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T9.1-2023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_第1頁
DB4101T9.1-2023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_第2頁
DB4101T9.1-2023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_第3頁
DB4101T9.1-2023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_第4頁
DB4101T9.1-2023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 第1部分:通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310CCSA90

4101鄭 州 市 地 方 標 準DB4101/T9.1—2023DB4101/T9.1—2019120232023112920240229鄭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4101/T9.1DB4101/T9.1—2023DB4101/T9.1DB4101/T9.1—2023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2反恐怖防范原則 3反恐怖防范類別 3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 4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 11反恐怖防范應急響應 12監(jiān)督檢查與整改 13附錄A(規(guī)范性)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分級 15附錄B(規(guī)范性)反恐怖工作督導檢查表 24附錄附錄C(規(guī)范性)鄭州市反恐怖防范監(jiān)督檢查整改通知書 25參考文獻 26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DB4101/T9《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的第1部分。DB4101/T9已經發(fā)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則;——第2部分:地鐵;——第3部分:公共供水;——第4部分:中小學、幼兒園;——第5部分: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本文件代替DB4101/T9.1-2019《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與DB4101/T9.1-2019相比,除編輯性改動以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將“省會鄭州”更改為“鄭州市”(C,2019C);更改了反恐怖防范術語的定義(3.1,20193.1);將術語“反恐怖防范重點目標”更改為“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3.6,2019d)刪除了3.6、3.8(見2019版的3.6、3.8);將“反恐怖防范目標的管理單位”更改為“重點目標管理單位”(4.2、4.3,2019更改了“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具體劃分類別”(5.1.1,20195.1.1);(5.1.2A,20195.1.2增加了確定重點部位的要求(5.2.1);更改了人防管理制度的要求(6.1.3.3c)、e)、f),20196.1.3.3c)、e)、f))。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鄭州市反恐怖防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ZZTC01)提出并歸口。本文件于2109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II反恐怖防范管理規(guī)范第1部分:通則范圍本文件適用于鄭州市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特定反恐怖防范管理有特殊要求的,從其規(guī)定。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887計算機場地通用規(guī)范GB2890呼吸防護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GB/T16556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GB17565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GB/T28181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系統(tǒng)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16556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GB17565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GB/T28181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系統(tǒng)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30147安防監(jiān)控視頻實時智能分析設備技術要求GB/T30148安全防范報警設備電磁