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梳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1.gif)
![新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梳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2.gif)
![新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梳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3.gif)
![新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梳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4.gif)
![新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梳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0c2ffce2737abf265a7398c0e9a0a4d1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新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梳理第一單元認識空氣?單元知識點?1.像粉筆、水一樣,空氣也占據(jù)一定的空間??諝饪梢员粔嚎s,壓縮空氣具有彈性。?2.把一個袋口打開、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動后握緊,塑料袋會鼓起來,這是因為塑料袋裝滿了空氣。?3.在做注射器擠壓空氣實驗時,放一小塊泡沫在針簡里會看得更清楚。?4.壓縮空氣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氣城堡、射釘槍、足球、噴水壺噴水、充氣床墊等。?5.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開電源;(2)按一下“歸零”按鈕,確保在稱量之前顯示為“0”。(3)將要稱的物體放在電子天平上,讀取顯示數(shù)字即可。?6.通過用電子天平測皮球充氣前和充氣后質(zhì)量的變化,可以驗證空氣是否有質(zhì)量。?7.17世紀,伽利略做了一個實驗:用氣泵向一個大玻璃瓶打足氣,使瓶中盡可能多裝一些空氣,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稱出瓶子的質(zhì)量。然后把瓶口打開,再稱,發(fā)現(xiàn)瓶子的質(zhì)量減少了。伽利略認為,減少的質(zhì)量就是把瓶口打開后跑出來的空氣的質(zhì)量,從而證明空氣是有質(zhì)量的。?8.科學家用精確的實驗測得:在接近地面處,1升空氣的質(zhì)量約為1.29克,相當于3枚回形針的質(zhì)量。?9.熱空氣要比相同體積的冷空氣質(zhì)量輕,所以熱空氣會向上升,冷空氣會下降。?10.暖氣片都安裝在房間的低處,可以讓空氣自然上升,提高室內(nèi)氣溫。?11.陽光使地表溫度升高,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方的空氣,冷空氣補充到熱空氣上升后留下的空間里,熱空氣從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開始冷卻下降,空氣總是循環(huán)運動,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風機吹頭發(fā),吹風車、擠袋子都可以制造風。第二單元研究土壤?單元知識點?1.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邊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來研究。在挖土的時候必須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邊。?2.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zhì),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3.挖來的土壤里有螞蟻、小石子、枯樹葉、沙子等。?4.把土塊放入水中,會看到有氣泡從土壤中冒出,攪拌靜止后發(fā)現(xiàn)沉淀物分層,上層的物質(zhì)是黏土,下層的物質(zhì)是沙粒。?5.土壤中有大顆粒的沙粒、中等顆粒的粉粒和細小顆粒的黏粒。人們根據(jù)三種顆粒含量的不同,將土壤分為三類:沙粒含量較多的叫作沙質(zhì)土,黏粒含量較多的叫作黏質(zhì)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6.三種土中,沙質(zhì)土滲水性、透氣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黏質(zhì)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滲水性、透氣性最差,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荷花、蘆葦?shù)?。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滲水性、透氣性都較好,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蠶豆、蘋果樹等。?7.土壤按從上到下分成三層:表層土、下層土、巖石層。?8.動植物遺體在土壤中腐爛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是供植物生長的肥料。腐殖質(zhì)越多,土壤顏色越深,越肥沃。?9.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它們?yōu)樾纬筛迟|(zhì)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土壤中打洞,幫助土壤通氣,通過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肥力;通過身體活動促進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與土壤顆粒的混合……它們是植物生長的好幫手。?10.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如山體的表層土就因經(jīng)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較貧瘠。人們常用種植綠肥、施農(nóng)家肥和收集落葉漚肥等方法改良貧瘠的土壤。?11.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養(yǎng)料,水分,,為動物生存提供柄息地。土壤與人生存所需要的糧食,蔬菜等息息相關(guān)。?12.土壤的形成過程非常緩慢,幾厘米厚的土壤層要經(jīng)歷上千萬年的時間。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脅。??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單元知識點?1.固體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zhì)量。?2.敲碎的粉筆、剪碎的紙、切碎的蠟它們和原來一樣都還是固體。?3.