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功能的研究_第1頁
低聚果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功能的研究_第2頁
低聚果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功能的研究_第3頁
低聚果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功能的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聚果糖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低聚葡萄糖(fos)作為一種益生元,可以促進雙叉菌的生長,其功能已得到廣泛認可。但國內對于其人體功能性的研究尚不多見,張帆等研究了人體連續(xù)試食20mL含量為55%的低聚果糖具有顯著的促進腸道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功效。然而,低聚果糖在較低劑量時的功效作用如何尚不可知。為此,該文采用衛(wèi)生部《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中調節(jié)腸道菌群功能的檢驗方法,評價每日試食6mL含量為55%的低聚果糖對人體腸道菌群的影響,以期為產品配方設計中低聚果糖的添加量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1材料和方法1.1試驗對象的樣品OLIGOTM低聚果糖60L(由江門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常溫、陰涼干燥處保存,保存期12個月,供試驗用。1.2試驗對象和組成1.2.1標準中包含的基準一個月內未患過胃腸疾病者、一個月內未服用過抗生素者。1.2.2年齡及不良反應合并有心腦血管、消化道、肝、腎等嚴重疾病及內分泌疾病,精神病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及對本保健食品過敏者;停服受試樣品或中途加服其它藥物,無法判斷功效或資料不全者;短期內服用與受試功能有關的物品,影響到對結果的判斷者。1.2.3腸道菌群的檢測采用自身和組間兩種對照設計。120例健康試食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60例,試食組每日服用低聚果糖一袋(6mL/袋),對照組服用果葡糖漿一袋(6mL/袋),2組均停用其他益生菌制劑。不改變原來的飲食習慣。受試樣品給予時間30h。試食組受試物前和試驗結束24h后,無菌采取受試者糞便進行培養(yǎng),檢驗腸道6種菌群的變化。篩除20不合格受試對象,共有試驗組、對照組各50人,病例脫離率16.67%。1.3儀器、試藥與儀器MEK-6318型血球計數儀(日本光電工業(yè)株式會社),MID-IRON尿十項分析儀(德國),H-500熒光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公司),Heraeus細菌培養(yǎng)箱(德國Heraeus公司),Heraeus厭氧菌培養(yǎng)箱(德國Heraeus公司),BX61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TH-CB-402超凈臺(美國LABCONCO公司),電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1.4觀察指標1.4.1安全指數1.4.2療效指標1.4.2.1癥狀觀察詳細詢問病史,觀察主要臨床癥狀:食欲不振、體倦、眩暈、心慌氣短等。1.4.2.2.療效指標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產氣莢膜梭菌、腸桿菌、腸球菌和擬桿菌。1.4.2.菌體稀釋液的稀釋和澆注培養(yǎng)收集受試者1.5h以內的新鮮糞便于便盒中,立即送檢。稱取lg糞便標本置于帶玻璃珠的干燥滅菌試管中,加滅菌稀釋液,10倍稀釋,震蕩1分鐘,再依次進行10倍梯度稀釋,選擇合適的稀釋度,分別吸取0.1mL的菌體稀釋液并用各自選擇性培養(yǎng)基進行澆注并培養(yǎng),見表1。培養(yǎng)基組成按《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guī)范》(2003版)中功能學評價檢驗方法之調節(jié)腸道菌群功能檢驗方法提供的培養(yǎng)基配方。1.5評估數據和結果1.5.1轉換數據時正態(tài)方差齊性檢驗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2.0計算分析數據。凡自身對照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均數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后者需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對非正態(tài)分布或方差不齊的數據進行適當的變量轉換,待滿足正態(tài)方差齊性后,用轉換的數據進行t檢驗;若轉換數據仍不能滿足正態(tài)方差齊性要求,改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但變異系數太大(如CV大于50%)的資料應用秩和檢驗。