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理正深基坑支護設計軟件6.5版說明書系統(tǒng)操作說明1操作流程圖1-1深基坑支護構造設計流程圖2流程說明2.1開場通過兩個途徑可以進入【深基坑支護構造設計軟件】的主界面:⑴在開場菜單中,翻開【理正深基坑】;⑵雙擊桌面上的快捷圖標。系統(tǒng)主界面如圖2.1-1所示:圖2.1-1主界面2.2路徑設置有兩種設置工程路徑的方法:⑴在主界面設置路徑:點主界面的【工作目錄】按鈕,彈出指定工作路徑對話框,既可以從右側上方選擇路徑處的樹形目錄中選擇當前路徑,也可以在工作路徑文本輸入框中直接輸入當前的路徑字符串。然后點【確定】按鈕。⑵在單元計算界面設置路徑:進入單元計算模塊后,點【選工程】,彈出指定工作路徑對話框,在樹形目錄或文本輸入框中進展路徑設置。注意:1.主界面設置的工作路徑為單元計算、整體計算文件的默認路徑。同時單元計算文件還可以在單元計算模塊設置的路徑下保存;2.單元計算界面與主界面設置的工作路徑最好保持一致;3.路徑設置支持輸入“空格〞;4.單元計算控制菜單下的“翻開工程〞功能同【選工程】。2.3單元計算和整體計算分別參見第一、二、三和四局部。2.4數據存盤及備份原始數據和結果數據均保存在設置的工作目錄下:單元計算原始數據文件名:*.SPW;圖形結果文件名:*.DXF;計算書文件名:*.RTF。2.5退出在單元計算界面下點擊“退出〞按鈕或菜單,退出單元計算模塊;在主界面下點擊“退出〞按鈕或菜單,退出軟件。第一局部單元計算操作說明1操作流程圖1-1單元計算操作流程圖1.1進入單元計算點擊“〞按鈕,進入單元計算模塊。1.2增加計算工程⑴第一次進入單元模塊時,計算工程為空,如圖1.2-1所示。圖1.2-1單元計算輸出界面⑵必須點“增〞按鈕,彈出圖1.2-2所示模板,并從中選取計算工程。確認后進入設計數據錄入界面。圖1.2-2工程選用模板注意:1.已經進展過單元計算的工程,進入單元計算后,既可以點“增〞按鈕,從模板中增加新工程,也可從工程列表中選擇已有工程〔如圖1.2-3所示〕,再點“算〞直接進入數據錄入界面;圖1.2-3工程選用列表2.點“刪〞按鈕,可刪除列表中的計算工程,存放于工作路徑中的該工程的工程數據將全部被刪除,且無法恢復;3.“工程操作〞菜單〔如圖1.2-4〕功能同“增〞、“刪〞和“算〞按鈕。圖1.2-4工程操作菜單1.3數據錄入1.3.1數據錄入界面數據錄入界面如圖1.3-1所示,包括圖形顯示窗口和數據錄入窗口。圖1.3-1數據錄入界面圖形顯示窗口:顯示支護構造、土層、支錨及工況等信息。數據錄入窗口:分為根本信息、土層信息和支錨信息。不同支護類型的錄入數據有較大區(qū)別,具體參見第一局部的第、、及節(jié)。注意:對新增的工程,需要錄入設計數據;否則既可讀入舊數據也可修改數據。1.3.2菜單1.輔助功能圖1.3-2輔助功能注意: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了新舊版本的數據文件接口。通過“讀入深基坑4.3版數據〞可翻開4.3版以前建設的*.dyd工程文件。2.選項圖1.3-3選項菜單“圖形顯示選項〞:系統(tǒng)默認顯示如圖1.3-4。不選擇“顯示土層填充〞可以提高圖形顯示速度。圖1.3-4顯示選項“安全系數配置〞:參見第一局部的1.4.3節(jié)?!巴翂毫φ{整〞:參見第一局部的1.4.3節(jié)。“關閉〔翻開〕計算信息窗口〞:當系統(tǒng)不能自動關閉窗口時,選擇此菜單。便于界面操作。翻開窗口,隨時查詢計算信息。1.4計算不同支護類型的設計內容差異較大,設計界面也有所不同。點數據錄入界面的“計算〞按鈕,彈出如圖1.4-1所示的支護構造設計界面。包括系數配置、參數錄入及計算工程。圖1.4-1支護構造設計界面注意: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和雙排樁的設計界面如圖1.4-1所示,土釘的設計內容差異較大,參見第一局部節(jié)圖2.3-7。1.4.1系數配置1.計算過程系統(tǒng)提供兩種計算過程:自動設計和詳細設計。自動設計:點“開場〞按鈕,系統(tǒng)將計算內容一算到底。期間無法中斷計算、無法交互截面計算及錨桿計算參數,系統(tǒng)默認上一次界面及錨桿界面數據作為自動計算數據。詳細設計:點“開場〞按鈕,系統(tǒng)依次計算所選內容。期間可隨時中斷計算,可交互界面計算參數。注意:1.放坡沒有“自動設計〞和“詳細設計〞選項;2.土釘的“詳細設計〞無法中斷;3.“自動設計〞時,系統(tǒng)做承壓水驗算,此選項灰掉;如果需要驗算承壓水,必須進展“詳細設計〞。2.系數配置“安全系數配置〞:包括隆起、傾覆、滲流、管涌等參數配置,各標準的配置系數不同。“土壓力調整〞:左側為土壓力查詢窗口,右側為土壓力模型選擇及系數調整窗口。如圖1.4-2所示:圖1.4-2土壓力調整界面土壓力查詢:顯示基坑開挖完畢時刻的彈性法、經典法土壓力值,對應于選擇的土壓力模型;可通過點鼠標右鍵菜單〔如圖1.4-3〕對圖形詳細查詢。圖1.4-3土壓力圖形查詢鼠標右鍵菜單土壓力模型:滿足不同地區(qū)土壓力模型要求。調整系數:通過系數調整滿足各個地區(qū)的特殊土質的土壓力計算要求。1.4.2參數錄入⑴此界面主要提供了整體穩(wěn)定驗算的相關參數,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第6.1節(jié)。⑵選擇《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時,界面增加了水壓力模型選擇按鈕,如圖1.4-4所示:圖1.4-4上海標準水壓力模型注意:1.《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有三種水壓力模型,其他標準只考慮無滲流水壓力,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第1節(jié)中關于水作用的處理;2.水土合算與分算:《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按“全部合算〞、“全局部算〞和“按層交互〞三種方法考慮?!叭亢纤悒暠硎舅型翆影此梁纤闾幚?,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第節(jié);“全局部算〞表示所有土層按水土分算處理,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第節(jié);“按層交互〞表示按土層信息表中交互的合算或分算信息,分別計算各土層的土壓力,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第、節(jié)。其他標準只考慮“按層交互〞一種情況。1.4.3計算工程詳細說明參見第一局部的、、及節(jié)。1.5結果查詢查詢界面包括界面菜單、圖形結果和文字結果3局部內容,如圖1.5-1所示:圖1.5-1計算結果查詢界面1.5.1菜單包括控制、工程操作、圖形查詢、文字編輯、顯示控制和幫助6局部。圖形查詢、文字編輯和工程操作分別參見第一局部的1.5.2、1.5.3及1.2節(jié),常規(guī)操作方法不做介紹。注意:“顯示表格輸入提示信息〞位于“顯示控制〞菜單中,如圖1.5-2所示??刂平缑鎱档狞S條提示是否顯示,用戶根據需要設置。圖1.5-2計算結果查詢界面1.5.2圖形結果查詢1.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查詢內容〔如圖1.5-3所示〕,沒有計算的工程無圖形結果。圖1.5-3計算結果查詢界面2.利用功能按鈕〔如圖1.5-1所示〕或鼠標右鍵菜單〔如圖1.5-4〕,對圖形進展操作,便于詳細查詢圖形結果。圖1.5-4輸出界面鼠標右鍵菜單3.“顯示圖形拷貝到剪貼板上〞圖1.5-5圖形查詢下拉菜單注意:位于“圖形查詢〞菜單中,如圖1.5-5所示。通過此命令可以把圖形結果插入計算書中。1.5.3文字結果查詢1.生成圖文并茂的計算書包括原始數據和詳細計算結果〔包括計算公式、計算過程、圖形結果和數值結果〕。2.利用“文字編輯〞菜單或鼠標右鍵菜單進展文字編輯??勺x入RTF文件、保存RTF和文本文件。3.利用“控制菜單〞中打印功能,完成計算書打印。2各支護類型操作說明系統(tǒng)提供的支護類型有排樁、連續(xù)墻〔包括鋼筋混凝土墻和鋼板樁〕、水泥土墻、土釘、放坡支護和雙排樁,如圖1.3-1所示。下面對不同支護類型的操作分別說明。2.1單排樁、連續(xù)墻2.1.1操作流程圖2.1-1排樁、連續(xù)墻操作流程圖2.1.2流程說明數據錄入1.根本信息如圖2.1-2所示,包括支護構造參數、放坡參數、超載參數及附加水平力參數。圖2.1-2根本信息界面“內力計算方法〞:包括“全量法〞和“增量法〞。“全量法〞是5.0以前版本提供的計算方法;“增量法〞是5.0版新增方法?!皹藴逝c規(guī)程〞:包含了十個標準,如圖2.1-3所示。圖2.1-3標準與規(guī)程樁截面類型:6.0版新增了方樁截面類型,單排樁有圓形和方形兩種樁截面類型可供選擇。“嵌固深度〞:點擊“嵌固深度〞后的按鈕【>】,彈出“嵌固深度計算參數〞對話框。如以以下圖2.1-4所示:圖2.1-4嵌固深度計算參數嵌固深度計算參數的取值與標準或規(guī)程、支錨條件〔懸臂、單支錨或多支錨〕關聯(lián)。不同標準默認值不同〔詳見參數提示信息條〕,對支撐作用也可以選擇考慮或不考慮,系統(tǒng)允許用戶修改。