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_第1頁
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_第2頁
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_第3頁
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_第4頁
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太原西山婁孚墓發(fā)掘簡報

北齊婁倫墓位于太原郊區(qū)金祠公職王郭村西南1公里處。汾河以西,懸球山以東。過去長期被誤傳為斛律金墓(圖一),婁叡墓的發(fā)掘清理工作開始于1979年4月初,歷時二十一個月,至1981年1月底結(jié)束,實際工作日五百五十余個。在清理過程中,對墓室壁畫進行了清洗、臨摹、照相和揭取。參加發(fā)掘的單位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協(xié)助的單位有山西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山西省博物館、山西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洪洞縣文化館、太原西山礦務(wù)局等?,F(xiàn)將婁叡墓發(fā)掘情況簡報于下。一磚室墓門圖7婁叡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組成(圖二、三、四)。封土在地面上積土夯筑,殘存高6米余,頂部面積5×6米,底部東西長約17.5、南北長約21.5米。墓道長21.3米,南北向,南口距地表深約0.9—1米,斜坡形,坡度15°。墓道上闊下窄,上口寬3.55米,兩壁向下內(nèi)收兩次,形成兩層階級狀,每階內(nèi)收10—12厘米,第一階級處寬3.2米、第二階級處寬2.9米,墓道底寬2.8米。墓道北接甬道。甬道較墓道窄,因此墓道北端兩壁呈直角內(nèi)折成東西二短墻,各寬50厘米,現(xiàn)東側(cè)殘高約2米,西側(cè)殘高僅50厘米。甬道全長8.25米,由天井中分為前后兩段。前段南接墓道,底部亦呈斜坡狀,但坡度為22°。兩壁與墓道相同,都是土壁或用土坯砌成。現(xiàn)甬道中有積石,均為河卵石,共約10余立方米,破壞了前段和天井部分。從殘存現(xiàn)狀,可以看出甬道前段的前半部是露天的坡道,后半部貼兩壁立木柱,上承瓦頂,現(xiàn)尚存木柱三對,間距0.6—1米,頂部已毀,但積石中夾有殘瓦、條形繩紋磚、朽木、白灰及白灰畫面殘塊等物。天井方形,寬度比甬道的前、后段都寬40厘米(底部僅寬20厘米),呈方筒狀,壁用磚砌。甬道后段有磚券頂過洞通道,南寬1.5、北寬1.65米,但中部寬1.72米,可知兩端窄是受壓變形所致。高度亦如此,南高2.85、北高2.8米,但中部高2.95米。兩壁用磚砌,砌法為三順一丁,上承券頂,為兩重券。地面亦鋪磚,為東西向交叉鋪排。在甬道后段前后兩端各設(shè)一堵封門墻,中部安石墓門。封門墻的砌法相同,都是用兩層磚干壘而成,外層基部先壘兩行縱向立磚,然后上壘九組人字形磚,共高2.8、寬1.85米,遮擋住甬道券洞;內(nèi)層與外層壘法相同,但因在券洞內(nèi),故到起券處隨券洞的圓弧填磚,以將券洞封實。墓門青石琢成,設(shè)有半圓形石門額,石門框,石門限和獸形石門砧。兩扇石門正面平整,背面粗糙。石門正面施白粉畫面層,上繪彩畫,并安有一。對門環(huán)。門環(huán)設(shè)有直徑20厘米的貼金雕花圓鐵座,上有直徑8厘米的門環(huán)一對,另用鐵鏈外聯(lián)直徑12厘米的大鐵環(huán)。再用一直徑11厘米的鍛鐵門閂橫穿鐵環(huán)并插入東西兩壁的方孔中,將石門閉鎖。墓室為磚構(gòu)單室,平面呈方形,四壁中部稍向外弧凸。墓室東西寬5.7、南北長5.65米。