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螏煍】児珎砷T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zhàn)。就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節(jié)選自《左傳·子魚論戰(zhàn)》)材料二: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蓖踉唬骸罢埪勂湔f?!睂υ唬骸坝H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輾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jù)九鼎,按圖籍,換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彼抉R錯曰:“不然。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槺粋?,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弊淦鸨ナ?,十月取之,遂定蜀。(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司馬錯論伐蜀》)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既陳A而后B擊之C宋師D敗績E公傷F股G門官殲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愛,指憐憫,與《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中的“愛”詞義相同。B.三軍,古代指前軍、中軍、后軍,與現(xiàn)代陸、海、空三軍的意義不同。C.九鼎,傳說是大禹鑄造,象征九州;“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話的分量象九鼎那樣重。D.長,指首領(lǐng),與《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中的“長”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宋襄公死守“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遷腐教條,不接受正確意見,以致貽誤戰(zhàn)機,宋軍大敗,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B.子魚在論戰(zhàn)中提出“明恥教戰(zhàn)”的軍事原則,展現(xiàn)了他透辟的軍事作戰(zhàn)理論,也批評了宋襄公的遷腐,條理清晰,痛快淋漓。C.秦國要進行軍事擴張,在朝廷上展開論辯,張儀主張伐韓,司馬錯主張伐蜀,二人各陳己見,最終秦王采納了司馬錯的策略。D.兩則材料都在論述戰(zhàn)略,材料一子魚認為作戰(zhàn)要抓住有利戰(zhàn)機,不能墨守成規(guī);材料二以司馬錯對張儀的駁斥來諷刺張儀見識淺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2)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14.材料二中,司馬錯和張儀的分歧點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河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學(xué)年度高三年級12月語文模擬試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武靈王平晝閑居,曰:“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肥義①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即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蓖踉唬骸肮讶朔且珊玻峥痔煜滦χ???穹蛑畼?,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賢者戚焉。世有順我者,則胡服之功未可知也?!保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材料二: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無窮②,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qū)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國人皆不欲,公子成③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曰:“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jīng),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惫映稍侔莼自唬骸俺悸勚袊?,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記》)【注】①肥義:趙國的國相。②無窮:自代郡出塞外,大漠數(shù)千里,故稱無窮。③公子成:趙武靈王的叔叔。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明德先論A于賤B而從政C先信于貴D故愿慕E公叔之義F以成G胡服H之功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其,文中表示祈使語氣,可譯為“還是”,與《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中“其”用法相同。B.略,在文中是“征伐”的意思,與《六國論》“燕趙之君,始有遠略”中“略”的意思相同。C.微,在文中是“(假如)沒有”的意思,與《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中“微”意思相同。D.中國,在文中指“中原”,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中“中國”所指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武靈王想推行“胡服騎射”,又擔心遭到他人的譏諷和指責(zé)。國相肥義的一番分析使他消除了思想顧慮,堅定了改革決心。B.起初,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做法遭到了以其叔父公子成為代表的諸大臣的不贊成。C.趙武靈王派人對其叔父說“家聽于親,國聽于君”,言下之意是說:您雖是我的叔父,但是在國家大事上您必須聽我的。D.最終,公子成聽從了趙武靈王的命令,并賜給趙武靈王胡服,囑咐他第二天穿著胡服上朝。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狂夫之樂,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賢者戚焉。(2)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14.請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nèi)容,簡要概括趙武靈王在正式頒布改穿胡服的政令之前做了哪些工作。(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①武用兵而不為逆,并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圣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材料二: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①事葛②,文王事昆夷③;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④事獯鬻⑤,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对姟吩疲骸诽熘?,于時保之?!蓖踉唬骸按笤昭砸樱」讶擞屑?,寡人好勇?!睂υ唬骸巴跽垷o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薄啊稌吩唬骸旖迪旅?,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保ü?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注]①湯,商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人。②葛,葛伯,葛爵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③昆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國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獯鬻,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15.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輕死以行禮A謂之勇B誅暴C不避強D謂之力E故勇力之F立也G以行其禮H義也1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義理,指合于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與儒家“仁政”的施政主張相通。B.“旅”,指旅客,與《論語·先進·侍坐章》中“加之以師旅”的“旅”詞義不同。C.“安”為使動用法,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知止以安人”的“安”用法相同。D.衡行,“衡”通“橫”,指惡人胡作非為,與“男兒本自重橫行”中的“橫”不同。17.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晏子見齊莊公矜夸勇力,忽視道義,導(dǎo)致眾多社會問題,于是有理有據(jù)地進諫,可見晏子關(guān)心國政,且富有善于進諫的智慧和敢于直諫的勇氣。B.晏子具歷史的縱向眼光,借古夏桀、商紂因殘暴勇力,哪怕有推侈、大戲、費仲、惡來之類賢士,也終至衰亡,諷今以警示君王須遵圣王之德。C.孟子倡導(dǎo)的“交鄰國有道”,仁德之君雖國強,也能達觀地侍奉小國,不以強凌弱;智慧之君身處弱勢,能敬畏地侍奉大國,求生存發(fā)展之道。D.從晏子與孟子觀點來看,商湯既會用兵征伐,吞并他國,又能善待弱小國家,不恃強凌弱,兩種行為看似矛盾,其實統(tǒng)一于“仁”的思想根基。18.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19.兩文分別倡導(dǎo)怎樣的“勇”,反對怎樣的“勇”?(3分)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調(diào)研考試(八)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夫凡國博君尊者,未嘗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祿,則法必嚴以重之。夫國治則民安,事亂則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輕者失事實。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惡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祿而惡刑罰。上掌好惡以御民力事實不宜失矣然而禁輕事失者刑賞失也。其治民不秉法為善也,如是,則是無法也。故治亂之理,宜務(wù)分刑賞為急。治國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賞不分也。治國者,其刑賞莫不有分:有持以異為分,不可謂分;至于察君之分,獨分也。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賞。故曰:不待刑賞而民從事矣。(節(jié)選自《韓非子?制分》)材料二:封君列國,藉其門資,忘其先業(yè)之艱難,輕其自然之榮貴,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驕侈。離宮別館,切漢凌云,或刑人力而將盡,或召諸侯而共樂。陳靈則君臣悖禮,共侮徵舒①;衛(wèi)宣則父子聚鹿,終誅壽、朔。乃云為己思治,豈若是乎?內(nèi)外群官,選自朝廷,擢士庶以任之,澄水鏡以鑒之,年勞優(yōu)其階品,考績明其黜陟。進取事切,砥礪情深,或俸祿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舍。班條之貴,食不舉火;剖符之重,居惟飲水。南陽太守,弊布裹身;菜蕪縣長,凝塵生甑。專云為利圖物,何其爽歟!總而言之,爵非世及,用賢之路斯廣;民無定主,附下之情不固。此乃愚智所辨,安可惑哉?至如滅國弒君,亂常干紀,春秋二百年間,略無寧歲。次睢咸秩,遞用玉帛之君;魯?shù)烙惺帲康纫律阎畷???v使西漢哀、平之際,東漢桓、靈之時,下吏淫暴,必不至此。為政之理,可以一言蔽焉。(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論封建》)【注】①共侮徵舒:《左傳》載,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均與夏姬私通。三人曾在夏姬家飲酒,陳靈公指著夏姬的兒子徵舒對儀行父說:“他長得像你?!眱x行父回答:“也像君王?!惫史Q“共侮徵舒”。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上掌A好惡B以御C民力D事實不宜E失矣F然而禁輕事G失者H刑賞失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事,是行事、辦事的意思,與成語“便宜從事”中的“從事”意思相同。B.藉,憑借,與《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中的“藉”的意思不同。C.擢,選拔,與《陳情表》中“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中的“擢”意思不同。