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達標訓練 化學實驗大題分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1.gif)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達標訓練 化學實驗大題分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2.gif)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達標訓練 化學實驗大題分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3.gif)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達標訓練 化學實驗大題分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4.gif)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達標訓練 化學實驗大題分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8986a46f696086ec50690370b8c75514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達標訓練化學實驗大題分析【原卷】
一、填空題(共3題)
1.下列框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中,甲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乙、丙、丁
為氣體單質(zhì),D為家庭中常用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溶劑水已略
去)。已知:金屬鋁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的化學式為;甲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o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B的操作中,用法收集B,驗證B已收集
滿的方法是_______(限答一種)。
(4)實驗室制備丁的化學方程式為,工業(yè)上輸送丁的管道出現(xiàn)氣
體泄漏,如何查漏:(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某化學興趣小組擬用如圖裝置(2個三頸燒瓶及其他儀器)制備氫氧化
亞鐵并觀察其顏色。
提供化學藥品:鐵屑、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
(1)稀硫酸應放在______中(填儀器名稱)。
(2)本實驗通過控制A、B、C三個開關,可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具體
操作為關閉開關,打開開關,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待反應
一段時間排盡空氣后,再關閉開關,打開開關,就可觀察
到氫氧化亞鐵的生成。試分析實驗開始時需排盡裝置中空氣的理由:
(用化學方程式作答)。
探究思考:
反應后將裝置3中固體過濾時白色沉淀會逐漸轉(zhuǎn)變?yōu)榛揖G色。在查閱不同
資料后,有同學認為灰綠色物質(zhì)是Fe(OH)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后生成的
Fe3(OH)8。
(3)FeKOH)*中“(Fe"):〃(Fe")=,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寫成
3.甲烷在加熱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氣體產(chǎn)物除水蒸氣外,還有碳的氧化
物。某化學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其反應產(chǎn)物。
ABCDEFG
+-
[查閱資料]①CO能與銀氨溶液反應:CO+2[Ag(NH3)2]+2OH=2Agi
+2NH:+co廣+2NH3O
+2+
②CU2O為紅色,不與Ag+反應,能發(fā)生反應:CU2O+2H=CU+CU
+H2OO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按氣流方向各裝置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A-
字母編號)。
(3).實驗中滴加稀鹽酸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CO,則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裝置F的作用為
(5).當反應結(jié)束后,裝置D處試管中固體全部變?yōu)榧t色。
①設計實驗證明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
②欲證明紅色固體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向少量紅色固
體中加入適量0.1molI」AgNO3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變藍,據(jù)此判斷紅色固體
中含有Cu。乙同學認為該方案不合理,欲證明甲同學的結(jié)論,還需增加
如下對比實驗,完成表中內(nèi)容。
實驗步驟(不要求寫
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出具體操作過程)
若觀察到溶液不變藍,則證明紅色固體中含有
Cu;若觀察到溶液變藍,則不能證明紅色固體中
含有Cu,需繼續(xù)進行探究實驗。
二、實驗題(共10題)
4.實驗室可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1)實驗開始時應先—(填序號)。
①通CO
②點燃酒精噴燈
(2)A處硬質(zhì)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關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①A中能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
②通過B中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即可判斷A中反應已發(fā)生
③理論上,A管固體質(zhì)量的減少值等于反應后生成氣體的總質(zhì)量
(4)通入足量CO完全反應后,所得固體產(chǎn)物與工業(yè)煉鐵所得產(chǎn)品是否
相同?—(填“是”或“否”),原因是一o
5.某同學欲在實驗室中完成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乙
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
已知B中放入的是鐵粉與石棉絨的混合物,C中放的是干燥劑,E為酒精
噴燈,G為帶有鐵絲網(wǎng)罩的酒精燈。對比兩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檢查乙裝置的氣密性?o
(2)乙裝置中濕沙子的作用是。
(3)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該同學認為欲在乙裝置的導管口處點燃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裝置H必
不可少,H的作用是o
(5)對比甲、乙兩裝置的B和K,B的優(yōu)點是
6.某實驗小組同學設計實驗,完成Cu和Fe2(SO4)3溶液的反應,用KSCN溶
液檢驗是否還存在Fe3+O
實驗I:
02M^(X.t)
g實驗現(xiàn)象
V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靜置,溶液變成淺藍色;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3滴O.lmol/LKSCN溶液,
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已知:i.Cu2+-^OCuSCN](白色)+(SCN%(黃色)
ii.(SCN)2的性質(zhì)與鹵素單質(zhì)相似
iii.CuSCN溶于稀硝酸,發(fā)生反應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
平)
(1).依據(jù)現(xiàn)象i可預測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該小組同學查閱資料認為現(xiàn)象ii中的白色沉淀可能為CuSCN,設計
實驗進行驗證。實驗II:取少量實驗I中的白色沉淀于試管中,
證明該白色沉淀為CuSCN(補充所加試劑及實驗現(xiàn)象)
(3).該小組同學繼續(xù)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因,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II:
試管內(nèi)試劑現(xiàn)象結(jié)論
i短時間內(nèi)無明顯變
2mL0.1mol/L化,溶液逐漸變渾
3濾0.1moltC11SO4溶液濁,1小時后,有少量
KSCN8表
CuSC)4與KSCN反
5白色沉淀生成
應生成了白色沉
試齊IJAii無明顯現(xiàn)象
淀,Fe?+能促進該反
2mL0.2mol/L應
iii.瞬間產(chǎn)生白色沉
FeSC>4和
淀,局部溶液變紅,震
O.lmol/LCuSO4
蕩后紅色褪去
溶液
在實驗III匚4?
