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語文第一單元2.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2紅燭2.3峨日朵雪峰之側2.4致云雀課后集訓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新教材2024版高中語文第一單元2.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2紅燭2.3峨日朵雪峰之側2.4致云雀課后集訓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新教材2024版高中語文第一單元2.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2紅燭2.3峨日朵雪峰之側2.4致云雀課后集訓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新教材2024版高中語文第一單元2.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2紅燭2.3峨日朵雪峰之側2.4致云雀課后集訓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新教材2024版高中語文第一單元2.1立在地球邊上放號2.2紅燭2.3峨日朵雪峰之側2.4致云雀課后集訓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2【基礎測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有些人認為,語言不夠“純凈”,是新詩的通病。然而將不同的因素①__________,而使之產生渾然一體的美感效果,是詩歌藝術的可貴之處。我們認為詩和說話并不能②__________。首先,詩是經驗的藝術化的表現(xiàn),不是日常會話的達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中雖已僵硬難用,但在藝術品中,經詩人的巧妙安排能“起死回生”。反之,一首新詩如果欠缺藝術的生命,則即便通篇不用一典,那種“純凈”也只是“一貧如洗”的代名詞罷了。說坦白些,在文學的國度中,新詩人們是帶點貴族氣質的。我們寧愿自己的作品成為滯銷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為暢銷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一旦超越了起碼的“純凈”之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意境,用白話表現(xiàn)起來太直接、太啰唆,改用文言則可保持③__________的距離,這是因為使用文言宜于表現(xiàn)莊重、優(yōu)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藝術當然也追求和諧,但那應該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諧。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諧的整體,愈能顯示作者藝術的精湛。愿“純凈主義”的信奉者多想一想。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敬鸢浮?示例)①熔于一爐(或:融為一體)②等量齊觀③恰到好處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一個單句??筛淖冋Z序或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吭谌粘I钪幸呀┯搽y用的文言在藝術品中經詩人的巧妙安排能“起死回生”。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敬鸢浮勘揪浒巡槐淮蠖鄶?shù)人欣賞卻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比作“滯銷的奢侈品”,把一時很受歡迎但藝術價值很低的作品比作“暢銷的牙膏”,形象生動地表明了新詩人們“帶點貴族氣質”的藝術追求。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5題。固態(tài)細柱狀蠟燭大約出現(xiàn)在東漢末期,稀少昂貴,屬豪奢之物,因此當時“燭”并未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常見意象。直到唐宋,①____________________,詩歌中才出現(xiàn)了大量有關“燭”的描寫,其中“燭影搖紅”更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典型場景,烘托良宵熱烈喜慶的氛圍?!都t燭》既繼承了古典詩詞中“紅燭”熱烈的情感象征,②____________________,聞一多先生在詩中坦露矛盾、痛苦和掙扎的出心世界,使“紅燭”這一意象不再拘泥于個體的歡喜與小情小愛,而升華至“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的犧牲精神。如果說聞一多詩歌的愛國思想承自屈原,那么他注重對詩歌語言反復錘煉的寫詩態(tài)度,③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二月廬漫記》中就有他讀杜的心得,留美時他的書架上、桌上、床上擺放的都是杜甫和陸游的詩集,在《唐詩雜論》中他更是贊美杜甫為“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4.余光中說:“古典的影響是繼承,但必須奪胎換骨。”譬如聞一多的“紅燭”,既有繼承又有變化。下列詩句中加點的意象不能體現(xiàn)這一點的一項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徐志摩《再別康橋》)B.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晴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C.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張棗《鏡中》)D.千竿竹子/擁擠著立在一方田里,/碧青的,鮮綠的,——/這是生命的光,/青春的吻所留的潤澤呀(劉延陵《竹》)【答案】B【解析】B.“北冰洋”是具有時代感的全新的意象,沒有體現(xiàn)對傳統(tǒng)的繼承。其他三個意象既有對傳統(tǒng)的繼承,又有詩人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5.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敬鸢浮?示例)①蠟燭在日常生活里開始普及(或:隨著制燭工藝的發(fā)展)②又體現(xiàn)出新的精神內涵(或:蘊含了個人情感)③則承自杜甫(或:與杜甫的影響密不可分)【閱讀提升】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6—7題。七子之歌聞一多澳門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香港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6.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七子之歌·澳門》前四句,節(jié)奏逐漸加快,語氣變得激越,這種變化帶有很濃的感情傾向。B.組詩運用反問、比擬、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強化了詩歌的意蘊,增強了藝術感染力。C.這組詩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為時而作,為事而作”,重在敘事,緣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D.“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這兩句詩既傾訴了澳門被外敵擄走的經歷,也與下文中的“三百年來”相照應。【答案】C【解析】“重在敘事,緣事而情”分析錯誤,應該是“重在抒情”。7.兩節(jié)詩的尾句都是“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樣的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答案】①凸顯本詩的主題。突出了澳門、香港等回歸祖國懷抱的強烈愿望,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②單看一首詩,“母親”出現(xiàn)兩次,而綜合看兩首詩,都以這句話結尾,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讓讀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戀著祖國母親的澳門、香港形象。③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具有強調和一唱三嘆的作用。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8—10題。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秋天棲息在農家里。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蓬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游戲在漁船上。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8.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營造了清靜的意境,寫出了秋之靜美怡然。B.“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寫農人把鐮刀掛在房檐上,回味著剛剛經歷過的喜悅,享受著悠閑的時光。C.“向江面的冷霧撤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寫出了漁人因為捕到的魚少而懊惱。D.“蘆蓬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意為江面蕩漾著晨霧,漁人輕搖著船槳,寫出了朦朧美?!敬鸢浮緾【解析】“漁人因為捕到的魚少而懊惱”于文無據(jù),詩歌主要體現(xiàn)嫻靜、松弛的氛圍。9.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的第一節(jié),本是寫農人,卻只寫了伐木聲、鐮刀、背簍、瓜果等,這更能體現(xiàn)農人豐收后的安然自得的心態(tài)。B.詩歌的第二節(jié)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漁人和自然的親近和諧,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C.詩歌前兩節(jié)以寫景為主,第三節(jié)以寫情為主,景色又被情感浸潤,層層展開,情景交織,意境深遠。D.“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夢寐”一詞寫出了牧羊女因笛聲消失而產生的一絲憂愁,略帶甜蜜的清愁?!敬鸢浮緽【解析】詩中無夸張手法。10.這是一首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