D.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行治民、進賢、決訟、檢奸之職,可任免所屬掾史。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韓非子認為,嚴厲而符合常情的法制及其效力對于國君的統(tǒng)治至關(guān)重要,國君制定法律時應(yīng)考慮到民眾的喜惡,要做到刑賞得當。B.韓非子認為,如果君主刑賞不分,會導(dǎo)致國家的滅亡;即便是君主隨意區(qū)分刑賞,他統(tǒng)治下的百姓也會服從管理,國家也會大治。C.皇親國戚自以為生下來就應(yīng)享受榮華富貴,一代比一代驕奢淫逸,他們忘掉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因此即便他們想安定國家,也難以實現(xiàn)。D.材料二列舉陳靈侮辱徵舒、衛(wèi)宣子亂倫殺子以及“南陽太守”和“萊蕪縣長”為官清廉的例子,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君主的“為政之理”。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進取事切,砥礪情深,或俸祿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舍。譯文:14.兩則材料都談到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但論述的角度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項城市五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寢之臺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將孰有此?”晏子對曰:“其田成氏①乎!”景公曰:“寡人有此國也,而曰田成氏有之,何也?”晏子對曰:“夫田成氏于民也,私大斗斛區(qū)釜以出貸,小斗斛區(qū)釜以收之。齊嘗大饑,道旁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父子相牽而趨田成氏者不聞不生。故秦周②之民相與歌之。今田成氏之德而民之歌舞,民德歸之矣。故曰:‘其田成氏乎!’”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今為之奈何?”晏子對曰:“君何患焉?若君欲奪之,則近賢而遠不肖,治其煩亂,緩其刑罰,振貧窮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給不足,民將歸君,則雖有十田成氏,其如君何?”夫獵者,托車輿之安,用六馬之足,使王良佐轡,則身不勞而易及輕獸矣。令釋車輿之利捐六馬之足與玉良之御而下走逐獸則雖樓季之足無時及獸矣。托良馬固車,則臧獲③有余。國者,君之車也;勢者,君之馬也。夫不處勢以禁誅擅愛之臣,而必德厚以與天下齊行以爭民,是皆不乘君之車,不因馬之利,舍車而下走者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材料二:晏子聘于晉,叔向從之宴,相與語。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對曰:“此季世④也,吾弗知,齊其為田氏乎!”叔向曰:“何謂也?”晏子曰:“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齊舊四量:豆、區(qū)、釜、鐘。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巨矣。以家量貸,以公量收之。公積朽蠹,而老少凍餒;國都之市,屨賤而踴貴⑤。昔者般人戮民無時,文王慈惠,天下歸之,無私與,維德之授。今公室驕暴,而田氏慈患,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無獲民,將焉避?”叔向曰:“雖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罷弊,宮室滋侈,道殖相望;民聞公命,如逃寇仇;政在家門,民無所依,而君日不悛,以樂怕憂;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子曰:“然則子將若何?”叔向曰:“人事畢矣,待天而已矣!晉之公族盡矣?!?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注】①田成氏:即田成子,齊國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領(lǐng)。②秦周:齊城門名。③臧獲:奴婢。④季世:末世,衰亂之世。⑤屨賤而踴貴:正常人的鞋價格低廉,而受刖刑的人所穿的鞋價格昂貴。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釋車輿之利A捐B六馬之足C與D王良之御E而下F走逐獸G則雖樓季之足無H時及獸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與“不榖”同為古代君主、諸侯王的謙稱。B.振,賑濟之意,與《諫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振”意思不同。C.因,指依仗、憑借,與《鴻門宴》“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中的“因”意思相同。D.公室,春秋戰(zhàn)國時諸侯的家族,是國君的家庭成員,也指諸侯國的政權(quán)。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美好的河山,景公提出了后世誰能擁有的問題,晏子贊許景公考慮問題深遠,并對國家發(fā)展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B.齊國遭遇荒年,餓死了很多人,而投奔田成子的沒有聽說不能活下去的,撫恤百姓的事情使田成子深得民心。C.韓非子認為,君主治理國家就像打獵一樣,要善于運用好自己的“車”和“馬”,那么就能輕易地獲得獵物。D.對于晉國的現(xiàn)狀,叔向從軍事衰退、百姓窮困、宮室奢侈、君王沉溺逸樂等方面進行判斷,認為這種狀況無可挽救。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田成氏于民也,私大斗斛區(qū)釜以出貸,小斗斛區(qū)釜以收之。譯文:(2)昔者殷人戮民無時,文王慈惠,天下歸之,無私與,維德之授。譯文:14.從材料二來看,晏子和叔向?qū)Ω髯試野l(fā)展前景的認識有何相同之處?他們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2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謎暴不避強謂之力敵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并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表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轎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圣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材料二: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①事葛②,文王事昆夷③;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④事猛鬻⑤,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对姟吩疲骸诽熘?。于時保之?!蓖踉唬骸按笤昭砸?寡人有疾,寡人好勇?!睂υ唬骸巴跽垷o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愛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宋耐踔乱病N耐跻慌蔡煜轮?。“《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注]①湯,商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人。②葛,葛伯,葛國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③昆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國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貍鬻,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輕死以行禮A謂之勇B日誅暴C不避強D謂之力E故勇力之F立也G以行其禮H義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義理,指合于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與儒家“仁政”的施政主張相通。B.“旅”。指旅客,與《論語·先進·侍坐章》中“加之以師旅”的“旅”詢義不同。C.“安”為使動用法,與《諫太宗土思疏》中“知止以安人”的“安”用法相同。D.衡行,“衡”通“橫”,指惡人胡作非為,與“男兒本自重橫行”中的“橫”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晏子見齊莊公矜夸勇力,忽視道義,導(dǎo)致眾多社會問題,于是有理有據(jù)地進諫,可見晏子關(guān)心國政,且富有善于進諫的智慧和敢于直諫的勇氣。B.晏子具歷史的縱向眼光,借古夏桀、商紂因殘暴勇力,哪怕有推侈、大戲、費仲、惡來之類賢士,也終至衰亡,諷今以警示君王須遵圣王之德。C.孟子倡導(dǎo)的“交鄰國有道”,仁德之君雖國強,也能達觀地侍奉小國,不以強凌弱;智慧之君身處弱勢,能敬畏地侍奉大國,求生存發(fā)展之道。D.從晏子與孟子觀點來看,商湯既會用兵征伐,吞并他國,又能善待弱小國家,不恃強凌弱,兩種行為看似矛盾,其實統(tǒng)一于“仁”的思想根基。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4分)(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4分)14.兩文分別倡導(dǎo)怎樣的“勇”,反對怎樣的“勇”?(3分)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第一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宓子賤治亶父①,恐魯君之聽讒人,而令己不得行其術(shù)也。將辭而行,請近吏二人于魯君與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賤令吏二人書。吏方將書,宓子賤從旁時掣搖其肘。吏書之不善,則宓子賤為之怒。吏甚患之,辭而請歸。宓子賤曰:“子之書甚不善,子勉歸矣!”二吏歸報于君,曰:“宓子賤不可為書?!本唬骸昂喂剩俊睂υ唬骸板底淤v使臣書,而時掣搖臣之肘,書惡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辭而去也?!濒斁⒍鴩@曰:“宓子以此諫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亂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術(shù),必數(shù)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幾過!”遂發(fā)所愛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來,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決為之矣。五歲而言其要?!卞底泳粗Z,乃得行其術(shù)于亶父。三年,巫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于亶父見夜?jié)O者得則舍之。巫馬旗問焉,曰:“漁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對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魚也。所舍者,小魚也?!蔽遵R旗歸,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嚴刑于旁。敢問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嘗與之言曰:‘誠乎此者刑②乎彼。’宓子必行此術(shù)于亶父也?!狈蝈底又眯写诵g(shù)也,魯君后得之也。魯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備也。先有其備,豈遽必哉?此魯君之賢也。三月嬰兒,軒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鉞在后,弗知惡也;慈母之愛諭焉,誠也。故誠有誠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動也,又況于有血氣者乎?故凡說與治之務(wù)莫若誠。(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具備》)材料二:宓子治亶父。齊人攻魯,道亶父。始,父老請曰:“麥已熟矣,今迫齊寇,民人出自刈附郭者歸,可以益食,且不資寇?!比?,宓子弗聽。俄而,麥畢還乎齊寇。季孫聞之怒,使人讓宓子曰:“豈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熱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猶可,聞或以告,而夫子弗聽!”宓子蹴然③曰:“今年無麥,明年可樹。令不耕者得獲,是樂有寇也。且一歲之麥,于魯不加強,喪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創(chuàng)必數(shù)年不息?!奔緦O聞之,慚曰:“使穴可入,吾豈忍見宓子哉!”(節(jié)選自賈誼《新書·審微》,有刪改)【注】①宓子賤: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后文稱為“宓子”,曾擔任亶父宰。亶父:單父,在今山東菏澤單縣。

