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居民家庭貸款行為的法律分析
一、家庭借款行為根據(jù)中國消費者金融調查報告(2009年),中國20個城市的家庭中只有大約20%的家庭擁有富裕家庭。相比之下,目前家庭最重要的融資方式是向親戚朋友借錢。在貸款的主要原因中,住房、教育和醫(yī)療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不同家庭間的借款行為往往具有較大差異,這種差異伴隨著家庭在教育背景、財富水平、收入等級、地域等特征的不同而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因此,分析家庭個體特征對我國居民家庭借款行為的影響,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和把握目前我國居民家庭的消費金融意識與行為。在國外有關家庭借款行為的研究中,Strebkov(2005)利用2001~2003年俄羅斯個體家庭借款數(shù)據(jù),分析了俄羅斯家庭債務的發(fā)展趨勢。Connolly&McGregor(2011)以澳大利亞7500戶居民家庭作為長期跟蹤調查對象,發(fā)現(xiàn)2005年之前,由于較低的名義利率以及金融創(chuàng)新,家庭債務增長迅速,2005年后,所有年齡段的家庭債務增幅顯著放緩;隨著2008~2009年的全球經(jīng)濟衰退,利息率下調,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提前償還住房貸款或者信用卡中的借款。Groβl&Fritsche(2007)構造了一個理論框架研究違約選擇和風險規(guī)避對家庭借款行為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銀行風險中性和家庭效用函數(shù)為自然對數(shù)形式的情況下,如果信息是對稱的,收入和貸款償付額的協(xié)方差在沒有違約選擇的情況下能夠較好地解釋家庭借款行為,如果家庭在沒有違約選擇的情況下既不借款也不儲蓄,那么違約選擇就使得家庭借款行為變得不可預測。Crook&Hochguertel(2006)以美國、意大利和荷蘭為例,研究了家庭負債持有的影響因素以及信貸約束對于家庭負債持有是否很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國家間的制度性差異,包括稅收差異、金融市場差異、勞動力市場發(fā)展等方面是導致不同國家間家庭負債持有存在差異的重要原因。Ludvigson(1999)從美國經(jīng)驗出發(fā),研究了面臨隨收入隨機變動的借款限制條件下個體最優(yōu)消費行為。通過構建一個時間連續(xù)型流動性約束模型,成功預測了美國總量數(shù)據(jù)中的兩個關鍵特征:一是消費增長與可預測信貸增長的相關性,二是消費增長與可預測收入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國內相關研究中,基于中國的具體國情,大量研究主要關注于農戶借貸問題,學者們都試圖通過分析家庭借款行為來研究家庭信貸約束情況。白永秀和馬小勇(2010)對陜西1151戶農戶的問卷調查進行了計量分析,得出結論認為,由于正規(guī)信貸約束受到“關系”的顯著影響,正規(guī)信貸機構存在的產權模糊和利率管制問題被逐漸放大,而以農業(yè)為主的農戶在獲得貸款方面面臨著較強的正規(guī)信貸約束,因而只能求助于非正規(guī)金融途徑。鐘春平等(2010)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規(guī)信貸機構相比,小額信貸機構通過特殊的組織和制度安排有效地利用了當?shù)匦畔?從而使更多的農戶能夠獲得信貸,有效緩解了農戶面臨的正規(guī)信貸配給問題。程恩江和劉西川(2010)結合安徽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被調查地區(qū)農戶的借貸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農戶融資問題主要的原因在于農戶信貸需求較低,而農戶收入較低和投資機會較少等因素則是導致農戶信貸需求較低的主要原因。事實上,我國的城鎮(zhèn)家庭同樣面臨著信貸約束問題,隨著我國住房、教育、醫(yī)療以及養(yǎng)老等領域的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相應的消費產品需要城鎮(zhèn)家庭(無論這些家庭是城市原住居民還是農民進城后定居的外來居民)通過貨幣購買的方式來實現(xiàn)。由于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支出遠遠超過家庭的一次性支付能力,因此,如何借助金融途徑來實現(xiàn)購買,以及不同家庭之間金融途徑選擇過程中的差異,就成為消費金融需要研究的現(xiàn)實問題。這其中所包含的借款行為蘊藏著豐富的經(jīng)濟學內容和政策啟示。影響家庭借款行為的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家庭特征的微觀變量,包括家庭收入和財富水平、家庭人口及受教育狀況、家庭婚姻狀況、家庭成員職業(yè)以及家庭所在省份等。