四壁在高2.8米時開始向內(nèi)斗合疊澀,聚成四角攢尖狀,高6.58米,頂券三重,厚1.55米,磚頂距地表土深1.65米。墓底鋪磚,東西向錯縫平鋪。在墓室西半部有磚砌棺床,平面呈不等邊矩形,南長2.9、北長2.3、西長4.1、東長4.25米,高出墓底20厘米。表面涂有一層厚1厘米的石灰層,沒有彩繪。砌筑墓室所用磚為青灰色長方形條磚,長32、寬16、厚6厘米。磚表有繩紋,磚背粗糙無紋?;鸷蛑械?硬度差,棱角不整齊。墓內(nèi)葬具已毀壞,散亂疊壓在一起,經(jīng)分析應(yīng)為-槨二棺。木槨可以復原,但二棺因短缺材料過多,尚難復原。木槨平面呈矩形,頭大,腳小,前高,后低,前高2.35、后高2.2、前寬2.4、后寬1.9、頂長3.75、底長3.6米(圖五、六)。槨蓋成卷棚式,中分,分成左右兩部分,各由六塊木板拼合,長4.1一4.65米,厚10厘米。兩端成圓弧狀,中部突出,超出前和。兩側(cè)內(nèi)收,略長于東西兩壁板。尾部平直,略長于后和。前端弧長3.4、尾端弧長2.7米。每塊板由長短兩塊木板拼合,板頭鋸成斜形,相對合縫,兩端各斷成扁形孔眼,暗銷栓卯。又在六塊木板間開細腰槽(俗稱銀錠形槽),用細腰卯榫相扣接。與東西兩壁板的對應(yīng)處,斲有暗槽,加扁長方形暗栓釘掛扣。東西兩壁各由三條前斜后直的長板拼合。每條長板也由長、短兩塊板拼合,板之間用扁長方形暗銷套合,并加雙舌形千斤扣合。壁板前部開斜三角形凹槽,后部開直槽,可使前后擋板明槽落頂緊扣。前和高2.1、寬2.05米。上端成圓弧,兩端略收,下為長方形。后和成丁形。分別由數(shù)塊木板拼合,其間用扁長方形暗榫卯合。在左右兩壁板之間用兩根長條形千斤扣合,千斤前長2.2、后長1.82米。和板上有規(guī)律地鑿有數(shù)孔,當具有迷信色彩。槨底板僅保留有一塊,長3.6、寬約0.6米,厚10厘米。全槨未用鐵釘,經(jīng)觀察其制作順序如下:先將東西壁板拼合好,前后和用溝槽暗套榫法與東西壁板拼合,再用榫卯合在底板上,兩壁間用長條千斤加固。最后,槨的上蓋板,東西兩塊用暗榫卯法、分別蓋合在東西兩壁板、前后兩和上。槨表面似髹過紅漆,板上隱約留有殘痕。尸體已朽,骨骼破碎,僅殘留有部分大腿骨、肱骨和肋骨。在墓室的填土中和棺木上面含有大量的水銀(汞)。經(jīng)山西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職業(yè)病科測定,墓室內(nèi)汞有害氣體超過國家安全標準十三倍以上,說明入葬時曾大量放置水銀,作為防腐措施。二騎馬樂俑、女官俑、黑馬俑、黑鞍俑婁叡墓雖屢遭破壞,位置也有擾亂,但仍保留相當數(shù)量的隨葬品,只是多已破損,經(jīng)初步整理,尚有八百七十余件?,F(xiàn)存隨葬遺物中,約三百余件放置于墓門外、甬道及墓道兩側(cè)。墓門外左右放置鎮(zhèn)墓獸,正中有一陶馬,在封門磚前有陶罐、壺等。在墓道北端和甬道兩側(cè)放置武士俑一百三十七件、文吏俑一百零七件、女俑五十三件、騎俑六件和役夫俑一件,并有陶廁一件。墓室內(nèi)的隨葬品,在磚砌棺床上有玉佩、陶俑、瓷燈和盤等。棺床以東放置一組八件石柱礎(chǔ)和石獅,從其位置和造型看,可能為帷幔、屏風或步障的支承物。東南部有生活用具中的瓷盤、碗、罐、燈;陶俑類中的武士俑、文吏俑、女俑、騎馬武士俑、騎馬樂俑等;陶牲畜中的馬、馱馬、牛、駱駝、豬、羊、雞、狗;陶模型器中的井、倉、臼、磨;裝飾品中的料珠和玉佩。西南角和西南墻根有瓷燈、陶倉、陶灶、陶廁、牲畜和武士俑、文吏俑、女俑、騎俑等。金飾出土在北墻根盜洞下。現(xiàn)分類介紹于下。1、陶俑六百一十件。多已復原,僅按分類擇其典型介紹如下。鎮(zhèn)墓武俑二件。標本528,高63.5厘米。面目猙獰,戴魚鱗金盔,穿魚鱗明光鎧,長袴,黑靴。左手按長盾,盾面飾虎頭圖案。右手作握武器狀,器朽。分別置于墓室東南、西南兩角(圖七:1;八)。武士俑九十一件。標本51,高25.5厘米。戴三棱風帽,穿棗紅短襦,白褲,黑鞋。右手握武器,已朽(圖七:2;九)。文吏俑一百零三件。標本269,高27.1厘米。