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自行車輪胎在充氣時,輪胎內(nèi)氣體的密度和質量的變化是A.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B.質量和密度都變小C.質量和密度都增大 D.質量變大密度變小2.攝影師利用照相機對著一學生拍完一張全身像后,接著對站立不動的該生再拍一張半身像,則攝影師應A.縮短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內(nèi)縮B.縮短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外推C.增大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內(nèi)縮D.增大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外推3.某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個縮小的清晰的像,現(xiàn)將物距減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一定在屏上成一個縮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個放大的像C.在屏上可能不成像 D.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縮小的像4.在圖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緩慢接觸用細線掛起的乒乓球,乒乓球會反復被彈開,利用這一實驗可以研究A.固體是否能傳播聲波 B.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C.回聲是怎么形成的 D.聲波傳播的快慢5.如圖所示是幾種聲音輸入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音調(diào)和響度都相同的兩種聲音是()A.丙丁 B.乙丁 C.甲丙 D.甲乙6.下面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停止敲鐘,大鐘“余音未止”是回聲現(xiàn)象B.人聽不見的聲音都叫超聲波C.通過居民區(qū)的高速鐵路需加裝隔音屏障是在傳播中減弱噪音D.超音速飛機是指飛行速度超過340km/h的飛機7.關于實驗中的誤差和錯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誤差就是實驗中產(chǎn)生的錯誤B.錯誤無法消除C.用同一個測量工具,無法減小誤差D.誤差雖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減小8.人耳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大致為()A.10Hz~15000Hz B.15Hz~50000HzC.20Hz~20000Hz D.60Hz~65000Hz9.下列知識結構中,正確的是()A異同點蒸發(fā)沸騰不同點發(fā)生地點液體表面內(nèi)部溫度條件一定溫度任何溫度劇烈程度平和劇烈相同點汽化、吸熱B物距u像的性質大小倒正虛實u>2f放大倒立實像2f>u>f放大倒立實像u<f縮小正立虛像C區(qū)別實像虛像能否用光屏承接否能倒立與正立正立倒立D熔液相同點不同點溫度是否降低有無凝固點晶體放熱不變有非晶體放熱降低無A.A B.B C.C D.D10.一支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還剩半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蠟燭質量減半,密度也減半 B.蠟燭體積減半,密度也減半C.蠟燭體積減半,密度為原來的2倍 D.蠟燭質量、體積均減半,但密度不變11.如圖所示,(a)、(b)、(c)分別是音叉、單簧管和小提琴以相同的音調(diào)發(fā)聲時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的波形,各波形不同,實際上表示了樂音的三要素中的()A.響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振幅不同 D.音調(diào)不同12.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A.0.02千克 B.0.2千克 C.2千克 D.5千克13.太陽光透過玻璃三棱鏡產(chǎn)生色散現(xiàn)象:太陽光照射到我們的物理教材封面上,彩色的圖案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對此現(xiàn)象正確的解釋是()A.太陽光是單色光B.太陽光只有七色光C.教材表面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D.教材表面吸收與它顏色相同的光14.某同學要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綠豆的密度,下列四種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測量一些綠豆的體積,再用天平測量這些綠豆的質量B.先用天平測量一粒綠豆的質量,再用量筒和水測量這粒綠豆的體積C.先用天平測量一些綠豆的質量,再將這些綠豆直接倒入量筒測出體積D.先用天平測量一些綠豆的質量,再用量筒和水測量這些綠豆的體積15.如圖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與物理知識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手影﹣平面鏡成像B.攝影﹣光的反射C.投影﹣凸透鏡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16.已知鋁的密度小于銅的密度,分別用鋁和銅做一個實心球,下面情況不可能的是A.鋁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銅球的小 B.鋁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銅球的大C.鋁球的體積大于銅球的體積,但鋁球比銅球輕 D.鋁球的體積小于銅球的體積,但鋁球比銅球重17.吼猴是世界上叫聲最響的動物之一,它以雷鳴般吼聲警告其它動物不要侵犯它的領地.這里的“雷鳴般”描述的是聲音的()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聲速18.下列的估測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5s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6m/sC.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17cmD.一份中考物理試卷的質量約為100g19.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體A.在0~2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s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B.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D.在20~30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40m/s20.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在齒輪間加入潤滑油B.運動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紋C.打球時用力握緊球拍D.乒乓球拍上貼有橡膠皮21.