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新時期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不管人們把報告文學的誕生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還是確定為本世紀20年代,總之,很久時間以來一直未能解決什么是報告文學rsquo;的定義問題,直到1963年,在北京召開的報告文學座談會上,還曾提出這個問題:什么是報告文學。許多人說,歷來著名的報告文學作家,都有著不盡相同的解釋,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科學的定義。這是一個怪圈,人們談論最多的,往往知道得最少。所幸的是,新時期以來,報告文學成了時代的幸運兒,作家愛寫,讀者愛讀,幾度占據文壇,多次獨領風騷,報告文學已由附庸而蔚為大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什么是報告文學,至今仍眾說紛紜。什么是報告文學呢。最新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報告文學作了這樣一個很不科學的解釋:報告文學是散文中的一類,是通訊、速寫、特寫等的統(tǒng)稱。事實上,報告文學既非通訊、速寫、特寫,更非是它們的統(tǒng)稱?!冬F代漢語詞典》對報告文學的認識,還停留在四五十年前的水平上。《中同大百科全書》解釋說:報告文學,現代散文的一個品種,即文藝性的通訊報告,屬于文學與新聞的邊緣性體裁。它以記敘為主,不同于側重議論的雜文,也有別于側重抒情的美文。英國《簡明牛津詞典》對報告文學作了如下解釋:報告文學是給報刊報道事件的典型文體,是專門給報刊寫的,不是一般的著述;報告文學所寫的應該是已經查清楚了的事實,應該是有新聞價值的。再看看一些研究者是如何界定的。茅盾說:報告rsquo;的主要任務是將生活中發(fā)生的某一事件立即報告給讀者大眾,題材既是發(fā)生的某一事件,所以,lsquo;報告rsquo;有濃厚的新聞性;但跟報章新聞不同,因為它必須充分地形象化。李廣田說:報告文學,乃報告與文學的合一,乃是訪員和詩人藝術家合一的產品。李炳銀說:報告文學,是指那些及時對社會生活中富有思想、感情內容及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現象、事件與人物作真實藝術的報告的散體文章。李鳴生說:報告文學是什么。什么是報告文學。不知道?;蛘哒f,扯不清。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報告文學的父親是lsquo;文學rsquo;,母親是lsquo;真實的故事rsquo;,二者相愛,便有了lsquo;報告文學rsquo;這個不可一世的lsquo;小雜種rsquo;。rsquo;他借用比喻說,報告文學,即性感文學。當然,要闡述清楚這個問題不難但卻很愚蠢,文學重在感悟。這就用得著一句老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報告文學就是在眾說紛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中運行了幾十載,還將長久地運行下去。正如劉夢溪在《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三題》中說:報告文學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就其反映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的及時和迅速來說,她像新聞報道;就狀寫人物要求絕對真實來說,她像傳記文學。在寫法上,有的報告文學近似小說,有的則近似散文。長篇報告文學,字數多的可達幾萬或幾十萬字,篇幅短小的報告文學,可以和一則精巧的速寫相類??傊?,報告文學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不確定性,這是它的短處,也是它的長處,是弱點,也是特點。唯其形式沒有穩(wěn)定下來,才有廣闊的發(fā)展前途;因為在藝術上不定型,才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余地。到底什么是報告文學呢。我認為,顧名思義,是報告,也是文學,它們之間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有機地結合。報告屬于新聞,文學屬于藝術。報告文學是新聞與文學聯姻的產兒。沒有報告,失缺新聞性。文學便無所依附,也就談不上報告文學;沒有文學,遺失藝術性,則淪為一般的新聞報道,也稱不上報告文學。簡言之,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及時處理新聞題材,表達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的一種文學樣式。