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批評的理論與原則_第1頁
金庸小說批評的理論與原則_第2頁
金庸小說批評的理論與原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庸小說批評的理論與原則

文學體驗的喪失是文學作品批評的一個普遍問題。究其原因,除了人們廣為指責的學風浮躁之外,更為深層的原因是創(chuàng)作者與評論者身份的分離。魯迅、茅盾、朱自清等人是中國現(xiàn)代批評的開創(chuàng)者,他們的身份實際上是雙重的,既是作家,也是評論家,他們的文學批評來自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驗以及身同感受的文學體驗,既到位又深刻。比較起來,當今論家都是一些“職業(yè)評論家”。這些論家有兩大特點,一是沒有(或者很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體驗;二是都有一整套的“理論”或“原則”。他們自稱或被稱為“學院派”。缺少文學創(chuàng)作的體驗是當今論家們的先天不足。客觀上說,這個先天不足也不能怪這些論家們,這是“學院”造成的。先天不足本來可以通過后天的文學閱讀來補充,問題在于這些論家們根本就不屑于(或者認為沒有必要)閱讀、感悟文學文本,因為他們自認為是與作家不同的評論家。評論家的職責是尋求規(guī)律、總結原理,是為文學史負責,那些文學作品只是他的文學史結論的例證。至于這些文學作品的分析是否符合作家的本意,是否符合作品的實際,那都無所謂,那是作家自己的事,他所需求的是分析出來的內容是否符合他所尋求出的理論,是否符合他所總結出來的原則。追求的目標不同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價值取向的不同。于是,評論界得出的那些與作品風馬牛不相及的所謂論點,常常使作家們、讀者們覺得滑稽可笑甚至瞠目結舌,而這些論點又在互相爭論或互相抬捧之中成為“理論”和“原則”。更為有趣有害的現(xiàn)象是,這些“職業(yè)評論家”們不僅制造出很多與文學作品相脫離的“理論”和“原則”,還總以一種權威的面貌,不分青紅皂白地對一些作家作品進行批評。我們舉金庸小說批評的例子。作為當代文學的重要作家作品,金庸小說很值得批評,而且,金庸小說中有很多地方必須進行批評。但是,為什么那些批評文章不能被“金迷”們所接受呢?重要的原因就是批評者們的出發(fā)點不對,他們總是以“五四”新文化代言人的面貌出現(xiàn),用“五四”新文化的一些“理論”和“原則”,以一種教訓人的面孔和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看待他們的批評對象。在這樣的批評框架下,批評者似乎有一種氣勢,他們成了“五四”新文化的捍衛(wèi)者,而金庸和那些推崇金庸小說的人就成了“五四”新文學的對抗者。但是,這樣的批評框架又經不起“金迷”們一駁,“金迷”們總是說,你這里說得不對,你那里說得不對,你應該先看看作品呀。令人遺憾的是,當別人指出這些問題時,他們不加更改,反而作出這樣的辯解:“沒有讀過,怎么能憑空批評?這道理似乎很過硬。但也未必置之四海而皆準。打個比方,沒有吸過毒販的毒的人就不能批評販毒吸毒?沒有賣過淫嫖過娼的人就不能批評賣淫嫖娼?除非誰能對這樣的問題作否定的答復,那我就服他?!?何滿子《破‘新武俠小說’之新》)讀金庸小說就是“販毒吸毒”?就是“賣淫嫖娼”?這樣的類比就有些強詞奪理了。這種看似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實質上隱藏著知識準備的不足,板著面孔說話說明的是文學體驗的失缺。詞是“強”的,但是“理”與文本不符,是“奪”過來的。這就是當今一些“職業(yè)評論家”的姿態(tài)。通過對文本的閱讀和對作家的了解增強文學批評的文學體驗,對此,其實論家們不是不知道,問題在于很多論家不是尊重文本和尊重作家,而是采用一種“攫取式”的占有方式,他們只是從文本和作家的生活經歷中攫取需要的部分為自己的“理論”和“結論”服務。這樣“拉郎配”批評文章單看頭頭是道,與文本和作家的實際結合起來,卻“驢唇不對馬嘴”。有些論家為了證明自己論述的正確性,甚至連起碼的“種類”都不顧,硬把他們拉在一起“配婚”。例如有位批評家對別人說“武俠文化,是中國獨有的民族文化”進行了批評,并提出西方早就有了“騎士小說”。(何滿子《就言情、武俠小說再向社會進言》)中國的武俠小說與西方的騎士小說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講究個人英雄主義,以武助人、扶弱濟貧、為人仗義、不計報酬,都有涉險探寶的情節(jié)等,但是這些相通的地方只是一些表現(xiàn)形態(tài),從文化和美學內涵上說,它們是兩種類型的小說。中國武俠小說宣揚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西方的騎士小說表現(xiàn)的是西方基督教的宗教觀念;中國的俠客不拘小節(jié),三教九流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屬于民間世俗文化,西方的騎士有著優(yōu)雅的風姿、適度的形態(tài),是一個相對嚴密完整的社會階層;中國的俠客忠于自我,恩怨相報,西方的騎士忠于國王,忠于教會;中國的俠客絕不會將女性作為崇拜的對象,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他們鄙視女性,西方的騎士總是以獲取女性的歡心作為目標,以擁有美麗的情人作為完美人生的體現(xiàn);中國的武俠小說展現(xiàn)的是中華武功,西方的騎士小說展現(xiàn)的是西方的劍術……它們的差別是這么大,怎么能捏在一塊呢?將西方的騎士小說稱之為“西方的武俠小說”那更是不倫不類了。先天的文學體驗的失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天不愿意補和后天補時的不正確態(tài)度。