②刑:通“型”。③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10.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3分)巫馬旗短褐A衣弊裘B而往觀化C于亶父D見夜?jié)O者E得F則舍之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歸,在文中是“返回”的意思,與《大道之行也》中“女有歸”的“歸”的詞義不一樣。B.報,在文中表示“答復(fù),給回信”的意思,與《報任安書》中的“報”的詞義不一樣。C.鉞,斧狀兵器,多用于儀仗,也用于砍殺,《蘇武傳》“雖蒙斧鉞湯鑊”即指砍殺極刑。D.曾,在文中有“竟然”義,與《赤壁賦》“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的“曾”詞義一樣。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宓子賤通過對官吏“掣搖其肘”,意在諷勸魯君支持自己獨立進行決斷,以做對亶父有利的事情。B.宓子賤注重施行嚴刑約束,百姓就算在黑夜捕魚也不敢貪求多得,獨自做事也不會為非作歹。C.魯君雖后知后覺,但能及時醒悟自己一定多次干擾過宓子賤而及時改正,這正是他的賢明處。D.季孫質(zhì)疑宓子賤的做法,但宓子賤認為如果百姓有隨意據(jù)財為己有的想法,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傷害。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1)丘嘗與之言曰:“誠乎此者刑乎彼?!卞底颖匦写诵g(shù)于亶父也。(4分)(2)民人出自刈附郭者歸,可以益食,且不資寇。(4分)14. 在亶父,宓子賤為政有什么特點?請結(jié)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概括。