這樣的定義實際上還停留在基希的藝術的文告,即報告文學是新聞的藝術化上,而沒有什么太大的進展。以致于給研究者和創(chuàng)作者都帶來不少困惑和尷尬。報告文學作家謝大光在《報告與文學》一文中就曾說:報告文學,顧名思義,就是報告和文學的結合,這是我最初的簡單概念。有了一些親身的寫作體會之后,才知道,這種結合說說輕巧,實際做來談何容易。報告與文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方面,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實際上,在報刊上冠以報告文學的名目發(fā)表的文字,總是可以分作報告和文學兩大類的。這種報告是帶有文學色彩的報告,這種文學是帶有某些新聞性的文學,它們雖然都是寫真人真事的,卻又是很不相同的兩類文字。因此,在探討寫作規(guī)律上,將兩者完全攪在一起,往往造成概念上的混亂。幾十年來報告文學就在體裁自身的內在矛盾中前行或許正如劉夢溪所說,唯其形式沒有穩(wěn)定下來,才有廣闊的發(fā)展前途;因為在藝術上不定型,才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余地。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必非要給報告文學下一個大家都認同的定義不可不如就像現在這樣,聽其發(fā)展.只給它確定一個基本的定義,待條件成熟時再去界定。報告文學屬于新聞體裁,抑或文學體裁,各家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裴顯生主編的《寫作學新稿》這樣解釋;報告文學是以真實的人物事件為中心內容,以文學的表現為主要手段,迅速及時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董味甘主編的《普通寫作學》解釋為:報告文學是以文學的表現方法來報道現實中真人真事的一種新聞體裁。報告文學這一稱謂,本身便意味著這一體裁自身具有一種內在的矛盾。茅盾將其劃歸文學體裁,他說:lsquo;報告rsquo;是我們這匆忙而多變的時代所產生的特性的文學式樣。不少教材、報告文學研究專著也將報告文學劃為文學體裁;同樣也有不少教材、報告文學理論著作將報告文學劃為新聞體裁的,除了上面的《普通寫作學》,還有張惠仁撰寫的研究新聞文體寫作的專著《新聞寫作學》也將報告文學列入新聞體裁。到底報告文學應該歸屬新聞體裁還是文學體裁呢。我認為應該劃入文學體裁,其理由有三:一是依了傳統(tǒng)分類法,報告文學一直依附于散文,常劃在散文這一大類名下,既然散文屬于文學體裁,那么報告文學理所當然地屬于文學體裁;二是新時期以后報告文學得以勃興、繁榮和發(fā)展,迅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由附庸而蔚為大國,自立門戶,其作品除了發(fā)表在報紙上(常常發(fā)表在文學副刊里),更多的是發(fā)表在全國各級文學期刊上。我們知道,新聞報道和一般通訊,即非文學作品是不能或絕難發(fā)表在文學期刊上的,僅此一點,也證明了報告文學屬于文學體裁;三新時期以來中國作協(xié)多次主持了全國性文學評獎活動,評獎對象除了詩歌、小說等外,還有報告文學;同時新聞界也在全國多次對好新聞進行評獎,但由中國記協(xié)主持。兩者涇渭分明,從未發(fā)生混淆。這也說明了報告文學屬于文學體裁。其實,報告文學一直是被視為文學體裁的,即使過去長期曲折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處于不屑一顧的地位,被人鄙稱為亞流文學、二等文學時,它仍被視為文學的。因此,應把報告文學劃為文學體裁。解決了報告文學的歸屬問題后,我們再來討論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我們認為,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有報告性、文學性、政論性和邊緣性。
一、報告性報告文學首先應是報告,具有報告性,其次才是文學,具有文學性。這里的報告性主要是指新聞性而言。茅盾說:lsquo;報告rsquo;的主要性質是將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立即報告給讀者大眾。題材即是發(fā)生的某一事件,所以lsquo;報告rsquo;有濃厚的新聞性。報告文學譯介到我國不久,1930年8月4日左聯執(zhí)委會通過的決議《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新的情勢及我們的任務》中說:從猛烈的階級斗爭當中,如火如荼的鄉(xiāng)村斗爭中,經過平民夜校,經過工廠小報、壁報,經過種種煽動宣傳的工作,創(chuàng)造我們的lsquo;報告文學rsquo;(reportage)吧。這里強調的是報告性、宣傳性和戰(zhàn)斗性。