戴小冠,穿朱紅右衽寬袖短襖,白袴,黑鞋。右手作持物狀(圖七:3;一〇)。女官俑四十五件。標本437,高26.8厘米。戴黑色籠冠,穿右衽大袖衫,杏黃長裙,腰束白帶,白袴,圓頭黑鞋。左手彎曲于腹部,握裙一角。右手作握器狀(圖一一)。女侍俑三十一件。標本518,高19.5厘米。梳雙髻,穿淡紅窄袖長衫,外著紅、黑八條相間制作的長裙,杏黃袴、黑鞋。左手下垂握裙一角(圖版伍:3;圖七:4、5)。女侍跪俑三件。標本519,高12.5厘米。梳單髻,穿左衽杏黃窄袖衣,下著紅、黑色八條相間制作的長裙,紅鞋(圖七:6;一二)。女仆俑一件。標本524,高11.5厘米。蹲狀,雙手握簸箕。梳單髻,穿寬袖衣裙,外套白襦,白披肩,胸前打結(jié)(圖七:7)。役夫俑三件。標本525,高19厘米。黑發(fā),圓形白臉,高鼻,深目。穿窄袖緊身右衽短褐,白袴。右手握拳向上高舉,可能為拉馬、駝的役夫,形象似西域人(圖版伍:2)。騎馬武士俑四十件。標本558,通高33.1、馬高26.6厘米。戴金色兜鍪,穿魚鱗金甲,黑袴、烏靴。左胯帶兵器二件,已朽,可能為槊、劍;右胯佩二器,可能為鞴鞬。紅馬,體披魚鱗金甲(圖一三;一七:1)。騎馬文吏俑四件。標本605,通高37。7、馬高26厘米。戴小冠,穿寬袖短襦,外套朱紅裲襠甲,白袴,黑鞋。右手作握器狀。棗紅馬,黑鞍,白韉(圖一四;一七:2)。騎俑二件。標本606,通高32、馬高26.5厘米。戴黑帽,穿短袖黑襦,上有十五枚桃形飾,白袴,烏靴。雙手執(zhí)物已朽,腰部左右皆有佩物痕跡。紅馬,黑鞍、紅緣韉,靷、靽均飾黑花(圖版伍:4;圖一七:3)。騎馬樂俑二十二件。標本600,通高31、馬高25厘米。戴三棱風帽,穿短袖右衽緊身黃襦、黃袴、烏靴。左手虎口貼嘴,右手高舉作托物狀,仰首作吹奏長鳴狀。黃馬,黑鞍,紅緣韉(圖版伍:5;圖一七:4)。執(zhí)物騎俑十件。標本589,通高31.6、高24.3厘米。戴朱紅披緣帽,穿土黃右衽短袖襦,土黃袴,烏靴。右臂舉至肩,手作執(zhí)物狀。黑馬,黑鞍,黑緣白花韉(圖一五;一七:5)。馱物騎俑一件。標本611,通高28.8、馬高21.9厘米。戴帽,穿右衽白短襦。雙臂殘,跪于垂橐上,眉清目秀,似為少女。棗紅馬,背負云紋垂橐,后掛紅瓶,前掛獵物(圖一七:6)。鎮(zhèn)墓俑二件。標本628,高50.2厘米。蹲坐狀。人面獸身,圓白臉,深目,尖鼻。戴黑盔,盔頂豎戟形物。通體烏黑,四圓蹄,尾上卷,背豎九撮劍式鬃毛(圖一六)。2、陶牲畜四十二件。僅舉典型介紹。馬十件。標本617,高41厘米。棗紅色,頭、頸、胸部均佩金貝、金花。鞍上罩紅袱。形體高大,裝飾華麗,模擬貴族階層專用坐騎(圖版伍:1;圖一七:7)。馱馬三件。標本610,高22.2厘米。棗紅色,黑鞍,背負云紋灰垂橐,前掛野兔,后捆野豬,似狩獵所獲(圖二四)。駱駝四件。標本625,高24.7厘米。跪臥狀,背負白絲,黑綾(絹),外負滿載貨物的黑垂橐。造型生動,有躍然欲起之感(圖版陸:1)。牛一件。高35厘米。直立,仰首向前,身上有飾(圖版陸:3)。豬十件。標本733,高16.2厘米(圖一八)。臥羊六件。標本741,高10.5厘米(圖二〇)。臥狗五件。標本751,高10.5厘米(圖二二)。雞三件。高8—8.5厘米。有公雞一件和母雞二件。3、陶模型十六件。大部已復原,擇典型器介紹如下。倉二件。標本767,高14.2、最大腹徑11.7厘米(圖三七)。碓二件。標本726,已殘,長24.7、高8.8厘米(圖三九)。磨二件。標本770,高9、磨盤徑9.4厘米。灶三件。標本757,高13、寬11厘米,上置捏制的小鍋(圖四O)。井四件。標本763,口徑11.5、底徑7.6、高6.1厘米(圖三八)。廁三件。標本575,高9.5、長9.5、寬9厘米(圖一九)。4、瓷器七十六件。多已復原,按分類擇其典型介紹。二彩盂一件??趶?.6、高6.2厘米。胎質(zhì)純白細膩,斂口,鼓腹,飾七道弦紋,平底。內(nèi)外滿施淡綠豆色釉。釉色薄而均勻,光澤晶瑩,有冰裂紋;從口到底(腹)黃、綠二彩各七道相間豎施,底存二個極小支墊(圖二八;四三:1)。燈四件。標本714,通高50.2、燈徑18、底徑20、柄長28厘米。