圖2.1-4中的參數確定后,界面參數欄自動顯示嵌固深度計算結果,并允許用戶修改。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的第2節(jié)。“樁材料類型〞:可選“鋼筋混凝土〞、“型鋼〞、“鋼板樁〞三種類型,如選擇型鋼,可以從“截面參數〞右側的按鈕【>】〔圖2.1-5〕彈出“選擇截面〞的對話框〔圖2.1-6〕,從中可選擇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H型鋼、無縫鋼管;如選擇鋼板樁,用戶交互其各項參數〔圖2.1-7〕。圖2.1-5型鋼參數界面圖2.1-6截面庫界面圖2.1-7鋼板樁交互參數界面“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混凝土構造設計標準》〔GB50010-2010〕?!坝袩o冠梁〞:提供冠梁剛度估算工具,數據交互參見圖2.1-18,點擊“〞按鈕,計算公式參見附2.5.1節(jié)?!俺d類型〞:系統(tǒng)最多允許10個超載同時作用,不同標準超載類型不同。“支護構造上的水平集中力〞:只出現在單排樁和連續(xù)墻的根本參數界面中,點擊“支護構造上的水平集中力〞后的按鈕【>】,彈出“構造附加水平力〞對話框。如以以下圖2.1-8所示:圖2.1-8構造附加水平力界面參數注意:1.《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考慮了防水帷幕,界面增加防水帷幕參數;2.連續(xù)墻:5.0版增加了鋼板樁連續(xù)墻類型,鋼板樁截面參數取值參見《深圳地區(qū)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標準》〔SJG05-96〕表7.3.2。2.土層信息包括土層根本參數、土層物理指標參數及加固土物理指標參數,如圖2.1-9所示。圖2.1-9土層信息界面注意:1.5.0版土層物理參數增加了浮重度和水下物理參數指標;2.“坑內加固土〞為5.0版新增內容,計算及本卷須知參見第二局部的1.1.6節(jié)、6.1.5節(jié)及附2.5.2節(jié);3.“彈性法計算方法〞:6.0版新增了按土層來規(guī)定彈性計算方法的功能,在“彈性計算方法按土層確定〞處打“√〞,則可在“計算方法〞一欄中分別設置各層的彈性計算方法,在“m,C,K值〞一欄中分別輸入相應數值,如以以下圖2.1-10;假設統(tǒng)一設置,則可在“彈性計算方法按土層確定〞處打“×〞,在“彈性法計算方法〞里統(tǒng)一選取。圖2.1-10土層信息界面如圖2.1-8所示,彈性計算方法的m法增加了土層選擇功能。選擇“當前土層〞只計算當前土層的m值;選擇“所有土層〞對各土層的m值批量計算;并允許用戶修改??梢园此匣蛩掠嬎銋倒浪慊拥酌嫖灰屏浚嬎銋⒁姼?.4.2節(jié)。K值、C值方法:由用戶直接錄入,系統(tǒng)不提供計算功能。圖2.1-11m值計算界面3.支錨信息典型界面如圖2.1-12所示,但不同的支護類型支錨界面差異較大。圖2.1-12單排樁、連續(xù)墻支錨信息界面注意:1.支錨類型:錨桿、錨索和內支撐;2.支錨計算考慮了抗拉力;3.工況生成:內力計算方法選擇“全量法〞時,系統(tǒng)自動生成工況;選擇“增量法〞時,點“自動生成工況〞按鈕,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工況,或用戶在工況表中直接交互工況信息。自動生成工況詳見第一局部的2.5.1節(jié)。計算計算內容包括:構造計算、截面計算、錨桿計算、穩(wěn)定驗算。其中構造計算、截面計算和錨桿計算分別有對應的計算界面,計算過程中需要交互計算參數,詳細說明如下。1.構造計算提供了位移內力工況圖、位移內力包絡圖、地表沉降圖及土壓力查看窗口、曲線顯示選擇窗口。⑴位移內力工況圖包括每個工況的土壓力、錨桿水平力、內力〔彎矩和剪力〕及位移圖形,如圖2.1-13所示:圖2.1-13位移內力工況圖注意:1.在單排樁和連續(xù)墻支護計算圖形中藍色和紅色分別為彈性法和經典法計算結果曲線,下方的藍色、紅色標注分別為彈性法和經典法計算結果的最大值;2.可通過鼠標右鍵菜單操作〔見圖1.4-3〕或鼠標滾輪放大曲線,查看圖形各點的坐標和數值;3.經典法計算嵌固深度及內力時,當系統(tǒng)提示“找不到彎矩零點或土層深度缺乏〞時,計算結果不可用,請增加土層厚度再計算;⑵位移內力包絡圖包括位移、內力包絡圖及支反力。⑶地表沉降圖顯示每個工況的地表沉降曲線,包括三角形法、指數法和拋物線法三種沉降曲線,如圖2.1-14所示:圖2.1-14地表沉降圖⑷查看土壓力圖2.1-15當前工況單位米寬度的土壓力圖形注意:1.可查看彈性法和經典法兩種土壓力計算結果;2.只需在曲線上移動鼠標,任意深度處的土壓力及對應深度即可查看;所查看的土壓力為當前工況單位米寬度上的土壓力。⑸曲線顯示選擇圖2.1-16曲線顯示選擇界面控制內力位移曲線、地表沉降曲線的顯示內容。便于單獨查看彈性法、經典法內力位移結果和單獨查看任一地表沉降曲線結果。改變“土壓力文字顯示比例〞可放大土壓力圖形的坐標及土壓力值的顯示,便于同時查看各個計算深度處的土壓力結果。注意:對于3鍵以上鼠標,可以通過鼠標滾輪調節(jié)土壓力文字顯示比例。2.截面計算圖2.1-17截面計算流程圖包括內力包絡圖、內力取值和配筋參數表格。單排樁、連續(xù)墻截面計算的界面如圖2.1-18所示:圖2.1-18單排樁截面計算界面⑴內力取值可以選擇彈性法或經典法。系統(tǒng)默認內力設計值為內力實用值,或由用戶直接交互內力實用值。配筋計算前需要交互鋼筋信息。彈性法、經典法的內力包絡圖和計算值分別用藍色、紅色表示。顯示的內力包絡圖和計算值與選擇的內力計算方法對應;當改變計算方法時,需要點擊“內力取設計值〞按鈕,內力實用值可更新為當前內力計算方法的內力設計值。內力包絡圖下面標注的第一行數據為最大內力值,第二行數據為最大內力值對應的基坑深度。⑵鋼筋信息是否對稱配筋:根據基坑內側、外側彎矩取值情況選用合理的配筋方式。分段配筋:更合理、更靈活的配筋方式,詳見附錄3常見問題2的解答。鋼筋級別:采用《混凝土構造設計標準》〔GB50010-2010〕。⑶選筋計算既可以采用自動選筋結果,也可以由用戶交互配筋值。進入“樁配筋計算〞截面〔見圖2.1-18〕時,系統(tǒng)按界面默認的鋼筋信息自動選筋,執(zhí)行“下一步〞,系統(tǒng)按自動選筋出計算書;不采用自動選筋結果時,請點擊“〞按鈕,進入“樁選筋〞界面〔如圖2.1-19所示〕,直接交互鋼筋級別及配筋,按“返回〞按鈕,并執(zhí)行“下一步〞,系統(tǒng)按交互配筋出計算書。圖2.1-19排樁選筋界面注意:1.不選擇“構造計算〞,無法進展“截面計算〞;2.關于自動選筋的說明當用戶修改“樁配筋計算〞界面的鋼筋信息時,需要點擊“〞按鈕,進入“樁選筋〞界面〔見圖2.1-19〕,執(zhí)行一次“〞命令,系統(tǒng)按修改后的鋼筋信息自動選筋并出計算書。當系統(tǒng)提示“找不到適宜縱筋或箍筋〞時,配筋結果不可用,請調整鋼筋級別,直到有適宜配筋。配筋結果不可用時,系統(tǒng)用紅色警告,并在計算信息窗口做出提示。3.mm2為縱筋單位,mm2/m為箍筋單位;4.實際需要箍筋配筋面積小于構造配筋面積時,系統(tǒng)按構造配筋;例如:如果按內力實用值計算的箍筋面積為1000mm2/m,小于系統(tǒng)按構造配筋計算值1200mm2/m,程序會按箍筋實配【計算】面積:1505[1200]mm2/m來選筋,即取計算面積為構造配筋計算值1200mm2/m,經選筋后實際配筋為1505mm2/m;5.當布置支錨時,可錄入環(huán)梁信息并在施工圖中生成環(huán)梁配筋圖;6.鋼筋混凝土墻截面配筋與排樁有所不同,如圖2.1-20所示;7.型鋼、鋼板樁無截面計算。圖2.1-20鋼筋混凝土墻選筋界面3.錨桿計算圖2.1-21錨桿計算流程圖注意:不選擇“構造計算〞,無法進展“錨桿計算〞。系統(tǒng)提供三種支錨類型:錨桿、錨索和內撐。錨桿計算界面如圖2.1-22所示:圖2.1-22錨桿計算界面⑴內力取值單排樁或連續(xù)墻可以選擇彈性法或經典法;雙排樁只提供彈性法計算結果。系統(tǒng)默認錨桿內力設計值為錨桿內力實用值,或由用戶直接交互內力實用值。彈性法、經典法的錨桿內力值分別用藍、紅色表示。當改變計算方法時,需要點擊“內力取設計值〞按鈕,錨桿內力實用值可更新為當前內力計算方法的錨桿內力設計值。⑵自由段、錨固段長度計算系統(tǒng)默認“自由段、錨固段長度設計值〞為“自由段、錨固段長度實用值〞,或由用戶直接錄入“自由段、錨固段長度實用值〞。當改變錨桿內力實用值時,需要點擊【重新計算】按鈕,得到對應于內力實用值的自由段、錨固段長度結果。注意:【長度取計算值】:把經過用戶修改的“自由段、錨固段長度實用值〞恢復為“自由段、錨固段長度計算值〞。⑶配筋計算采用“錨桿內力實用值〞進展配筋計算,或由用戶直接交互配筋結果。當改變錨桿內力實用值時,需要點擊【重新計算】按鈕,得到對應于內力實用值的配筋結果。鋼筋級別:采用《混凝土構造設計標準》〔GB50010-2010〕。錨桿級別:HPB300、HRB335、HRBF335、HRB400、RRB400、HRBF400、HRB500、HRBF500;錨索鋼筋:即為鋼鉸線;內撐只計算水平力。⑷錨桿剛度計算當自由段、錨固段長度及錨桿配筋改變時,“錨桿剛度〞隨之改變。點擊按鈕【應用剛度計算結果】,彈出對話框如圖2.1-20:圖2.1-23提示對話框“是〞表示“支錨信息〞界面中的支錨剛度被“錨桿計算〞界面的錨桿剛度計算結果替代。