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醫(yī)學微生物學習題第1、2章細菌的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測試題二、填空題:1.醫(yī)學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2.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類微生物。3.病毒必須在內才能增殖,為型微生物。4.正常菌群對人體具有、、和等作用.5.測量細菌大小的單位是。
6.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有、和。7.細菌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有和兩種,其中不是細菌生命活動所必需的。8.細菌的菌毛有和兩種,前者與有關,后者具有作用。9.經革蘭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紅色的是菌。10.細菌的特殊結構有、、和。11.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3種成分。12.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構成。13.革蘭陽性菌細胞壁的主要結構肽聚糖,是由、和構成。14.固體培養(yǎng)基是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加熱溶化經冷卻凝固后即成;當加入時,即成半固體培養(yǎng)基。
15.細菌的繁殖方式是。絕大多數細菌繁殖一代用時為,而結核桿菌繁殖一代用時為。16.半固體培養(yǎng)基多用于檢測細菌。
17.根據菌落的特點可將菌落分為光滑型菌落、和。18.SS瓊脂培養(yǎng)基含有膽鹽、枸櫞酸、煌綠,可抑制革蘭陽性菌和的生長,常用于的分離和培養(yǎng)。19.細菌色素分為和兩種。20.以簡單的無機物為原料合成復雜的菌體成分的細菌稱為,只能以有機物為原料合成菌體成分及獲得能量的細菌稱為。2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包括充足的、適宜的、合適的酸堿度和必需的氣體環(huán)境。22.大多數致病菌生長的最適PH值為,最適溫度為,而結核桿菌生長的最適PH值為,霍亂弧菌生長的最適PH值為。23.細菌群體生長的生長曲線可分為、、和四個時期,細菌的形態(tài)、染色、生理等性狀均較典型的是期。24.培養(yǎng)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三.單項型選擇題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個體微小;B.分布廣泛;C.種類繁多;D.可無致病性;E.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繁殖;不屬于原核細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體;B.放線菌;C.病毒;D.細菌;E.立克次體屬于真核細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體B.放線菌;C.真菌;D.細菌;E.立克次體有關微生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體形小于1mm的生物;B.單細胞的小生物;C.D.體形小于1μm的生物;E.以上均是錯誤的
5.與動物細胞比較,細菌所特有的一種重要結構是()A.核蛋白體;B.線粒體;C.高爾基體;D細胞膜;E細胞壁6.與細菌的運動有關的結構是()A.鞭毛;B.菌毛;C.纖毛;D莢膜;E軸絲7.與內毒素有關的細菌結構是()A.外膜;B.核膜;C.線粒體膜;D.莢膜;E.細胞膜8.芽胞與細菌有關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產生毒素;C.耐熱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襲力9.細菌的“核質以外的遺傳物質”是指()
A.mRNA.;B.核蛋白體;C.質粒;D.異染顆粒;E.性菌毛10.與細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關的結構是()A.菌毛;B.莢膜;C.中介體;D.胞漿膜;E.鞭毛11.無細胞壁結構的微生物是()A.革蘭氏陰性菌;B.真菌;C.支原體;D.衣原體;E.螺旋體12.不屬于細菌基本結構的是()A.鞭毛B.細胞質C.細胞膜D.核質E.細胞壁13.內毒素的主要成分為()肽聚糖;B.蛋白質;C.鞭毛;D.核酸;E.脂多糖14.細菌所具有的細胞器是()A.高爾基體;B.內質網;C.中介體;D.線粒體;E.核蛋白體15.與致病性相關的細菌結構是()A.中介體;B.細胞膜;C.異染顆粒;D.芽胞;E.莢膜16.G+與G-細菌的細胞壁肽聚糖結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聚糖骨架;B.四肽側鏈;C.五肽交聯橋;D.β-1,4糖苷鍵E.N-乙酰葡糖胺與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順序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機理是()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B.抑制細菌的核酸代謝;C.抑制細菌的酶活性;D.破壞細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壞細胞膜18.有關G+菌細胞壁的特點不正確的是()主要成分是粘肽;B.含有磷壁酸;C.對青霉素敏感;D.含有大量脂多糖;E.易被溶菌酶裂解19.溶菌酶殺滅細菌的作用機理是()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鍵;B.競爭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轉肽酶;C.與核蛋白體的小亞基結合;D.競爭性抑制葉酸的合成代謝;E.破壞細胞膜;20.下列哪種結構不是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B.芽胞C.細胞膜D.細胞質E.核質21.G-菌細胞壁內不具有的成分是()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外膜22.G+菌細胞壁內特有的成分是()A.粘肽B.脂蛋白C.外膜D.脂多糖E.以上均不是23.維持細菌固有形態(tài)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膜C.莢膜D.芽胞E.細胞質24.溶菌酶對G+菌的作用是()破壞磷壁酸;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C.損傷細胞膜;D.抑制菌體蛋白的合成;E.抑制四肽側鏈與五肽橋鏈的聯結;25.有關質粒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細菌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基因;B.為細菌染色體以外的遺傳物質;C.具有自我復制;傳給子代的特點D.可從一個細菌轉移至另一個細菌體內;E.可自行丟失26.關于細菌的核,錯誤的描述是().具有完整的核結構;B.為雙股DNA.;C.是細菌生命活動必需的遺傳物質;D.無核膜;E.無核仁27.對外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結構是()A.細胞壁B.莢膜C.芽胞D.核質E.細胞膜28.關于細胞壁的功能不應包括()A.維持細菌固有形態(tài);B.保護細菌抵抗低滲環(huán)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D.具有免疫原性;E.與細胞膜共同完成細菌細胞內外物質交換29.細菌缺乏下列哪種結構在一定條件下仍可存活()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核質E.以上均可30.有關莢膜描述錯誤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鑒別細菌;B.可增強細菌對熱的抵抗力;C.具有抗吞噬作用;D.一般在機體內形成;E.化學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31.下列物質中不是細菌合成代謝產物的一種是A.色素B.細菌素C.熱原質D.抗毒素E.抗生素32.大腸菌素是屬于A.破傷風桿菌B.白喉桿菌C.霍亂弧菌D.產氣莢膜桿菌E.大腸桿菌
3.白喉桿菌產生外毒素是因為其基因發(fā)生了
A.轉化B.轉導C.接合D.突變E.溶原性轉換
4.下列哪項不是噬菌體的特性
A.個體微小;B.具備細胞結構;C.由衣殼和核酸組成;D.專性細胞內寄生;E.以復制方式增殖;5.前噬菌體是指A.以整合到宿主菌染色體上的噬菌體基因組;B.進入宿主菌體內的噬菌體;C.尚未感染細菌的游離噬菌體;D.尚未完成裝配的噬菌體;E.成熟的子代噬菌體。
6.有關質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質粒是細菌核質以外的遺傳物質;B.質粒是細菌必需結構;C.質粒不是細菌必需結構;D.質粒是雙股環(huán)狀DNA.;E.質??瑟毩⒋嬖谟诰w內;7.有關耐藥性質粒的描述錯誤的是A.由耐藥傳遞因子和耐藥決定因子組成;B.耐藥傳遞因子和F質粒的功能相似;C.R質粒的轉移是造成細菌間耐藥性傳播的主要原因;D.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是由于R質?;蛲蛔兯?E.耐藥決定因子可編碼細菌多重耐藥性8.質粒在細菌間的轉移方式主要是A.接合;B.轉導C.轉化D.突變E.溶原性轉換;9.轉化過程中受體菌攝取供體菌遺傳物質的方式是A.胞飲;B.通過性菌毛C.通過噬菌體D.細胞融合E.直接攝取10.突變使細菌遺傳物質發(fā)生下列那種改變()