分座、柄、燈盞三部分。座、柄連在一起,燈盞另制,底附尖插,與柄插合。花紋均為貼、劃做成。覆蓮座、寶裝蓮瓣,座底沿飾一周聯(lián)珠紋;柄下部施忍冬圖案,上端為仰蓮,以承托燈盞;燈盞方唇略內(nèi)斂,盞底飾仰蓮一朵,腹飾忍冬,寶珠和月牙形組成的圖案各四組,相間排列,盞沿飾聯(lián)珠紋。通體施黃綠釉,釉色晶瑩,有冰裂紋(圖版柒:1:圖二五)。盤十件。標本717,直徑40.5、高5厘米。圓唇微斂,曲腹、平底。胎質(zhì)純白略粗,通體施黃綠釉,局部泛茶黃,有冰裂紋(圖二九;四三:2)。貼花瓶二件。標本710,通高39。8、腹徑28厘米。圓蓋,寶珠捉手下貼蓮花一朵,瓣外陰刻蓮瓣兩層,周邊兩道弦紋。瓶敞口圓唇,短頸、鼓腹、平底。沿外壁貼三朵團龍紋,頸上棱起一圈,下貼三個鋪首,并銜細頸蓮花垂于腹壁。平折肩有棱,蓮花間又貼飾三個鋪首銜環(huán)。通體施黃綠釉,局部泛墨綠,釉色渾厚,光澤晶瑩,有冰裂紋?;鸷蚋摺①|(zhì)堅硬,是罕見的佳品(圖版柒:2;圖二六)。罐二件。標本708,高26.5、腹徑24.5厘米。敞口,圓唇外侈。短頸,鼓腹,腹部有棱一周,平底。通體內(nèi)外壁均施黃綠釉,外壁釉色渾厚,光澤晶瑩,有冰裂紋(圖四三:6)。螭柄雞首壺五件。標本705,高48.2、腹徑32.5厘米。盤口微敞,螭口銜唇,螭頸接腹,細高頸,平折肩,鼓腹,與螭柄相對有一雞首。兩旁各有三紐,中間紐下貼蓮花一朵;螭柄、雞首及六紐下各垂束蓮、忍冬。腹有棱,下貼四只展翅鳳鳥。平底。通體黃綠釉,有冰裂紋。胎質(zhì)純白略粗,火候中等,質(zhì)較堅(圖版柒:3;圖二七)。托杯二件。標本700,高12.7、杯徑8、盤徑13.5厘米。敞口薄唇,腹有陰劃蓮瓣兩層,柄有三道弦紋,托盤淺平,圈足較高,通體施淡黃釉,火候較高,器薄且堅(圖三〇;三一;四三:3)??酆惺患?。蓋徑10.3、高3.2,底徑9.9、高3.5厘米。薄唇直壁,腰有弦紋一周.平底,矮圈足。蓋平頂,腰有弦紋一周,和底扣合處微折。通體內(nèi)外施黃綠釉,釉色不勻,火候低,質(zhì)酥松(圖三二;四三:4)。碗三十九件。高5.9—8.5、直徑7—12.4厘米。可分大、中、小三類。薄唇微侈,壁較直,深腹、實足。內(nèi)壁滿施黃綠釉,外壁部分上釉至半腹,釉色一般較厚,色澤晶瑩,有冰裂紋(圖三三;四三:5、7、8)。5、陶器十三件。大部已復原,分類擇其典型介紹。罐一件。標本772,高33.5、最大腹徑32.5厘米。圓唇微侈,短頸,鼓腹,平底(圖三四)。瓶一件。標本771,高24、最大腹徑13厘米。小口平唇,細高頸,鼓腹,小平底(圖三六)。壺六件。標本725,高42.8、最大腹徑39.3厘米。小口外敞,短頸,鼓腹,小平底(圖四一)。碗五件。標本645,高8.5、口徑15.6厘米。薄唇,壁較直,圜底,實足(圖三五)。6、裝飾品八十五件。按分類擇典型介紹。金飾一件。殘長15厘米。金質(zhì),鏤空。上嵌有珍珠、瑪瑙、藍寶石、綠松石、蚌、玻璃等材料,組成圖案,頗為華美(圖四五、四九)。琥珀獸五件。標本815,高4.2、寬3.8、厚1.5厘米。在透明的琥珀上刻出頭、腹、腿,再鉆孔,便于佩帶(圖四四:1;五三)。蚌人二件。殘,高2.1厘米。用蚌殼刻出頭、臂、腹、腿等輪廓,作舞蹈狀(圖四六;1;五〇)。蚌飾一件。殘,用蚌殼雕成葉狀,扎鐵絲柄,上涂漆(圖四六:2;五二)。玉璜十二件。肉徑5.5—8、好徑2-3.2、肉寬1.6—2.6厘米。每件鉆二孔,周邊及四棱貼0.3厘米寬的金邊,惜多數(shù)脫落(圖四四:2;五四)。玉佩一件。標本800,長7.9、寬4、厚0.3厘米。鉆四孔,周邊貼0.3厘米寬的金邊,亦多脫落(圖四四:3;五一)。珠一千二百六十粒。大小不等,多為料珠,有藍、綠色。少數(shù)為紅白瑪瑙、粗玉等質(zhì)料(圖四二)。殘銀飾一條。長5、寬1厘米。在薄如紙張的銀片上,陰陽合模壓成五只鳳鳥,周有邊(圖四七)。殘銅飾二十八件。在厚約2—3毫米的銅片上,鐫刻成各種圖案,并陰刻邊,然后鎏金,顯得極為華美。這些銅飾當是裝在棺、槨帷?;虿秸系忍幍娘椘?圖四八、五五)。鐵飾十七件。皆圓形,直徑16.1厘米。