①寫出現(xiàn)象i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
②試劑A為o
③根據(jù)現(xiàn)象iii結(jié)合化學用語及必要的文字解釋Fe2+能加快沉淀生成的原因
(4).有的同學認為實驗III不能充分證明其結(jié)論,并補充實驗IV如下:取
2mLO.lmol/LFe2(SC>4)3滴力口3滴O.lmol/LKSCN溶液后,溶液變紅,然后滴
加2mLO.lmol/LC11SO4混合溶液于試管中,(現(xiàn)象)說明白色沉淀
不是由Fe3+與SCN-生成且Fe3+不能加快CuSCN的生成。
(5).改變實驗I銅的用量,設計實驗V
實齡V:實驗現(xiàn)象
釣垓《不足量)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溶液變成淺藍綠色
2mLO.lmolLii.取少量i中清液與試管中,滴加3滴O.lmol/LKSCN溶
液,溶液變?yōu)榧t色,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Fe2(SO4)3
該小組同學認為實驗V中現(xiàn)象ii紅色褪去與平衡移動有關,解釋為
7.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其中A、F分別為氨
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的燒瓶內(nèi)固體可選用(填序號)。
A.堿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燒堿
(2)虛線框內(nèi)應添加必要的除雜裝置,請從表格中的備選裝置中選擇,
并將編號填入下列空格:
B,D,Eo(均填編號)
(3)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短,目的是________o
(4)裝置C內(nèi)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nèi)壁凝結(jié),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
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其中氧化劑與還原
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當“mol氯氣參加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
為。個,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mo『(用含久6的代數(shù)式表示)。
(5)從裝置C的出氣管口G處逸出的尾氣可能含有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處
理方法為o
8.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銀溶液中理論上不產(chǎn)生沉淀,而實際受到空氣和溶液
中氧氣的影響很快便能觀察到沉淀現(xiàn)象。為了避免產(chǎn)生沉淀,某化學小組
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氣密性檢查完好后,在裝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鋅粒,通過_______
注入稀硫酸、打開活塞,將產(chǎn)生的氫氣導入到后續(xù)裝置。
②后,關閉活塞,將裝置D的導管插入燒杯中。
③通過裝置B的滴加濃硫酸,產(chǎn)生的氣體進入到BaJ溶液中,溶
液保持澄清。
④打開活塞,將產(chǎn)生的氫氣導入后續(xù)裝置一段時間。
⑤將盛有BaCI2溶液的試管從裝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膠頭滴管伸入到
苯層下方滴加雙氧水,隨即出現(xiàn)白色渾濁,滴加稀鹽酸并振蕩,白色渾濁
不消失。
⑥拆卸裝置,清洗儀器,處理剩余藥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①和③的空白處使用的儀器分別為、o
(2)裝置C中苯的作用是o
(3)實驗步驟②的操作為o
(4)實驗步驟④的目的是_______o
(5)寫出實驗步驟⑤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為了避免產(chǎn)生沉淀,你認為還應采取哪些措施?請舉一例:
9.二氧化鋅與濃鹽酸混合加熱可得到氯氣,如圖是制取并探究ci2化學性質(zhì)
的裝置圖。
(1)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2)若要在D中得到干燥純凈的氣體,且不污染空氣,B、F中應分別盛
放的試劑為、o
(3)E的作用是o
(4)實驗中發(fā)現(xiàn):濃鹽酸與MnO,混合加熱生成氯氣,稀鹽酸與MnO2混合
加熱不生成氯氣。針對上述現(xiàn)象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影響氯氣生成的原
因”進行了討論,并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a.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通入HC1氣體加熱
b.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加入NaCl固體加熱
c.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加入濃硫酸加熱
d.MnO。與NaCl的濃溶液混合加熱
①實驗b的目的是o
②實驗現(xiàn)象:a、c有黃綠色氣體生成,b、d沒有黃綠色氣體生成。由此
得出影響氯氣生成的原因是_____O
10.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壓強差。
(1)制取氨并完成噴泉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用圖甲中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充滿干燥的氨氣,引發(fā)噴泉的
操作是,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O
②如果只提供圖乙中裝置,請說明引發(fā)噴泉的方法:
(2)利用圖丙中裝置,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zhì),反應后可
能產(chǎn)生噴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Cu與稀鹽酸
B.NaHCO,溶液與NaOH溶液
C.CaCO3與稀H2so4
D.NHaHCCX,與稀鹽酸
(3)在圖丙的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把錐形瓶放入水槽中,水槽中加入冷
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zhì),結(jié)果也產(chǎn)生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zhì)可
