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蘇科版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蘇科版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蘇科版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蘇科版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蘇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1.如下實驗,屬于研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的一項是()A.讓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聽聲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慢慢抽出,聽聲音的變化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從梳子上刮過,聽聲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動,聽聲音的變化2.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C.深秋,楓葉上形成“霜” D.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3.以下研究方法與研究通過乒乓球跳動的遠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不可見光時將他分成可見光和不可見光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時引入光線C.研究影響聲音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時采用控制鋼尺長度不變來控制音調(diào)D.通過蠟燭火焰的情況來判斷聲音是否可以傳遞能量4.關(guān)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C.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5°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如圖是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則蠟燭B距玻璃板8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傾斜,則乙圖是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與B蠟燭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不能透過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6.下列光現(xiàn)象的成因與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 B.露珠下葉脈看起來變粗C.手影 D.拱橋倒影7.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人眨眼一次的時間約5s B.正常人脈膊每秒跳動70次C.一張紙的厚度約是75um D.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是15mm8.下列光路圖中,正確表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是()A. B. C. D.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距凸透鏡36cm時,在凸透鏡另一側(cè)18cm處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當蠟燭距凸透鏡18cm時,它的像一定是()A.像距為36cm,且成縮小的實像B.像距為36cm,且成放大的實像C.像距為18cm,且成縮小的實像D.像距為18cm,且成放大的虛像10.光的世界豐富多彩,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yīng)用.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A.近視眼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B.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放大作用C.照相機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小孔成像也是這樣,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D.用放大鏡看墻上的地圖,可能看到放大的像,也可能看到縮小的像11.小明做“研究近視眼的矯正”實驗中,他把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做眼睛的視網(wǎng)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小明拿一個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或?qū)⑾灎T適當靠近凸透鏡D.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或?qū)⑾灎T適當遠離凸透鏡12.如圖所示,晶晶將一支筷子豎直插入盛有適量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中,若晶晶從圖示位置正面觀察,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 B. C. 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1分)13.水?!斑柽琛钡慕新暫臀米拥摹拔宋恕钡慕新曄啾容^,水牛叫聲大;蚊子叫聲高;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歌,能分辨出來,是因為二者的不同.14.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響尾蛇導(dǎo)彈可以跟蹤敵方飛機尾部高溫氣流輻射,對其進行有效攻擊;水是人類的寶貴資源,在農(nóng)業(yè)灌溉中采用噴灌技術(shù),或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如圖為新疆“火洲里的坎兒井”,好處就是減少輸水過程中水的和滲漏以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15.某年,我國長江以北地區(qū)發(fā)生了罕見的干旱現(xiàn)象.為緩解旱情,人們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實施人工降雨.飛機在高空中投放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干冰進入冷云層,就很快成氣態(tài),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使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于是空氣中的水蒸氣便成固態(tài)小冰晶,這些小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到暖氣流就為雨點降落到地面上,這就是人工降雨.(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16.一個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媽媽在西溪河邊散步,只見水中的魚兒在“云”里歡暢的游動.實際上小明看到的魚兒是光形成的虛像,而水中的“云”則是光形成的虛像.17.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是cm;溫度計的讀數(shù)℃;秒表顯示的s;18.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6(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一個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徑約為9×10﹣8m=nm.19.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放大鏡成像;④電影銀幕上的像;⑤汽車觀后鏡中的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屬于實像的是;屬于虛像的是.20.如圖所示為光由空氣向玻璃傳播的情況,由圖可知,界面是(填“PQ”或“MN”),它的側(cè)是玻璃(填“左”或“右”);折射光線是,入射角是度.21.教室內(nèi)投影儀的幕布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白色可以;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這是利用讓教室內(nèi)的學生都可以看見.如果要將幕布上的圖片用照相機拍下,(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開閃光燈.22.四位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數(shù)據(jù)為:19.41cm、19.42cm、19.82cm、19.42cm,實驗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為cm,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為cm.23.