大自然中的巖石經(jīng)過風吹日曬雨淋,最后會變成粉末狀,但還是固體。?4.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或大小,但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狀態(tài)沒有改變。?5.我們可以用量簡測量液體的體積,用天平比較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6.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確定的體積和質(zhì)量。?7.靜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們稱之為水平面。?8.人們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儀。測量時,將水平儀緊貼在被測物體表面,待氣泡穩(wěn)定后再作判斷。?9.用水平儀可以測量課桌、講臺、窗臺等是否水平。?10.生活中有許多情況需要把不同的固體混合在一起,如八寶米、中藥材、混凝土等。?11.固體混合前后質(zhì)量不會發(fā)生改變,顆粒不同的固體混合前后體積會發(fā)生改變。?12.生活中需要分離混合物的例子:將建筑垃圾中的鐵分離,將大米和稻殼分離等。?13.把沙子和鹽分別放入冷水中,發(fā)現(xiàn)沙子會沉入杯底,鹽慢慢溶解在水中。?14.鹽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越高,溶解越快。?15.在測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鹽時,每次要加相同質(zhì)量的鹽;攪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鹽;當鹽溶解得很慢時,一點一點地加;當鹽無法再溶解時,停止加鹽,計算這杯水溶解鹽的克數(shù)。?16.沉在杯底不能溶解的鹽,可以通過加熱的方法使鹽繼續(xù)溶解。?17.物質(zhì)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質(zhì)在相同體積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18.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水中的不溶物,用蒸發(fā)的方法分離水中的解物。?19.自來水廠的水出廠前需要進行多次過濾。第四單元地球上的水資源?單元知識點?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城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澗。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還有人工水域,如水庫。?2.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塊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擬地形“降水”可以模擬河流與湖泊的形成。?3.河流與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資源,也是許多生物的家園。?4.自然界的地下水總量約占淡水總量的30%。由于地表土質(zhì)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積雪融水會滲透到地下土層和巖石的空隙里,它們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5.中國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越來越少,人們想出各種辦法補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儲量。如鋪設(shè)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等。?6.海水中的鹽類物質(zhì)使海水發(fā)苦發(fā)咸所以不能直接飲用。?7.用滴管取1毫升海水滴入金屬勺中,放在蠟燭火焰上方加熱,待水干后勺中的物質(zhì)就是鹽。?8.地球上的海洋面積約為3.62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0.8%,海水約占地球上水資源總量的97.2%。?9.海洋里生活著20余萬種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淺海,還有許多生物生活在海岸邊。?10.除了生物資源,海洋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化學資源和動力資源,所以它被稱為人類的資源寶庫。?11.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水。為珍惜寶貴的淡水資源,人們想到了各種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12.農(nóng)田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將少量水送到農(nóng)作物的根部進行灌溉。循環(huán)用水是將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水經(jīng)過適當處理后重復使用。新型抽水馬桶能產(chǎn)生耗水量少、旋轉(zhuǎn)快的強勁水流。?13.家庭中的節(jié)水措施有:刷牙時關(guān)水龍頭、預備收集廢水的大桶等。???第五單元人的呼吸和消化?單元知識點?1.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2.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3.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候?qū)ξ氲目諝庥袦貪穸日{(diào)節(jié)和清潔作用。?4.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diào)節(jié)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5.肺在胸腔內(nèi),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6.將呼出的氣體倒入澄清石灰水中,搖晃一下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7.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氣以外,其他動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就連河里和海里的魚也離不開水中的氧氣。?8.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用不完。?9.運動前呼吸比較平緩,運動后呼吸會加快。?10.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就是肺活量。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11.肺活量大的人,身體供氧能力更強。?12.