這些變量在不同家庭間往往表現(xiàn)出較大差異,而在同一家庭中隨時間而變化的程度較小,可以有效刻畫出不同家庭間借款行為的特征。另一類變量是宏觀經(jīng)濟變量,包括國家制定的利率水平、所處的經(jīng)濟周期、經(jīng)濟政策等方面,這些變量往往隨時間而較快變化,對于不同家庭來說屬于外部環(huán)境變量,它們對于家庭借款行為產生的影響在客觀上來說是相同的。在本文中,我們主要研究影響家庭借款行為的微觀因素。通過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研究對家庭借款行為的含義沒有作出清晰的定義和區(qū)分,周天蕓和李杰(2005)、鄭世忠和喬娟(2007)直接將借款行為的發(fā)生與否等同于是否面臨信貸約束,李銳和李寧輝(2004)則未能區(qū)分不同的借款途徑?;谏鲜龇治?本文提出的研究路徑是:首先確定家庭借款行為的含義,選取目前我國居民家庭最為常見的兩種借款途徑進行研究—銀行貸款和向親友借款。接下來對這兩種借款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進行家庭特征分布的統(tǒng)計;隨后利用有關數(shù)據(jù),就家庭借款行為的兩層含義進行實證檢驗,最終得到有關結論。二、樣本數(shù)據(jù)、變量選擇和模型構建(一)數(shù)據(jù)來源和說明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于2007年開始實施“中國家庭動態(tài)跟蹤調查(CF-PS)”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跟蹤搜集個體、家庭、社區(qū)三個層次的數(shù)據(jù),反映中國社會、經(jīng)濟、人口、教育和健康的變遷情況。本文選取的數(shù)據(jù)來自該項目組2009年度在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展開的工具性測試跟蹤調查。本文共得到家庭層次的有效樣本1940個。(二)家庭借款行為的農戶特征本文將影響家庭借款行為的微觀因素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收入狀況,資產狀況,成員健康狀況,家庭成員享有社會保險情況,家庭所在省份,是否為農戶,家庭借款動機以及家庭消費結構。第二類是戶主個體特征,主要包括:戶主年齡,戶主受教育程度,戶主工作行業(yè),戶主婚姻狀況。分類依據(jù)為:第一,借款行為是一種家庭行為,是家庭成員在經(jīng)過協(xié)商之后形成的某種統(tǒng)一決策的結果,家庭所具有的各種特征對于決策過程以及最終決策結果的形成無疑具有重要的影響。第二,在家庭借款行為從成員間進行決策到最后正式實施的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典型的家庭代理人的角色——戶主,戶主本身的個體特征將具有重要的影響。極端情況是,如果戶主在家庭中處于完全的強勢地位,那么其個人意志和偏好將完全替代家庭意志和偏好。因此戶主的個體特征將是解釋家庭借款行為的重要變量。本文將選取以下變量進行研究:1.家庭借款行為。用borrowing表示,該變量為虛擬變量,家庭有借款,取1;沒有,取0。2.家庭借款途徑。包括銀行貸款(bank)和向親友借款(friend),這兩個變量亦為虛擬變量,取值方法同上。3.年齡。用age表示,為家庭中戶主年齡。4.收入①。用income表示,為家庭過去一年總收入,按照不同收入等級進行賦值。5.資產②。用asset表示,為家庭金融資產總數(shù)。6.人口。用population表示,為樣本中同一家庭中參與調查的人數(shù)。7.社保狀況③。用secure表示,為家庭是否享有各種社會保險,如果未享受任何保險,取0,其他取1。8.戶主學歷。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專、本科及以上。引入后三個變量進行分析,分別表示為high,college,undergraduate,這三個變量均為虛擬變量,如果戶主學歷為其中之一,取1;否則,取0。9.戶主婚姻狀況。包括是否已婚(marriage)和是否離異喪偶(div),是,取1;否,取0。10.家庭所在省份。包括北京(bj)上海(sh)和廣東(gd)三個省份,家庭在哪個省份,取1,否則取0。引入前兩個變量進行分析。11.戶主職業(yè)。分為五類:已退休(retire),就職于公職單位(public)①,務農(farmer),下崗或無業(yè)(unemployed),其他(others)。戶主符合哪類情況,取1,否則取0。引入前四個變量進行分析。12.家庭健康狀況。用health表示,采用過去一年中家庭醫(yī)療保健支出在大項支出中的比重進行反映,支出越多,健康狀況越差。13.家庭消費結構。實質上體現(xiàn)了家庭所處的需求層級,從而能夠影響到家庭的消費金融意識。分別用food,edu,dwell表示家庭中食品支出比重、教育文化支出比重以及居住支出所占比重②。14.家庭借款動機。