如圖所示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guān)系的圖象,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cm;當物距為25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yīng)用于(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三、解答題(作圖每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44分)24.如圖所示,a、b分別為一束入射光線和一束出射光線.請畫出a經(jīng)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和與b對應(yīng)的入射光線.25.如圖所示,一條入射光線AO從空氣斜射向魚缸中的水面,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明折射角γ.26.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27.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他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3)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觀察了水是自然冷卻過程,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水溫隨時間變化圖象如丙圖所示.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做上述實驗時是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yīng)在℃左右.28.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選填“點燃”或“未點燃”)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5)實驗中,小明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29.如圖所示,在一塊硬紙板上挖一邊長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這塊挖有方形孔的紙板對準太陽光,當紙板和地面相距較遠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亮斑(正方向/圓形/三角形),這是光的造成的;再逐漸增大紙板與地面的距離時,你會發(fā)現(xiàn)地面上那個亮斑將變(大/?。?;當紙板和地面距離非常非常近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亮斑(正方形/圓形/三角形).30.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AO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靠近;若光線沿BO入射,則經(jīng)鏡面反射后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2)在圖乙中,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yīng)在.(3)改變?nèi)肷涔饩€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31.2014年7月,常州學生李瀟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1)如圖甲所示,他看到的“蝦”是因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蝦在水中(C/D/E/F)處.他用激光筆從A點向(B/C/D/E/F)處射出光束,即可把蝦照亮.(2)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如圖乙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們看.①膠片上蝦的頭部朝(上/下).②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2cmB.7cmC.9cmD.10cm要使像變得更大,應(yīng)將幕布向(左/右)移,并將凸透鏡向(左/右)移.32.(1)如圖1所示,光會聚于b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放甲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a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換放乙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c點.現(xiàn)在小明想進一步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他應(yīng)選擇(選填“甲”或“乙”)透鏡.小明選擇好凸透鏡后再光具座上進行實驗:(2)為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須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的光斑.圖甲是調(diào)節(jié)完成的狀態(tài),該透鏡的焦距f=cm;(3)小明按圖乙組裝好實驗裝置.在只移動透鏡的情況下,他發(fā)現(xiàn)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4)如圖丙所示,蠟燭在光具座上A處時,可在B處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為、的實像.若把蠟燭從A處向左移動距離s到C,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他應(yīng)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5)小明和其他同學繼續(xù)利用凸透鏡和蠟燭進行成像實驗.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當物距均為20.0cm時,有兩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16.0cm、24.0cm,與理論像距20cm相比偏差較大.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方法錯誤和測量誤差導(dǎo)致的,請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33.在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和矯正方法”時,冰蓉同學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模擬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光屏(模擬人眼視網(wǎng)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鏡的凸起程度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來調(diào)節(jié).)(1)她安裝并調(diào)整好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置于透鏡前某一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當向水凸透鏡內(nèi)注入水,使透鏡更凸后,發(fā)現(xiàn)光屏上已無燭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yīng)在水凸透鏡前放置一塊透鏡;若撤去放置的透鏡,應(yīng)將光屏(選填:“靠近”或“遠離”)水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據(jù)上述實驗,可知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