周鉆六孔,原有鎏金,已銹蝕脫落(圖五七:4.扣盒5、7、8.瓷碗6.瓷罐3.玉佩下)。7、其它類十五件。瓦當二件。標本773,直徑13.6、厚1.6厘米,蓮花紋(圖二一、二三)鐵鏃九件。標本812,長6.9、寬2.2厘米。頭呈半圓形,翼薄而寬(圖五七:上)。汞收集約20克。數(shù)量頗多,皆出土于棺、槨板下的稀泥中,可能是埋葬時用來防腐的。絲織品殘片,可能為衣服或衾衣腐爛殘片,色已不清,質(zhì)細密,平紋,經(jīng)緯清晰(圖五六)。8、石刻十七件。石獅八件。標本637,高21.5、長22厘米,表面較光。前腿直立,后腿曲臥,昂首向前,口銜銅方棍,兩耳向后。尾壓于臀下繞過后腿盤于腿上部,原以紅、白、黑色,畫出長毛、眼、口等,現(xiàn)多已脫落(圖版陸:2)。石柱礎(chǔ)八件。標本692,通高13、方座21×21.5厘米。礎(chǔ)為寶裝覆蓮,各為八瓣,上施紅、白色,已脫落。下有方座。礎(chǔ)面平圓,中有直徑5.3厘米的圓柱孔(圖版陸:4、5)。9、墓志長、寬·各81.5厘米。志蓋盝頂,四角有四鐵環(huán),中有“齊故假黃鉞右丞相東安婁王墓志之銘”十六字,志文共三十行,每行三十字,其中有缺字,實有字八百六十六個(圖五八、五九)。三壁畫布局與描寫內(nèi)容墓壁全部繪有壁畫,除少部分因歷年久遠,遭受自然與人為破壞,以致畫面漫漶,石灰層剝落、錯疊及土壁高層坍方外,大部分仍較完好?,F(xiàn)存壁畫七十一幅,約200平方米,構(gòu)圖布局與描寫內(nèi)容之梗概,仍大致清晰可辨。整個壁畫分兩大部分,墓道全部,天井的中、下層,甬道、墓室的下欄,以絢麗多彩的大型長卷,描繪了墓主人生前生活的顯赫場面;墓門、甬道與天井上欄,墓室頂部和上、中欄,繪以墓主人死后飛升的空幻境界。為了敘述方便,依此順序,編制了畫幅位置示意圖(圖六一、六二),并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畫幅,摘要介紹。1.“牛馬以谷量”法這部分壁畫分四組,共五十八幅。第一組在墓道東西兩壁上、中層,為出行圖與回歸圖,共二十八幅。其中畫3,為女主人出行圖;畫5、16,描繪運輸駝隊;畫18,以奔馳的群馬顯示《北齊書·婁昭傳》所述鮮卑主人“牛馬以谷量”的財富形象。其余多數(shù)為鞍馬畫,西壁每幅皆有二乘騎,均向外,是為出行圖,共十幅;東壁皆拉馬向內(nèi),是為回歸圖,共十四幅。第二組在墓道下層,甬道前部下欄,天井中、下層,為軍樂儀仗,共二十一幅。第三組在甬道后部兩壁與墓室南壁下欄,為門衛(wèi)儀仗,共七幅。第四組在墓室北、西、東三面下欄共三幅,表現(xiàn)了墓主人官爵顯赫的宏偉場面。擇要簡介于下。(1)于紅色人的執(zhí)馬出行圖與回歸圖大致相仿,皆以大小幅相間排列。大幅多人,在后,是為主騎;小幅二人,在前,是為導騎。各組除動態(tài)有別外,內(nèi)容基本一致,現(xiàn)選取出行圖中畫9、10、11(圖六三),畫5駝隊,回歸圖中畫24為代表,予以介紹。畫9、10,4.5×1.6平方米。前有導騎,長者端坐前視,縱馬奔馳。壯年騎者勒馬回視后方,坐騎挺胸昂首長嘶。主騎八人五馬后隨,諸人皆下馬行,唯前列之紅袍長者與著白袍者乘馬,突出了人物的主次地位。紅袍者騎桔紅牡馬,悠然前行,而白袍者駐馬回首與最后二人轉(zhuǎn)身后顧,似察覺后面有異常情況。桔紅牡馬右側(cè)之大紅牡馬,扭頭面向畫外,兩眼炯炯,觀畫者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似感到馬在注視自己(彩色插頁:上)。畫11,2×1.6平方米,二人二馬。右側(cè)白袍者跨桔黃馬,揚鞭前進。左側(cè)奔騰的棗紅牡馬,猛然驚蹶后縮,挺胸揚首,臀部下蹲。其上紅袍乘者,急躬腰前俯,以免失去平衡(彩色插頁:下)。這一神態(tài),沒有熟練的馬上生活,是難于創(chuàng)作成功的。兩壁上層,各有一幅載物駝隊。畫5,4.5×1。6平方米,四人五駝。為首一人,頭頂部光禿,但前額、腦后與鬢間仍烏發(fā)如墨,鼻肥碩高聳,濃眉環(huán)眼,似大食人形象,右手背于身后牽著駝韁,駝首高昂,大步緩行。