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整體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時代之問
情境創(chuàng)設:
1431年5月,一把大火焚毀了圣女貞德的軀體,但卻涅槃新生了法國的民族意識;1502年5月,哥倫布最后一次揚起探索的風帆,在大航海的波瀾中駛向人類文明又一個高光時刻;1886年5月,芝加哥的工友們團結起來與剝削階級殊死斗爭,為全世界的勞動人民爭取到應得的合法權益;1919年5月,狂飆突進的中國熱血青年高舉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大旗,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新征程;1994年5月,黑人總統(tǒng)曼德拉宣誓就職,他用自己的半生自由換來新南非的民主統(tǒng)一,詮釋了困獸猶斗的不屈精神。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老師介紹的這些事件在時間上有一個共同點。
是的,都是在5月。
五月,這是一個摯愛的季節(jié),一個發(fā)現的季節(jié),一個戰(zhàn)斗的季節(jié),一個重生的季節(jié),一個與青年命運息息相關的季節(jié)。在五月,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勇立時代潮頭,乘風破浪,掌舵前行。時光再次流轉至五月。在這個播種希望、描繪錦繡的季節(jié)里,我們將沿著前人的足跡繼續(xù)踐行青年之思,勇?lián)嗄曛煛?/p>
(PPT1:學而致知、行而致遠)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更深刻地感受到當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學校龍韻話劇社準備排演一部《時代之問我來作答》的課本劇,激發(fā)青春熱情,展現青春風采,踐行青春使命,以此來回答時代之問。龍韻話劇社現在面向全校同學征集優(yōu)秀方案。
(PPT2)任務一:善其事,利其器
接到通知后,我們班迅速組建了劇組,并由龍韻話劇社成員···同學來擔任總導演。現在掌聲有請···導演為大家介紹相關的工作安排。
學生1:大家好!我是···,非常榮幸擔任本次《時代之問我來作答》劇組的總導演,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一下劇組的相關安排。首先,在內容選材上,經民意調查,劇組決定以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和學習任務為主要依據,編演一個課本劇,來參加學校話劇社的選拔。我們
劇組的分工如下:
導演組:組長···,負責演員選拔、表演指導、統(tǒng)籌拍攝
編劇組:組長···,負責劇本編寫、演員選拔
美工組:組長···,負責服裝、化妝、道具、場景設置
攝影組:組長···,負責燈光、拍攝、后期剪輯
劇務組:組長···,負責海拔設計、宣傳、機動
希望大家凝心聚力,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拍攝任務,為觀眾呈現一部精彩絕倫的課本劇,在這個火紅的五月,用我們的行動答時代之問、展青年之思。謝謝大家!
老師:感謝我們的導演。說到“課本劇”,它屬于四大文學體裁中的戲劇。大家對戲劇并不陌生,我們在第二單元學習了《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我們了解了一部好的戲劇需要有矛盾沖突、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個性化的語言。那么,在這些要素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人物永遠都是靈魂。為了讓我們的作品在全校的選拔中脫穎而出,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近文本,挖掘素材,感受人物。
(PPT3)任務二:提綱領,明文道
“文者,貫道之器也。”文與道,形式與內容,從來都是理解文本繞不開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本單元的四篇課文中,我們又將學到什么樣的文?領悟到怎樣的道呢?首先讓我們去單元導讀中找一找。
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我們的教材在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單元導讀,讓大家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方向也更加明確。讓我們齊讀單元導讀。
不動筆墨不讀書。(PPT4:導圖)請大家再次自由朗讀單元導讀和每課的學習提示,結合思維導圖進行圈點勾畫,并用單元導讀中的相關內容完成導圖。找到本單元的“文”,也就是文體類型,和“道”,也就是人文主題。
學生:實用類文本;抱負與使命。
現在大家明確了,在本單元,我們將通過演講稿、書信等實用類文體來感受革命導師、有為之士的抱負與使命。
有了目標與方向,我們還需了解具體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單元學習任務。在學習本單元時,我們需要完成哪些任務?