以是(填序號)。
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
(4)從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分析,圖甲和圖乙是(填“增
大”或“減小”,下同)上部燒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圖丙是
下部錐形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
與圖________________中原理相似。
11.實驗室可用圖中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制取so2并驗證其性質(zhì)。
(1)盛裝70%小$。4溶液的儀器名稱為。儀器組裝完成后,關閉
兩端活塞,向裝置B的長頸漏斗內(nèi)注入液體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則整個裝置氣密性良好。
(2)裝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過觀察產(chǎn)生氣泡的多少判斷so?生成的快慢,
其中的液體最好選擇(填序號)。
a.蒸儲水
b.飽和Naqo,溶液
C.飽和NaHSO,溶液
d.飽和NaOH溶液
(3)C試管中的試劑可以驗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現(xiàn)象為o
(4)為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充分反應后,取試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
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H: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J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填“I”“II”或“HI”);試管D中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o裝置F中為溶液。
12.回答下列問題:
(1)某化學學習小組為探究隊2和S02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如圖所
示)。
干燥的S02
氣體
有紅棕色
玻璃片0
氣體產(chǎn)生
干燥的NQ
氣體0
甲丙
①圖甲兩集氣瓶中(填“上”或“下”)瓶顏色深。
②圖乙中反應的現(xiàn)象是o
③圖丙中“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說明S5和NO2反應的產(chǎn)物中有
說明NO2在該反應中顯______性。
④由圖乙和圖丙中的現(xiàn)象寫出NO2和S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鎂與NO?的反應。已知鎂與CO?反應如下:
占燃
2Mg+C022MgO+C。
①該小組采用類比Mg與82反應的思路對Mg與NO2的反應進行預測,寫
出Mg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設計實驗驗證猜測(用于連接玻璃管的乳膠管均內(nèi)襯錫紙)。
特種不銹,
鋼鋼板
資料信息:2NC>2+2NaOH=NaNO,+NaNO2+H,0o
I.裝置A中的試劑是o
H.干燥管和裝置B的作用分別是、o
III.實驗開始時正確的操作步驟順序是_____(填序號)。
a.通入NO?
b.打開彈簧夾
&點燃酒精燈
d.當硬質(zhì)玻璃管充滿紅棕色氣體后,關閉彈簧夾
13.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
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是用于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氣體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將裝置
圖補充完整。
(2)實驗中他們?nèi)?.4g銅片和12mLi8mol.LT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
直到反應停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中的同學認為還有
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寫出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中若有〃7g銅參
加了反應,則有mol硫酸被還原,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為
②下列試劑中,能證明反應停止后燒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填
序號)。
A.硫酸鈉溶液
B.氯化鋼溶液
C.銀粉
D.碳酸鈉溶液
③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的原因是
(3)為了測定消耗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該興趣小組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過已稱量過的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
反應停止后再次稱量,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即是吸收二氧化硫的質(zhì)量。
方案二: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鋅酸鉀溶
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鋼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得沉淀的質(zhì)量即是
二氧化硫轉(zhuǎn)化后生成硫酸鋼沉淀的質(zhì)量。
實際上,方案一、二均不可取。
方案一產(chǎn)生的氣體中含有,使干燥管增重偏大;也可能由于
,使干燥管增重偏小。
方案二:由于與氯化鋼溶液反應,使測定的結(jié)果偏大。
絕密啟用前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達標訓練化學實驗大題分析【解析卷】
一、填空題(共3題)
1.下列框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中,甲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乙、丙、丁
為氣體單質(zhì),D為家庭中常用物質(zhì)(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溶劑水已略
