上有什么特點?

《嬰寧》在結(jié)構(gòu)上設置了兩條線索,從整體上看,《嬰寧》雖落筆于王子服遇美女、尋美女、娶美女的經(jīng)過,但內(nèi)里卻是一個鬼母養(yǎng)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過程。鬼母是鬼,她無所不能。是她為嬰寧選定了王子服,并煞費苦心地安排了上元節(jié)的邂逅,安排了吳生的誑言,安排王子服到三十里外的南山去尋找嬰寧,并一步一步地促成王生和嬰寧的愛戀、同歸和婚姻。作者一面讓鬼母躲在幕后做導演,用鬼蜮伎倆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

一面卻又讓鬼母走上前臺做演員,不斷地教誨嬰寧不要癡笑,而要做一個“全人”。

對這種云掩神龍的結(jié)構(gòu)安排,作者始終不點破,完全讓讀者思而得之,從而收到機巧四伏、趣味橫生的藝術效果。作者沒有直接說出自己對嬰寧的看法以及對她性格轉(zhuǎn)變走向的安排,但通過鬼母的言行卻使這些看法和意圖得到了點撥和彰顯。如此巧妙的構(gòu)思,使小說顯得更加含蓄有味。

分析嬰寧性格轉(zhuǎn)變的文化象征意義。

1.嬰寧的性格經(jīng)歷了從“無時不笑”到“矢不復笑”的巨大轉(zhuǎn)化。由原本天真爛漫的少女,轉(zhuǎn)變成孝敬知禮、勤勞練達的少婦,從自然人轉(zhuǎn)變?yōu)樯鐣恕?.作者十分欣賞嬰寧自然天真的個性,但也意識到嬰寧的這種個性是不合時宜的,必須把她的狐性鬼氣改造成人性人氣,否則,她今后的命運就令人堪憂。所以作者最終還是不得已地把嬰寧推上了順應現(xiàn)實的道路。3.這種性格的轉(zhuǎn)化意味著嬰寧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對社會禮法的順從,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禮教壓抑、窒息婦女健康天性的揭露與批判。4.嬰寧性格的轉(zhuǎn)化又是社會人生的必然,呈現(xiàn)出人類永遠無法解脫的個體性與群體性、自然性與社會性相矛盾的兩難困境。這不僅是嬰寧的悲劇,而是每個人人生的悲劇,甚至是整個人類的悲劇。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嬰寧性格的轉(zhuǎn)變,是人類永恒困境的象征,是整個人類永遠需要協(xié)調(diào)并為之付出沉重代價的個性與群體沖突的象征。

分析《嬰寧》中花與人的關系。(《嬰寧》中是怎樣描寫圍繞著嬰寧的鮮花的?這些筆墨的藝術效果如何?)

嬰寧每次出現(xiàn)中都伴隨著鮮花花是嬰寧生活的一部分,嬰寧是花的化身。自然、美麗、純潔、令人喜愛的鮮花,象征著嬰寧如山花野草般率性爛漫的性情,襯托出嬰寧的千姿百媚的容貌,同時還是嬰寧未受世俗沾染的純潔心靈的寫照。

另外,花也是故事發(fā)展的重要道具,嬰寧初出場時“拈梅花一枝”,再露面時“執(zhí)杏花一朵,俯首自簪”嬰寧的居所紅花夾道“豆棚花架滿庭中”,“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做姑娘時關心的是“視碧桃開未?”婚后尚攀登花架,摘花簪玩,竊典金釵,購佳種養(yǎng)花,連廁所都為她的花香熏染。因爬墻摘木香,為鄰家子所窺,導致鄰家子暴卒??梢哉f花推動了故事的發(fā)展。所以,在《嬰寧》花很重要的結(jié)構(gòu)上和內(nèi)容上的雙重作用。

《詠史》翻譯:在熱鬧繁華的東南地區(qū),那些達官名流在聲色和名利場中彼此勾心斗角,恩怨重重。鹽商和權貴豪富豢養(yǎng)的清客把持著國家的重權,那些輕薄文人占據(jù)著官府高位。文人只要一涉及時事政治,立刻談虎色變,馬上離席回避,生怕文字獄降臨自己頭上,他們著書立說,只是為了謀求衣食飯碗。田橫和他部下五百壯士那樣的人現(xiàn)在都在哪里呢?如果他們歸順了朝廷,果真能個個封侯嗎?

《詠史》(要求背誦和翻譯)最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詠史》一詩中,作者用深刻的筆法揭露廣大士子在高壓專制統(tǒng)治之下,成為畏避文網(wǎng)、碌碌無為之現(xiàn)象。最大的藝術特色是這首詩的尾聯(lián)引用了歷史上田橫和他五百部下殉難的典故。詩中借用這個典故,諷刺清朝統(tǒng)治者慣于欺騙,指出當時士大夫趨炎附勢,沒有骨氣,實無益處。用此典故作結(jié),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骨鯁忠貞之士日漸消亡的深深悲哀。

此詩題為“詠史”,實為諷今,用尖銳的視覺清新的揭露清王朝統(tǒng)治的腐朽本質(zhì)及其沒落趨勢。全是語氣凝重,屬對工切,境界開闊,寓理精辟,讀來有骨力錚錚之感。

