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甘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鮮食甘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鮮食甘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鮮食甘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
《鮮食甘薯生產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付立、陳彥杞、高軍、魏黨振、田蘭榮、劉娜、1本文件規(guī)定了鮮食甘薯的范圍、術語和定義、產地環(huán)境條件、栽培技術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DB41/T293.8-2014農作物四級種子生產技術規(guī)程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灌溉排水條件好的地塊。土壤、水分、空氣等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NY/T391的要2選擇具有鮮食蜜薯特征特性及鮮薯產量高的已通過農業(yè)主薯32、龍薯9號、洛薯13和鄭紅23號等。選擇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莖節(jié)粗壯5.2.1底肥5.2.2起壟先覆地膜,后栽插薯苗。地膜可選用白膜、黑膜或黑白膜覆蓋。5月底開始栽插,爭取搶時早插。選擇健壯的脫毒高剪蜜薯苗,苗齡40d,苗高30cm,移栽時用40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浸薯苗進行消毒,把薯苗基部6cm~8cm段浸泡10cm~15min,再將基部蘸泥栽插。密度一般4000株/667m2~4535.3.3澆水嚴禁翻蔓和施用化學抑制劑,控上促下,增產顯著;第二次在薯苗封壟80%時每667m2用50g烯效唑粉4嚴格控制農藥用量和安全間隔期,生長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的禁用農甘薯天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害蟲,用1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生物制劑200~300倍噴霧防治,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3000倍,或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2000倍噴霧防治。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或5%噻螨酮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粉虱和蚜蟲性粉劑2000倍,或25%噻蟲嗪水分散劑4000倍噴霧防治。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鮮食甘薯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5℃,生長期適溫為18℃~30℃,10℃以下就會造成凍害,所以氣5鮮食甘薯要單收、單運、單貯藏,防止腐爛,應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