家庭借款動機是家庭發(fā)生借款的直接原因,本文用house,other,edu&medical,dailycons分別表示建購房用途、其他用途、教育醫(yī)療用途以及日常消費(含購買耐用品)用途,如果有,取1;否則取0。15.借款金額。借款金額也是影響家庭借款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甚至是最為直觀的因素(金額的大小直接會決定家庭借不借、怎么借),用amount表示家庭借款的貨幣數(shù)量。(三)回歸模型的建立基于被解釋變量為定性變量,本文采用Probit和Logit模型同時進行實證檢驗。計量回歸模型設定如下:(1)式對家庭是否進行借款進行檢驗,(2)式和(3)式在(1)式基礎上,對借款家庭選擇借款渠道進行進一步考察,模型中的變量X表示前文給出的解釋變量列向量,A,B,C分別為系數(shù)行向量,a0,b0,c0為常數(shù)項,u1,u2,u3分別為殘差項。三、綜合分析的結果(一)家庭借款參與程度及用途本文整理的1940戶被調查家庭中,有15.15%的家庭有借款行為,2.73%的家庭有銀行貸款,12.84%的家庭有從親友處借款。已婚家庭占86.29%,離異或喪偶家庭占10.15%,戶主平均年齡54.24歲,戶主學歷為高中的家庭占17.68%,大專的家庭為13.87%,本科及以上的家庭占6.19%,北京地區(qū)家庭占35.88%,上海地區(qū)家庭占30.21%,廣東地區(qū)家庭占33.91%。家庭平均人口數(shù)為2.83人,平均金融資產為46002.98元,平均收入水平接近2.7萬元。表1列出了家庭借款行為的人口分布特征。從中可以看出,京滬粵三省市家庭的借款參與程度較低,被調查家庭中只有15.15%有借款行為;而在這些家庭中,借款方式以向親友借款為主。在年齡結構上,家庭借款參與程度總體上隨著戶主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在家庭教育背景方面,戶主學歷越高,家庭參與銀行貸款的程度越高;而對戶主學歷在大專及以下的家庭來說,戶主學歷越高,向親友借款的參與程度越低。從家庭所在省份來看,廣東省的被調查家庭在借款行為以及借款方式選擇的參與程度均最高,上海則全部表現(xiàn)為最低。從戶主職業(yè)來看,農民的借款參與程度最高,并且他們的借款方式幾乎全部通過向親友借款;戶主在公職單位工作的,銀行貸款的參與程度最高。在家庭收入水平方面,家庭收入水平與銀行貸款的參與程度呈正向變動,而與向親友借款的參與程度呈負向變動。家庭金融資產水平越高的家庭越傾向于從銀行借款。不享受任何社保福利的家庭在借款行為的參與程度上要明顯高于至少享有一項社保福利的家庭。家庭婚姻狀況對于借款行為的影響不是很明顯,已婚家庭在銀行貸款的參與程度上較高一些。家庭人口越多,家庭借款的參與程度越高,并且越傾向于從親友處借款,而對銀行貸款的參與程度影響不大。表2為家庭借款用途的分布情況。從中可以看出,京滬粵三省市居民家庭借款主要用于建購房、治病和教育這三項支出。在借款用途的選擇上,除了建購房借款家庭中有1/3以上的家庭選擇銀行貸款之外,向親友借款無一例外地占據(jù)了壓倒性比重。這一方面說明我國金融市場依然存在著信貸約束,對居民消費的支持作用依然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則說明家庭在住房、醫(yī)療和教育費用的支出超出了自身的積累能力,形成了現(xiàn)實的流動性約束(杭斌,2010),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則在于三項支出價格的上漲和相應保障措施的缺失。此外,居民家庭廣泛選擇向親友借款表明我國目前的家庭宗族觀念仍然非常濃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親情幫扶觀念依然深入人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延續(xù)對于家庭經(jīng)濟行為的影響還是相當重要的。(二)實證研究的基本數(shù)據(jù)本文首先以家庭是否有借款作為被解釋變量,利用probit和logit方法分別進行回歸分析,該回歸分析中共涉及樣本家庭數(shù)量1940個,剔除掉一些缺省變量,進入回歸分析中有效家庭樣本數(shù)為1907個;接下來在1907個家庭中選擇發(fā)生借款行為的家庭進一步進行借款途徑選擇的回歸分析,共有282個樣本。選用probit和logit兩種回歸方法以及采用不同的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穩(wěn)健性。1.家庭借款動機表3為家庭個體特征影響家庭借款是否發(fā)生的回歸分析結果。Logit和Pr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戶主年齡對家庭借款傾向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具體來說,戶主年齡增長1歲,家庭發(fā)生借款行為的概率下降0.22%和0.25%,這一結果與表1中的描述完全相同。這是因為,戶主年齡狀況反映出家庭的年齡結構,隨著戶主年齡的增長,家庭的風險規(guī)避意識逐漸增強,這往往會降低家庭的借款傾向。家庭金融資產數(shù)量也具有相似的影響,但是邊際效應非常小,這表明,金融資產數(shù)量越多的家庭,應付大項家庭開支的能力越強,對于借款的傾向也就下降。