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武警官兵心理應激特點分析_第1頁
地震救援武警官兵心理應激特點分析_第2頁
地震救援武警官兵心理應激特點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震救援武警官兵心理應激特點分析

嚴重的休克會對人們的情緒和行為產(chǎn)生重大影響。在經(jīng)歷創(chuàng)傷事件后早期,患有嚴重急性應反應者容易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后的適應性障礙(ptsd)。早期干預嚴重急性應反應者可以改善癥狀,防止ptsd的發(fā)生。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大批武警官兵在第一時間投入救援工作,他們直接面對了大量傷亡,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身心受到極大影響。調(diào)查分析這些武警官兵早期心理應激的狀況和特點,旨在為開展重大災難后救援人員心理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資料。1數(shù)據(jù)和方法1.1研究主題1.2pest問卷的主要內(nèi)容災后第11天時,分別在災區(qū)救援一線現(xiàn)場和輪休原駐地(完成救援工作后返回駐地的第2天)由心理學專業(yè)人員進行集體心理測驗。采用李權超等編制的軍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psychologicalstressself-evaluationtest,PSET),該問卷包括10個條目:①我睡眠不好;②我感覺緊張、煩躁和不安;③很小的聲音也會使我驚跳;④我對危險的事情保持警覺;⑤我不愿與人交往;⑥工作不再引起我的興趣,我覺得無精打采;⑦我感到心身疲倦;⑧我容易激惹、想發(fā)火;⑨我感覺過度興奮,我做事沖動而且甘冒風險;⑩在我的腦海里、夢里常浮現(xiàn)某種災難性事件的場景。要求被試根據(jù)1周來的感受,按“沒有、有時、經(jīng)?!边M行1~3級評定,條目內(nèi)容均反映被試的各種應激性癥狀。各條目得分之和為PEST問卷的原始分數(shù),再根據(jù)公式T=50+10(x?xˉ)/SDΤ=50+10(x-xˉ)/SD(式中x為原始分數(shù),xˉxˉ為平均分,SD為標準差),將其轉(zhuǎn)換為標準分數(shù)T。T≥70說明心理應激程度較高。1.3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ˉ±sxˉ±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發(fā)生人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及χ2檢驗。2結果2.1兩組患者的前后p>0.0.1由表1可見,救援返回組在PSET問卷10個條目得分均顯著高于持續(xù)救援組(P<0.01)。救援返回組各條目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身心疲憊、警覺性增高、災難性場景浮現(xiàn)等,持續(xù)救援組則為警覺性增高、睡眠不好、身心疲憊等。2.2組死亡個體所見災難場景由表2可見,救援返回組在PSET問卷10個條目有癥狀的比例均高于持續(xù)救援組(P<0.01)。救援返回組中,95.00%的人感到身心疲憊,82.50%的人對外界保持高警覺,72.50%的人腦海里常浮現(xiàn)災難性場景;而持續(xù)救援組66.50%的人對外界保持高警覺,29.07%的人感到睡眠不好和身心疲憊。2.3組患者7.5%,7.5%,7.5%,7.5%,7.5%,7.5%,7.5%,7.7%,7.5%,7.5%;7.5%,7.5%的黨和組織困境率,2.5.7%,7.5.7%,7.5.7%,7.5.7%,7.5%,7.5.7%,7.5.7%,7.5.7%,7.5.7%,7.7%,7.7%,7.7%,7.7%,7.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5.7%,7.7%,7.5.7%,7.5.7%,7.5.7%,7.7%,7.5.7%,7.5.7%,7.5.7%,7.5.7%,7.7%,7.5.7%,7.5.7%,7.5.7%,7.7%,7.5.7%,7.5.7%,7.7%,7.5.7%,7.5.7%,7.7%,7.5.7%,7.5.7%,7.7%,7.5.7%,7.5.7%,7.7%,7.5持續(xù)救援組和救援返回組PSET問卷總分<50分的比例分別為59.6%和50.0%,50~59分的比例分別為27.50%和36.25%,60~69分的比例分別為6.65%和11.25%,≥70分的比例為6.16%,顯著高于救援返回組(2.50%)。2.4顯著性統(tǒng)計分析將持續(xù)救援人員按年齡分為20歲以下組(151人)和20歲及以上組(255人),兩組PSET問卷總分無顯著差異[分別為(50.40±11.45)、(49.76±9.04);將持續(xù)救援人員按軍齡分為3年以下組(43人)、3~5年組(167人)和5年以上組(196人),3組PSET問卷總分無顯著差異[分別為(50.64±10.53)、(49.60±8.90)、(49.34±8.47)。3返回組大學生心理應激情況武警消防部隊是一支特殊部隊,親歷災難是日常工作。但目前對武警消防人員心理健康的研究較少,他們參與救援后心理應激狀況的研究更少見報道。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救援返回組在PSET問卷10個條目的得分均顯著高于持續(xù)救援組,救援返回組各條目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身心疲憊、警覺性增高、災難性場景浮現(xiàn)等,持續(xù)救援組則為警覺性增高、睡眠不好、身心疲憊等,并且持續(xù)救援組PSET問卷總分≥70分的比例為6.16%,顯著高于救援返回組(2.50%)。其原因可能是:救援返回組已脫離危險和應激環(huán)境開始休整,他們有很多時間關注自己,其中95.00%的人感覺到有身心疲憊癥狀,82.50%的人仍保持高警覺性,72.50%的人有災難閃回癥狀,但心理應激程度較高的比例下降;而持續(xù)救援組仍然不斷感受余震、參加各種新的救援任務,機體仍處于應激狀態(tài),他們的身心癥狀雖然相對較少,但中度及以上心理應激反應的比例相對較高。本研究結果顯著低于李權超等報道的未參與任何特殊軍事活動的陸軍結果,其差異可能是軍種不同所致。本研究結果表明,救援結束后,救援人員的身心癥狀顯著增加,開始出現(xiàn)閃回癥狀,并且在一段時間內(nèi)仍然對危險保持較高的警覺。因此,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早期心理干預,以減少或預防心理疾病(尤其是PTSD)的發(fā)生。另外,隨著救援工作的持續(xù),一線救援官兵心理應激程度高分的比例逐漸增加,應進行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嚴重心理應激反應者,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并安排他們適當?shù)男菹ⅰ?·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當晚就緊急趕往災區(qū)參加救援工作的部分武警消防官兵資料完整的486人,其中80人在執(zhí)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