A.質粒丟失;B.溶原性轉換C.基因重組D.核苷酸序列改變E.以上均是
11.細菌的轉導和溶原性轉換的共同特點是
A.供體菌與受體菌直接接觸;B.不需供體菌C.不需受體菌.D.需噬菌體E.需質粒;12.L型細菌的特征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對青霉素不敏感;B.抗原性改變;C.呈多形性;D.革蘭氏染色多為陰性;E.需用低滲含血清培養(yǎng)基;13.H-O變異屬于()A.毒力變異;B.菌落變異;C.形態(tài)變異;D.鞭毛變異;E.耐藥性變異;14.在細菌之間直接傳遞DNA是通過()A.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D.中介體;E.核糖體;15.細菌通過性菌毛將遺傳物質從供體菌轉移到受體局的過程,稱為()A.轉化;B.轉導;C.突變;D.接合;E.溶原性轉換;四、問答題細菌遺傳變異的醫(yī)學意義是什么?細菌耐藥性變異的機制是什么?預防的措施是什么?3.舉例說明細菌變異的類型。第4,5章噬菌體細菌的遺傳變異測試題答案二、填空題1.溫和噬菌體,溶原性細菌。.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溶原性噬菌體。3.轉導和接合溶原性轉換。4.相容性,不相容性牛型結核桿菌,結核病細菌細胞壁缺陷型,高滲培養(yǎng)基。7.溫和噬菌體。8.性菌毛。9.形態(tài)和結構變異、菌落變異、毒力變異、耐藥性變異。10.質粒11.耐藥性決定因子和耐藥性傳遞因子。12.強,光滑型三.選擇題答案1.A2.B3.E4.B5.A6.B7.D8.A9.E10.D11.D12.E13.D14.C15.D四、問答題答案1.細菌遺傳變異的醫(yī)學意義是什么?細菌毒力變異的醫(yī)學意義:減毒株制備疫苗、從無毒株轉變?yōu)橛卸局曛苽浒缀硗舛舅睾突蚬こ讨?,為人類利用和服務。微生物抗原變異的醫(yī)學意義。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鑒別細菌、探討細菌的規(guī)律。細菌毒力變異的醫(yī)學意義:減毒株制備疫苗、從無毒株轉變?yōu)橛卸局曛苽浒缀硗舛舅睾突蚬こ讨?,為人類利用和服務。微生物抗原變異的醫(yī)學意義。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鑒別細菌、探討細菌的規(guī)律。2.細菌耐藥性變異的機制是什么?預防的措施是什么?(1)機制:質粒中的耐藥基因和細菌的基因突變。(2)防止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措施:藥物敏感試驗,以選擇有效抗菌素,足量、合理、協同使用抗菌藥物。舉例說明細菌變異的類型形態(tài)和結構變異:如H-O變異,是細菌從有鞭毛到無鞭毛的突變,例如變形桿菌。菌落變異:如S-R變異,是細菌從光滑型到粗糙型的突變,多發(fā)生在腸道桿菌。毒力變異:可表現為毒力的增強或減弱。如卡介苗,是將牛型結核桿菌培養(yǎng)230代,獲得的減毒株。耐藥性變異:原來對某種抗菌物質敏感的細菌,可變異為對該種藥物具有耐藥性的菌株,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株。第3章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測試題二、填空題1.化學消毒劑殺菌或抑菌的作用機理是,和。2.干熱滅菌法包括,,。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4.常用的濕熱滅菌法包括,,、和。5.紫外線殺菌機理是,導致細菌和。6.環(huán)境中的有機物對細菌有作用,其可與消毒劑發(fā)生反應,使消毒劑的殺菌力7.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滅菌可采用法。8.手術室空氣消毒常采用法。9.用于新生兒滴眼,預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劑是10.葡萄球菌對其敏感,常用于淺表創(chuàng)傷消毒的消毒劑是。11.一般化學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對細菌的有效。對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劑的和方可奏效。12.影響化學消毒劑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13.常用于消毒飲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劑是和。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15.酚類消毒劑包括和。三、單選題1.關于紫外線殺菌不正確的是A.紫外線殺菌與波長有關;B.紫外線損傷細菌D.NA.構型;C.紫外線的穿透力弱,故對人體無害;D.紫外線適用于空氣或物體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線燈做紫外線的殺菌處理2.關于高壓蒸汽滅菌法不正確的是A.滅菌效果最可靠,應用最廣;B.適用于耐高溫和潮濕的物品C.可殺滅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壓力為2.05kg/C.m2E.通常溫度為3.對普通培養(yǎng)基的滅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流通蒸汽滅菌法D.高壓蒸汽滅菌法E.間歇滅菌法4.關于乙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濃度在70~75%時消毒效果好B.易揮發(fā),需加蓋保存,定期調整濃度C.經常用于皮膚消毒D.用于體溫計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創(chuàng)傷的消毒5.欲對血清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宜選用A.間歇滅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壓蒸汽滅菌法D.流通蒸汽滅菌法E.紫外線照射法6.殺滅細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線照射B.干烤滅菌法C.間歇滅菌法D.流通蒸汽滅菌法E.高壓蒸汽滅菌法7.濕熱滅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壓蒸汽滅菌法B.流通蒸汽法C.間歇滅菌法D.巴氏消毒法E.煮沸法8.酒精消毒最適宜濃度是A.100%B.95%C.75%D.50%E.30%9.關于紫外線,下述哪項不正確A.能干擾D.NA.合成B.消毒效果與作用時間有關C.常用于空氣,物品表面消毒D.對眼和皮膚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強10.關于消毒劑作用原理是A.使菌體蛋白變性B.使菌體蛋白凝固C.使菌體酶失去活性D.破壞細菌細胞膜E.以上均正確11.紫外線殺菌原理是A.破壞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結構B.使菌體蛋白變性凝固C.破壞D.NA.構型D.影響細胞膜通透性E.與細菌核蛋白結合12.血清,抗毒素等可用下列哪種方法除菌A.加熱56℃30min13.判斷消毒滅菌是否徹底的主要依據是A.繁殖體被完全消滅B.芽胞被完全消滅C.鞭毛蛋白變性D.菌體D.NA.變性E.以上都不是14.引起菌群失調癥的原因是()生態(tài)制劑的大量使用;B.正常菌群的遺傳特性明顯改變;C.正常菌群的耐藥性明顯改變D.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顯改變;E.正常菌群的組成和數量明顯改變15.關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確的是()一般情況下,正常菌群對人體有益無害;B.腸道內的痢疾桿菌可產生堿性物質拮抗其他細菌;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兒,也攜帶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種類和數量保持穩(wěn)定16.關于菌群失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菌群失調進一步發(fā)展,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癥就可稱為菌群失調癥;菌群失調癥又稱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長期使用抗生素會改變正常菌群成員的耐藥性,從而引起菌群失調癥;可使用生態(tài)制劑治療菌群失調癥;E.內分泌紊亂也會引起菌群失調癥;17.實驗室常用干烤法滅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B.移液器頭;C.濾菌器;D.手術刀、剪;E.橡皮手套18.關于煮沸消毒法,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煮沸100℃5分鐘可殺死細菌繁殖體;B.C.水中加入1-2%碳酸氫鈉,可提高沸點到105℃;D.不足以殺死所有細菌。19.殺滅物體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稱為()A.滅菌;B.防腐;C.無菌操作;D.消毒;E.無菌20.新潔爾滅用于皮膚表面消毒的常用濃度是()A.0.01~0.05%;B.0.05~0.1%;C.1~5%;D.10%;E.四、問答題1.試述影響化學消毒劑作用效果的因素。2.試述濕熱滅菌的原理和種類3.簡述腸道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有益作用。