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觀經濟學復習資料_第1頁
曼昆宏觀經濟學復習資料_第2頁
曼昆宏觀經濟學復習資料_第3頁
曼昆宏觀經濟學復習資料_第4頁
曼昆宏觀經濟學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篇GDP(grossdomestic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定義:themarketvalueofallfinalgoods&serviceswithinacountryinagivenperiodoftime一定時期內(一種季度或一年),一種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后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Twowaystoview:(一)把GDP看做經濟中全部人的總收入把GDP看作在經濟的產品和服務的產出上的總支出Thecircularflow:marketvalue:全部的商品和勞務用統(tǒng)一的單位度量finalgoods&services:面對消費者的商品和服務agivenperiodoftime:給定的一段時間區(qū)別:流量(flow)與存量(stock)GDP是流量;資本是存量,資本的形成靠積累(積累-折舊)例:你的年薪為100萬(是流量);你的身價為100萬(是存量)withinacountry:emphasizestheregionofproductionwhere區(qū)別:GDP(domestic)與GNP(national)GDP:在本國發(fā)明的財富屬于本國GDP(不管是誰發(fā)明的)GNP:本國人發(fā)明的財富屬于本國GNP(不管在哪發(fā)明的)例:美國人在中國發(fā)明的財富屬于中國的GDP,美國的GNPGDP支出的構成部分:Y=C+I+G+N(=C+I+G+X-M)C:consumptionI:investmentG:governmentpurchaseX:exportM:importN:X-M(凈出口)Consumption:thevalueofallgoodsandservicesboughtbyhouseholdsInclude:durablegoods(耐用品);nondurablegoods(非耐用品);services(隨著收入的增加,服務的占比逐步增加)Investment:用于購置生產要素的支出+用于購置將來使用的商品的支出分類:公司的固定投資;住房固定投資;存貨投資注:全部對住房的購置都叫投資(不屬于消費)Governmentpurchase:includeallgovernmentspendingongoodsandservicesExcludetransferpaymentsN=X-M(由于C、I、G中包含進口商品的部分,因此是N而不是X)小注練習:GDP的計算規(guī)則二手貨的出售并不能作為GDP的一部分(金融市場中股票交易不屬于GDP)例:小明以30元購入一本書,隔年書停售,小明以100元成功出售。其中GDP為0存貨投資:看作是公司自己購入自己生產的產品。存貨的出售是資產的轉移不屬于GDP例:光明公司生產了價值100萬的桌椅,其中90萬成功銷售出,問光明公司的GDP為多少?答:100萬,其中未出售的10萬作為存貨解決,不管明年出售多少都不計入明年的GDP中實際GDPvs名義GDP:名義GDP:用現(xiàn)期價格衡量的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叫做名義GDP名義GDP=現(xiàn)期價格*現(xiàn)期數(shù)量實際GDP:用一組不變價格衡量的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叫做實際GDP辦法:先選擇一組價格作為基年價格,再用基年價格來給每年不同的產品估值實際GDP=基年價格*所需求的當期數(shù)量GDP平減指數(shù):反映經濟中總體價格水平所發(fā)生的變動(不涉及港、澳、臺內的單位)GDP平減指數(shù)=名義GDP/實際GDP收入的其它衡量指標: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酬勞-支付給國外的要素酬勞NNP=GNP-折舊國民收入=NNP-統(tǒng)計誤差國民收入的構成:雇員酬勞、業(yè)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潤、凈利息、生產和進口稅個人收入=國民收入-生產和進口稅-公司利潤-社會保險費-凈利息+股息+個人利息收入+政府對