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有:空氣不良時,出門戴口罩;不吸煙,遠離二手煙;經(jīng)常開窗通氣;經(jīng)常用淡鹽水漱口;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等。?13.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將食物磨碎,與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傳送食物至胃;肝臟,產(chǎn)生膽汁;胃,儲存和攪拌食物,吸收一些營養(yǎng);膽囊,儲存膽汁;小腸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腸,儲存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生成糞便;肛門,將糞便排出體外。?14.消化道是通過端動的方式使食物前進的。?15.食物中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zhì)叫營養(yǎng)素。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yǎng)素。一、三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選擇題1.把同樣的水倒入三樣不同的土壤中,()的滲水性好。A.沙質(zhì)土 B.粘質(zhì)土 C.壤土2.保護呼吸器官錯誤的做法是()。A.吸煙 B.經(jīng)常用淡鹽水漱口 C.經(jīng)常開窗通氣3.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就是()。A.消化 B.運動 C.肺活量4.綠豆和玉米粉混合后,體積會()。A.變大 B.變小 C.不變5.我們安靜狀態(tài)下,一分鐘大約呼吸()次左右。A.80 B.50 C.206.下列物質(zhì)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A.食鹽、味精 B.紅糖、小蘇打 C.沙子、石頭7.分離水中的沙子和食鹽,下列方法正確的是()。A.先蒸發(fā),后過濾 B.先過濾,后蒸發(fā) C.先過濾,后沉淀8.液體都會流動,液體的流動速度與()有關(guān)。A.透明度 B.黏稠度 C.顏色和氣味9.黃河易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的森林被破壞 B.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 C.人們不注意修堤防范10.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三者的含量差不多的叫作()。A.沙質(zhì)土 B.黏質(zhì)土 C.壤土11.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方法有()。A.用水沖洗B.種植綠肥C.打農(nóng)藥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海水也可以喝B.我國內(nèi)陸河流湖泊里的水都是淡水C.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13.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于()毫升。A.300 B.600 C.1000 D.200014.芹菜中含有的營養(yǎng)素不包括()。A.淀粉 B.無機鹽 C.維生素15.將一定量的黃豆、玉米粉、綠豆混合在一起,混合后與混合前比較,占據(jù)空間()。A.變大 B.變小 C.不變16.下面相同體積的固體中,質(zhì)量最大的是()。A.棉花 B.鐵塊 C.石頭 D.木頭17.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它的質(zhì)量是()。A.1000克 B.1000立方分米 C.1噸 D.100千克18.沙子、石子、水泥混合后,體積()。A.減小 B.沒有變化 C.增大 D.無法確定19.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是()。A.洞庭湖 B.鄱陽湖 C.青海湖 D.太湖20.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最底層的是()。A.表層土 B.下層土 C.巖石層 D.腐殖質(zhì)21.在海面不幸失去水源,卻不能直接喝海水,主要是因為()。A.海水很臟,有很多垃圾 B.海水沒有經(jīng)過加熱沸騰殺菌C.海水中含有大量鹽分22.腐殖質(zhì)是由()變成的。A.泥土 B.動植物遺體 C.塑料袋23.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海里的水也可以喝B.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C.地球上的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24.在“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的實驗中,軟塑料管模擬的是()。A.胃 B.口腔 C.腸25.()被譽為“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A.螞蟻 B.螞蟥 C.蚯蚓26.下面飲食習慣中,()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A.吃過熱的食物 B.暴飲暴食 C.細嚼慢咽27.下列物體中,既不是固體,又不是液體的是()。A.食用油 B.食鹽 C.牙膏28.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稱為“改良土壤的能手”的是()。A.螞蟻 B.蝸牛 C.蚯蚓29.“捏泥人”是一種民間傳統(tǒng)手藝。捏泥人用的泥土最好是()。A.沙質(zhì)土 B.黏質(zhì)土 C.壤土30.下列做法中,不屬于節(jié)約用水的是()。A.農(nóng)田滴灌 B.玩水槍 C.洗菜水澆花31.下列屬于土壤中腐殖質(zhì)來源的是()。A.塑料袋 B.建筑垃圾 C.動植物遺體32.水稻適合種植在()中。A.沙質(zhì)土 B.黏質(zhì)土 C.壤土33.中國古代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造了()。A.火箭 B.孔明燈 C.熱氣球34.在研究土壤成分的實驗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土壤中包含()。A.水分 B.空氣 C.砂土 D.以上都是35.將干土塊放入水中會有氣泡冒出,說明土壤中會有()。A.水 B.腐殖質(zhì) C.空氣36.運動前后,呼吸的變化是()。A.運動前后呼吸一樣B.運動前比運動后呼吸快C.運動后比運動前呼吸快37.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是()。A.呼吸 B.旅行 C.蠕動38.小學生的肺活量不低于()毫升。A.1000 B.2500 C.400039.下列人體器官中,()不屬于消化器官。A. B. C.40.在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加入一湯匙蔗糖,會很快溶解,再向杯中加入一湯匙蔗糖,攪拌后部分蔗糖不再溶解。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A.物質(zhì)能夠溶解的量是無限的B.在一定條件下,物質(zhì)能夠溶解的量是有限的C.