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屆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重點名校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化學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圖所示四個圖象,分別對應四個過程,其中正確的是()A.恒溫條件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銨溶液中不斷加水B.向盛有未打磨氧化膜的鋁片的試管中加稀鹽酸C.向一定量稀鹽酸中逐滴加入pH=9的NaOH溶液D.分別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濃度的稀硫酸2.下列是人體中幾種體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強的是()A.膽汁(6.8﹣7.4) B.唾液(6.6﹣7.1)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3.下列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A.合成橡膠 B.合成纖維 C.塑料 D.棉花4.下列物質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質的是()A煤作燃料B用氫氣制鹽酸C氫氣作高能燃料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A B.B C.C D.D5.第一個通過實驗測定出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科學家是()A.阿伏伽德羅 B.道爾頓 C.門捷列夫 D.拉瓦錫6.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B.溶液上層的密度小,下層的密度大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就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無色、澄清的7.我國推廣食用的碘鹽是在食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鉀(KIO3),在碘酸鉀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A.59.3﹪ B.69.8﹪ C.64.1﹪ D.68.5﹪8.已知4FeS2+11O22Fe2O3+8X,則下列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O2與X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X屬于空氣污染物之一D.該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9.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 B.花生油 C.碳酸鈉 D.碳酸鈣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牛奶富含蛋白質B.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為防止水產品變質,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D.大米主要含淀粉,屬于糖類11.下列有關“守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跟原鎂帶的質量一定相等B.在反應Cu+4HNO3=Cu(NO3)2+2X↑+2H2O中的X的化學式是NOC.某純凈物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CO2、SO2和CO,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S、O元素D.加熱24.5gKClO3和8gMnO2的混合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27.7g,則O2的質量為4.8g12.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雜質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ACO2氣體HCl氣體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BKCl晶體K2CO3晶體加入稍過量的稀鹽酸,蒸發(fā)結晶CCO2氣體CO氣體點燃D鐵粉銅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過濾A.A B.B C.C D.D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油菜花開,滿野金黃,溫暖馨香。用分子觀點解釋聞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______。油菜花粉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鈣、鋅、鐵,這里的鈣、鋅、鐵指的是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單質”),油菜籽中富含的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是______。油菜種植需要磷肥,下列屬于磷肥的是______。A.KNO3B.Ca(H2PO4)2C.CO(NH2)2D.NH4HCO3選取優(yōu)良種子,是油菜籽豐收的基本保證。農業(yè)上通常用質量分數(shù)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取種子。現(xiàn)要配制100kg這種溶液,需要水______kg。14.下圖是X、Y、Z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根據(jù)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如果要配制相同濃度的Y、Z飽和溶液,需要把溫度控制在______℃。t1℃時,將X、Y、Z的飽和溶液都升溫到t3℃,溶液仍然飽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t3℃時,將X、Y、Z的飽和溶液都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15.電解水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表示氧原子,“O”表示氫原子。(1)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2)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3)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變化的實質_______________。16.“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式。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圖1中,“Fe”表示多種信息,如表示鐵元素、鐵單質,還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從微粒的角度說明圖2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如圖.請回答:①反應前后的物質中屬于單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在師生聯(lián)誼晚會上,化學老師表演了“吹氣生火”的魔術。用棉花將一種淡黃色的固體包裹其中,將一根長玻璃管插入棉花團中吹氣,稍后棉花團劇烈燃燒起來。同學們?yōu)榱私议_這個魔術的秘密,進行了如下探究。(相關信息)①淡黃色固體成分是過氧化鈉(Na2O2);②吹出的氣體主要成分有氮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③過氧化鈉與氮氣不反應;④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分析討論)根據(jù)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xiàn)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是(填“吸熱”或“放熱”)反應。(提出猜想)同學們發(fā)現(xiàn)燃燒后殘留固體呈白色,對該固體成分進行猜想:猜想Ⅰ:固體成分是Na2CO3,CO2參加反應。猜想Ⅱ:固體成分是NaOH,H2O參加反應。猜想Ⅲ:固體成分是,CO2和H2O均參加反應。(實驗探究)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用足量且潮濕的CO2氣體通入過氧化鈉粉末中,充分反應后,取白色固體于試管中配成溶液,設計實驗對猜想進行驗證。驗證Ⅰ: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有同學認為固體成分僅含有Na2CO3。驗證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大于7,有同學認為固體是NaOH。另外有同學認為此結論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驗證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產生,寫出反應方程式;然后向上層清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溶液呈紅色,驗證了猜想Ⅲ是正確的。(實驗反思)由驗證Ⅲ的結果可知,驗證Ⅰ的結論錯誤,因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18.根據(jù)如圖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采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是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______進.(選“b”或“c”)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該裝置與另一個可選用的裝置相比,其主要優(yōu)點是______.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蛋白質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材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在胃腸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基酸(化學式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種。請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1)蛋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2)其中各元素的質量比C:H:O:N:S=_____。(3)274g蛋基酸中,氮元素的質量是多少?_____(要求有過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B【解題分析】

根據(j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的影響因素;酸與金屬、金屬氧化物的反應過程;中和反應中溶液的pH的變化;金屬與酸反應的原理分析解答?!绢}目詳解】A、溫度不變,氯化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變化,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向盛有未打磨氧化膜的鋁片的試管中加稀鹽酸,開始與氧化鋁反應不產生氫氣,然后與鋁反應產生氫氣,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C、向一定量稀鹽酸中逐滴加入pH=9的NaOH溶液,最終溶液的pH<9,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D、消耗相同質量的等濃度的稀硫酸時,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題目點撥】本題是一道圖象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圖象。2、D【解題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強。3、D【解題分析】A、合成橡膠屬于三大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錯誤;B、合成纖維屬于三大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錯誤;C、塑料屬于三大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錯誤;D、棉花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正確。故選D。4、D【解題分析】