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稅收CPI(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是把許多產品與服務的價格變成衡量價格總體水平的單一指數(shù)(一籃子產品的價格)辦法:先選擇一組產品與服務的數(shù)量作為基年數(shù)量,先用與其現(xiàn)期價格的乘積除以基年的價格CPI=基年數(shù)量*現(xiàn)期價格/基年數(shù)量*基年價格(PCE平減指數(shù)=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個人消費支出/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個人消費支出)失業(yè)率就業(yè)者:有酬勞的工作或在公司中從事無酬勞工作的人失業(yè)者:故意愿工作但沒有工作,并在此4個星期中力圖尋找工作的人不屬于勞動力者:不屬于前兩類的人,例:學生勞動力:就業(yè)者和失業(yè)者之和失業(yè)率=失業(yè)人數(shù)/勞動力勞動力參加率=勞動力/成年人口古典理論:長久中的經濟第三章Longrun:pricesflexible,marketsclear(市場出清),economybehavesverydifferently大綱:一、Supplyside(供應方)Factormarkets(supply,demand,price)Determinationofoutput/income二、Demandside(需求方)1、DeterminationofC,IandG三、Equilibrium(平衡)Y=C(Y-T)+G+I(r)(closedeconomy:noN)一、Supplyside(1)生產要素:用于生產產品與服務的投入Y=F(K,L)Demandforlabor(見圖theequilibriumrealwage)—考點:如何判斷規(guī)模酬勞增減狀況,與微觀相似(勞動的邊際產量)=F(K,L+1)–F(K,L)(資本的邊際產量)=F(K+1,L)–F(K,L)因此,每雇傭一單位勞動帶來的利潤變化是:(P*)–W每增加一單位資本帶來的利潤變化是:(P*)–R→=W/P→=R/P國民收入的劃分:經濟利潤=Y–(*L)–(*K)會計利潤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shù):=(1-α)Y/L=αY/LDemandside(C、I、G)消費(C)C=C(Y-T)Y-T與C正有關我們把支付了全部稅收之后的收入即Y-T,定義為可支配收入消費水平直接取決于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費也越多邊際消費傾向(MPC):當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消費的變化量MPC介于0~1之間,額外1美元的收入增加了消費,但增加額<1由于額外的1美元收入會儲蓄一部分投資(I)I=I(r)r與I負有關投資品的需求量取決于利率,利率衡量了為投資而融資的資金成本區(qū)別:名義利率:普通所報道的利率,是投資人為借入資金支付的利率實際利率:是校正通貨膨脹效應后的名義利率即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政府購置(G)G=T政府有平衡預算G>T預算赤字G<T預算盈余EquilibriumY=C(Y-T)+I(r)+G儲蓄的變動:財政政策的效應政府購置增加:政府購置的增加引發(fā)利率的上升和投資的減少,因此說政府購置擠出了投資稅收減少:同理,減稅提高了利率,擠出了投資投資需求的變動:技術創(chuàng)新/政府通過稅法的激勵或克制投資而變化有關判斷戰(zhàn)爭——政府購置增加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可支配收入增加取消存款利息稅——同上中國社會保障日益完善——消費者“消費信心指數(shù)”提高(C)iPhone、iPad引發(fā)的“革命”——新一輪投資浪潮(I)第四章Money貨幣:能夠很容易地用于交易的資產存量職能:價值儲存手段:把購置力從現(xiàn)在轉換到將來的方式計價單位:貨幣是我們衡量經濟交易的標尺交換媒介:我們用于購置產品和服務的東西貨幣的分類:法定貨幣:沒有內在價值的貨幣,由政府的規(guī)定或法令擬定為貨幣(紙幣)商品貨幣:有某種內在價值的商品作為貨幣(黃金)貨幣供應:一種經濟中可用的貨幣量貨幣政策:政府對貨幣供應的控制,有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其重要為