4.什么是菌群失調與菌群失調癥,其機制如何?第3章細菌的分布與消毒滅菌測試題答案二、填空題答案1.破壞菌體蛋白,抑制或干擾細菌的酶系統和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2.燒灼法,干烤法,焚燒法。3.牛奶和酒類。4.煮沸法,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氣滅菌法,間歇滅菌法,流通蒸氣消毒法。5.干擾細菌D.NA.合成,變異和死亡。6.保護,減弱7.高壓蒸氣滅菌法。8.紫外線消毒。9.硝酸銀10.龍膽紫。11.繁殖體,濃度,作用時間。12.濃度和作用時間,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環(huán)境中有機物對消毒劑的影響,消毒劑之間的拮抗。13.氯,漂白粉14.排泄物,地面15.石炭酸,來蘇兒三、單選題答案1.C.2.D.3.D.4.E.5.A.6.E.7.A.8.C.9.E.10.E.11.C12.C13.B14.E15.A16.E17.A18.E19.D20.B四、問答題1.影響化學消毒劑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消毒劑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消毒劑濃度越大,作用的時間越長,殺菌效果就越好。但應注意例外,酒精在70~75%時殺菌的效果最強,而其濃度過高,會使菌體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無法滲入菌體內部發(fā)揮作用。溫度和酸堿度:通常溫度升高,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也增強。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也與酸堿度有關。不同消毒劑有不同的最適酸堿度,如酚類消毒劑在酸性環(huán)境中的效果比較好。另外,細菌在適宜的酸堿度抵抗力較強,如果偏離其最適的酸堿度,細菌就很容易被殺死。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不同種類的細菌對消毒劑的敏感性不同,細菌的數量越大,所需的消毒劑濃度就越高,作用時間就越長。所以應根據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來選擇消毒劑的種類和濃度。環(huán)境中的有機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響:不同的化學消毒劑有其各自的拮抗物質。細菌也經常與血液、痰液和膿液等有機物混合在一起。這些混雜物可和消毒劑結合,從而影響化學消毒劑的殺菌作用。2.試述濕熱滅菌的原理和種類原理:使細菌菌體蛋白質凝固和變性;使細菌核酸降解;使細菌的胞漿膜損傷。類別:煮沸法:煮沸10分鐘可達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殺死芽孢,應延長時間至1-3小時??捎糜谕饪破餍?、注射器、膠管等的消毒。流通蒸汽滅菌法:是在常壓下用100℃間歇滅菌法:利用反復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熱,能夠殺死細菌所有的繁殖體和芽孢,主要用于不耐熱的物質,如某些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的滅菌。高壓蒸汽滅菌法:是滅菌效果最好、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通常壓力為1.05kg/cm2,溫度為121.3巴氏消毒法:加熱61.1-68.8℃30分鐘或者71.73.簡述腸道正常菌群對機體的有益作用。防御外來致病菌:如組成人體腸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學屏障,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和粘附。正常菌群的酸性代謝產物,造成腸內酸性環(huán)境,抑制病原體生長。營養(yǎng)作用:參與宿主的營養(yǎng)代謝及吸收。合成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如煙酸、生物素、泛酸等。免疫作用: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包括:促進免疫系統的發(fā)育成熟;作為非特異性抗原來刺激機體的免疫應答;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鼓[瘤作用:能產生一些酶類代謝產物作用于致癌物質;抑制硝胺的合成或降解硝胺;作為抗原或免疫佐劑,刺激免疫系統,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4.什么是菌群失調與菌群失調癥,其機制如何?正常菌群、宿主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以及正常菌群各成員之間,在正常情況下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正常菌群的組成和數量發(fā)生明顯變化就出現了菌群失調,若進一步發(fā)展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癥,就稱之為菌群失調癥。機制有:長期使用抗生素,特別是長期使用廣譜看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藥菌過度增殖,出現菌群失調。機體免疫力低下或內分泌失調:惡性腫瘤、長期糖尿病等疾病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過度生長,形成菌群失調。第6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測試題二.填空題1.病原菌的致病性與其具有的毒力,侵入的及有密切關系。2.細菌的毒力是由和決定的.3.細菌的侵襲力是由、和構成.4.內毒素是菌細胞壁中的成分.5.內毒素是由脂質A,和組成.6.內毒素的毒性部分是,菌體抗原(O抗原)是.7.類毒素是由經甲醛處理制備而成,可刺激機體產生.8.外毒素的化學成分是,可用甲醛處理制備.9.根據外毒素的作用機理不同,可將外毒素分為,和腸毒素.10.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機體產生.11.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的屏障結構主要有皮膚與粘膜屏障,和.12.吞噬細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結果有吞噬與吞噬兩種.13.內毒素的毒性作用有,,,。14.目前所知毒性最強的生物毒素是.15.以神經毒素致病的細菌有,等.16.具有粘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有,.1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細菌結構有等.18.病原菌侵入機體能否致病與,,等有密切關系.19.細菌侵襲性酶有,,等20.定居于人和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21.醫(yī)院內感染的方式包括、和。三.單項選擇題1.與細菌致病性無關的結構是A.莢膜B.菌毛C.異染顆粒D.脂多糖E.磷壁酸2.細菌代謝產物中,與致病性無關的是A.毒素B.血漿凝固酶C.熱原質D.細菌素E.透明質酸酶3.與細菌侵襲力無關的物質是A.莢膜B.菌毛C.血漿凝固酶D.芽胞E.透明質酸酶4.具有粘附作用的細菌結構是A.鞭毛B.普通菌毛C.莢膜D.性菌毛E.芽胞5.革蘭陽性菌類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肽聚糖B.M蛋白C.膜磷壁酸D.壁磷壁酸E.SPA6.有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的物質是A.菌毛B.莢膜C.M蛋白D.血漿凝固酶E.透明質酸酶7.細菌內毒素的成分是A.H抗原B.肽聚糖C.O抗原D.莢膜多糖E.脂多糖8.內毒素的中心成分是A.特異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質AE.脂蛋白9.內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食物中毒B.發(fā)熱C.休克D.DICE.白細胞反應10.關于內毒素的敘述,下列錯誤的一項是A.來源于革蘭陰性菌B.能用甲醛脫毒制成類毒素C.其化學成分是脂多糖D.性質穩(wěn)定,耐熱E.只有當菌體死亡裂解后才釋放出來11.關于外毒素的敘述,下列錯誤的是A.多由革蘭陽性菌產生B.化學成分是蛋白質C.耐熱,使用高壓蒸汽滅菌法仍不能將其破壞D.經甲醛處理可制備成類毒素E.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12.外毒素的特點之一是A.多由革蘭陰性菌產生B.可制備成類毒素C.多為細菌裂解后釋放D.化學組成是脂多糖E.耐熱13.細菌毒素中,毒性最強的是A.破傷風痙攣毒素B.霍亂腸毒素C.白喉外毒素D.肉毒毒素E.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14.以神經毒素致病的細菌是A.傷寒沙門菌B.霍亂弧菌C.肉毒梭菌D.乙型溶血性鏈球菌E.腦膜炎奈氏菌15.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是A.金黃色葡萄球菌B.破傷風桿菌C.肉毒梭菌D.產氣莢膜桿菌E.腸炎沙門菌16.抗毒素A.為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獲得B.可中和游離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與易感細胞結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細菌內毒素的毒性作用E.B+C17.