《詠史》“避席”的理解。

“避席”兩句有兩層意思:一是抨擊清王朝鉗制思想,厲行文字獄的高壓政策,使思想界言論不自由,文人動輒得咎,二是批判文人膽小怯懦,茍且偷安,成為畏避文網(wǎng)、無筋無骨的碌碌庸夫。他們著書立說,只為謀求衣食飯碗,全與經(jīng)時濟世、時政民生無關。

錢鐘書的藝術成就。

錢先生博學多能,兼通數(shù)國外語,學貫中西,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兩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績?!豆苠F編》這一學術巨著,體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數(shù)十年學術積累的力作,曾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

錢先生的治學特點是貫通中西、古今互見的方法,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探幽入微,鉤玄提要,在當代學術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昆侖。60年來,錢鐘書先生致力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飲譽海內(nèi)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yǎng)了幾代學人,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吃飯》的中心論點:揭示吃飯背后名不符實的社會人情世態(tài),針砭時弊

1、作者從“吃飯”的實質(zhì)變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實不符現(xiàn)象所掩蓋的本質(zhì),由此聯(lián)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實錯位的矛盾現(xiàn)象,得出了“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的哲理性結(jié)論,批判愛財不愛人的金錢婚姻觀,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權謀私利等不良世風。

2、同時,針對“給人弄得混亂顛倒”的社會現(xiàn)實,作者闡發(fā)了“和五味以調(diào)口”的傳統(tǒng)思想,倡導了多元“相成相濟”的和而不同社會理念。

錢鐘書《吃飯》是如何運用類比論證的手法的?

本文以吃飯為由頭,以類比見義,連類生發(fā),從吃飯說到結(jié)婚,說到藝術,說到政治;從美味說到音樂,說到和而不同,說到治國,這些都是經(jīng)由對不同事物的相似性聯(lián)想展開的。作者眼光銳利,思理獨到,廣泛涉及社會人情世態(tài)諸相,既洞達世情,又切中時弊,處處洋溢著理趣的機敏和智慧。使人在微笑會心之余,獲得深刻的啟迪和無限的快意。

舉例說明錢鐘書《吃飯》巧設陌生化比喻的特點。

本文“吃飯有時很像結(jié)婚”、“一碗好菜仿佛一支樂曲”、“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的廚房”等比喻,給讀者帶來新奇感和意外感,具有出奇制勝的陌生化審美效果,能喚起讀者的特別關注,體味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美感。

舉例說明《吃飯》旁征博引的特點。

本文侃侃而談,讓讀者感受到知識和智慧的魅力,從柏拉圖《理想國》、拉伯雷《巨人傳》到《呂氏春秋·本味篇》,從政治到經(jīng)濟,從音樂到烹調(diào),作者似乎信手拈來,但處處涉筆成趣,讓讀者感受到知識和智慧的魅力,這是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和匯通所結(jié)出的智慧成果,也顯示作者任性而發(fā)、灑脫自然的個性特征。

《容忍與自由》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核心論點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币簿褪?,因為容忍是自由的前提,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容忍與自由》是如何圍繞中心論點進行論證的?

本文的核心論點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币簿褪牵驗槿萑淌亲杂傻那疤?,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本文用三個分論點來支撐核心論點。其一:“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其二:“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們可以看見容忍的態(tài)度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態(tài)度?!逼淙骸敖渎勺约骸保瑳Q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文章圍繞三個分論點進行論說,主要是通過分析典型實例來講道理,讓事實和論理交融為一體,將理論命題具體化、個人化,不僅避免了思路貧乏、論說枯燥的弊端,而且將容忍與自由之間的因果關系、前后關系、重輕關系闡釋的非常清晰明了,收到了論據(jù)發(fā)人深省、說理深入透徹的效果。(以上適合答簡答題)

《容忍與自由》第一部分的核心命題是什么?胡適是如何論述這個的核心命題的?

文章的第一部分,胡適從個人角度來論證“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還更重要”的觀點。先寫自己年輕時由于幼稚、激進和不容忍,曾寫文章痛罵小說《西游記》和《封神榜》,發(fā)出摧除迷信的言論,而自己后來又給《西游記》作考證。而社會居然“容忍我的無神論”,讓“我在這個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與自由”,通過對自己以往行為和經(jīng)歷的反思,認識到容忍的可貴,并提出要用感激和容忍的態(tài)度來報答社會對自己的容忍。

《容忍與自由》第二部分的核心命題是什么?胡適是如何論述這個的核心命題的?

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從宗教史、思想史、政治史的角度來論證“容忍是最難得、最稀有”的觀點。首先分析了不容忍現(xiàn)象長期泛濫的群體心理根源,其一是人類喜同惡異習慣,其二是“深信自己是不會錯的心理”。接著列舉了兩個事例:一是新教領袖高爾文最初反對羅馬舊教的不容忍而執(zhí)掌大權后自己對異端不容忍,殺了賽維圖斯;二是五四時期作者與獨秀的爭論時陳獨秀“必以吾輩所主張為絕對之是”的固執(zhí)態(tài)度。這兩個事例,說明絕對主義、自我中心主義和一元論依然存在,因此容忍“是最難得、最稀有的態(tài)度”。

《容忍與自由》體現(xiàn)了胡適怎樣的文風?

本文體現(xiàn)了胡適一貫的文章風格:言之有物,明白清楚。胡適是白話文運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