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想象臺灣現(xiàn)代詩中的道家美學實踐_第1頁
詩意的想象臺灣現(xiàn)代詩中的道家美學實踐_第2頁
詩意的想象臺灣現(xiàn)代詩中的道家美學實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意的想象臺灣現(xiàn)代詩中的道家美學實踐

一、審美自然觀的呈現(xiàn)丁旭輝(1968-),臺灣云林縣人,臺灣國民黨中央文學博士。曾任應用科學大學中文系常務主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系院長。他獲得了臺灣朱永福基金會的文學論文獎,并出版了許多專業(yè)書籍?!杜_灣現(xiàn)代詩中的老莊身影與道家美學實踐》的時間斷限自1949年起至2009年寫作完成為止,共約60年。丁旭輝所論述的臺灣現(xiàn)代詩影響的來源與接受的對象,重在體認感悟,而非著眼于考證老莊哲學的駁辨。他以《老子》、《莊子》及道家美學為主要范疇,藉由詩話故事情節(jié)里的想象或感受賦予詩作豐富的意涵。全書共分八章,由老莊形象的現(xiàn)代書寫起,經由“道家美學的生命演出”等單元的佳例,我們不難看出,丁旭輝在以“魚意象的發(fā)展與忘我美學的形成”以及“蝶意象的擴張與物化美學的闡揚”中,清楚地表述了他的審美自然觀。這種對老莊美學的正面詮釋,開啟了臺灣現(xiàn)代詩史上以“自得境界與逍遙神韻”為最高美的思想先河。無論是“以物觀物的無我美學”,還是“無我美學的作品實踐”,丁旭輝由老、莊語言的發(fā)想創(chuàng)新,感悟到天地自然無為而成的大美存在,以之推移于詩想(詩意的想象)的多種關系之中。他認為,“詩意的想象”是臺灣的現(xiàn)代詩人們不斷主動接近老、莊思想并把他們消化、轉化為詩作形式的主因。最后,更渴望與期待道家美學的研究對臺灣現(xiàn)代詩的影響能持續(xù)發(fā)展,臻于新的時代價值。二、老莊美學內涵的提升在道論中,一切行為關系都應取法天地。唯貼近本然,才能合于人的生命生存自由自適要求,并可以從煩擾之下解脫出來,實現(xiàn)難得的“自樂”與“逍遙”。或說,“有我之境”是“以情觀物”,即詩人看到了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景物,為之感動而把自我情感移加到景物上去。而“無我之境”是“情以物興”、“心隨物以宛轉”,即詩人以靜虛之心觀物,這就打破了人與物的界限,也打破了心靈與現(xiàn)實的時空閾限。這不是一部應時之作。雖然在我看來,僅僅注意到中國傳統(tǒng)中的老、莊以及以他們?yōu)橹黧w的道家美學,似乎無法呈現(xiàn)現(xiàn)代詩與古典文學、哲學之間關系的全貌。然而,為了集中呈現(xiàn)存在于臺灣現(xiàn)代詩與老、莊道家美學之間的接受轉化關系,丁旭輝以其寬闊的視野,提供了臺灣現(xiàn)代詩壇上少見的佳作。這部論著結構宏偉,既表現(xiàn)在取材收集上,也表現(xiàn)在立意上,確實實現(xiàn)了對美的境界性揭示。在發(fā)展方向上,他力求超越對象所表現(xiàn)的意義,純粹以道家美學去領略對象的形式美,并為詩的真諦留下了深刻印記。最后,他把握了時間斷限的無限性,從而體悟了詮釋詩作中奧妙無窮的意味和志趣。丁旭輝以詩作論證道家藝術精神在詩歌上的顯現(xiàn),他在書中引用了許多臺灣現(xiàn)代詩人接受了的老、莊的自我隱喻意象,并沿著詩人自喻的軌跡,加以轉化而展開了反思,在藝術上給人以新的啟示。誠然,任何一種美的創(chuàng)造并非局限于一種具體事物的描摹,否則最多只能給人一種感性的知識或片刻的愉悅,而不能從更高的層次上領悟美或進而體驗到自由聯(lián)想之趣味。如果說世俗之美重在形象的話,那么,道家美學則超越于形象。因為,老、莊哲學的基本特征是“無為而無不為”,大美起始于美又超越于美。