兼容抗擾度要求和試驗方法GB50089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設計安全標準GB50161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guī)范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94入侵報警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95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526公共廣播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502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規(guī)范GA69防爆毯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576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GA/T594保安服務操作規(guī)程與質量控制GA/T644電子巡查系統(tǒng)技術要求GA/T761停車庫(場)安全管理系統(tǒng)技術要求GA871防爆罐GA883公安單警裝備強光手電GA1016槍支(彈藥)庫室風險等級劃分與安全防范要求GA/T1093出入口控制人臉識別系統(tǒng)技術要求1GA/T1302停車服務與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反恐怖防范(人力防范(人防)具有相應素質的人員有組織的防范、處置等安全管理行為,簡稱人防。[來源:GB50348—2018,2.0.2]實體防范(物防)(構[來源:GB50348—2018,2.0.3]電子防范(技防)的防護手段,簡稱技防。[來源:GB50348—2018,2.0.4]反恐怖防范系統(tǒng)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在日常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一般性、常規(guī)性措施的反恐怖防范。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或應對恐怖事件時,采取加強性措施的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實施安全防范的系統(tǒng)操作、管理、維護和響應報警事件的人員和隊伍。危險物品2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鄭州市各級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成員單位、工作聯系單位和其他有關部門。反恐怖防范原則反恐怖主義工作在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統(tǒng)一指揮和協調指導下,應遵循“實事求是、公正公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應建立反恐怖防范系統(tǒng),落實反恐怖主義工作專項經費保障,配備、更新防范和處置設備、設施。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是反恐怖防范的主體,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應進行反恐怖防范指導、協調和檢查,重點目標的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應實施反恐怖防范指導、檢查、監(jiān)督。反恐怖防范類別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具體劃分類別如下:——駐華外事外交機構;——城市中心廣場;——標志性建筑物;——駐華外事外交機構;——城市中心廣場;——標志性建筑物;——監(jiān)獄、公安監(jiān)管場所;——通信設施;——傳媒設施;——石油石化;——發(fā)電供電;——核設施;——城市供水;——城鎮(zhèn)燃氣;——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及部分民航設施;——鐵路;——城市公共交通;——汽車客運站;——港口碼頭;——航運樞紐;——通航建筑物;——公路橋梁隧道;——水利設施;——學校、幼兒園;——旅游景區(qū);3——旅游飯店;——文體場館;——衛(wèi)生健康;——貨幣發(fā)行及數據處理中心;——商業(yè)中心;——會展場所;——口岸;——宗教活動場所;——國防軍工單位;——槍支彈藥庫及生產廠;——民用爆炸物品庫及生產廠;——煙花爆竹庫及生產廠;——危險化學品庫及生產廠;——核技術利用單位;——大型活動;——其他。重點目標根據政治敏感性、社會影響力、人員密集度、規(guī)模體量、現實風險點、目標脆弱性以及遭襲后果嚴重程度等因素,分為一級(Ⅰ級)、二級(Ⅱ級)、三級(Ⅲ級)3(A)。各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制定行業(yè)分則時可結合本行業(yè)特點依據上述分類劃分。反恐怖防范重點部位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應根據其實際情況以及對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有顯著影響的部位確定為反恐怖防范重點部位。反恐怖防范重點部位包括:人員活動區(qū)域:人員密集區(qū)域、參觀區(qū)、食堂等;控制區(qū)域:監(jiān)控中心、信息中心,供水、供氣、供電、供油、供熱及通訊、通風、空調控制區(qū)域、寄遞物品收發(fā)處、門衛(wèi)處等;重要物品存放區(qū)域:危險物品存放區(qū)域;其它區(qū)域:停車場(庫)、停機坪及行業(yè)特殊管理區(qū)域等。