家庭人口數(shù)對家庭借款行為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邊際效應分別達到了1.53%和1.56%,該結論表明,家庭人口數(shù)量的上升,會增加家庭開支的不確定性,提高家庭對潛在流動性的需求,從而提高家庭借款傾向。在所處省份上,北京和上海的被調查家庭對借款傾向都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并且上海地區(qū)家庭對于借款規(guī)避的邊際效應更強一些,這一點與前文關于表1的分析相互印證。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對家庭借款行為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這表明如果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較差,那么在未來將面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從而會盡量避免借款。家庭消費結構對家庭借款行為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具體來說,食品消費在經(jīng)常性消費中占據(jù)的比重越大,家庭避免借款的邊際效應越強,分別為0.23%和0.26%,從恩格爾定律來看,食品消費比重大的家庭往往是處于較低需求層次的家庭,這類家庭主要消費需求是解決溫飽,還沒有能力對借款在未來時期進行償還,因此會避免借款。家庭借款動機對于借款行為的發(fā)生具有顯著影響,其中借款用于教育和醫(yī)療目的對于借款行為的發(fā)生具有極大的邊際效應,分別達到了93.88%和93.65%,其次是家庭建房購房。結合表2對借款動機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居民家庭借款主要用于住房、教育和醫(yī)療,而這些行業(yè)都是在20世紀末實行了相應的市場化改革,改革后相應的消費支出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普通居民家庭自身財富積累的承受能力,而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又沒有能夠完全建立起來,因此催生了家庭在這些方面借款行為的發(fā)生。家庭年收入對家庭借款行為的影響不具有顯著性,這表明家庭是否具有借款行為與家庭收入狀況無關。此外,戶主婚姻狀況、戶主的職業(yè)、戶主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是否為農戶對于借款行為的發(fā)生也不具有顯著影響。2.家庭收入對家庭借款的影響表4和表5是家庭是否選擇銀行貸款以及親友借款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戶主年齡對于銀行貸款和向親友借款這兩種方式都具有抑制作用,這和表3的回歸結果相對應。換句話說,戶主年齡越大的家庭越會避免通過各種途徑的借款。但是表4和表5中戶主年齡對借款途徑的影響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這很可能是由于發(fā)生借款行為家庭的樣本規(guī)模較小所導致。戶主職業(yè)對于是否選擇銀行貸款沒有顯著性影響,但是無業(yè)或失業(yè)的戶主,其家庭會避免向親友選擇借款,原因很可能在于,一方面,無業(yè)或失業(yè)的戶主不具有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如果親友向其借款,那么面臨的收回借款的風險會較大;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家庭之間普遍存在的“面子”問題,無業(yè)或失業(yè)的戶主自身也會羞于向親友開口借款。戶主婚姻狀況對于家庭是否選擇銀行貸款沒有顯著影響,但是已婚戶主對于向親友借款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這一影響機制如何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和佐證。戶主學歷水平總體來看對于家庭借款途徑的選擇沒有顯著的影響,一般來說,受教育水平越高,職業(yè)的穩(wěn)定性越好,相應地家庭成員具有較強的消費金融意識,在選擇借款途徑上往往會傾向于銀行貸款,但是本文的實證結果并沒有支持這些論述。家庭收入對向親友借款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對選擇銀行貸款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且邊際效應更大。一般來說,收入水平高的家庭,消費金融意識更強,對借款的數(shù)額需求較大,同時較高的收入能夠保證每月有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用于支付銀行貸款。