右后一駝,馱圓鼓大白軟包。兩駝間,一人高大修長,戴高筒氈帽,高鼻短胡,濃眉深眼,似為波斯人。所牽駝沖天長嘯,馱大花軟包與垂橐。后一駝引頸扭頭面向畫外,馱大軟包、虎皮垂橐及絲綢,大步緊跟。兩駝右側(cè)二人二駝,相隨前進(圖版壹:上)。畫24,1.8×1.5平方米,二人二馬。前面白袍從者,回身向后,正對馬頭,左手撫摩棗紅牡馬右胸。馬頭向后微縮,挺胸后蹲,勃然躍起,張口露齒,如聞嘶鳴。右側(cè)長者,著紅袍,側(cè)身向前,緊韁勒馬。馬頸弓起,尾后揚,作正行抑止狀。畫家從撫摩坐騎的細微動作,反映了將士與戰(zhàn)馬的親昵關(guān)系。(2)患者長鳴期,州鎮(zhèn)以上為廣兵至東安郡人此組二十一幅,其中軍樂儀仗七幅,位于墓道下層;儀仗十二幅,位于甬道前部下欄、天井下層;另外二幅,置于天井中層。魏晉南北朝時期,崇尚衛(wèi)儀,州鎮(zhèn)以上皆有賞賜,婁叡墓的赤色鼓吹,與其東安郡王禮制完全相合1。畫29,5平方米,四人兩兩對吹長鳴,姿態(tài)基本相同,皆昂首鼓腹,奮力勁吹,給人以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圖版叁:1),身后四馬乃其坐騎。持杖儀衛(wèi)為疏散行列,或空以一定間距,或以樹木為界,各成一幅,似迎送時之警衛(wèi)。畫40,0.7×1.7平方米,儀衛(wèi)戎裝,拱手拄軍杖恭立,右側(cè)一大樹與前畫分開(圖六〇)。(3)門官戴小冠,右貫玉甬道后部與墓室南壁下欄,畫七幅。畫50,1×2.4平方米。門官戴小冠,右貫玉笄,著朱色大袖衫,外披襠。肅穆端莊,長須飄逸,兩手曳袖拱于胸前,拄斑劍。裳如衫色,逶迤于地,下露笏頭履(圖版貳:2)。(4)回歸圖2:多元,金飾,白奴,老變遷這三幅大型壁畫,炫耀出婁叡官至太師、并州刺史,兼錄并省尚書事的顯宦地位。畫57的帷幄幾案,歌舞樂伎,表現(xiàn)了其內(nèi)庭的富麗豪華。畫58的列旗羽葆,鞍馬扈從,與墓道的回歸圖相映襯,顯示了其下馬歸來的威嚴景象。畫56,4.3×2.6平方米,面向南方,與出行圖前后呼應(yīng)。前部為通幰安車,赤輪華轂,金飾諸末,卷棚頂,側(cè)繪黼黻,上飄錦幡,前后皆垂簾,軾前覆以蓮葉圖案帷幔。轅內(nèi)駕牛,駕具皆以黃金裝飾。轅左一白奴御夫緊勒韁繩,兩從御攔于牛前,恭候主人登車。轅右又一白奴,牽一馬。車后華蓋撐張,兩側(cè)各豎一高竿,與畫58之羽葆配置相同,當為羽翣。蓋下兩長者偕行,當為婁叡夫婦。老翁側(cè)身向前,老嫗回首似語。前方八濃妝侍女,正忙于作主人出行安排(圖版壹:下)。2.束枝蓮花畫圖石這組壁畫,描繪了死后靈魂飛升的空幻境界,共十三幅。畫59,獬豸圖,1。5×1.3平方米,是送葬入墓的護路神衛(wèi)。獬豸似鹿似羊,偶蹄,兩肋有翅,口銜蓮花枝。全身以桔紅輕淡暈染,下踏彩云(圖版肆:1)。傳說其疾惡如仇,專觸為惡者2。天井上欄、甬道拱頂、墓門前后,畫七幅,除畫65龍虎圖為道教內(nèi)容外,皆為佛教內(nèi)容,寓意于飛升西方凈土。畫64,約2.5平方米,全部為青石浮雕彩繪。門額中雕龍首,血盆大口,齒牙犀利,方眼墨睛,赤耳碩鼻,額前雙角隆起,環(huán)抱蓮座摩尼寶珠3。兩側(cè)對稱繪曲頸振翅的絳金色金翅鳥4,喙銜蓮枝。門楣橫列五朵束枝蓮花,襯以六出綠葉。門楣之下與門框正側(cè)兩面各雕束枝蓮花六、七朵,內(nèi)雕蓮座,上置摩尼寶珠。門砧為面目猙獰的怪獸。畫65,在兩扇門扉上,各為1.3×1.8平方米。東繪青龍,西繪白虎,相向飛騰于彩云中(圖版貳:1)。墓室中欄,南北西三面壁畫已全部剝落,東壁畫68、69,為青龍與雷公。從剝落的西壁殘片,可見白虎的部分畫跡。北壁尚殘留玄武的一段蛇體??梢娭袡谥饕獮槭刈o四方的四神。畫69,雷公圖,1.2×1.2平方米,雷公赤唇環(huán)眼,面如獼猴。坦腹跣足,紅繻白袴皆不掩肘膝。筋肌暴突,剽悍勇猛。肘下長氂游曳,膝后翎羽飛揚。持鐵錘,四出敲擊著等距環(huán)列的天鼓十面,似隆隆有聲(圖版叁:2)。北朝晚期習見此畫法,敦煌莫高窟285窟及洛陽元乂墓壁畫中均有相似的圖象。