學生:寫一篇演講稿,梳理文章結構,理解作者觀點,體會文中情感,通過分析長句來體會作者的深刻含義、復雜情感。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完成這些學習任務,老師精心設計了以下課程。一起來看一下。
(PPT5:課程安排)第一課時為單元導讀,老師會帶領大家了解單元的人文主題、文體類型和相關學習任務,并初步探討“抱負與使命”。
第二課時為大家介紹演講稿、書信等實用類文體的特點、格式等知識。
第三課時為《演說》《講話》兩篇課文的聯(lián)讀,我們將共同感受馬克思的偉大發(fā)現及演講的針對性、鼓動性特點。
第四課時為《諫逐客書》《與妻書》兩篇課文的聯(lián)讀,我們將在“情”與“理”的對決中感受有為之士的人生抉擇。
第五課時,我們將在單元四篇課文的大聯(lián)讀中再次感受偉人志士把個人抱負與時代使命相結合的人生選擇,以此來明我之抱負,知我之使命。
第六課時為活動展示課。在本單元的最后一個課時,我們要用一部課本劇和一次演講來回答屬于我們的時代之問。
(PPT6)任務三:談抱負,論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北締卧娜宋闹黝}是“抱負與使命”,這也是時代向青年發(fā)出的之問。走進文本之前,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一談你對“抱負與使命”的看法。談抱負,論使命,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抱負,什么是使命,二者有何區(qū)別?下面,我們請同學們分別用“抱負”和“使命”來造句。大家可以在練習本上寫一寫。一會兒請同學來回答。
(學生回答)
老師:聽完大家的句子,哪位同學可以談一談你認為什么是抱負,什么是使命?
(學生回答)
老師:大家贊同楊辰昊同學的觀點嗎?是的。使命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抱負是我們呼應時代要求,由內而外展現的個人理想。將詞語放在語境中,我們的理解也會更加具體。接下來,老師想聽聽你的抱負是什么?
老師:從大家的描繪中,老師聽得出每位同學對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也有著不同的抱負。其實,擁有什么樣的抱負本身并沒有是非對錯之分,這也老師沒有點評大家的回答的原因。但是大家的抱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各自所處的現實相聯(lián)系,而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現實融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時代。(PPT7貞德、曼德拉、工友們、同學們、哥倫布、馬克思、恩格斯、林覺民、李斯)正如貞德、曼德拉、工友們、同學們必須反抗,哥倫布必須遠航,也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林覺民必須戰(zhàn)斗,李斯必須吶喊,他們身處各自的時代,肩負各自的使命,懷有各自的抱負。(PPT8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習近平)
請同學們將自己的抱負暫時藏于心中,等到本單元的學習結束時再拿出來,問一問自己有沒有新的答案。
(PPT9)作業(yè):結合單元學習任務、閱讀材料,預習第五單元四篇課文。
第二課時
導語:
戲劇界有一句人所共知的話: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在整個劇目編排中,劇本處于第一位置,是全劇的根本。那么要創(chuàng)作出一個好的劇本,我們要怎么用好手中的素材呢?本單元一共四篇課文,就是我們構筑劇本故事命脈的第一手材料。接下來,眾位編劇們的當務之急是詳細了解手中的選材,為創(chuàng)作做好萬全準備。
任務一
明文體,辨方向
題目:
首先讓我們明文體,辨方向,因為題目就相當于文章的眉眼,有的題目是交代的寫作內容,有的題目表達了寫作對象,而有的題目則可以直接看出文章類型,一起走進四篇文章的題目。
《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諫逐客書》
《與妻書》
(與學生互動:演說、講話、書、書)
請大家通讀本單元四篇課文,明確文體特征,感受他們在文體上的不同。
好,大多數同學已經看完了,這四篇文章分別屬于什么文體?
明確:演講詞、悼詞、奏疏、書信
文體適用情境對象感情色彩內容結構
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演講詞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悼詞
諫逐客書奏疏
與妻書書信
邊完成表格邊講解以下內容
1.什么演講詞?