錢杏屯在《上海事變與報告文學》一書的序言中說:和它的名稱一樣,報告文學的最大力點,是在事實的報告。足見報告性在報告文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事實證明,讀者喜歡讀報告文學,甚至弄得洛陽紙貴,主要是沖著報告文學的報告性而來的;同樣,作者馬不停蹄地采訪,不避風險地急書,也主要是沖著報告文學的報告性而來的。我國過去很長時間里,有不少人干脆把報告文學稱為報告,無非旨在強調其報告性。新時期以后出現的第一本報告文學雜志,原名就叫《時代的報告》,至今仍有報紙等沿襲這一稱謂,比如兩年前《人民政協(xié)報》就曾發(fā)表了一組中國農業(yè)觀察報告:《尋找生存與發(fā)展的激情(追蹤民工潮與農民收入)》、《鐮刀、耕牛和村莊里的都市(農業(yè)現代化與城市化)》《讓秋天的麥穗擁抱齒輪(市場經濟與農業(yè)經濟體制)》、《同造輝煌(政協(xié)委員與農業(yè)經濟體制)》等,用的稱謂也是報告。報告文學產生在無產階級革命的急風暴雨的年代,一直具有戰(zhàn)斗的號角、文學輕騎兵的美譽,因此,一開始就強烈地意識到它首先是報告,它的首要任務是將刻刻在變化,刻刻在發(fā)生的社會的政治的問題立即有正確的尖銳的反映(茅盾語)。中外報告文學史上出現的堪稱典范的報告文學著作,如《震撼世界的十天》、《秘密的中國》、《西行漫記》、《中國西北角》、《包身工》、《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無一不是首先以其強烈的報告性取勝?;仡櫩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時期以及新時期以來我國報告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報告文學作品,許多都是報告性很強的。這使我們悟出,急遽變化的時代,歷史的轉折關頭,重大的社會事件和問題的涌現,必須盡快地報告給讀者,這就加強了它的報告性。因為報告文學要扣著時代的脈博,與時代一起前進,它不可能象小說等創(chuàng)作那樣,沉下去,積累多了,反復醞釀、構思,再創(chuàng)作,它得迅速報告,它得受時效性和真實性的限制,這必然會影響它的文學性,但這種限制,反過來卻成了發(fā)揮它特長的最大優(yōu)勢。新時期以來,出現了問題報告文學和宏觀全景式報告文學(其實早已有之,只是建國后國種種原因中斷了)。這兩種報告文學比起一般的記人記事的報告文學來,有更強的報告性。比如,趙瑜的《中國的要害》、沙青的《北京失去了平衡》、麥天樞的《土地與土皇帝》、李延國的《中國農民大趨勢》、錢鋼的《唐山大地震》、胡平、張勝友的《世界大串連》等。改革開放的時代,急劇發(fā)展變化的現實,社會生活中新舊交錯出現的競爭、困惑以及觀念、價值的變化,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時刻牽動著我們、困擾著我們,這就成了問題報告文學繁榮的沃土;改革開放報告文學作家的視野迅速擴大,他們走出了狹小的天地,擺脫了lsquo;小家子氣,愈來愈重視報告的輻射面,從全方位的角度,對社會生活進行宏觀、全景式的多層次的攝取;也因為社會的轉型,經濟的轉軌、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道德、倫理、教育、環(huán)境、生態(tài)等問題,以及社會上所有的熱點、焦點、敏感點、甚至冰點等問題都急待報告文學去反映。因此,一時間,問題報告文學、宏觀全景報告文學競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朝。這些報告文學作品,首要任務是報告,即迅速將刻刻在變化的社會現實生活報告給廣大讀者,這無疑就強化了報告性。面對報告性的強化,有人說好得很,有人不無憂慮。其實,新時期報告文學報告性的強化,是報告文學向文體的一次回歸。這種回歸,決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次質的飛躍。新時期報告性強化所產生的報告文學作品,從總體上講無論數量、質量、內涵豐富、理論層次等方面都超過了以往的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性強化,既給新時期報告文學帶來一系列的嬗變和拓展,也帶來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所謂新聞化傾向。有人說,這并不是報告文學的沒落,而是報告文學開始恢復其本來應有的歷史地。正如盧躍剛在《報告文學面臨新的問題》中說:嚴格地說,社會對報告文學的審美期待,恰恰不是文學rsquo;,而是lsquo;報告rsquo;。期待著對某個重大事件內幕的揭示,對某種重大的社會現象的綜合歸納,對某類人生存狀態(tài)的關注,等等,文學僅僅是這種多功能中的一種,而且其審美要求,在歷史面前,在社會進步面前極有限度。