將質量相等的水、鹽水和食用油分別裝在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密度關系為ρ鹽水>ρ水>ρ食用油,則甲、乙、丙三個容器依次分別裝的是()A.食用油、鹽水、水 B.鹽水、水、食用油C.鹽水、食用油、水 D.水、鹽水、食用油22.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A.延長音叉的振動時間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C.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D.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23.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逐漸靠近平面鏡,所成的像逐漸變大B.光發(fā)生漫反射時,反射角一定等于對應的入射角C.光發(fā)生折射時,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在狹窄山路的拐角處,工程人員用凹面鏡增加駕駛員的視野24.在下列同學們學習的古詩詞中,能說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A.“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的“萬里雪飄”B.“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C.“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中的“灰飛煙滅”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中的“流水落花”25.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行駛,路程s與運動時間t關系如圖所示,汽車運動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chǎn)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26.如圖家用電吹風主要由帶扇葉的電動機和電熱絲組成,為了保證電吹風的安全使用.要求:電吹風不工作時,電熱絲不能發(fā)熱;電熱絲不發(fā)熱時,電動機仍能工作.下列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27.如圖所示是我國古代人們計時使用的工具—日晷儀。日晷儀一般由晷針和晷面組成,晷針垂直于太陽視運動的軌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極星方向,在晷面上刻劃出12個大格,即天中的十二個時辰,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以此顯示時刻。以下有關日晷儀的說法錯誤的是()

A.日晷儀無法完成全天24小時的計時B.日晷儀與日食利用的光學原理相同C.能看到日晷上“子丑寅卯”等字,是因為光在晷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D.如果日晷儀上晷針的影子由短變長,表示的時間是由從早晨到中午28.下列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某學生騎車速度18km/h B.手扶施拉機每分鐘行駛300mC.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是9.58s D.城區(qū)汽車10min行駛6km29.關于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試電筆辨別火線、零線時,手指不能接觸筆尾金屬體B.使用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時,應將其外殼接在零線上C.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或電線起火時,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斷電源D.用濕抹布擦工作中的用電器30.下列物體,質量和密度都不變的是()A.被“神六”從地面帶入太空的照相機B.密閉容器內(nèi)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筆被老師用去一半D.礦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凍成冰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某汽車啟動和到達的時刻及對應的里程表(表盤指示為千米數(shù))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32.觀察圖中的體溫計,它的分度值是______℃,測量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圖中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______℃。33.如圖所示,某人設計了一個裝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來帶動水輪機轉動,再用水輪機將下水池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時帶動砂輪機工作,循環(huán)往復,使砂輪機永遠工作下去。他的設想_______(填“能”或“不能”)實現(xiàn),因為___________。34.2019年8月,第14屆世界龍舟錦標賽在泰國舉行,中國隊在22人公開組200m直道競速中為我國奪得首金,用時約40秒。根據(jù)用時最少知道中國隊最快,這里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是相同____比____。中國隊在這次比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km/h。35.身高1.65m的小萱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的像高______m,她和像之間的距離為______m.若她逐漸靠近穿衣鏡,那么鏡中的像大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6.透鏡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都用到了_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儀成的是_____像,放大鏡成的是_____像(均選填“虛”或“實”)。37.人造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相對于太陽是___________的。(選填“靜止”或“運動”)38.小明和同桌一起用刻度尺測量一塊右端為半球形的橡皮的長度,如圖所示,該橡皮的總長度為______cm;坐在小明左側的同桌每次讀數(shù)都偏大,請寫出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39.跳水是一項優(yōu)美的水上運動,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將跳板壓彎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跳板對運動員向上的彈力能促進運動員向上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40.蒼蠅每分鐘振動翅膀24000次,山蜂每小時振動翅膀720000次,蜜蜂在空中飛行時每秒振動翅膀440次。那么,它們振動翅膀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最高的是__________,音調(diào)最低的是___________。