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二中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2月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1.如下實驗,屬于研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的一項是()A.讓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聽聲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慢慢抽出,聽聲音的變化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從梳子上刮過,聽聲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動,聽聲音的變化【考點】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分析】輕敲和重擊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據(jù)振幅與響度的關(guān)系進行解答.【解答】解:A中小球彈起的高度不一樣,說明振幅不同,用力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符合題意.B為探究聲音的傳播;C和D為探究音調(diào)的影響因素,所以只有A選項屬于研究“影響聲音響度的因素”.故選A.2.如圖所示的四個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C.深秋,楓葉上形成“霜” D.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考點】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分析】判斷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首先要知道各種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然后看物體是由什么狀態(tài)變?yōu)榱耸裁礌顟B(tài),從而得出結(jié)論;物體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看選項中哪個生成物是液態(tài),再看是否由氣態(tài)形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現(xiàn)象,不合題意;B、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題意;C、深秋,楓葉上形成“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不合題意;D、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不合題意.故選B.3.以下研究方法與研究通過乒乓球跳動的遠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不可見光時將他分成可見光和不可見光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時引入光線C.研究影響聲音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時采用控制鋼尺長度不變來控制音調(diào)D.通過蠟燭火焰的情況來判斷聲音是否可以傳遞能量【考點】聲與能量;物理學方法.【分析】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音叉,通過觀察它彈開的幅度,來顯示音叉振動的幅度.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轉(zhuǎn)換法.轉(zhuǎn)換法在物理實驗中是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實驗方法,特別是應(yīng)用在一些不易觀察的實驗中.【解答】解:A、研究不可見光時把光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是分類法,不符合題意;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引入光線,光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不符合題意;C、聲音的響度和振幅有關(guān),研究響度和振幅關(guān)系時,控制鋼尺的長度不變來控制音調(diào),是采用控制變量法,不符合題意;D、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把物體的振動轉(zhuǎn)換成蠟燭火焰的擺動,可以證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符合題意.故選D.4.關(guān)于光的反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C.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5°D.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考點】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漫反射.【分析】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同時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了解鏡面反射和漫發(fā)射,特別是發(fā)生漫反射時,雖然反射光線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當入射光線與反射面的夾角為20°時,則入射角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為70°,所以A說法錯誤.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入射角減小,所以反射角也減小,反射光線靠近法線,所以B說法正確.入射角增大5°時,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大10°.所以C說法錯誤.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條光線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D說法錯誤.故選B.5.如圖是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則蠟燭B距玻璃板8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傾斜,則乙圖是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與B蠟燭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不能透過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分析】(1)由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像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可知:玻璃板如果不豎直,蠟燭的像與蠟燭不能重合;根據(jù)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像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作出蠟燭的像點即可確定平板玻璃中蠟燭A的像偏高且傾斜的是哪一個.(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題.(3)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塊檔光板,不會影響觀察物體的像.【解答】解:A、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蠟燭A的像距離平面鏡也為4cm,則蠟燭B與玻璃板相距4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故A錯誤;BD、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由圖可知,甲圖平面鏡豎直放置,不會出現(xiàn)像偏高的情況,乙和丙圖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分別作出蠟燭A的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可知,乙圖平板玻璃中蠟燭A的像偏高且傾斜,如下圖:故B正確,D錯誤;C、平面鏡成的是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塊檔光板,則能看見物體的像A′,無法看到物體B.故C錯誤;故選B.6.下列光現(xiàn)象的成因與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 B.露珠下葉脈看起來變粗C.手影 D.拱橋倒影【考點】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直線傳播.【分析】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分別分析題中四種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即可解答.【解答】解:A、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現(xiàn)象;B、露珠下葉脈看起來變粗,露珠起到放大鏡作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現(xiàn)象;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D、拱橋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現(xiàn)象.故選C.7.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人眨眼一次的時間約5s B.正常人脈膊每秒跳動70次C.一張紙的厚度約是75um D.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是15mm【考點】時間的估測;長度的估測.