但是,報告文學作家喬邁就曾對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新聞化傾向感到擔心,他說:目前報刊上發(fā)表的不少報告文學作品,實質上并不是報告文學,而是新聞報道或者新聞通訊,其中一些大概可以稱為lsquo;準報告文學rsquo;。又說:不錯,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具有新聞的血統(tǒng),但它受孕于文學,屬于文學的家族,報告文學姓文rsquo;不姓lsquo;新rsquo;。這種擔心不無道理,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如何正確理解報告性呢。文學評論家雷達說:所謂報告性,不僅是個時間概念,也不是一般地打開了未知領域或傳播了最新信息,報告文學的lsquo;報告性rsquo;之與通訊報道的lsquo;新聞性rsquo;的最大區(qū)別,乃在于是否正視矛盾,正視現實,并對最新事物的矛盾進行較深的開掘,hellip;hellip;回避矛盾沖突,沒有相當社會性深度的作品,不管表面上抓住了多少新的事物,其報告性也是不充分的。這是很有見地的。報告文學主要以它的報告性與其他文體(特別是小說)劃清了界限,但須知,報告文學的報告是帶文學色彩的報告,應重視它的文學性。
二、文學性報告文學,又稱藝術的文告。既然稱作文學,劃為文學體裁,屬于文學范疇,那它就以會強烈的文學性。報告文學既然是真人真事題材和文學手段表達相結合的產物,那么,這里的文學rsquo;則是帶有某種新聞性的文學。有的報告文學作家說自己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是玩現象的,是現象大師(錢鋼語),這實際上是從另一個側面強調了報告文學的文學性。玩現象是形象思維、藝術概括的一種謙虛說法,通過個別反映一般,通過現象相示本質。報告文學的文學性一般表現為:結構的安排、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想象的運用以及精辟的議論,理性的分析等等。茅盾在《關于報告文學》中說:lsquo;報告rsquo;跟報章新問不同,因為它必須充分的形象化。必須將lsquo;事件rsquo;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寫著,讀者便就同親身經驗。又說:好的lsquo;報告rsquo;須要具備小說所有藝術上的條件――人物的刻畫,環(huán)境的描寫,氛圍的渲染等等。這就精辟地道出了報告文學文學性的內涵。茅盾在報告文學上的這一理論建樹,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影響著我國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理論研究。但有的人未能全面理解好的lsquo;報告rsquo;須要具備小說所有的藝術上的條件這句話,因此把報告文學的文學性局限會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這一角度來審視和評價。僅以小說的形態(tài),以一兩個人物為情節(jié)主線來規(guī)范報告文學,竟成為一個時期報告文學的一種重要模式。于是出現了一批注重典型形象、典型環(huán)境、完整的情節(jié)、連綿的故事的報告文學。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徐遲、理由、陳祖芬、肖復興、蔣巍等都先后寫過一些很像小說的報告文學,如《祁連山下》、《揚眉創(chuàng)出鞘》、《祖國高于一切》、《柴達木傳說》《人生環(huán)形道》等。盡管它們將會作為人物報告文學的名篇得以流傳。但是,報告文學越來越像小說這一創(chuàng)作現象,引起了許多人的擔心,蕭乾就曾說:從題材到寫法,它都在向著小說――而且是中篇小說靠攏。另一方面,某些以某個單位或事件為原型、剖析經濟建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的中長篇小說,也在向報告文學靠攏,它們的區(qū)別只是寫不寫上真名――而有的報告文學為了避免事后麻煩,也把人名和職稱改變了。這么一來,從散文獨立出來的報告文學,卻似又羼進了小說的行列。這確實值得警惕。不能一強調報告性重要,就弄個新聞化傾向,一論及文學性重要,就弄個小說化傾向。須知,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某些報告文學寫得越來越像小說,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人說好,形象豐富,人物性格鮮明,可讀性強,好得很。更多的評論者包括報告文學作家卻認為不好,除了容易給人以虛假外,還大大縮小了報告文學已經拓展了的天地,限制了它的更大發(fā)展。報告文學不管如何像小說,但它畢竟是報告文學。太像了,像得不能區(qū)分了,最終就可能取消報告又學。