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各一,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還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選填“前”或“后”)面觀察,直至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體大小關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42.學習了密度知識后,同學們準備測量物質的密度,選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帶砝碼)、燒杯.小新和小洋同學分別設計了一種測量酸奶密度的實驗方案:方案一:(1)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2)向燒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則這些酸奶的質量為_____;(3)再將燒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測出酸奶的體積V;(4)計算出酸奶的密度ρ。方案二:(1)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出裝有適量酸奶的燒杯的總質量m1;(2)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記下量筒中酸奶的體積V;(3)測出燒杯和剩余酸奶的總質量m2;計算出酸奶的密度ρ=_____;分析與交流發(fā)現(xiàn):方案一中測量體積偏_____,測出密度偏_____。(選填“大”、或“小”)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一個鐵球體積是10cm3、質量是47.4g,請通過計算判斷這個鐵球是實心還是空心。(已知鐵的密度是7.9g/cm3)44.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小方利用一個質量為300g的玻璃瓶,設計可測量某液體密度的實驗。其步驟如下:①將玻璃瓶裝滿水,稱得總質量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裝滿某液體,稱得總質量為1800g。求:(1)玻璃瓶的容積是多少?(2)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該液體與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體積不減小,則將100g的水和500g的該液體混合后,混合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分析】對自行車輪胎充氣時,是把外界的空氣充進輪胎內(nèi),輪胎內(nèi)物質增多,輪胎內(nèi)空氣體積是一定的,然后根據(jù)密度公式來分析密度的變化.【詳解】(1)把外界的空氣充進輪胎,內(nèi)部的物質增多,故氣體質量增大;(2)輪胎的體積一定,內(nèi)部的氣體質量變大,根據(jù)公式=可知其密度變大.故選C.2、B【詳解】攝影師利用照相機對著一學生拍完一張全身像后,若要再給這個人照一張半身像,即人的像會變大,據(jù)物距和像距的變化規(guī)律知,此時的像距一定變大,且物距必須減小,所以要減小照相機和人的距離,即縮短相機與學生距離,同時將鏡頭往外推,增大鏡頭與膠片之間的距離方可拍出清晰的照片;故選B。3、D【詳解】當凸透鏡在光屏上成縮小的清晰的像時,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則當物距減半后,一定大于一倍焦距,可能大于或等于二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光屏上一定有像,且可能是縮小的像,故選D。4、B【詳解】因為乒乓球會反復被彈開,所以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即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該實驗研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故選B。5、A【分析】(1)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2)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驹斀狻咳鐖D可知,甲、丙、丁的振動幅度相同,故丙、丁響度相同;乙、丙、丁的頻率相同,則乙、丙、丁的音調(diào)相同,故丙和丁的音調(diào)相同,所以,音調(diào)和響度都相同的兩種聲音是丙、丁,故選A。【點睛】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diào)、響度、音色。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響度跟振幅及距離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6、C【詳解】A.停止敲鐘,大鐘“余音未止”是因為大鐘還在振動,還會發(fā)出聲音,不是回聲現(xiàn)象,A錯誤;B.人聽不見的聲音除了超聲波外,還有次聲波,B錯誤;C.通過居民區(qū)的高速鐵路需加裝隔音屏障,這是在傳播中減弱噪音,C正確;D.超音速飛機是指飛行速度超過340m/s的飛機,D錯誤。7、D【詳解】ABD.誤差是由于測量工具不夠精確,操作方法不夠科學原因引起的,不可避免,但可以減小。錯誤是錯誤的操作引起的,可以消除。故AB錯誤,D正確;C.用同一個測量工具,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故C錯誤。8、C【詳解】人耳的聽覺范圍是在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音,超出這個范圍的聲音,人耳是聽不到的。故選C。9、D【詳解】A.蒸發(fā)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是當物體溫度達到沸點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故A錯誤;B.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f時不成像,故B錯誤;C.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實像能被光屏承接,虛像不能被光屏承接,故C錯誤;D.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有凝固點,非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沒有凝固點,故D正確。故選D。10、D【分析】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種類的物質密度一般是不同,它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但與物質的狀態(tài)、溫度有關.【詳解】一支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還剩半支,其質量減半,體積也減半,但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即密度不變.故選D.11、B【分析】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與發(fā)生體的結構、材料有關?!驹斀狻繌膱D中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波形不同,所以發(fā)聲體不同,故音色不同,故B正確。故選B?!军c睛】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diào)、響度、音色。