反復替代直到假定的支錨剛度接近計算的支錨剛度。結果查詢參見第一局部的1.5節(jié)。2.2水泥土墻2.2.1操作流程圖2.2-1水泥土墻操作流程圖2.2.2流程說明數據錄入1.根本信息典型界面根本同排樁、連續(xù)墻,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其中水泥土墻截面參數及類型選擇如圖2.2-2所示:圖2.2-2水泥土墻截面選擇內力計算方法選擇全量法時,截面類型為實心墻和格柵布置兩種類型;選擇增量法時,截面類型為實心墻、格柵布置、墻+排樁和SMW工法四種類型。嵌固深度計算參數:與標準或規(guī)程、支錨條件〔懸臂、單支錨或多支錨〕無關。均采用簡單圓弧滑動法,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的節(jié)。注意:無冠梁信息。2.土層信息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3.支錨信息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注意:1.與單排樁、連續(xù)墻有所不同。中選擇“全量法〞時,水泥土墻不允許布置支錨;選擇“增量法〞時,允許布置支錨;2.選擇“增量法〞錄入的某些參數,在切換到“全量法〞時可能喪失,請注意存盤。計算1.構造計算界面同單排樁、連續(xù)墻支護的構造計算界面,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2.截面計算界面水泥土墻截面驗算與單排樁、連續(xù)墻有所不同,如圖2.2-3所示:圖2.2-3水泥土墻截面承載力驗算注意:不選擇“構造計算〞,無法進展“截面承載力驗算〞。3.錨桿計算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結果查詢參見第一局部的1.5節(jié)。2.3土釘墻2.3.1操作流程圖2.3-1土釘墻操作流程圖2.3.2流程說明數據錄入1.根本信息與單排樁、連續(xù)墻、雙排樁及水泥土墻有所不同,如圖2.3-2所示:圖2.3-2土釘支護根本信息界面“標準與規(guī)程〞:系統(tǒng)提供了《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和石家莊土釘法兩種計算方法?!笆欠裼衅虑皹定暎骸坝楔暠硎就玲斉c排樁聯(lián)合支護;“無〞表示單獨采用土釘支護?!八阉髯畈焕衙媸欠窨紤]加筋〞:選擇“是〞土釘參與最不利滑裂面的搜索;選擇“否〞土釘不參與最不利滑裂面的搜索。土釘荷載分項系數:荷載分項系數。土釘抗滑摩阻力折減系數:土釘拉力在滑面上產生的阻力的折減系數。其他參數項同排樁,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注意:1.土釘整體穩(wěn)定計算時,最不利滑裂面的搜索與其他支護形式有所不同。土釘穩(wěn)定滑裂面為搜索范圍內最不利位置,其他支護形式為通過某個控制深度的最不利滑裂面;2.土釘整體穩(wěn)定僅考慮瑞典條分法。2.土層信息與單排樁、連續(xù)墻、雙排樁及水泥土墻有所不同,如圖2.3-3所示:圖2.3-3土釘支護土層信息界面“坑內加固土〞:5.0版新增內容,計算及本卷須知參見第二局部的1.1.6節(jié)、6.1.5節(jié)及附2.5.2節(jié)。注意:1.可以通過滾動顯示查看所有參數;2.5.0版土層物理參數增加了參數“浮重度〞,但不提供水下物理指標c、φ的參數錄入,對于水下的物理指標c、φ,可以作為單獨的土層交互;3.修改任何一種支護類型的土層參數,都同時影響其他支護類型的土層參數。由于土釘支護土層參數與其他支護類型有所不同,為了防止對其他支護類型的土層參數的影響,修改時請慎重。3.支錨信息支錨參數同單排樁、連續(xù)墻、雙排樁和水泥土墻,土釘支護另外考慮了土釘作用,如圖2.3-4所示:圖2.3-4土釘支護支錨信息界面注意:系統(tǒng)提供了土釘“設計〞與“驗算〞功能,土釘參數有所不同。4.其他信息圖2.3-5土釘支護其他信息界面⑴外部穩(wěn)定計算方法:只提供《建筑地基根基設計標準》〔GB50007-2002〕。外部穩(wěn)定計算各參數如以以下圖2.3-6示意。圖2.3-6土釘支護外部穩(wěn)定計算示意圖土釘墻計算寬度Lb:是將土釘墻等效擋土墻時底部的計算長度。墻趾距坡腳的距離La:墻趾為抗傾覆計算點,La為抗傾覆計算點到坡腳的距離。Ea作用點深度對墻高的比值:決定Ea作用點深度。墻后地面的傾角β:見圖中示意,單位為度。土釘墻墻背傾角α:見圖中示意,單位為度。土與墻背的摩擦角δ:見圖中示意,單位為度。土與墻底的摩擦系數μ:根據土的類別選定,具體參加程序界面的黃條提示。⑵面層計算面層厚度:取值范圍為50~500mm。土釘布置形式:有網格型和梅花形兩種。水平、豎向配筋:由用戶交互鋼筋的級別、直徑和間距。拉區(qū)鋼筋合力點到板外皮距離:配筋計算的as。計算圖2.3-7土釘支護設計界面1.局部抗拉設計界面分為左、右兩個窗口,分別顯示圖形結果和數據結果,如圖2.3-8所示:圖2.3-8土釘支護局部抗拉設計界面點擊按鈕“重新計算〞:系統(tǒng)從工況1開場計算;點擊按鈕“下一步〞:系統(tǒng)完畢當前計算工程進入下一個計算工程。2.整體穩(wěn)定⑴整體穩(wěn)定設計前需要對土釘長度初始值進展選擇,如圖2.3-9所示:圖2.3-9土釘整體穩(wěn)定設計土釘長度初始值選擇“取最小土釘長度〞:系統(tǒng)取“穩(wěn)定設計初始長度〞=土釘最小構造長度〔在土釘設計界面交互,見圖2.3-5〕,然后按土釘長度增加步長試算,直到計算的滑弧穩(wěn)定系數滿足≥1.3的要求為止。不考慮局部抗拉設計長度要求。“取局部抗拉設計結果〞:系統(tǒng)取“穩(wěn)定設計初始長度〞=局部抗拉最大設計長度〔見圖2.3-8〕。然后按土釘長度增加步長試算,直到計算的滑弧穩(wěn)定系數滿足≥1.3。即土釘最終設計長度同時滿足局部抗拉、內部穩(wěn)定的安全要求?!坝脩艚换エ暎喝 白钚⊥玲旈L度〞、“局部抗拉設計結果〞或用戶交互的長度做為“穩(wěn)定設計初始長度〞,然后按土釘長度增加步長試算,直到計算的滑弧穩(wěn)定系數≥1.3。⑵整體穩(wěn)定設計界面,分為左、右兩個窗口,分別顯示圖形結果和數據結果,包括滑弧信息和土釘設計結果信息,如圖2.3-10所示:圖2.3-10土釘整體穩(wěn)定設計圖形窗口顯示當前工況的危險滑裂面的圓心、半徑位置;數據窗口顯示出計算工況之前所有工況下危險滑裂面的圓心、半徑、安全系數及土釘設計長度。點擊按鈕“重新計算〞:系統(tǒng)從工況1開場計算。點擊按鈕“下一步〞:系統(tǒng)完畢當前計算工程進入下一個計算工程。3.土釘選筋圖2.3-11土釘選筋注意:1.土釘選筋采用《混凝土構造設計標準》〔GB50010-2002〕;2.“局部抗拉力最大值〞即局部抗拉設計得到的“拉力設計值Tj〞,為土釘軸向力;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與石家莊一土釘法選筋計算有所不同,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的第7.1.4、7.2.5節(jié)。結果查詢參見第一局部的1.5節(jié)。2.4放坡2.4.1操作流程圖2.4-1放坡操作流程圖2.4.2流程說明數據錄入1.根本信息系統(tǒng)僅提供了《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計算放坡。2.土層信息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3.支錨信息只考慮花管布置,同排樁花管參數界面,如圖2.5-4所示,參見第一局部的2.5.2節(jié)。整體穩(wěn)定驗算分為圖形窗口和數據窗口,如圖2.4-2所示,計算參見第二局部節(jié)。圖形窗口顯示各個計算控制截面的危險滑裂面的圓心、半徑位置;數據窗口顯示各控制截面危險滑裂面的圓心、半徑、安全系數。圖2.4-2放坡整體穩(wěn)定驗算界面結果查詢參見第一局部的1.5節(jié)。2.5雙排樁2.5.1操作流程圖2.5-1雙排樁操作流程圖2.5.2流程說明數據錄入1.根本信息雙排樁可考慮前后排樁不同材料、不同截面、不同樁長、不同間距的情況,內力計算方法提供“增量法〞和“全量法〞,標準只提供《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根本信息界面中增加了前后樁布置形式,按前后樁的樁距關系分為八種,并增加了連梁的布置形式、材料類型和截面尺寸,如圖2.5-2。圖2.5-2雙排樁根本信息界面“前后樁布置形式〞:點擊右側按鈕進入布置形式的選擇界面〔圖2.5-3〕,按前后樁間距L2與前樁間距L1的關系分為如下八種,交互前排樁間距,后排樁間距根據前后排樁間距的關系而得到:〔一〕L2=L1,對齊布置、〔二〕L2=L1,梅花布置、〔三〕L2=1.5L1、〔四〕L2=2.0L1,對齊布置、〔五〕L2=2.0L1,梅花布置、〔六〕L2=2.5L1、〔七〕L2=3.0L1,對齊布置、〔八〕L2=3.0L1,梅花布置。圖2.5-3雙排樁前后樁布置形式選擇界面連梁布置形式:點擊右側按鈕,進入選擇界面,如圖2.5-4,有“整體澆注〞、“垂直布置〞、“W型布置〞三種,點擊可選。