類毒素是A.抗毒素經甲醛處理后的物質B.內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質C.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質D.細菌經甲醛處理后的物質E.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脫毒并改變了抗原性的物質18.下述細菌中可引起菌血癥的是A.破傷風梭菌B.傷寒沙門菌C.白喉棒狀桿菌D.肉毒梭菌E.霍亂弧菌19.帶菌者是指A.體內帶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潛伏在體內,不向體外排菌者C.體內帶有條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臨床癥狀消失,但體內病原菌未被徹底清除,又不斷向體外排菌者E.感染后,臨床癥狀明顯,并可傳染他人者20.對機體非特異性免疫敘述,錯誤的是A.在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形成B.與生具有,人皆有之C.對某種細菌感染針對性強D.與機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密切相關E.對入侵的病原菌最先發(fā)揮作用21.不屬于正常體液與組織中的抗菌物質是A.補體B.溶菌酶C.抗生素D.乙型溶素E.白細胞素22.關于抗感染免疫的敘述,下列錯誤的是A.完整的皮膚與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B.吞噬細胞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線.C.體液免疫主要針對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細胞免疫主要針對胞內寄生菌的感染E.抗體與細菌結合可直接殺死病原菌23.條件致病菌致病的條件為A.正常菌群的耐藥性改變B.正常菌群的遺傳性狀改變C.腸蠕動減慢使細菌增多D.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E.各種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進24.關于正常菌群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般情況下,正常菌群對人體有益無害B.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產生大量的堿性物質,能拮抗腸道細菌感染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為需氧菌,少數為厭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兒,也攜帶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種類和數量保持穩(wěn)定25.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不包括A.抗腫瘤作用B.刺激機體的免疫應答C.合成維生素D.與外來菌競爭營養(yǎng)物質E.刺激補體合成26.細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產生大量毒性物質,而引起人體中毒,稱為()A.毒血癥;B.膿毒血癥;C.病毒血癥;D.敗血癥;E.菌血癥四.問答題1.簡述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因素,構成細菌侵襲力的物質基礎.請列表比較內毒素與外毒素的主要區(qū)別.試述條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4.簡述細菌合成代謝產物及其臨床意義.第6章細菌的感染與免疫測試題答案二.填空題1.數量和途徑。2.毒素和侵襲力3.莢膜,菌毛等粘附因子和侵襲性酶。4.革蘭陰性菌,脂多糖。5.核心多糖和特異性多糖.6.脂質A,特異性多糖.7.外毒素,抗毒素。8.蛋白質,類毒素.9.神經毒素,細胞毒素.10.外毒素或類毒素.11.血腦屏障,血胎屏障.12.完全吞噬,與不完全吞噬。13.發(fā)熱反應,白細胞反應,內毒素性休克,DIC。14.肉毒毒素。15.破傷風桿菌,肉毒桿菌16.菌毛,膜磷壁酸.17.莢膜.18.細菌的毒力,侵入的數量,侵入的部位.19.血漿凝固酶,透明質酸酶,鏈激酶20.體表和腔道.21.交叉感染、內源性醫(yī)院感染和醫(yī)源性感染。三.單選題答案1.C2.D3.D4.B5.C6.E7.E8.D9.A10.B11.C12.B13.D14.C15.B16.B17.C18.B19.D20.C21.C22.E23.D24.A25.E26.D四.問答題簡述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因素,構成細菌侵襲力的物質基礎(1)細菌致病性與其毒力、侵入機體的途徑及數量密切相關:首先細菌的毒力取決于它們對機體的侵襲力和產生的毒素.;其次,細菌的侵襲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機體防御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侵襲力與其表面結構和產生的侵襲性酶有關;細菌的毒素分為外毒素和內毒素2類。外毒素是由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并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內毒素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體后在釋放出來,可引起發(fā)熱反應、白細胞反應、內毒素休克、彌漫血管內凝血(DIC)。(2)細菌的侵襲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御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構成侵襲力的物質基礎是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1\*GB3①菌體表面結構: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莢膜和微莢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蘭陽性菌的膜磷壁酸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細菌結構;細菌的莢膜和微莢膜有抗吞噬細胞吞噬和抗體液中殺菌物質(補體、溶菌酶等)的作用。=2\*GB3②侵襲性酶:是指某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某些胞外酶,它們可協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細菌在體內擴散等。如血漿凝固酶、透明質酸酶等。列表比較內毒素與外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內毒素外毒素來源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存在部位細菌細胞壁成分,菌體裂解后釋放出從活菌分泌出或細菌溶解后散出化學成分脂多糖蛋白質穩(wěn)定性160℃60-80℃毒性作用較弱,各種菌內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發(fā)熱,微循環(huán)障礙,內毒素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強,各種細菌外毒素對機體組織器官有選擇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臨床癥狀3.試述條件致病菌的致病原因.(1)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如患艾滋病,由于免疫缺陷導致各種原蟲、真菌、細菌、病毒引起的機會感染明顯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或手術后、器官移植、化療、放療、燒傷等均可造成機會感染。寄居部位部位改變:如大腸桿菌在一定條件,定居部位由腸道至泌尿道,引起感染。菌群失調:多應用于廣譜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間比例失調和改變,引起菌群失調癥或菌群交替癥。4.簡述細菌合成代謝產物及其臨床意義.熱原質:由革蘭陽性菌產生的,進入機體能引起發(fā)熱反應的物質,其化學成分是菌體中的脂多糖。熱原質耐高溫,加熱180℃4小時,250℃或內毒素:即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是類肢A,當菌體死亡后才釋放出來??梢饳C體發(fā)熱、白細胞反應和感染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外毒素:是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蛋白成分。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具有抗原性強、毒性強、特異性強的特點。不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毒性作用不一。根據外毒素對宿主的親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分為細胞毒素、神經毒素和腸毒素。酶:某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酶類物質。