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總復習第1部分新高考選擇題突破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教師用書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總復習第1部分新高考選擇題突破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教師用書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總復習第1部分新高考選擇題突破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教師用書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總復習第1部分新高考選擇題突破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教師用書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化學二輪總復習第1部分新高考選擇題突破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教師用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和變化新課程標準1.會判斷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能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理解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系。2.能列舉事實說明化學科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能列舉我國體現化學科學與技術應用的重要成果。3.能列舉常見的大氣、水體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說明常見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學原理,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命題角度1.物質的組成、分類及變化。2.與社會、生活聯系的藥物、食品、新型材料的組成性質等。3.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材料,分析有關物質名稱、成分、用途、化學變化、分離和提純操作。4.傳統文化中的物質與工藝判斷。5.安全與健康、環(huán)境保護、新能源及諾貝爾化學獎和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成果所對應物質的用途、性質等。微專題1物質的組成、分類與轉化命題角度1物質的組成與分類1.(2022·浙江選考)下列消毒劑的有效成分屬于鹽的是(A)A.高錳酸鉀溶液 B.過氧乙酸溶液C.雙氧水 D.醫(yī)用酒精【解析】高錳酸鉀溶液的有效成分為KMnO4,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K+和MnOeq\o\al(-,4),故KMnO4屬于鹽,A符合題意;過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電離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陽離子全部為H+,故其屬于酸,B不符合題意;雙氧水是由H和O組成的化合物,故其屬于氧化物,C不符合題意;醫(yī)用酒精的有效成分為CH3CH2OH,其屬于有機物,不屬于鹽,D不符合題意;故選A。2.(2022·浙江選考)下列物質屬于強電解質的是(C)A.HCOOH B.FeC.Na2CO3 D.C2H2【解析】HCOOH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A不符合題意;Fe是單質,不是電解質,B不符合題意;Na2CO3是鹽,在水溶液中能夠完全電離,故屬于強電解質,C符合題意;C2H2是有機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導電,屬于非電解質,D不符合題意;故選C。命題角度2物質的變化3.(2022·湖南選考)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D)A.《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石膽能化鐵為銅”B.利用“侯氏聯合制堿法”制備純堿C.科學家成功將CO2轉化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CO2跨臨界直冷制冰【解析】“石膽能化鐵為銅”指的是鐵可以與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發(fā)生了化學變化,A不符合題意;工業(yè)上利用“侯氏聯合制堿法”制備純堿,二氧化碳、氨氣、氯化鈉和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的碳酸氫鈉晶體經加熱后分解生成碳酸鈉即純堿,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不符合題意;CO2轉化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了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使用CO2跨臨界直冷制冰,將水直接轉化為冰,沒有新物質生成,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沒有涉及化學變化,D符合題意;故選D。4.(2022·廣東選考)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神舟十三號順利往返、“天宮課堂”如期開講及“華龍一號”核電海外投產等,均展示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D)A.冬奧會“飛揚”火炬所用的燃料H2為氧化性氣體B.飛船返回艙表層材料中的玻璃纖維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C.乙酸鈉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并放熱的過程僅涉及化學變化D.核電站反應堆所用鈾棒中含有的eq\o\al(235,92)U與eq\o\al(238,92)U互為同位素【解析】H2作為燃料在反應中被氧化,體現出還原性,故A項說法錯誤;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項說法錯誤;乙酸鈉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物理變化,故C項說法錯誤;eq\o\al(235,92)U與eq\o\al(238,92)U是質子數均為92,中子數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為同位素,故D項說法正確;故選D。〔思維建?!澄镔|的組成、分類及變化試題的解題方法知能對點1物質的常見分類知能對點2識記常見混合物的俗名與成分1.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H2。2.天然氣(沼氣):主要成分是CH4。3.液化石油氣:以C3H8、C4H10為主。4.裂解氣:以乙烯、丙烯、甲烷為主。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6.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物(體積比為3∶1)。7.波爾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鈉。9.堿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10.鋁熱劑:鋁粉和高熔點的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知能對點3物質變化的判斷1.同位素原子間的相互轉化不屬于化學變化,因為化學變化中原子核不發(fā)生變化;同素異形體間的相互轉化屬于化學變化,因為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2.存在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鈉的電離等是物理變化。3.金屬導電、吸附、膠體聚沉等屬于物理變化,煤的氣化、液化等屬于化學變化。命題角度1物質的組成與分類1.(2023·廣東天河區(qū)二模)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選項四大發(fā)明制作簡介成分分析A黑火藥硝石(75%)、木炭(15%)和硫磺(10%)爆炸時木炭作還原劑B活字印刷膠泥由Al2O3、SiO2、CaO等組成都屬于金屬氧化物C宣紙由青檀樹皮及稻草制作而成主要成分為蛋白質D指南針由天然磁石制成主要成分是Fe2O3【解析】爆炸時木炭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價升高,木炭作還原劑,故A正確;二氧化硅為非金屬氧化物,故B錯誤;青檀樹皮及稻草主要成分為植物纖維,故C錯誤;磁石的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鐵,故D錯誤;故選A。2.(2023·遼寧校聯考一模)“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chuàng)新成果,其安全性高、發(fā)電能力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B)A.“華龍一號”海外投產,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B.核電站以鈾為核裂變原料,eq\o\al(235,92)U與eq\o\al(238,92)U互為同素異形體C.核燃料包殼使用鋯合金制造,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屬元素D.核電6號機澆筑用的水泥屬于硅酸鹽材料【解析】“華龍一號”是三代壓水堆核電創(chuàng)新成果,則“華龍一號”的海外投產減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A正確;eq\o\al(235,92)U與eq\o\al(238,92)U為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兩種核素,互為同位素,不互為同素異形體,B不正確;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屬元素,例如生鐵和鋼都屬于鐵碳合金,C正確;玻璃、陶瓷和水泥均屬于硅酸鹽材料,D正確;故選B。3.(2023·泰安一模)下列有關物質類別的說法正確的是(A)A.P2O5屬于酸性氧化物B.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C.棉花、麻和蠶絲均為碳水化合物D.氮化硼纖維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解析】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P2O5屬于酸性氧化物,A正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對分子質量幾萬、幾十萬的很大的化合物;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錯誤;棉花、麻均為植物纖維,屬于碳水化合物;蠶絲為動物蛋白質,不是碳水化合物,C錯誤;氮化硼纖維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D錯誤;故選A。命題角度2物質的變化4.(2023·河北邯鄲統考一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武強木版年畫——印刷過程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傳統紡織工藝——棉花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C.易水硯制作技藝——沉積巖為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D.煙花爆竹制作工藝——燃放煙花時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解析】印刷過程發(fā)生了物理變化,故A錯誤;棉花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故B錯誤;沉積巖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錯誤;燃放煙花爆竹是煙花爆竹與氧氣發(fā)生了劇烈的氧化反應,故D正確;故選D。5.(2023·湖南張家界二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現代用的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多于16個碳的烷烴B.“百煉成鋼”反復燒紅的生鐵在空氣中不斷錘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