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響度跟振幅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12、B【詳解】5本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質量約為一千克,1本課本的質量約為0.2kg,B符合題意。故選B。13、C【詳解】AB.太陽光是復色光,由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另外太陽光中含有紫外線和紅外線,故AB錯誤;CD.教材表面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4、D【詳解】一粒綠豆的質量和體積不便于測量,因此要測量一些綠豆的質量和體積;綠豆是圓形的,它們放在一起時有很大的縫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應采用排水法,并且從減小誤差的角度考慮應先測質量,再測體積.故選D.15、C【分析】(1)“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光的反射現(xiàn)象以及光的折射現(xiàn)象。(2)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稱之為影子;光的反射現(xiàn)象有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為透鏡所成的像。根據(jù)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選項。【詳解】A.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B.攝影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B錯誤;C.投影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C正確;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應用,是一道基礎題,生活中“影”的例子很多,要要明確各種影形成的原因,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16、D【詳解】A.當鋁球的體積小于銅球的體積時,根據(jù)和可知,鋁球的質量小于銅球的質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當鋁球的體積遠大于銅球的體積時,根據(jù)和可知,實心鋁球的質量可能大于銅球的質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鋁球的體積大于銅球的體積時,因鋁的密度小于銅的密度,根據(jù)可知,鋁球可能比銅球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鋁球的體積小于銅球的體積時,根據(jù)可知,銅球的質量大于鋁球的質量,故D不正確,符合題意。17、B【詳解】“雷鳴般”指的是聲音較大,也就是聲音的響度較大,故應選B。18、C【詳解】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為45min,不是45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C.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17c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D.一份中考物理試卷的質量約為10g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故選C.19、C【詳解】由圖知道,在0~20s與30~40s都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在0~2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0m,則速度是:;30~4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m-40m=40m,則速度是:,即物體在0~2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s時間內(nèi)的速度小,故A錯誤;由圖象知道,物體在0~20s內(nèi)的速度是2m/s,在30~40s內(nèi)的速度是4m.s,在20~30s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物體在40s內(nèi)不是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整個40s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m,所以,物體的平均速度是:,故C正確;由圖象知,物體20~30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物體的速度為0,故D錯誤.20、A【詳解】A.在齒輪間加入潤滑油,這是通過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的,故A符合題意;B.運動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采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故B不符合題意;C.用力握緊球拍,是采用增大壓力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故C不符合題意;D.乒乓球拍上貼有橡膠皮,是采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了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1、C【詳解】由于酒精、水和鹽水質量相等,而ρ鹽水>ρ水>ρ食用油,由知道,體積最大的是食用油,體積最小的是鹽水,即甲、乙、丙三個容器中依次裝的是鹽水、食用油、水。故選C。22、D【詳解】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與不發(fā)聲的音叉的區(qū)別在于: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而不發(fā)聲的音叉沒有振動;由于音叉振動的幅度過小,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和區(qū)分,所以用“轉換法”將這個實驗效果進行放大;當把懸掛的乒乓球緊靠在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上時,音叉的振動將乒乓球彈開,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動.以便于觀察和進一步的研究,故D正確.23、B【詳解】A.物體靠近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變,故A錯誤;B.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光發(fā)生漫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確;C.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錯誤;D.街頭拐彎處得鏡子是凸面鏡,因為凸面鏡可以擴大視野,故D錯誤。故選B。24、B【詳解】A.“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的“萬里雪飄”,雪花是可見的,是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如故”,是擴散現(xiàn)象,是氣體分子的運動,故B符合題意;C.