如透明質酸酶,是鏈球菌產生的一種侵襲性酶,能分解透明質酸,促進細菌的侵襲、擴散,是細菌的重要致病物質。色素:有些細菌能產生色素,對細菌的鑒別具有重要意義。細菌的色素分為:水溶性色素,能溶于水、彌漫至培養(yǎng)基或周圍組織,如綠膿色素;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僅保持在菌落內使菌落呈色而培養(yǎng)基顏色不變,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色素。抗生素:有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可產生一些能抑制細菌或殺死其他微生物或癌細胞的物質。抗生素多由防線菌和真菌產生。細菌素:某些細菌能產生一種僅作用于近緣關系細菌的抗生物質。其抗菌范圍窄,在細菌分型及流行病調查上具有一定意義。第2章細菌生理第7章細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查與診斷二.填空題1.實驗室細菌學檢查結果的準確與否和標本的選擇、、有直接關系.2.輔助診斷風濕熱的抗“O“實驗屬于。3.血清學試驗一般需作兩次,其血清分別取自疾病的和。第二次抗體效價比第一次時方有診斷意義。4.對流行性腦炎患者進行細菌學檢查,可采集的標本有、和。5.進行病原菌的分離培養(yǎng)時,從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標本應接種于培養(yǎng)基或培養(yǎng)基。6.細菌感染實驗室檢查中,常用的血清學方法有、和三大類。7.屬于直接凝集反應的血清學試驗有和。三.單項選擇題1.目前在傳染病的預防接種中,使用減毒活疫苗比使用滅活疫苗普遍,關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確的是A.減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優(yōu)于滅活疫苗B.減毒活疫苗刺激機體產生的特異性免疫的持續(xù)時間比滅活疫苗長C.減毒活疫苗能在機體內增殖或干擾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滅活疫苗則不能D.減毒活疫苗可誘導機體產生分泌型IgA,故適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E.減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種一次即能達到免疫效果,而滅活疫苗需接種多次2.白百破三聯疫苗的組成是A.百日咳類毒素,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傷風類毒素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傷風死疫苗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傷風死疫苗3.使用時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應的免疫制劑是A.丙種球蛋白B.胎盤球蛋白C.抗毒素D.白細胞介素E.干擾素4.關于胎盤球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A.由健康產婦的胎盤和嬰兒臍帶中提取制備B.一般含IgMC.一般不會引起超敏反應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質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緊急預防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價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5.傷寒病人發(fā)病第一周內,分離病原菌應采取的標本是A.血液B.尿液C.糞便D.嘔吐物E.腦脊液6.咽喉假膜標本涂片染色后,鏡檢出有異染顆粒的棒狀桿菌,其臨床意義在于診斷A.結核病B.軍團病C.白喉D.腦脊髓膜炎E.百日咳7.一般需經3~4周培養(yǎng)才能見到有細菌生長的細菌是A.結核分枝桿菌;B.淋病奈氏菌;C.空腸彎曲菌;D.炭疽桿菌;E.軍團菌8.在標本的采集與送檢中不正確的做法是嚴格無菌操作,避免雜菌污染B.采取局部病變標本時要嚴格消毒后采集C.標本采集后立即送檢D.盡可能采集病變明顯處標本E.標本容器上貼好標簽.9.關于血清學試驗結果分析時錯誤的是試驗陽性說明機體接觸過相應的病原體;B.單次試驗陽性不能完全證明新近感染;C.試驗陰性不能完全排除病原體感染的可能性;D.試驗陽性即有診斷意義E.雙份血清標本,后者抗體效價比前者高四倍或四倍以上時有診斷意義.10.不符合腦膜炎球菌送檢標本要求的一項是()A.采集標本注意無菌操作;B.根據該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C.采集標本一般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D.采集的標本要立即送檢;E.標本送檢過程中要立即保持低溫和干燥.四.問答題1.請列表比較人工自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的區(qū)別.2.請簡答實驗室進行細菌學檢查時對標本采集和送檢的要求.3.根據培養(yǎng)基性質和用途,可將培養(yǎng)基分為幾類?每類各舉一種常用培養(yǎng)基.4.簡述革蘭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驟,結果及其實際意義?二、填空題答案1.標本的采集時間,采取方法。2.中和試驗。3.急性期和恢復期。高4倍或4倍以上。4.腦脊髓液,血,出血瘀斑滲出液。5.選擇,鑒別6.凝集反應、沉淀反應、中和試驗7.肥達氏反應和外斐反應三、單項選擇題1.D2.B3.C4.B5.A6.C7.A8.B9.D10.E四、問答題答案1.請列表比較人工自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的區(qū)別.項目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輸入物質抗原抗體/淋巴細胞產生免疫力時間慢(2~3周)快(輸注即生效免疫力維持時間數月至數年2~3周主要用途預防治療或緊急預防2.請簡答實驗室進行細菌學檢查時對標本采集和送檢的要求.對進行細菌學檢查的標本,在其采集和送檢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采集標本時要注意無菌操作,盡量避免標本被雜菌污染。根據疾病特點,適時采集適當部位的標本。采取局部標本處,不應使用消毒劑。采集標本原則上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對已使用過抗菌藥物患者的標本,應注明藥物種類。標本必須新鮮,采取后盡快送檢。除某些細菌(如腦膜炎球菌)在送檢中要注意保溫外,大多數標本可冷藏保存送檢。在檢材容器上貼上標簽,并在化驗單上填好檢驗目的、標本種類和臨床診斷等內容,以供檢測時參考。3.根據培養(yǎng)基性質和用途,可將培養(yǎng)基分為幾類?每類各舉一種常用培養(yǎng)基.基礎培養(yǎng)基:含大多數細菌生長所需的基本營養(yǎng)成分。如肉浸液培養(yǎng)基,瓊脂培養(yǎng)基。增菌培養(yǎng)基:在基礎培養(yǎng)基上填加一些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培養(yǎng)基,如血瓊脂培養(yǎng)基。鑒別培養(yǎng)基:以鑒別細菌為目的而配制的培養(yǎng)基,如?固體雙糖含鐵培養(yǎng)基。選擇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基中假如某種化學物質,該物質能抑制某一類細菌的生長,而有利于另一類擬分離的細菌生長。如SS瓊脂培養(yǎng)基。厭氧培養(yǎng)基4.簡述革蘭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驟,結果及其實際意義?原理:①G+菌細胞壁結構:較致密,肽聚糖層厚,脂質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細胞壁脫水形成一層屏障,阻止結晶紫-碘復合物從胞內滲出。②G+菌等電點(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pH染色環(huán)境中,G+菌所帶負電荷比G-菌多,故與帶正電荷的結晶紫染料結合較牢固,不容易脫色。③G+菌體內有核糖核酸鎂鹽與多糖復合物。(2)革蘭染色的方法:細菌標本固定后,先用結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結晶紫-碘復合物,然后用95%酒精脫色,最后用稀釋的復紅復染??蓪⒓毦殖?類,不被酒精脫色仍保留紫色者為革蘭陽性菌;被酒精脫色后復染為紅色者是革蘭陰性菌。(3)用途:細菌形態(tài)鑒定、菌種鑒定(4)意義:鑒別細菌:可分為2類、研究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選擇抗菌藥物、研究細菌對結晶紫的敏感性、細菌的等電點、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意義。第8章病原性球菌二、填空題1.化膿性球菌主要包括革蘭陽性球菌如、、和革蘭陰性球菌如、、等.2.試驗陽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標志.3.病原性球菌中能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的是.4.葡萄球菌所致疾病主要有侵襲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兩大類,其中毒素性疾病主要包括、、、.5.按溶血現象鏈球菌可分為、、三大類.6.在鑒別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與肺炎球菌時常做、試驗.7.