丁旭輝由詩作范例中逐步勾勒出道家美學的特質,其論述是對美的詩想加以詮釋。他對詩學追求的玄遠哲理、時空意識等審美體驗,是道家美學思想的一種集中表現(xiàn)。細品之中,這是文化藝術的漫游。全書也注重詩作的哲理意蘊,語言鮮明豐滿,常能直抒胸臆,也極大地拓展了臺灣現(xiàn)代詩的時空。在丁旭輝看來,莊子以直覺體物而感知魚樂,人亦如魚。他提出了許多詩人接受《莊子》魚樂與否的故事,從而加深了臺灣的時代背景想象或悲辛形象。他發(fā)現(xiàn),莊子有兩個內在的美學樞紐,即“忘我”與“物化”。然后論述這兩者于魚、蝶意象之外在臺灣現(xiàn)代詩中的滲透與交融,并上溯老子的道家整體美學。文中也提出,蝶意象很單純地來自于《齊物論》?!洱R物論》中的蝶,自是想象的蝶、夢境的蝶、虛構的蝶,臺灣現(xiàn)代詩接受了此一想象的蝶,而轉化為多方隱喻,甚至納入現(xiàn)實之蝶、真實之蝶。他舉證了許多詩作中,詩人追求一個解脫形體的永恒靈魂的心靈是與莊蝶意象一致的。在論述中重復出現(xiàn)的莊蝶意象之“形體解脫”、“新生喜悅”、“實我體認”、“隔世追尋”等深刻隱喻,構成一種典型的、反復出現(xiàn)的意象。丁旭輝用這些意象中的原型意義加以串連或擴散,形成在華語文學中的象征體系的雛形,對臺灣現(xiàn)代詩的內涵與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認為,臺灣現(xiàn)代詩中,老、莊的忘我、物化美學落實到生命實踐,成為人生自我救贖的心靈對策與苦難解藥。最后在總結里,他期待,此書一方面能提供老、莊解詩的方法學示范,一方面實際提供了閱讀的路徑。筆者以為,老、莊的審美自然觀,是從參悟天地之美而推及人的行為。而丁旭輝對審美和藝術創(chuàng)造規(guī)律的認識,也大多來自老、莊道家美學思想。在臺灣詩論上,他對于道家美學思想的運用與闡釋,已蘊含著他的審美觀、審美情趣和審美判斷,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學意義。因此,丁旭輝詩想范疇的審美生成,常能引喻貼切,很形象地表達出原詩的旨意。三、丁芝輝及其《臺灣現(xiàn)代詩》丁旭輝沉浸于現(xiàn)代詩學十余年,對老莊思想十分熟稔,又長時間閱讀西方哲學著作。嚴格說來,在老、莊思想系統(tǒng)中并沒有一套專門針對美學的理論,但老莊思想的價值旨趣、運思與言說的方式,常蘊含著豐富的美學資源。也正是在老莊思想的啟發(fā)下,丁旭輝開創(chuàng)了審美意識自覺之門;而研究現(xiàn)代詩一直都是他心靈不竭的種子。他以道家美學作為詩美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無疑也宣告了臺灣美學系統(tǒng)理論的誕生。這十多年來,他體現(xiàn)了老、莊的審美觀念,為之默默地用真誠的筆觸,寫下具有豐富深刻的詩美內涵,其學術價值是從道家美學嵌結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梢哉f,這是一部重新詮釋臺灣現(xiàn)代詩中老、莊道家美學的探索之作。丁旭輝也是位不可多得的追求美學境界的教授,長期以來,他把研究詩論視為他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筆者認為,此書的價值既體現(xiàn)在對西方傳統(tǒng)美學的超越上,又體現(xiàn)在對老、莊道家美學思想的理論建構上。他從多方面闡述了老、莊美學思想的價值基礎、哲學范式、終極旨歸及實踐范例,實為臺灣現(xiàn)代詩詮釋的選擇提供了一種依據與思路。此書給當代臺灣現(xiàn)代詩的重要啟示是確立道家美學與現(xiàn)代詩相契合的價值觀,此外,丁旭輝也為此書提供了與理論相應的實踐。這不僅為道家美學實踐增添了許多色彩,也對道家美學思想中的老莊身影的原生態(tài)思想,作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