去)。已知:金屬鋁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的化學式為;甲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o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o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B的操作中,用法收集B,驗證B已收集
滿的方法是_______(限答一種)。
(4)實驗室制備丁的化學方程式為,工業(yè)上輸送丁的管道出現(xiàn)氣
體泄漏,如何查漏:(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L答案:(1)NHQ;
(2)NH4C1+NaOH=NaCI+NH3T+H2O
(3)向下排空氣;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收集N&的試管口,試紙變
藍,說明NH、已收集滿(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白煙產(chǎn)
生,說明NH,已收集滿)
(4)MnO,+4HCl(?t)=MnCl2+C12T+2H2O.8NH3+3C1,^6NH4C1+N2
解析:甲為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乙、丙、丁為氣體單質(zhì),由框圖可知
甲與A反應生成氣體丙,所以氣體丙為%;乙與丙的反應條件為高溫、
高壓、催化劑,故乙為NjB為NH3;實驗室收集氨氣應用向下排空氣
法,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收集NH,的試管口,試紙變藍,說明NH,
已收集滿,或?qū)⒄河袧恹}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白煙產(chǎn)生,則說明氨
氣已收集滿;%能在丁中點燃且產(chǎn)物C能與氨氣反應,則丁為C為
HC1,E為NH4c1,實驗室制備CL應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鎰反應,工業(yè)上輸送
氯氣的管道出現(xiàn)氣體泄漏應用濃氨水檢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大量白煙:
8NH3+3C12=6NH4C1+N2oNHQ能與A反應生成氨氣和家庭中常用物質(zhì)D,
則D為NaCLA為NaOH,甲能與NaOH反應生成也,所以甲為鋁。
2.某化學興趣小組擬用如圖裝置(2個三頸燒瓶及其他儀器)制備氫氧化
亞鐵并觀察其顏色。
提供化學藥品:鐵屑、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
(1)稀硫酸應放在_______中(填儀器名稱)。
(2)本實驗通過控制A、B、C三個開關,可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具體
操作為關閉開關,打開開關,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待反應
一段時間排盡空氣后,再關閉開關,打開開關,就可觀察
到氫氧化亞鐵的生成。試分析實驗開始時需排盡裝置中空氣的理由:
(用化學方程式作答)。
探究思考:
反應后將裝置3中固體過濾時白色沉淀會逐漸轉(zhuǎn)變?yōu)榛揖G色。在查閱不同
資料后,有同學認為灰綠色物質(zhì)是Fe(OH)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后生成的
Fe3(OH)8o
(3)Fe、(OH)8中”(Fe2+):〃(Fe3+)=,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寫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0
2.答案:(1)分液漏斗
(2)A;B、C;B、C;A;4Fe(OH)2+02+2H,O=4Fe(OH)3
(3)1:2;FeOFe,O3-4H2O
解析:(1)此實驗目的是制備氫氧化亞鐵,先在裝置2中用鐵和稀硫酸
反應制備硫酸亞鐵,稀硫酸是溶液,應盛放在分液漏斗中。
(2)實驗時,可關閉開關A,打開開關B、C,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待排
盡空氣后,再關閉開關B、C,打開開關A,將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壓入
右側(cè)裝置中生成氫氧化亞鐵,防止發(fā)生反應:
4Fe(OH)2+02+2H,O=4Fe(OH)3。
(3)根據(jù)Fe^OH).呈電中性可知,2N(Fe2+)+3N(Fe")=8,由原子守恒可知,
N(Fe2+)+N(Fe")=3,解得"住2)%侔+)=1:2,/?(Fe2+):n(Fe3+)-l:2,用氧化
物的形式表示可寫成FeO.Fe2O,?4Hq。
3.甲烷在加熱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氣體產(chǎn)物除水蒸氣外,還有碳的氧化
物。某化學小組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其反應產(chǎn)物。
BD
+-
[查閱資料]①CO能與銀氨溶液反應:CO+2[Ag(NH3)2]+2OH——2Agi
+2NH;+co;+2NH30
2+
②CU2O為紅色,不與Ag+反應,能發(fā)生反應:CU2O+2H"=CU+CU
+H2OO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按氣流方向各裝置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A-I
字母編號)。
(3).實驗中滴加稀鹽酸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CO,則裝置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裝置F的作用為
(5).當反應結(jié)束后,裝置D處試管中固體全部變?yōu)榧t色。
①設計實驗證明紅色固體中含有CU2。:0
②欲證明紅色固體中是否含有Cu,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向少量紅色固
體中加入適量0.1mol-L「AgNO3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變藍,據(jù)此判斷紅色固體
中含有Cu。乙同學認為該方案不合理,欲證明甲同學的結(jié)論,還需增加
如下對比實驗,完成表中內(nèi)容。
實驗步驟(不要求寫
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出具體操作過程)
若觀察到溶液不變藍,則證明紅色固體中含有
Cu;若觀察到溶液變藍,則不能證明紅色固體中
含有Cu,需繼續(xù)進行探究實驗。
3.答案:(1).A1Q+12HC1=3CH"+4A1CL
(2).F-D-B-EfC-G
(3).先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開,使
稀鹽酸緩慢滴下
(4).試管內(nèi)有黑色固體生成(或試管內(nèi)有銀鏡生成);除去甲烷中的HC1
氣體和水蒸氣