(3分)河南省開封市2024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螏煍】児珎砷T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弊郁~曰:“君未知戰(zhàn)。就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節(jié)選自《左傳·子魚論戰(zhàn)》)材料二: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蓖踉唬骸罢埪勂湔f?!睂υ唬骸坝H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輾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jù)九鼎,按圖籍,換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yè)也。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彼抉R錯曰:“不然。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不如伐蜀之完也?!被萃踉唬骸吧疲」讶寺犠??!弊淦鸨ナ?,十月取之,遂定蜀。(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司馬錯論伐蜀》)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既陳A而后B擊之C宋師D敗績E公傷F股G門官殲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愛,指憐憫,與《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中的“愛”詞義相同。B.三軍,古代指前軍、中軍、后軍,與現(xiàn)代陸、海、空三軍的意義不同。C.九鼎,傳說是大禹鑄造,象征九州;“一言九鼎”意思是一句話的分量象九鼎那樣重。D.長,指首領(lǐng),與《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中的“長”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宋襄公死守“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遷腐教條,不接受正確意見,以致貽誤戰(zhàn)機,宋軍大敗,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B.子魚在論戰(zhàn)中提出“明恥教戰(zhàn)”的軍事原則,展現(xiàn)了他透辟的軍事作戰(zhàn)理論,也批評了宋襄公的遷腐,條理清晰,痛快淋漓。C.秦國要進行軍事擴張,在朝廷上展開論辯,張儀主張伐韓,司馬錯主張伐蜀,二人各陳己見,最終秦王采納了司馬錯的策略。D.兩則材料都在論述戰(zhàn)略,材料一子魚認為作戰(zhàn)要抓住有利戰(zhàn)機,不能墨守成規(guī);材料二以司馬錯對張儀的駁斥來諷刺張儀見識淺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2)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14.材料二中,司馬錯和張儀的分歧點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10.(3分)CEG11.(3分)A12.(3分)D(“材料二以司馬錯對張儀的駁斥來諷刺張儀見識淺陋”有誤。)13.(8分)(1)(4分)強大的敵人,在地勢險要的地方?jīng)]能擺好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大意2分,“隘”“贊”各1分。)(2)(4分)最終秦國出兵攻打蜀國,經(jīng)過十個月的征討,奪取了那里的土地,終于平定了蜀國。(大意2分,“卒”“伐”各1分。)14.(3分)司馬錯主張伐蜀,伐蜀名利雙收,伐韓招致壞名聲,給國家?guī)砦kU;張儀主張伐韓,伐韓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霸業(yè),伐蜀興師勞眾,無名無利。(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zhàn)。宋軍已經(jīng)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河,請您下令進攻他們。”宋襄公說:“不行?!背能婈犎慷珊舆€沒有擺好陣勢,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說:“不行?!钡鹊匠娕藕昧岁噭菀院?,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jié)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wèi)官也被殺死了。宋國人都責(zé)備宋襄公。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不再傷害已經(jīng)受傷的人,不俘虜頭發(fā)花白的敵人。古時候領(lǐng)兵作戰(zhàn),是不憑借險要的地勢。我雖然是亡了國的殷商的后代,也不攻擊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弊郁~說:“您不懂得作戰(zhàn)的道理。強大的敵人,在地勢險要的地方?jīng)]能擺好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敵于險地而進攻他們,不也是可以的嗎?就這樣還怕不能取勝!當前具有很強戰(zhàn)斗力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該俘虜他,管什么頭發(fā)是否花白?使軍隊明白失敗是恥辱,教會他們作戰(zhàn),是為了消滅敵人。敵人受了傷,還沒有死,為什么不再殺死他們呢?不忍心再去殺死他們,就等于沒有殺傷敵人;憐憫年紀老的敵人,就等于向敵人屈服。軍隊是憑借有利條件來作戰(zhàn)的,鳴金擊鼓是用來助長聲勢、鼓舞士氣的。抓住有利的戰(zhàn)機,敵人處于困境時正好可以利用;既然聲勢壯大,充分鼓舞士兵的斗志,那么,攻擊未成列的敵人,也是可以的?!辈牧隙核抉R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戰(zhàn)事。司馬錯主張秦國先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先攻打韓國?!鼻鼗萃跽f:“我愿聽聽你的意見?!睆垉x回答說:“我們先跟魏、楚兩國結(jié)盟,然后出兵三川,堵住軒轅、緱氏山兩個通口,擋住屯留的路,這樣魏國和南陽就斷絕了交通,楚軍逼近南鄭,秦國的軍隊攻打新城和宜陽,這樣我們就兵臨東西周的城外,聲討周君的罪行,可以占領(lǐng)楚、魏兩國的土地。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不能解救,一定會交出九鼎和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圖和戶籍,假借周天子的名義來號令諸侯,天下沒有誰敢不聽我們的命令,這才是霸王之業(yè)。至于蜀國,那是一個西方邊遠之地、野蠻人當首領(lǐng)的國家。我們攻打蜀國,使士兵疲憊,使百姓勞苦,卻不能以此來建立名望;即使奪取了那里的土地,也不能獲得實際利益?!彼抉R錯說:“不是這樣的。蜀國是西邊偏僻的國家,以戎狄為首領(lǐng),而且有像桀、紂一樣的禍亂。如果用秦國的軍隊攻打蜀國,就如同用豺狼驅(qū)趕羊群一樣。得到蜀國的土地,能夠擴大秦國的疆域;得到蜀國的財富,能夠使百姓富足,雖是用兵卻不傷害百姓,并且又讓蜀國自動屈服。所以,秦國滅亡蜀國,而諸侯不會認為我們暴虐;取盡了蜀國的財富,諸侯也不會認為我們貪婪。這樣,我們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能名利雙收,還能得到除暴安良的好名聲。如果現(xiàn)在去攻打韓國,脅迫周天子,脅迫周天子必然招致惡名,而且也不能獲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不義的名聲。去進攻天下人都不希望進攻的地方,這是很危險的!不如先攻打蜀國,這才是萬全之計。”秦惠王說:“好的!我采納你的意見?!弊罱K秦國出兵攻打蜀國,經(jīng)過十個月的征討,奪取了那里的土地,終于平定了蜀國。河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學(xué)年度高三年級12月語文模擬試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武靈王平晝閑居,曰:“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狈柿x①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即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王其遂行之?!蓖踉唬骸肮讶朔且珊?,吾恐天下笑之??穹蛑畼?,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賢者戚焉。世有順我者,則胡服之功未可知也。”(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材料二: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無窮②,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qū)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國人皆不欲,公子成③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曰:“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jīng),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惫映稍侔莼自唬骸俺悸勚袊撸ベt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惫映陕犆?,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記》)【注】①肥義:趙國的國相。②無窮:自代郡出塞外,大漠數(shù)千里,故稱無窮。③公子成:趙武靈王的叔叔。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明德先論A于賤B而從政C先信于貴D故愿慕E公叔之義F以成G胡服H之功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其,文中表示祈使語氣,可譯為“還是”,與《燭之武退秦師》“吾其還也”中“其”用法相同。B.略,在文中是“征伐”的意思,與《六國論》“燕趙之君,始有遠略”中“略”的意思相同。C.微,在文中是“(假如)沒有”的意思,與《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中“微”意思相同。D.中國,在文中指“中原”,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中“中國”所指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趙武靈王想推行“胡服騎射”,又擔心遭到他人的譏諷和指責(zé)。國相肥義的一番分析使他消除了思想顧慮,堅定了改革決心。B.起初,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做法遭到了以其叔父公子成為代表的諸大臣的不贊成。C.趙武靈王派人對其叔父說“家聽于親,國聽于君”,言下之意是說:您雖是我的叔父,但是在國家大事上您必須聽我的。D.最終,公子成聽從了趙武靈王的命令,并賜給趙武靈王胡服,囑咐他第二天穿著胡服上朝。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狂夫之樂,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賢者戚焉。(2)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14.請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nèi)容,簡要概括趙武靈王在正式頒布改穿胡服的政令之前做了哪些工作。(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①武用兵而不為逆,并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圣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材料二: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①事葛②,文王事昆夷③;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④事獯鬻⑤,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睂υ唬骸巴跽垷o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薄啊稌吩唬骸旖迪旅瘢髦?,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保ü?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注]①湯,商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人。②葛,葛伯,葛爵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③昆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國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獯鬻,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15.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輕死以行禮A謂之勇B誅暴C不避強D謂之力E故勇力之F立也G以行其禮H義也16.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義理,指合于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與儒家“仁政”的施政主張相通。B.“旅”,指旅客,與《論語·先進·侍坐章》中“加之以師旅”的“旅”詞義不同。C.“安”為使動用法,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知止以安人”的“安”用法相同。D.衡行,“衡”通“橫”,指惡人胡作非為,與“男兒本自重橫行”中的“橫”不同。17.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晏子見齊莊公矜夸勇力,忽視道義,導(dǎo)致眾多社會問題,于是有理有據(jù)地進諫,可見晏子關(guān)心國政,且富有善于進諫的智慧和敢于直諫的勇氣。B.晏子具歷史的縱向眼光,借古夏桀、商紂因殘暴勇力,哪怕有推侈、大戲、費仲、惡來之類賢士,也終至衰亡,諷今以警示君王須遵圣王之德。C.孟子倡導(dǎo)的“交鄰國有道”,仁德之君雖國強,也能達觀地侍奉小國,不以強凌弱;智慧之君身處弱勢,能敬畏地侍奉大國,求生存發(fā)展之道。D.從晏子與孟子觀點來看,商湯既會用兵征伐,吞并他國,又能善待弱小國家,不恃強凌弱,兩種行為看似矛盾,其實統(tǒng)一于“仁”的思想根基。18.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19.兩文分別倡導(dǎo)怎樣的“勇”,反對怎樣的“勇”?(3分)10.B