培養(yǎng)腦膜炎球菌常用的培養(yǎng)基是.8.腦膜炎球菌的致病因素有、、.9.腦膜炎球菌的形態(tài)呈,在患者腦脊中多位于內,革蘭染色.10.檢查流腦患者或疑是流腦患者可采取、、等標本,帶菌者檢查主要采取進行微生物學檢查.11.腦膜炎球菌抵抗力極弱,對、、等均高度敏感.12.亞急性細菌型心內膜炎的病原體是.13.在不形成芽包的細菌中,抵抗力最強的是.14.鏈球菌感染易于擴散,其原因是該菌能產生;濃汁稀薄是因為該菌產生所致.15.淋球菌主要以方式傳播,引起.16.能產生自溶酶的球菌有、.17.SPA的生物學活性是:可與分子的非特異性結合.18.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及兩大類感染.19.A群溶血型鏈球菌可引起化膿性感染、及.20.甲行溶血型鏈球菌是及部位的正常菌群.21.膽汁溶菌試驗可用來鑒別菌與菌.22.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可引起.23.奈氏菌屬包括菌和菌.24.腦膜炎球菌初次分離培養(yǎng)時需在提供氣體的配養(yǎng)基中生長.25.菌及菌不能耐受低溫。三.單選題1.關于金黃色葡萄球菌,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耐鹽性強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環(huán)C.引起局部化膿性感染時病變比較局限D.不易產生耐藥性,抵抗力強E.革蘭陽性菌2.下列哪項不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特點A.血漿凝固酶試驗陽性B.產生溶血素C.分解甘露醇D.產生耐熱核酸酶E.膽汁溶解試驗陽性3.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腸炎的致病因素是A.殺白細胞素B.溶血毒素C.腸毒素D.血漿凝固酶E.紅疹毒素4.SPA在致病中的作用是A.抑制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B.因其有抗原性C.是一種毒素D.能破壞吞噬細胞E.在菌體表面形成保護層5.葡萄球菌的培養(yǎng)特性是A.營養(yǎng)要求高,必須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長B.均能產生金黃色色素C.分解菊糖產酸D.耐鹽性強,可在含10%~15%NaCL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E.專性需氧6.關于乙型溶血型鏈球菌,下列哪項是錯誤的A.是鏈球菌屬中致病力最強的B.感染容易擴散C.可引起超敏反應性疾病D.產生多種外毒素,故可用類毒素預防E.對青霉素敏感7.用于輔助診斷風濕熱的抗"O"試驗原理是A.溶血反應B.凝集反應C.凝集溶解反應D.血凝抑制反應E.毒素與抗毒素中和反應8.肺炎鏈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內毒素B.外毒素C.莢膜D.菌毛E.侵襲性酶9.關于淋球菌,下列錯誤的是A.Gˉ腎性雙球菌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C.通過性接觸傳播D.新生兒可經產道傳播E.女性感染個者比男性嚴重10.鏈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是A.產褥熱B.風濕熱C.猩紅熱D.波狀熱E.以上都不是11.自鼻咽拭子中分離出一株細菌,其菌落周圍有草綠色溶血環(huán),膽汁溶解試驗陽性,最可能是哪中細菌A.乙性溶血型鏈球菌B.甲型溶血型鏈球菌C.綠膿桿菌D.副溶血性弧菌E.肺炎鏈球菌12.下列哪種細菌感染一般不侵入血流A.葡萄球菌B.淋球菌C.腦膜炎球菌D.傷寒桿菌E.鏈球菌13.可與IgGFc段結合的細菌表面蛋白是A.M蛋白;B.Vi抗原;C.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D.炭疽桿菌莢膜多糖抗原;E.大腸桿菌K抗原14.能產生SPA的細菌是A.葡萄球菌B.乙性溶血型鏈球菌C.白喉桿菌D.百日咳桿菌E.肉毒梭菌15.目前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性以達A.50%B.50%~60%C.70%~80%D.80%以上E.90%以上16.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癥的微生物是A.回歸熱螺旋體B.衣原體C.產氣莢膜梭菌D.肺炎球菌E.金黃色葡萄球菌17.可增強鏈球菌擴散能力的致病物質是A.DNA酶B.紅疹毒素C.M蛋白D.多糖蛋白E.透明質酸莢膜18.根據抗原結構分類,鏈球菌分20個群,對人致病的90%屬于A.A群B.B群C.C群D.D群E.E群19.亞急性新內膜炎是一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B.衣原體引起的感染;C.大腸桿菌引起的感染D.甲型溶血性鏈球菌;E.乙型溶血性鏈球菌20.治療鏈球菌引起的感染應首選的抗生素是()A.鏈霉素;B.青霉素;C.滅滴靈;D.紅霉素E.克林霉素四、問答題簡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質。葡萄球菌、鏈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膿性感染時有何特點?為什么?致病性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特點?簡述鏈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質及所致的疾病有哪些?第8章病原性球菌測試題答案二、填空題1.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2.血漿凝固酶.3.金黃色葡萄球菌4.食物中毒、剝脫性皮炎、偽膜性腸炎、毒性休克綜合癥。5.甲型溶血性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丙型鏈球菌。6.膽汁溶解試驗、菊糖發(fā)酵.7.巧克力平板培養(yǎng)基。8.內毒素、菌毛、莢膜.9.腎形,中性粒細胞,陰性.10.腦脊液、血液、皮膚瘀斑液,鼻咽拭子。11.干燥、寒冷和消毒劑.12.甲型溶血性鏈球菌13.葡萄球菌14.透明質酸酶;鏈道酶.15.性接觸,淋病.16.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17.IgG,Fc段.18.毒素性疾病、化膿性炎癥。19.中毒性疾病和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20.口腔和上呼吸道21.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22.莢膜,大葉性肺炎.23.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24.5-10%CO2,巧克力25.腦膜炎球菌和淋球菌三.單選題1.D2.E3.C4.A5.D6.D7.E8.C9.E10.B11.E12.B13.C14.能A15.E16.E17.A18.A19.D20.B四、問答題1.簡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質:血漿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殺白細胞素、腸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綜合癥毒素1和SPA。2.葡萄球菌、鏈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膿性感染時有何特點?為什么?細菌膿汁病灶特征原因葡萄球菌粘稠容易局限化,與周圍組織界限分明,膿汁黃而粘稠,具有遷徒性血漿凝固酶:容易在菌體周圍形成纖維蛋白,具抗吞噬作用容易形成菌栓,不擴散,阻塞血管,形成纖維壁如病灶受外界壓力或過早停藥,造成菌栓遷徒鏈球菌稀薄容易擴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膿汁稀薄、帶血色,邊緣不清透明質酸酶:分解細胞間質,促進細菌擴散鏈激酶:溶解血塊、阻止血漿凝固,促細菌擴散鏈道酶:溶解膿汁中DNA,降低其粘稠度,促細菌擴散3.致病性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特點?產生金黃色色素有溶血性產生血漿凝固酶及發(fā)酵甘露醇4.簡述鏈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質及所致的疾病有哪些?致病物質:脂磷壁酸、M蛋白、侵襲性酶(鏈道酶、鏈激酶)、鏈球菌溶血素、致熱外毒素。所致疾?。夯撔愿腥?、中毒性疾病,如猩紅熱、變態(tài)反應性疾?。L濕熱幾急性腎小球腎炎)第9章腸道桿菌測試題二.填空題1.腸道桿菌是一群生物學形狀相似的有動力或無動力的革蘭染色無芽胞桿菌,隨排出體外。2.大多數腸道桿菌是菌群的成員,在特定條件下也可引起疾病,故稱為.3.腸道桿菌中的多數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而大多數致病菌與之相反,故此項生化反應可作為腸道致病菌與非致病菌的試驗.4.腸道桿菌的抗原構造主要是抗原、抗原和莢膜(K)抗原.5.腸道桿菌H抗原為鞭毛蛋白,不耐熱,℃24h才被破壞,min即被破壞,細菌失去鞭毛后,H抗原消失,菌體抗原為露,稱細菌的H-O變異.6.傷寒桿菌死亡后釋放的內毒素可使宿主體溫,血循環(huán)中白細胞數.7.Vi抗原與有關,含Vi抗原的菌株比Vi抗原的菌株對小鼠毒力強.8.大多數志賀菌不分解乳糖,只有志賀菌呈乳糖.9.試驗在初步鑒別腸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時有重要意義.10.IMViC試驗是指、、、.11.腸道桿菌抗原主要有、和.12.大腸桿菌為正常菌群成員,但當侵犯組織時可引起化膿性感染.引起腸內感染的大腸桿菌主要有、、、.13.產毒性大腸桿菌產生的腸毒素有、.