反恐怖防范等級反恐怖防范等級分為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和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根據恐怖活動現實威脅情況、危險程度及采取防范措施的不同要求從低到高劃分為三個等級,依次為:三級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以下簡稱三級非常態(tài)),是在特殊時期(重大節(jié)日、重要時段等)采取加強性措施的反恐怖防范;二級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以下簡稱二級非常態(tài)),是在可能發(fā)生恐怖襲擊事件情況下采取有針對性、加強性措施的反恐怖防范;一級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以下簡稱一級非常態(tài)),是在即將發(fā)生恐怖襲擊事件情況下采取特殊性、針對性、加強性措施的反恐怖防范。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4人防人防組織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應設置或確定與承擔反恐怖防范任務相適應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機構,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列入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的單位,原則上應設置包括承擔反恐怖防范在內的安全任務相適應的安保機構,配備專職安保人員。人防配置表1人防配置表序號項目配置要求設置標準一級目標二級目標三級目標1反恐怖防范工作機構組織健全、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應設應設應設2反恐怖防范第一責任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應設應設應設3反恐怖防范責任部門安保部門兼任或獨立設置應設應設應設4安保力量技防崗位監(jiān)控中心,技防設施操作、值守監(jiān)看、處置管理應設應設應設5固定崗位指揮管理、門衛(wèi)、安檢與處置應設應設應設6巡邏崗位出入口、周界、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7機動崗位備勤應設應設宜設人防管理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應建立與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職能部門的防范與應急聯系,實現情報信息的實時報送、更新、交互和對接。重點目標管理單位應建立實施人防管理制度,并建立相應臺帳。人防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安全背景審查與行為評估制度。對重要崗位人員實行安全背景審查,并適時對其行為進行評估;對有不適合情形的人員,應調整工作崗位,并通報公安機關;門衛(wèi)與寄遞物品管理制度。對通過出入口的人員、車輛進行登記檢查,加強寄遞物品驗視、簽收和登記管理;巡查與安檢制度。確定出入口、周界、重要部位的巡查路徑和方式,明確值守、巡查的要求和措施,確定安檢設備的使用位置和啟用規(guī)范;三級重點目標巡邏周期應≤24h,二級重點目標巡邏周期應≤12h,一級重點目標巡邏周期應≤4h;值守監(jiān)看和運維制度。做好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值守監(jiān)看、信息保存使用,定期開展各技防系統(tǒng)的運行維護檢查,保障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5教育與培訓制度。對安保力量及員工進行反恐怖防范知識、技能的教育培訓;三級重點目標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反恐怖防范教育培訓,二級重點目標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反恐怖防范教育培訓,一級重點目標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反恐怖防范教育培訓;應急演練制度。三級重點目標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反恐怖防范應急演練,二級重點目標每半年檢查與督察制度。每年開展反恐怖防范措施和技防、物防設備(設施)的檢查和督察應不少于一次;考核與獎懲制度。定期對安保力量及相關員工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進行考核、獎懲;風險評估制度。根據恐怖主義活動形勢,結合本單位實際,在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指導下,適時對本單位遭受恐怖襲擊的風險進行評估。安保要求安保力量反恐怖防范目標安保力量應符合反恐怖防范工作需要,同時還應符合以下要求:GA/T594熟悉反恐怖防范目標地理環(huán)境、消防通道和各類疏散途徑;應對反恐怖防范目標相關涉恐突發(fā)事件,配合職能部門工作;其他需承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6.1.4.2.126.1.4.2.12表2安保基本裝備配置表反恐怖防范目標安保裝備的配置應符合以下要求:個人裝備按在崗值班人數配備,公用裝備結合安保崗位據實配備;裝備佩戴和放置應按快速高效的原則,公用裝備應按重要部位的設置和崗位設置實行分散布點,便于快速領用。物防物防組成反恐怖防范目標物防包括防沖撞裝置、實體防護設施和應急用品等。物防配置反恐怖防范目標物防應按表3的要求配置。