【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解答】解:A、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暫,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時間很短,不到1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75次,跳動1次的時間大約1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C、一般紙張的厚度在75μ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D、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新鉛筆的長度略小于18cm,在15cm=150mm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故選C.8.下列光路圖中,正確表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是()A. B. C. D.【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分析】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且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符合折射規(guī)律,故本選項正確;B、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圖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規(guī)律,故本選項錯誤.C、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而C中光的傳播方向不變,顯然是錯誤的;D、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而圖中兩條光線在同側(cè),故本選項錯誤;故選A.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距凸透鏡36cm時,在凸透鏡另一側(cè)18cm處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當蠟燭距凸透鏡18cm時,它的像一定是()A.像距為36cm,且成縮小的實像B.像距為36cm,且成放大的實像C.像距為18cm,且成縮小的實像D.像距為18cm,且成放大的虛像【考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分析】(1)當u>2f時,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2)當2f>u>f時,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v>2f.【解答】解:蠟燭位于凸透鏡前,調(diào)節(jié)好透鏡和光屏位置后,在透鏡另一側(cè)離透鏡18cm的光屏上呈現(xiàn)縮小、倒立的像,說明此時u>2f,2f>v>f.把蠟燭移到距透鏡18cm處時,2f>u>f,v>2f,相當于像與物的位置對調(diào),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選B.10.光的世界豐富多彩,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yīng)用.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A.近視眼鏡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B.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放大作用C.照相機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小孔成像也是這樣,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D.用放大鏡看墻上的地圖,可能看到放大的像,也可能看到縮小的像【考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凸透鏡成像的應(yīng)用.【分析】(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①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是照相機的應(yīng)用;②當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會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這是放大鏡的應(yīng)用;(3)凸透鏡能使陽光會聚在一點上,并且會使此點溫度升高直至紙屑的燃點,將紙屑燃燒.【解答】解:A、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yīng)佩戴發(fā)散透鏡,即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本選項錯誤;B、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故本選項錯誤;C、照相機可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是光的折射原理,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故C錯誤;D、當用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將地圖放在放大鏡的一倍焦距之內(nèi)時,看到放大的像,將地圖放在2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故選D.11.小明做“研究近視眼的矯正”實驗中,他把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做眼睛的視網(wǎng)膜,燭焰看作是眼睛觀察的物體.小明拿一個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所示.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或?qū)⑾灎T適當靠近凸透鏡D.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或?qū)⑾灎T適當遠離凸透鏡【考點】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分析】近視眼鏡是凹透鏡,首要的問題是知道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而蠟燭燭焰的像實際上在光屏前;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原因是燭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縮小像距和調(diào)節(jié)物距的方法使燭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解答】解:在上述實驗中,將近視眼鏡放置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時,由于近視眼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會使得像推遲會聚,即像應(yīng)該成在原來像的后方,故若將近視眼鏡拿開后,像就不會在推遲會聚了,所以此時成的像在有近視眼鏡時所成像的前方,故應(yīng)該講光屏和凸透鏡的距離移動的近些;故選C.12.如圖所示,晶晶將一支筷子豎直插入盛有適量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中,若晶晶從圖示位置正面觀察,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A. B. C. D.【考點】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分析】畫圖說明:A處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發(fā)出的穿過玻璃杯壁B射向觀察者P處的一條光線.ON為過B點沿半徑方的直線,即在B處和空氣的分界面的法線,AB則相當于在B處由水中射入空氣中的光線,角i和角r分別為此光線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即可作出判斷.【解答】解:圖為筷子豎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內(nèi)的俯視圖,A處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發(fā)出的穿過玻璃杯壁B射向觀察者P處的一條光線.ON為過B點沿半徑方向的直線,即在B處和空氣的分界面的法線,上述光線則相當于在B處由水中射入空氣中,圖中的角i和角r分別為此光線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應(yīng)有r>i.所以觀察者在P處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實際位置,而是由其實際位置偏離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攏一些,據(jù)此可知.以筷子豎直插入玻璃杯中時,其側(cè)視圖應(yīng)該是圖中的B或C圖才與實際情況相符.同時,玻璃杯此時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觀察到的筷子比實際粗些.故選B.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1分)13.水?!斑柽琛钡慕新暫臀米拥摹拔宋恕钡慕新曄啾容^,水牛叫聲大;蚊子叫聲高;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歌,能分辨出來,是因為二者的不同.