畫70,十二辰圖,位于墓室上欄一周,按正北為鼠,正東為兔順序排列,高1米,殘長4.3米。僅殘留鼠、牛、虎、兔,中插神獸七只,皆極生動。畫71,天象圖,約26平方米。穹隆上群星燦爛,天河自東北而西南,寬0.4—0.6米,斜貫蒼穹,將周天中分為二。東繪日象,內(nèi)有三足烏;西繪月象,隱約似有蟾蜍(圖版肆:2)。星色分紅、白、灰(黑)三色,似為陳卓、錢樂之匯集甘德、石申、巫咸三星圖于一圖5的模擬圖,與洛陽孝昌二年(526年)江陽王元乂墓天象圖大致相近。圖中有少數(shù)星座連線,但為何星宿,待考。有的星拖有長尾,除剝落者外,尚存十五顆之多,占現(xiàn)存星數(shù)的十分之一以上。如此眾多的拖尾亮星同時出現(xiàn),疑其描繪的是一次殞石雨的景象。婁叡墓壁畫,從炫耀其生前地位顯赫和高官厚祿的榮貴入手,又繼承古代神話傳說與儒道釋思想,描繪了死后飛升天界的圖象。這一人間天上的大型畫卷,形象地反映了南北朝晚期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側(cè)面,除了在繪畫藝術(sh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之外,對當時意識形態(tài)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料。四管道形制、葬式和隨葬品婁叡,鮮卑人,本姓匹婁,簡改姓婁,其姑為高歡嫡妻6?!侗饼R書·婁昭傳》謂“代郡平城人”,墓志作“太安狄那汗殊里”人,傳志不合。據(jù)《魏書·地形志》載大(太)安郡屬朔州,領(lǐng)狄那、捍殊兩縣。朔州原是北魏北方六鎮(zhèn)之一的懷朔鎮(zhèn),治所在今內(nèi)蒙固陽縣西南。正光年間改置朔州,舊治于今和林格爾北二十里之朔州,改置云州7。不久,北邊失守,云朔二州均寄治并州,朔州治所在今壽陽縣城關(guān)8。按照《魏志》以武定年間寄治定籍之通例9,寄治之朔州,當為其祖藉。其祖、父皆當葬于懷朔,因之墓志之“窆于舊塋”,亦謂其祖塋于并州。天保六年,于新平城置朔州,八年改治于馬邑,是為北朔州10。代郡平城之訛,似由于此。汗殊,當為捍殊別譯,疑由狄那分置。據(jù)此,墓志所載之區(qū)劃,當早于《魏志》。隨著封建制的發(fā)展和鞏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也影響到作為上層建筑的墓葬塋域制度。漢魏南北朝時期經(jīng)歷了以反映奴隸時代宗法關(guān)系的族葬制,轉(zhuǎn)變過渡到封建制的家族葬制。特別是隨著大土地所有制的發(fā)展,世家大族的塋域出現(xiàn)了,一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生前講究門第,死后則要入袝祖塋。因此,婁叡墓志“窆于舊塋”又取意于此。在婁叡墓附近曾發(fā)現(xiàn)幾處北齊墓,可能這里是婁氏世家的家族墓地。婁叡以北邊鮮卑望族,北齊外戚,自隨高歡“信都起義”,戎馬生涯歷四十年(531—570年),封南青州東安郡王?!侗饼R書·婁昭傳附婁叡傳》又同書婁叡傳稱他“在任貪縱”,“聚斂無厭”,“專行非法”。“縱情財色,為時論所鄙”。這樣一個貪婪之徒,雖有時逼于朝野怨憤,也曾削官免職,但很快又加官晉爵。河清四年“坐事免”大將軍,但僅隔二十天,“復為太尉”。婁叡的宦途,就是在加官——免職—一再加官這樣的公式下步步高升,以大將軍、大司馬統(tǒng)領(lǐng)全軍,以太傅、太師兼錄并省尚書事、并省尚書令,成為“坐而論道”、“總領(lǐng)帝機”的宰輔重臣(見墓志)。在東魏、北齊之世,他是一個有影響的歷史人物。墓志只涉及婁叡本人,另一棺中所葬者,據(jù)《八瓊室金石補正》卷21《司徒公婁叡華嚴經(jīng)碑》,當為其妻“東安郡君楊氏”。