D

F(涂黑三處及三處以下的,每涂對一處給1

分,錯處不扣分;涂黑超過三處

不得分)【解析】

正確斷句: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

11.B

【解析】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中的“略”意思是“謀略(計謀、策略)”。12.D

【解析】

王叔公子成“賜給趙武靈王胡服,囑咐他第二天穿著胡服上朝”表述

錯誤,應(yīng)是“趙武靈王賞賜胡服給王叔公子成,公子成第二天便穿著胡服上朝”。文中“乃

賜胡服”的主語是趙武靈王,而“明日服而朝”的主語是公子成。13.(1)狂狷的人覺得高興的事,聰明的人會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覺得高興的事,賢

明的人卻對此擔憂。(“知”“哀”“戚”各1

分,句意1分)(2)現(xiàn)在君王您舍棄這些,卻去仿效遠方蠻夷的服飾,這是改變傳統(tǒng)習(xí)俗,違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細考慮這件事!(“襲”“變古之道”“孰”各1分,句意1

分)14.①與國相肥義商議如何取得國人的支持。②派使者前往曉諭其叔父公子成。③親自

前往拜訪叔父公子成,向其當面解釋,取得他的支持。(每點1

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材料一:

趙武靈王平日里閑居,說:“現(xiàn)在我準備教導(dǎo)民眾穿著胡服練習(xí)騎馬射箭,國內(nèi)一定會

有人非議指責(zé)我。”肥義說:“我聽說,做事情猶豫不決就不可能成功,行動在即還顧慮重

重就絕不會成名?,F(xiàn)在大王既然下定決心背棄世俗偏見,那就一定不要顧慮天下人的非議了。

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見,成就偉大功業(yè)的人都不會去與眾人商議。愚

蠢的人在事情發(fā)生以后還看不明白,而聰明的人卻能在事情未發(fā)生之前就有所察覺,大王您

還是馬上按您的想法去付諸實施吧?!壁w武靈王說:“我不是對胡服騎射這件事有什么顧慮,

而是擔心天下人笑話我??襻娜擞X得高興的事,聰明的人會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覺得

高興的事,賢明的人卻對此擔憂。如果國人支持我的話,那么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辈牧隙?/p>

趙武靈王向北侵略中山國的土地,(大軍進攻)到了房子城,又來到代地,再向北進攻到了大漠之中,向西進攻到了黃河,登臨黃華頂峰。他與大臣肥義商量讓百姓穿胡人的短衣、

學(xué)習(xí)騎馬射箭,他說:“愚蠢的人會嘲笑我的舉措,但賢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

都嘲笑我,(我也要這樣做,)北方胡人的領(lǐng)地和中山國,我一定占有它!”于是他(帶頭)改穿胡服。國中的人都不想這樣做,公子成借口有病不來上朝。趙武靈王便派人前往說服他說:“家

事聽命于父母,國事聽命于國君?,F(xiàn)在我向世人倡導(dǎo)改變服裝,而叔父您不穿,我擔心天下

人會議論我。治理國家要有一定的章法,以對百姓有利為根本;從事政務(wù)有一定的原則,政

令得以執(zhí)行是最重要的。修明德行必須先讓百姓論議明白,而貫徹政令首先要使貴族信服奉

行,所以我希望能樹立叔父您為榜樣,來實現(xiàn)改穿胡服的功業(yè)?!惫映晒虬輧纱?,道:“我

聽說,中原是在古代先賢的教化下,用禮樂儀制,使遠方國家前來朝拜,是讓四方蠻夷學(xué)習(xí)

效法的地方?,F(xiàn)在君王您舍棄這些,卻去仿效遠方蠻夷的服飾,這是改變傳統(tǒng)習(xí)俗,違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細考慮這件事!”使者把他的這番話報告給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于是親自前往,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有

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F(xiàn)在(如果)沒有騎馬射箭的訓(xùn)練,用什么來堅守呢?早先中山國仰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的領(lǐng)地,俘虜我們的子民,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靠著祖先

神靈保佑,恐怕鄗城已經(jīng)失守了,對此先王深以為恥。因此我決心改變服飾,學(xué)習(xí)騎射,想

以此抵御四邊的威脅侵略,一雪中山國之恥。而叔父您一味因循中原的舊俗,憎惡改變服裝,這是忘記了鄗城的奇恥大辱,不是我所希望的呀!”公子成聽從了趙武靈王的命令,(趙武靈