從親友處借款一方面無法滿足大額借款需求,另一方面在借款后會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如親友遭遇突發(fā)性事件而要求借款人立即還款)。表3中的回歸結果顯示,家庭是否借錢與收入無關,也就是說,導致借錢發(fā)生的因素可以看做是一種會導致“潛在流動性約束”(杭斌,2005)的事件沖擊。這一沖擊的發(fā)生與家庭收入狀況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而確定借錢行為發(fā)生后,家庭收入狀況對借錢方式的選擇產生顯著影響。另外,收入與資產相比,本質區(qū)別在于前者是流量指標而后者是存量指標,因此金融資產可以被看作家庭收入中未被消費的部分逐漸“沉淀”的結果。相比收入而言,中國家庭往往不愿意從已經(jīng)積累的金融資產中抽取一部分用于還款,而是更愿意從每月或每年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為還款專用資金。金融資產方面,家庭金融資產數(shù)量對家庭借款方式的影響與表3中的結果基本相同,都具有較小的負向影響,即金融資產越多越避免借款,只是由于樣本數(shù)量問題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表3顯示家庭人口數(shù)對是否借款具有影響,表4和表5的回歸結果則表明家庭人口數(shù)對銀行貸款的選擇不具有顯著性影響,而對于親友借款的選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家庭人口增加1人,向親友借款的概率分別增加0.4%和0.51%。家庭人口數(shù)往往反映了家庭規(guī)模,而家庭規(guī)模一方面能夠體現(xiàn)出家庭的資金需求規(guī)模,另一方面也能夠體現(xiàn)該家庭的社會關系狀況。家庭人口越多,對于資金的需求量就會越大,資金用途也會越多,同時社會關系也會較多,這樣的家庭也就會更加傾向于從親友處進行借款,這一結論也與秦建群等(2011)的研究結論相吻合。在家庭的消費結構對于選擇借款途徑的影響方面,食品消費在經(jīng)常性消費中的比重對于兩種借款途徑均具有顯著性影響,該比重越高,選擇銀行貸款的傾向越低,而選擇親友借款的傾向會越高。結合前文對表3回歸結果的分析,食品消費比重大小能夠反映一個家庭的需求層級狀況,如果這一比重很高,那么該家庭仍然處于滿足于溫飽生活狀況,如果選擇銀行貸款,會擔心未來無法償還,因而對于銀行這類較正規(guī)借款途徑的融資需求會相對較弱,在需要借款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向親友借款。當家庭整體健康狀況不好的時候,會傾向于向親友借款而不是銀行貸款。這兩種情形我們可以總結為,銀行貸款較之親友借款,在償還時候具有一種“不可逆剛性”,較之銀行貸款,親友借款更加具有“溫情”。在借款動機方面,表4和表5的回歸結果顯示,家庭發(fā)生建購房借款,更傾向于銀行貸款而非親友借款,教育醫(yī)療借款則相反。由于住房消費具有開支大周期長的特點,家庭會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支出,這也成為了目前主要的購房途徑。而教育醫(yī)療開支,一方面,相應支出較小,周期也相對較短,銀行貸款要付出時間和貨幣等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前面提到的銀行貸款具有“不可逆剛性”?;谶@兩方面原因,一旦發(fā)生教育醫(yī)療開支需要借款,家庭還是會選擇親友借款。但是,與表3的回歸結果相比,由于樣本原因,所有借款動機對于借款途徑的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41腦血管疾病教案
-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1
- 婚紗攝影借款合同三篇
- 促進同學間合作的活動計劃
- 優(yōu)化管理流程的行動方案計劃
- 中小客車火災自救逃生技巧培訓
- 協(xié)調生產計劃
- 打造幸福小班的教育策略計劃
- 持續(xù)吸引新成員的策略計劃
- 辦公用品物流服務協(xié)議三篇
- 高效能人士的執(zhí)行4原則
- 醫(y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guī)范(2023年版)
- 幼兒園:智慧閱讀讀懂孩子-讀《聚焦式觀察》第二章有感
- GB/T 39866-2021建筑門窗附框技術要求
- GB/T 18337.3-2001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技術規(guī)程
- GB 253-2008煤油
- 小學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奇妙的水果-(16張)ppt
- 介紹南充特色文化課件
- 中醫(yī)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
- 擠出機螺桿組合原理和應用教育課件
- 五年級上冊美術《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