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_第1頁
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_第2頁
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_第3頁
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_第4頁
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三視力、視野和盲點的測定2一、視力(視敏度)的測定1、實驗目的(1)學習視力的測定方法。(2)學習視力(視敏度)成像的原理。32、實驗原理視力又稱視敏度,指眼(中央凹)分辨物體細微結構的功能力。臨床規(guī)定,當能分辨二點間最小視角為1分時,視力為1.0,兩點距離為115mm。43、實驗操作(1)將視力表掛在光線均勻,充足的墻壁上,表上第10行的“E”的高度應與受試者眼睛在同一水平上,受試者站或坐在距表5米遠的地方。(2)受試者自己用遮眼板遮住一眼,測另一眼的視力。受試者從表的第一行開始,一次指點符號,受試者按指示棒說出各符號缺口的方向,然后依次指向各行,直至受試者完全不能分辨為止,此時即可從視力表上直接讀出其視力值。5(3)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眼的視力。(4)如受試者對最上一行符號(視力值為0.1)都無法辨認,則另受試者向前移,直至能辨認最上一行為止,此時測量受試者與視力表的距離,按下列公式推出其視力。受試者視力=0.1×受試者與視力表的距離(m)/5m小數(shù)記錄值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1.21.5五分記錄值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64、測定項目左右眼視力測定。5m距離,第10行“E”與眼同高。7二、視野的測定1、實驗目的(1)學習視野的測定方法。(2)學習使用視野計和了解正常的視野范圍。(3)了解視網(wǎng)膜、視覺傳導和視覺中樞的功能。82、實驗原理視野是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時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此范圍又稱為周邊視力,也就是黃斑中央凹以外的視力。借助此種視力檢查可以了解整個視網(wǎng)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斷視力傳導通路及視覺中樞的機能。正常人的視力范圍在鼻側和額側的較窄,在顳側和下側的較寬。不同顏色視野的大小,不僅與面部結構有關,更主要的是取決于不同感光細胞在視網(wǎng)膜上的分布情況。在相同亮度下,白色視野最大,紅光次之,綠色最小。93、操作步驟(1)觀察視野計的結構和熟悉使用方法最常用的視野計是弧形視野計。它是一個安在支架上的半圓弧形金屬板,可圍繞水平軸旋轉(zhuǎn)360

。該圓弧上有刻度,表示由點射向視網(wǎng)膜周邊的光線與視軸之間的夾角。視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在圓弧內(nèi)面中央裝一個固定的小圓鏡,其對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動的托頜架。測定時,受試者的下頜置于托頜架上。托頜架上方附有眼眶托,測定時附著在受試者跟窩下方。此外,視野計附有各色視標,在測定各種顏色的視野時使用。10(2)在明亮的光線下,受試者下頜放在托頜架上,眼眶下緣靠在眼眶托上,調(diào)整托架高度,使眼與弧架的中心點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視弧架中心點,接受測試。(3)實驗者從周邊向中央緩慢移動緊貼弧架的白色視標,直至受試者能看到為止。記下此時視標所在部位的弧架上所標之刻度。退回視標,重復測試一次,待得出一致的結果以后,將結果標在視野圖的相應經(jīng)緯度上。同法測出對側相應的度數(shù)。11

(4)將弧架一次轉(zhuǎn)動45

角,重復上述測定,共操作4次得8個度數(shù),將視野圖8個點依次相連,便得出白色視野的范圍。

(5)按上述方法分別測出該側的紅色、綠色視野。

(6)同法測出另一眼的白色、紅色、綠色視野。124、測定項目測定左、右兩眼白、紅、黃或藍、綠各色視覺的視野范圍。(要求繪圖)

8個度數(shù):0°、45°、90°、135°、180°、225°、270°、315°13三、盲點的測定1、實驗目的(1)學習盲點的測定方法。(2)根據(jù)視網(wǎng)膜成像的規(guī)律及相似三角形原理,從盲點投射區(qū)域測出盲點的位置及大小。14

2、實驗原理

盲點是視N離開視網(wǎng)膜的部位,此處無感光Cell不能感光。在視神經(jīng)離開視網(wǎng)膜的部位(即視神經(jīng)乳頭所在的部位)沒有視覺感受細胞,外來光線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視覺,故稱該部位為生理性盲點。由于生理性盲點的存在,所以視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點的投射區(qū)。此區(qū)為虛性絕對性暗點,在客觀檢查時是完全看不到視標的部位。根據(jù)物體成像規(guī)律,通過測定生理性盲點投射區(qū)域的位置和范圍,可以依據(jù)相似三角形各對應邊成正比的定理,計算出生理盲點所在的位置和范圍。153、操作步驟(1)將白紙貼在墻上,受試者立于紙前50cm處,用遮眼板遮住一眼,在白紙上與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鉛筆劃“+”字記號。受試者注視“+”字。將視標由“+”字中心向被測眼顳側緩緩移動。此時,受試者被測眼直視前方,不能隨視標的移動而移動。當受試者恰好看不見視標時,在白紙上標記視標位置。然后將視標繼續(xù)向顳側移動,直至又看見視標時記下其位置。由所記兩點連線之中心點起,沿著各個方向向外移動視標,找出并記錄各方向視標剛能被看見的各點,將其依次相連,得一個橢圓形的盲點投射區(qū)。16(2)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各對應邊成正比定理,可計算出盲點與中央凹的距離及盲點直徑。中央凹就是眼球中視神經(jīng)結成束的地方,正對瞳孔,如果光線正對正對著落入中央凹,椎體細胞和其它感官細胞充分發(fā)揮作用,看到的視野圖像最清晰。17184、測定項目(1)測定自己的盲點,證明盲點的存在。(2)盲點到中央凹的距離。(3)盲點的直徑。盲點與中央凹的距離(mm)=盲點投射區(qū)域與“+”號的距離×(15÷500)mm盲點直徑(mm)=盲點投射區(qū)域的直徑×(15÷500)mm19參考值:1、生理性盲點呈橢圓形,垂直徑7.5cm±2cm,橫徑5.5cm±2cm。

2、生理性盲點在注視中心外側15.5cm,在水平線下1.5cm。

20五、思考與問題1、一患者左眼顳側視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