A、煤作燃料,是因為煤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其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B、用氫氣制鹽酸,是因為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氯化氫溶于水生成鹽酸,利用的是其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C、氫氣做高能燃料,是因為氫氣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其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符合題意。故選D。5、D【解題分析】

A、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羅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故A不正確;B、道爾頓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原子學說,故B不正確;C、門捷列夫在化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不正確;D、法國的拉瓦錫最早利用天平作為工具,用定量的方法測定并得出空氣的組成,故D正確。故選D。6、A【解題分析】

由一種或幾種物質溶于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溶液?!绢}目詳解】A.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如食鹽水中溶質只有食鹽,海水中溶質有許多種,選項正確;B.溶液是均一的,溶液上層的密度和下層的密度相同,選項錯誤;C.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混合物可能是溶液,選項錯誤;D.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選項錯誤。故選A。7、A【解題分析】試題分析:碘酸鉀(KIO3)中碘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59.3%。選A。考點: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點評: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是考試的重要考點,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8、B【解題分析】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從化學方程式4FeS2+11O22Fe2O3+8X看,反應前有8個硫原子,22個氧原子,4個鐵原子,反應后中有4個鐵原子,6個氧原子,因此8X中含有8個硫原子和16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SO2;【題目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以知道,O2與X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6:32=1:2;故A說法正確;B、根據(jù)分析可以知道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故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B說法錯誤;C、根據(jù)分析可以知道,X為SO2,屬于空氣污染物之一;故C說法正確;D、反應前硫化亞鐵中鐵元素化合價為+2,則硫元素化合價為-1,反應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為+4,所以該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故D說法正確;故選:B。9、C【解題分析】

A、泥沙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懸濁液,不符合題意;B、花生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乳濁液,不符合題意;C、碳酸鈉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符合題意;D、碳酸鈣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懸濁液,不符合題意。故選C?!绢}目點撥】溶液的概念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見,溶液是由一種或幾種物質(即溶質)和另一種物質(即溶劑)兩部分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應該說是至少由兩種物質組成;因為其中的溶劑雖然是一種,而溶質可以是多種的。10、C【解題分析】

A、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故A正確;B、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故B正確;C、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鮮,故C錯誤;D、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屬于糖類物質,故D正確;故選C.11、D【解題分析】

A、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的質量和氧氣的質量之和,故選項說法錯誤。

B、在反應Cu+4HNO3=Cu(NO3)2+2X↑+2H2O,反應前銅、氫、氮、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4、4、12,反應后的生成物中銅、氫、氮、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4、2、8,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NO2,故選項說法錯誤。

C、某純凈物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CO2、SO2和CO,CO2、SO2和CO中含有碳、硫、氧三種元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則某純凈物中一定含有碳、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D、加熱24.5gKClO3和8gMnO2的混合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27.7g,則O2的質量為24.5g+8g-27.7g=4.8g,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12、B【解題分析】

A、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B、K2CO3溶液能與稍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fā)結晶,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D、鐵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氣,銅粉不與稀硫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故選B?!绢}目點撥】除雜質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元素油脂B84【解題分析】

(1)分子在不斷運動,具有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中,接觸到了人的嗅覺細胞而聞到油菜花香;(2)物質由元素組成,物質中含有元素,油菜花里面含有的鈣、鋅、鐵指的是元素;油菜籽中富含菜籽油,菜籽油屬于油脂;(3)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A、C、D三個選項無磷元素,不屬于磷肥,B選項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4)溶質的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shù),溶液=溶質+溶劑,氯化鈉的質量為:100kg×16%=16kg,所以溶劑水的質量=100kg-16kg=84kg。14、t2ZY>Z>X【解題分析】

(1)根據(jù)溶解度曲線,t2時Y、Z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分數(shù)=,如果要配制相同濃度的Y、Z飽和溶液,需要把溫度控制在t2℃(2)根據(jù)溶解度曲線,X、Y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Z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1℃時,將X、Y、Z的飽和溶液都升溫到t3℃,Z有溶質析出,溶液仍然飽和(3)根據(jù)溶解度曲線,物質X、Y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將t3℃時X、Y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都有晶體析出,成為t1℃時的飽和溶液,而在t1℃時:Y的溶解度大于X,故飽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Y也大于X,而對于Z而言,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3℃降溫到t1℃,由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液中的溶質、溶劑質量都不變,故溶質質量分數(shù)也不變,而在t3℃時,物質Z的溶解度要小于t1℃時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故X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小,故若將t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是:Y>Z>X15、C2H2O2H2↑+O2↑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解題分析】

(1)在電解水時,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所以,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④③;故填:C;(2)該反應是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H2↑+O2↑;故填:2H2O2H2↑+O2↑;(3)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故填: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16、1個鐵原子H++OH-=H2O(或“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O22SO2+O22SO3【解題分析】

(1)“Fe”表示鐵元素、金屬鐵單質,還能表示1個鐵原子;(2)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化學反應的實質是:H++OH-=H2O(或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3)①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是O2和SO2,生成物是SO3,其中屬于單質的是O2;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O2+O22SO3。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分析討論】放熱,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驗證Ⅱ:可能有碳酸鈉存在;驗證Ⅲ: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實驗反思】NaOH【解題分析】試題分析:根據(jù)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xiàn)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的反應,CO2和H2O均參加反應,所以固體是Na2CO3和NaOH,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大于7,有同學認為固體是NaOH。另外有同學認為此結論是錯誤的,錯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