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特殊句式_第1頁
古漢語特殊句式_第2頁
古漢語特殊句式_第3頁
古漢語特殊句式_第4頁
古漢語特殊句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伍古漢語特殊句式一、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夫戰(zhàn),勇氣也。(《左傳·曹劌論戰(zhàn)》)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qū)別。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劉豫州王室之胄。(同上)二、被動句被動句總結(jié)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biāo)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biāo)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1.用介詞“于”“受……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韓愈《師說》)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例如: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jù)上下文來判別。例如: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三、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中都有,不過,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yīng)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在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2省略謂語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么要…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哪里用得著…呢,表反問《逍遙游》〈莊子〉山巒為晴雪所洗?!獮椤硎颈粍雨P(guān)系《諫太宗十思疏》魏征(課后題)今日見辱問于長者?!姟凇肀粍拥墓潭ǜ袷健读銈鳌防畛劦腊?,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之謂也,…說的就是…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不亦……乎相當(dāng)于“不是……嗎”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至丹以荊軻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dāng)作、用……做……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豈……哉(乎)、獨……哉意思是難道……嗎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與其……孰若……、與其……寧……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辦呢?)"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或"怎么對付(處置、安頓)……"。固定句式總結(jié)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如休(把怎么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