演講就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fā)表講話的文稿。在各種會議上,它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fā)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召與倡議等。
2.什么悼詞呢?悼就是哀傷、哀痛,追思懷念死者。
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章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悼的文體。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一篇悼詞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①點明悼念對象,通俗介紹其生前身份、簡歷、因何逝世、逝世時間、終年歲數等。
②扼要地介紹逝者生前的事跡,突出其對社會的貢獻,恰如其分地評價其一生。
③對逝者表示哀悼,并勉勵生者化悲痛為力量,以實際行動做好工作來紀念逝者。悼詞一般由較有威望或地位的人宣讀,國葬的悼詞,在中國習慣上由繼位者宣讀。
3.書信
書信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劉勰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解讀(文本是如何體現貢獻的)
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
發(fā)現剩余價值理論
積極參與革命斗爭
創(chuàng)立國際工人協(xié)會
(師:這是我們選取的,在恩格斯看來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革命事業(yè)所做的重要貢獻,請左右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人找《演說》相關內容,一人找《講話》,探討一下文本所寫內容的含義)
答案:
貢獻《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解讀(文本是如何體現貢獻的)
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像達爾文發(fā)現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這里有一件可以作為我們19世紀特征的偉大事實,一件任何政黨都不敢否認的事實。一方面產生了以往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想象的工業(yè)和科學的力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資本主義社會是建立在科學進步、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
貢獻《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解讀(文本是如何體現貢獻的)
提出剩余價值理論注釋3:(剩余價值: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fā)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的疲勞……現代工業(yè)和科學為一方與現代貧困和衰頹為另一方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的生產力與社會關系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爭辯的事實。資產階級通過剩余價值壓迫剝削工人,將工人“異化”為“現代產物”,進而產生一系列矛盾
師:馬克思沒有在他的演講稿中點出剩余價值,因為馬克思到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的時候才提出了這個理論,所以通過互文對釋就可以理解兩篇文章中難以理解的兩句話。
貢獻《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解讀(文本是如何體現貢獻的)
積極參與革命斗爭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在《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發(fā)表演說馬克思積極參與革命運動的具體體現
貢獻《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解讀(文本是如何體現貢獻的)
創(chuàng)立國際工人協(xié)會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這實際上就是他畢生的使命。我們知道,要使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來掌握它們,而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歷史本身就是審判官,而無產階級就是執(zhí)刑者)工人的革命性和徹底性,唯有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成功,才能最終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矛盾
為什么使現代無產階級第一次意識到呢,因為馬克思認為“工人階級是社會的新生力量”并且作出了斷言,無產階級是執(zhí)刑者是革命的執(zhí)刑者,兩文中都表明了是馬克思第一個宣告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yè)。
師:通過兩篇演講稿就是這樣一種很奇妙的關系,他們在很多話語上面或者是相同,或者是相關,或者是相互佐證,如果同學們用心觀察體會到話,就會在互文閱讀中越發(fā)體會到馬克思思想的偉大。
任務二:對比閱讀明特點
1856年4月14日,流亡英國的馬克思受邀出席《人民報》創(chuàng)刊四周年紀念會并第一位上臺講話,講話的記錄稿發(fā)表在《人民報》上,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這篇演說。演講的現場性、交際性,決定了它在表達上與一般的議論文有著重要的區(qū)別。(PPT展示:美國演講專家理查德總結了即興演講的"四步曲":第一步,喂,喂!第二步,為啥要浪費口舌?第三步,舉例;第四步、怎么辦其中“喂,喂!”,意思是演講的開頭就人就要喚起聽眾的興趣。)
1、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馬克思演講詞詞的第1段能不能吸引聽眾。(文章是從1848年革命寫起的,為什么?)(生品讀,交流。師投影提供支架并伺機點撥。)
支架:憲章運動,英國工人階級爭取以普選權為為主的政治權利的群眾運動。1836年,倫敦工人協(xié)會成立,次年提出《人民憲章》,要求實行普選權,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等要求。1838年《憲章》以法案形式公布,征集人民簽名,形成憲章運動第一次高潮。至1848年共出現三次高潮,但均遭鎮(zhèn)壓。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在線漢語字典》)
生1:課下注釋中顯示《人民報》是英國憲章派的周報,來參加這次紀念會的應該都是支持憲章運動的,可以說都算得上是無產階級。而1848年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說它微不足道,確實是能吸引聽眾興趣,聽眾可能就會想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說。
生2:之前預習中理解到1848年革命雖然是資產階級革命可是波及的范圍及影響很大,到此時也不過才過去8年,也許有人就參加過,或記憶猶新,聽到有人說這次革命微不足道還是挺震驚的,想繼續(xù)聽下去。
師:同學們預習工作做的很好,讀書也仔細發(fā)現了課下注釋中的信息,分析的很有道理??梢娢覀冄葜v是需要關注到聽眾感受到,必須要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演講需要有什么特點呢?——針對性。
這樣的針對性還體現在哪些詞句中?