馮牧指出:那種把報告文學的文學性rsquo;和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lsquo;文學性rsquo;―一即典型性格,典型環(huán)境,細節(jié)描寫和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等同劃一起來的論點,那種把某種具有探索性。社會性和政治性的lsquo;報告文學rsquo;(僅僅因為它們缺少一個主線人物或完整故事)說成只有報告而無文學的lsquo;非文學rsquo;現象的論點,我認為都是對于報告文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正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文學樣式的誤解和苛求。新時期報告文學,特別是八十年代中期全景報告文學、問題報告文學、歷史報告文學興起之后,其文學性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如詩歌的激情,戲劇的結構藝術,精巧的構思,多樣的結構形態(tài),散文簡潔的敘事語言,雜文入木三分的議論,借鑒意識流和電影蒙太奇表現手法,以及根據生活原生態(tài)的全景觀照,依據生活流動態(tài)的非完整的情節(jié)掃描,為了調查社會問題出示的數據,調查資料,還包括思想,觀念,理性思辨,長篇的精辟議論等。正如馮立三在《演進與代價》的序言中說:不再以小說的藝術特點規(guī)范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就大可不必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來實現所謂的文學性,就可以大膽探索在挖掘事物之間內在聯系中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審美價值的可能性,就可理直氣壯地將觀念、思想、情緒直接納入審美范疇,就可以充分強調組合既具邏輯力量又有結構功能,就可以將lsquo;綜合即美rsquo;堂而皇之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報告文學家就可以因同時肩負社會考察家、學術研究者、作家、記者諸種社會角色而倍感自豪。報告文學文學性的拓展,為新時期報告文學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報告文學也就肩負了更大的使命,對報告文學作家也就有著更高的要求。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已經看到不少報告文學作家嫻熟地運用多種文學創(chuàng)作的藝術手法和多副筆墨,寫出了許多無愧于我們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報告與文學關系的闡釋一直是一個難題。出現這種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將生活真實與藝術創(chuàng)造完全對立起來,只看見二者的矛盾,未見二者的統(tǒng)一。因此,對于報告與文學,許多人各有側重,有的只強調報告重要,有的則強調文學重要,都有所偏頗?;Uf:具有什會意識的作家承擔著雙重的任務,即斗爭的任務和藝術的任務,但他如果只限于從事他的藝術或者他的斗爭,那么這雙重任務將會因為單打一而一無所成,兩方面都會沒有效果和價值可言。這里如果把斗爭換成報告的話,借來闡釋報告與文學的關系似更為準確,即報告與藝術應該并重。正如劉亞洲在《新的時代與新的探索》中說:在談到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時,有人把報告與文學隔離開來,說:lsquo;報告第一,文學第二rsquo;。我則認為:報告第一,文學第一。作為報告文學,真實性當然是不用置疑的,但文學性絕對不可忽略,否則就是通訊與特寫,而不能稱報告文學。報告文學既然是文學,那么,形式、手法、風格應愈多愈好,文學性則愈強愈好,提高文學性正是為了提高報告性。如何處理報告文學中報告與文學的關系呢。報告文學作家韓靜霆說:忽然想到一種看法,據云:近來報告文學中,lsquo;文學rsquo;太多,lsquo;報告rsquo;太少。難道兩者是可以對立起來的嗎。你看,作者在接觸lsquo;報告rsquo;的同時,lsquo;文學rsquo;的機器就開動。lsquo;報告rsquo;憑著lsquo;文學rsquo;的翅膀飛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文學并非單純的形式,就廣義的文學說,它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就狹義的――報告文學來說,沒有l(wèi)squo;報告rsquo;談不到lsquo;文學rsquo;,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l(wèi)squo;文學rsquo;,更無這種體裁存在的可能,猶如人沒有語言。文學的生動性與報告的真實性相輔相成,并不互相排斥。你只要lsquo;報告rsquo;嗎。簡報、履歷、生產進度表、發(fā)明創(chuàng)造說明書,都可以滿足你的需要。而報告文學這種特殊的體裁,它以其具有鮮明生動的文學性,才區(qū)別于新聞、通訊,存在于文學之林。在排斥了文學中的虛構手段的前提下,文學技巧愈高愈好。這段話確實辨析得非常清楚,是經驗之談,可以作為我們處理報告文學中報告與文學關系的良好借鑒。