王)于是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著胡服上朝。于是,趙武靈王正式頒布改穿胡服的政令,并且招納擅長騎馬射箭之人。(一)文言文閱讀(20分)15.BEG[(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16.B[“旅”,指軍隊,與“加之以師旅”中“旅”詞義相同。]17.B[推侈、大戲、費仲、惡來為勇力不義之徒,非賢士。]18.(8分)(1)卻只是憑借勇力在世上立身,那么,諸侯這樣行事國家就有危險,平民這樣行事家庭就受損害。[“徒”,只,1分;“立于世”,狀語后置還原,“立”,立身,1分;“匹夫”,平民百姓,1分;句意1分。](2)這話講得太高深了!(不過)我有個毛病,我喜歡勇武。[“言矣大哉”,主謂倒裝句還原,1分:“大”,高深,1分:“疾”,毛病,1分:句意1分。]19.(3分)①晏子倡導(dǎo)“禮義”之仁“勇”,反對欺凌違義之暴“勇”。②孟子倡導(dǎo)保境安民之大“勇”,反對敵一人之匹夫小“勇”。[3分。答對一點給2分,兩點給3分。]【參考譯文】材料一:齊莊公矜夸勇力,不實行道義。有勇力的人在國內(nèi)肆行無忌,同姓的顯貴不進善言,寵幸的近臣不勸諫過錯,所以晏子去見莊公。莊公說:“古代也有只憑借勇力就能在世上立身的人嗎?”晏子回答說:“我聽說過,奮不顧身實行禮叫做勇,誅伐兇暴不避豪強叫做力。所以勇力的樹立,是為了實行禮義。商湯、周武王起兵不能算作叛逆,兼并諸侯不能算作貪婪,因為這是符合仁義的準則的;誅伐兇暴不避豪強,消滅罪惡不怕人多勢眾,這是樹立勇力的行為。古代實踐勇力的人,是在實行禮義。如今在上位的沒有仁義的準則,在下位的沒有消滅罪惡誅伐兇暴的行為,卻只是憑借勇力在世上立身,那么,諸侯這樣行事國家就有危險,平民這樣行事家庭就受損害。從前夏朝衰微的時候,有推侈、大戲那樣的勇力之人;殷商衰微的時候,有費仲、惡來那樣的勇力之人。他們足行千里,徒手打死猛獸,憑著力氣被任用,欺凌天下諸侯,殺戮無罪之人,崇尚勇力,不顧禮義,因此桀、紂被滅掉,夏、商也衰亡了?,F(xiàn)在您矜夸勇力,不實行道義,有勇力的人在國內(nèi)肆行無忌,靠威武強橫立身,行為兇狠殘暴,同姓的顯貴不進善言,寵幸的近臣不勸諫過錯,違反圣賢君王的道德,卻步亡國之君的后塵。這樣做而能保全自身的,我沒聽說有過。”材料二:齊宣王問孟子:“同鄰國交往有原則嗎?”孟子回答:“有。只有仁德的國君才能做到以大國侍奉小國,因此歷史上就有了商湯王侍奉小葛國、周文王侍奉小昆夷的事。只有智慧明智的國君才能做到以小國侍奉大國,因此歷史上就有了周太王禮讓北方獯鬻、越王勾踐稱臣于吳王夫差的事。以大國侍奉小國的,是樂安天命的國君;以小國侍奉大國的,是敬畏天命的國君。樂安天命的國君能夠保有天下,敬畏天命的國君能夠保住他自己的國家。《詩經(jīng)》上說:“畏懼上天的威嚴,才能得到安定?!毙跽f:“這話講得太高深了!(不過)我有個毛病,我喜歡勇武?!泵献哟鸬溃骸按笸跽埐灰矚g小勇。按著劍、瞪著眼說:“他哪敢抵擋我!”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對付一個人罷了。大王請把小勇擴大開去!“《詩經(jīng)》上說:“文王勃然發(fā)怒,于是整軍備武,擋住侵犯莒國的敵人,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報答天下的期望?!边@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啊渡袝飞险f:“上天降生萬民,為他們設(shè)君主,立師長。要他們協(xié)助上天愛護百姓,天下有罪和無罪的,都有我在(處罰或安撫他們),天下誰敢超越它的本分?'有一個人橫行天下,武王就感覺到恥辱。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現(xiàn)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么百姓還唯恐大王不喜歡勇武呢!”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調(diào)研考試(八)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夫凡國博君尊者,未嘗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祿,則法必嚴以重之。夫國治則民安,事亂則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輕者失事實。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惡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祿而惡刑罰。上掌好惡以御民力事實不宜失矣然而禁輕事失者刑賞失也。其治民不秉法為善也,如是,則是無法也。故治亂之理,宜務(wù)分刑賞為急。治國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賞不分也。治國者,其刑賞莫不有分:有持以異為分,不可謂分;至于察君之分,獨分也。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賞。故曰:不待刑賞而民從事矣。(節(jié)選自《韓非子?制分》)材料二:封君列國,藉其門資,忘其先業(yè)之艱難,輕其自然之榮貴,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驕侈。離宮別館,切漢凌云,或刑人力而將盡,或召諸侯而共樂。陳靈則君臣悖禮,共侮徵舒①;衛(wèi)宣則父子聚鹿,終誅壽、朔。乃云為己思治,豈若是乎?內(nèi)外群官,選自朝廷,擢士庶以任之,澄水鏡以鑒之,年勞優(yōu)其階品,考績明其黜陟。進取事切,砥礪情深,或俸祿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舍。班條之貴,食不舉火;剖符之重,居惟飲水。南陽太守,弊布裹身;菜蕪縣長,凝塵生甑。專云為利圖物,何其爽歟!總而言之,爵非世及,用賢之路斯廣;民無定主,附下之情不固。此乃愚智所辨,安可惑哉?至如滅國弒君,亂常干紀,春秋二百年間,略無寧歲。次睢咸秩,遞用玉帛之君;魯?shù)烙惺?,每等衣裳之會??v使西漢哀、平之際,東漢桓、靈之時,下吏淫暴,必不至此。為政之理,可以一言蔽焉。(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論封建》)【注】①共侮徵舒:《左傳》載,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均與夏姬私通。三人曾在夏姬家飲酒,陳靈公指著夏姬的兒子徵舒對儀行父說:“他長得像你。”儀行父回答:“也像君王?!惫史Q“共侮徵舒”。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上掌A好惡B以御C民力D事實不宜E失矣F然而禁輕事G失者H刑賞失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事,是行事、辦事的意思,與成語“便宜從事”中的“從事”意思相同。B.藉,憑借,與《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中的“藉”的意思不同。C.擢,選拔,與《陳情表》中“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中的“擢”意思不同。D.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行治民、進賢、決訟、檢奸之職,可任免所屬掾史。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韓非子認為,嚴厲而符合常情的法制及其效力對于國君的統(tǒng)治至關(guān)重要,國君制定法律時應(yīng)考慮到民眾的喜惡,要做到刑賞得當。B.韓非子認為,如果君主刑賞不分,會導(dǎo)致國家的滅亡;即便是君主隨意區(qū)分刑賞,他統(tǒng)治下的百姓也會服從管理,國家也會大治。C.皇親國戚自以為生下來就應(yīng)享受榮華富貴,一代比一代驕奢淫逸,他們忘掉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因此即便他們想安定國家,也難以實現(xiàn)。D.材料二列舉陳靈侮辱徵舒、衛(wèi)宣子亂倫殺子以及“南陽太守”和“萊蕪縣長”為官清廉的例子,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君主的“為政之理”。