生3:“細小的裂口和縫隙”“吵吵嚷嚷”“模模糊糊”這些詞能和微不足道一起,能看出馬克思對這場資產階級的革命是看不上的。
師:那對無產階級是什么態(tài)度從文中能看出來嗎?
生4:肯定是贊美,“無底深淵”“汪洋大?!薄爸灰鼊邮幤饋?,就能把堅硬的巖石構成的大陸撞得粉碎”這些話能看出馬克思對無產階級是贊美的,充滿信心。
師:充滿信心嗎?可是在提供的資料里,憲章運動共出現“三次高潮,但均遭鎮(zhèn)壓”,失敗了怎么還有信心呢?
生:雖然失敗了但馬克思堅信無產階級是有潛力的,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把這個信心傳遞給當時的聽眾,要鼓舞大家繼續(xù)去奮斗。
師:你很善于發(fā)現問題的關鍵,從你的分析里我們感受到馬克思演講的智慧,開篇就有針對性的吸引了聽眾的注意。本段還有個詞讓老師印象深刻,就是“秘密”馬克思說“無產階級解放是個秘密”,是不是說明大家對革命有疑慮很正常,因為秘密本就不容易被一般人發(fā)現,這樣聽眾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馬克思的觀點呢?
2.(PPT)師: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演講稿與一般的文章不同,它有著強烈的針對性,需要考量具體的場合、目的、聽眾,追求打動和說服現場聽眾的效果。因此,充分考量演講的針對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演講內容,欣賞演講藝術。下面,我們利用表格對這兩篇演講詞的"針對性"進行一個梳理比較,注意結合提供的"支架"。
支架:然而,在馬克思度過了大半生的英國,他的死卻沒有引起多大注意?!短┪钍繄蟆返挠嚫鎯H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謬誤,比如說馬克思"出生在科隆”"20歲時移居法國”,等等。當時只有一家報紙?zhí)岬搅笋R克思可能會留名后世,這家報紙寫道:《資本論》雖未完成,但它未來會對各階層中關注社會問題的人士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3月17日,馬克思的遺體在倫敦海格特公墓一個偏僻的角落下葬,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參加這位偉人葬禮的只有11個人。
PPT:百度百科馬克思墓.
學生先獨立填表,然后相互討論,最后指名分享,以明確相關內容。)
《在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時間1856年4月14日1883年3月17日
場合《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宴會倫敦海格特公墓葬禮
聽眾英國憲章派及其他革命人士馬克思的親友
目的分析社會現實,宣布無產階級使命評價馬克思的一生,致哀思
背景憲章運動受鎮(zhèn)壓馬克思病逝少人知
任務三:志同道合擔使命
在兩篇文章互文對釋的閱讀中,我們對馬克思的學說和思想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體會。在對比閱讀中感受到偉人演講的智慧與目的。對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過于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過于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最清楚的莫過于恩格斯。列寧在評價他們的友誼時說,他們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整個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PPT:恩格斯是馬克思的經濟支柱。1867年,馬克思完成了《資本論》第一卷。1869年(49歲),經商20年后,恩格斯終于決定離開公司,前往倫敦與馬克思匯合。他在倫敦買了兩套別墅,一套留給自己,一套送給了馬克思。)
正是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才使馬克思勉強維持生存,得以長期一心從事科學著為寫作《資本論》進行廣泛深入的經濟學研究。他們不僅一起創(chuàng)立了一個偉大的思想理論體系,而且還鑄就了一段友誼的佳話。
正如(PPT《共產黨宣言》最后莊嚴宣告的那樣: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盁o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辈l(fā)出國際主義的戰(zhàn)斗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馬克思使無產階級發(fā)現了自身的價值,馬克思的畢生使命就是為人類解放而奮斗。
同學們,學習過后再思考自己的使命,你有哪些新的感悟呢?請結合今天所學內容繼續(xù)修改完善《我們的使命》演講稿寫作。
第四課時
情理并重見精彩——《與妻書》《諫逐客書》文本聯(lián)讀
一、導入