14.傷寒桿菌免疫以為主.腸熱癥后可獲得.15.疑似腸熱癥病人做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采取標本時,發(fā)病1~2周取,2~3周可采取、或.16.志賀菌屬的細菌通常稱為,是引起的病原菌.按生化反應不同分為、、、四群.其致病因素主要有、,某些菌株還可產生毒性很強的.17.分離腸道桿菌一般選用、培養(yǎng)基.三.單選題關于腸道桿菌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所有腸道桿菌都不形成芽胞;B.腸道桿菌都為Gˉ桿菌;C.腸道桿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腸道桿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E.腸道桿菌中少數致病菌可遲緩分解乳糖腸道桿菌不具有的一種抗原是A.M抗原;B.H抗原;C.O抗原;D.K抗原;E.Vi抗原傷寒桿菌Vi抗原變異屬于A.毒力變異;B.耐藥性變異;C.菌落變異;D.形態(tài)排列變異;E.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變異初步鑒定腸道致病菌與非腸道菌常用的試驗是A.IMViC試驗;B.甘露醇分解試驗;C.乳糖發(fā)酵試驗;D.膽汁溶菌試驗;E.葡萄糖發(fā)酵試驗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的O血清型是A.O6;B.O25;C.O157;D.O111;E.O158我國城市水飲用衛(wèi)生標準是A.每1000ml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B.每1000ml水中不得超過10個大腸菌群C.每100ml水中不得超過5個大腸菌群;D.每100ml水中不得超過30個大腸菌群;E.每500ml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我國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瓶裝汽水、果汁等飲料每100ml中大腸桿菌不得超過A.3個;B.5個;C.10;D.50;E.100引起腸道疾病的無動力細菌是A.沙門菌;B.霍亂弧菌;C.副溶血性弧菌;D.痢疾桿菌;E.腸產毒性大腸桿菌志賀菌的抗感染免疫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主要的抗體類型是A.IgM;B.IgG;C.IgD;D.分泌型IgA;E.IgE可遲緩發(fā)酵乳糖的志賀菌A.福氏志賀菌;B.宋內志賀菌;C.鮑氏志賀菌;D.痢疾志賀菌;E.B群志賀菌Y變種初步將志賀菌從腸道桿菌中鑒別出來的生化反應方法是A.培養(yǎng)基中加亞碲酸鉀;B.菊糖發(fā)酵試驗;C.尿素分解試驗;D.膽汁溶解試驗;E.半固體雙糖含鐵培養(yǎng)基接種試驗傷寒桿菌破潰后釋出內毒素使A.體溫升高,外周血白細胞升高;B.體溫不變,外周血白細胞升高;C.體溫不變,外周血白細胞降低;D.體溫升高,外周血白細胞數下降;E.體溫升高,外周血白細胞不變13.目前篩查傷寒帶菌者的方法是檢測血清的A.O抗體;B.H抗體;C.K抗體;D.Vi抗體;E.O加Vi抗體14.腸熱癥發(fā)熱一周內,檢出傷寒沙門菌最高陽性率的方法是A.血培養(yǎng);B.尿培養(yǎng);C.便培養(yǎng);D.痰培養(yǎng);E.膽汁培養(yǎng)15.肥達反應陽性開始于病程的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第5周16.傷寒病人進行糞便培養(yǎng)致病菌的最好時期是A.潛伏期末;B.發(fā)病1~4天;C.發(fā)病5~10天;D.發(fā)病2~3天;E.發(fā)病4周之后17.肥達反應有診斷價值的抗體效價,通常是A.O凝集價≥1:40,H凝集價≥1:40;B.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C.O凝集價≥1:40,H凝集價≥1:160;D.O凝集價≥1:160,H凝集價≥1:80;E.O凝集價≥1:80,H凝集價≥1:8018.關于大腸桿菌,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能分解乳糖產酸產氣;B.有鞭毛能運動;C.所有大腸桿菌均是條件致病菌;D.在衛(wèi)生細菌學中有重要意義;E.是泌尿道感染常見的病原體19.傷寒桿菌Vi抗體的檢查可用于A.早期診斷;B.判斷預后;C.檢查免疫力;D.調查帶菌者;E.以上都不是20.關于傷寒桿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有O,H,Vi抗原;B.主要引起細胞免疫;C.可用免役血清鑒定菌型;D.有鞭毛;E.分解葡萄糖產酸產氣21.下列腸道致病菌的特征錯誤的是A.革蘭陰性桿菌;B.在SS瓊脂上為無色半透明菌落;C.除少數外均不分解乳糖;D.抗原構造復雜,均有H,O抗原;E.可用免疫血清鑒別型別22.傷寒的并發(fā)癥腸穿孔和腸出血常發(fā)生在A.病程第一周;B.病程第二周;C.病程第二周至第三周;D.病程第三周;E.病程第四周23.肥達反應的原理是A.凝集反應,用已知抗體測未知抗原;B.凝集反應,用已知抗原測未知抗體;C.間接凝集反應;D.協同凝集反應;E.沉淀反應24.29歲女性,發(fā)熱1周,食欲不振、乏力、腹脹、腹瀉、脾腫大.外周血白細胞偏低,起病后曾服退熱藥及磺胺藥,發(fā)熱仍不退,臨床懷疑為傷寒病.為進一步確診,首選應做的檢查是A.肥達反應;B.血培養(yǎng);C.尿培養(yǎng);D.糞便培養(yǎng);E.骨髓培養(yǎng)問答題1.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腹瀉的致病機制與菌株關系是什么?2.常見的沙門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簡述大腸桿菌的致病特點.什么是肥達反應?有何意義?分析結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第9章腸道桿菌測試題答案二.填空題答案1.陰性,糞便2.腸道正常,條件致病菌3.乳糖,初步鑒定4.菌體(O),鞭毛(H)5.60,306.升高,下降7.毒力,丟失8.宋內,緩慢發(fā)酵9.乳糖發(fā)酵10.吲哚生成試驗、甲基紅試驗、VP試驗、枸櫞酸利用試驗。11.H抗原、O抗原、包膜(K)抗原12.腸外,ETEC、EPEC、EITC、EHEC13.不耐熱腸毒素、耐熱腸毒素14.細胞免疫、牢固免疫力15.血、糞便、骨髓或尿16.痢疾桿菌,痢疾志賀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鮑氏痢疾桿菌、宋氏痢疾桿菌,菌毛、內毒素,外毒素。17.SS瓊脂、中國藍培養(yǎng)基三、單選題答案1.C2.A3.A4.C5.C6.A7.B8.D9.D10.B11.E12.D13.D14.A15.B16.D17.B18.C19.D20.E21.D22.C23.B24.E四、問答題答案1.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腹瀉的致病機制與菌株關系是什么?特點ETECEPECEIECEHEC機理LT,ST,定居因子細胞毒素侵襲腸黏膜細胞致病物:(LPS)細胞毒素,菌毛主要癥狀腹瀉、腹痛、低熱腹瀉、嘔吐、非血性便腹痛、痢疾樣便腹痛、血性便2.常見的沙門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1)埃希菌族(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沙門菌族(傷寒桿菌)、克壘伯菌族(肺炎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族(普通變形桿菌)、耶爾森菌族(鼠疫桿菌)3.簡述大腸桿菌的致病特點.普通大腸桿菌:引起化膿性炎癥,是腸道正常菌群的組分。在寄居部位改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時可發(fā)生化膿性感染。