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湯匙的蔗糖41.下面做法中,能保護家鄉(xiāng)土壤的是()。A.植樹造林 B.砍伐森林 C.挖土燒磚42.食物中的營養(yǎng)在人體的()中被大量消化吸收。A.大腸 B.小腸 C.肝臟43.下列水域中,蓄水量最多的是()。A.湖 B.池塘 C.小溪44.取暖設(shè)備安裝或擺放在近地面處,這是因為()。A.取暖方便B.熱空氣上升更容易使屋子暖和C.安裝方便45.能將鐵屑和木屑快速分離的方法是()。A.一塊塊揀出來 B.用篩子篩 C.用磁鐵把鐵屑吸出來46.籃球外面只有薄薄一層皮子,使用前都需要打足空氣,其主要原因是()。A.空氣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B.空氣占據(jù)一定空間C.壓縮空氣具有彈性47.使用篩子可把下列()物體分離開來。A.木屑和鐵屑 B.鹽和沙子 C.黃豆和綠豆48.下列對水的描述錯誤的是()。A.無色透明 B.沒有固定形狀 C.任何情況下都是流動的49.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A.毫升 B.厘米 C.毫米50.我們完成實驗《做水土流失的模擬實驗》時,需要用到下列()組器材。A.鏟子、兩個托盤、酒水壺B.透明塑料袋、果皮、菜葉C.紙巾、燒杯、土塊二、三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填空題51.把一個袋口打開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動后扎緊,塑料袋會鼓起來,這是因為塑料袋裝滿了___________。52.固體有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河流與湖泊是重要的___________資源,也是許多生物的______________。54.海洋水中的鹽類物質(zhì)使海水______________。55.固體在(________)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或大小,但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狀態(tài)(______)改變。56.________是人體最大的________器官,成人腸道長6.5~8.5米,約為身長的_________________倍。57._____________滴到含____________的食物上會變藍。58.使用水平儀測量時,將水平儀(_______)在被測物體表面,待(_______)后再作判斷。59.我們可以從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比較不同液體的性質(zhì)。60.使用電子天平時,要確保在稱量之前顯示為“___________”。61.像粉筆、水一樣,空氣___________一定的空間。62.可利用(________)把木屑和鐵屑分離開來。63.在做注射器擠壓空氣實驗時,放一小塊___________在針筒里會看得更清楚。64.生活中需要把不同的固體混合在一起的情況有(______)、(______)、(_____)等。65.人們根據(jù)三種顆粒含量的不同,將土壤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6.在接近___________處,1升空氣的質(zhì)量約為______克,相當于___________枚回形針的質(zhì)量。67.碘酒是_____________探測器。68.空氣總是在循環(huán)運動的,總是熱空氣_________,冷空氣_________,空氣的流動形成___________。69.肺在胸腔內(nèi),分左肺和右肺,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進行交換的場所。70.因為熱空氣會(______),所以,暖氣片都安裝在房間的(______)處。71.晴朗干燥的時候挖泥土,表層的土壤顏色__________,挖下去的深層土壤顏色深。72.地球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自然風的主要原因。73.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______),呼出(______);而植物吸收(______),放出(______)。74.液體沒有固定的(____________)、但有確定的(____________)和質(zhì)量。75.將一團紙緊塞在杯底,再把杯子豎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紙團__________濕。76.下列物品中,(_______)都是液體。①流動的沙②醬油③白醋④飄動的煙⑤汽油⑥糖水酒⑧牛奶⑨蜂蜜77.食物的旅行路線是從口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肛門。78.固體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形狀或大小,但構(gòu)成物體的(_______)沒有改變。79.食物中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zhì)叫(______)。其中(______)可供我們能量,支持我們活動;(______)是我們長身體必須的營養(yǎng)素;(______)含有維生素和無機鹽,是我們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人體吸收營養(yǎng)、排出廢物需要(______)的幫助,它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yǎng)素。A.水B.蔬菜水果C.營養(yǎng)素D.糖類E.蛋白質(zhì)80.當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會(______),會造成(______)、(______)。81.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如山體的表層土就因經(jīng)常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較(______)。入們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法改良貧瘠的土壤。82.土壤中生活著許多(______),他們?yōu)楦迟|(zhì)的形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83.壓縮空氣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______)挑食。85.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氣以外,其他動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就連河里和海里的魚也離不開水中的(________)。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________)。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不會用完。86.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______),有清除異物、調(diào)節(jié)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87.