同學們,隨著話劇排演工作的推進,我們對于“時代與青年”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本單元塑造的這些時代人物,無不懷揣著燃燒的信念和一往無前的勇氣。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朝氣點燃了整個時代的青春之魂。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近時代人物,走近他們的文字。
《與妻書》、《諫逐客書》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溫暖得無以復加,一個冷靜得滴水不漏。但同樣的,它們都文質并重,情理兼美,情感與理智交織的背后是同樣強勁而不屈的靈魂。接下來,就讓我們借助情和理這兩把密鑰開始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二、閱讀分享,
品至性之情
任務一:閱讀分享,品至性之情
莊子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p>
大家經過預習可知,《與妻書》是林覺民就義之前寫給妻子的一封訣別書,更是一封愛情的告白書。文中的一字一句都浸潤著一個丈夫對妻子那濃得化不開的深情。滿腔真情,滿紙不舍。從語言角度來講,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優(yōu)美散文。
昨天晚自習,老師讓大家佳句集錦本上摘錄下來你認為最能表現出林覺民對妻子化骨柔情的句子。現在,誰愿意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所摘抄的句子,并說明你的理由。
1.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余淚痕。
學生理由:我摘錄的是這幾句。這是一個男子在回憶起自己與妻子的住處,回憶起自己和妻子的一些美好瞬間,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很用心生活的男子。他很珍惜生活中的這些小美好。
老師:非常好!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在不幸的時候回憶起幸福的日子。因為這幸福不忍回顧,又忍不住讓人一遍遍回顧。如果林覺民從未嘗過幸福的滋味,在此時或許反而是幸福的。
2.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學生理由:這幾句話特別打動我。就義之前,林居民曾經回家,他知道這一次或許就是永別,但是考慮到妻子有身孕,又不敢跟她說,怕她擔心。只好強忍著眼淚,強顏歡笑。
教師補充:你的感覺很敏銳。起義之前,林覺民曾回家探望父母和妻兒。此時本應在日本留學的他謊稱學校正在放櫻花假。我們可以想象,久別重逢的家人自然是歡天喜地,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此次見面或許就是永別。
3.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學生理由:林覺民是愛國的,所以他選擇為國家付出生命。但愛了大家就不能愛小家,所以他希望死后有心電感應,那樣他的靈魂就可以日日陪伴在妻子身旁。這就像我們梁祝的故事,死后化蝶,生死相依。
時間關系,我們暫時分享到這里,課下我們繼續(xù)交流。剛才幾位同學的分享特別好,都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帶領大家體會那至深的感情。老師發(fā)現,大家找的主要集中在課文第四段,讓我們齊讀本部分,再次感受林覺民的深情。(10分鐘左右)
一紙《與妻書》,林覺民淚珠與筆墨齊下,激揚文字的背后是他大義凜然而蕩氣回腸的情!
那么讓我們回過頭來看《諫逐客書》,這可不是一封普通的書信,而是一封奏疏,奏議,那么,一篇看上去義正辭嚴的奏疏又會翻騰什么樣的浩蕩情懷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借助本文的寫作背景和李斯的生平簡介了。
李斯其人:
李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戰(zhàn)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從廁鼠和倉鼠的對比中獲得人生啟示:
生于平凡,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挈,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
李斯入秦,為呂不韋門客。得呂不韋推薦,作秦王政的侍衛(wèi),有了經常接近秦王的機會。李斯不僅為秦王制定了吞并六國的政策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吞并”的吞并順序,逐漸得秦王賞識,官拜客卿。
寫作背景:
秦為統(tǒng)一中國,廣纜人才。韓國為削弱秦國勢力,趁機派水利專家鄭國入秦,企圖通過讓秦國修灌渠的方法來耗損財力,從而削弱秦國的軍事實力。計謀敗露之后,秦國的大臣宗室污蔑客卿皆不可信,要求驅逐客卿。公元237年,秦王政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寫下《諫逐客書》一文。后秦王采納了李斯的意見,收回了成令,復李斯官職。
問:現在大家覺得寫下《諫逐客書》一文時李斯心中有怎樣的情緒?