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進取事切,砥礪情深,或俸祿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舍。譯文:14.兩則材料都談到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但論述的角度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DFH(原句標點為:上掌好惡以御民力,事實不宜失矣,然而禁輕事失者,刑賞失也。)11.C(B項,“相與枕藉乎舟中”的“藉”是枕著的意思。C項,“擢”也是選拔的意思,與文中的意思相同。)12.B(“即便是君主隨意區(qū)分刑賞,他統(tǒng)治下的百姓也會服從管理,國家也會大治”錯,原文是“治國者,其刑賞莫不有分:有持以異為分,不可謂分;至于察君之分,獨分也”,強調(diào)按照一定的標準區(qū)分。)13.(1)因此(明君統(tǒng)治下的)民眾都重視法制畏懼禁令,既希望不要因犯罪而受到懲罰,又不敢期待賞賜。(“是以”“重”“抵罪”各1分,句意1分)(2)(人們的)進取之心就會日益迫切,并經(jīng)常自我激勵,(多余的)俸祿分文不取,(他們的)妻兒也不去官署。(“切”“砥礪”各1分,句意2分)14.①材料一主要從法制的角度指出治理國家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以法治國,賞罰分明。②材料二主要從選拔任用官員的角度指出國家為政之道在于通過選拔來任用人才,通過考察官員的為官年數(shù)和勞績,考核官員的政績來授予相應(yīng)的官職。(第①點1分,第②點2分,意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材料一:凡是國土廣大、君主獨尊的,從來都是因為法制嚴厲而可以在天下達到令行禁止的。因此作為君主在劃分爵位、制定俸祿時,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重法原則。國家太平,民眾就安定;政事混亂,國家就危險。法制嚴厲符合人之常情,法禁松弛不符合社會實際。況且拼命出力是民眾固有的,他們的心理無非是想拼命出力去獲得渴望的東西;而民眾喜歡什么厭惡什么,是由君主一手控制著的,民眾喜歡的是利祿,厭惡的是刑罰。君主掌握民眾好此惡彼的心理來使用民力,不應(yīng)該違背實際情況。既然如此,那么法禁松弛,政事有失,正是由于刑賞不當。君主治理民眾不能掌握法度(除惡)務(wù)善,這樣情形一旦出觀,也就等于沒有法制了。所以根據(jù)國家治亂的原理,應(yīng)把致力于區(qū)分刑賞作為當務(wù)之急。要治理一個國家,沒有哪位君主不實行一定的法令,然而結(jié)果卻是存亡各異;君國滅亡,在于法令之中刑賞不分。要治理一個國家,沒有哪位君主實行刑賞時是不加區(qū)分的:然而有的所謂“區(qū)分”,是拿了不同標準進行區(qū)分,實際上這并不能稱為真正的區(qū)分;至于明察的君主的刑賞區(qū)分,則是按統(tǒng)一標準進行的區(qū)分。因此(明君統(tǒng)治下的)民眾都重視法制畏懼禁令,既希望不要因犯罪而受到懲罰,又不敢期待賞賜。所以說:不等到用刑用賞,民眾就都服服帖帖地做事了。材料二:被封的皇親國戚,憑借門第,忘掉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自以為生下來就應(yīng)享榮華富貴,無不一代比一代更驕奢淫逸。他們修筑的離宮別館,高聳入云。(他們)驅(qū)使民力為其效勞,召諸侯共同玩樂。(夏朝大臣)陳靈違背君臣之禮,和臣下一起侮辱皇子徵舒;衛(wèi)宣公違背父子之道,納子之妻,最終將兩個兒子殺死,還說自己想使國家安定,難道就這個樣子嗎?朝廷百官,都是經(jīng)過朝廷選拔出來的,提拔百姓并任用他們,由明鑒之人來考察他們,根據(jù)他們?nèi)温毜哪陻?shù)和勞績,給予其官職等級和品位,通過考核他們的政績,來明確他們官職的升降。(人們的)進取之心就會日益迫切,并經(jīng)常自我激勵,(多余的)俸祿分文不取,(他們的)妻兒也不去官署。有的因為珍惜柴薪,索性就吃干飯;有的感激朝廷的信任,只飲當?shù)刂?。羊續(xù)官為南陽太守,卻布衣裹身;范丹身為萊蕪縣令卻家貧如洗。如果說做官都是為了貪圖利祿,為什么他們就這樣清廉呢!總而言之,只要爵位俸祿不是世襲,任用賢才的路子就會很寬廣;百姓要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國君,他們就人心惶惶。這個道理是聰明的人和愚昧的人都懂得的,怎么會迷惑不解呢?至于像滅國弒君、敗壞綱紀一類的事,在春秋二百年間從來就沒有斷過。到睢水祭祀,就殺掉小國國君做祭品;魯國無道,莊公夫人姜氏私自與齊侯幽會??v然是西漢哀帝、平帝年間,東漢桓帝、靈帝之時,也不至于荒淫無道到這種程度。為政的道理可以用這句話加以概括。河南省項城市五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寢之臺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將孰有此?”晏子對曰:“其田成氏①乎!”景公曰:“寡人有此國也,而曰田成氏有之,何也?”晏子對曰:“夫田成氏于民也,私大斗斛區(qū)釜以出貸,小斗斛區(qū)釜以收之。齊嘗大饑,道旁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父子相牽而趨田成氏者不聞不生。故秦周②之民相與歌之。今田成氏之德而民之歌舞,民德歸之矣。故曰:‘其田成氏乎!’”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今為之奈何?”晏子對曰:“君何患焉?若君欲奪之,則近賢而遠不肖,治其煩亂,緩其刑罰,振貧窮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給不足,民將歸君,則雖有十田成氏,其如君何?”夫獵者,托車輿之安,用六馬之足,使王良佐轡,則身不勞而易及輕獸矣。令釋車輿之利捐六馬之足與玉良之御而下走逐獸則雖樓季之足無時及獸矣。托良馬固車,則臧獲③有余。國者,君之車也;勢者,君之馬也。夫不處勢以禁誅擅愛之臣,而必德厚以與天下齊行以爭民,是皆不乘君之車,不因馬之利,舍車而下走者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材料二:晏子聘于晉,叔向從之宴,相與語。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對曰:“此季世④也,吾弗知,齊其為田氏乎!”叔向曰:“何謂也?”晏子曰:“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齊舊四量:豆、區(qū)、釜、鐘。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巨矣。以家量貸,以公量收之。公積朽蠹,而老少凍餒;國都之市,屨賤而踴貴⑤。昔者般人戮民無時,文王慈惠,天下歸之,無私與,維德之授。今公室驕暴,而田氏慈患,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無獲民,將焉避?”叔向曰:“雖吾公室,亦季世也。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庶民罷弊,宮室滋侈,道殖相望;民聞公命,如逃寇仇;政在家門,民無所依,而君日不悛,以樂怕憂;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子曰:“然則子將若何?”叔向曰:“人事畢矣,待天而已矣!晉之公族盡矣。”(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注】①田成氏:即田成子,齊國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領(lǐng)。②秦周:齊城門名。③臧獲:奴婢。④季世:末世,衰亂之世。⑤屨賤而踴貴:正常人的鞋價格低廉,而受刖刑的人所穿的鞋價格昂貴。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釋車輿之利A捐B六馬之足C與D王良之御E而下F走逐獸G則雖樓季之足無H時及獸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與“不榖”同為古代君主、諸侯王的謙稱。B.振,賑濟之意,與《諫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振”意思不同。