6序號項目裝備設置標準一級目標二級目標三級目標1個人裝備對講機、保安防衛(wèi)棍、強光手電、防刺服、防割手套應設應設應設2公用裝備應急照明燈、約束叉、盾牌、手持金屬探測儀、保安防衛(wèi)棍、防爆罐(毯)應設應設應設表3物防配置表序號項目配置區(qū)域或位置設置標準一級目標二級目標三級目標1防沖撞裝置主要出入口(無實體防護屏障)應設應設宜設2實體防護設施護門或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監(jiān)控中心出入口應設應設應設3域應設應設應設4重要物品存放區(qū)域應設應設應設5圍墻或柵欄周界應設應設宜設6實體墻(區(qū)域員疏散通道、出入口緩沖區(qū)、緊急避險區(qū)等區(qū)域應設應設應設7應急用品空氣呼吸器重要部位入口處應設應設應設8防爆罐(毯)重要部位入口處應設應設應設9防毒面具重要部位入口處或保安裝備存放處應設應設應設10毛巾、口罩各工作區(qū)域應設應設應設11行包寄存設施出入口附近,距離重要部位>30m宜設宜設宜設物防要求物防要求反恐怖防范目標物防所采用的防護器材與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結合反恐怖防范目標安保實際情況,應采用減速板、自動伸縮門、起落桿、升降式防沖撞柱、石墩等防沖撞裝置;GB17565GA/T75GA576GA/T75GA883GB/T16556GA871GA69GB2890實體圍墻或柵欄應符合以下要求:實體圍墻的結構應堅固,一般采用鋼板網、鋼筋網、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等結構形式;鋼柵欄的設置應符合消防的有關規(guī)定;具體要求依據國家法規(guī)和國家現行工程建設標準及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反恐怖防范工作實際情況確定。技防6.3.1技防組成7(庫管理系統(tǒng)、技防配置反恐怖防范目標技防應按表4的要求配置。表4技防配置表序號項目配置區(qū)域或位置設置標準一級目標二級目標三級目標1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高清視頻探頭區(qū)域全封控,重點全覆蓋應設應設應設2感知功能視頻探頭人口密集區(qū)域、重要進出口應設宜設宜設3控制、記錄、顯示裝置監(jiān)控中心應設應設應設4視頻智能分析系統(tǒng)監(jiān)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應設應設宜設5人像身份比對系統(tǒng)監(jiān)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應設應設宜設6入侵報警系統(tǒng)入侵探測器周界應設應設應設7空調控制區(qū)域應設應設應設8重要物品存放處應設應設應設9危險物品存放處應設應設應設10一鍵報警系統(tǒng)區(qū)域應設應設應設11監(jiān)控中心應設應設應設12報警控制器監(jiān)控中心及相關的獨立設防區(qū)域應設應設宜設13終端圖形顯示裝置監(jiān)控中心應設應設宜設14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人像識別、門禁裝置空調控制區(qū)域應設應設宜設15重要物品存放處應設應設宜設16危險物品存放處應設應設宜設17監(jiān)控中心應設應設宜設18機動車牌照識別系統(tǒng)出入口、重點部位應設應設宜設19身份證驗證系統(tǒng)出入口、重點部位應設應設宜設20停車場(庫)管理系統(tǒng)停車場(庫)應設應設宜設21公共廣播系統(tǒng)區(qū)域全覆蓋應設應設宜設22無線通信對講指揮調度系統(tǒng)區(qū)域全覆蓋應設應設宜設88表4技防配置表(續(xù))序號項目配置區(qū)域或位置設置標準一級目標二級目標三級目標23電子巡查系統(tǒng)出入口應設應設宜設24周界應設應設宜設25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26無人機防御系統(tǒng)重要部位應設宜設宜設27防爆安檢系統(tǒng)X射線安全檢查裝置出入口或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28通過式金屬探測門出入口或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29液體檢查裝置出入口或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30通道式綜合信息感知門出入口或重要部位應設應設宜設31人員密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人口密集區(qū)域、重要進出口應設應設宜設32通訊顯示記錄系統(tǒng)服務、咨詢電話、總機應設應設宜設33監(jiān)控中心——應設應設宜設技防要求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a)應符合GB50348、GB50395、GB55029、GB/T28181、GB/T30147、GB/T30148、GA/T75、GA/T1093的要求;1080P,SDI(串行數字接口)BNC(同軸模擬接口)、光纖接口、無線接口等輸出端口,槍機間距根據采用監(jiān)控探頭景深確定,道路、橋梁、75m所有視頻監(jiān)控(含圍界)應由統(tǒng)一的基礎平臺進行管理,為平臺對接預留千兆以上接口;90d;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廣場、步行街、體育場、會展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安裝高清高點視頻監(jiān)控探頭;WIFIRFID(射頻)采集等提供支撐;視頻監(jiān)控范圍內的報警系統(tǒng)發(fā)生報警時,應與該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聯動使用,輔助照明燈光應滿足視頻系統(tǒng)正常攝取圖像的照度要求;2h,報警系統(tǒng)持續(xù)工作2h。