功效指標用X2檢驗。1.5.2受試樣品試驗結果陽性的判定比較試驗前后自身及組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產氣莢膜梭菌、腸球菌、腸桿菌和擬桿菌的變化情況,試驗組試驗前后自身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或試驗后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且試驗組試驗前后自身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符合以下任1項,可以判定該受試樣品試驗結果陽性。(1)雙歧桿菌和/或乳桿菌(或其他益生菌)明顯增加,梭菌減少或無明顯變化,腸桿菌、腸球菌、擬桿菌無明顯變化;(2)雙歧桿菌和/或乳桿菌(或其他益生菌)明顯增加,梭菌減少或無明顯變化,腸桿菌和/或腸球菌、擬桿菌明顯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雙歧桿菌、乳桿菌(或其他益生菌)增加的幅度。2結果與討論2.1兩組年齡、性別、年齡分布情況共觀察100例。低聚果糖組50例,男女性分別為23例和27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2.9±8.5)歲;對照組50例,男女性分別為14例和36例,年齡20~61歲,平均年齡(40.8±9.1)歲。試驗前后,兩組部分安全性指標結果見表2和表3。試食組與對照組試驗前后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正常(數據未給出);血壓、心率基本正常且無明顯變化(見表2);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及肝、腎功能檢查基本正常且無明顯變化(見表3);腹部B超,心電圖,X線胸部透視基本正常(數據未給出)。服用受試物后,部分受試者的排便狀況有所改善,無其他不良反應。說明兩組具有可比性,受試樣品對受試者無不良影響。2.2果葡糖漿對人體腸道菌群的影響由表4可見,與試驗前相比,試食組試驗后自身比較糞便中雙歧桿菌明顯增加5.8%(P<0.01),乳桿菌增加0.4%(P>0.05);產氣莢膜梭菌的數量明顯減少8.6%(P<0.01);腸桿菌和腸球菌分別增加0.4%(P<0.05)和0.8%(P<0.05),擬桿菌明顯增加1.0%(P<0.01),但腸桿菌、腸球菌和擬桿菌增加的幅度明顯低于雙歧桿菌增加的幅度。試驗組試驗前后自身比較差異性說明攝食含量不小于55%的低聚果糖6mL對人體腸道菌群調節(jié)結果呈陽性。對照組試驗前后各菌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果葡糖漿對人體腸道菌群調節(jié)結果呈陰性。由表5可見,與對照組相比,試驗前試食組各種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試食組與對照組具有可比性;試驗后試食組雙歧桿菌增加4.2%,且有顯著性差異(P<0.01);產氣莢膜梭菌減少7.2%(P<0.01),而乳桿菌、腸桿菌、腸球菌和擬桿菌均未發(fā)生顯著變化(P>0.05)。試驗后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的差異性,說明攝食含量不小于55%的低聚果糖6mL對人體腸道菌群調節(jié)結果呈陽性。3試驗前后人體腸道菌群變化情況與對照組相比,試驗前試食組各種菌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試食組與對照組具有可比性;試驗后試食組雙歧桿菌增加4.2%,且有顯著性差異(P<0.01);產氣莢膜梭菌減少了7.2%(P<0.01),而乳桿菌腸桿菌、腸球菌和擬桿菌均未發(fā)生顯著變化(P>0.05)。與試驗前相比,試食組試驗后糞便中雙歧桿菌增加5.8%(P<0.01),乳桿菌增加0.4%(P>0.05);產氣莢膜梭菌的數量減少8.6%(P<0.01);腸桿菌和腸球菌分別增加了0.4%(P<0.05)和0.80%(P<0.05),擬桿菌明顯增加了1.0%(P<0.01),但腸桿菌、腸球菌和擬桿菌增加的幅度明顯低于雙歧桿菌增加的幅度。而對照組試驗前后各菌無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試驗組試驗前后人體腸道菌群自身比較差異性以及試驗后試驗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的差異性分析,表明每日攝食3.3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調節(jié)人體腸道菌群,激活人體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試食低聚果糖前后,未觀察到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人體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血清谷丙轉氨酶、血、尿、便常規(guī)、心率及血壓等基本在正常范圍,說明本品對試食者健康無不良影響。1.4.1.1一般狀況:包括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血壓和心率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