(5).①取少量紅色固體,加入適量稀硫酸,若溶液變?yōu)樗{色,則證明紅色
固體中含有Cu20
②取少量Cu2O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0.1mol?L-AgNOs溶液
二、實驗題(共10題)
4.實驗室可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1)實驗開始時應先—(填序號)。
①通CO
②點燃酒精噴燈
(2)A處硬質(zhì)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3)關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①A中能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
②通過B中石灰水變渾濁的現(xiàn)象即可判斷A中反應已發(fā)生
③理論上,A管固體質(zhì)量的減少值等于反應后生成氣體的總質(zhì)量
(4)通入足量CO完全反應后,所得固體產(chǎn)物與工業(yè)煉鐵所得產(chǎn)品是否
相同?—(填“是”或“否”),原因是一。
4.答案:(1)①
/C、IWJ溫
(2)Fe2O3+3CO-2Fe+3CO2
(3)②
(4)否;該實驗得到的是純鐵,而工業(yè)煉鐵所得產(chǎn)品是含有雜質(zhì)的生鐵
解析:(1)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或加熱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
合物可能引起爆炸,故加熱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盡空氣,防止爆炸。
(2)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FezOs+SCO酶2Fe+3c0?。
(3)A中的氧化鐵變成了鐵,現(xiàn)象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故①錯誤;B
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A中反應已發(fā)生,故②正確;由
化學方程式FeO+3C。邈2Fe+3CO2可知,A管固體質(zhì)量的減少值是氧化鐵中
氧元素的質(zhì)量,而生成的氣體的總質(zhì)量是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與氧
化鐵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之和,故③錯誤。
(4)通入足量CO完全反應后,所得固體產(chǎn)物是純鐵,而工業(yè)煉鐵所得
產(chǎn)品是含有雜質(zhì)的生鐵。
5.某同學欲在實驗室中完成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乙
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
已知B中放入的是鐵粉與石棉絨的混合物,C中放的是干燥劑,E為酒精
噴燈,G為帶有鐵絲網(wǎng)罩的酒精燈。對比兩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檢查乙裝置的氣密性?o
(2)乙裝置中濕沙子的作用是o
(3)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該同學認為欲在乙裝置的導管口處點燃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裝置H必
不可少,H的作用是o
(5)對比甲、乙兩裝置的B和K,B的優(yōu)點是
5.答案:(1)向H中加入水沒過導管口,連接好裝置,微熱K,若H中
導管口出現(xiàn)氣泡,停止加熱后導管中出現(xiàn)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證明乙裝置氣
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提供水蒸氣
(3)3Fe+4H2O(g)—Fe,O4+4H2
(4)干燥氫氣,降低氫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5)使用石棉絨,增大了水蒸氣與鐵粉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
解析:(2)此反應是鐵與水蒸氣的反應,濕沙子受熱產(chǎn)生水蒸氣,即濕
沙子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氣。
(3)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8(g)酗FeQ,+4H2。
(4)潮濕的氫氣很難燃燒,故H的作用是干燥氫氣,降低氫氣中水蒸氣
的含量。
(5)裝置B中使用石棉絨可以增大水蒸氣與鐵粉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
分進行。
6.某實驗小組同學設計實驗,完成Cu和Fe2(SO4)3溶液的反應,用KSCN溶
液檢驗是否還存在Fe3+。
實驗I:
(X.*)實驗現(xiàn)象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靜置,溶液變成淺藍色;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試管中,滴加3滴O.lmol/LKSCN溶液,
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溶液局部變?yōu)榧t色,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已知:i.Cu2+G,CuSCNl(白色)+(SCN)2(黃色)
ii.(SCN)2的性質(zhì)與鹵素單質(zhì)相似
iii.CuSCN溶于稀硝酸,發(fā)生反應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
平)
(1).依據(jù)現(xiàn)象i可預測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該小組同學查閱資料認為現(xiàn)象ii中的白色沉淀可能為CuSCN,設計
實驗進行驗證。實驗II:取少量實驗I中的白色沉淀于試管中,
證明該白色沉淀為CuSCN(補充所加試劑及實驗現(xiàn)象)
(3).該小組同學繼續(xù)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因,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III:
試管內(nèi)試劑現(xiàn)象結(jié)論
i短時間內(nèi)無明顯變
2mL0.1mol/L化,溶液逐漸變渾
3演0.1mol/LCuS04溶液濁,1小時后,有少量
KSCN*
CuSC)4與KSCN反
白色沉淀生成
應生成了白色沉
試齊!JAii無明顯現(xiàn)象
淀,Fe?+能促進該反
2mL0.2mol/L應
iii.瞬間產(chǎn)生白色沉
FeSO4和
淀,局部溶液變紅,震
O.lmol/LCuSO4
蕩后紅色褪去
溶液
在實驗III匚4?