【考點】音調(diào)、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分析】音調(diào)高低取決于物體振動的快慢,即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取決于物體振動的振幅;牛和蚊子比較,牛聲帶振動的幅度比蚊子翅膀振動幅度大,但是振動的不如蚊子翅膀快.小提琴和二胡發(fā)聲體結(jié)構(gòu)和材料都不盡相同,所以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由于牛的聲帶振動幅度要比蚊子翅膀振動的幅度大,所以牛的叫聲響度大;而牛的聲帶振動的不如蚊子翅膀振動的快,所以蚊子翅膀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較高;小提琴和二胡發(fā)聲體結(jié)構(gòu)和材料都不盡相同,所以憑借聽覺就能區(qū)分二者靠的是二者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響度;音調(diào);音色.14.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響尾蛇導(dǎo)彈可以跟蹤敵方飛機尾部高溫氣流輻射,對其進行有效攻擊;水是人類的寶貴資源,在農(nóng)業(yè)灌溉中采用噴灌技術(shù),或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如圖為新疆“火洲里的坎兒井”,好處就是減少輸水過程中水的和滲漏以達到節(jié)約用水的目的.【考點】紅外線;蒸發(fā)及其現(xiàn)象.【分析】①某些動物(如響尾蛇)靠紅外線來捕食,它們是根據(jù)獵物身上發(fā)出的紅外線來確定獵物的位置.②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是有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速度.據(jù)此分析回答.【解答】解:①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動物輻射的紅外線,進行捕捉獵物.②坎兒井是新疆吐魯番地區(qū)龐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兒井在地下,可以減小液體的溫度、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速度,從而減小蒸發(fā);坎兒井也有管道,也減少了水的滲漏.故答案為:紅外線,蒸發(fā).15.某年,我國長江以北地區(qū)發(fā)生了罕見的干旱現(xiàn)象.為緩解旱情,人們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氣象條件,實施人工降雨.飛機在高空中投放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干冰進入冷云層,就很快成氣態(tài),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使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于是空氣中的水蒸氣便成固態(tài)小冰晶,這些小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到暖氣流就為雨點降落到地面上,這就是人工降雨.(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分析】(1)在一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會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這就是物態(tài)變化;(2)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解答】解:干冰即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干冰很易升華為氣態(tài),此過程中吸熱,從而起到降溫作用;空氣中水蒸氣由于遇冷,會凝華為小冰晶;小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到暖氣流會熔化為水滴;即形成雨.故答案為:升華;凝華;熔化.16.一個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媽媽在西溪河邊散步,只見水中的魚兒在“云”里歡暢的游動.實際上小明看到的魚兒是光形成的虛像,而水中的“云”則是光形成的虛像.【考點】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光的反射.【分析】根據(jù)光的折射現(xiàn)象和平面鏡成像原理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①從魚發(fā)出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魚變淺了,所以小明看到的魚兒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②當光遇到水面時會發(fā)生反射,此時水面相當于一平面鏡,水中的“云”則是光通過水面成虛像,故答案為:折射;反射.17.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是cm;溫度計的讀數(shù)℃;秒表顯示的s;【考點】長度的測量;溫度計的使用及其讀數(shù);參照物及其選擇.【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先要弄清楚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柱最高處所對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區(qū)分溫度是零上還是零下.(3)秒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秒表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的示數(shù)之和.【解答】解:①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A左側(cè)與5.00cm對齊,右側(cè)與6.50cm對齊,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L=6.50cm﹣5.00cm=1.50cm.②溫度計上10℃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即此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的高度在0℃的下面,所以讀數(shù)是:﹣4℃.③由圖知: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3”和“4”之間,偏向“4”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3min=180s;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shù)為180s+37.5s=217.5s.故答案為:1.50;﹣4;217.5.18.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6(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一個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徑約為9×10﹣8m=nm.【考點】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分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及所學物理知識正確估測物體的實際物理量,填寫合適的單位.1m=109nm.【解答】解:我們正常走路的步幅大約為50cm,百米賽跑的成績大約是16s;9×10﹣8m=9×10﹣8×109nm=90nm.故答案為:cm;s;90.19.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放大鏡成像;④電影銀幕上的像;⑤汽車觀后鏡中的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屬于實像的是;屬于虛像的是.【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光的反射;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分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進行分析,根據(jù)實像和虛像之間的區(qū)別進行分析.【解答】解: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有:小孔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有:平面鏡成像,汽車觀后鏡中的像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有:放大鏡成像,電影銀幕上的像實像可以用光屏來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來承接,所以屬于實像的有:小孔成像,電影銀幕上的像;屬于虛像的有:平面鏡成像,放大鏡成像,汽車觀后鏡中的像.故答案為:②⑤,③④,①④,②③⑤.20.如圖所示為光由空氣向玻璃傳播的情況,由圖可知,界面是(填“PQ”或“MN”),它的側(cè)是玻璃(填“左”或“右”);折射光線是,入射角是度.【考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根據(jù)反射定律內(nèi)容和折射定律內(nèi)容解答.