整澆:交互連梁厚度;水平布置:交互連梁間距,連梁截面寬、高;W型布置:計算同水平布置圖2.5-4連梁的布置形式選擇界面連梁材料類型:同樁一樣,可選“鋼筋混凝土〞、“型鋼〞、“鋼板樁〞三種。選擇“混凝土〞,程序按連梁與前后排樁的為固結計算;假設選擇“型鋼〞,則連梁與前后排樁的連接可分別選擇“固接〞或“鉸接〞。圖2.5-5連梁材料類型及與樁的連接方式選擇界面注意:1.雙排樁與連梁所選材料等可以不一致;2.樁與冠梁僅考慮固結的連接關系;3.后排樁樁底標高不能高于基坑底面;4.前后排樁冠梁可以設置不同的尺寸和剛度。2.土層信息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3.支錨信息雙排樁支錨界面如以以下圖2.5-6:圖2.5-6雙排樁支錨信息界面注意:1.雙排樁界面工況信息處增加了等效深度和分組系數α1,α2,點擊“計算等效深度〞按鈕,可計算后排樁的等效開挖深度,以及前后排樁各自的分擔系數α1,α2,計算參見第二局部單元計算編制原理中節(jié);2.雙排樁界面增加“計算模型圖示〞,模型顯示圖如下2.5-6:圖示中直觀顯示出雙排樁計算時所采用的模型。圖2.5-6雙排樁支錨信息界面圖2.5-7雙排樁計算模型圖示計算1.構造計算提供了位移內力工況圖、位移內力包絡圖、地表沉降圖、土壓力查看窗口及計算單元結果圖、曲線顯示選擇窗口。⑴位移內力工況圖包括每個工況的土壓力、錨桿水平力、樁內力〔彎矩和剪力〕及位移圖形、連梁內力〔彎矩和剪力〕及豎向位移圖形,如圖2.5-8所示:圖2.5-8位移內力工況圖雙排樁支護計算圖形中藍色和紅色曲線分別代表前排樁和后排樁的計算結果,下方的藍色、紅色標注分別為前排樁和后排樁各計算結果的最大值,不顯示經典法計算結果;⑵位移內力包絡圖同第一局部的節(jié)。注意:彎矩和剪力包絡圖下的兩行數據,第一行為最大值,第二行為最大值離地面點的距離。⑶地表沉降圖同第一局部的節(jié)圖2.1-14所示。⑷查看土壓力雙排樁只可查看彈性法土壓力計算結果,如以以下圖2.5-9:圖2.5-9當前工況單位米寬度的土壓力圖形⑸曲線顯示選擇對于雙排樁支護形式,可單獨查看前排樁、后排樁內力位移曲線,如以以下圖2.5-10。圖2.5-10雙排樁曲線顯示選擇界面⑹計算單元結果圖可查看當前工況下的所取計算單元的寬度及計算結果,包括前后樁的位移、內力及連梁的位移和內力,如以以下圖2.5-11:圖2.5-11計算單元結果圖界面2.截面計算圖2.5-12截面計算流程圖包括內力包絡圖、內力取值和配筋參數表格。如圖2.5-13所示:圖2.5-13雙排樁截面計算界面雙排樁截面計算界面包括前排樁、后排樁和連梁的配筋及選筋界面,可分別選擇并選取各自參數進展計算,并生成相應的施工圖。注意:1.雙排樁只提供彈性法內力計算結果進展配筋計算;2.當布置支錨時,可錄入環(huán)梁信息并在施工圖中生成環(huán)梁配筋圖;布置冠梁時,可錄入冠梁的配筋信息,但不在施工圖中生成冠梁配筋圖。3.錨桿計算參見第一局部的節(jié)。結果查詢參見第一局部的1.5節(jié)。2.6特殊說明2.6.1自動生成工況自動生成工況為5.0版新增內容。不同的支護類型、不同的內力計算方法工況生成情況有所不同。以下做詳細說明。⑴排樁、連續(xù)墻:全量法:支錨和地下室影響工況的生成,加撐、拆撐不作工況處理。工況類型包括開挖和剛性鉸。只能自動生成工況,不允許用戶干預。點擊【自動生成工況】按鈕,彈出“地下室信息〞界面,如圖2.6-1所示,確定后彈出“超挖〞界面,如圖2.6-2所示,交互超挖深度確認即可。圖2.6-1全量法地下室信息圖2.6-2全量法超挖增量法:工況類型包括開挖、加撐、拆撐和剛性鉸。既可以自動生成工況,也可以許用戶干預。無地下室信息對話框,地下室以剛性鉸代替。點擊【自動生成工況】按鈕,彈出“超挖〞界面,如圖2.6-3所示,交互超挖深度確認即可。圖2.6-3增量法超挖⑵水泥土墻:全量法:根本同排樁、連續(xù)墻的自動生成工況,但無支錨信息。增量法:同排樁、連續(xù)墻的工況生成。⑶土釘:工況界面與排樁、連續(xù)墻和水泥土墻有所不同。點“支錨信息〞界面的【工況】按鈕,彈出工況信息對話框,如圖2.6-4所示,點【自動生成工況】按鈕,彈出超挖界面,見圖2.6-3,交互超挖深度確認即可。圖2.6-4土釘工況信息注意:1.4.31版沒有工況概念,所以讀入4.31版數據時,需要自動生成一次工況,否則數檢不通過,無法計算;2.修改支錨信息時,需要重新生成一次工況,否則數檢不通過,無法計算;3.不同支護類型的數據錄入可能有所不同,注意改變支護類型后重新生成一次工況。2.6.2花管信息參與整體穩(wěn)定計算,如圖2.6-5所示,詳細計算參見第二局部6.1.4節(jié)。圖2.6-5花管參數界面注意:1.考慮了抗拉力對整體穩(wěn)定的影響;2.發(fā)揮系數用于計算花管產生的抗滑力。第二局部單元計算編制原理1.單元計算流程圖圖1-1單元計算流程圖2.各種支護構造計算內容⑴單排樁、連續(xù)墻、雙排樁單元計算包括以下內容:①土壓力計算;②嵌固深度計算;③內力及變形計算;④截面配筋計算;⑤錨桿計算;⑥穩(wěn)定計算:整體穩(wěn)定、抗傾覆、抗隆起、抗管涌、承壓水驗算。詳細計算參見1~6節(jié)相關內容,其中內力變形計算、截面配筋計算及整體穩(wěn)定計算與標準無關,其他計算按選擇的標準采用相應計算方法。⑵水泥土墻單元計算包括以下內容:①土壓力計算;②嵌固深度計算;③內力及變形計算;④截面承載力驗算;⑤錨桿計算;⑥穩(wěn)定驗算:整體穩(wěn)定、抗傾覆、抗滑移、抗隆起、抗管涌、承壓水驗算。詳細計算參見第1~6節(jié)相關內容,其中內力變形計算、截面配筋計算及整體穩(wěn)定計算與標準無關,其他計算按選擇的標準采用相應計算方法。⑶土釘墻單元計算包括以下內容:①主動土壓力計算;②土釘抗拉承載力計算;③整體穩(wěn)定驗算;④土釘選筋計算。系統(tǒng)僅提供《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及《石家莊一土釘法》計算方法,參見1.1.5節(jié)、7.1節(jié)及7.2節(jié)。⑷放坡單元計算包括以下內容:系統(tǒng)僅提供整體穩(wěn)定驗算,參見第節(jié)。1土壓力本系統(tǒng)考慮了10種標準,均采用朗肯理論進展土壓力計算。系統(tǒng)提供了水壓力及主、被動土壓力調整系數,可以滿足各地區(qū)對水、土壓力進展局部調整的需求。系統(tǒng)采用了兩種土壓力模型:經典法土壓力模型和彈性法土壓力模型。經典法土壓力模型:一般土壓力:相當于“彈性法〞中的“一般分布〞;規(guī)程土壓力:《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3.4和3.5節(jié)所述之水平荷載、抗力標準值。彈性法土壓力模型:矩形分布:《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3.4節(jié)所述之水平荷載標準值,這種土壓力模式開挖面以下主動土壓力計算方法與開挖面以上計算方法不同;零分布:在基坑開挖面以下取零;一般分布:通常采用的土壓力模式。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與“矩形分布模式〞一樣,開挖面以下主動土壓力計算方法與開挖面以上計算方法一樣。1.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1.1.1土壓力采用“規(guī)程〞土壓力模式。主動土壓力圖1.1.1-1水平荷載標準值計算簡圖深度zj處的主動土壓力標準值eajk按以下公式計算:〔1.1.1-1〕〔1.1.1-2〕〔1.1.1-3〕計算點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上時:〔1.1.1-4〕計算點位于基坑開挖面以下時:〔1.1.1-5〕式中:Kai——第i層的主動土壓力系數;cik——三軸試驗〔當有可靠經歷時可采用直接剪切試驗〕確定的第i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標準值〔kPa〕,由用戶交互;φik——三軸試驗確定的第i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內摩擦角標準值〔°〕,由用戶交互;h——基坑開挖深度〔m〕;zj——計算點深度〔m〕;σajk——作用于深度zj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σrk——計算點深度zj處自重豎向應力〔kPa〕;σ0k——基坑外側任意深度附加豎向應力標準值〔kPa〕,參見公式〔1.1.3-1〕;σ1k——基坑外側深度CD范圍內的附加豎向應力標準值〔kPa〕,參見公式〔1.1.3-2〕;γmj——深度zj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kN/m3〕;γmh——開挖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kN/m3〕。