①寫出現(xiàn)象i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
②試劑A為o
③根據(jù)現(xiàn)象iii結(jié)合化學用語及必要的文字解釋Fe2+能加快沉淀生成的原因
(4).有的同學認為實驗III不能充分證明其結(jié)論,并補充實驗IV如下:取
2mLO.lmol/LFe2(SC>4)3滴力口3滴O.lmol/LKSCN溶液后,溶液變紅,然后滴
加2mLO.lmol/LC11SO4混合溶液于試管中,(現(xiàn)象)說明白色沉淀
不是由Fe3+與SCN-生成且Fe3+不能加快CuSCN的生成。
(5).改變實驗I銅的用量,設計實驗V
實齡V:實驗現(xiàn)象
釣垓《不足量)
1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蕩,溶液變成淺藍綠色
2mLO.lmolLii.取少量i中清液與試管中,滴加3滴O.lmol/LKSCN溶
液,溶液變?yōu)榧t色,立即出現(xiàn)白色沉淀,振蕩后紅色迅速褪去
Fe2(SO4)3
該小組同學認為實驗V中現(xiàn)象ii紅色褪去與平衡移動有關,解釋為
6.答案:(1).Cu+2Fe3+=Cu2++2Fe2+
<2).加入少量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溶液變藍,有氣泡生成
(3).①CU2++4SCN-=CUSCN+2(SCN)2
②2mL0.2mol/LFeSO4
③生成的(SCN)2氧化Fe2+發(fā)生反應(SCN)2+2Fe2+=2Fe3++2SCN-,SCN-離子
濃度增加,生成沉淀的反應速率加快
(4).短時間內(nèi)無明顯變化,溶液顏色仍為紅色;5.溶液發(fā)生反應Fe3++SCN-
=Fe(SCN)3,當振蕩試管時,溶液中銅離子與硫鼠根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CuSCN,降低了硫鼠根離子的濃度,上述平衡逆移,溶液褪色。
7.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其中A、F分別為氨
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的燒瓶內(nèi)固體可選用(填序號)。
A.堿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燒堿
(2)虛線框內(nèi)應添加必要的除雜裝置,請從表格中的備選裝置中選擇,
并將編號填入下列空格:
B,D,Eo(均填編號)
(3)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短,目的是o
(4)裝置C內(nèi)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nèi)壁凝結(jié),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
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其中氧化劑與還原
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當“mol氯氣參加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
為b個,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m?!海ㄓ煤狻5拇鷶?shù)式表示)。
(5)從裝置C的出氣管口G處逸出的尾氣可能含有污染環(huán)境的氣體,處
理方法為o
7.答案:(1)ABE
(2)I;II;III
(3)使密度較大的Cl2和密度較小的NH,較快地混合均勻
(4)3C12+8NH,=N,+6NH4C1;3:2;—
la
(5)在G后連接導管,直接把尾氣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
解析:(1)裝置A用于制取氨氣,堿石灰、生石灰、燒堿遇水都會放
熱,使氨水溫度升高,導致氨氣逸出。
(2)氨氣是堿性氣體,要用堿性干燥劑堿石灰干燥;由于濃鹽酸有揮發(fā)
性,所以制取的j含有雜質(zhì)HCL應該先用飽和NaCl溶液除去其中的
HCI,再用濃硫酸干燥,所以B選I裝置,D選n裝置,E選ni裝置;經(jīng)
過除雜干燥后在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
(3)氨氣的密度比CL的密度小,通入C裝置的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
較短,就可以使密度較大的J和密度較小的NH,較快地混合均勻。
(4)裝置C內(nèi)出現(xiàn)濃厚的白煙并在容器內(nèi)壁凝結(jié),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
主要成分之一。則白色固體是NHQ,另一生成物是電,根據(jù)得失電子守
恒、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l2+8NH、一N2+6NH。;在該反
應中氧化劑是5還原劑是NH:,每有3molci?發(fā)生反應,消耗8molNH,,
其中有2moiNH、作還原劑。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當
amol氯氣參加反應時,轉(zhuǎn)移的電子為2amol,轉(zhuǎn)移電子的個數(shù)為8,所以阿
伏加德羅常數(shù)NA=2mol'
Ala
(5)從裝置C的出氣管口G處逸出的尾氣可能含有CL、NH,,5能夠與
NaOH發(fā)生反應,N也溶于NaOH溶液,則應該將尾氣通入到盛有NaOH
溶液的燒杯中。
8.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鋼溶液中理論上不產(chǎn)生沉淀,而實際受到空氣和溶液
中氧氣的影響很快便能觀察到沉淀現(xiàn)象。為了避免產(chǎn)生沉淀,某化學小組
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氣密性檢查完好后,在裝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鋅粒,通過_______
注入稀硫酸、打開活塞,將產(chǎn)生的氫氣導入到后續(xù)裝置。
②后,關閉活塞,將裝置D的導管插入燒杯中。
③通過裝置B的滴加濃硫酸,產(chǎn)生的氣體進入到BaJ溶液中,溶
液保持澄清。
④打開活塞,將產(chǎn)生的氫氣導入后續(xù)裝置一段時間。
⑤將盛有BaCL溶液的試管從裝置中取出,拔去橡皮塞,用膠頭滴管伸入到
苯層下方滴加雙氧水,隨即出現(xiàn)白色渾濁,滴加稀鹽酸并振蕩,白色渾濁
不消失。
⑥拆卸裝置,清洗儀器,處理剩余藥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①和③的空白處使用的儀器分別為、o
(2)裝置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0
(3)實驗步驟②的操作為o
(4)實驗步驟④的目的是0
(5)寫出實驗步驟⑤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6)為了避免產(chǎn)生沉淀,你認為還應采取哪些措施?請舉一例:
8.答案:(1)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2)將BaCl2溶液與空氣隔離