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作:增加貨幣供應,用本幣買公眾所持債券;減少,用債券換公眾手里本幣M(貨幣供應)=C(存貨currency)+D(活期存款demanddeposits)基礎貨幣=C+R、存款準備金率=R/D、存貨存款比=C/D可推導貨幣乘數(shù)為:M=m*基礎貨幣(m=存款準備金率+1/存貨存款比+存款準備金率)變化存款準備金率的辦法:法定準備金率和準備金利息(法定準備金率越高、準備金利息越高,貨幣供應越少)第五章InflationMV=PT→MV=PYM:貨幣供應V:流通速度P:單位產出價格T:全部交易量的價值(即為實際GDP→Y)→→費雪方程:i=r+(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費雪效應:在該方程中,如果V或Y是持續(xù)的則視為0LM曲線 LM曲線古典貨幣理論:價格總體水平的變動就像是度量單位的變動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鞋底成本:減少貨幣持有量帶來的不方便:?→i?→(M/P)?菜單成本:價風格節(jié)所產生的成本負擔(thecostofchangingprices)高通貨膨脹率造成公司更經常地變化它們的標價價格扭曲:面臨菜單成本的公司不會頻繁變化價格不公平的稅收待遇:許多稅收條款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總體不方便:通貨膨脹使得難以比較不同時期的名義價值,當存在通貨膨脹時,該標尺的長度也在變動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成本:個體中任意再分派財富、增加不擬定性通貨膨脹益處:溫和的通貨膨脹(2%-3%)可能使勞動市場更加好的運行惡性通貨膨脹:每月≥50%因素:貨幣供應過分增加,大多開始于政府稅收收入局限性以支付其支出的時候,為了彌補赤字,政府轉向它能支配的唯一機制—印發(fā)現(xiàn)金。成果是快速的貨幣增加和惡性通貨膨脹古典二分法:在古典理論中,貨幣是中性的,即貨幣供應的變動不會影響實際變量。因此能夠通過研究名義變量來擬定實際變量第六章開放經濟Y=C(Y-T)+I(r)+G+NXNX(凈出口)=EX-IM(出口-進口)通過Y-C-G=S可得→S-I=NX(資本凈流入=貿易余額,為正貿易盈余,為負貿易赤字,為零貿易平衡)小型開放經濟:不能影響世界利率,小型開放經濟中的利率r必然等于世界利率r*政策如何影響貿易余額:國內財政政策(擴張):增加G/減少T→S?→NX?(如表一所示)(表一)(表二)國外財政政策(擴張):前提外國占世界經濟的一大構成部分增加G/減少T→世界利率r*?→提高借貸成本→I?→NX?(如表二所示)投資需求的移動:每一利率水平下的投資品需求都增加→S不變、I?→NX?(如表三所示)(表三)(表四)匯率名義匯率(e):兩國通貨的相對價格實際匯率(ε):兩國產品的相對價格實際匯率=名義匯率*(國內產品的價格/國外產品的價格=名義匯率*價格水平比率即ε=e*(P/P*)實際匯率?→出口?,進口?→凈出口?財政政策如何影響匯率(1)國內財政政策:由前可知凈出口?,因此此時實際匯率上升(橫軸凈出口,縱軸實際匯率,與表一相似)(2)國外財政政策:與(1)相反(3)投資需求的移動:與(1)相似4.貿易政策的影響:貿易保護主義→進口?→凈出口?(提高的是凈出口的需求,而非凈出口)如表四所示5.購置力平價:同樣的產品在同一時間在不同地點不能以不同的價格出售e=P*/P第七章Unemployment自然失業(yè)率:充足就業(yè)下的失業(yè)率,經濟波動的平均水平在衰退期,實際失業(yè)率高于自然失業(yè)率在繁華期,實際失業(yè)率低于自然失業(yè)率摩擦性失業(yè):工人找一份工作需要時間而引發(fā)的失業(yè)由于在動態(tài)經濟中勞動力流動是正常的,因此摩擦性失業(yè)時不可避免的Causeoffrictionalunemployment:Example:(1)sectoralshifts部門調節(jié)(2)Unemploymentinsurance(UI)由于它減少了失業(yè)的機會成本、找工作的急迫性構造性失業(yè):由于工作剛性與工作配額配給所引發(fā)的失業(yè)工資剛性的因素:最低工資無法制止工資下降到均衡水平時工會的壟斷效率工資理論認為高工資能夠使工人更有效率工資剛性:工資擬定之后不易變動(特別是不易下降)的特性,即工資的彈性局限性奧必定律:表達失業(yè)率與實際國民收入增加之間關系的經驗統(tǒng)計規(guī)律,由美國經濟學家奧肯提出。其重要內容是:失業(yè)率每高于自然失業(yè)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普通將低于潛在GDP2個百分點。