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gif)
![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2.gif)
![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3.gif)
![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4.gif)
![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1d11efbb169da62faea799981dfe78e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寧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復習試卷一、選擇題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下面是人類認識地球形狀不同階段的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2.人們常說“天衣無縫”,假如真的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約是(
)A.6371平方千米 B.5.1億平方千米 C.4萬平方千米 D.960萬平方千米3.讀圖,粗心的小玲把描述地球大小的數(shù)據(jù)寫錯了,你能找出來嗎(
)A.5.1億平方千米 B.6381千米C.4萬千米 D.以上都不正確4.“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zhuǎn),地球自個兒也在轉(zhuǎn)?!备鶕?jù)歌謠完成下題?!暗厍驀柵堋钡姆较蚴牵?/p>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東 D.自東向西5.下列圖幅大小相同的四個地區(qū),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山東省地圖 D.德州市地圖6.智能手機導航中使用的地圖是(
)A.分層設色地形圖 B.電子地圖 C.等高線地形圖 D.氣候分布圖7.地圖是重要的信息載體,又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下列關于地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形剖面圖最能直觀反映地表高低起伏 B.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黃色表示草原C.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 D.外出旅行通常用到交通圖8.讀圖,下面四幅景觀圖按順序從左到右與地形類型依次對應正確的是(
)A.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B.山地、盆地、丘陵、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 D.高原、丘陵、盆地、平原9.下列地圖中,最能直觀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勢起伏和坡度陡緩狀況的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平面示意圖 C.地形剖面圖 D.分層設色地形圖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0.圖中乙地海拔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11.丙部位的地形是(
)A.山谷 B.山峰 C.洼地12.如果你在該地區(qū)野外考察,分別從甲地和丁地沿圖中線路走到丙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甲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B.從甲地到丙地困難,因為坡度較陡C.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13.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土耳其海峽14.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的比例是(
)A.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15.下面等高線示意圖中,表示山脊的是(
)A. B.C. D.16.地形剖面圖是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繪制而成的。如圖為我國南方某海島的地形剖面圖請你判斷圖是根據(jù)下列哪幅等高線地形圖繪成的(
)A. B. C. D.17.兩個同學討論淮安市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期,討論來討論去,下面三個日期還是無法確定,你來幫助確定吧(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18.衛(wèi)星云圖中云的顏色越白表示(
)①云層越薄②云層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氣④可能是陰雨天氣A.①③ B.①④ C.②④19.首次實現(xiàn)人類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倫布 B.加加林 C.麥哲倫20.關于海陸分布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1% B.北極地區(qū)是一片陸地,南極地區(qū)是一片海洋C.無論把地球如何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陸地的面積始終小于海洋的面積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不相連的四個大洋2如圖是利用北斗導航系統(tǒng)開發(fā)的車載導航界面示意圖,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東北C.東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22.甲圖與乙圖相比較,敘述正確的是()A.甲圖的比例尺較大 B.甲圖表示的范圍較大C.乙圖表示的內(nèi)容簡略 D.乙圖中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4km23.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烏拉爾河 D.喜馬拉雅山脈24.下列實例不能證明地球表面海陸變遷的是(
)A.荷蘭人民圍海造陸擴大了國土面積B.喜馬拉雅山脈巖石中含有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C.我國東部海域海底有古河道、水井等人類活動遺跡D.我國平原地區(qū)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農(nóng)作物25.下列事實中,可以作為大陸漂移說證據(jù)的是(
)A.大西洋兩岸古老地層的相似性 B.華北地區(qū)在地質(zhì)時代滄海桑田的變化C.世界陸地輪廓都比較破碎 D.我國東部海域發(fā)現(xiàn)古河流的遺跡26.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塊是:(
)A.太平洋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美洲板塊 D.南極洲板塊讀全球板塊構(gòu)造圖,完成下面小題題。28.有關板塊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層是整體一塊 B.板塊交界地帶地殼穩(wěn)定C.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內(nèi)部29.某地區(qū)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巒連綿起伏,山高谷深,崎嶇不平。山谷間常有吊索橋,人們來往其間。根據(jù)文字描述,這一地區(qū)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30.有關地震的知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處于10樓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 B.身處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曠處C.正在逛街的小軍跑到廣場上 D.在20樓的小杰乘坐電梯下樓逃生讀地球不同時期的大陸分布狀況,完成下面小題。31.以上哪幅圖表示現(xiàn)在大陸分布狀況(