除了生物資源,海洋還蘊藏著豐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88.地球上的海洋面積約為________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________。8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膳食纖維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yǎng)素。90.花生喜歡生長在滲水性、透氣性最好的(_____)中,荷花喜歡生長在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的(_____)中,蠶豆喜歡生長在居于前兩者之間的(_____)中。A.沙質(zhì)土B.黏質(zhì)土C.壤土91.土壤中有大顆粒的(_____)、中等顆粒的(_____)和細小顆粒的(______)。A.黏粒B.粉粒C.沙粒92.碘酒遇到(_____)會變成深藍色;在紙上擠壓后會留下油跡的食品中有(_____)。A.淀粉B.蛋白質(zhì)C.油脂93.兩杯同樣多的冷水和熱水,把兩份相同質(zhì)量的糖同時倒入兩杯水中,________杯中的糖溶解得比較快。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________加速糖溶解。94.沙子________溶解在水中,食鹽________溶解在水中。95.固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但構(gòu)成物體的物質(zhì)___________沒有改變。96.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它們?yōu)樾纬筛迟|(zhì)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土壤中打洞,幫助土壤___________;通過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__________。97.我們可以做一個___________,了解腐殖質(zhì)的形成過程。98.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___________的。99.黃豆和綠豆混合前后重量(___________)。100.為了節(jié)約用水,我們刷牙時要_______水龍頭?!緟⒖即鸢浮?**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三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選擇題1.A【詳解】土壤可以分為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三類。沙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氣性能好。黏質(zhì)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差。壤土的性質(zhì):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氣性能一般。沙質(zhì)土的滲水性最好。2.A【詳解】人體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呼吸器官可以說是人體的通氣口了,在身體的器官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首先要保持室內(nèi)通風,讓空氣流通使得空氣清新。這樣我們所吸入的空氣就好一些,有利于保護呼吸器官。經(jīng)常用淡鹽水漱口保護呼吸器官,所以A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要求學生掌握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3.C【詳解】人體吸人最多空氣后,呼出去空氣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體發(fā)育健康的一個指標。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就是肺活量,所以C符合題意。4.B【詳解】固體都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zhì)量。固體混合前的質(zhì)量等于混合后的質(zhì)量。固體混合前占據(jù)的空間不等于混合后占據(jù)的空間。綠豆和玉米粉混合后,體積會變小,所以B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固體混合和分離,要求學生掌握綠豆和玉米粉混合后,體積會變小。5.C【詳解】人在安靜時,平均每分鐘呼吸16次,嬰兒則需呼吸30次,跑步的時候,身體里需要更多的氧氣,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會增加到60次。我們在安靜狀態(tài)下,一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大致為20次。6.C【詳解】溶解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的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zhì)分離出來。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沙子、石頭,所以C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要求學生掌握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沙子、石頭。7.B【詳解】在分離沙子和食鹽的過程中水的作用是溶解。沙子不溶于水,而食鹽能溶于水。然后再通過過濾的方法,沙子留在濾紙上。最后蒸發(fā)食鹽水得到食鹽。分離水中的沙子和食鹽,下列方法正確的是先過濾,后蒸發(fā),所以B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溶解和分離,要求學生掌握分離水中的沙子和食鹽,下列方法正確的是先過濾,后蒸發(fā)。8.B【詳解】液體都會流動,液體的流動速度與黏稠度有關(guān)。粘稠度大的液體流動速度慢,粘稠度小的液體流動的速度快,所以B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液體的特點,要求學生掌握液體的流動速度與黏稠度有關(guān)。9.A【詳解】黃河容易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環(huán)境惡化,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沙石被沖入黃河,隨著下游流域坡度減緩,水流速度下降,水流挾帶泥沙前進的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積,年復一年的沉積是黃河河床逐年抬高,甚至高于黃河流域陸地海拔,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水災,所以A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黃河易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掌握黃河易泛濫成災的根本原因是大量的森林被破壞。