三、政論性所謂政論性,就是作者結合社會現實,在文章中直接站出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或褒貶人物,或闡明意義,或作判斷,或抒發(fā)某種強烈的感受,極鮮明地表現作者對所報告的對象的政治性、社會學的評價。報告文學是報告也是文學,作為文學,它必須運用形象化手段,具備審美功能;作為報告,它必須直面現實與人生,具備新聞性和政治色彩。報告文學不能僅僅滿足于對事實報告,它還必須對所報告的人和事直接發(fā)表議論,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評判或意見。這是報告文學區(qū)別于小說等文學體裁的根本點,也是報告文學政論性的體現。議論在報告文學中則表現為一種理性,而只有理性才能對社會實踐作出正確的客觀選擇、明智的判斷。今天,多元結構和瞬息萬變的社會,更需要理性,所以報告文學應充分發(fā)揮其議論特色。報告文學的議論,有下列幾種方式。
(一)直接抒發(fā)胸臆。作者在敘述某人或某事前后,壓抑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如骨哽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就直接抒發(fā)胸臆。例如郭保林的長篇報告文學《高原雪魂》的第六章《血,永遠濃于水》,寫孔繁森為養(yǎng)育藏族孤兒而賣血,這本是表現英雄人物無私奉獻的典型事件,但作者卻借此對黨內腐敗現象進行了堅決的抗議和批判:寫到這里,我手中的筆顫栗了:那些披著公仆外衣,實為老爺的貪官污吏們,當你們像饕餮的惡蚊,罪惡的螞蝗一樣,將長長的咀針插進人民百姓的血管,貪婪的吮吸民脂民膏的時候;當你們飽食山珍海味,挺看便便大腹,用牙簽剔著牙縫間殘留的濁物,走出燈火輝煌的宴會廳的時候;當你們接著裸胸袒脯的妙齡女郎在光怪陸離的卡拉ok舞廳狂歡的時候;當你們在設置豪華的桑拿浴室,用富有穿透力的色迷迷的目光掃描看身著三點裝服務小姐青春胴體的時候;當你們用骯臟的手指數點著受賄而來的、上面印有毛周劉朱共和國締造者偉人的人民幣的時候hellip;hellip;請你們看一看,我們真正的共產黨員,偉大的人民公仆,新時期領導干部的楷模,我們的好書記孔繁森吧。
這里,作者深挖了孔繁森的賣血動機,它決不是因為經濟困難,而是基于深刻的憂患和激憤所采取的極端行動,類似《無聲的浩歌》的紀委委員范熊熊,面對強大的關系網和不正之風于是決心以死來震動人們麻木的靈魂。一面是神圣與莊嚴,一面是荒淫與無恥,強烈的對比,憤怒的抨擊,確實給讀者以心靈的震撼。
(二)揭示事物本質意義。即作者將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于萬象紛呈中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質意義。比如,喬邁的《生命之約》,分別報告了具有不同特長的外國專家受中國政府之邀來我國工作,他們對中國的這份情誼和約定很是看重,并對自身的工作盡職盡責,那么,這引智工程意義何在呢。作者議論道:
智力是活的生產力,動態(tài)的知識力量。智力是一種資源,具有商品屬性和使用價值,因而必然卷入國際競爭。當代世界各國間的經濟斗爭,說到底是智力競爭、智力開發(fā)和應用的競爭。智力競爭主要表現為對它的重要載體――人才的競爭,這就是引進智力,引進智力早就成了一股世界潮流,甚至成了某些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
這就準確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國引智工程的本質意義,使讀者認識到引智工程的重要性。
(三)用議論來過渡。即指用議論來銜接作品。情節(jié)不夠,議論為湊,用于小說創(chuàng)作,則是敗筆,會遭致批評;但如果在報告文學中恰當地用作串聯、銜接作品,卻會受到贊賞。這是因報告文學的真實性與文體特征使然。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講述了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之間,都是用議論來串聯、銜接的。比如,第一個故事講完后,作者議論道:我們的戰(zhàn)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地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這一議論總結了第一個故事,開啟了第二個故事,接下來便講述志愿軍戰(zhàn)士的國際主義精神。