(3)將裝置D的導管口向上,用試管收集滿氫氣并驗純,待氫氣純凈
(4)將裝置內(nèi)殘留的二氧化硫全部趕入氫氧化鈉溶液中被吸收,以防止
污染
(5)SO2+H2O2=H2SO4;H2SO4+BaCl,=BaSO4I+2HC1
(6)將Bad?溶液煮沸
解析:(2)裝置C中在溶液液面上覆蓋一層苯,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
在氯化鋼溶液的上面,可以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
(3)制取氫氣的目的是將裝置中的氣體趕盡,防止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鋼
溶液后的現(xiàn)象受到空氣和溶液中氧氣的影響,待氫氣純凈后方可將二氧化
硫通入氯化銀溶液。
(4)二氧化硫有毒,為了防止造成污染,在實驗結(jié)束時要再次打開活
塞,將產(chǎn)生的氫氣導入后續(xù)裝置一段時間,讓S0:全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
收,以防止污染。
(5)雙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將二氧化硫氧化為硫酸,硫酸與氯化鋼反
應產(chǎn)生硫酸銀沉淀,由于硫酸鋼不溶于酸,因此產(chǎn)生白色渾濁后,再滴加
稀鹽酸并振蕩,白色渾濁不消失。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O,+H,0,=H2so4、H2SO4+BaCl2BaSO4J+2HC1。
(6)實驗如果要順利進行必須要排除氧氣的干擾,除去氧氣的措施很
多,如將BaJ溶液煮沸以驅(qū)趕其中溶解的氧氣;或者加入植物油等不溶于
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有機化合物來隔絕氧氣。
9.二氧化鋅與濃鹽酸混合加熱可得到氯氣,如圖是制取并探究5化學性質(zhì)
的裝置圖。
濃鹽酸
(1)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要在D中得到干燥純凈的氣體,且不污染空氣,B、F中應分別盛
放的試劑為、。
(3)E的作用是______o
(4)實驗中發(fā)現(xiàn):濃鹽酸與MnO2混合加熱生成氯氣,稀鹽酸與MnO?混合
加熱不生成氯氣。針對上述現(xiàn)象某化學興趣小組對“影響氯氣生成的原
因”進行了討論,并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a.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通入HC1氣體加熱
b.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加入NaCl固體加熱
C.稀鹽酸滴入MnO,中,然后加入濃硫酸加熱
d.MnO,與NaCl的濃溶液混合加熱
①實驗b的目的是o
②實驗現(xiàn)象:a、c有黃綠色氣體生成,b、d沒有黃綠色氣體生成。由此
得出影響氯氣生成的原因是_____O
9.答案:(1)MnO2+4HCl(j^)=MnCl2+C1,T+2H2O
(2)飽和食鹽水;氫氧化鈉溶液
(3)作安全瓶(或防倒吸)
(4)①探究{er)對反應的影響;②《H+)的大小
解析:實驗室利用濃鹽酸與MnO2在加熱條件下制氯氣,利用飽和食鹽水除
去氯氣中的氯化氫,利用濃硫酸干燥氯氣,然后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
氣,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為防止倒吸,在吸收尾氣前放置了安全
瓶。
(1)在圓底燒瓶中,MnO2與濃鹽酸共熱發(fā)生反應,生成MnO?、Cl?和HQ,
化學方程式為MnO,+4HC1(濃)eMnJ+Cl2T+2H2O。
(2)若要在D中得到干燥純凈的氣體,應先除HCL再除水蒸氣,為了
不污染空氣,最后應處理尾氣,B、F中應分別盛放的試劑為飽和食鹽
水、氫氧化鈉溶液。
(3)E中的進、出氣管都短,其作用是作安全瓶(或防倒吸)。
(4)①實驗b中,稀鹽酸與Mnc>2不反應,加入NaCL看反應是否發(fā)生,
所以其目的是探究《cr)對反應的影響。②a、c都是采用增大c”)的方
法,有黃綠色氣體生成,b、d中《H+)較小,沒有黃綠色氣體生成。由此
得出影響氯氣生成的原因是C(H*)的大小。
10.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壓強差。
(1)制取氨并完成噴泉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用圖甲中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充滿干燥的氨氣,引發(fā)噴泉的
操作是,該實驗的原理是O
②如果只提供圖乙中裝置,請說明引發(fā)噴泉的方法:
(2)利用圖丙中裝置,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zhì),反應后可
能產(chǎn)生噴泉的是(填序號)。
A.Cu與稀鹽酸
B.NaHCO,溶液與NaOH溶液
C.CaCO,與稀H2s0」
D.NH」HCO,與稀鹽酸
(3)在圖丙的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把錐形瓶放入水槽中,水槽中加入冷
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zhì),結(jié)果也產(chǎn)生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zhì)可
以是(填序號)。
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
(4)從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分析,圖甲和圖乙是(填“增
大”或“減小”,下同)上部燒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圖丙是
下部錐形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
與圖________________中原理相似。
10.答案:(1)①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水進入燒瓶;NH3溶
于少量水中,使圓底燒瓶內(nèi)壓強減小,燒杯內(nèi)的水被大氣壓壓入圓底燒
瓶;②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冒出,引發(fā)噴
泉,移去熱毛巾(或打開止水夾,用冷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燒杯中的水上
升進入燒瓶,引發(fā)噴泉,移去冷毛巾)
(2)D
(3)A
(4)減小;增大;丙
解析:(1)圖甲裝置引發(fā)噴泉,只需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
水進入燒瓶即可;圖乙裝置引發(fā)噴泉,則需先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
圓底燒瓶,氨氣受熱膨脹,趕出導管中空氣,與水接觸,引發(fā)噴泉(或用
冷毛巾捂住圓底燒瓶,氨氣遇冷收縮,水上升與氨接觸,引發(fā)噴泉)。