10.C【詳解】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人們將土壤分為三種: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所以C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土壤,要求學生掌握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11.B【詳解】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zhì),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表層土的養(yǎng)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zhì)越多,土壤越肥沃。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方法有種植綠肥,所以B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方法,要求學生掌握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方法有種植綠肥。12.C【詳解】河流、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資源。淡水資源是生物的生命之源。井是人們?nèi)∮玫叵滤难b置。中國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越來越少,人們想出各種辦法補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儲量。海水是不可以喝,我國還有多個咸水湖。青海湖就是我國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所以C符合題意。13.C【詳解】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14.A【詳解】人體的生命需要多種營養(yǎng)支持,食物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非常豐富,通常分為: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這也是人體所需的六種營養(yǎng)。芹菜中含有的營養(yǎng)素有無機鹽、維生素和水分,所以A符合題意。15.B【詳解】當固體和固體混合以后,體積變小了,因為黃豆的顆粒很大,所以空隙大;綠豆顆粒小,空隙也小,玉米粉是粉狀,能夠填充在豆粒之間的縫隙中,當它們混合以后,玉米粉鉆到了黃豆、綠豆的空隙里,所以混合以后占據(jù)空間變小了。16.B【詳解】具有不同物質(zhì)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密度大的質(zhì)量也大,棉花、鐵塊、石頭、木頭中鐵塊的密度最大,所以質(zhì)量最大的是鐵塊。17.C【詳解】水的質(zhì)量=水的密度×水的體積=1000千克/立方米×1立方米=1000千克=1噸。18.A【詳解】固體混合前后,一般質(zhì)量不會發(fā)生變化,體積會發(fā)生變化。水泥比沙子顆粒小,沙子比石子的顆粒小,混合后水泥、沙子可以填充在縫隙里,導致體積會減小。19.C【詳解】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nèi),面積4583平方公里,既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20.C【詳解】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最底層的是巖石層,土壤是巖石風化而成的。21.C【詳解】海水中含有很多種不同的鹽類物質(zhì),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鹽類物質(zhì)。這些鹽類物質(zhì)使得海水又苦又咸。在海面不幸失去水源,卻不能直接喝海水,主要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鹽分,所以C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海洋,要求學生掌握在海面不幸失去水源,卻不能直接喝海水,主要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鹽分。22.B【詳解】23.B【詳解】A.海水中含有很多種不同的鹽類物質(zhì),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鹽類物質(zhì)。這些鹽類物質(zhì)使得海水又苦又咸。海里的水不可以喝,錯誤;B.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正確;C.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大,陸地的面積小,錯誤;所以B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海洋,要求學生掌握海洋。24.C【詳解】食物的消化過程是口腔、咽喉、食道、胃部、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等。在“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的實驗中,用漏斗代替口腔,軟塑料管代替食道、腸道。氣球代替胃,所以C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要求學生掌握在“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的實驗中,軟塑料管模擬的是腸道。25.C【詳解】蚯蚓的活動能使土壤疏松,使其進入更多的空氣和水分;同時,蚯蚓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所以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26.C【詳解】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體內(nèi)消化。同時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吃過熱的食物、暴飲暴食都不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27.C【詳解】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固體都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zhì)量。食鹽屬于固體。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確定的體積和質(zhì)量。食用油屬于液體。既不是固體,又不是液體的是牙膏,所以C符合題意。28.C【詳解】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它們?yōu)樾纬筛迟|(zhì)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土壤中打洞,幫助土壤通氣。通過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肥力。