生活體驗決定了作家的文學體驗,是否符合作家的文學體驗決定了論家文學批評的適用性和有效性,作家和論家、創(chuàng)作與評論形成的這種關系是一種客觀存在。作為一個個體,作家的生活體驗和文學體驗不可能是一個模式,它們一定是多樣的,作家多樣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決定了文學批評不可能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理論,也決定了文學批評方式、原則、理論一定是多樣的。同是“五四”作家,葉圣陶有著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體驗,他的作品側重于現(xiàn)實主義;郁達夫有著更多的日本的文學體驗,他的作品側重于浪漫主義,把對葉圣陶小說的批評用在郁達夫小說身上就不合適。我們再舉武俠小說為例。如果用現(xiàn)實主義的原則評判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確實不合情理,有在峽谷生活十幾年情態(tài)不變之人嗎?起碼也應該是一個白毛女了;有身居山洞幾十年而體格健壯者嗎?起碼也應得個關節(jié)炎;有喝蛇血就功力大增嗎?搞的不好會被寄生蟲感染;至于坐在冰山上就能飄洋過海更是荒誕不經……根據(jù)這樣的思路推演下去,武俠小說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問題在于武俠小說恰恰不是現(xiàn)實主義的,它應該是浪漫主義的作品。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不追求環(huán)境的真實性,而追求環(huán)境的奇異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追求細節(jié)的合理性,而追求人物的行動舉止所表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創(chuàng)作風格不追求冷靜和客觀,而追求想象力的豐富和瑰麗的色彩。從這樣的思路出發(fā),我們對武俠小說寫的那些奇景、奇境就會有合理的理解,對武俠人物很多怪異的行動就會有欣賞的眼光,就會對武俠小說的想象力有一種平常的心態(tài)。我非常贊成嚴家炎先生的觀點:“寫實主義長篇小說的一些要求,對于同樣是‘嚴肅文學’的象征主義、表現(xiàn)主義或其他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來說就未必合適。使用這類相對狹窄的標準,實際上當然會把不少優(yōu)秀作品拒之門外?!辈加贸叨?米用斗量,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應該用不同的批評標準衡量,這是進行文學批評能夠適用、有效的基本出發(fā)點。除了尊重文學作品的個性,文學批評的適用性和有效性還表現(xiàn)在尊重文學作品的歷時性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時代也應該有一個時代的批評標準。以現(xiàn)在眼光批評清末民初的那些報章小說,那些小說似乎一無是處;同樣,用現(xiàn)在的眼光批評50、60年代的“紅色經典”,那些“紅色經典”顯得那么呆板可笑。然而,這樣的批評卻是不適用和無效的。道理很簡單,人家明明穿的是“長袍馬褂”和“中山裝”,你偏偏要用“西裝”的標準衡量,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過去的事物,過去的事物永遠是簡陋和可笑的。當然,這樣論述文學批評適用性和有效性,并不是要否定文學批評的獨立性。文學批評要與批評對象有距離,在我看來,這個距離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空間距離,而是觀念上的高度。我認為文學批評的觀念是終極性,是統(tǒng)一的,那就是很多的作家和論家多次論述到的人性和人生的價值。不論是什么樣的文學體驗,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是作家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同樣,不論是什么批評方法,什么樣的批評原則和理論,這是論家們批評的統(tǒng)一標準。因此,凡是寫人性和人生價值的作品,我們都應該承認它,人性和人生的價值寫得深刻,寫得豐富多彩,我們就應該贊成它,肯定它;凡是人性和人生的價值寫得膚淺,寫得庸俗,寫得偏執(zhí),我們就批評它,甚至否定它。我們再舉金庸的武俠小說為例。從小說美學上說,金庸的小說有模式化的傾向;從人生價值判斷上說,他的小說有著輕視女性的傾向。但是從總體上說,他的小說寫人性相當?shù)纳羁?對人生價值的分析也很給人啟發(fā)。對此嚴家炎先生曾有精彩的論述,他認為金庸“早年用超拔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了許多浪漫主義的武俠小說,中期以后,還用象征寓意的方法寫了一批內涵更加深沉、意蘊更加豐富的作品……這種自覺追求思想性的態(tài)度,也伴隨著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采用,更多地體現(xiàn)在中后期的作品中”。這樣評判相當?shù)氐轿?。我要補充的是,中后期金庸小說的象征寓意不僅是社會、思想層面上的思考,而且上升為人性、文化層面上的思考。身在峽谷十幾年,但忠貞的愛情始終不變,這就是可貴的人性;蝸居山洞數(shù)十年,但堅韌的意志始終不摧,這同樣是值得頌揚的人性;想喝蛇血的人喝不到,不想喝蛇血的人反而能喝到;身處絕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