)A.① B.② C.③ D.④32.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是(
)A.哥倫布 B.達爾文 C.麥哲倫 D.魏格納33.下列能證明海陸變遷的自然現(xiàn)象是(
)A.香港的填海造陸B(tài).在我國東海的海底發(fā)現(xiàn)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C.潮漲潮落引起海島面積的變化 D.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34.鴕鳥生活在陸地,海牛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觀察下圖,圖中現(xiàn)象為下列觀點提供證據(jù)的是A.鴕鳥有很強的飛行能力 B.海牛有較好的遠涉重洋的能力C.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 D.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正緩慢靠近35.在下面常用圖例中,表示長城的是(
)A. B. C. D.36.共享單車旅行模式不僅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服務,更倡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共享單車的推廣使用產(chǎn)生的影響主要有(
)A.城區(qū)交通擁堵加劇 B.使城市空氣質(zhì)量有所改善C.城市長途客流量減少 D.高鐵客流量增加37.學校的國旗朝東北飄揚,此時的風向是(
)A.東北 B.西南 C.東南 D.西北38.某城市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72,這個城市的空氣質(zhì)量狀況為(
)A.輕微污染 B.優(yōu) C.良 D.重污染39.讀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 D.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米40.“夏收期間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氣?;窗彩许樌瓿闪私衲甑男←準崭钊蝿铡?,說明的是(
)A.天氣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系 B.天氣與戰(zhàn)爭的關系C.天氣與生活的關系 D.天氣與交通的關系四十一、綜合題4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B____C____。(2)①、②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是____米,甲山峰與乙山峰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那么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____米。(3)圖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42.根據(jù)圖完成問題:(1)請依次填出板塊名稱①______板塊
②______板塊
③______板塊④______板塊
⑤______板塊
⑥______板塊(2)我國位于______板塊、______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3)由于受板塊運動影響,我國多發(fā)生火山、地震.我國所處的火山地震帶是____和__地震帶.(4)上課時若突發(fā)地震,應采用哪些安全的逃生方法(至少兩條)______.43.讀a、b兩圖,回答問題。(1)a、b兩圖中屬于南半球的是。(2)下列關于G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世界上氣候最寒冷的大洲
B.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C.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
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3)①②③④四大洋中,洋面積最大,洋緯度最高(填寫大洋序號及大洋名稱)。(4)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它看上去更像一個“水球”B.b圖所代表的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所以b圖又稱為陸半球C.無論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D.地球上,陸地主要集中在b圖所示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a圖所示的半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B1.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天圓地方→根據(jù)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斷地球是個球體→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個球體→地球衛(wèi)星照片證實地球是個球體,故C正確。故排除ABD,故選C。2.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假如真的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面料大約是5.1億平方千米,故B正確。故排除ACD,故選B?!军c睛】地球的大?。旱厍虻钠骄霃郊s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3.B【詳解】經(jīng)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B錯誤,符合題意。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AC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4.C【詳解】“地球圍著太陽跑”表示地球的公轉(zhuǎn),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故選C?!军c睛】地球圍繞太陽不停的轉(zhuǎn)動就是地球的公轉(zhuǎn),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5.D【詳解】相同圖幅大小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由此可以推測,比例尺最大的,范圍應該最小,四個選項中,德州市的范圍最小,比例尺應該最大,故選D。6.B【詳解】智能手機上的這種高德地圖屬于電子地圖,電子地圖在外出學習或旅行時,可以查找出行路線,非常方便快捷。分層設圖、等高線地形圖和氣候分布圖屬于傳統(tǒng)紙質(zhì)地圖,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7.B【詳解】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形剖面圖最能直觀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狀態(tài),排除A;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黃色通常表示高原、山地,B不正確,符合題意;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可以反映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排除C;外出旅游需要選擇交通線,乘坐交通工具等,通常用到交通圖,排除D,故選B。