入侵報警系統(tǒng)9入侵報警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a)應符合GB12663、GB50348、GB50394、GB55029、GA/T75的要求;在周界入侵報警系統(tǒng)中選擇紅外對射、光纖震動、電子圍欄等方式,根據實際可單獨或組合使用;在出入口、要害部位、安檢區(qū)、人員密集區(qū)域等處安裝“一鍵式”報警按鈕,與就近公安機110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GB50348、GB50396、GB55029、GA/T75對需要控制的通行門、各類出入口通道按各種不同的客戶對象及準入級別,采取門禁、人像識別等方式,對其進、出通行實時控制與管理,并應具有報警功能;系統(tǒng)處理裝置對系統(tǒng)中的信息能自動記錄、打印、存儲,有防篡改和防銷毀措施及密碼系統(tǒng),能與電子巡查、入侵報警、視頻安防系統(tǒng)及安全管理系統(tǒng)聯動。停車場(庫)管理系統(tǒng)停車場(庫)管理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GB50348、GB50396、GB55029、GA/T761、GA/T75、GA/T1302對停車場(庫)的車輛通行道口實施自動電子起落桿進行出入控制、監(jiān)視、行車信號指示、車位顯示、車輛統(tǒng)計、停車管理及車輛防盜報警等綜合管理。對特定車輛加裝電子標簽,在停車場(庫)安裝識別天線,對進出停車場(庫)的車輛實現智能管理,與安全管理系統(tǒng)聯動;停車管理平臺采集進、出車輛車牌等數據接入全市靜態(tài)交通管理綜合分析系統(tǒng)。公共廣播系統(tǒng)公共廣播系統(tǒng)應符合GB50526的要求。電子巡查系統(tǒng)電子巡查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GB50348、GB55029、GA/T644、GA/T75(是否準時、是否遵守順序等)進行監(jiān)督、記錄,并能對意外情況及時報警;可獨立設置,也可與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或入侵報警系統(tǒng)或安全管理系統(tǒng)聯合設置及聯動。無人機防御系統(tǒng)無人機防御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應配備使用符合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要求的無線電技術阻斷類無人機防御裝備;應充分考慮反恐怖防范目標自身特點,以及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的輻射、通訊干擾、二次傷害等因素;干擾、截控、捕獲、摧毀類反無人機裝備的配備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防爆安檢系統(tǒng)防爆安檢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要求:10GB50348、GB15210、GA/T75對規(guī)定的爆炸物、武器或其它違禁物品、禁止攜帶液體進行實時、有效的探測、顯示、記錄和報警。系統(tǒng)探測率、誤報率和人員物品的通過率應能滿足要求;在機場、火車站、長途車站、廣場、體育場、會展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要出入口安裝通道式綜合信息感知門。人員密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中心監(jiān)控中心應符合以下要求:GB50348、GB2887、GA/T75實現各安保系統(tǒng)集成聯動,具有相應信息處理能力、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實現對系統(tǒng)操作員的管理、系統(tǒng)狀態(tài)顯示、系統(tǒng)控制、預案處置、事件記錄查詢及報表生成等功能。其他要求WIFI反恐怖防范目標的技防系統(tǒng)建設和改造,應報請公安機關組織驗收。配套要求警務用房根據需要設立警務用房,一般不少于1間,每間面積不少于15㎡,接入公安網、互聯網、視頻網、電話。視情預留應急處突力量前置備勤用房。無線應急通信按照確保建筑物地面、地下,樓內、樓外,公安、消防350M無線通信暢通、無盲區(qū)要求,完善配(隧道V電源。應急救援疏散通道、區(qū)域非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11三級非常態(tài)應在符合第6章(常態(tài)反恐怖防范)的基礎上,同時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安保部門負責人帶班組織防范工作;30%;檢查各類防范、處置裝備和設施;加強出入口控制和重點部位的巡視、值守,保持通信聯絡暢通;加強區(qū)域內人員、車輛、物品的安全檢查;聯系屬地職能部門指導防范工作;根據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職能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防范措施。二級非常態(tài)應在符合7.1(三級非常態(tài))的基礎上,同時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單位負責人帶班組織防范工作;50%;各類防范、處置裝備、設施處于待命狀態(tài);保持有線、無線通訊暢通,專人收集、通報情況信息;1啟動防機動車阻擋裝置,嚴禁外部車輛進入;聯系屬地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派員指導或參與反恐怖防范工作。一級非常態(tài)應在符合7.2(二級非常態(tài))的基礎上,同時采取以下工作措施:24h100%;啟動反恐怖防范應急預案,裝備、力量、保障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224h控制出入口,對無關工作人員進行疏散,轉移重要信息、物資;主要出入口設置障礙,嚴密監(jiān)視內外動態(tài);對目標區(qū)域進行全面、細致檢查;配合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職能部門開展工作。