C.因,指依仗、憑借,與《鴻門宴》“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中的“因”意思相同。D.公室,春秋戰(zhàn)國時諸侯的家族,是國君的家庭成員,也指諸侯國的政權(quán)。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美好的河山,景公提出了后世誰能擁有的問題,晏子贊許景公考慮問題深遠,并對國家發(fā)展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B.齊國遭遇荒年,餓死了很多人,而投奔田成子的沒有聽說不能活下去的,撫恤百姓的事情使田成子深得民心。C.韓非子認為,君主治理國家就像打獵一樣,要善于運用好自己的“車”和“馬”,那么就能輕易地獲得獵物。D.對于晉國的現(xiàn)狀,叔向從軍事衰退、百姓窮困、宮室奢侈、君王沉溺逸樂等方面進行判斷,認為這種狀況無可挽救。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田成氏于民也,私大斗斛區(qū)釜以出貸,小斗斛區(qū)釜以收之。譯文:(2)昔者殷人戮民無時,文王慈惠,天下歸之,無私與,維德之授。譯文:14.從材料二來看,晏子和叔向?qū)Ω髯試野l(fā)展前景的認識有何相同之處?他們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10.AEG(每處1分,多涂不給分)11.C12.A13.(1)田成子對待民眾,私自增大斗、斛、區(qū)、釜等量器借出糧食,縮小斗、斛、區(qū)、釜等量器來回收糧食。(關(guān)鍵詞“私”“大”“貸”的翻譯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從前殷人殺戮百姓沒有休止,文王恩慈施惠,所以天下人歸附他,(文王)不私自給予,只是施行德政。(關(guān)鍵詞“戮”“歸”及賓語前置句式“維德之授”的翻譯各1分,句子大意1分)14.齊、晉處于衰敗之時,國家快到了盡頭。(1分)原因:不施仁政,不得民心。(2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材料一:齊景公和晏子在渤海游玩,登上柏寢的高臺,回頭眺望自己的國家,說:“真美啊!廣大宏闊,雄偉壯觀!后代誰能擁有這樣的國家?”晏子回答說:“大概是田成子吧!”景公說:“我擁有這個國家,你卻說田成子會擁有,為什么?”晏子回答說:“田成子對待民眾,私自增大斗、斛、區(qū)、釜等量器借出糧食,縮小斗、斛、區(qū)、釜等量器來回收糧食。齊國曾遇到特大荒年,路邊餓死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父子相攜歸向田成子的,沒有聽說不能活下去的。所以齊國國都秦周門外的老百姓都相聚歌唱。現(xiàn)在從田成子的恩德和民眾的歌舞來看,民眾的感激之情都歸田成子了。所以說:‘大概是田成子吧?!饼R景公流出了眼淚,說:“這不是太悲哀了嗎?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晏子回答說:“您擔憂什么呢?如果您想奪回它,就親近賢人,疏遠不賢的人,治理混亂的局面,放寬刑罰,救濟貧困的人,撫恤孤兒寡母,施行恩惠,資助缺衣少穿的人,民眾就會歸心于您,那么即使有十個田成子,又能把您怎么樣呢?”打獵的人,憑借車子的安穩(wěn),依靠六匹馬的腳力,用王良似的駕車能手幫助駕車,那么自身毫不費力就可以追上輕捷的野獸了?,F(xiàn)在丟掉車子的便利,舍棄六匹馬的腳力和王良的駕馭,下車跑著追逐野獸,那么即使是樓季那樣的快腿也沒有追上野獸的時候了。依靠良馬堅車,就是奴仆駕車追趕野獸,力量也會有余。國家好比君主的車,權(quán)勢好比君主的馬。不運用權(quán)勢來限制和處罰那些擅施仁愛的臣子,而一定要用深厚的仁德和臣下保持行動的一致以爭取民眾,這樣的做法,都像是不利用君主的車子,不依仗馬的便利,丟掉車子而下地跑路一樣。材料二:晏子出使晉國,叔向陪同宴飲,相互交談。叔向說:“齊國情況怎樣?”晏子回答說:“這是衰敗時期啊,我不能斷言,齊國大概將成為田氏的了吧?”叔向說:“您為何這么說?”晏子說:“國君拋棄他的百姓,百姓歸附了田氏。齊國長期使用四種量具:豆、區(qū)、釜、鐘。田氏有三種量具,都在齊國量具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個單位,鐘的容量便更大了。他用自家的量具標準向外借出糧食,用國家的量具標準回收。國家的貯藏都朽敗了,而百姓還挨餓受凍;國都的集市,正常人的鞋價格低廉而受刖刑的人所穿的鞋價格昂貴。叢前殷人殺戮百姓沒有休止,文王恩慈施惠,所以天下人歸附他,(文王)不私自給予,只是施行德政?,F(xiàn)在公室驕奢暴虐,而田氏恩慈施惠,百姓愛他像愛父母一樣,歸附他像流水歸向大海一樣,不得民心,怎能避免禍難呢?”叔向說:“雖然我們是公室,也到了衰敗之時。戰(zhàn)馬不拉戰(zhàn)車,公卿沒有指揮軍事的才能,戰(zhàn)車上沒有打仗的士兵,士兵的列隊沒有長官;百姓疲勞困敝,宮室更加奢侈,道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百姓聽到公室的命令,像逃避敵人一樣;國家的權(quán)柄落入權(quán)臣手中,百姓無所依托,而君王不思悔改,以逸樂逃避憂煩;公室的衰落,還有多少時日!”晏子說:“那么您怎么辦?”叔向說:“人事已盡了,等待天命罷了!晉的公族已到盡頭了?!焙幽鲜⌒抨柛呒壷袑W(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2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莊公奮乎勇力。不顧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謎暴不避強謂之力敵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并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表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轎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于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圣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材料二: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①事葛②,文王事昆夷③;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④事猛鬻⑤,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对姟吩疲骸诽熘?。于時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睂υ唬骸巴跽垷o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愛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宋耐踔乱病N耐跻慌蔡煜轮?。“《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節(jié)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注]①湯,商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人。②葛,葛伯,葛國的國君。葛國是商緊鄰的小國。③昆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國名。④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⑤貍鬻,當時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輕死以行禮A謂之勇B日誅暴C不避強D謂之力E故勇力之F立也G以行其禮H義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義理,指合于一定的倫理道德的行事準則,與儒家“仁政”的施政主張相通。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