墓葬的形制、葬式和隨葬品也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魏晉南北朝數(shù)百年間政治逐步趨向穩(wěn)定,經(jīng)濟復蘇,尤其到北齊時期,相對地說經(jīng)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和漢族地主之間相互勾結(jié)、融合,變成了新的統(tǒng)治階層,擁有大批部曲供他們役使。厚葬風氣盛行,在婁叡墓葬中反映也很明顯:第一,墓道加寬加長,長達21米余,甬道的前段墻有立柱,建有瓦頂?shù)耐ǖ?中間有磚砌天井,后段有磚券頂通道,都是過去少見的。磚構(gòu)方形單室墓,采用四面結(jié)頂,壁面成弧形,是繼承了漢魏磚結(jié)構(gòu)形式,但其規(guī)模較前期宏大。墓塜高大,經(jīng)過夯打,雖屢經(jīng)破壞,至今還占地400余平方米。它和洛陽建義元年(528年)常山王元邵墓的形制相似,比壽陽庫狄迴洛墓和祁縣白圭韓裔墓規(guī)模都大。第二,墓道、甬道和墓室滿繪壁畫,色彩鮮艷,形象生動,超過了目前所見到北朝壁畫墓的規(guī)模和繪畫藝術(shù)水平。第三,隨葬的陶俑數(shù)量超過六百件,形態(tài)、服飾和制作方法都有特色。瓷器是這座墓葬的重要隨葬品之一,數(shù)量頗多。高嶺土胎,質(zhì)純白,稍粗。器壁較厚,胎質(zhì)堅硬。釉層多數(shù)渾厚、均勻。釉色瑩潤明亮,玻璃質(zhì)感強,除碗外壁施釉不到底外,其它器物均為內(nèi)外施滿釉。同時由于釉層與瓷胎收縮時間不一致,普遍出現(xiàn)冰裂紋。施釉方法多數(shù)為蘸釉,少數(shù)小口器內(nèi)壁為蕩釉。釉色有淡黃、茶黃、黃泛綠、黃泛墨綠?;y集中使用堆、貼、劃三種方法,造型風格莊重而粗獷。像這樣有堆、貼、劃花紋的瓷器,出土十多件,而且燈、壺、瓶、杯皆有,加之素面的罐、盤、碗、盒,給我們了解當時的瓷器組合提供了實物資料。瓷燈底座上的寶裝蓮瓣,與河北景縣封氏墓、磁縣高潤墓,河南安陽范粹墓、濮陽李云墓,山西壽陽庫狄迥洛墓以及南京、武昌等地南朝墓出土的仰覆蓮瓷尊、缸上的蓮瓣極為相似;螭柄雞首壺、貼花瓶、瓷燈等,雖在南北朝墓中曾有發(fā)現(xiàn),但像這次出土的如此精美,卻是罕見的。從這些器物的紋飾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西域民族文化與佛教藝術(shù)的影響,反映了幾種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二彩小瓷盂,在淡綠豆色的薄釉上,畫以極薄的黃、綠二彩,釉面平展光滑,晶瑩透亮,顯示了瓷器制造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是我國目前所見墓葬中出土彩瓷最早的佳作?!氨蔽航▏院蟆瓘臐h代的單色彩向多色彩邁進了一步,并為過渡到絢麗多彩的三彩陶器奠定了基礎(chǔ)”11。這件二彩器則是由單彩瓷向多彩瓷發(fā)展的先導。我國的青瓷,陳萬里先生認為“分為南北兩大系統(tǒng),所謂南青北白,幾乎成了定論”,并且“北方的青釉瓷器……其它地方所發(fā)現(xiàn)的確與南方燒制迥然不同”12。如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瓷器多為淡灰色,少數(shù)為黃釉,河南卜仁墓所出為淡橄欖色。這次出土的瓷器,器形、花紋、做法為南北方所習見,從釉色看,接近南方。在南北朝時期“南方青瓷早已廣泛流行……當時北人南去,也有南人北進”13,這種南北的交流,自然也就傳播了文化。因此,這座墓出土的瓷器,較多的特點與北方相似,但也受到南方的影響。但是直到目前,山西還未發(fā)現(xiàn)燒制這種瓷器的窯址,就連北方發(fā)現(xiàn)的一座窯址,燒制的瓷器與這批瓷器也存在一定差異,這就有待將來考古材料的說明了。宏偉壯觀的壁畫,是這次發(fā)掘的重大收獲。描寫婁叡生前經(jīng)歷的部分,可能是專門創(chuàng)作的,神瑞等可能有現(xiàn)成畫稿,但無論那一類,都相當精美。魏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