反恐怖防范應急響應組織機構應急預案遵循“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處置”的原則,反恐怖防范目標應加強反恐應急機制建設,制定反恐怖防范應急預案,形成預案體系。預案應包括目標概況、風險分析、指導思想、編制依據、工作原則、組織機構、應急指揮體系12((背景審查記錄(路線(設備分布應急演練反恐怖防范目標應結合實際、立足實戰(zhàn),以減少危害為目標,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為核心,有計劃、有重點的組織開展反恐怖防范應急演練,做好演練評估工作。反恐怖防范目標應積極參與由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組織開展的反恐怖防范聯合應急演練,提高協調聯動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聯合應急演練每年應不少于一次。應急處置反恐怖防范目標遭受恐怖襲擊或危害時,應按照應急預案規(guī)定的程序第一時間進行現場先期處置、控制,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預防次生、衍生災害事故發(fā)生。應向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報告,可要求參加反恐聯合指揮部,啟動反恐怖防范應急響應。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聯動協調,高效統(tǒng)一部署,調集應急隊伍、運用反恐裝備參與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恐怖襲擊產生的危害和損失。監(jiān)督檢查與整改監(jiān)督檢查一般原則建立鄭州市、縣(市)區(qū)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和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三個層面的反恐怖防范監(jiān)督檢查機制。組織實施監(jiān)督檢查工作履行審批程序后組織開展,一般采取“檢查—通報—整改—復查—再通報”的工作模式,涉及嚴重問題的,應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采取進一步措施。檢查主要采取明查與暗訪結合、例行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部門檢查與聯合檢查相結合、專項檢查與綜合檢查相結合、自查自糾與交叉檢查相結合等方式進行。鄭州市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監(jiān)督檢查時應在《反恐怖工作督導檢查表》(見B)中如實記錄檢查的情況和發(fā)現的隱患。被檢查單位或陪同監(jiān)督檢查人員應核對檢查記錄內容并簽名,對檢查記錄內容有異議的,應監(jiān)督檢查完畢后,鄭州市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應向被檢查單位開具《鄭州市反恐怖防范監(jiān)督檢查整改通知書》(C)。縣(市)區(qū)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和行業(yè)主管(監(jiān)管)部門可參照執(zhí)行。13整改被檢查單位收到整改意見后,應按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其方案應符合如下要求:對監(jiān)督檢查人員提出的整改事項有相適應的整改措施;限時整改的問題和事項應明確完成時間;對不能消除的非本單位原因造成的問題和事項,應在整改方案中向監(jiān)督檢查機構進行說明。應對整改方案落實情況進行跟蹤,保留整改記錄。1414附錄 A(規(guī)范性)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分級黨政機關中央和國家機關;省黨委、人大、政府、政協辦公區(qū);常設國家警衛(wèi)對象辦公活動場所、住地為Ⅰ級目標。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辦公區(qū)為Ⅱ級目標??h(市、區(qū))黨委、人大、政府、政協辦公區(qū)為Ⅲ級目標。駐華外事外交機構外國駐華外交領事機構、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為Ⅰ級目標。城市中心廣場城區(qū)常住人口≥500萬的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廣場為Ⅰ級目標。300萬≤城區(qū)常住人口<500萬的Ⅰ型大城市中心廣場為Ⅱ級目標。100萬≤城區(qū)常住人口<300萬的Ⅱ型大城市中心廣場為Ⅲ級目標。注:城市中心廣場特指城市中心用于舉辦盛大群眾性活動或政府重大慶典活動的地標性廣場。標志性建筑物500m的超高層建筑物為Ⅰ級目標。在全國具有廣泛的知名度,代表特大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300m≤高度<500m的超高層建筑物為Ⅱ級目標。的超高層建筑物為Ⅲ級目標。監(jiān)獄、公安監(jiān)管場所承擔反恐怖專項任務的監(jiān)獄為Ⅰ級目標。其他監(jiān)獄,看守所為Ⅱ級目標。其他公安監(jiān)管場所為Ⅲ級目標。通信設施承載國際性、全網性以及省級(含省級、計劃單列市)以上區(qū)域性通信樞紐設施(含衛(wèi)星關口站、衛(wèi)星國際專線地球站)所在的場所為Ⅰ級目標。承載市級公用電信基礎設施所在的場所為Ⅱ級目標。承載縣(市、區(qū))級重要的公用電信基礎設施所在的場所可列為Ⅲ級目標。