被動土壓力圖1.1.1-2水平抗力標準值計算簡圖深度zj處的被動土壓力標準值epjk按以下公式計算:〔1.1.1-6〕〔1.1.1-7〕〔1.1.1-8〕式中:Kpi——第i層的被動土壓力系數;cik——三軸試驗〔當有可靠經歷時可采用直接剪切試驗〕確定的第i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粘聚力標準值〔kPa〕;由用戶交互;φik——三軸試驗確定的第i層土固結不排水〔快〕剪內摩擦角標準值〔°〕;由用戶交互;zj——計算點深度〔m〕;σpjk——作用于基坑底面以下深度zj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γmj——深度zj以上土的加權平均天然重度〔kN/m3〕。1.1.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水土合算采用1.1.1節(jié)公式,計算加權平均重度時,水位以下采用飽和重度。水土分算水位以下水壓力單獨考慮,采用以下計算公式:主動土壓力〔1.1.2-1〕被動土壓力〔1.1.2-2〕〔1.1.2-3〕式中:mj——計算參數,當zj<h時,取mj=zj;zj≥h時,取mj=h;hwa——基坑外側水位深度〔m〕;hwp——基坑內側水位深度〔m〕;ηwa——計算系數,當hwa≤h時,取1;hwa>h時,取零;γw——水的重度〔kN/m3〕。水壓力模型1.采用靜水壓力《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只考慮靜水壓力情況。2.基坑內、外雙側水位的處理采用內力計算方法為全量法時,基坑內、外雙側同時存在的水壓力不做抵消,直接與土壓力結果疊加;采用內力計算方法為增量法時,按照《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靜水壓力模式,基坑內、外雙側同時存在的水壓力相抵消。對于基坑內側水位高于基坑外側水位情況,系統(tǒng)按內側水位等于外側水位處理,并相互抵消。1.1.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計算簡圖:圖1.1.3-1地面均布荷載時基坑外側附加豎向應力計算簡圖計算公式:〔1.1.3-1〕地面條形附加荷載圖1.1.3-2局部荷載作用時基坑外側附加豎向應力計算簡圖計算公式:〔1.1.3-2〕式中:q1——作用于基坑面的局部荷載標準值〔kPa〕;b0——荷載作用寬度〔m〕;b1——荷載作用位置距離基坑邊緣距離〔m〕。注意:1.條形附加荷載q1作用在基坑邊緣時〔即b1=0〕,系統(tǒng)不做擴散處理,令σ1k=q1;σ1k作用范圍:基坑面到基坑面以下b0范圍內;2.公式〔1.1.3-2〕同樣適用于計算作用在基坑面以下一定深度的條形附加荷載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及右端作用到無窮遠處的均布荷載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三角形荷載計算簡圖:圖1.1.3-3三角形荷載作用時基坑外側附加豎向應力計算簡圖注意:1.σ1k采用條形附加荷載的計算方法,見公式〔1.1.3-2〕;q1——作用于基坑面的三角形荷載標準值〔kPa〕;2.三角形附加荷載q1作用在基坑邊緣時〔即b1=0〕,系統(tǒng)不做擴散處理,令σ1k=q1;σ1k作用范圍:基坑面到基坑面以下b0范圍內;3.公式〔1.1.3-2〕同樣適用于計算作用在基坑面以下一定深度的三角形附加荷載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1.1.4放坡一級放坡《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未具體規(guī)定放坡對主動土壓力影響的計算方法。本系統(tǒng)中放坡對主動土壓力的影響采用《廣州地區(qū)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定》〔GJB02-98〕方法,即將放坡等效為荷載。計算簡圖:圖1.1.4-1上部有放坡時產生的豎向應力計算計算公式:坡腳處放坡引起的土自重壓力:〔1.1.4-1〕放坡情況下,基坑外側任意深度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σ0k當Zi<a時〔1.1.4-2〕當a≤Zi<a+b時〔1.1.4-3〕當Zi≥a+b時〔1.1.4-4〕式中:σ1k——放坡情況下,基坑外側任意深度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q0——放坡坡腳標高處由于放坡引起的土自重壓力〔kPa〕;γ——放坡土體重度〔kN/m3〕;h0——放坡坡高〔m〕;a——放坡等效荷載作用位置距離基坑邊緣距離〔m〕;b——放坡等效荷載作用寬度〔m〕;Zi——計算深度〔m〕。多級放坡當為多級放坡時,每一級放坡按上述原則單獨考慮,不考慮放坡之間的相互影響。且放坡等效荷載的作用位置及范圍按各級放坡的實際位置處理。注意:由于放坡引起的土壓力變化與超載引起的土壓力變化算法不同,當用超載模擬放坡時,將得不到一樣的結果,采用超載模擬時的土壓力結果偏小。放坡處土釘的土壓力計算對土釘墻中存在放坡時,土壓力的計算遵循以下原則:圖1.1.4-2放坡處土釘土壓力計算簡圖第一根拉桿的水平土壓力〔1.1.4-5〕第二根拉桿的水平土壓力〔1.1.4-6〕式中:σ1——作用在第一根拉桿上的基坑外側放坡段任意深度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σ2——作用在第一根或第二根拉桿上的基坑外側土釘墻任意深度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σ3——作用在第二根拉桿上的基坑外側土釘墻任意深度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K——作用于拉桿的豎向應力分配系數;Ka——計算深度處主動土壓力系數;T1、T2——分別為作用在第一根、第二根拉桿上的水平土壓力〔kPa〕。注意:1.當S0<S時:K=1.0;σ1的計算參見1.1.1節(jié)~1.1.3節(jié),且按放坡坡度系數計算土壓力;σ2、σ3的計算把放坡局部當作荷載作用,再參見1.1.1節(jié)~1.1.3節(jié)的計算方法,且σ2按放坡坡度折減系數計算土壓力,σ3按土釘墻坡角折減系數計算土壓力。2.當S0≥S時:K=0.0;σ1的計算參見1.1.1節(jié)~1.1.3節(jié),且按放坡坡度折減系數計算土壓力;σ2、σ3的計算把放坡局部等效為荷載作用,再參見1.1.1節(jié)~1.1.3節(jié)的計算方法,且按土釘墻坡角折減計算土壓力。3.放坡坡度折減系數及土釘墻坡角折減系數的計算參見第七章土釘墻設計節(jié)。1.1.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單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土釘墻《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土壓力與支護構造的類型無關,均采用1.1.1~1.1.4節(jié)公式計算。其中土釘墻只進展主動土壓力計算。雙排樁雙排樁只進展主動土壓力計算,土壓力計算模型如圖1.1.5-1,由于考慮樁間土對土壓力的傳遞作用,一般情況下前排樁與后排樁土壓力是不同的。前樁上土壓力按開挖面確定;后樁的土壓力按等效開挖面確定,程序提供計算等效開挖面深度工具,用戶也可以交互。圖1.1.5-1雙排樁土壓力計算模型簡圖1.等效開挖面深度程序中等效開挖面深度H1分兩種情況⑴>〔1.1.5-1〕H1——后排樁的等效開挖面深度〔m〕;H——基坑的開挖深度〔m〕;L——前后排樁的排距〔m〕;L0——滑動面延伸至地表處到基坑邊緣的水平距離〔m〕;;φ——土層的內摩擦角度,取值為開挖面以上的加權平均值〔m〕。⑵等效開挖面深度取為零,即H1=0。2.前、后排樁土壓力雙排樁計算時按前后排樁各自的等效開挖面計算各自土壓力的數值ea,再分別乘以前樁、后樁的分擔系數,得到作用在前、后樁上的土壓力。按雙排樁的布置形式分為以下兩種:⑴前后排樁樁間距一樣對齊排列圖1.1.5-2雙排樁的矩形分布前排樁:〔1.1.5-2〕后排樁:〔1.1.5-3〕⑵前后排樁梅花形或間距不等排列除了第一種前后排樁樁間距一樣且對齊布置以外,其余七種布置形式均按如下計算:圖1.1.5-3雙排樁土的梅花形或間距不等分布前排樁:〔1.1.5-4〕后排樁:〔1.1.5-5〕其中分擔系數α:當時,;當時,。注意:1.雙排樁上不考慮有放坡的情況,坡線從雙排樁后面起;2.不考慮土層在水平方向的變化,按前樁處的土參數計算土壓力;3.前后排樁的分擔系數交互時各自獨立,且隨開挖工況改變;4.前后樁底標高不一致時,超出的局部承當全部的土壓力;5.梅花形或間距不等布置時前、后排樁的土壓力分擔寬度僅為樁間距的1/2;6.前排樁的抗力彈簧范圍為開挖面起之下,后排樁的抗力彈簧范圍為H1面起之下;7.后排樁等效開挖面以上樁前土體不考慮被動土壓力;8.前、后樁的水壓力調整系數采用同一個,即同單排樁;9.節(jié)參考余志成、施文華著《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6〕。1.1.6坑內加固土體的土壓力基坑內側采用加固土體時,被動土壓力計算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1.1.1節(jié)及1.1.2節(jié)。注意:1.計算土壓力時加固范圍內采用加固土土層參數,加固范圍外采用土層參數;2.