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小動物。稱為“改良土壤的能手”的是蚯蚓,所以C符合題意。29.B【詳解】捏泥人是我國古老的一門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它以黏質(zhì)土為主料,調(diào)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形象。捏泥人用的泥土最好是黏質(zhì)土,所以B符合題意。30.B【詳解】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非常少,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不被污染。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是:1.用水后關(guān)掉水龍頭;2.使用節(jié)水器具;3.洗菜水澆花;4.農(nóng)田滴灌;5.一水多用。玩水槍不屬于節(jié)約用水,所以B符合題意。31.C【詳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地面上死亡的動物、植物完全腐爛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質(zhì)就是腐殖質(zhì)。動植物遺體屬于土壤中腐殖質(zhì)來源,所以C符合題意。32.B【詳解】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土壤是沙、小石子、粘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土壤的可分為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和壤土。黏質(zhì)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滲水性、透氣性最差。適宜生長:荷花、蘆葦、水稻、蓮花等,所以B符合題意。33.B【詳解】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成的。中國古代人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造了孔明燈,所以B符合題意。34.D【詳解】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zhì),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zhì)、有機物質(zhì)、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zhì)、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chǎn)生的有機質(zhì)、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氣,氧化的腐殖質(zhì)等組成。35.C【詳解】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zhì),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zhì)、有機物質(zhì)、水分、空氣、腐殖質(zhì)等組成,將干土塊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有氣泡從土塊中冒出,說明土壤中含有空氣。36.C【詳解】人在運動時血液循環(huán)加快、氧氣消耗量增大,通過增加呼吸次數(shù)來維持體能所需養(yǎng)料,所以運動時呼吸、心跳的次數(shù)要比平時多,呼吸和吸入氣體的數(shù)量也比平時多。運動前后,呼吸的變化是運動后比運動前呼吸快,這是人體運動后對氧氣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呼吸加快。37.C【詳解】在人的身體里有一個近7米長的消化系統(tǒng)。其中消化道是用蠕動方式使食物前進的,腸胃里面有很多褶皺,這些褶皺起到消化作用的同時還能令食物移動。38.A【詳解】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經(jīng)常鍛煉身體,會提高我們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小學生的肺活量不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39.B【詳解】人體的消化器官:口腔、咽喉、食道、胃部、小腸、大腸。消化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等。肺不屬于消化器官,所以B符合題意。40.B【詳解】物質(zhì)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質(zhì)在不同體積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A物質(zhì)能夠溶解的量是無限的,說法錯誤,物質(zhì)的溶解是有限度的。B在一定條件下,物質(zhì)能夠溶解的量是有限的,說法正確,當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后,就無法繼續(xù)溶解了。C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湯匙的蔗糖,說法錯誤,根據(jù)試題描述,應該是不能溶解兩湯匙的蔗糖。41.A【詳解】土壤是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層,是許多動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在資源。保護土壤:植樹造林和修筑梯田;破壞土壤:過度噴灑農(nóng)藥、砍伐森林、挖土燒磚,所以A符合題意。42.B【詳解】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小腸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的主要場所,它有著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jié)構(gòu)特點。43.A【詳解】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里海,里海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湖的蓄水量最多的,所以A符合題意。44.B【詳解】熱空氣溫度高,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密度小,重量輕,所以熱空氣向上升。冷空氣溫度低,空氣受熱體積收縮,空氣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氣下沉。取暖設(shè)備安裝或擺放在近地面處,這是因為熱空氣上升更容易使整個屋子暖和。45.C【詳解】物質(zhì)的分離是通過得當?shù)霓k法,把混淆物中的各組成物質(zhì)相互分開,而且恢復到種種物質(zhì)的原來形態(tài),分別得到純凈物的。將鐵屑和木屑混合物放紙上,用磁鐵在紙下將鐵屑分離出來,剩下的就是木屑。46.C【詳解】空氣占據(jù)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但不能壓縮到0,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諝庥兄亓?。