實際GDP的比例變動=3%(美國普通定義為3%)-2*失業(yè)率的變動第八章經濟增加Ⅰ:資本積累與人口增加1、索洛模型:著眼于經濟增加和長久生活水平的決定因素與可貸資金模型的區(qū)別:K、L不在固定;noGandT(1)社會儲蓄函數(shù)為S=s*Y,s:儲蓄率(2)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保持不變:勞動率按一種不變的比率n增加(△L/L=n)(存在折舊和人口增加)(3)生產的規(guī)模酬勞不變:F(λL,λK)=λY(4)不存在技術進步,折舊率為δ,△K=I-δK2、生產函數(shù):Y=F(K,L)國民收入:Y=C+I3、人均生產函數(shù)的界定(人均產出、人均消費、人均投資)(1)y=Y/L(2)k=K/L(3)人均投資:i=sf(k)(4)人均消費:c=(1-s)y4、存在折舊/人口增加兩種狀況下人均資本存量的增加和穩(wěn)定狀態(tài)(影響因素)(1)只存在折舊:穩(wěn)態(tài):k=sf(k)–k,影響因素——s(正向)(2)存在折舊與人口增加:穩(wěn)態(tài):k=sf(k)(+n)k,影響因素——s(正向);n(反向)5、資本的黃金規(guī)律水平(1)資本的黃金規(guī)律水平:是使穩(wěn)態(tài)時的人們消費達成最大化的資本量。(2)只存在折舊:黃金律:f’(k*)=MPK=(3)存在折舊與人口增加:黃金律:MPK=n6、索洛模型的結論(1)當s增加時,造成k*和y*提高,從而能夠提高c*;減少收入中的消費比例(1–s),能夠減少c*。(2)從長久看,如果一種國家人口增加率高,人均的資本存量與人均的收入水平就會較低。第九章經濟增加Ⅱ:技術、經驗和政策1、索洛模型中的技術進步E=勞動效率→Y=F(K,L*E)→k=K/L*EL*E解釋為衡量工人的有效數(shù)量g=引發(fā)勞動效率E以某種不變的速率g增加→E/E折舊+人口增加+技術進步:穩(wěn)態(tài):k資本存量的變動=sf(k)投資(+n+g)k收支相抵的投資c*有效工人的人均消費=f(k*)(+n+g)k*黃金規(guī)律:=+n+g→-=n+g變量符號穩(wěn)態(tài)增加率有效工人的人均資本k=K/(E*L)0有效工人的人均產出y=Y/(E*L)=f(k)0人均產出Y/L=y*Eg總產出Y=y*(E*L)n+g2、從增加理論到增加經驗研究平衡增加:索洛模型假定Y/L和K/L都以技術進步的速率g增加,因此K/Y是保持不變→s*y=(+n+g)k→k/y=s/(+n+g)收斂/趨同:世界上貧窮經濟體將趨向于情感上世界上富裕的經濟體。這種“趕上”的性質被稱為趨同→因素:1、有不同的穩(wěn)態(tài)2、不同的資本存量但是由于儲蓄率、人口增加率和勞動效率決定相似的穩(wěn)態(tài)要素積累vs生產效率:國家間人均收入的差別可能是由于收入的差別造成的1、每位工人的物質或人力資本2、生產效率3、增進增加的政策(1)對儲蓄的評價->n+g:提高儲蓄率將增加資本積累和加緊經濟增加-<n+g:基本積累過多→減少儲蓄率將造成消費增加,長久更高的消費(2)變化儲蓄率(3)配備經濟中的投資(4)建立適宜的制度(5)激勵技術進步4、內生經濟增加理論:Y=AK→K=sY-K(用折舊的穩(wěn)態(tài)推算)第十章經濟波動導論1、失業(yè)與奧必定律→第七章2、宏觀經濟學的時間范疇:(1)長久:價格是伸縮的,隨供求的變化而變化(2)短期:在某一給定水平上價格是粘性的3、總需求AD的含義及構成(1)總需求:指產出需求量與價格總體水平之間的關系(2)總需求的數(shù)量方程:MV=PY→M/P=(M/P)^d=kY(3)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4)總需求曲線的移動:貨幣政策貨幣供應的減少使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增加,向右移動4、總供應AS的含義及構成(1)總供應:產品與服務的供應量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2)移動:長久LRAS(價格伸縮):垂直于Y短期SRAS(粘性價格):水平常規(guī):向右上方傾斜外生沖擊:使曲線移動的外生事件稱為對經濟的沖擊需求沖擊負的需求沖擊:圖一供應沖擊有利的供應沖擊:圖二穩(wěn)定化政策:旨在減少短期經濟波動嚴重性的政策行動通過貨幣政策穩(wěn)定產量——移動AD第十一章總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1、凱恩斯交叉:簡樸封閉經濟,即收入由支出決定(1)實際支出:是家庭、公司和政府花在產品與服務上的數(shù)額(2)計劃支出:是家庭、公司和政府想花在產品與服務上的數(shù)額實際支出=C+I+G→實際支出=C(Y-T)+I+G假定T、I、G不變(上方加橫線)→為斜率Equilibrium:Y=計劃支出=實際支出2、財政政策與乘數(shù)(1)購置支出乘數(shù)/稅收乘數(shù):用來反映政府購置支出/稅收變動與其引發(fā)國民收入變動的倍數(shù)關系,也能夠表述為增加一種單位的購置支出/稅收所引發(fā)的國民收入的變化。