有水位作用時,加固土土層參數按水位以上、以下分別取值;3.加固土寬度估算,參見附2.5.2節(jié);4.各個標準或規(guī)程對加固土的處理一樣,請參見此節(jié)。1.2《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1.2.1土壓力標準采用一般土壓力模式,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參見1.1.1節(jié)。注意:基坑外側豎向應力標準值σajk的計算與《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有所不同,公式如下:〔1.2.1-1〕式中:σajk——作用于深度zj處的豎向應力標準值〔kPa〕;σrk——計算點深度處自重豎向應力〔kPa〕;σ0k——基坑外側任意深度附加豎向應力標準值〔kPa〕,參見節(jié)。1.2.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水土合算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節(jié)。水土分算考慮了三種分布水壓力模式:無滲流水壓力模式、倒梯形滲流水壓力模式和倒三角形滲流水壓力模式。無滲流水壓力地下水無滲流時,作用于圍護墻上主動土壓力側的水壓力,在基坑內地下水位以上按靜水壓力三角形分布計算;在基坑內地下水位以下水壓力按矩形分布計算〔水壓力為常量〕,并不計作用于圍護墻被動土壓力側的水壓力。計算簡圖:圖1.2.2-1地下水無滲流水壓力分布計算公式:〔1.2.2-1〕式中:pw——基坑內地下水位處的靜水壓力〔kPa〕;γw——水重度〔kN/m3〕;△hw——基坑內、外側地下水位之差〔m〕。倒梯形滲流水壓力計算簡圖:圖1.2.2-2地下水倒梯形穩(wěn)態(tài)滲流水壓力分布計算公式:基坑內地下水位處的水壓力:〔1.2.2-2〕〔1.2.2-3〕〔1.2.2-4〕圍護墻底端處的水壓力:〔1.2.2-5〕〔1.2.2-6〕〔1.2.2-7〕式中:pw1——基坑內地下水位處的水壓力〔kPa〕;pw2——圍護墻底端處的水壓力〔kPa〕;△pw1——基坑內地下水位處水壓力修正值〔kPa〕;△pw2——圍護墻底端處水壓力修正值〔kPa〕;γw——水重度〔kN/m3〕;△hw——基坑內、外側地下水位之差〔m〕;ia——基坑外的近似水力坡降;ip——基坑內被動區(qū)的近似水力坡降;hw1、hw2——基坑外側、內側地下水位至圍護墻的高度〔m〕。倒三角形滲流水壓力計算簡圖:圖1.2.2-3地下水倒三角形穩(wěn)態(tài)滲流水壓力分布計算公式:〔1.2.2-8〕式中:pw——基坑內地下水位處的靜水壓力〔kPa〕;γw——水重度〔kN/m3〕;△hw——基坑內、外側地下水位之差〔m〕。帷幕墻的水壓力計算圖1.2.2-4作用于圍護墻上的水壓力計算簡圖作用于圍護墻上的水壓力計算,如上圖1.2.2-4。注意:AB之間靜水壓力直線分布,B、C、D、E各點的水壓力按滲徑直線比例法確定。最短滲徑流線總長度:L=∑Ln+m∑Lv,系統(tǒng)僅考慮設置單排帷幕墻,所以m=1.5。Lh——滲徑水平段長度〔m〕;Lv——滲徑垂直段長度〔m〕。1.2.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節(jié)。地表局部均布荷載計算簡圖:圖1.2.3-1地表局部均布荷載引起的附加側向壓力距支護構造a外側有局部均布荷載,其附加側向土壓力按以下公式近似計算:〔1.2.3-1〕支護構造外側有局部均布荷載,其附加的側向土壓力按以下公式近似計算:〔1.2.3-2〕式中:△pH——附加側向土壓力〔kPa〕;q——地面局部均布荷載〔kPa〕;α、β——見圖1.2.3-1,以弧度計。注意:作用到基坑下一定深度的局部均布荷載計算同地面局部均布荷載。集中荷載相鄰根基荷載引起的附加的側向土壓力,計算簡圖:圖1.2.3-2相鄰根基荷載引起的附加側向壓力計算公式:當m≤0.4〔1.2.3-3〕當m≤0.4〔1.2.3-4〕式中:△pH——附加側向土壓力〔kPa〕;QL——相鄰根基底面處的線均布荷載〔kN/m〕;Hs——相鄰根基底面以下的圍護墻體高度〔m〕;m、n——分別為a/Hs、Z/Hs的值;a——荷載距支護構造距離〔m〕;Z——相鄰根基底面至計算點的深度〔m〕。1.2.4放坡標準采用作圖法計算放坡土壓力,此方法適用條件有限。適用條件:c=0,且α<φ。一級放坡基坑外側地面不規(guī)則時,作用于圍護墻上的土壓力按以以下圖1.2.4中的陰影局部計算。〔1〕〔2〕〔3〕圖1.2.4-1基坑外側地面不規(guī)則時主動土壓力計算計算公式:〔1.2.4-1〕〔1.2.4-2〕〔1.2.4-3〕〔1.2.4-4〕式中:Pa——見圖1.2.4-1所示,單位〔kPa〕;P'a、P''a——見圖1.2.4-1所示,單位〔kPa〕;Ka——基坑底面處的主動土壓力系數;z——地表斜坡面延長線與圍護墻的交點至基坑底面的距離〔m〕;h'——地表斜坡面延長線與圍護墻的交點至地表水平面的距離〔m〕;h''——地表斜坡面延長線與圍護墻的交點至圍護墻頂端的距離〔m〕;c、φ——計算深度處土的粘聚力和內摩擦角,單位分別為〔kPa〕和〔°〕;γ——開挖深度范圍內土層重度的加權平均值〔kN/m3〕;α——地表斜坡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見圖1.2.4-1所示。多級放坡同一級放坡。注意:1.當不滿足作圖條件時,系統(tǒng)自動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計算放坡土壓力;2.公式1.2.4-1中的內摩擦角φ取值為放坡荷載作用面到樁墻底范圍內各層土內摩擦角的加權平均值.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3.公式1.2.4-4中的摩擦角φ取基坑底面處土的內摩擦角。1.2.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上海市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BJ08-61-97〕中計算土壓力與支護構造的類型有關。排樁、連續(xù)墻按水土分算,水泥土墻土壓力按水土合算原則計算。系統(tǒng)提供兩種計算方法:1.按土層交互;2.全部合算或分算。用戶既可以按土層選擇土壓力計算原則,也可以按支護形式選擇土壓力計算原則。本標準計算土壓力方法只在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三種支護類型中考慮,參見1.2.1~1.2.4節(jié)。土釘墻、雙排樁主動土壓力計算不采用本標準。1.3《廣東省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DBJ/T15-20-97〕1.3.1土壓力同《建筑基坑工程技術標準》〔YB9258-97〕,參見第1.6.1節(jié)。1.3.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同《建筑基坑工程技術標準》〔YB9258-97〕,參見第1.6.2節(jié)。1.3.3荷載不考慮集中荷載,其他荷載計算同《建筑基坑工程技術標準》〔YB9258-97〕,參見第1.6.3節(jié)。1.3.4放坡一級放坡支護構造頂部的放坡土體等效為荷載計算土壓力。計算簡圖:圖1.3.4-1頂部放坡時土壓力計算計算公式:〔1.3.4-1〕當Z≤Z0時〔1.3.4-2〕當Z0<Z<Z1時〔1.3.4-3〕當Z≥Z1時〔1.3.4-4〕式中:q0——坡頂至支護構造頂部的土體自重荷載〔kPa〕;q1——支護構造頂部以上土體自重荷載〔kPa〕;h0——放坡坡高〔m〕;γ——放坡土體重度〔kN/m3〕;a——放坡荷載作用位置距離基坑邊緣距離〔m〕;b——放坡荷載作用寬度〔m〕;Z1、Z0——支護構造頂部算起的坡腳影響深度、坡頂影響深度〔m〕;Z——計算深度〔m〕。多級放坡當為多級放坡時,每一級放坡按上述原則單獨考慮,不考慮放坡之間的相互影響。且放坡等效荷載的作用位置及范圍按各級放坡的實際位置處理。注意:多層土的荷載擴散角φ取加權平均值。加權范圍從荷載作用深度到45度擴散線與支護構造交點。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1.3.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廣東省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DBJ/T15-20-97〕計算土壓力方法只在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三種支護類型中考慮,參見1.3.1節(jié)~1.3.4節(jié)。土釘墻、雙排樁主動土壓力計算不采用本標準。1.4《深圳地區(qū)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標準》〔SJG05-96〕1.4.1土壓力標準采用一般土壓力模式。