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球外面只有薄薄一層皮子,使用前都需要打足空氣,其主要原因是壓縮空氣具有彈性。47.C【詳解】混合物的分離要充分考慮物體的性質(zhì),利用常見的工具使其分離。比如磁鐵、水等。利用篩子分離的混合物顆粒大小不同,木屑和鐵屑、鹽和沙子顆粒大小相似,無法通過篩子分離。黃豆和綠豆相比,顆粒較大,可以利用合適篩孔的篩子分離。48.C【詳解】水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的冰、液態(tài)的水、氣態(tài)的水蒸氣。水無色透明、沒有固定形狀,具有流動性。水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流動的是錯誤的,冰是水的固態(tài)形式,就無法流動。49.A【詳解】量筒是一個有刻度的玻璃筒,專門用來測量液體的多少,也就是測量液體的體積。液體體積的單位是毫升。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毫升。厘米、毫米都是長度單位。50.A【詳解】影響土地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應想辦法減少對土地的侵蝕。我們完成實驗《做水土流失的模擬實驗》時,需要用到土壤、灑水壺、草皮、鏟子、兩個托盤,A符合題意。二、三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填空題51.空氣【詳解】52.形狀體積質(zhì)量【詳解】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固體都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zhì)量。【點睛】本題考查認識固體,要求學生掌握固體。53.淡水家園【詳解】54.又苦又咸【詳解】55.外力沒有【解析】【詳解】56.腸道消化4.5【詳解】57.碘酒淀粉【解析】【詳解】58.緊貼氣泡穩(wěn)定【詳解】59.氣味透明度粘稠度【詳解】60.0【詳解】61.占據(jù)【詳解】62.磁鐵【解析】【詳解】63.泡沫【詳解】64.八寶米中藥材混凝土【詳解】65.沙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詳解】66.地面1.293【詳解】67.淀粉【詳解】68.向上向下風【詳解】空氣的流動會形成風。風是由于空氣受冷或者受熱而導致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產(chǎn)生一定的結(jié)果。空氣的熱空氣比較輕,容易向高飛揚,就上升到周圍的冷空氣之上;而冷空氣比較重,會向較輕空氣的地方流動,于是空氣就發(fā)生了流動現(xiàn)象,這樣就形成了風??諝饪偸窃谘h(huán)運動的,總是熱空氣向上,冷空氣向下,空氣的流動會形成風。69.氧氣二氧化碳【詳解】人體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肺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肺在胸腔內(nèi),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70.上升低【詳解】熱空氣溫度高,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密度小,重量輕,所以熱空氣向上升。冷空氣溫度低,空氣受熱體積收縮,空氣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氣向下走。根據(jù)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現(xiàn)象,暖氣片都安裝在房間的低處。71.淺【詳解】陽光下土壤所呈現(xiàn)的顏色可以反映土壤內(nèi)在性質(zhì)的變化,它是劃分土壤層次、研究土壤性質(zhì)的重要依據(jù)。土壤顏色的深淺與腐殖質(zhì)有關(guān),腐殖質(zhì)含量多時,土壤呈黑色。晴朗干燥的時候挖泥土,表層的土壤顏色淺,挖下去的深層土壤顏色深,因為含有的腐殖質(zhì)較多。72.冷熱不均勻【詳解】地球表面空氣的冷熱不均勻是形成自然風的主要原因。風是由于空氣受冷或者受熱而導致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產(chǎn)生一定的結(jié)果。空氣的熱空氣比較輕,容易向高處飛揚,就上升到周圍的冷空氣之上;而冷空氣比較重,會向較輕空氣的地方流動,于是空氣就發(fā)生了流動現(xiàn)象,這樣就形成了風。73.氧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詳解】人和動物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植物在光照的情況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過程,稱為植物的光合作用。這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會越來越多,氧氣也不會用完。74.形狀體積【詳解】物體可以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確定的體積和質(zhì)量?!军c睛】本題考查認識液體,要求學生掌握液體的特點。75.不會【詳解】76.②③⑤⑥⑦⑧⑨【詳解】77.食道胃小腸大腸【詳解】食物經(jīng)過消化道的順序為:食物通過口腔、咽、食管、進入胃,食物會在胃內(nèi)經(jīng)過研磨初步消化,然后進入小腸,被小腸上皮吸收,這個過程大約需要4-10個小時。再然后進入大腸,在這里被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型太陽能電池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報告
- 如何做好物資采購物資管理工作保證生產(chǎn)有序進行
- 供貨協(xié)議蔬菜合同范本
- 個人雇傭保姆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區(qū)租賃合同范本
- 出租簡約家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光伏組件生產(chǎn)質(zhì)量及售后服務合同
- 2020-2025年中國大氣鉛污染治理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醫(yī)療整形合同范本
- 體外試劑購銷合同范本
- 2024年福建漳州人才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shù)細則
- 《智慧農(nóng)業(yè)》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熱重法(TG) 第1部分:通則
- 經(jīng)濟學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課件
- 電力業(yè)務許可證豁免證明
- 建筑工程資料歸檔立卷分類表(全)
- 六年級上第二單元知識結(jié)構(gòu)圖
- 溢流堰穩(wěn)定計算
- 馬曉宏_《法語》_第一冊復習(課堂PPT)
- 道路環(huán)衛(wèi)清掃保潔項目應急處置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