8.C【詳解】由圖可知,從左到右分別是地形崎嶇、坡度大的山地;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勢平坦開闊的平原;內(nèi)部平坦、周圍陡峭的高原,故選C。【點睛】9.C【詳解】地圖的種類很多,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jīng)濟地圖,最能直觀表示地表沿某一方向地勢起伏和坡度陡緩狀況的是地形剖面圖,是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和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地形圖、平面示意圖和分層設色圖都不能很直觀看出地表起伏狀況,故選C?!军c睛】10.C11.B12.A10.由圖中的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乙地的海拔是400米,故選C。11.由圖可知,丙地位于等高線閉合處,且中間數(shù)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故選B。12.甲處到丙地和從丁處到丙地相比,甲處到丙地等高線更稀疏,表示坡度更緩,更容易登山;而從丁處到丙處坡度更陡,登山更困難,故選A?!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有關知識。13.A【詳解】亞洲與非洲原本陸地相連,后來為了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運輸?shù)谋憷诜侵迻|北部的西奈半島開通了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該運河也成為了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分界線,故選A?!军c睛】14.C【詳解】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組成,海陸之間分布的比例不均勻,百分之干十九是陸地,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故選C。15.B【詳解】A圖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彎曲,是山谷,A不符合題意;B圖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彎曲,是山脊,B正確;C圖等高線數(shù)值內(nèi)小外大,表示中間低四周高,應是盆地,C不符合題意;D圖等高線數(shù)值內(nèi)大外小,表示中間高四周低,應是山頂,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16.B【詳解】讀圖可知,題干中的圖形出現(xiàn)了兩個山頂,海拔在1200以上和600米以上,此圖等高距為200米;兩山峰從400米以上就沒有連接點了;結(jié)合選項,B最合適。故選:B。17.B【詳解】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導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淮安市位于北溫帶,一年中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即6月22日前后,淮安市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晝最長,故選B。18.C【詳解】衛(wèi)星云圖中的白色表示云區(qū),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如果白色顏色越白,說明云層越厚,可能是陰雨天氣,故選C。19.C【詳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首次實現(xiàn)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麥哲倫,也是首次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件,故選C。20.C【詳解】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故A錯誤;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故B錯誤;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故C正確;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故D錯誤。故選C?!军c睛】21.B【詳解】從圖中可知,該圖采取指向標定向,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西南向東北,故B符合題意?!军c睛】學會地圖上確定方向。22.B【詳解】由甲圖和乙圖可以看出,甲圖的比例尺更小,但表示的范圍更大,乙圖表示的內(nèi)容更詳細,范圍更小,乙圖中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的40千米,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范圍、內(nèi)容的關系。23.B【詳解】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B正確。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一線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喜馬拉雅山脈不是大洲分界線,A、C、D錯誤。故選B。24.D【詳解】荷蘭人民圍海造陸擴大了國土面積,說明人類活動也會造成海陸的變化,A不符合題意;喜馬拉雅山脈巖石中含有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脈曾經(jīng)是海洋,B不符合題意;我國東部海域海底有古河道、水井等人類活動遺跡,說明該海域曾經(jīng)是陸地,C不符合題意;我國平原地區(qū)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農(nóng)作物不能證明地球表面海陸變遷,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25.A【詳解】大陸漂移說最早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他是在看到非洲西部和南美洲東部的輪廓十分吻合的情況下提出的,后來人們在大西洋兩岸發(fā)現(xiàn)了相似的古老地層,又生活著習性相同、不能長途跋涉的鴕鳥和海牛,證明了大西洋兩側(cè)的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原本是連在一起的,后來發(fā)生漂移形成了兩塊大陸;華北地區(qū)地質(zhì)時代滄海桑田的變化和東部海域發(fā)現(xiàn)古河流的遺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據(jù);大陸輪廓比較破碎的原因有多種,也不能作為大陸漂移說的證據(jù),故選A。【點睛】26.A【詳解】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說,地球是由六大板塊構(gòu)成,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塊,除一些島嶼外,其余全部是海洋;印度洋板塊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等陸地;美洲板塊包括美洲大陸在內(nèi),南極洲板塊包括南極大陸在內(nèi),故選A?!军c睛】28.C29.B30.D28.地球是由六大板塊組成,并不是完整的一塊,故A錯誤、C正確。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災害,板塊內(nèi)部則較穩(wěn)定,故B和D錯誤。故選C。29.由題目可知,某地區(qū)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巒連綿起伏、山高谷深、崎嶇不平,說明這樣的地形是山地,交通不便,故選B。30.