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參見1.1.1節(jié)?;油鈧蓉Q向應力標準值σajk的計算,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公式如下:〔1.4.1-1〕注意:σ1k的計算參見第1.4.3節(jié)。1.4.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水壓力計算方法,參見第1.1.2節(jié)。1.4.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節(jié)。地表局部均布荷載計算簡圖:圖1.4.3-1豎向附加壓力計算計算公式:當Z<a/tgθ時:〔1.4.3-1〕當Z≥a/tgθ時與支護構造平行的條形根基〔〕與支護構造平行的矩形根基〔1.4.3-3〕式中:p0——分布在根基底面的均布附加壓力〔kPa〕,已經扣除根基底面處土自重壓力,由用戶交互;σ1k——分布在計算深度處的豎向均布附加壓力〔kPa〕;a——根基邊距支護構造邊的距離〔m〕;b——根基底面寬度〔m〕;l——根基底面長度〔m〕;d——根基埋置深度〔m〕;z——均布附加壓力分布底面至計算深度處的距離〔m〕;c——附加壓力分布范圍〔m〕;θ——地基附加壓力擴散線與垂直線夾角,條形根基取45°,矩形根基取30°。注意:1.局部均布荷載不可以模擬滿布荷載作用,土壓力計算方法差異較大;2.作用到地面局部均布荷載計算同基坑下一定深度的局部均布荷載;3.局部均布荷載右端作用到無窮遠處時,附加側向壓力計算參見公式〔1.4.3-1〕~〔1.4.3-3〕;4.標準公式〔3.0.7-2〕中的根基底面處土自重壓力,系統(tǒng)沒有考慮。認為用戶交互的荷載值已經為扣除土自重壓力后的結果;5.多層土的荷載擴散角φ取加權平均值。加權范圍從荷載作用深度到45度擴散線與支護構造交點。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1.4.4放坡同《廣東省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程》〔DBJ/T15-20-97〕,參見第1.3.4節(jié)。1.4.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深圳地區(qū)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標準》〔SJG05-96〕計算土壓力方法只在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三種支護類型中考慮,參見1.4.1~1.4.4節(jié)。土釘墻、雙排樁主動土壓力計算不采用本標準。1.5《廣州地區(qū)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定》〔GJB02-98〕1.5.1土壓力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方法,參見第1.1.1節(jié)。1.5.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水壓力計算方法,參見第1.1.2節(jié)。1.5.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方法,參見第節(jié)。地面條形附加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方法,參見第節(jié)。注意:1.條形附加荷載q1作用在基坑邊緣時〔即b1=0〕,系統(tǒng)不做擴散處理,令σ1k=q1;σ1k作用范圍:基坑面到基坑面以下b0范圍內;2.公式〔1.1.3-2〕同樣適用于計算作用在基坑面以下一定深度的條形附加荷載豎向應力;3.條形附加荷載q1右端作用到無窮遠處時,系統(tǒng)沒有采用標準公式〔5.2.5〕計算基坑外任意深度產生的豎向應力標準值,而是按照條形附加荷載處理〔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用戶可以通過把荷載作用范圍放大到無限遠〔系統(tǒng)最大限值為1000m〕,得到與標準近似相等的應力結果。三角形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方法,參見第節(jié)。與支護構造平行的根基附加壓力計算簡圖:圖1.5.3-1條形及矩形根基產生的豎向應力計算計算公式:當Zi<a+dh或Zi>3a+b+dh時:〔1.5.3-1〕當a+dh≤Zi≤3a+b+dh時:與支護構造平行的條形根基〔1.5.3-2〕與支護構造平行的矩形根基〔1.5.3-3〕式中:p0——分布在根基底面的均布附加壓力〔kPa〕,已經扣除根基底面處土自重壓力,由用戶交互;σ1k——分布在計算深度處的豎向均布附加壓力〔kPa〕;a——根基邊距支護構造邊的距離〔m〕;b——根基底面寬度〔m〕;l——根基底面長度〔m〕;dh——根基埋置深度〔m〕。注意:1.標準公式〔3.0.7-2〕中的根基底面處土自重壓力,系統(tǒng)沒有考慮。認為用戶交互的荷載值已經為扣除土自重壓力后的結果;2.多層土的荷載擴散角φ取加權平均值。加權范圍從荷載作用深度到45度擴散線與支護構造交點。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1.5.4放坡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計算方法,參見第1.1.4節(jié)。1.5.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廣州地區(qū)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定》〔GJB02-98〕計算土壓力方法只在排樁、連續(xù)墻、水泥土墻三種支護類型中考慮,參見1.5.1節(jié)~1.5.4節(jié)。土釘墻、雙排樁主動土壓力計算不采用本標準。1.6《建筑基坑工程技術標準》〔YB9258-97〕1.6.1土壓力標準采用一般土壓力模式。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參見1.1.1節(jié)?;油鈧蓉Q向應力標準值σajk的計算,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公式如下:〔1.6.1-1〕注意:σ1k的計算參見節(jié)~節(jié)。1.6.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中水壓力計算方法,參見第1.1.2節(jié)。1.6.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參見第節(jié)。地表局部均布荷載計算簡圖:圖1.6.3-1局部荷載產生的附加側向壓力分布計算公式:〔1.6.3-1〕〔1.6.3-2〕式中:ehk——附加側向壓力標準值〔kPa〕;qL——作用于地表的局部均布荷載標準值〔kPa〕;Ka——計算深度處主動土壓力系數;a——荷載距支護構造距離〔m〕;b——荷載作用寬度〔m〕;φ——土體內摩擦角〔°〕。注意:1.作用到基坑下一定深度的局部均布荷載計算同地面局部均布荷載;2.局部均布荷載右端作用到無窮遠處時,附加側向壓力計算同局部均布荷載作用寬度為b,參見公式〔1.6.3-1〕;3.多層土的荷載擴散角φ取加權平均值。加權范圍從荷載作用深度到45度擴散線與支護構造交點。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4.公式1.6.3-2中內摩擦角φ取計算深度處土的內摩擦角。三角形荷載1.正三角形荷載:計算簡圖:圖1.6.3-2三角形荷載作用下的主動土壓力2.倒三角形荷載:倒三角形荷載產生的主動土壓力為三角形分布,但作用范圍計算同局部均布荷載,參見第節(jié)。注意:1.ehk的計算參見公式〔1.6.3-1〕qL——作用于地表的三角形荷載標準值〔kPa〕;2.作用到基坑下一定深度的三角形荷載計算同地面三角形荷載;3.多層土的荷載擴散角φ取加權平均值。加權范圍從荷載作用深度到45度擴散線與支護構造交點。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4.公式1.6.3-2中內摩擦角φ取計算深度處土的內摩擦角。集中荷載計算簡圖:圖1.6.3-3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主動土壓力計算公式:〔1.6.3-3〕〔1.6.3-4〕式中:eh,max——最大附加側向壓力標準值〔kPa〕;QL——作用在地表的集中荷載〔kN/m〕;h——附加側向壓力分布范圍〔m〕;Ka——計算深度處主動土壓力系數,參見公式〔1.6.3-2〕;a——集中荷載距支護構造的距離〔m〕;β——見圖1.6.3-2所示;φ——土體內摩擦角〔°〕,取值參見第節(jié)。注意:作用到基坑下一定深度的集中荷載計算同地面集中荷載。1.6.4放坡標準采用作圖法計算放坡土壓力,此方法適用條件有限。適用條件:c=0,且α<φ。一級放坡基坑外側地面不規(guī)則時,作用于支護構造上的主動土壓力按以以下圖1.6.4中的陰影局部計算。〔1〕〔2〕〔3〕圖1.6.4-1地面非水平時支護構造上主動土壓力近似計算1.