如傷口化膿、膽囊炎、敗血癥等。急性腹瀉=1\*GB3①腸產毒大腸桿菌(ETEC):是兒童和旅游者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僧a生耐熱腸毒素和不耐熱腸毒素、定居因子。=2\*GB3②腸致病大腸桿菌(EPEC):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傳染性,嚴重可導致死亡。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繁殖而致病。致病物質是細胞毒素。=3\*GB3③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多侵犯較大兒童和成年人,引起類似菌痢的腹瀉。主要侵入結腸黏膜上皮細胞生長繁殖,產生內毒素,引起炎癥和潰瘍。=4\*GB3④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可產生與志賀痢疾桿菌類似的毒素,引起出血性結腸炎。4.什么是肥達反應?有何意義?分析結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肥達反應是指用已知傷寒桿菌菌體抗原、H抗原及甲、乙副傷寒桿菌H抗原測定可疑病人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含量的定量凝集試驗。意義:輔助診斷傷寒和副傷寒。分析結果時應注意:=1\*GB3①正常人抗體水平。一般傷寒桿菌O抗體效價在1:80以上,H抗體效價在1:160以上,甲、乙副傷寒桿菌H抗體效價在1:80以上才有診斷價值;=2\*GB3②動態(tài)觀察:一般隨病程延長第2次檢測抗體效價比第1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診斷意義。=3\*GB3③區(qū)別H、O抗體增高的意義:兩者同時升高有輔助診斷意義;兩者同時低于正常無意義;O抗體效價高而H抗體效價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門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應。若H抗體效價高而O抗體效價在正常范圍內,則可能是以往接種過疫苗或非特異性回憶反應所致。第10章弧菌屬測試題填空題1.霍亂弧菌有兩個生物群即、,霍亂弧菌標本直接涂片可見樣運動.2.完整的霍亂腸毒素由與結合而成,其中是其毒性亞單位.3.根據霍亂的發(fā)病機制,治療霍亂的關鍵是,并同時應用進行治療.4.副溶血性弧菌在含NaCL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可引起人類.5.霍亂弧菌可分為O-1群霍亂弧菌.和。6.霍亂弧菌耐不耐酸,其選擇培養(yǎng)基是。7霍亂腸毒素的A1肽鏈作用于腺苷環(huán)化酶,使不斷轉化為,引起腸液大量分泌,導致嚴重嘔吐腹瀉。8.霍亂弧菌主要通過污染的或經口傳播,致病因素主要是、和。二.A型選擇題關于霍亂弧菌的生物學性狀,錯誤的是堿性蛋白胨水可作為選擇增菌培養(yǎng)基;B.霍亂弧菌耐堿不耐酸;在霍亂病人糞便懸滴標本中可見“穿梭運動”現象。D.ELTor生物型霍亂弧菌抵抗力強,是因為有芽胞形成;E.革蘭染色陰性霍亂腸毒素A.為耐熱外毒素;B.為不耐熱內毒素;B亞單位與腸上皮細胞受體結合后,協助A亞單位進入細胞;A2肽鏈活化后,使腸上皮細胞ATP轉化為cAMP,促進腸粘膜細胞的分泌功能;E.A1肽鏈與B亞單位結合,協助A亞單位進入細胞;關于霍亂,錯誤的是A.屬于烈性消化道傳染病;B.人類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數病人可長期帶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暫;E.接種霍亂死疫苗可增強人群的特異性免疫力一男性病人,43歲,劇烈腹瀉水樣便伴嘔吐1天。無腹痛,無里急后重。查體,疲倦面容,皮膚、唇舌干燥,眼窩內陷。血壓80/60mmHg。應首先進行如下何種檢查來進行初步診斷:便常規(guī);B.尿常規(guī);C.取糞便標本立即進行直接懸滴檢查D.取耳血立即進行直接懸滴檢查E.堿性蛋白胨水接種下列細菌中有菌毛和鞭毛的細菌是A.葡萄球菌;B.腦膜炎球菌;C.肺炎球菌;D.痢疾桿菌;E.霍亂弧菌問答題請簡要說明霍亂弧菌的微生物學檢查法。請簡述霍亂腸毒素的組成及致病機制。第10章弧菌屬測試題答案填空題1.古典生物型、ELTor型,穿梭.2.一個A亞單位與4-6個B亞單位,A亞單位.3.及時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抗菌藥物.4.3.5%,食物中毒.5.不典型O-1群霍亂弧菌和非O-1群霍亂弧菌。6.堿,堿性瓊脂平板培養(yǎng)基。7ATP,cAMP。8.水或食物,鞭毛、菌毛和霍亂腸毒素。三、單選題1.D2.C3.D4.C5.E四、問答題請簡要說明霍亂弧菌的微生物學檢查法:霍亂屬于烈性傳染病。若遇到可疑霍亂患者,應采集“米泔水”樣糞便或嘔吐物快速送檢,以便盡早確診,及時隔離治療。直接涂片鏡檢:懸滴法檢查有無“魚群”樣排列、運動活撥的細菌。樣本中加入抗血清后,運動消失。革蘭染色為陰性。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2.請簡述霍亂腸毒素的組成及致病機制。霍亂腸毒素為不耐熱的外毒素,是霍亂弧菌重要的致病因素。一個毒素分子由一個A亞單位和4-6個B亞單位組成。A亞單位是毒性亞單位,分為A1和A2兩個組分;其中A1具有酶活性,為毒性成分。B亞單位是結合亞單位。當B亞單位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的GM1神經節(jié)苷脂結合時,毒素分子變構,A亞單位進入細胞,其A1鏈作用于腺苷環(huán)化酶,使ATP轉化為cAMP。大量的cAMP作用于腸黏膜細胞,使其過度分泌鉀、鈉、碳酸離子及水,導致劇烈的腹瀉,從而使水分和電解質大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跨境電商信用證支付及風險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品牌授權合作協議范本
- 醫(yī)療設備與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的連接方案
- 2025年度珠寶首飾展攤位租賃合作協議3篇
- 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探索
- 小學數學邏輯推理與日常生活場景的結合
- 醫(yī)療設備采購中的農業(yè)銀行合規(guī)文化應用
- 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與情感培養(yǎng)
- 二零二五年度虛擬現實(VR)軟件銷售合同樣本3篇
- 家長心理教育的長遠規(guī)劃與實施
- 生產型企業(yè)規(guī)章管理制度(3篇)
- 鋼結構之樓承板施工方案流程
- 2024年營銷部工作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篇)
- ISO 56001-2024《創(chuàng)新管理體系-要求》專業(yè)解讀與應用實踐指導材料之3:4組織環(huán)境-4.1理解組織及其環(huán)境(雷澤佳編制-2025B0)
- 2024-2030年中國管道檢測工程行業(yè)前景分析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抗心律失常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講核心(原卷版)
- 新的護理交班模式
- 安全行車知識培訓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類對口招生考試數學試卷真題
- 第12講 語態(tài)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