政論可以放在作品的任何部位,不再講究位置的規(guī)定性,只要作者認為需要站出來議論,即可站出來議論。政論大大增強了報告文學的報告性,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報告文學的文學性。它既可以用三五百字畫龍點睛,也可用三五千字或更多發(fā)長篇議論。報告文學應充分發(fā)揮議論特色,表現它特有的批判功能、認識功能,表現其作為感應的神經,攻守的手足的現實性和戰(zhàn)斗性。但議論的運用應有一定的限制。一要富于文采,有形象性,二要適度,三是切忌長篇大論,更應防止議論失控和觀點錯誤。
四、邊緣性報告文學常常徘徊于新聞與文學之間,文學與非文學之間,兼容了許多學科,充分體現了它的邊緣性。別林斯基說:藝術越接近到它底或一界限,就越會漸次地消失它的本質,而獲得界限那邊的東西的本質,因此,代替界限,卻出現了一片融合雙方面的區(qū)域。邊緣性,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融合多方面性質的區(qū)域,因而使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性質。邊緣性體現了報告文學的雜優(yōu)性,并促進了新時期報告文學體式的多樣化。也許邊緣性才是新時期報告文學的文體特質和它恰當的文學定位。請看圖示一:
新聞與文學的交叉部分或邊緣部分,就是報告文學。只是我們以前常常把文學限定在散文或小說的范圍,特別是小說的范圍,有些偏窄罷了。新時期以來報告文學中的文學表現手法的內涵和外延大大擴大了。除了小說,散文外,還用了詩歌、戲劇、雜文等表現手法。圖示一說明,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只強調報告性或強化文學性,更不能將任何一方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好的報告文學兩者都要兼顧,都要并重。否則,將會出現新聞化傾向向或lsquo;小說化rsquo;傾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加之許多學科的互相滲透、互相結合,報告文學已經不滿足于單一的表現形式了,而是迅速成為正在發(fā)展著的廣泛容量和廣闊前途的邊緣文體,因而具有邊緣性。請看圖示二:
圖示二清楚地表明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磨砂裝訂封面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磨沙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連鎖酒店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物流運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備案
-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2024年中考語文模擬檢測試卷含答案
- 普通手機背光源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2023-2028年中國語言早教行業(yè)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苜蓿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男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防護保養(yǎng)品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電氣二次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
- 初中必背古詩文138首
- 藍色國家科學基金4.3杰青優(yōu)青人才科學基金答辯模板
- DLT 5434-2021 電力建設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表格
- 2024年房屋交接確認書
- 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實施方案
- 北京市東城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
- 天皰瘡臨床分期與治療方案研究
- 開放系統(tǒng)10861《理工英語(4)》期末機考真題及答案(第102套)
- 綜合技能訓練實訓報告學前教育
- 2024年國家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