注:通信設施特指保障數據、信息交換傳播的重要通信樞紐、公用電信基礎設施等。傳媒設施媒體機構15國家級單位為Ⅰ級目標。省級(含副省級)單位以及中央派駐機構為Ⅱ級目標。市級電視臺為Ⅲ級目標。注:等所在辦公場所。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設施國家級單位;跨?。▍^(qū)域性)的微波樞紐站為Ⅰ級目標。省級(含副省級)單位為Ⅱ級目標。市級單位為Ⅲ級目標。注:發(fā)射臺、衛(wèi)星地球站、信號接收設施、微波樞紐站、監(jiān)測臺、數據中心、有線電視網絡樞紐設施等。石油石化油氣田企業(yè)油品儲存總容量≥10m3的油品站場;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儲存總容量>5000m3的液100m3/400萬m3/日的天然氣脫硫站、天然氣脫水站;庫容量≥10m3的儲油庫為Ⅰ級目標。3m3≤油品儲存總容量<10m3的油品站場;2500m3<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凝液儲存總容量≤5000m3m3/日≤生產規(guī)模<100m3/日的天然氣凈化廠、天然氣處理廠;200m3/日≤生產規(guī)模<400m3/日的天然氣脫硫站、天然氣脫水站;生產規(guī)模>50m3/日的天然氣壓氣站、天然氣注氣站;3m3≤庫容量<10m3的儲油庫;儲氣庫、發(fā)電廠、總變電站為Ⅱ級目標。庫容量<3m3的儲油庫;供熱站、油氣生產調度中心;地層天然氣中硫化氫含量高于30mg/m3且井口周圍500m范圍內具有人員聚集場所、重要設施、交通要道的單井、井組為Ⅲ級目標。A.34A.36A.37的分級標準。注1:石油石化特指石油、天然氣的生產、煉化、輸送、供儲等場所、設施。注2:油品儲存總容量包括油品儲罐、不穩(wěn)定原油作業(yè)罐和原油事故罐的容量,不包括零位罐、污油罐、自用油罐以及污水沉降罐的容量。注3:儲油庫指收發(fā)、儲存原油、成品油的獨立設施,不含油氣田油品站場儲罐。注4:儲氣庫指地下儲氣庫的地面主要裝置區(qū)。注5:供熱站指集中為油氣生產配套提供熱能的獨立場所,不含油氣站場輔助供熱設施。煉油與化工企業(yè)(m3的儲油庫為Ⅰ級目標。國家反恐怖重點地區(qū)以外的其他地區(qū)煉油廠、乙烯廠、化肥廠、化纖廠、橡膠廠、塑料廠、甲醇廠、煉油與化工聯合生產廠、熱電廠;3m3≤庫容量<10m3的儲油庫;儲氣庫為Ⅱ級目標。庫容量<3m3的儲油庫為Ⅲ級目標。注1:儲油庫指廠區(qū)外收發(fā)、儲存原油、成品油的獨立設施。16注2:儲氣庫指廠區(qū)外收發(fā)、儲存天然氣等介質的地上獨立設施。成品油和天然氣銷售企業(yè)(不包括城鎮(zhèn)燃氣經營企業(yè))成品油銷售企業(yè)庫容量≥10m3的成品油儲備庫、批發(fā)油庫為Ⅰ級目標。3m3≤庫容量<10m3150m3或位于市中心(指城市中重要市級公共設施比較集中、人群流動頻繁的公共活動地段)的加油站為Ⅱ級目標。庫容量<3m3的成品油儲備庫、批發(fā)油庫;油罐總容積≤150m3的加油站為Ⅲ級目標。注:加油站柴油罐容積折半計入油罐總容積(同A.8.3.3)。天然氣銷售企業(yè)儲存總容量>5000m3的儲氣庫為Ⅰ級目標。2500m3<儲存總容量≤5000m3的儲氣庫;120m3<LNG180m3LNG1000m3<儲存總容量≤2500m3的儲氣庫;45m3<LPG60m3LPG60m3<儲氣設施總容積≤120m3CNG60m3<LNG120m3LNGL-CNG注:儲氣庫指收發(fā)、儲存液化石油氣等介質的地上獨立設施,不含LNG接收站、LNG工廠儲罐。加油與加氣合建站120m3<LPG180m3LPG90m3<油品儲罐總容積≤120m3的加油與CNG加氣合建站;150m3<LNG儲罐總容積與油品儲罐總容積合計≤210m3LNGL-CNGLNG/L-CNGLNGCNG60m3<LPG120m3LPG60m3<油品儲罐總容積≤90m3CNG90m3<LNG150m3LNGL-CNGLNG/L-CNGLNGCNG工程技術服務企業(yè)有民用爆炸物品庫、放射源存放場所的工程技術服務企業(yè)分別執(zhí)行A.34民用爆炸物品庫及生產廠、A.37核技術利用單位的分級標準。運輸企業(yè)一線城市或位于國家反恐怖重點地區(qū)的配送石油化工產品道路運輸站(場)為Ⅰ級目標。二線城市配送石油化工產品道路運輸站(場)為Ⅱ級目標。其他城市配送石油化工產品道路運輸站(場)為Ⅲ級目標。石油天然氣管道企業(yè)(含備用調控中心(末17國家骨干管道系統(tǒng)的加壓站、輸油站、輸氣站及其他油氣長輸管道系統(tǒng)的首(末)站;國家除Ⅰ、Ⅱ級目標以外的管道系統(tǒng),包括一般站場、閥室和管道等為Ⅲ級目標。發(fā)電供電電網企業(yè)(;750kV()(;含備調330kV以上、750kV(330kV750kV換流站含接地極址火電站和風電場火電裝機容量≥2000MW1000MW≤火電裝機容量<2000MW600MW≤火電裝機容量<1000MW500MW水電站水庫總容量≥10m3,或者裝機容量≥1200MW1m3≤水庫總容量<10m3300MW≤裝機容量<1200MW1000m3≤水庫總容量<1m350MW≤裝機容量<300MW太陽能電站裝機容量≥1000MW500MW50MW≤裝機容量<1000MW50MW≤裝機容量<500MW裝機容量<50MW核設施核材料實物保護等級為I級的核設施為I級目標。核材料實物保護等級為II級的核設施為II級目標。核材料實物保護等級為III級的核設施為III級目標。注:((核燃料生產、加工、貯存和后處理設施;放射性廢物的貯存和處理處置設施等。城市供水日供水總量≥10萬噸的城市,其公共供水廠為Ⅰ級目標。18日供水總量<10萬噸的城市,其公共供水廠為Ⅱ級目標。加壓調蓄設施等城市供水設施可以確定為重點目標并明確相應等級。城鎮(zhèn)燃氣高壓A調壓站;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之外的城市主要燃氣調度中心,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瓶組供應站,液化石油氣灌裝站為Ⅱ級目標。不屬于Ⅰ級、Ⅱ級目標的儲配場站、調壓站、瓶裝供應站、瓶組供應站等為Ⅲ級目標。重要燃氣管線可以確定為重點目標并明確相應等級。