(2)在錐形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氣體,使錐形瓶內(nèi)壓強大于圓底燒瓶內(nèi)壓
強即可產(chǎn)生噴泉。CU與稀鹽酸不反應;NaHCO,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不
產(chǎn)生氣體;CaCO,與稀H2SO」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附著在碳酸鈣的表
面,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產(chǎn)生氣體量少,故可選NH,HCO,和稀鹽酸反
應,產(chǎn)生大量co?。
(3)濃H2s0“溶于水放出大量熱,使錐形瓶內(nèi)酒精汽化,壓強增大,也會
產(chǎn)生噴泉。
(4)從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分析,圖甲和圖乙是上部燒瓶內(nèi)壓強減小,圖丙
是下部錐形瓶內(nèi)壓強增大,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均與圖丙原理相
似。
11.實驗室可用圖中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制取so?并驗證其性質(zhì)。
(1)盛裝70%乩so,溶液的儀器名稱為。儀器組裝完成后,關閉
兩端活塞,向裝置B的長頸漏斗內(nèi)注入液體至形成一段液柱,若
,則整個裝置氣密性良好。
(2)裝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過觀察產(chǎn)生氣泡的多少判斷S。,生成的快慢,
其中的液體最好選擇(填序號)。
a.蒸儲水
b.飽和NaQ,溶液
C.飽和NaHSO、溶液
d.飽和NaOH溶液
(3)C試管中的試劑可以驗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現(xiàn)象為o
(4)為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充分反應后,取試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
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H: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方案H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填“I”“II”或“III”);試管D中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裝置E的作用是。裝置F中為溶液。
11.答案:(1)分液漏斗;液柱高度保持不變
(2)c
(3)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4)III;SO,+Cl,+2H,O=4H++SOf+2CP
(5)防止倒吸;NaOH
解析:(1)根據(jù)儀器特點可知,該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長頸漏斗中液
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SO?易溶于水,能與NaOH溶液、NaWO:溶液反應,但其在NaHSO,溶
液中的溶解度較小,故可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飽和NaHSO,溶液中觀察產(chǎn)生氣
泡的多少判斷SO?生成的快慢,C項正確。
(3)SO,能將S"氧化,生成硫單質(zhì),所以現(xiàn)象為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4)方案I,氯水中加入AgNO,溶液也可得到白色沉淀;方案H中二氧化
硫和氯水均可使品紅褪色;方案m中產(chǎn)生沉淀可證明SO?與J發(fā)生了氧化
還原反應生成了SO:(因溶液顯酸性,不會產(chǎn)生BaSO、沉淀,故產(chǎn)生的是
BaSO」沉淀)。
(5)E為安全瓶,防止倒吸;裝置F用來吸收尾氣中的so2,可選用
NaOH溶液。
12.回答下列問題:
(1)某化學學習小組為探究NO。和sj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如圖所
示)。
干燥的SO?
氣體
有紅棕色
玻璃片氣體產(chǎn)生
干燥的NO?
氣體
甲
①圖甲兩集氣瓶中(填“上”或“下”)瓶顏色深。
②圖乙中反應的現(xiàn)象是
③圖丙中“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說明SO?和NO?反應的產(chǎn)物中有
說明NO?在該反應中顯_______性o
④由圖乙和圖丙中的現(xiàn)象寫出NO。和SJ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鎂與NJ的反應。已知鎂與82反應如下:
2Mg+CO,2MgO+C
①該小組采用類比Mg與co2反應的思路對Mg與NO?的反應進行預測,寫
出Mg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轉(zhuǎn)讓別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意設計人員派遣及項目執(zhí)行合同
- 公司分紅合同范本
- 倒水泥混凝土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回遷房產(chǎn)權(quán)過戶及裝修配套服務合同
- scada業(yè)績合同范例
- 2025年度腳手架租賃及維護保養(yǎng)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寄售商品銷售代理協(xié)議
- 2025年度企業(yè)年會禮品贊助與活動承辦合同
- 中國中老年裝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市場發(fā)展?jié)摿︻A測報告
- 快速入門穿越機-讓你迅速懂穿越機
- 水利安全生產(chǎn)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jīng)驗分享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開學培訓
- 食材配送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新目標(goforit)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全冊教案-unit
- 《如何做一名好教師》課件
- 2016-2023年婁底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貴陽市2024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一)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地理標志專題通用課件
- 魚類和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
- 全國大學高考百科匯編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