學生直接回答:憤怒、害怕、惶恐、生氣等等
教師明確:是啊,當初的上蔡小吏,不就猶如驚恐的廁鼠嗎?于是他發(fā)奮苦讀,苦心孤詣,只為擺脫困境。好不容易才得到秦王的賞識,卻因為一條逐客令讓他的晉身之階被攔腰砍斷。所以,通讀文本我們看到的,是李斯揮毫書寫時的萬分不甘之情。
但是,情到深處得講理,面對如虎君王,哀求和埋怨都沒有用。李斯唯一可以憑借的只有他充滿理性智慧的勸諫藝術和縱橫古今、指點江山的眼界胸懷。那么,他的“理”又是如何徐徐展開的呢?
三、小組探究,
嘆至真之理
讓我們看個小視頻。播放
學生1: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想我李斯這半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雖說艱難,但總在不斷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可如今這逐客令一下,半生心血毀于一旦。難道就這樣離開秦國?這一走恐怕再難有出頭之日了。不行,我要向大王進言,諫阻逐客。(作埋頭苦思,奮筆疾書狀)
學生2旁白: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暫停教師總結:李斯這是在干什么呢?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這都是秦國前代先王,也都是秦人的偶像。李斯為什么提到他們援引偶像可以增加秦王的認同感。看看偶像是怎么做的?大王你又是怎么做的?
學生1:昆山玉,隨和寶,明月珠,太和劍,江南金錫,西蜀丹青還有鄭衛(wèi)的美女,這些都是大王喜愛的東西。也沒見大王拒絕呀!為什么六國的人才就要拒之門外呢?難道真的人不如物?須知人才才是國家發(fā)展的根本吶!
暫停教師:此乃重物輕人,不僅背離了先王之道,而且也不利于秦國發(fā)展。
第二個視頻
秦王: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好,好,李斯說的好??!好一個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教師:李斯說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又以泰山、河海作比,說明王者不能接納眾庶就是棄黔首以資帝國,那不就讓別國日漸強大嗎?
老師:關閉學生退場
謝謝各位的精彩演繹。我們用自己的方式再現了李斯的勸諫之路。當然,如果秦王沒有“跨海內制諸侯”的想法,李斯整個推論都將變得毫無意義。正是因為他抓住了秦王一統(tǒng)天下的勃勃雄心,才能切中秦王的命脈。以理服人。
備課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教材為什么要這兩篇文章編排在一起?現在我們來看,它們雖說一為公文,一為私信,但都是以說服對方為目的的。不同的是李斯意在說服秦王收回驅逐客卿的政令,而林覺民是說服妻子理解自己獻身革命的犧牲,相同的,它們都在娓娓道來的深情之中閃耀著珍貴的理性光輝。
那么現在我們要完成最后一個任務,任務三:借助幾個“幸”字,探究林覺民內心的情理之爭,尋找烈士絕筆那光耀千古的理性抉擇。
烈士犧牲時,才剛剛24歲,在今天可能還被家人當作一個大孩子。在最美好的年華卻決心赴國難,這到底是一時之意氣還是深思熟慮后的艱難抉擇?有同學也有同樣的疑問嗎?或許這兩句話會讓我們找到答案。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誰來說說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何其有幸,我們彼此都能找到真愛。但正因如此,也希望天下人都能得到幸福。
學生:林覺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可是天下人正經歷的“不幸”。在當時的舊中國,天下“不幸”,個人所謂自己的“幸”也沒辦法保障。
教師:所以他要為天下人追求“幸”,也是他自己的“幸”之所在。原來如此!
其實不光是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都是如此。當時廣州起義之前出現了變故,種種跡象表明起義已經泄密。這種情況下,廣州起義的延期似乎成了必然,但有一部分冒死留下來的革命黨精英堅決反對改期。因為黃虎崗起義如箭在弦,寄托了海內外太多人的期望,如果引而不發(fā)對革命士氣將是沉重的打擊。所以他們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懷抱必死之心照常舉事。
孫中山評價這場起義,“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制?!?/p>
學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于《與妻書》又多了一層體會。正因為烈士對妻子的“情”是那樣深摯,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就義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人力!