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及部分民航設施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的民用機場為Ⅰ級目標。2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的民用機場為Ⅱ級目標。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的民用機場為Ⅲ級目標。注:民用航空運輸機場及部分民航設施特指民用航空運輸機場的航站樓和機場控制區(qū),以及機場控制區(qū)以外的機場運行控制中心,塔臺和進近區(qū)域管制中心(室),通信、導航、管制雷達等設施,航空油庫。鐵路((,較大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軌道交通10/5/日≤日均進站量<10/日的車站為Ⅱ級目標。其他車站、主變電所(站、車輛段為Ⅲ級目標。公共交通客運始發(fā)/到達10條線路及以上且配車200輛以上的城市公共汽電車場站為Ⅲ級目標。汽車客運站19有10條及以上省際、市際道路客運班線始發(fā)且平均日旅客發(fā)送量≥10000人次的汽車客運站為Ⅲ級目標。注:汽車客運站特指承擔有跨市以上道路客運任務的汽車客運站。港口碼頭設計或實際年平均日旅客發(fā)送量≥10000人次的客運碼頭,以及為國際航線、港澳臺地區(qū)航線客船提供服務且平均日發(fā)送旅客量≥2000人次的客運碼頭和郵輪碼頭(包括碼頭作業(yè)平臺和陸域客運站2000人次≤人次設計或實際年平均日旅客發(fā)送量<10000人次的客運碼頭,以及為國際航線、港澳臺地區(qū)航線客船提供服務且平均日發(fā)送旅客量<2000(包括碼頭作業(yè)平臺和1000人次≤人次設計或實際年平均日旅客發(fā)送量<2000(包括碼頭作業(yè)平臺和陸域客運站A載重噸(或成品油庫A.8石油石化的分級標準。注:港口碼頭特指承擔客運、危險物品裝卸存儲以及靠泊大型集裝箱船的水岸場所。航運樞紐庫容≥10億m3的航運樞紐為Ⅰ級目標。1m3≤庫容<10億m3的航運樞紐為Ⅱ級目標。1000萬m3≤庫容<1億m3的航運樞紐為Ⅲ級目標。通航建筑物設計最大通航船舶噸級≥3000噸級的通航建筑物為Ⅰ級目標。1000噸級≤設計最大通航船舶噸級<3000噸級的通航建筑物為Ⅱ級目標。500噸級≤設計最大通航船舶噸級<1000噸級的通航建筑物為Ⅲ級目標。注:通航建筑物特指用于克服集中水位落差供船舶通行的航道設施,主要由船閘和升船機兩種形式。公路橋梁隧道國家高速公路上跨越大型水域或穿越山脈的總長≥20km800mm懸索橋、單孔跨徑≥500m拱橋,長度≥10km的山嶺隧道,或長度≥5km的水下隧道,且所處路段交通量占通道各線路總交通量比例超過75%的公路橋梁和隧道為Ⅱ級目標。普通國道上跨越大型水域或穿越山脈的總長≥10km500mm懸索橋、單孔跨徑≥400m拱橋,長度≥6km的山嶺隧道,或長度≥3km的水下隧道,且所處路段交通量占通道各線路總交通量比例超過75%的公路橋梁和隧道為Ⅲ級目標。水利設施庫容≥10億m3的大(1)型水庫;大(1)型引調水工程;大(1)型水閘為Ⅰ級目標。1億≤庫容<10m3(2)(2)(2)型水閘為Ⅱ級目標。1000萬m3≤庫容<1億的中型水庫;2級堤防為Ⅲ級目標。20注:水利設施特指水庫、堤防、水閘及引調水工程等。學校、幼兒園黨委書記、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直屬高校為Ⅰ級目標。其他中央部委所屬和省所屬本科高等院校;在校人數≥2000人的中小學為Ⅱ級目標。其他高等院校、500人≤在校人數<2000人的中小學和在園人數≥200人的幼兒園為Ⅲ級目標,其他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幼兒園可為Ⅲ級目標。旅游景區(qū)世界遺產、5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一級博物館或客流集散量≥30萬人次/日的景區(qū)為Ⅰ級目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游景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二級博物館或10萬人次/日≤客流集散量<30萬人次/日的水上景區(qū)為Ⅱ級目標。10萬人次/日≤客流集散量<30萬人次/日的其他景區(qū)為Ⅲ級目標。旅游飯店接待國家警衛(wèi)對象、外賓警衛(wèi)對象的賓館、酒店為Ⅰ級目標。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五星級旅游飯店或可接待人數≥1000人活動的賓館、酒店為Ⅱ級目標。其他五星級旅游飯店或可接待500人≤人數<1000人活動的賓館、酒店為Ⅲ級目標。文體場館坐席數≥1萬人的體育場;坐席數≥6000人的體育館、文化館為Ⅲ級目標。舉辦大型文體活動時,執(zhí)行A.38大型活動的分級標準。衛(wèi)生健康BSL-3ABSL-BSL-4ABSL-實驗室(毒日均門診量≥5000人或床位數≥1000其他三級醫(yī)院為Ⅲ級目標。貨幣發(fā)行及數據處理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地市中心支庫為Ⅱ級目標。中國人民銀行縣支庫為Ⅲ級目標。商業(yè)中心營業(yè)面積≥2051020萬55萬20萬㎡且2萬人≤日均客流量<5萬人的商業(yè)中心;5萬人≤日均客流量<10萬人的步行街、城市廣場為Ⅲ級目標。21注:商業(yè)中心特指空間相對獨立封閉、人流量大且密集的商業(yè)綜合體、商場、大型超市、市場等。會展場所展覽面積≥10萬㎡的會展場所為Ⅱ級目標。110萬㎡的會展場所為Ⅲ級目標。舉辦大型會展活動時,執(zhí)行A.38重大活動的分級標準。口岸(建標185號-2017)I級口岸的為I級目標。(建標185號-2017)Ⅱ級口岸的為Ⅱ級目標。(建標185號-2017)Ⅲ級口岸的,以及邊民通道、邊民互市貿易區(qū)、邊境特別管理區(qū)等為Ⅲ級目標。宗教活動場所敏感宗教場所為Ⅱ級目標。平時日均活動人數≥2000人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