(2)政府購置乘數(shù):△Y=(1/1-)△G(此時I和T是外生變量,為0)→△Y/△G=(1/1-)同理可求出投資乘數(shù)為1/1-稅收乘數(shù):△Y=(-/1-)△T(此時I和G是外生變量,為0)→△Y/△T=(-/1-)平衡預算乘數(shù)△Y=(1/1-)△G+(-/1-)△T△Y=△G△G=△T3、IS曲線:Y=C(Y-T)+I(r)+G(1)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均衡時,利率與國民收入之間關系的曲線,由于在兩部門經濟中產品市場均衡時I=S,因此該曲線被稱為IS曲線,它是在產品市場達成均衡時,收入和利率多個組合的點的軌跡。(2)圖形:向右下方傾斜(r-Y坐標)右下傾斜的因素:凱恩斯交叉圖的解釋:IS曲線上的每一點都代表產品市場上的均衡,該曲線顯示了均衡收入水平和利率的關系。由于利率上升引發(fā)計劃投資減少,計劃投資的減少又引發(fā)均衡收入的減少,因此,IS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少J資金模型的解釋:較高的收入意味著較高的儲蓄,較高的儲蓄又意味著較低的均衡利率。由于這一因素,IS曲線向右下方傾斜。4、流動性偏好理論——利率取決于貨幣供應和需求5、LM曲線:(M/P)^d=L(r,Y)(1)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均衡時,利率與國民收入之間關系的曲線,由于貨幣市場均衡時貨幣需求L=貨幣供應M,因此該曲線被稱為LM曲線,它是在貨幣市場達成均衡時,收入和利率多個組合的點的軌跡。(2)圖形:向右上方傾斜(r-Y坐標,常規(guī))第十二章總需求Ⅱ:應用IS-LM模型1、財政政策如何使IS曲線移動并變化短期均衡(1)政府購置的變動:假設政府購置增加→水平增加:△G(1/1-)→貨幣供應不變的狀況下r增加→I減少→抵消了部分政府購置的擴張效應,使得水平移動不大于△G(1/1-)(2)稅收的變動:假設稅收減少→水平增加:△T(-/1-)→同理主動的財政政策使得IS曲線向右上移2、IS曲線的移動(1)技術進步→I增加→Y增加→IS曲線向右移(2)增進儲蓄→s增加,c減少→Y減少→IS曲線向左移3、貨幣政策如何使LM曲線移動并變化短期均衡增加貨幣供應M→LM向右下移→r減少→I增加→S<I→Y增加4、LM曲線的移動(1)信用卡詐騙/支付寶、微信出bug→增加對現(xiàn)金的需求→LM向左上移因素:由于在任何給定的收入和貨幣供應水平下,平衡貨幣市場合需的利率都較高總結:IS-LM模型的沖擊IS沖擊:外生變量變化對產品或服務的需求例:股票市場繁華/崩潰→變化家庭財富→△C消費信心的變化→△CLM沖擊:外生變量變化對貨幣的需求例:信用卡詐騙增加對貨幣的需求、更多網絡支付減少對貨幣的需求5、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結合假設政府增加G,中央銀行可能的回應:政府增加G→IS曲線向右移→r增加,Y增加(1)保持M不變→LM曲線不變→圖像無變化(2)保持r恒定→增加M→動LM,向右下移(3)保持Y恒定→減少M→動LM,向左上移6、IS-LM模型與AD曲線的關聯(lián)(1)P(M/P)LM左移rIY(2)MLM右移rIY在每一P值(3)TCIS右移在每一種P值上Y7、短期與長久的IS-LM模型第十三章重訪開放經濟: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與匯率制度1、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核心假設:(1)市場利率受世界利率的影響r=r*(2)四部門,加入了NXIS*曲線:Y=C(Y-T)+I(r*)+G+NX(e)→e為匯率,凈出口反向地取決于匯率e,有關e詳見第六章eNXY反之,↑YLM*曲線:M/P=L(r*,Y)→垂直,由于匯率并沒有進入LM曲線,給定r*,Y只有一種值等于貨幣需求和供應。3、浮動匯率下與固定匯率下的小型開放經濟(1)浮動匯率:指本國貨幣與其它國家貨幣之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