【解答】解:由圖可知,∠COP=∠AOP,故MN是界面,PQ是法線,所以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為折射光線,入射角為90°﹣30°=60°,折射角為30°,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右側(cè)為玻璃.故答案為:MN;右;OB;60.21.教室內(nèi)投影儀的幕布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白色可以;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這是利用讓教室內(nèi)的學生都可以看見.如果要將幕布上的圖片用照相機拍下,(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開閃光燈.【考點】物體的顏色;漫反射.【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①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②光線照到粗糙不平的物體表面,物體表面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③閃光燈的光比投影儀的光強,白光蓋過了投影儀的光.就像白天看星星一樣,看不到的.銀幕反射彩色的光本來就是漫反射,光很弱.如果用閃光燈,銀幕反射白光強度大,只拍出白色銀幕或者上面的污點.彩色圖片被沖淡,拍不出了.【解答】解:①屏幕是用白布制作的,因為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學們看到多彩的畫面.②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為粗糙的表面,發(fā)生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能進入各個位置的同學的眼睛,使同學們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③閃光燈的光照射到物體上,可以使物體表面的亮度增大,但閃光燈照射到銀幕上以后,只能增加銀幕的亮度,而不能增加圖象的亮度,相反,圖象的亮度和清晰度明顯減弱,所以反而看不清銀幕上的圖象,而銀幕上的污漬更加清晰了,銀幕上的黑色的字和紙條實際上就是投影片上不透明物體的影子,即黑暗區(qū)域.因此不用閃光燈拍攝的效果好.故答案為:反射所有的色光;漫反射;不應(yīng)該.22.四位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數(shù)據(jù)為:19.41cm、19.42cm、19.82cm、19.42cm,實驗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為cm,此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為cm.【考點】長度的測量.【分析】四次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時,其準確值應(yīng)該相同,分析準確值得出錯誤數(shù)據(jù);排除錯誤數(shù)據(jù),其它測量值取平均值作為物體的長度.【解答】解:比較四個測量值“19.41cm、19.42cm、19.82cm、19.42cm”,除19.82cm以外,其它數(shù)值的準確值都是19.4cm,而19.82cm的準確值是19.8cm,所以19.82cm是錯誤的,應(yīng)該舍去;物體的長度為L==≈19.42cm.故答案為:19.82;19.42.23.如圖所示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guān)系的圖象,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cm;當物距為25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yīng)用于(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考點】凸透鏡成像的應(yīng)用.【分析】(1)凸透鏡成像時,u=v=2f,在圖象上找到u=v對應(yīng)點,根據(jù)物距和焦距的關(guān)系求出凸透鏡的焦距.(2)凸透鏡成像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yīng)用是照相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yīng)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若u<f,則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解答】解:(1)由圖知,當物距為20cm時,像距也為20cm,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與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則f=10cm.(2)當物距為25cm時,即u>2f,則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根據(jù)此原理制成的.故答案為:10;照相機.三、解答題(作圖每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44分)24.如圖所示,a、b分別為一束入射光線和一束出射光線.請畫出a經(jīng)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和與b對應(yīng)的入射光線.【考點】透鏡的光路圖.【分析】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凹透鏡的光學特點作圖.【解答】解:延長線過另一側(cè)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25.如圖所示,一條入射光線AO從空氣斜射向魚缸中的水面,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并標明折射角γ.【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分析】(1)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然后根據(jù)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2)根據(jù)入射光線、折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確定折射光線的方向.【解答】解:過入射點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根據(j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26.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guān)作圖.【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27.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他的操作如圖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3)小凡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觀察了水是自然冷卻過程,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水溫隨時間變化圖象如丙圖所示.由圖象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的特點是;做上述實驗時是環(huán)境溫度(即室溫)應(yīng)在℃左右.【考點】探究水的沸騰實驗.【分析】(1)(2)應(yīng)對照溫度計的使用要求,通過讀圖來做出正確的解答;(3)通過觀察圖象,觀察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可分析出水沸騰時溫度的特點是保持不變的,通過觀察水自然冷卻后的溫度值,可判斷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解答】解:(1)細心讀圖可看出,溫度計的液泡接觸了燒杯的底部,這是不允許的;(2)讀圖乙可知,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98℃;(3)讀圖丙可知,當水達到約100℃時,繼續(xù)加熱,保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水正在沸騰;在水自然冷卻的過程中,當水溫降到與室溫相同時,不再發(fā)生熱傳遞,因此,通過讀圖丙可知,此時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20℃左右.故答案為:(1)溫度計接觸燒杯底部;(2)98;(3)保持不變,20℃.28.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選填“點燃”或“未點燃”)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5)實驗中,小明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從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xiàn)兩個像這一角度去分析此題.如果點燃玻璃板后方的平面鏡則因為光太亮而幾乎無法觀察蠟燭火焰像的位置.根據(jù)物像重合可得出結(jié)論.