好了同學們,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
一封《諫逐客書》,李斯強抑心潮激蕩、惶恐不安而謀定后動,將畢生抱負與理想系于一文。句句不提個人情感,字字以秦國利益為先,最終以“理”挽狂瀾,讓人不得不感嘆“斯”書真絕妙。
一封《與妻書》,他難掩心中繾綣愛意,吾至愛汝。吾愛汝至,字字句句愛意難舍,深情滿溢。卻仍要用溫柔再溫柔的話語跟愛人揮手再見。理智戰(zhàn)勝情感的背后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凜然正氣!
結語
情和理從來不是對立的存在,二者交織的心路歷程恰是人性光輝至真至純的閃耀時刻。古往今來,又有多少林居民和李斯們掙脫情理的枷鎖,試圖以血肉之軀去推翻一個黑暗腐朽的時代,以一己之力去對抗整個王朝制度。可為而不為,謂之懦;不可為而強為,方顯勇。好了,本節(jié)課就到這里,希望對同學們解讀人物有所幫助。下課!
第五課時
回望來時路,才能看清腳下路,堅定前行路。同學們,為了排演好“時代之問,我來作答”課本劇,我們必須走近偉人,讀懂他們的時代,了解他們的抱負與使命,唯有如此,才能在劇中更好地展現偉人風采。
學習任務一:再讀文本完善表格
(俄)涅克拉索夫說:誰為時代的偉大目標服務,并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為人類兄弟而進行的斗爭,誰才是不朽的。本單元所選人物,或剖析社會矛盾,或指陳時事褒貶。他們置身時代的洪流,將祖國和人民放在心間,拋頭顱、灑熱血,奉獻青春、犧牲生命。任憑時代變遷,先輩精神萬古長存。通過前四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我們對這四篇文章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借助表格對四篇課文進行梳理,了解偉人的抱負與使命吧。(小組合作完成)
(互動:為什么對這句話印象深刻?)
(教師示范:)(互動交流)
黃碩楠:我想說的是《在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這篇課文中,我覺得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要使社會的新生力量很好地發(fā)揮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來掌握它們。在馬克思的時代,這些新生的人指的是工人,而在我們的現代,新生的人指的是我們青年自己,青年人應該擔負起振興中華的使命,為建設更富強的現代化中國而努力,要貢獻自己的這份力量,我們現階段的使命就是努力學習,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有能力去擔負起這個使命。
朱欽和:我想說《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最后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句話讓我非常震撼和感動,我在課下查了一些資料,發(fā)現英國是一個號稱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國家,人與人之間又講究一種“紳士風度“,人們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會上相互咒罵,如同仇敵,但在個人生活中卻能成為親朋好友,相敬如賓。在政治生活中是公敵,在私人生活中卻可以稱兄道弟。這是西方近代文化中一種耐人尋味的現象。
就馬克思而言,他和他的一些朋友乃致親戚之間,也存在不少政治上的分歧、觀點上的爭論,甚至是敵對,但這些并不妨礙他們在私生活上的親密相處和相助。
在他們看來,寬容比自由更重要。這種寬容來源于對每個人權利的尊重。也就是他們常說的:我雖然不贊成你的觀點,但我堅決捍衛(wèi)你發(fā)表觀點的權利;我雖然不支持你的行動,但我堅決維護你合法行動的自由!
基于上述理由,我們對恩格斯所說的“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的話,就不難理解了:馬克思既是一位在政治觀點上毫不含糊的堅強戰(zhàn)士,也是一位在生活上寬宏大度的謙謙君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的人格魅力。
師補充:大家真的都非常用心,說的都特別好。而老師也要給大家補充一點,大家知道嗎?早在青年時期,馬克思已經定下了他的人生目標。他在高中畢業(yè)時寫過這樣一篇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在論文中有老師最喜歡的一段話,他是這樣寫的:“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從中我可以看見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就已經有了高遠的志向,有了為他所選擇和追求的事業(yè)不斷奮斗,甚至是獻身的信心和決心。作為和他一樣的高中生,我們是不是也要像馬克思一樣志存高遠,敢于擔當,“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呢?