地震發(fā)生時,處于10樓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身處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曠處和正在逛街的小軍跑到廣場上都是正確的;乘坐電梯下樓是錯誤的做法,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板塊運動及地形有關知識。331.A32.D31.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xiàn)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讀圖可知,圖①②③④按照時間由遠及近的順序為③④②①,圖①表示的是現(xiàn)代大陸的分布狀況。故選A。32.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D?!军c睛】板塊漂移學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guī)模水平運動,稱為大陸漂移。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jīng)是統(tǒng)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lián)合古陸,中生代開始,泛大陸分裂并漂移,逐漸達到現(xiàn)在的位置。33.B【詳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會發(fā)生變遷的,海陸變遷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海平面升降和地殼的運動,人為原因是指填海造陸,以上四個現(xiàn)象中,香港填海造陸是人為原因?qū)е碌暮j懽冞w,我國東海的海底發(fā)生水井是海陸變遷的例證,潮漲潮落是月球的引力形成的,四季變化是地球公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故選B。34.C【詳解】鴕鳥生活在陸地,海牛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而且不會飛,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是現(xiàn)在卻隔著大西洋生活在兩大洲,說明了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C符合題意?!军c睛】識記大陸漂移假說的證據(jù)。35.C【詳解】地圖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個要素,以上四個圖例中,A表示的是國界線,B表示的是長城,C表示的是長城,D表示的是運河,故選C。36.B【詳解】共享單車的推廣符合綠色出行的理念。推廣共享單車有利于提高人們環(huán)保節(jié)能意識;有利于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有利于提高空氣質(zhì)量、節(jié)能減排、減輕溫室效應;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B正確;綠色出行減少擁堵;綠色出行一般都是短途,對長途客運、高鐵客運影響不大;排除ACD,選B。37.B【詳解】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國旗朝東北方向飄揚,說明風是由西南方向吹向東北方向,是西南風。故選:B?!军c睛】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用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確定方向。38.C【詳解】根據(jù)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API的不同,可將空氣質(zhì)量分級如下:0~50為優(yōu);51~100為良,101~200為輕度污染,201~300為中度污染,>300為重度污染。某城市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是72,那么該市天空質(zhì)量狀況是良,C正確。故選C?!军c睛】39.B【詳解】一個地方的海拔是指該地與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兩地的相對高度是指兩地的垂直距離即海拔相減。如圖,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米,A錯誤;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B正確;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100=200米,C錯誤;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100=100米,D錯誤。故選B。40.A【詳解】天氣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如題目“夏收期間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氣?;窗彩许樌瓿闪私衲甑男←準崭钊蝿铡闭f明了天氣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系,故選A。四十一、綜合題41.(1)
山脊
山谷
鞍部(2)
500
9000(3)自東北流向西南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資料,涉及海拔和相對高度、山體的地形部位、河流流向和比例尺的計算的知識,綜合考查了學生識圖能力及地理文化素養(yǎng)。(1)讀圖可知,A是一組凸向低處的等高線,為山脊;B為一組凸向高處的等高線,為山谷;C是甲、乙兩個山峰之間凹陷的部分,為鞍部;D為一組重疊的等高線,為陡崖。(2)讀圖可知,等高距是100米,①海拔為100米,②海拔為600米,①②的相對高度為600-100=500米;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本題求甲、乙山峰的實地距離,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甲、乙山峰的實地距離=3/(1/300000)=900000厘米=9000米。(3)讀圖可知,此圖為指向標地圖,按指向標辨別方向,在河流中間畫上與指向標表示方向一樣的十字交叉,河流從高處流向低處,故流向為自東北流向西南。42.(1)亞歐;太平洋;印度洋;非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七課《生命之間》配套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章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1.2.1《有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聽評課記錄1
-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聽課評課記錄1(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三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小結(jié)練習》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數(shù)學二年級
- 小學生營養(yǎng)餐飯?zhí)霉ぷ魅藛T聘用合同范本
- 人員派遣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潔凈室服裝 通 用技術規(guī)范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剪映專業(yè)版:PC端短視頻制作(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3章 短視頻剪輯快速入門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HZ與PHN)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風電場事故案例分析
-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 EPC項目設計及施工的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