(3)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4)實像和虛像的重要區(qū)別: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5)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jié)實驗結(jié)論時,一般要進行多次實驗,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jié)論才具有普遍性,否則具有偶然性.【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2)如果點燃玻璃板后方的平面鏡則因為光太亮而幾乎無法觀察蠟燭火焰像的位置,因此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點燃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由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4)平面鏡成虛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不能承接到燭焰的像.(5)只有一次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jié)實驗結(jié)論,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因此小明的這種做法的不合理.故答案為:(1)找到并確定像的位置;(2)未點燃;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平面鏡與桌面不垂直;(4)不能;(5)實驗次數(shù)太少,具有偶然性.29.如圖所示,在一塊硬紙板上挖一邊長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這塊挖有方形孔的紙板對準太陽光,當紙板和地面相距較遠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亮斑(正方向/圓形/三角形),這是光的造成的;再逐漸增大紙板與地面的距離時,你會發(fā)現(xiàn)地面上那個亮斑將變(大/?。划敿埌搴偷孛婢嚯x非常非常近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亮斑(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考點】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直線傳播.【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2)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與物體的形狀相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成像的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解答】解:(1)太陽光通過硬紙板上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在地面上將觀察到一個圓形的光斑,這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說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硬紙板與地面的距離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離增大,光斑的形狀不變,但是光斑變大.當紙板和地面距離非常非常近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正方形的光斑.故答案為:圓形,直線傳播,變大,正方形.30.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AO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靠近;若光線沿BO入射,則經(jīng)鏡面反射后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2)在圖乙中,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yīng)在.(3)改變?nèi)肷涔饩€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考點】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的可逆性.【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根據(jù)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guān)系進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個平面內(nèi),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3)根據(jù)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互換進行實驗,觀察反射光線與原來入射光線的關(guān)系得出結(jié)論.【解答】解:(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此時∠BON=∠AON.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ON靠近;如果將光源沿BO射入一條入射光線,會觀察到反射光線會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故答案為:等于;ON;可逆;(2)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yīng)在同一平面內(nèi);故答案為:不能;同一平面內(nèi);(3)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可以改變?nèi)肷涔饩€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多次實驗可以歸納出一般性結(jié)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為:多次實驗可以歸納出一般性結(jié)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1.2014年7月,常州學生李瀟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1)如圖甲所示,他看到的“蝦”是因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蝦在水中(C/D/E/F)處.他用激光筆從A點向(B/C/D/E/F)處射出光束,即可把蝦照亮.(2)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如圖乙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們看.①膠片上蝦的頭部朝(上/下).②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2cmB.7cmC.9cmD.10cm要使像變得更大,應(yīng)將幕布向(左/右)移,并將凸透鏡向(左/右)移.【考點】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yīng)用;凸透鏡成像的應(yīng)用.【分析】(1)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會發(fā)生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逆著光線看去物體的位置會偏高.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筆照亮物體;(2)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是相互倒立的;投影儀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jù)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可判斷幕布、透鏡移動的方向.【解答】解:(1)根據(jù)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可知,他看到的“蝦”是因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真正的蝦在水中更深的位置,即在E處.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他用激光筆從A點向B處射出光束,即可把蝦照亮.(2)①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是相互倒立的,因此,膠片上蝦的頭部應(yīng)該在下方;②因為投影儀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f<8cm<2f,則4cm<f<8cm,只有B選項中7cm符合題意;③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要想使像變大,應(yīng)應(yīng)將幕布向右移,并將凸透鏡向左移.故答案為:(1)折射;虛;E;B;(2)下;B;右;左.32.(1)如圖1所示,光會聚于b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放甲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a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換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