下面我們繼續(xù)分享
王嘉祥:我分享的是李斯《諫逐客書》中的第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文章開篇就對皇帝說我認為逐客這項舉措是錯誤的,這樣的直抒己見看出了李斯冒死進諫的果敢,真不愧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敢于在亂世之中開天辟地的士子,一個披肝瀝膽的客卿。我想他的功過是非皆源于他擁有這樣的心性與才情,成就了秦朝的開疆擴土、盛極一時,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我很欣賞他的這份勇敢,要向他學習。
師:說的非常好,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為了夢想與抱負勇敢爭取的人。還有哪位同學要分享?
郭嘉洋:我要分享的是林覺民: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我將一己之愛擴展到普天下人之愛,愿為天下人謀永福。大難面前,有人不得不放下愛人跟家人,去拯救更多人的愛人跟家人。100多年后的今天,不一樣的時代,一樣的胸懷。疫情期間的醫(yī)護人員,沖向火場不顧生死的消防員,邊境隱姓埋名的緝毒警察,守衛(wèi)邊疆的邊防戰(zhàn)士,這些人都像林覺民一樣,他們都是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舍棄了小家甚至是生命,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初衷,不忘前輩,繼承前輩遺志,像他們一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在時代的風云中,我遇見了一位()的馬克思或李斯或林覺民。
預設:志存高遠、高瞻遠矚、直言敢諫、舍生取義······
同學們,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這些偉人名士勇立時代潮頭,用行動書寫人生風華。在時代浪潮中,他們高瞻遠矚、他們堅毅果敢,他們將心中抱負與時代使命緊密相連,正是因為他們,人類歷史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不朽的時代,也正因為這些波瀾壯闊的時代,才鑄就了永垂不朽的他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將如何理解他們的時代,又如何詮釋我們的時代呢?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有些同學感受特別深,特別是咱班的張一鳴還給林覺民寫了一段話拿來給我看,我看了之后特別感動,大家要不要也來欣賞一下呢?請張一鳴為我們朗讀一下。
張一鳴:我對林覺民說:你曾與妻子一同看過“窗外疏梅篩月影”,夫妻恩愛,羨煞他人;你更與同志一起踐行“以天下人為己念”,為家國舍生取義。正是愛妻之切,所以愛天下人;正是不負天下,所以甘愿死天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你將小家割舍,你把大義成全。我輩青年定將像你一樣,為祖國與人民,篤定前行,不畏遠方,不懼犧牲,無怨無悔。
師:寫的真是太棒了,這說明他真正讀懂了林覺民,所以才會從內心流淌出如此動人的語言。這也給了我一個靈感,現在請大家像張一鳴一樣,穿越歷史風云,也來完成一場古今對話吧。
1.我對()有話講。
2.()對我有話說。
任選本單元一位時代人物,字數200左右。請以同桌兩人為小組,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書寫,一會兒進行展示。
預設活動:
苗博宇:我對馬克思說:你的名字為人類熟知,你的思想影響世界直至今日,你剖析世界,你心懷天下,你洞悉了資本社會的黑暗,你鼓舞了工人舉起斗爭反抗的大旗,你探索出了人類歷程的嶄新篇章,你的精神給予我奮發(fā)動力,你讓我走向廣闊天地,去關心現實,勇?lián)姑?,迎接挑?zhàn)!
朱欽和:馬克思對青年的期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正值青春的你們一定要珍惜這個偉大時代,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這樣才能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yè)績。
王天浩:林覺民對我說:大丈夫以身許國,再難許卿,心系家國,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奉獻者。只有當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yè)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加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fā)。廣大青年要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yè)的生力軍,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針灸介紹課件圖片
- 重點知識課件下載
- 酒局文化課件
- 清真牛肉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郭老師課件小班下學期家長
- 中國氣象服務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中國氟橡膠密封件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調查研究報告
- 中國納米技術行業(yè)全景評估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中國中藥消炎粉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DL∕T 2528-2022 電力儲能基本術語
- 上海2024年上海市教育評估院招聘筆試上岸歷年典型考題與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渣土清運綜合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蘇教版】
- 書面檢查材料(通用6篇)
- 傳感器與機器視覺 課件 第六章 機器視覺
- 2019疏浚工程預算定額
- RFC2326(中文版+英文版+可鏈接目錄)-RTSP
- 2023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說課稿新人教版
- 2023新能源光伏電站檢修規(guī)程
- 特種作業(yè)人員體檢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