“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中的“灰飛煙滅”灰和煙是可見的,是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中的“流水落花”,水和花是可見的,是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5、A【詳解】讀圖可知,ab與bc段、cd段相比,通過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時間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與de段相比,相同時間內(nèi),de段通過的距離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綜上所述,在圖中的四段運動過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26、D【解析】試題分析:串聯(lián)電路中各用電器同時工作,因此電動機和電熱絲為并聯(lián)電路;又因為電動機不工作時,電熱絲不能發(fā)熱;電熱絲不發(fā)熱時,電動機仍能工作,因此電路中有總開關控制,電熱也有相應的開關控制.A、電熱絲和電動機串聯(lián),電動機不能夠獨立工作.不符合題意;B、電動機和電熱絲并聯(lián)連接,電路中只有一個總開關控制,開關閉合,電熱絲和電動機同時工作,電動機無法獨立工作.不符合題意;C、電動機和電熱絲并聯(lián)連接,S1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電動機;S1閉合,S2斷開,只有電熱絲工作,而電動機不工作.不符合題意;D、電動機和電熱絲并聯(lián)連接,S1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電熱絲;S1閉合,S2斷開,只有電動機工作,電熱絲不工作;S1閉合,S2閉合,電動機和電熱絲同時工作;S1斷開,電動機和電熱絲都不工作.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電路圖設計.27、D【詳解】AB.日晷儀的工作原理是根據(jù)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和日食利用的光學原理相同;夜晚時,日晷儀無法準確計時,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C.日晷儀上“子丑寅卯”等字不發(fā)光,我們能夠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它們的表面發(fā)生漫反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太陽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正午時刻太陽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所以日晷儀上晷針的影子由短變長,表示的時間是由從中午到傍晚,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8、C【詳解】學生騎車速度18km/h;手扶施拉機每分鐘行駛300m,平均速度為18km/h;百米賽跑世界紀錄9.58s的平均速度為37.6km/h;城區(qū)汽車10min行駛6km,平均速度為36km/h。故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百米賽跑。故選C。29、C【分析】(1)使用試電筆辨別火線時,一定要用手觸及筆尾的金屬部分,否則容易造成誤判,認為帶電體不帶電是十分危險的.使用試電筆時,不能用手接觸試電筆前端的金屬體,這樣會造成人身觸電事故;(2)大功率或帶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必須使用三孔插座,以防外殼帶電,危及人身安全;(3)當有人觸電、電線或用電器著火后,先切斷電源,再施救.(4)濕布是導體,擦洗正在工作的用電器,容易造成觸電.【詳解】A.使用試電筆辨別火線、零線時,一定要用手指接觸筆尾金屬體,否則容易造成誤判;但不能用手接觸試電筆前端的金屬體,否則會造成觸電事故,故A錯誤;B.帶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其金屬外殼一定要接地線,以防用電器外殼帶電,會危及人身安全,故B錯誤;C.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或發(fā)生電線起火時,要先立即切斷電源再施救,故C正確;D.濕布是容易導電的物體,用濕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電器,容易引起人體觸電,故D錯誤.故選C30、A【詳解】A.被“神六”從地面帶入太空的照相機,質量和密度都不變,故A符合題意;B.密封容器內(nèi)的冰熔化成水,質量不變,密度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C.一支粉筆被老師用去了一半,密度不變,質量減小,故C不符合題意;D.礦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凍成冰,質量和密度都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40【詳解】由圖知車的運動時間t=12h25min﹣9h25min=3h車走的路程s=27582km﹣27462km=120km則汽車的平均速度v==40km/h32、0.1;35~42;36.5?!驹斀狻縖1][2][3]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0.1℃,圖中示數(shù)36.5℃。33、不能違背能量守恒定律【詳解】[1][2]此裝置的砂輪機工作時會消耗水的機械能,將水的機械能轉化為內(nèi)能,水的機械能總量會變少,所以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他的設想是違背能量守恒定律的。34、路程時間18【詳解】[1][2]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多少,用時越少,運動越快;利用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經(jīng)過路程越長,運動越快;根據(jù)題意知道,龍舟錦標賽是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多少;[3]由知道中國隊在這次比賽中的平均速度是:。35、1.656不變【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詳解】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由于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所以,小萱同學身高1.65m,他在鏡中的像高為1.65m;由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當小萱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m處,那么他的像與平面鏡的距離也是3m,則鏡中的像與本人相距3m+3m=6m;當人靠近平面鏡,像也靠近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和物體到鏡的距離無關,人們感覺到的近大遠小是一種視覺效果,不影響真實的大?。蚀鸢笧?1)1.65(2).6(3).不變【點睛】人靠近平面鏡時,感覺像變大,實際上像的大小不變,是眼睛看像的視角增大,感覺像在變大,是一種錯覺.36、凸實虛【詳解】[1][2][3]投影儀的工作原理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而放大鏡是成放大正立的虛像,且它們都是凸透鏡的應用。37、靜止運動【詳解】[1]選擇地面為參照物,衛(wèi)星和地面球之間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