圖1.6.4-1(1)情形,支護構造上的主動土壓力按下式計算〔1.6.4-1〕〔1.6.4-2〕〔1.6.4-3〕式中:ea、e'a——側向土壓力〔kPa〕;Ka——主動土壓力系數;z——地表斜坡面延長線與支護構造的交點至基坑底面的距離〔m〕;h——地表斜坡面延長線與支護構造的交點至地表水平面的距離〔m〕;c、φ——計算深度處土的粘聚力和內摩擦角,單位分別為〔kPa〕和〔°〕;γ——土體重度〔kN/m3〕;β——地表斜坡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見圖1.6.4-1所示。2.圖1.6.4-1(2)情形,支護構造上的主動土壓力計算,將斜面延長到c點。3.圖1.6.4-1(3)情形,按圖1.6.4-1(1)和1.6.4-1(2)的方法疊加計算。多級放坡同一級放坡。注意:1.當不滿足作圖條件時,系統(tǒng)自動采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方法計算放坡土壓力。2.公式1.6.4-1中的內摩擦角φ取值為放坡荷載作用面到樁墻底范圍內各層土內摩擦角的加權平均值.當有水位時,內摩擦角φ按水位以上、水位以下分別取值;3.公式1.6.4-3中的摩擦角φ取計算深度處土的內摩擦角。1.6.5各種支護構造的土壓力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參見第節(jié)。1.7《建筑邊坡工程技術標準》〔GB50330-2002〕同《建筑基坑工程技術標準》〔YB9258-97〕,參見第1.6節(jié)。1.8《武漢地區(qū)深基坑工程技術指南》〔WBJ1-1-7-95〕標準采用一般土壓力模式。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參見第1.1節(jié)。1.9《天津巖土工程技術標準》〔DB29-20-2002〕標準采用一般土壓力模式。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開挖面以上土壓力計算方法,參見第1.1節(jié)。1.10《北京市地方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DB11/489-2007〕1.10.1土壓力一般土壓力當臨近基坑沒有建筑物或建筑物根基高于基坑底面時,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1.1.1節(jié)。當臨近基坑的建筑物根基低于基坑底面時,且外墻距支護構造凈距b小于h×tg〔45°-φk/2〕時,如圖1.10.1-1,可按以下方法〔參見本規(guī)程第3.4.8條的規(guī)定計算〕:1.當計算點深度z滿足b×ctg〔45°-φk/2〕<z<b×ctg〔45°-φk/2〕+dh時:1〕對于粘性土、粉土和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碎石土:〔1.10.1-1〕2〕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碎石土:〔1.10.1-2〕式中:γi——第i層土的重度,水位以上為土的天然重度,水位以下為土的飽和重度〔kN/m3〕;γi’——第i層土的重度,水位以上為土的天然重度,水位以下為土的浮重度〔kN/m3〕;h——基坑深度〔m〕;z——計算點深度〔m〕;dh——臨近建筑物根基埋置深度〔m〕;hwa——基坑外側水位深度〔m〕;γw——水的重度〔kN/m3〕;nb——系數,nb=b/(h×tg(45°-φk/2))。圖1.10.1-1有限范圍土體的土壓力計算簡圖2.當計算點深度z<b×ctg〔45°-φk/2〕,z>b×ctg〔45°-φk/2〕+dh時,如圖1.10.1-2,參見本規(guī)程第3.4.4條的規(guī)定計算,即:1〕對于粘性土、粉土和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碎石土:〔1.10.1-3〕2〕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碎石土:〔1.10.1-4〕式中:γi——第i層土的重度,水位以上為土的天然重度,水位以下為土的飽和重度〔kN/m3〕;hi——第i層土的厚度〔m〕;ck——采用三軸固結不排水試驗或直剪固結快剪試驗方法確定的計算點土層的粘聚力標準值〔kPa〕;φk——采用三軸固結不排水試驗或直剪固結快剪試驗方法確定的計算點土層的內摩擦角標準值〔°〕;Ka——計算點土層的主動土壓力系數;σk——支護構造外側附加荷載產生的作用于深度z處的豎向附加應力標準值,參見第1.10.3節(jié)計算。圖1.10.1-2水平荷載標準值計算簡圖計算點土層的主動土壓力系數Ka應按下式計算:〔1.10.1-5〕注意:如超載擴散到基坑外側范圍的上限高于有限土壓力的下限,那么這個范圍內土壓力為有限土壓力疊加超載引起的土壓力。放坡或土釘墻影響土壓力對于基坑上部采用放坡或土釘墻,下部采用排樁或地下連續(xù)墻的情況,支護構造上的水平荷載宜按以下規(guī)定計算:1〕當上部放坡或土釘墻支護高度h1等于或者小于0.5h時〔如圖1.10.1-3〕,將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平面以上的土體自重視為作用在該平面上的附加荷載,水平荷載計算參見節(jié);2〕當h1大于0.5h時〔如圖1.10.1-4〕,支護構造上的水平荷載除應包括將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平面以上的土體自重視為作用在該平面上的附加荷載,水平荷載計算參見節(jié)計算局部外,還應包括按照第1.10.1節(jié)計算出樁頂或墻頂平面以上的水平荷載的合力,將該合力換算為作用在樁頂或墻頂平面以上的水平荷載的合力,將該合力換算為作用在樁頂或墻頂到基底范圍內的倒三角型分布荷載局部。(a)(b)圖1.10.1-3上部放坡或土釘墻支護高度h1≤0.5h時荷載計算簡圖(a)(b)圖1.10.1-4上部放坡或土釘墻支護高度h1>0.5h時荷載計算簡圖h——基坑深度〔m〕;h1——放坡或土釘墻支護高度〔m〕;q——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平面以上的土體自重〔kPa〕;Pa——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平面以上的土體引起的水平土壓力合力〔kN〕;程序中將此合力分布在樁〔墻〕上倒三角分布荷載。注意:這里所述的“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指坡角底面高于或者等于排樁樁頂或者地下連續(xù)墻墻頂的情況,如反之則指坡角底面。1.10.2關于水作用的處理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計算方法,參見1.1.2節(jié)。1.10.3荷載地面滿布附加荷載當支護構造外側地面考慮施工材料堆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特色小鎮(zhèn)開發(fā)建設合作合同
- 職業(yè)衛(wèi)生課程設計崔曉紅
- 統(tǒng)計學課程設計作業(yè)
- 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 自動循環(huán)配料課程設計
- 照明課程設計日志模板
-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制度
- 電骰子 課程設計
- 碩士課程設計論文格式
- 自動大門plc組態(tài)課程設計
- 2023年二輪復習解答題專題十七:二次函數的應用(銷售利潤問題)(原卷版+解析)
- 《ISO56001-2024創(chuàng)新管理體系 - 要求》之26:“9績效評價-9.3管理評審”解讀和應用指導材料(雷澤佳編制-2024)
- 2024至2030年中國除草劑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 三年級上冊乘法豎式計算練習200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泥炭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 組建學校籃球隊方案
- 政務服務中心物業(yè)服務投標方案【新版】(技術方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屬礦山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標準
- HJ 179-2018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guī)范
- JT-T-617.7-2018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guī)則第7部分:運輸條件及作業(yè)要求
- 消弧產品規(guī)格標準化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